(考試時間:75分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共10小題,共46分。1-7題是單選題,每小題4分;8-10題是多選題,每小題6分,全部選對得6分,選對不全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
1. 下列是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的是( )
A. 質(zhì)量單位kgB. 能量單位J
C. 力單位ND. 電容單位F
【答案】A
【解析】
【詳解】國際單位制中基本單位是七個,分別是質(zhì)量單位“千克”、長度單位“米”、時間單位“秒”、熱力學溫度單位“開爾文”、電流單位“安培”、光強度單位“坎德拉”、和物質(zhì)的量單位“摩爾”,其他都是導出單位。
故選A。
2. 在物理學的重大發(fā)現(xiàn)中科學家們運用了許多物理學的方法,如理想實驗法,控制變量法、極限思想法、類比法、假設法、微元法、科學假說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下列關于所用物理學研究方法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在不需要考慮物體本身的大小和形狀時,用質(zhì)點來代替物體的方法叫假設法
B. 根據(jù)速度定義式,當非常小時,就可以用平均速度表示物體在某時刻的瞬時速度,該定義運用了微元法
C. 在研究重力的作用點重心的過程中,利用了等效的思想
D. 在推導勻變速運動位移公式時,把整個運動過程劃分成很多小段,將每一小段都看作勻速直線運動,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這里采用了極限思想的方法
【答案】C
【解析】
【詳解】A.在不需要考慮物體本身的大小和形狀時,用質(zhì)點來代替物體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故A錯誤;
B.根據(jù)速度定義式
當非常小時,就可以用平均速度表示物體在某時刻的瞬時速度,該定義應用了極限思想方法,故B錯誤;
C.重心就是從作用效果上相當于重力作用在那個點上,是采用等效的思想,故C正確;
D.在勻變速運動時,把整個運動過程劃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勻速直線運動,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就是整體位移,這樣分的越細,值越接近真實值,這是采用了微元法,故D錯誤。
故選C。
3. 決定慣性的因素是( )
A. 體積B. 質(zhì)量C. 密度D. 速度
【答案】B
【解析】
【詳解】根據(jù)慣性定律可知,決定慣性的因素是物體的質(zhì)量。
故選B。
4. 關于共點力的合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兩個分力的合力一定比分力大
B. 兩個分力大小一定,夾角越大,合力越小
C. 兩個力合成,其中一個力增大,另外一個力不變,合力一定增大
D. 現(xiàn)有三個力,大小分別為3N、6N、8N,這三個力的合力最小值為1N
【答案】B
【解析】
【詳解】A.兩個分力的合力不一定比分力都大,合力可能小于其中一個分力,可能比每個分力都小,故A錯誤;
B.根據(jù)平行四邊形定則,結合數(shù)學規(guī)律可知,兩個分力的合力大小為
兩個分力大小一定,夾角越大,合力越小,故B正確;
C.保持兩個力之間的夾角不變,使其中一個力F增大,合力不一定增大,如為180°時,較小的分力增加,合力減小,故C錯誤;
D.3N與6N兩力的合力大小范圍為
3N≤F≤9N
兩力的合力大小有可能為8N,當?shù)谌齻€8N的力與這兩個力的合力在同一直線上且方向相反時,三個力的合力最小,合力最小值為0,故D錯誤。
故選B。
5. 在升降電梯內(nèi)的地板上放一體重計,電梯靜止時,王一同學站在體重計上,體重計示數(shù)為“60kg”。電梯在運動過程中,某一段時間內(nèi)王一同學發(fā)現(xiàn)體重計示數(shù)如圖所示,重力加速度為g,在這段時間內(nèi)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王一同學所受的重力變小了
B. 此時電梯一定正在豎直向下加速運動
C. 電梯的加速度大小為,方向一定豎直向下
D. 若王一同學體重計示數(shù)為“80kg”,則電梯一定正在向上運動
【答案】C
【解析】
【詳解】A.王一同學處于不平衡狀態(tài),有豎直方向的加速度,所受重力沒變,是支持力變小了,故A錯誤;
B.同學處于失重狀態(tài),可能加速下降,也可能減速上升,故B錯誤;
C.由牛頓第二定律,以豎直向下為正方向
電梯的加速度大小為
故C正確;
D.若王一同學體重計示數(shù)為“80kg”,同學處于超重狀態(tài),可能減速下降,也可能加速上升,故D錯誤。
故選C。
6. 2021年10月16日0時23分,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按照預定時間精準點火發(fā)射,6時56分,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成功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徑向端口,3名航天員隨后從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進入天和核心艙,發(fā)射取得圓滿成功。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神舟飛船與天和核心艙對接過程,均可視為質(zhì)點
B. 載人飛船加速上升過程,3名航天員均處于失重狀態(tài)
C. 3名航天員環(huán)繞地球運動過程,均處于平衡狀態(tài)
D. 以地球為參考系,飛船與核心艙組合體繞地球一周,平均速度為零
【答案】D
【解析】
【詳解】A.神舟飛船與天和核心艙對接過程,它們的大小和形狀不能忽略,否則不能判斷是否對接成功,則均不可視為質(zhì)點,A錯誤;
B.載人飛船加速上升過程,具有向上的加速度,3名航天員處于超重狀態(tài),B錯誤;
C.3名航天員環(huán)繞地球運動過程中,受地球的引力做圓周運動,均處于非平衡狀態(tài),C錯誤;
D.飛船與核心艙的組合體繞地球一周,位移為零,平均速度為零,D正確。
故選D。
7. 如圖,粗糙的木塊A、B疊放在一起,靜止于水平面上?,F(xiàn)使木塊B受到一個水平方向的拉力F,但木塊A、B仍保持靜止,則( )
A. 木塊A與木塊B之間無摩擦力
B. 木塊A對木塊B的壓力就是木塊A受到的重力
C. 木塊B不動是因為它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大于拉力F
D. 木塊B先對地面施加壓力,使地面發(fā)生形變后,地面再對木塊B施加支持力
【答案】A
【解析】
【詳解】A.對A分析,若A、B之間有摩擦力,則A無法保持平衡狀態(tài),所以木塊A與木塊B之間無摩擦力,故A正確;
B.A對B的壓力的施力物體是A、受力物體是B,木塊A的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受力物體是A,A對B的壓力大小等于A的重力,但二者不是同一個力,故B錯誤;
C.B不動是因為它與地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大于F,根據(jù)平衡條件可知B實際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F,故C錯誤;
D.木塊B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B的支持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二者同時產(chǎn)生、同時消失,故D錯誤。
故選A。
8. 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物體在恒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與地面間動摩擦因數(shù)為,則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為( )

A. B.
C. D.
【答案】BC
【解析】
【詳解】AB.對物體受力分析,由于勻速運動所以物體所受的合力為零,在水平方向有摩擦力
故A錯誤,B正確;
CD.對物體受力分析,豎直方向上有
又有
解得
故D錯誤,C正確。
故選BC。
9. 2023年10月3日亞洲運動會在我國杭州舉行,男子4×100米接力決賽在杭州“大蓮花”體育場打響。短跑小將陳佳鵬發(fā)揮強大的后程加速能力,全力沖刺加速,在最后30米逆轉日本選手率先撞線,助中國隊奪冠。假設兩位選手從接棒到終點沿直線跑了100米,在這100米的跑動過程中( )
A. 選手的位移和路程是一回事
B. 陳佳鵬全程的平均速度一定大于對手的平均速度
C. 每個時刻,陳佳鵬的瞬時速度一定大于對手的瞬時速度
D. 陳佳鵬在最后30米內(nèi),若因體力原因加速度在減小,則說明他的速度在減小
【答案】B
【解析】
【詳解】A.位移是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路程是運動軌跡的長度,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標量,不是一回事。故A錯誤;
B.根據(jù)平均速度公式
可知所有運動員跑步的位移大小相等,但陳佳鵬率先撞線所以時間較短,所以平均速度大于其他對手。故B正確;
C.因為陳佳鵬在最后30米才逆轉,所以全過程中每個時刻瞬時速度不可能都大于對手。故C錯誤;
D.加速度減小說明速度增加得慢了,但依舊在增加而不是說明速度在減小,故D錯誤。
故選B。
10. 在同一平直公路上有A、B、C三輛汽車,將三車看成質(zhì)點,t=0時處于同一位置,它們的v-t圖像分別如圖中a、b、c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在0~4s內(nèi)A、B、C運動方向相同
B. 在t=1s時C的加速度大小為4m/s2
C. t=2s時B、C一定相遇
D. t=8s時A比B多走64m
【答案】AD
【解析】
【詳解】A.在0~4s內(nèi)A、B、C運動速度都為正值,運動方向相同,故A正確;
B.圖像斜率表示加速度,在t=1s時C的加速度大小為
故B錯誤;
C.圖像與時間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由圖可知內(nèi)C的位移大,由于t=0時處于同一位置,所以t=2s時C在B的前面,故C錯誤;
D.圖像與時間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t=8s時A比B多走的位移大小
故D正確。
故選AD
二、實驗題(每空2分,共18分)
11. 某同學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實驗時,進行了如下操作。
A.在桌上放一塊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鋪一張白紙,用圖釘把白紙釘在方木板上;
B.用圖釘把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點,在橡皮條的另一端拴上兩條細繩,細繩的另一端系著繩套;
C.用兩只彈簧測力計分別鉤住繩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使橡皮條伸長,結點到達某一位置O,記錄下O點的位置,讀出兩只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D.按選好的標度,用鉛筆和刻度尺作出兩只彈簧測力計的拉力F1和F2的圖示,并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出合力F' ;
E.只用一只彈簧測力計,通過細繩套拉橡皮條使其伸長,讀出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記下細繩的方向,按同一標度作出這個力F的圖示;
F.比較力F'與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們是否相同,得出結論。
(1)上述步驟中∶①有重要遺漏的步驟的序號是____和____;
②遺漏的內(nèi)容分別是______和_______。
(2)他根據(jù)測量結果在白紙上畫出如圖所示的圖(F與AO共線),圖中_____是
F1與F2合成的理論值;______是F1與F2合成的實際值。
【答案】(1) ①. C ②. E ③. 記下兩條細繩的方向 ④. 使結點到達同樣的位置O
(2) ①. F' ②. F
【解析】
【小問1詳解】
①[1][2]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力的圖示法可以表示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因而要表示出分力,必需先測量出其大小和方向,故步驟C中遺漏了方向;合力與分力是一種等效替代的關系,替代的前提是等效,實驗中合力與分力一定產(chǎn)生相同的形變效果,故步驟E中遺漏了使結點到達同樣的位置O;
②[3][4]遺漏的內(nèi)容分別是記下兩條細繩的方向和使結點到達同樣的位置O。
【小問2詳解】
[1][2]合成的理論是平行四邊形定則,故F1與F2合成的理論值為;合力的實際值應通過實驗直接測量,不需要用平行四邊形定則理論,故F1與F2合成的實際值為F。
12. 某物理興趣小組利用圖甲所示實驗裝置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系。小車后面連接的紙帶穿過電火花計時器,電火花計時器接50Hz交流電,小車的質(zhì)量為M,沙和沙桶的總質(zhì)量為。
(1)關于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
A. 實驗時應先釋放小車后接通電源
B. 平衡阻力時,應將長木板的左端墊高然后掛上沙桶使小車勻速下滑
C. 要使細線的拉力大小近似等于所掛沙和沙桶的總重力,沙和沙桶的總質(zhì)量應遠小于小車的質(zhì)量M
(2)圖乙為某次實驗得到的一條紙帶,兩相鄰計數(shù)點間有四個點未畫出,紙帶上標出了相鄰計數(shù)點之間的距離。小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3)另一小組利用如圖丙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探究,并測量小車和智能手機的總質(zhì)量。將手機固定在小車上,利用智能手機APP可以直接測量出手機運動時的加速度。小車上裝有6個完全相同的鉤碼,每個鉤碼的質(zhì)量為m。平衡阻力之后,將小車中的鉤碼取出n個掛在細繩的左端(依次取n=1、2、3、4、5、6),其余(6﹣n)個鉤碼仍留在小車上,記錄下手機的加速度a與所掛鉤碼的個數(shù)n。每次改變所掛鉤碼個數(shù)后,_______(選填“需要”或“不需要”)重新平衡阻力。
【答案】(1)C (2)0.498
(3)不需要
【解析】
【小問1詳解】
A.為了充分利用紙帶,實驗時應先接通電源后釋放小車,故A錯誤;
B.平衡阻力時,應撤去沙桶,將長木板的左端墊高使小車勻速下滑,故B錯誤;
C.以小車為對象,有
以沙和沙桶為對象,有
聯(lián)立可得
可知要使細線的拉力大小近似等于所掛沙和沙桶的總重力,沙和沙桶的總質(zhì)量m0應遠小于小車的質(zhì)量M,故C正確。
故選C。
【小問2詳解】
兩相鄰計數(shù)點間有四個點未畫出,則相鄰計數(shù)點的時間間隔為
根據(jù)逐差法可得加速度大小為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
【小問3詳解】
平衡摩擦力時,根據(jù)
可得
可知每次改變所掛鉤碼個數(shù)后,不需要重新平衡阻力。
三、計算題(共36分)
13. 如圖所示,一氦氣球下方系有一物體從地面由靜止釋放,氦氣球攜物體以的速度勻速豎直上升,當物體運動到距地面高處時繩子突然斷裂,物體由于慣性繼續(xù)向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求:
(1)物體距離地面的最大高度;
(2)繩子斷裂后,物體多久落地。(結果可用根號表達)
【答案】(1);(2)
【解析】
【詳解】(1)繩子斷裂,物體向上運動的距離為
物體距離地面的最大高度為
(2)物體向上運動的時間為
物體從最高點至落地,根據(jù)動力學公式有
解得
繩子斷裂后,物體落地的時間為
14. 如圖所示,傾角為θ、質(zhì)量為M斜面體A置于水平地面上,在斜面體和豎直墻面之間放置一質(zhì)量為m的光滑球B,水平力F大小為,向右作用于斜面體A上,系統(tǒng)始終處于靜止狀態(tài)。已知sinθ=0.8,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求:
(1)球B對斜面體A的壓力大小和墻面的壓力大??;
(2)斜面體A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Ff大小和方向。
【答案】(1),
(2),方向水平向左
【解析】
【小問1詳解】
以B球為研究對象,設墻面對B球的彈力大小為F1,斜面體A對球B的彈力大小為,受力情況如圖所示
由共點力平衡條件有
,
解得
,
由牛頓第三定律,球B對斜面體A的壓力大小為
球對墻面的壓力大小為
【小問2詳解】
對AB整體,由平衡條件有
將代入可求得
方向水平向左。
15. 現(xiàn)在傳送帶傳送貨物已被廣泛地應用,如圖所示為一水平傳送帶裝置示意圖??嚲o的傳送帶AB始終保持恒定的速率v=1 m/s運行,一質(zhì)量為m=4 kg的物體被無初速度地放在A處,傳送帶對物體的滑動摩擦力使物體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隨后物體又以與傳送帶相等的速率做勻速直線運動。設物體與傳送帶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1,A、B間的距離L=2 m,g取10 m/s2。
(1)求物體剛開始運動時所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加速度的大小;
(2)求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時間;
(3)如果提高傳送帶的運行速率,物體就能被較快地傳送到B處,求物體從A處傳送到B處的最短時間和傳送帶對應的最小運行速率。
【答案】(1)4N,1m/s2
(2)1s (3)2s,
【解析】
【小問1詳解】
物體剛開始運動時所受滑動摩擦力為
物體在傳送帶上加速時,由牛頓第二定律有
解得
【小問2詳解】
由勻變速運動的規(guī)律有

解得
【小問3詳解】
要使物體從A處傳送到B處的時間要最短,物體應一直加速,則
解得
由速度公式得

解得

相關試卷

黑龍江省牡丹江地區(qū)共同體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 物理試卷(含解析):

這是一份黑龍江省牡丹江地區(qū)共同體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 物理試卷(含解析),共1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普通高中協(xié)同發(fā)展共同體2024屆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物理:

這是一份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普通高中協(xié)同發(fā)展共同體2024屆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物理,共1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實驗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4屆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級中學等普通高中協(xié)同發(fā)展共同體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 物理 (解析版):

這是一份2024屆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級中學等普通高中協(xié)同發(fā)展共同體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 物理 (解析版),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實驗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普通高中協(xié)同發(fā)展共同體2024屆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物理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普通高中協(xié)同發(fā)展共同體2024屆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物理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普通高中協(xié)同發(fā)展共同體2024屆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 物理 Word版含解析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普通高中協(xié)同發(fā)展共同體2024屆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 物理 Word版含解析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普通高中協(xié)同發(fā)展共同體2024屆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物理試題(Word版附解析)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普通高中協(xié)同發(fā)展共同體2024屆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物理試題(Word版附解析)

2023-2024學年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普通高中共同體第二共同體高三上學期1月大聯(lián)考 物理試題(含解析)

2023-2024學年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普通高中共同體第二共同體高三上學期1月大聯(lián)考 物理試題(含解析)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期末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