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物理量屬于矢量的是( )
A. 速率B. 時間C. 路程D. 力
2.如圖所示,一對父子在掰手腕,父親讓兒子獲勝。若父親對兒子的力記為F1,兒子對父親的力記為F2,則( )
A. F1的施力物體是兒子B. F2先于F1產(chǎn)生
C. F2大于F1D. F1和F2方向相反
3.按圖示實驗方案完成“探究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規(guī)律”的實驗,已有彈簧測力計、帶有小圓環(huán)的橡皮筋、細線、鉛筆、白紙、圖釘和木板,還必須選取的器材是( )
A. 鉤碼
B. 打點計時器
C. 秒表
D. 刻度尺
4.圖示曲線為水平拋出鉛球的運動軌跡(不計空氣阻力),下列關(guān)于鉛球在空中運動過程說法正確的是( )
A. 是變加速運動
B. 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變
C. 速度變化率逐漸增大
D. 任意時刻加速度方向沿鉛球所在位置曲線的切線方向
5.質(zhì)量為150kg的貨物隨豎直電梯運動的v?t圖像如圖所示,規(guī)定向上為正方向,g取10m/s2,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 0~10s貨物處于失重狀態(tài)
B. 30s~36s電梯對貨物的支持力大于1500N
C. 36s~46s貨物處于失重狀態(tài)
D. 0~46s貨物發(fā)生的位移為34m
6.如圖所示,對稱分布的三根輕質(zhì)細繩懸掛一籃綠植,其長度始終相同,綠植處于靜止狀態(tài)。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三根細繩拉力大小均為綠植和花籃總重力的三分之一
B. 增加三根細繩的長度,三根繩拉力的合力變小
C. 改變?nèi)毨K的長度,三根細繩的拉力總相同
D. 縮短三根細繩的長度,每根繩的拉力均變大
7.某同學將一小段粉筆豎直向上拋出,粉筆所受空氣阻力大小與速率成正比。關(guān)于粉筆被拋出后運動的v?t圖像,下列選項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8.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0.5kg的物塊A放在一個靜止的木箱內(nèi),A和木箱水平底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3,A的右邊被一根輕彈簧用1.2N的水平拉力向右拉著而保持靜止。設(shè)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g取10m/s2,下列哪種情況下A將相對木箱滑動( )
A. 木箱豎直向下做勻加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1.0m/s2
B. 木箱豎直向下做勻加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5.0m/s2
C. 木箱豎直向上做勻加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1.0m/s2
D. 木箱豎直向上做勻加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5.0m/s2
9.如圖所示,某汽車掛件由輕質(zhì)細繩連接兩個質(zhì)量不同的物件構(gòu)成。已知上方物件的質(zhì)量較大,掛件被懸掛在封閉車廂的頂部,兩個物件均可簡化成球狀物體。當汽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時,從側(cè)面看到的汽車掛件懸掛狀態(tài)是( )
A. B.
C. D.
10.某質(zhì)點在Oxy平面內(nèi)運動,t=0時位于y軸上,在x方向運動的速度—時間圖像如圖甲所示,在y方向的位移—時間圖像如圖乙所示。質(zhì)點( )
A. t=0時的速度大小為4m/s
B. 0~2s內(nèi)的位移大小為2 41m
C. t=1s時的位置坐標為(5m,5m)
D. t=2s時的速度方向與x軸正方向夾角大于45°
11.如圖甲所示,質(zhì)量為m1的塑料塊和質(zhì)量為m2的木塊疊放在水平桌面上,對塑料塊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塑料塊在木塊上滑動,而木塊保持靜止狀態(tài),圖乙為其示意圖。塑料塊和木塊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1,桌面和木塊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2,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重力加速度為g。則( )
A. 木塊受到桌面的摩擦力為μ2(m1+m2)g
B. 若F>μ2(m1+m2)g時木塊將開始滑動
C. 若將F作用在木塊上,當F>μ2(m1+m2)g+μ1m1g時,可以抽出木塊
D. 若將F作用在木塊上,當F>(μ1+μ2)(m1+m2)g時,可以抽出木塊
二、實驗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15分。
12.用圖1所示實驗裝置探究外力一定時加速度與質(zhì)量的關(guān)系。
(1)在通過調(diào)整平板的傾角來平衡阻力時,正確的操作是小車______。
A.后面安裝紙帶,前面掛槽碼盤
B.后面安裝紙帶,前面不掛槽碼盤
C.后面不安裝紙帶,前面掛槽碼盤
D.后面不安裝紙帶,前面不掛槽碼盤
(2)平衡阻力后,進行實驗,打出的紙帶如圖2所示。打點計時器的打點頻率為50Hz,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還有四個點未畫出。紙帶旁邊并排放著毫米刻度尺(圖中未畫出),刻度尺的0刻度線與0計數(shù)點對齊,圖中xⅡ= ______cm,由圖中數(shù)據(jù)可得小車的加速度a= ______m/s2。
(3)保持槽碼和槽碼盤的質(zhì)量m不變,某同學多次改變小車和砝碼的總質(zhì)量M,并測得小車相應(yīng)的加速度a,繪制了a?1M圖像如圖3中實線所示,請簡要說明圖線上端出現(xiàn)彎曲的原因______。
(4)保持槽碼和槽碼盤的質(zhì)量m不變,多次改變小車和砝碼的總質(zhì)量M,并測得小車相應(yīng)的加速度a,如果繪制的是a?1m+M圖像,請在圖4中定性畫出該圖像。
三、計算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41分。
13.一輛汽車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某時刻,先以1m/s2的加速度勻加速行駛10s后,再以大小為2m/s2的加速度勻減速剎車直至停止。求:
(1)汽車勻加速10s內(nèi)位移x的大小;
(2)汽車的減速時間t。
14.一小球以初速度v0從空中某點水平拋出,落地時速度方向與水平地面的夾角θ=60°。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為g。求:
(1)小球落地時豎直方向的分速度vy的大??;
(2)小球拋出點與落地點之間的水平距離x。
15.如圖甲所示,工人在清潔玻璃。如圖乙,某時刻工人坐在質(zhì)量不計的水平小木板上保持靜止狀態(tài),小木板長邊BC與墻平行(C端在紙內(nèi)),工人手與墻壁、繩均不接觸,腿與豎直墻的夾角β=53°,玻璃墻對腳的作用力沿腿方向,輕繩OA與豎直墻的夾角α=37°。連接小木板的兩等長輕繩AB、AC的夾角θ=120°,且與OA在同一傾斜平面內(nèi),圖丙為小木板、輕繩OA、AB、AC的平面圖。工人及工具所受總重力為G,sin37°=0.6,g取10m/s2。求:
(1)繩OA上張力FOA與工人及工具總重力G大小之比;
(2)繩OA上張力FOA與繩AB上張力FAB大小之比;
(3)墻對工人腳的作用力F與工人受到小木板摩擦力f大小之比。
16.如圖所示,質(zhì)量mA=2kg的小物塊A放在傾斜傳送帶上,輕質(zhì)細線繞過定滑輪與小物塊A、B相連。已知A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4,傳送帶傾角θ=37°,傳送帶兩端的距離L=3m,sin37°=0.6,g取10m/s2,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
(1)若傳送帶靜止,A能靜止在傳送帶上,求B的質(zhì)量mB滿足的條件;
(2)若傳送帶靜止,B的質(zhì)量mB=0.4kg,求A從傳送帶上端由靜止運動到下端所用的時間t;
(3)若傳送帶以v0=7m/s的速率逆時針勻速轉(zhuǎn)動,B的質(zhì)量mB=0.4kg,求A從傳送帶上端由靜止運動到下端的過程中,在傳送帶上留下痕跡的長度Δx。
1.【答案】D
2.【答案】D
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C
6.【答案】D
7.【答案】A
8.【答案】B
9.【答案】C
10.【答案】C
11.【答案】D
12.【答案】B 18.00 0.60 隨著M的減小,不滿足M遠大于m的條件
13.【答案】解:(1)汽車勻加速10s內(nèi)產(chǎn)生的位移x=v0t1+12a1t12
初速度v0=10m/s,加速度a=1m/s2,時間為t1=10s
代入數(shù)據(jù)得:x=150m
(2)汽車勻加速10s后的速度v=v0+a1t1
代入數(shù)據(jù)得:v=20m/s
汽車的的減速時間t=va2
代入數(shù)據(jù)得:t=10s
答:(1)汽車勻加速10s內(nèi)位移x的大小為150m;
(2)汽車的減速時間為10s。
14.【答案】解:(1)由幾何關(guān)系可得,
小球在落地時豎直方向分速度vy=v0tanθ,代入數(shù)據(jù)得:vy= 3v0
(2)小球落地時豎直方向分速度vy與飛行時間t的關(guān)系為:vy=gt,解得t=vyg= 3v0g
水平位移與飛行時間的關(guān)系為:x=v0t,代入數(shù)據(jù)得:x=v0? 3v0g= 3v02g。
答:(1)小球落地時豎直方向的分速度vy的大小為 3v0;
(2)小球拋出點與落地點之間的水平距離為 3v02g。
15.【答案】解:(1)工人和木板整體分析受力,如圖所示。
玻璃墻對腳的作用力為F,繩OA上的張力大小為FOA
由平衡條件知
F合=G
FOAF合=csα
解得
FOAG=45
(2)以A點為研究對象,AB、AC的夾角為120°,且FAB=FAC,如圖所示。
FOA=F合′
FAB=F合′
可得
FOAFAB=11
(3)對工人進行隔離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根據(jù)平衡條件得
水平方向有
Fsinβ=f
可得
Ff=54
答:(1)繩OA上張力FOA與工人及工具總重力G大小之比為4:5;
(2)繩OA上張力FOA與繩AB上張力FAB大小之比為1:1;
(3)墻對工人腳的作用力F與工人受到小木板摩擦力f大小之比為5:4。
16.【答案】解:(1)物塊受A受到的摩擦力為最大靜摩擦力,摩擦力方向沿傳送帶向下時,如圖1所示
對A,由平衡條件得:mAgsin37°+Ff=FT,F(xiàn)N=mAgcsθ
摩擦力:Ff=μFN
對物體,由平衡條件得: T=mBg
得:mB=1.84kg
物塊A受到的摩擦力為最大靜摩擦力,摩擦力沿傳送帶向上,物塊受力如圖2所示
對物塊A,由平衡條件得:mAgsin37°=Ff+FT,F(xiàn)N=mAgcsθ
物塊A受到的摩擦力:Ff=μFN
對物體B,由平衡條件得:FT=mBg
解得:mB=0.56kg
則物塊B的質(zhì)量需要滿足的條件是:0.56kg≤mB≤1.84kg
(2)物塊B的質(zhì)量mB=0.4kg時物塊A沿斜面向下滑動,物塊A受力如圖2所示,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對物塊A:mAgsin37°?μmAgcsθ?FT=mAa
對物體B:FT?mBg=mBa
解得:a=23m/s2
物塊A離開傳送帶過程的位移L=12at2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t=3s
(3)傳送帶逆時針轉(zhuǎn)動時,物塊A受力如圖1所示,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對物塊A:mAgsin37°+μmAgcsθ?FT=mAa′
對物體B:FT?mBg=mBa′
解得:a′=6m/s2
物塊A的位移:L=12a′t′2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A到達傳動帶下端用時間:t′=1s,
物塊A離開傳送帶時的速度vA=a′t′=6×1m/s=6m/s
這是一份2024-2025學年江蘇省蘇州市高一(上)11月期中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共16頁。
這是一份2024-2025學年江蘇省蘇州市陸慕中學高一(上)月考物理試卷(10月)(含答案),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實驗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2025學年江蘇省蘇州市市一中高一(上)月考物理試卷(10月)(含答案),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實驗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