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試卷共6頁,全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本試卷和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的答案標號涂黑,如有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jié)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H1 N14 O16 P31 S32 Cl35.5 Fe56 Cu64 Ba137
一、選擇題:本題共14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 化學與生活、生產(chǎn)密切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過氧化鈉常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劑
B. 節(jié)日燃放的五彩繽紛的煙花是鋰、鈉、鉀、鍶、鋇等金屬元素的焰色
C. 漂白粉可用作漂白棉、麻、紙張的漂白劑
D. 山洞中鐘乳石的形成涉及氧化還原反應
【答案】D
【解析】
【詳解】A.過氧化鈉可與二氧化碳或水發(fā)生反應生成氧氣,所以過氧化鈉常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劑,A正確;
B.很多金屬和它們的化合物在灼燒時都會使火焰呈現(xiàn)出特征顏色,B正確;
C.漂白粉在使用過程中與空氣和水接觸會產(chǎn)生次氯酸,次氯酸的強氧化性能使某些染料和有機色素褪色,故漂白粉可用作漂白棉、麻、紙張的漂白劑,C正確;
D.山洞中鐘乳石的形成是碳酸鈣與二氧化碳、水反應生成碳酸氫鈣,碳酸氫鈣再分解生成碳酸鈣、二氧化碳和水的過程,該變化過程中元素的化合價沒有發(fā)生變化,不涉及氧化還原反應,D錯誤;
故選D。
2. 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在無色透明的溶液中:、、、
B. 使酚酞變紅的溶液中:、、、
C. 在溶液中:、、、
D. 的溶液中:、、、
【答案】C
【解析】
【詳解】A.含的溶液為黃色,在無色透明的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A錯誤;
B.使酚酞變紅的溶液顯堿性,在堿性條件下不能大量存在,B錯誤;
C.各離子之間互不反應,能共存,C正確;
D.常溫下,溶液顯堿性,不能大量存在,D錯誤;
故選C。
3. 下列關于合金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新生儲氫合金可用于以氫氣為能源的汽車
B. 常見的一些合金的硬度大于其主要成分金屬,熔點高于其主要成分金屬
C. 純鋁的密度小、強度高,常用于制造飛機外殼
D. 生鐵和鋼是含碳量不同的兩種鐵碳合金,生鐵的含碳量比鋼的含碳量低
【答案】A
【解析】
【詳解】A.新生儲氫合金能夠大量吸收H2,并與H2結(jié)合成金屬氫化物,金屬氫化物既容易形成,稍稍加熱又容易分解,室溫下吸、放氫的速率快,可用于以氫氣為能源的汽車,A項正確;
B.常見的一些合金的硬度強于成分金屬,熔點低于成分金屬,B項錯誤;
C.純鋁的硬度和強度較小,不適合制造飛機外殼,硬鋁常用于制造飛機外殼,C項錯誤;
D.生鐵是含碳量在2%~4.3%的鐵碳合金,鋼是含碳量在0.03%~2%之間的鐵碳合金,生鐵的含碳量比鋼高,D項錯誤;
答案選A。
4. 我國自主研制的第五代單座雙發(fā)隱形戰(zhàn)斗機殲—31使用了高強度、耐高溫的鈦合金材料。冶煉鈦發(fā)生的反應為。下列有關該反應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Mg做還原劑,被氧化B. 氧化性:
C. Ti是還原產(chǎn)物,是氧化產(chǎn)物D. 被還原,轉(zhuǎn)移2ml電子
【答案】D
【解析】
【詳解】A.鎂元素化合價升高,Mg做還原劑,被氧化,A正確;
B.做氧化劑,表現(xiàn)氧化性,發(fā)生還原反應,是氧化產(chǎn)物,氧化劑的氧化性大于氧化產(chǎn)物的氧化性,氧化性:,B正確;
C.鈦元素化合價降低,被還原,Ti是還原產(chǎn)物,是氧化產(chǎn)物,C正確;
D.Ti的化合價從+4價降到0價,被還原成時,轉(zhuǎn)移4ml電子,D錯誤;
故選D。
5. 下列各組物質(zhì)的每一步轉(zhuǎn)化均可通過一步反應完成的是(已知aq表示溶液)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詳解】A.向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二者不反應,A錯誤;
B.氯氣是強氧化劑,鐵和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鐵,氯化鐵和NaOH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B正確;
C.不與溶液反應,不與溶液反應,C錯誤;
D.Cu與不反應,D錯誤;
故選B。
6. 以不同類別物質(zhì)間的轉(zhuǎn)化為線索,認識鈉及其化合物。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 反應②說明當火災現(xiàn)場存放有大量金屬鈉時,不能用水去滅火
B. 反應③表明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質(zhì)
C. 利用反應④,可除去固體中混有的少量
D. 上述轉(zhuǎn)化中發(fā)生的反應有分解反應、化合反應、置換反應
【答案】C
【解析】
【分析】鈉和氧氣加熱下生成過氧化鈉,鈉和水反應生成NaOH和氫氣,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生成碳酸鈉和二氧化碳和水;
【詳解】A.鈉能與水發(fā)生劇烈反應,產(chǎn)生可燃性氣體,故當火災現(xiàn)場存放有大量活潑金屬鈉時,不能用水去滅火,而要用干燥的沙土去滅火,A正確;
B.反應③中二氧化碳和NaOH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二氧化碳能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說明其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質(zhì),B正確;
C.反應④為碳酸氫鈉加熱分解生成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利用反應④無法除去碳酸氫鈉固體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鈉,反而會將碳酸氫鈉除去,C不正確;
D.上述轉(zhuǎn)化中,反應④為分解反應,反應①為化合反應,反應②為置換反應,D正確;
故選C。
7. 下列有關物質(zhì)的性質(zhì)與用途均正確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
A. 具有堿性,可用來處理酸性廢水
B. 鋁制餐具不易生銹,可用來長時間存放酸性或堿性食物
C. 難溶于水,可用作涂料的紅色顏料
D. Fe粉具有氧化性,可用作食品的抗氧化劑
【答案】A
【解析】
【詳解】A.具有堿性,能和酸性物質(zhì)反應,可用來處理酸性廢水,性質(zhì)與用途對應,A正確;
B.鋁和氧化鋁均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堿反應,所以鋁制餐具不可用來長時間存放酸性或堿性食物,B錯誤;
C.呈紅棕色,所以才可用作涂料的紅色顏料,C錯誤;
D.Fe粉具有還原性,易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可用作食品袋中的抗氧化劑,D錯誤;
故選A。
8. 設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0.5ml熔融狀態(tài)下的中含陰離子數(shù)為
B. 標準狀況下,中含有的氫原子數(shù)為
C. 常溫常壓下,和NO混合氣體中含有的原子數(shù)為
D. 在過氧化鈉與水的反應中,每生成,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為
【答案】D
【解析】
【詳解】A.在熔融狀態(tài)下的電離方程式為,故0.5ml熔融狀態(tài)下的中含有陰離子數(shù)為,A錯誤;
B.常溫常壓下,物質(zhì)的量為,含有的氫原子數(shù)為,B錯誤;
C.常溫常壓下,2.24L混合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小于0.1ml,故含有的原子數(shù)小于,C錯誤;
D.在過氧化鈉與水的反應中,過氧化鈉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所以每生成物質(zhì)的量為,轉(zhuǎn)移時電子數(shù)為,D正確;
故選D。
9. 下圖所示為氯的單質(zhì)及其化合物的價類二維圖,其中X、Y、Z、W均為含氯化合物。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Z的溶液中通入,有Y生成
B. 氯水光照后酸性增強,漂白性減弱
C. 液氯可使?jié)駶櫟募t布條褪色,所以液氯具有漂白性
D. X和Z混合可以生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X為HCl,Y為HClO,Z為NaClO;
【詳解】A.Z為NaClO,向NaClO溶液中通入會生成HClO,A正確;
B.氯水在光照條件下,其中的HClO會發(fā)生分解生成氧氣和鹽酸,酸性增強,漂白性減弱,B正確;
C.液氯可使?jié)駶櫟募t布條褪色,是因氯氣與水反應生成具有漂白性的次氯酸,而液氯自身不具有漂白性,C錯誤;
D.X為HCl,Y為HClO,兩者混合會發(fā)生歸中反應,可以生成,D正確;
故選C。
10. 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Fe與水蒸氣反應的實驗,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 裝置A的作用是提供水蒸氣
B. D中收集到的氣體點燃或加熱前需驗純
C. 干燥管中加入的固體干燥劑可以是無水氯化鈣
D. 硬質(zhì)玻璃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答案】D
【解析】
【分析】為防止Fe被空氣中氧氣氧化,則應先點燃酒精燈使A裝置中的水蒸氣進入硬質(zhì)玻璃管后再點燃酒精噴燈,鐵和水蒸氣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和氫氣,干燥管中的干燥劑可以為無水氯化鈣等干燥劑,收集氫氣應選向上排空氣法;
【詳解】A.裝置A的作用是提供水蒸氣,A正確;
B.硬質(zhì)玻璃管中鐵和水蒸氣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和氫氣,發(fā)生反應化學方程式為,生成的點燃或加熱前需驗純,B正確,
C.無水氯化鈣可作為干燥劑干燥,C正確;
D.鐵和水蒸氣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D錯誤;
故選D。
11. 下列指定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 鈉與水反應:
B. 用KClO堿性溶液與反應制?。?br>C. 氯化銅溶液與硝酸銀溶液反應:
D. 向硫酸氫鉀溶液中滴入溶液至中性:
【答案】B
【解析】
【詳解】A.H原子不守恒,鈉與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Na+2H2O=2Na++2OH-+H2↑,A項錯誤;
B.ClO-將Fe(OH)3氧化成,自身被還原成Cl-,根據(jù)得失電子守恒、原子守恒和電荷守恒,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B項正確;
C.CuCl2應改成離子形式,氯化銅與硝酸銀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l-+Ag+=AgCl↓,C項錯誤;
D.硫酸氫鉀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至中性的離子方程式為,D項錯誤;
答案選B。
12. 聚合硫酸鐵(鐵元素化合價為+3)是一種高效的混凝劑,常用于凈水,它的組成可以通過以下實驗測定:
①稱取一定質(zhì)量的聚合硫酸鐵,配成100.00mL溶液。
②準確量?、僦腥芤?0.00mL于燒杯中,加入足量的鹽酸酸化的溶液至沉淀完全,過濾、洗滌、干燥至恒重,得到白色固體9.32g。
③準確量取①中溶液10.00mL于燒杯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過濾、洗滌、干燥、灼燒,得到紅棕色固體1.28g。
該聚合硫酸鐵組成中為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詳解】由實驗分析,步驟②中溶液中的與結(jié)合生成沉淀,20.00mL溶液中,;由實驗③可知,加入的NaOH溶液與反應生成沉淀,固體灼燒后到,10.00mL溶液,;則20.00mL溶液中,,則由聚合硫酸鐵化學式可知,,由(鐵元素化合價為+3)中所有元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0,故;與聯(lián)立,計算可知為,A符合題意。
13. 已知:淀粉遇碘()變藍。根據(jù)實驗操作及現(xiàn)象,下列結(jié)論中正確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詳解】A.向某溶液中滴加幾滴新制氯水,振蕩,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變?yōu)榧t色,該溶液中也可能含有而不含有,A錯誤;
B.向溶液中滴加少量KI溶液,淀粉遇碘變藍,故發(fā)生反應:,可以證明氧化性:,B正確;
C.焰色試驗呈黃色,則證明該溶液中含有,未透過藍色鈷玻璃觀察,不能確定是否含有,C錯誤;
D.加鹽酸產(chǎn)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氣體,溶液中不一定只含有,可能含或或或,D錯誤;
故選B。
14. 向9.92g鐵粉和氧化銅的混合物中,加入適量的稀硫酸,使其全部溶解,產(chǎn)生無色氣體和2.56g紅色固體,得到的溶液中只有一種金屬離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無色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為0.1ml
B. 原混合物中鐵粉的質(zhì)量為6.72g
C. 得到的溶液中的物質(zhì)的量為0.1ml
D. 若用產(chǎn)生無色氣體,還原混合物中等質(zhì)量的CuO固體,則該無色氣體還剩余0.05ml
【答案】B
【解析】
【分析】紅色固體為金屬Cu,無色氣體為,溶液中只有一種金屬離子,則溶液中只存在,則可知:2.56g銅的物質(zhì)的量為0.04ml,則混合物中含,則含,;
詳解】A.由離子方程式可知,用于置換銅,用于生成,即,A錯誤;
B.紅色固體為金屬Cu,無色氣體為,溶液中只有一種金屬離子,則溶液中只存在,則可知:2.56g銅的物質(zhì)的量為0.04ml,則混合物中含,則含,B正確;
C.由鐵元素守恒,得到的溶液中金屬離子全為,即亞鐵離子的物質(zhì)的量為0.12ml,C錯誤;
D.,,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剩余,D錯誤;
故選B。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8分。
15. 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現(xiàn)有8種物質(zhì):A.稀硫酸、B.溶液、C.CO、D.熔融的、E.、F.膠體、G.固體、H.溶液。
①能導電的電解質(zhì)有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屬于酸性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_。
②溶于水的電離方程式為___________。
③寫出實驗室制取膠體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④寫出H與足量A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
(2)甲烷(甲烷中C的化合價為-4)在厭氧氧化菌的作用下,可以和氫氧化鐵發(fā)生如下反應,配平該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
該反應中的還原劑為_______(填化學式),被還原的物質(zhì)與被氧化的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___________。
(3)無氧條件下加熱藍鐵礦(無雜質(zhì)),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藍鐵礦的質(zhì)量由10.04g減小到7.16g,則_______。
【答案】(1) ①. D ②. E ③. ④. ⑤.
(2) ①. ②. CH4 ③. 8:1
(3)8
【解析】
【小問1詳解】
①電解質(zhì)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tài)下能導電的化合物,能導電的電解質(zhì)為熔融態(tài)的化合物,即有D.熔融的,酸性氧化物能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屬于酸性氧化物的有E.;
②1個溶于水電離出2個鐵離子和3個硫酸根離子,電離方程式為;
③實驗室向沸水中滴加飽和氯化鐵溶液制取膠體,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④溶液與足量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小問2詳解】
該反應中鐵元素化合價降低了1,碳元素化合價升高了8,由得失電子守恒,含鐵元素物質(zhì)前系數(shù)配8,含碳元素物質(zhì)前配1,結(jié)合電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可得離子方程式;該反應中碳元素化合價升高,還原劑為CH4,被氧化,氧化劑是Fe(OH)3被還原,則被還原的物質(zhì)與被氧化的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8:1;
【小問3詳解】
由題意可知,可得,解得n=8。
16. 如圖是濃鹽酸試劑瓶標簽上的內(nèi)容。回答下列問題:
(1)該濃鹽酸中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___________。
(2)實驗室需要的鹽酸溶液,用該濃鹽酸配制,經(jīng)計算需要量取________mL該濃鹽酸。容量瓶使用之前需要檢查_________。
(3)在量取濃鹽酸后,配制的鹽酸溶液時需要進行下列操作:
①圖中實驗步驟的正確順序為:___________。
___________→B→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②上圖中有一處操作錯誤,該操作是___________(填字母),正確的操作應為___________。
(4)不規(guī)范的實驗操作會導致實驗結(jié)果出現(xiàn)誤差,分析下列操作會使實驗結(jié)果偏小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餾水
B.量取濃鹽酸時,發(fā)現(xiàn)裝濃鹽酸的試劑瓶未蓋上玻璃塞
C.稀釋濃鹽酸時,有少量濺出
D.定容時俯視容量瓶頸部的刻度線
E.顛倒搖勻后發(fā)現(xiàn)凹液面低于容量瓶頸部的刻度線,又加入少量水
(5)取50mL(2)中配制好的鹽酸溶液與的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體積變化忽略不計,則所得溶液中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___________。
【答案】(1)11.8
(2) ①. 20.0(或20) ②. 容量瓶是否漏液(或容量瓶是否完好)
(3) ①. CBDFAE ②. A ③. 將膠頭滴管置于容量瓶口的正上方
(4)BCE(5)0.5
【解析】
【分析】配制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溶液,所需的步驟有計算、稱量、溶解(冷卻)、轉(zhuǎn)移、洗滌、定容、搖勻、裝瓶貼簽;
【小問1詳解】
由可知密度為1?18 g/cm3質(zhì)量分數(shù)為36?5%的濃鹽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ml/L=11.8 ml/L;
【小問2詳解】
需要的鹽酸溶液,則選擇250mL的容量瓶,設需要濃鹽酸的體積為V mL,由稀釋定律可知,稀釋前后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不變,則有V×10-3L×11.8 ml/L=0.25 L×0.944ml/L,解得V=20.0mL;容量瓶使用之前需要檢查是否漏液;
【小問3詳解】
①配制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溶液,所需的步驟有計算、稱量、溶解(冷卻)、轉(zhuǎn)移、洗滌、定容、搖勻、裝瓶貼簽;實驗步驟的正確順序為:CBDFAE;
②定容操作A中膠體滴管的使用錯誤,應該將膠頭滴管置于容量瓶口的正上方;
【小問4詳解】
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餾水不影響溶質(zhì)的量,也不影響溶液的體積,對結(jié)果無影響,A不合題意;
B.量取濃鹽酸時,發(fā)現(xiàn)裝濃鹽酸的試劑瓶未蓋上玻璃塞,鹽酸揮發(fā)導致溶質(zhì)減小,所配濃度偏低,B符合題意;
C.稀釋濃鹽酸時,有少量濺出,導致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偏小,所配濃度偏低,C符合題意;
D.定容時俯視刻度線導致溶液體積偏小,所配濃度偏大,D不合題意;
E.顛倒搖勻后發(fā)現(xiàn)凹液面低于刻度線又加入少量水,導致溶液體積偏大,濃度偏低,E符合題意;
故選BCE;
【小問5詳解】
取50mL(2)中配制好的鹽酸溶液與的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體積變化忽略不計,則所得溶液中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
17. 工業(yè)上利用廢渣(主要成分為、FeO和等)為原料制備,具體生產(chǎn)流程如下:
已知:。
回答下列問題:
(1)“堿浸”過程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濾渣I”的主要成分為___________(填化學式)。
(2)“操作I”使用的玻璃儀器有燒杯、___________。
(3)向硫酸酸化后的溶液中加入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
(4)“濾液II”中溶質(zhì)的主要成分為___________(填化學式)。
(5)寫出煅燒“濾渣III”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
(6)若廢渣最終得到,則該樣品中Fe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___________。
【答案】(1) ①. ②. 、FeO
(2)漏斗、玻璃棒(3) ①. 將其中的氧化為 ②.
(4)(或、)
(5)
(6)
【解析】
【分析】“堿浸”過程中只有能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Na[Al(OH)4],鐵的氧化物均難溶于水成為濾渣I,濾液1內(nèi)Na[Al(OH)4]與過量二氧化碳反應生成Al(OH)3沉淀和NaHCO3溶液,濾渣1加入硫酸生成FeSO4、Fe2(SO4)3,加入H2O2氧化Fe2+為Fe3+,再加入NaOH溶液得到濾渣III為Fe(OH)3沉淀,濾液III為Na2SO4,煅燒氫氧化鐵分解得到氧化鐵;
【小問1詳解】
“堿浸”過程中能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Na[Al(OH)4],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鐵的氧化物均難溶于水且不與NaOH溶液反應,則“濾渣I”的主要成分為、FeO;
【小問2詳解】
“操作I”是過濾,使用的玻璃儀器有燒杯、漏斗、玻璃棒;
【小問3詳解】
加入硫酸生成FeSO4、Fe2(SO4)3,H2O2是氧化劑,加入溶液的目的是將其中的氧化為,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小問4詳解】
濾液1內(nèi)Na[Al(OH)4]與過量二氧化碳反應生成Al(OH)3沉淀和NaHCO3溶液,“濾液II”中溶質(zhì)的主要成分為(或、);
【小問5詳解】
濾渣III為Fe(OH)3沉淀,煅燒氫氧化鐵分解得到氧化鐵,煅燒“濾渣III”的化學方程式:;
【小問6詳解】
中Fe元素的質(zhì)量為,根據(jù)元素守恒,ag該樣品中Fe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18. 優(yōu)氯凈[化學式為(CNO)3Cl2Na,常溫下為白色固體,在冷水中溶解度較小]是一種高效殺菌劑。實驗室利用NaClO溶液和氰尿酸固體[化學式為(CNO)3H3,弱酸,微溶于水,溶于強堿溶液]制備優(yōu)氯凈,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部分夾持裝置略):
已知:①若溫度較高,裝置C中會生成NaClO3和NaCl。
②。
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a的名稱為___________,裝置B的作用為___________。
(2)除了用裝置A制取氯氣,還可以用和濃鹽酸在常溫下反應生成和兩種鹽,寫出該反應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該反應每轉(zhuǎn)移電子,生成氣體的體積為___________L(標準狀況下)。
(3)裝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裝置C進行控溫水浴的目的是___________,若溫度過高C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
(5)三頸燒瓶液面上出現(xiàn)黃綠色氣體時,由上口加入氰尿酸固體,反應過程中需不斷通入Cl2。反應結(jié)束后裝置C中的濁液經(jīng)過濾、___________(填“溫水”或“冷水”)洗滌、干燥得粗產(chǎn)品。
(6)通過下列實驗,可以測定優(yōu)氯凈樣品中有效氯的含量(樣品中有效氯)。
反應原理:
實驗步驟:準確稱取1.12g樣品,用容量瓶配成100mL溶液;取25.00mL上述溶液于錐形瓶中,加入適量稀硫酸和過量KI溶液,充分反應。生成的I2恰好消耗標準溶液。
則該樣品中有效氯的百分含量為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答案】(1) ①. 分液漏斗 ②. 除去氯氣中的HCl
(2) ①. ②. 22.4
(3)吸收多余的氯氣,防止污染環(huán)境
(4) ①. 受熱均勻,便于控制溫度,避免生成NaClO3 ②.
(5)冷水(6)50.7
【解析】
【分析】A中反應生成氯氣,反應原理為:MnO2+4HCl(濃)MnCl2+Cl2↑+2H2O,通過B除去雜質(zhì)氯化氫后,進入裝置C發(fā)生反應,尾氣使用D中堿液吸收,據(jù)此分析解題。
【小問1詳解】
由題干實驗裝置圖可知,裝置A中儀器a名稱為分液漏斗,裝置A中生成氯氣中含有揮發(fā)出的氯化氫氣體,氯化氫極易溶于水,B是除去氣體中氯化氫,故答案為:分液漏斗;除去氯氣中混有的HCl氣體;
【小問2詳解】
除了用裝置A制取氯氣,還可以用KMnO4和濃鹽酸在常溫下反應生成Cl2和兩種鹽即KCl、MnCl2,反應中Mn的化合價降低,Cl的化合價升高,根據(jù)氧化還原反應配平可得,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根據(jù)反應方程式可知,該反應每轉(zhuǎn)移2ml電子,生成氣體的體積為1ml×22.4L/ml=22.4L,故答案為:;22.4;
【小問3詳解】
由分析可知,裝置D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Cl2,防止污染環(huán)境,原理為:Cl2+2NaOH=NaCl+NaClO+H2O,故答案為:吸收多余的Cl2,防止污染環(huán)境;
【小問4詳解】
由題干已知信息①可知,若溫度較高,裝置C中會生成NaClO3和NaCl,則裝置C進行控溫水浴的目的是受熱均勻,便于控制溫度,避免生成NaClO3,若溫度過高C中發(fā)生反應S生成NaClO3和NaCl,根據(jù)氧化還原反應配平可得,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故答案為:受熱均勻,便于控制溫度,避免生成NaClO3;;
【小問5詳解】
由題干信息可知,(CNO)3Cl2Na在冷水中溶解度較小,故為了減少損失,反應結(jié)束后裝置C中的濁液經(jīng)過濾、冷水洗滌、干燥得粗產(chǎn)品,故答案為:冷水;
【小問6詳解】
選項
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
結(jié)論
A
向某溶液中滴加幾滴新制氯水,振蕩,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變?yōu)榧t色
該溶液中一定含有
B
室溫下,向溶液中滴加少量KI溶液,再滴加幾滴淀粉溶液,溶液變藍色
氧化性:
C
用鉑絲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燈外焰上灼燒,火焰呈黃色
該溶液中不含有
D
取少量某溶液加入稀鹽酸至溶液呈酸性,產(chǎn)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氣體
該溶液中一定只含有
鹽酸
化學式:HCl
相對分子質(zhì)量:36.5
密度:
HCl的質(zhì)量分數(shù):36.5%
這是一份湖北省2023_2024學年高一化學上學期12月聯(lián)考試題1含解析,共1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的作答,非選擇題的作答,考試時間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浙江省2023_2024學年高一化學上學期12月月考試題含解析,共2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物質(zhì)屬于電解質(zhì)的是, 下列物質(zhì)屬于堿性氧化物的是, 下列反應中,是氧化劑的是,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有關的說法正確的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河北省2023_2024學年高一化學上學期12月月考試題含解析,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本試卷主要考試內(nèi)容,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