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是目前已知宇宙中適合人類生存的唯一家園。下圖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中國太空探索的部分方式示意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關于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是水星B.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
C.地球吸引太陽圍繞其運轉D.天宮空間站已經(jīng)跨越太陽系
2.地球是迄今人類唯一家園的原因是( )
①距離太陽不遠不近,溫度適宜②體積和質量最大的行星
③存在生命所必需的液態(tài)水資源④有適合生命存在的大氣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我國進行太空探索的意義主要有( )
①搶占宇宙空間,準備大規(guī)模移民②利用太空的物理環(huán)境進行科學實驗
③積極探索宇宙環(huán)境對地球的影響④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貢獻中國方案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下圖為“地球儀示意圖”,甲乙丙丁表示地球上的四地。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4.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古人憑直覺就認為地球是球體B.地球的平均半徑約是4萬千米
C.在地球兩極可看見真實的地軸D.借助地球儀可演示地球的自轉
5.關于甲、乙、丙、丁四地描述正確的是( )
A.甲地的經(jīng)度為西經(jīng)度B.乙地位于中緯度地區(qū)
C.丙地所在地有陽光直射現(xiàn)象D.丁地位于乙地西南的南溫帶
某日,長春市某中學幾名學生前往附近綜合實踐基地開展主題活動。下圖為實踐基地平面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6.以下對該基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餐飲區(qū)主要分布在西北
B.教學區(qū)緊鄰作物種植區(qū)
C.圖中紅色教育區(qū)東西寬約1cm,則實地約為150米
D.從北門向南門走大致的方向為自東北向西南方向走
7.活動后,幾名同學選擇騎共享單車回家,快速尋找共享單車停車點,可以利用( )
A.電子地圖B.等高線圖C.人口分布圖D.城市旅游圖
人類對地球海陸面貌的認識,經(jīng)歷了極其漫長的過程。直到近代,人類才有了正確反映地球海陸面貌的世界地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8.關于世界陸地和海洋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所有陸地均相互連接B.地球表面陸地集中在北半球、東半球
C.三分海洋,七分陸地D.任何半球都是陸地面積大于海洋面積
9.被三大洋包圍的是( )
A.南極洲B.大洋洲C.歐洲D.非洲
10.主要位于東半球的A和B兩大洲的洲界是( )
A.土耳其海鮮B.巴拿馬運河C.蘇伊士運河D.白令海峽
11.海洋對我們生產(chǎn)生活的有利影響有( )
①通過海洋運輸進行洲際貿(mào)易②提供了各類豐富的海洋資源
③各類海洋旅游資源愉悅身心④稀釋日本的核廢水使其無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地表形態(tài)復雜多樣。下圖為世界主要山脈分布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2.下列關于世界主要山脈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安第斯山脈所在大洲在七大洲中面積最大
B.呈條帶狀分布,并且沿著一定方向延伸很長
C.阿爾卑斯山脈與喜馬拉雅山脈橫貫亞歐大陸的北部
D.落基山脈、安第斯山脈分別在南美洲、北美洲的東部
13.喜馬拉雅山北部的地形區(qū)有“世界屋脊”之稱,它是( )
A.巴西高原B.亞馬孫平原C.東非高原D.青藏高原
下圖為我國某城市12月29日至1月4日的天氣狀況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4.在此期間,該城市出現(xiàn)了降溫天氣,氣溫日較差最大的是( )
A.12月29日B.12月31日C.1月1日D.1月4日
15.該城市1月4日的天氣是( )
A.多云B.中雨C.陰D.小雨
16.“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笔撬未K軾《水調歌頭》中的名句,出現(xiàn)“高處不勝寒”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緯度位置B.海陸位置C.地形地勢D.人類活動
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擬探究世界人口數(shù)量變化特點與人口空間分布特點,左圖為世界四個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示意圖,右圖為世界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7.關于圖中的四個國家,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甲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B.乙國家最可能表示歐洲國家
C.人口死亡率最高的是丙國家D.丁國家的人口出現(xiàn)了負增長
18.右圖中,氣候極端干旱或終年嚴寒導致人口稀疏的地區(qū)分別是( )
A.⑤⑥B.⑤⑧C.②③D.⑥⑧
亞洲冬季奧運會(亞冬會)將于2025年2月7日至2月14日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舉行,亞洲西部熱帶地區(qū)的沙特阿拉伯將參與速度滑冰、短道速滑等項目。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9.亞冬會志愿者在與各國運動員、工作人員及游客交流中使用最多的語言最有可能是( )
A.英語B.漢語C.法語D.俄語
20.沙特阿拉伯運動員家鄉(xiāng)的傳統(tǒng)民居多為平屋頂?shù)亩鄬油翗牵瑝w厚、窗戶小,據(jù)此可以分析出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特征是( )
A.海拔高,氣溫低B.降水少,氣溫高C.多河流,易洪澇D.降雪多,風力大
二、解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
21.【地理實踐,知地識途】某地理興趣小組對中國傳統(tǒng)村落中的吉林省臨江市花山鎮(zhèn)珍珠門村進行了野外考察。下圖為珍珠門村及周圍區(qū)域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1)為俯瞰全村,同學們由村落沿著丙 (地形部位)徒步至甲山峰,甲山峰的海拔范圍是 米。
(2)同學們在俯瞰全村時,發(fā)現(xiàn)河流AB段相比CD段流速較慢,請根據(jù)等高線地形圖分析其原因 。
(3)乙附近等高線重合,該地形部位是 。
(4)就生產(chǎn)方式而言,該村落主要從事 業(yè)生產(chǎn)活動。說出村落分布在此處的優(yōu)勢條件 。
(5)進入冬季,當?shù)氐慕邓? 形式儲存下來,因此白茫茫的雪地、森林、傳統(tǒng)民居與遠山相映成趣,宛如童話世界,吸引游客自駕或乘坐火車而來。
22.【聯(lián)系現(xiàn)象,時空分析】地球一轉多元變,日夜交替顯神奇;公轉一圈年到來,四季更迭人歡欣。地球運動與人類生活之間存在著緊密聯(lián)系。圖1為地球公轉示意圖,圖2為某日太陽光照情況及北京、東京和倫敦位置示意圖,圖3為長春市某教室內正午太陽光照面積大小示意圖。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觀察生活,感知變換】
(1)春去秋來,寒來暑往體現(xiàn)了地球公轉產(chǎn)生的 現(xiàn)象,在每年 日前后,地球公轉到圖1中的B處。
(2)圖2所示的太陽光照情況表示地球運行到圖1中 (填字母)處,此時出現(xiàn)極夜現(xiàn)象的是地球五帶中的 帶;此日過后,北半球各地白晝時間逐漸變 。
【跨學科主題學習探究】
(3)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物鐘是生命為了適應地球 運動產(chǎn)生的晝夜更替而形成的一種生命活動規(guī)律,生物能夠感知時間并按照一定的周期進行的生理活動和行為表現(xiàn)。
(4)家住北京的某同學出國旅行,為減少生物鐘變化引起的不良反應,在出行前幾天將睡眠時間推遲了六七個小時,根據(jù)圖2推測該同學前往的城市可能是倫敦、東京中的 。
【通曉規(guī)律,學以致用】
(5)和其他季節(jié)正午相比,冬至日正午太陽升起的全年最低,導致陽光照進室內面積較大,其中圖3中的①、②兩圖代表冬至日的是 。
23.【全球視野,追根溯源】世界知名的某快餐連鎖店,分店遍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圖1為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圖2為世界不同地區(qū)氣溫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據(jù)此回答下列問題。
(1)該知名快餐全球各地門店會根據(jù)當?shù)貧夂蛱攸c調整熱飲、冷飲供應比例。摩爾曼斯克、長春、新加坡三個城市中:全年供應冷飲比例最高的是 ,人們通過冷飲來解暑;全年供應熱飲比例最高的是摩爾曼斯克,人們通過熱飲來滿足保暖需求;在 則冷飲、熱飲根據(jù)季節(jié)調整比例,交替供應,該城市的氣候特征與圖2中的 (填數(shù)字)相對應。
(2)產(chǎn)生以上冷熱飲供應比例差異的主要原因是三個城市 位置不同。
(3)據(jù)圖可知,歐洲西部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圖2中的 (填數(shù)字)代表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濕潤,陰雨天氣較多,適合多汁牧草的生長,畜牧業(yè)發(fā)達,牛肉產(chǎn)量高,因此增加了牛肉漢堡供應種類和比例。
(4)該知名快餐連鎖店內的香草冰淇淋受到全球各地消費者歡迎,意大利羅馬附近是其原料香草的重要產(chǎn)區(qū),該地區(qū)降水集中在 季,夏季 的氣候特征滿足香草對充足光照的需求,該氣候特征也讓意大利夏季冰淇淋的需求量非常大。
24.【現(xiàn)象剖析,依圖釋象】2024年3月28日,我國“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順利完成中國—印度尼西亞爪哇海溝聯(lián)合深潛任務,完成22個潛次,其中14次下潛超過6000米水深,6個潛次由中國與印尼雙方的科考隊員共同完成。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1)巖石組成的地球表層并不是整體一塊,而是由板塊拼合而成,幾乎全部都是海洋的板塊是 板塊,其余板塊既包括陸地,有包括海洋。
(2)讀圖2,近5年尼泊爾發(fā)生了至少7次5級以上的地震,尼泊爾位于 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地殼比較 ,地震多發(fā)。全球90%以上的火山和地震都集中于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 —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
(3)紅海地處板塊的張裂地帶,受板塊運動影響,紅海的面積將會 。
(4)“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所到達的海底地形對應圖3中的 (填數(shù)字);中國與印度尼西亞同為發(fā)展中國家,兩國聯(lián)合開展爪哇海溝探測,在海洋科技領域內的互助合作被稱為“ ”。
參考答案
【答案】1.B 2.C
【解析】1.太陽系的八大行星按照距離太陽從近到遠的順序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和火星,A錯誤;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B正確;是太陽的引力吸引包括地球在內的行星等天體圍繞其運轉,C錯誤;天宮空間站是在地球軌道上運行的空間站,并沒有跨越太陽系,D錯誤。故選B。
2.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適中,使得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保持在適宜生命存在的范圍內,既不過熱也不過冷,有利于生命的誕生和發(fā)展,①正確;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能夠吸引住一定厚度的大氣層,但不是體積和質量最大,②錯誤;液態(tài)水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條件之一,地球上有大量的液態(tài)水,為生命的起源和進化提供了必要的環(huán)境,③正確;地球具有適宜的大氣層,大氣的成分和結構適合生命的呼吸和生存,能夠保護地球表面的生命免受宇宙射線等的傷害,④正確。所以地球是迄今人類唯一家園的原因是①③④,故選C。
3.【答案】B
【詳解】我國進行太空探索是為了和平利用太空,而非“搶占宇宙空間,準備大規(guī)模移民”,①錯誤;太空環(huán)境具有獨特性,這些環(huán)境在地球上是無法復制的,通過太空探索可以利用太空的物理環(huán)境進行科學實驗,②正確;通過太空探索可以獲取更多宇宙知識,幫助我們了解宇宙的起源與演化,認識宇宙環(huán)境對地球的影響,③正確;我國太空探索成績斐然,可以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貢獻中國方案,④正確。根據(jù)以上分析可知,①所在的ACD錯誤,②③④對應的B正確,故選B。
【答案】4.D 5.A
【解析】4.古人一開始認為天圓地方,地球是球體是人們長期觀測的結果,A錯誤;地球的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B錯誤;地軸是人們假想的軸,地球上并不存在,C錯誤;地球儀是人們仿照地球的形狀,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制成的,借助地球儀可演示地球的自轉,D正確。故選D。
5.甲地位于0°經(jīng)線以西,為西經(jīng)度,A正確。乙地位于0°—30°之間,屬于低緯度地區(qū),B錯誤。丙地不在南北回歸線之間,沒有陽光直射現(xiàn)象,C錯誤。有經(jīng)緯網(wǎng)的地圖要根據(jù)經(jīng)緯網(wǎng)辨別方向,經(jīng)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據(jù)圖可知,丁地位于乙地的東南方,從溫度帶看,丁地屬于南溫帶,D錯誤。故選A。
【答案】6.C 7.A
【解析】6.讀圖可知,圖中沒有經(jīng)緯網(wǎng)和指向標,可以根據(jù)“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確定方向。讀圖可知,餐飲區(qū)主要分布在東北方向,A錯誤;教學區(qū)不緊鄰作物種植區(qū),B錯誤;根據(jù)圖中的比例尺,圖中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150米,圖中紅色教育區(qū)東西寬約1cm,則實地約為150米,C正確;從北門向南門走大致的方向為自西北向東南方向,D錯誤。故選C。
7.日常生活中,我們應根據(jù)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地圖。電子地圖即數(shù)字地圖,是利用計算機技術,以數(shù)字方式存儲和查閱的地圖,電子地圖的特點有:信息量大,數(shù)據(jù)精度高;交互性強,實時更新;可附加多種智能化服務,因此快速尋找共享單車停車點,可以利用電子地圖,A正確;等高線圖、人口分布圖、城市旅游圖都不適合尋找單車的停車點,BCD錯誤。故選A。
【答案】8.B 9.A 10.C 11.A
【解析】8.七大洲之間有的相連,有的被運河或海峽分割,不是所有陸地都相互連接,A錯誤;地球表面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東半球,B正確;根據(jù)人們的計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陸地面積僅占29%。概括地說,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陸地,C錯誤;無論怎樣劃分半球,都是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D錯誤。故選B。
9.讀圖可知,南極洲被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個大洋包圍,A正確;大洋洲被太平洋和印度洋包圍,歐洲被大西洋和北冰洋包圍,非洲大陸被大西洋和印度洋包圍,BCD錯誤。故選A。
10.讀圖可知,A 是亞洲,B 是非洲,亞洲和非洲的洲界是蘇伊士運河,C正確;土耳其海峽是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之一;巴拿馬運河是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分界線;白令海峽是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排除ABD。故選C。
11.海洋運輸具有運量大、運費低等優(yōu)點,有利于進行洲際貿(mào)易,促進世界各地的經(jīng)濟交流,①說法正確;海洋中有豐富的生物資源、礦產(chǎn)資源、能源資源等,為人類的生產(chǎn)生活提供了物質基礎,②說法正確;美麗的海灘、奇特的海洋生物等海洋旅游資源,能夠讓人們放松身心,享受旅游的樂趣,③正確;日本核廢水含有大量放射性物質,即使經(jīng)過海洋稀釋,仍然會對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危害,④說法錯誤。所以海洋對我們生產(chǎn)生活的有利影響有①②③,故選A。
【答案】12.B 13.D
【解析】12.安第斯山脈所在大洲是南美洲,七大洲中面積最大的是亞洲,A錯誤;世界主要山脈多是由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呈條帶狀分布,并且沿著一定方向延伸很長,B正確;阿爾卑斯山脈與喜馬拉雅山脈橫貫亞歐大陸的南部,C錯誤;落基山脈、安第斯山脈分別在北美洲、南美洲的西部,D錯誤。故選B。
13.喜馬拉雅山北部的地形區(qū)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被稱為“世界屋脊”,D正確;巴西高原、亞馬孫平原、東非高原海拔均低于青藏高原,ABC錯誤。故選D。
【答案】14.C 15.D 16.C
【解析】14.氣溫日較差是一天中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的差值。根據(jù)天氣狀況圖可知:12月29日氣溫日較差為:9-0=9℃;12 月31日氣溫日較差為:10-(-1)=11℃;1月1日氣溫日較差為:13-(-3)=16℃;1月4日氣溫日較差為:4-0=4℃。所以氣溫日較差最大的是 1月1日,故選C。
15.從天氣狀況圖中可以直接看出,1月4日的天氣符號顯示為小雨,所以該城市1月4日的天氣是小雨,故選D。
16.“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說的是由于海拔高導致氣溫低的特點,是地形地勢對氣候的影響,與緯度、海陸和人類活動關系不大,C正確,ABD錯誤。故選C。
【答案】17.D 18.D
【解析】17.人口自然增長率 = 出生率 - 死亡率。讀圖可知,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是乙國家,A錯誤;歐洲國家經(jīng)濟發(fā)達,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部分國家甚至出現(xiàn)負增長,乙國家不可能是歐洲國家,B錯誤;人口死亡率最高的是甲國家,C錯誤;丁國家死亡率大于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長率小于0,是負增長,D正確。故選D。
18.右圖中,①歐洲西部、②亞洲南部、③亞洲東部、④北美洲東南部都是人口密集區(qū);⑤是亞馬孫平原,屬于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氣候過于濕熱,人口稀疏;⑥是撒哈拉沙漠,屬于熱帶沙漠氣候,氣候極端干旱,降水極少,不適合人類居住,人口稀疏;⑦是青藏高原,屬于高原山地氣候,海拔高,氣溫低,自然環(huán)境惡劣,人口稀疏;⑧是北冰洋沿岸,緯度高,氣候寒冷,人口稀疏。所以氣候極端干旱導致人口稀疏的地區(qū)是⑥,終年嚴寒導致人口稀疏的地區(qū)是⑧。故選D。
【答案】19.A 20.B
【解析】19.英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所以亞冬會志愿者在與各國運動員、工作人員及游客交流中使用最多的語言最有可能是英語,A正確,排除BCD。故選A。
20.根據(jù)材料“亞洲西部熱帶地區(qū)的沙特阿拉伯”可知,當?shù)厝旮邷?,墻體厚可以隔熱,減少白天通過墻壁進入的太陽熱量,窗戶小可以有效防止大量強光照射,減少白天吹來的熱風,還可以防風沙的侵襲;“沙特阿拉伯運動員家鄉(xiāng)的傳統(tǒng)民居多為平屋頂?shù)亩鄬油翗恰笨赏浦數(shù)亟邓∩?。根?jù)以上分析可知,當?shù)氐淖匀画h(huán)境特征是降水少,氣溫高,B正確,A錯誤。當?shù)亟邓∩?,“多河流,易洪澇”不可能存在,C錯誤。為防止積雪在屋頂積存,“降雪多”應加大屋頂坡度,但當?shù)匚蓓敹酁槠巾敚f明當?shù)亟笛┥?,D錯誤。故選B。
21.【答案】(1)山脊 800-850
(2)AB段等高線稀疏,坡度較緩,水流緩慢。
(3)陡崖
(4)農(nóng)業(yè) 地勢平坦開闊;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等。
(5)雪
【分析】本大題以某地區(qū)等高線地形圖為材料,設置五道小題,涉及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應用、聚落形成的有利條件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
【詳解】(1)讀圖可知,丙處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出,為山脊。等高距是指地形圖上相鄰兩條等高線的高差,圖中等高距為50米,甲山峰的海拔在800-850米之間。
(2)等高線密集坡陡,等高線稀疏坡緩。河流AB段相比CD段,等高線較稀疏,坡度較緩,流速較慢。
(3)讀圖可知,乙處等高線重疊,為陡崖。
(4)就生產(chǎn)方式而言,該村落主要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活動。村落分布在此處的優(yōu)勢條件有:地勢平坦開闊,鄰近河流,水源充足;有公路、鐵路穿過,交通便利等。
(5)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等。進入冬季,當?shù)氐慕邓匝┬问絻Υ嫦聛?,因此白茫茫的雪地、森林、傳統(tǒng)民居與遠山相映成趣,宛如童話世界,吸引游客自駕或乘坐火車而來。
22.【答案】(1)四季變化 6月21
(2)D 北寒 長
(3)自轉
(4)倫敦
(5)①
【分析】本題以地球公轉示意圖,某日太陽光照情況及北京、東京和倫敦位置示意圖,長春市某教室內正午太陽光照面積大小示意圖為材料,涉及四季變化、地球公轉示意圖的判讀、晝夜長短的變化規(guī)律、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五帶的劃分、地方時差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以及根據(jù)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詳解】(1)“春去秋來,寒來暑往”包含著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所以體現(xiàn)了地球公轉產(chǎn)生的四季變化現(xiàn)象。據(jù)圖可知,在每年6月21日前后,地球公轉到圖1中的B處,該處是北半球的夏至日。
(2)從圖2所示的太陽光照情況可知,北極圈以北出現(xiàn)極夜現(xiàn)象,可推知此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為北半球的冬至日,時間是12月22日前后,地球運行到圖1中D處。此時出現(xiàn)極夜現(xiàn)象的范圍在北極圈與北極點之間,屬于北寒帶。此日過后,太陽直射點北移,北半球各地白晝時間逐漸變長。
(3)“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們的作息時間與太陽的東升西落有關,而太陽的東升西落是地球自轉造成的。根據(jù)以上分析可知,生物鐘是生命為了適應地球自轉運動產(chǎn)生的晝夜更替而形成的一種生命活動規(guī)律。
(4)日本東京的時間比北京時間早一小時,倫敦的時間比北京時間慢八小時,可推知該同學在出行前幾天將睡眠時間推遲了六七個小時,是為了適應倫敦的時差,前往的城市可能是倫敦。
(5)據(jù)圖可知,圖3中的①、②兩圖室內光照面積最大的是①圖,可推知①圖正午太陽高度最低,代表冬至日。
23.【答案】(1)新加坡 長春 ③
(2)緯度
(3)②
(4)冬 晴天多,光照充足
【分析】本題以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世界不同地區(qū)氣溫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為材料,涉及氣候類型的判讀、影響氣候的因素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以及根據(jù)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詳解】(1)據(jù)圖可知,摩爾曼斯克緯度最高,冬季寒冷而漫長,全年供應熱飲比例最高;新加坡緯度較低,全年高溫,全年供應冷飲比例最高,人們通過冷飲來解暑;長春地處北溫帶,夏熱冬寒,冷飲、熱飲根據(jù)季節(jié)調整比例,交替供應。長春屬于溫帶季風氣候,據(jù)圖2可知,①為全年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②為全年溫和濕潤的溫帶海洋性氣候;③為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溫帶季風氣候,所以長春氣候特征與圖2中的③相對應。
(2)根據(jù)上題分析可知,產(chǎn)生以上冷熱飲供應比例差異的主要原因是三地氣溫存在差異,而造成三地氣溫差異的主要原因是三地的緯度位置不同。
(3)根據(jù)圖2的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可知,①為全年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②為全年溫和濕潤的溫帶海洋性氣候;③為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溫帶季風氣候,所以圖2中的②代表溫帶海洋性氣候。
(4)根據(jù)羅馬的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可知,羅馬屬于地中海氣候,具有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的特點,降水集中在冬季。夏季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有利于香草的光合作用,滿足香草對光照的需求。
24.【答案】(1)太平洋
(2)亞歐 活躍 地中海
(3)擴大
(4)③ 南南合作
【分析】本大題以板塊運動與海底地形示意圖等為材料,共設置四道小題,涉及板塊運動、海底地形等知識點,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和對相關知識點的掌握程度。
【詳解】(1)板塊運動學說認為,由巖石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塊整體,而是由板塊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劃分為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六大板塊,幾乎全部都是海洋的板塊是太平洋板塊,其余板塊既包括陸地,又包括海洋。
(2)尼泊爾位于歐亞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板塊相互碰撞擠壓,地殼比較活躍,所以地震多發(fā)。全球 90% 以上的火山和地震都集中于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地中?!?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
(3)紅海地處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張裂地帶,受板塊運動影響,紅海的面積將會擴大。
(4)讀圖可知,①是大陸架,②是大陸坡,③是海溝,④是大洋中脊?!皧^斗者” 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所到達的海底地形是海溝,對應圖3中的③。根據(jù)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劃分,世界上國家分為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發(fā)展中國家與發(fā)達國家之間的合作,叫做“南北對話”;發(fā)展中國家之間的合作,叫做“南南合作”。中國與印度尼西亞同為發(fā)展中國家,兩國聯(lián)合開展爪哇海溝探測,在海洋科技領域內的互助合作被稱為 “南南合作”。
這是一份吉林省長春市綠園區(qū)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共7頁。
這是一份吉林省長春市綠園區(qū)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共6頁。
這是一份吉林省長春市綠園區(qū)長春市第八十九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題,共4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