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流浪地球》講述了在未來太陽因體積膨脹將逐漸吞沒鄰近星球,人類開啟“流浪地球”計劃,不料在地球推進至木星附近出了意外。下圖為太陽系示意圖,下表為木星與地球的比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木星與地球的比較
1.地球在向木星推進的過程中,需要穿越( )
A.水星軌道B.火星軌道C.土星軌道D.海王星軌道
2.與地球相比,木星( )
A.距離太陽更近B.表面溫度更高C.體積更大D.氧氣含量更高
3.我國對于太空的探索從未止步,開展太空探索有利于( )
①了解宇宙的奧秘②探索生命的起源③推動科技的進步④認識海底的構造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年10月30日凌晨,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40°58′N,100°16′E)發(fā)射取得圓滿成功,浩瀚太空首次迎來中國“90后”訪客。下圖為地球公轉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4.下列關于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經緯度位置示意,最合理的是( )
A.B.C.D.
5.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發(fā)射時,地球正處于公轉軌道( )
A.甲-乙之間B.乙-丙之間
C.丙-丁之間D.丁-甲之間
6.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發(fā)射當天,貴陽晝夜情況是( )
A.晝長于夜B.晝短于夜
C.晝夜相等D.出現極晝
海洋是資源的寶庫。截止到2024年10月,我國第一個深水天然氣田“深海一號”已累計產天然氣超過90億立方米。下圖為海底地形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7.海陸的變遷在今天看來已是常識,下列現象能說明陸地變成海洋的是( )
A.貴州發(fā)現海洋生物化石B.圍海造陸增加陸地面積
C.東海海底發(fā)現古河道遺跡D.貴陽突發(fā)暴雨地面積水
8.“深海一號”位于中國南海大陸架上的一個海底盆地,在圖中與“深海一號”所處地形一致的序號是( )
A.①B.②C.③D.④
9.“深海一號”建成投產的意義是( )
A.為我國提供豐富的天然氣能源
B.有利于改變海底崎嶇的地形
C.有利于開發(fā)海洋中魚類資源
D.徹底解決我國能源短缺問題
人口密度能夠反映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分析一個大洲、地區(qū)人口疏密原因往往要從自然環(huán)境和歷史、社會經濟條件等方面入手。圖1為世界局部人口密度分布圖,圖2為同學梳理的人口問題及解決措施結構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0.下列地區(qū)人口密度在100人/千米2以上的是( )
A.亞洲西部B.亞歐大陸北極圈以北地區(qū)
C.歐洲西部D.北回歸線穿過的非洲地區(qū)
11.圖1中亞洲東部和南部地區(qū)人口密度大,其原因主要是( )
A.氣候寒冷,水旱災害少B.科技先進,發(fā)達國家多
C.歷史悠久,農業(yè)發(fā)展早D.經濟發(fā)達,跨洲移民多
12.下列選項中,符合圖2結構圖的是( )
A.①—就業(yè)困難②—鼓勵生育B.①—資源短缺②—控制人口數量
C.①—住房緊張②—鼓勵生育D.①—兵源不足②—控制人口數量
閬中古城位于四川盆地東北緣、嘉陵江畔的河漫灘階地上,歷史上一直是四川北部的軍事、商業(yè)、政治、經濟、交通中心。古城順應山水而建,建筑風格體現了“天人合一”的理念,旅游業(yè)發(fā)達。圖1為閬中古城景觀、圖2為閬中古城分布示意。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3.閬中古城屬于( )
A.城鎮(zhèn),從事商旅活動B.鄉(xiāng)村,從事農業(yè)活動
C.城鎮(zhèn),高樓大廈林立D.鄉(xiāng)村,平房低矮密集
14.圖示有利于閬中古城選址和發(fā)展的自然條件是( )
A.地形崎嶇B.水源充足C.人口稠密D.交通便利
15.為保護頗具特色的古城文化,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拆除之后集中重建B.禁止現代娛樂活動
C.將古城中人口遷出D.修繕建筑打造特色
二、解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
16.近年來,非洲部分國家市政供水面臨困難,日常用水難以保障。中國政府為其援建水井近2000口,數千“幸福井”潤澤非洲大陸。圖1為中國援建非洲水井項目分布,圖2為非洲三地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非洲大部分地區(qū)位于五帶中的 帶,氣溫具有 特點。剛果盆地為熱帶雨林氣候,對應圖2中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序號為 ,往北會依次經過熱帶草原氣候, 氣候,地中海氣候。
(2)甲地為乞力馬扎羅山,海拔為5895米。山頂常年覆蓋積雪,有“赤道雪峰”之稱,主要影響因素是 。
(3)描述援建水井項目主要分布區(qū)氣候的特征,說一說援建水井項目施工過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挑戰(zhàn)。
(4)中國和非洲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稱為 ;請列舉援建水井項目的實施對援建地區(qū)的有利影響 。
17.航天發(fā)射中心見證了人類對太空的探索。下圖為世界部分航天發(fā)射中心分布示意,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擁有“內陸航天發(fā)射中心”最多的大洲是 ,擁有“濱海航天發(fā)射中心”最多的大洲是 。
(2)圖中③所示的航天發(fā)射中心位于南北半球中的 半球,日本有時采用海運運輸設備至③中心發(fā)射衛(wèi)星,船只通常會經 洋。
(3)緯度低且順著地球自轉方向發(fā)射衛(wèi)星,可以節(jié)省燃料。圖中①~④航天發(fā)射中心,緯度最低的為 ,其發(fā)射衛(wèi)星時方向應為 。
(4)雨天少、濕度小是衛(wèi)星發(fā)射的有利氣候條件。圖中①所示的航天發(fā)射中心年降水量少,可選發(fā)射天數多,影響該發(fā)射中心降水少的主要原因為 。
(5)隨著海上發(fā)射技術的不斷成熟,航天發(fā)射由陸地成功移向海洋。我國是目前世界上少數幾個掌握海上航天發(fā)射技術的國家,寫出一條海上衛(wèi)星發(fā)射的優(yōu)勢。
18.露營是近年來盛行的一種休閑娛樂活動。小寧一家計劃近日去某地露營,擁抱自然,享受生活。圖1為當地等高線示意圖,圖2為小寧制作的露營準備卡,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小寧查閱目的地相關的信息,制作了一個簡易的露營準備卡(圖2),請將卡片內容補充完整:① ,② ,③ 。
(2)根據準備卡資料選出適宜出行的日期,描述其天氣狀況并說明適宜出行的理由。
(3)圖1中虛線為小寧設計的登山路線,“乙—甲”路段經過的地形部位為 ,“乙—甲”的路段與“甲—丙”的路段相比,更省力的是 ,原因是 。
(4)請你在圖1中甲、乙、丙三地為小寧選擇一處支帳篷的地方,并說明理由。
(5)小寧一家在露營結束后,將所有垃圾打包帶回。除此之外,你還能想到哪些文明露營的行為?
參考答案
【答案】1.B 2.C 3.A
【解析】1.水星在地球公轉軌道的內側,地球在向木星推進的過程中不可能經過,A錯誤;.小行星帶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地球在向木星推進的過程中需要穿過,B正確;土星在地球和木星公轉軌道的外側,所以地球在向木星推進的過程中不穿過,C錯誤;海王星在地球和木星公轉軌道的外側,所以地球在向木星推進的過程中不穿過,D錯誤。故選B。
2.與地球相比,木星離太陽的距離比地球距離太陽遠,獲得的太陽輻射強度小,表面溫度較低,氧氣含量更低,因此木星的生命存在條件較差,沒有人類的存在,ABD錯誤;木星質量是地球的318倍,木星的體積也遠遠大于地球,木星因體積質量大而劃分為巨行星,C正確。故選C。
3.我國對于太空的探索從未止步,開展太空探索有利于①了解宇宙的奧秘、②探索生命的起源、③推動科技的進步,A正確;太空探索與認識海底的構造無關,④錯誤,BCD錯誤;故選A。
【答案】4.D 5.C 6.B
【解析】4.在經緯網上,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讀圖可知,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的經緯度是(40°58′N,100°16′E),D正確;A選項位于(40°58′S,100°16′E),A排除;B選項位于(40°58′N,100°16′W),B排除;C選項位于(40°58′S,100°16′W),C排除。故選D。
5.10月30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升空當天,地球公轉至圖中的丙、丁之間,運行在丙秋分日(9月23日)與丁冬至日(12月22日) 之間,C正確;甲為春分日(3月21日前后),乙為夏至日(6月21日前后),ABD錯誤。故選C。
6. 10月30日太陽直射點從赤道向南回歸線移動,此時北半球的我國貴陽晝短夜長,晝漸短、夜?jié)u長,B正確,ACD錯誤。故選B。
【答案】7.C 8.D 9.A
【解析】7.貴州發(fā)現海洋生物化石是海洋變成陸地的證據,圍海造陸增加陸地面積也是海洋變成陸地的證據,東海海底發(fā)現古河道遺址是陸地變成海洋的證據,貴陽突發(fā)暴雨地面積水屬于天氣現象,C對,ABD錯。故選C。
8.讀圖可知,圖中的④是大陸架,③是大陸坡,①是海溝,②是大洋中脊?!吧詈R惶枴蔽挥谥袊虾4箨懠苌系囊粋€海底盆地,屬于大陸架,D對,ABC錯。故選D。
9.“深海一號”建成投產可以為我國提供豐富的天然氣資源,A對;不能改變海底的地形,也不會徹底解決我國能源短缺問題,BD錯;對開發(fā)海洋中魚類資源影響不大,C錯。故選A。
【答案】10.C 11.C 12.B
【解析】10.結合圖例讀圖1可知,歐洲西部人口密度在100人/千米2以上,C正確;亞洲西部、亞歐大陸北極圈以北地區(qū)、北回歸線穿過的非洲地區(qū)人口密度都在10人/千米2以下,排除ABD。故選C。
11.讀圖1,結合所學可知,亞洲東部和南部地區(qū)人口密度大,其原因是歷史悠久,農業(yè)發(fā)展早,基礎好,C正確;亞洲東部和南部地區(qū)以季風氣候為主,雨熱同期,水旱災害嚴重,A錯誤;亞洲東部和南部地區(qū)大部分屬于發(fā)展中國家,經濟發(fā)展水平較低,科技水平較低,跨洲移民較少,BD錯誤。故選C。
12.結合所學知識讀圖2可知,一個地區(qū)人口數量過多或過少,人口增長過快或過慢,都會引發(fā)人口問題。人口數量過多,增長過快,會給環(huán)境、社會和經濟發(fā)展帶來更大壓力,產生就業(yè)困難、資源短缺、饑餓貧困、住房緊張、交通擁擠等社會問題,可以采取計劃生育等控制人口數量的措施;兵源不足是由于人口增長過慢引起的,鼓勵生育會加快人口增長速度,B正確,ACD錯誤。故選B。
【答案】13.A 14.B 15.D
【解析】13.讀題干“閬中古城位于四川盆地東北緣、嘉陵江畔的河漫灘階地上,歷史上一直是四川北部的軍事、商業(yè)、政治、經濟、交通中心?!笨芍?,閬中古城屬于城鎮(zhèn),從事商旅活動,A正確、BD錯誤。閬中古城并沒有高樓林立,C錯誤。故選A。
14.由圖可以看出,閬中古城分布在嘉陵江沿岸,其選址和發(fā)展的自然條件是水源充足,B正確。河流沿岸地形較平坦,A錯誤。人口稠密和交通便利屬于社會經濟條件,CD錯誤。故選B。
15.為保護頗具特色的古城文化,下列措施合理的是修繕建筑打造特色,提高居民保護意識,有利于保護古城文化,D正確。拆除之后集中重建已經不能保護原有的特色歷史文化,A錯誤。禁止現代娛樂活動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活,B錯誤。將古城中人口遷出,不利于與當地人一起保護古城文化,而且工程量太大,C錯誤。故選D。
16.【答案】(1)熱 全年高溫 ② 熱帶沙漠
(2)地形因素
(3)全年高溫,分明顯的干濕兩季;陽光暴曬;容易中暑;蚊蟲叮咬;缺水等(言之有理即可)
(4)南南合作 緩解了當地飲水困難;帶動當地就業(yè)等
【分析】本大題以中國援建非洲水井項目分布圖和非洲三地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為材料,涉及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中非合作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掌握課本知識的能力和區(qū)域認知的地理素養(yǎng)。
【詳解】(1)讀圖可知,非洲大部分地區(qū)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屬于五帶中的熱帶,有“熱帶大陸”之稱,氣溫具有全年高溫的特點。讀圖可知,①為熱帶草原氣候,②為熱帶雨林氣候,③為熱帶沙漠氣候,剛果盆地為熱帶雨林氣候,對應圖2中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序號為②。剛果盆地往北會依次經過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和地中海氣候。
(2)海拔每上升100米,氣溫下降0.6℃。甲地為乞力馬扎羅山,海拔為5895米。山頂常年覆蓋積雪,有“赤道雪峰”之稱,主要影響因素是地形因素。
(3)讀圖可知,援建水井項目主要分布區(qū)為熱帶草原氣候區(qū),終年高溫,一年分為干濕兩季。援建水井項目施工過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挑戰(zhàn)有:終年高溫,陽光暴曬;容易中暑;當地衛(wèi)生條件差,多蚊蟲叮咬;旱季缺水等。
(4)發(fā)展中國家與發(fā)達國家之間的商談稱為“南北對話",發(fā)展中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稱為“南南合作”;中國和非洲國家都是發(fā)展中國家,中非合作屬于南南合作。中國援建水井項目的實施對援建地區(qū)的有利影響是:緩解當地水資源不足的狀況,滿足當地居民生活和生產需求,促進經濟的發(fā)展,帶動當地的就業(yè)等。
17.【答案】(1)亞洲 北美洲
(2)南 太平
(3)④ 自西向東
(4)遠離海洋,降水少
(5)海上移動平臺衛(wèi)星發(fā)射的發(fā)射點不受陸地限制,比較靈活,可以移動到低緯海區(qū)發(fā)射,以減少燃料消耗;在海上發(fā)射可以避開人類居住區(qū),減少對人類的干擾,提高安全性。
【分析】本題以世界部分航天發(fā)射中心分布為材料,涉及大洲的分布、航天發(fā)射中心的分布、世界海陸分布等知識點,考查學生讀圖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詳解】(1)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分別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讀圖可知,擁有“內陸航天發(fā)射中心”和“海上航天發(fā)射中心”最多的大洲是亞洲。
(2)讀圖可知,③所示的航天發(fā)射中心位于赤道以南的南半球;日本東臨太平洋,③中心發(fā)射衛(wèi)星位于太平洋,故日本有時采用海運運輸設備至③中心發(fā)射衛(wèi)星,船只通常會經太平洋。
(3)讀圖可知,①②③④四地中,④位于赤道附近,距赤道最近;結合材料可知,順著地球自轉方向發(fā)射衛(wèi)星,可以節(jié)省燃料,故發(fā)射方向為自西向東發(fā)射。
(4)①所示的航天發(fā)射中心深居內陸,遠離海洋,受海陸位置因素的影響,降水少。
(5)在海上發(fā)射可以避開人類居住區(qū),減少對人類的干擾,提高安全性;海上移動平臺衛(wèi)星發(fā)射的發(fā)射點不受陸地限制,比較靈活,可以移動到低緯海區(qū)發(fā)射,以減少燃料消耗。
18.【答案】(1)100 西北 7
(2)選擇11月8日出行,天氣為小雨,理由是可以欣賞蒙蒙細雨,感受不一樣的風景;選擇11月9日出行,天氣為多云,理由是天氣適宜,不易曬傷;溫差不大。選擇11月10日出行,天氣為晴天,理由是天氣晴朗,適宜出行。(言之有理即可)
(3)山谷 甲—丙 穿過的等高線少,地勢平緩
(4)甲處;位于鞍部,地形較平坦,利于支帳篷。乙處;地形平坦,離家近。
(5)不亂砍濫伐;不亂扔垃圾;保護野生動植物,不捕殺野生動物;不起明火,防止森林火災等。
【分析】本大題以露營地等高線示意圖及露營準備卡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相對高度、方向、比例尺、天氣與人類活動、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及應用等知識點,考查學生讀圖分析能力和調動及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問題的素養(yǎng)。
【詳解】(1)讀圖可知,兩座山峰的高度分別為2350m與2450m,相減可得出相對高度是100m。根據圖中指向標可知,兩座山峰大致位于小寧家的西北(偏西、偏北)方向;圖中比例尺為圖上1厘米表示實際距離2千米,若最高峰到家的圖上距離為3.5厘米,則實際距離約7千米。
(2)讀圖可知,選擇11月8日出行,天氣為小雨,理由是可以欣賞蒙蒙細雨,感受不一樣的風景;選擇11月9日出行,天氣為多云,理由是天氣適宜,不易曬傷;選擇11月10日出行,天氣為晴天,理由是天氣晴朗,適宜出行;
(3)讀圖可知,“乙—甲”路段經過處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為山谷;“乙—甲”的路段與“甲—丙”的路段相比,更省力的是“甲—丙”,“甲—丙”大致沿等高線行走,穿過的等高線少,地勢平緩,更省力。
(4) 讀圖可知,選擇甲處,位于鞍部,地形較為平坦,利于支帳篷;選擇乙處,靠近河流,地形平坦,離家近,水源充足,用水方便;丙處等高線重合在一起為陡崖,不適宜支帳篷。
(5)露營時要注意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生命安全,文明露營的行為有: 勿將垃圾和污水倒入河流,污染水體;禁止亂砍濫伐;不亂扔垃圾;保護野生動植物,禁止捕殺野生動物;不起明火,防止森林火災;避開易發(fā)山洪的河谷地帶;切勿在河流、湖泊等水域下水游泳等。行星
赤道半徑
表面平均溫度/℃
大氣主要成分
是否有液態(tài)水
地球
6378千米
15
氮氣78%、氧氣21%
有
木星
71492千米
-121
氫氣86%、氦氣14%
可能有
這是一份貴州省貴陽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共6頁。
這是一份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qū)高坡民族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地理試題,文件包含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qū)高坡民族中學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12月質量監(jiān)測七年級地理試卷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qū)高坡民族中學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12月質量監(jiān)測七年級地理試卷docx、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qū)高坡民族中學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12月質量監(jiān)測七年級地理試卷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9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貴州省貴陽市云巖區(qū)貴陽市第二十八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題,文件包含貴州省貴陽市第二十八中學2024-2025學年度七年級上學期期中質量監(jiān)測地理試卷docx、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1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