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答題前,請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并認真核對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室和座位號;
2.必須在答題卡上答題,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
3.答題時,請考生注意各大題題號后面的答題提示;
4.請勿折疊答題卡,保持字體工整、筆跡清晰、卡面清潔;
5.答題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膠和貼紙;
6.本學科試卷共四大題,考試時量60分鐘,滿分10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
1. 德國生物學家??藸栐凇蹲匀唤绲乃囆g形態(tài)》一書中,描述了一種海洋生物,它們利用刺細胞進行防御,未消化的殘渣會被它們“吐出來”。由此可判斷該動物最有可能是( )
A. 血吸蟲B. ??鸆. 草履蟲D. 渦蟲
【答案】B
【分析】腔腸動物的特征:結構簡單,生活在水中,身體輻射對稱,體表有刺細胞,體壁由外胚層和內胚層兩層細胞及中間無細胞結構的中膠層構成,體內有消化腔,有口無肛門。如海蜇、??⑺?。
【詳解】AD.血吸蟲和渦蟲都屬于扁形動物,有口無肛門,沒有刺細胞,AD不符合題意。
B.??麑儆谇荒c動物,有口無肛門,有刺細胞,刺細胞能釋放毒液,腔腸動物利用刺細胞進行防御,B符合題意。
C.草履蟲屬于單細胞動物,食物有口溝攝入,未消化的殘渣會從胞肛排出,C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 能進行呼吸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之一。下列連線關于生物與其氣體交換的結構或器官表述錯誤的是( )
A. 蚯蚓——體壁B. 青蛙——肺和皮膚
C. 鯨魚——肺D. 家鴿——肺和氣囊
【答案】D
【分析】不同的動物往往有著不同的呼吸器官,例如蚯蚓用體壁呼吸;昆蟲用氣管呼吸;魚、兩棲幼體、大部分軟體動物用鰓呼吸;兩棲動物成體用肺呼吸,皮膚輔助;爬行類、鳥類、哺乳類用肺呼吸;鳥類有氣囊輔助呼吸,但氣囊不能進行氣體交換。
【詳解】A.蚯蚓屬于環(huán)節(jié)動物,它沒有專門的呼吸器官,依靠濕潤的體壁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氣體交換,A正確。
B.青蛙屬于兩棲動物,幼體(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生活在陸地上,用肺呼吸,但肺不發(fā)達,兼用皮膚呼吸,B正確。
C.鯨用肺呼吸,具有胎生、哺乳的特點,屬于哺乳動物,C正確。
D.家鴿等鳥類呼吸時氣體交換的部位是肺,而氣囊能暫時儲存氣體,可以輔助呼吸,但不能進行氣體交換,D錯誤。
故選D。
3. 一年一度的“魚躍龍門”大賽即將開始。選手們紛紛趕來參加比賽,該項比賽僅面向魚類動物開放,下列動物能通過報名的是( )
A 鱷魚B. 娃娃魚C. 帶魚D. 章魚
【答案】C
【分析】魚類生活在水中,體表常有鱗片覆蓋,用鰓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干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xié)調作用游泳。
【詳解】A.鱷魚體表覆蓋角質鱗片,用肺呼吸,屬于爬行動物,A錯誤。
B.娃娃魚的幼體用鰓呼吸,成體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膚呼吸,屬于兩棲動物,B錯誤。
C.帶魚生活在水中,體表有鱗片覆蓋,用鰓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干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xié)調作用游泳,屬于魚類,C正確。
D.章魚的身體呈卵形或卵圓形,身體柔軟,具有外套膜,屬于軟體動物,D錯誤。
故選C。
4. 概念圖在表述邏輯關系和推理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圖表示相關概念或結構之間的關系,選項依次代表甲、乙、丙、丁四個概念或結構,下列選項對應錯誤的是( )
A. 狼的牙齒、門齒、犬齒、臼齒
B. 無性生殖、嫁接、克隆、試管嬰兒
C. 節(jié)肢動物、蜈蚣、螃蟹、蝗蟲
D. 脊椎動物、魚類、爬行動物、哺乳動物
【答案】B
【分析】圖中甲包括乙、丙、丁,乙、丙和丁是并列關系。
【詳解】A.狼屬于哺乳動物,牙齒有門齒、犬齒、臼齒的分化,有利于捕獲獵物和消化食物,A正確。
B.無性生殖是不經(jīng)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chǎn)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 主要種類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營養(yǎng)生殖(嫁接、壓條、扦插等)、組織培養(yǎng)和克隆等,試管嬰兒是有性生殖,B錯誤。
C.節(jié)肢動物的特征:身體和附肢都分節(jié),體表有外骨骼。蜈蚣、螃蟹、蝗蟲都是節(jié)肢動物,C正確。
D.脊椎動物體內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包括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和哺乳動物,D正確。
故選B。
5. 周氏嚙小蜂能將受精卵注入美國白蛾的蛹內,利用蛹內的營養(yǎng)物質繁殖自身后代,從而殺死白蛾。這一事實說明,動物在自然界中能夠( )
A. 維持自然界中的生態(tài)平衡B. 促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
C. 幫助植物傳粉D. 幫助植物傳播果實和種子
【答案】A
【分析】動物在自然界中作用是:維持生態(tài)平衡,促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
【詳解】A.食物鏈和食物網(wǎng)中的各種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系。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各種生物的種類、生物的數(shù)量和所占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這種現(xiàn)象叫做生態(tài)平衡。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物質和能量就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wǎng)流動的,如果食物鏈或食物網(wǎng)中的某一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就會影響到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因此,利用周氏嚙小蜂防治美國白蛾,體現(xiàn)了動物在維持生態(tài)平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故A符合題意。
B.動物作為消費者,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通過消化和吸收,將攝取的有機物變成自身能夠利用的物質;這些物質在動物體內經(jīng)過分解,釋放能量,同時也產(chǎn)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質;這些物質可以被生產(chǎn)者利用,而動物排出的糞便或遺體經(jīng)過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釋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無機鹽等物質。這個過程體現(xiàn)了動物能促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故B不符合題意。
C.自然界中的動物和植物在長期生存與發(fā)展的過程中,形成相互適應、相互依存的關系;動物能夠幫助植物傳粉,使這些植物順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故C不符合題意。
D.動物能夠幫助植物傳播果實和種子,有利于擴大植物的分布范圍;如蒼耳果實表面的鉤刺使其能掛在動物的皮毛上,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6. 許多食品的制作都要利用細菌或真菌。下列食品與菌種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A. 酸奶—醋酸菌B. 泡菜—乳酸菌
C. 腐乳—酵母菌D. 果醋—霉菌
【答案】B
【分析】細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發(fā)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義,如蒸饅頭、做面包、釀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
【詳解】AB.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A錯誤、B正確。
C.腐乳的制作都要用到多種霉菌,C錯誤。
D.制醋要用醋酸桿菌(醋酸菌),所以制作果醋需要用到醋酸桿菌,D錯誤。
故選B。
7. 下列生物疾病中,都由真菌感染引起的是( )
①足癬②甲型流感③棉花枯萎?、鼙馓殷w炎
A. ①③B. ②④C. ①②D. ③④
【答案】A
【分析】細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種類營寄生生活,它們生活在人、動植物體內或體表,從活的人、動植物體內吸收營養(yǎng)物質,可導致人或動植物患病。如鏈球菌可以使人患扁桃體炎、猩紅熱、丹毒等多種疾病。一些真菌寄生在人體表面,使人患臂癬、足癬、牛皮癬等疾病、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麥葉銹病和玉米瘤黑粉病等,都是由真菌引起的。
【詳解】①足癬是由真菌引起的;②甲型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③棉花枯萎病是由真菌引起的;④扁桃體炎是由細菌引起的,故①③符合題意。
故選A。
8. 將酵母菌加到生面團中,酵母菌會產(chǎn)生二氧化碳,使生面團膨脹,從而使饅頭變得松軟。某生物興趣小組同學對溫度是否對酵母菌發(fā)酵有影響進行了探究,繪制出如圖曲線圖。據(jù)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溫度越高,酵母菌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越多
B. 在30~45℃之間酵母菌的活性最強
C. 酵母菌發(fā)酵時產(chǎn)生的酒精會使饅頭味道更好
D. 低溫時酵母菌被凍死,所以無法產(chǎn)生二氧化碳
【答案】B
【分析】酵母菌正常生長溫度是30°C-45°C。酵母菌在有氧條件下會產(chǎn)生二氧化碳;在無氧條件下產(chǎn)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酵母菌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氣體會在面團中形成許多小孔,使侵頭或面包彭大和松軟。據(jù)圖分析,隨著溫度升高,酵母菌產(chǎn)生二氧化碳的量先增加后減少,并在30°C-45°C范圍內處于最適溫度。
【詳解】A.隨著溫度升高,酵母菌產(chǎn)生二氧化碳的量先增加后減少,當溫度大于45°C時,酵母菌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越來越少。可見,不是溫度越高,酵母菌產(chǎn)生二氧化碳越多,A錯誤。
B.據(jù)圖分析,在30°C-45°C之間,酵母菌產(chǎn)生二氧化碳體積最大,說明酵母菌活性最強,B正確。
C.酵母菌在有氧條件下會產(chǎn)生二氧化碳:在無氧條件下產(chǎn)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做面包、和面時并不需要酒精,C錯誤。
D.面包放入冰箱時,由于溫度過低,產(chǎn)生二氧化碳量極少,影響了酵母菌的生長、代謝與繁殖,D錯誤。
故選B。
9. 從新鮮蘑菇上剪下菌蓋,將菌褶一面朝下放在白紙上并用玻璃杯罩住。幾天后移開玻璃杯和菌蓋,會發(fā)現(xiàn)白紙上有許多褐色的粉末,這些粉末是蘑菇的( )
A. 營養(yǎng)菌絲B. 直立菌絲C. 芽孢D. 孢子
【答案】D
【分析】蘑菇菌屬于多細胞真菌,由大量的菌絲構成的,每個細胞結構為:細胞壁、細胞核、細胞質、細胞膜和液泡等,體內不含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營養(yǎng)方式為異養(yǎng),必須以現(xiàn)成的有機物為食,從中獲得生命活動所需的物質和能量,都能產(chǎn)生大量的孢子,靠孢子來繁殖新個體。
【詳解】蘑菇菌屬于多細胞真菌,利用孢子繁殖后代。從新鮮蘑菇菌蓋散發(fā)出的褐色粉末是蘑菇的孢子,故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10. 在新農(nóng)村建設中,為了改善農(nóng)村衛(wèi)生條件,減少環(huán)境污染,大力推廣興建沼氣池。在沼氣發(fā)酵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
A. 酵母菌B. 乳酸菌C. 甲烷菌D. 醋酸菌
【答案】C
【分析】細菌是單細胞個體,其細胞由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等部分構成,但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區(qū),這是細菌的基本結構,是所有細菌都具有的。另外,有些細菌除具有這些基本結構外,還有一些特殊結構,如有些細菌細胞壁外有莢膜,有些生有鞭毛。
【詳解】在新農(nóng)村建設中,為了改善農(nóng)村衛(wèi)生條件,改變能源結構,減少環(huán)境污染,大力推廣興建沼氣池,把人糞尿、禽畜糞尿和秸稈放在沼氣池中,其中的很多有機物,可以作為細菌的食物,在無氧的環(huán)境中,一些桿菌和甲烷菌等細菌通過發(fā)酵把這些物質分解,產(chǎn)生甲烷,可以燃燒,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種清潔的能源,C正確。
故選C。
11. 小郡同學在參加某次植物園研學活動時,其行走路線如下圖所示,他依次見到的植物可能是( )
A. 珙桐、銀杏、卷柏、葫蘆蘚B. 葫蘆蘚、珙桐、卷柏、銀杏
C. 珙桐、葫蘆蘚、卷柏、銀杏D. 葫蘆蘚、卷柏、銀杏、珙桐
【答案】D
【分析】結合題圖可知,按照路線,小郡同學參觀植物園依次見到的植物類群是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詳解】四個選項中,葫蘆蘚屬于苔蘚植物,卷柏屬于蕨類植物,銀杏屬于裸子植物,珙桐屬于被子植物;因此,小郡同學在參加某次植物園研學活動時,按照如圖所示路線行走,他依次見到的植物可能是葫蘆蘚、卷柏、銀杏、珙桐,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12. 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已記錄陸生脊椎動物 2900多種,占全球種類總數(shù)的10%以上;有高等植物 3.6萬余種,居全球第三。這體現(xiàn)了我國生物多樣性中的( )
A. 基因的多樣性B. 生物種類的多樣性
C. 生物數(shù)量的多樣性D.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
【答案】B
【分析】生物的多樣性是生物圈內所有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它們所擁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種各樣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共同構成了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包括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
【詳解】A.基因的多樣性是指物種的種內個體或種群間的基因變化,不同物種之間基因組成差別很大,同種生物之間的基因也有差別,每個物種都是一個獨特的基因庫,基因的多樣性決定了生物種類的多樣性 ,A不符合題意。
B.生物種類的多樣性是指一定區(qū)域內生物種類的豐富性,如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已記錄陸生脊椎動物2900多種,高等植物有3萬多種,B符合題意。
C.生物多樣性包括基因(遺傳)多樣性、物種(生物種類)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沒有生物數(shù)量多樣性,C不符合題意。
D.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態(tài)過程的多樣性,以及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環(huán)境差異、生態(tài)過程變化的多樣性等。生物種類的多樣性組成了不同的生態(tài)系統(tǒng),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3. 玫瑰(Rsa rugsa)、月季(Rsa chinensis)、薔薇(Rsa multiflra)同屬于薔薇科,被稱作“肉絲”三姐妹。以下幾種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這是林奈雙名法,Rsa是屬名
B. 月季常用扦插繁殖,這屬于無性生殖
C. 將三色紫羅蘭的一種能刺激藍色色素產(chǎn)生的基因植入玫瑰花,這種藍色花瓣的玫瑰是轉基因生物
D. 分類單位科比分類單位屬小,包含的生物種類多
【答案】D
【分析】生物分類單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界是最大的分類單位,最基本的分類單位是種。分類單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種類就越多;分類單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種類就越少。
【詳解】A.按照林奈雙名法,每個物種的科學名稱通常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屬名,第二部分是種名。有時在種名后加上命名者的姓名。雙名法的生物學名部分均為拉丁文,并為斜體,命名者姓名部分為正體。因此Rsa是屬名,故A正確。
B.月季的扦插繁殖沒有經(jīng)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chǎn)生新個體,屬于無性生殖,故B正確。
C.轉基因技術是指運用科學手段從某種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將其轉入另一種生物中,使與另一種生物的基因進行重組,從而產(chǎn)生特定的具有變異遺傳性狀的物質?!皩⑷狭_蘭的一種能刺激藍色色素產(chǎn)生的基因植入玫瑰花”采用的是轉基因技術,因此這種藍色花瓣的玫瑰是轉基因生物,故C正確。
D.生物分類單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分類單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種類就越多。分類單位科比分類單位屬大,因此包含的生物種類多,故D錯誤。
故選D。
14. 植物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繁殖后代,下列屬于有性生殖的是( )
A. 無心插柳柳成蔭B.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C. 椒草的葉片長成新植株D. 馬鈴薯塊莖發(fā)芽、移栽
【答案】B
【分析】(1)有性生殖:由兩性生殖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發(fā)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屬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雙親的遺傳特性。如植物用種子繁殖后代。
(2)無性生殖:不經(jīng)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chǎn)生新個體,這種生殖方式稱為無性生殖。無性生殖產(chǎn)生的后代,只具有母體的遺傳特性。如植物中的扦插,嫁接等繁殖方式。
【詳解】ACD.“無心插柳柳成蔭”、“椒草的葉片長成新植株”、“馬鈴薯塊莖發(fā)芽、移栽”,都沒有經(jīng)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chǎn)生新個體,這種生殖方式稱為無性生殖,ACD不符合題意。
B.“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用的是種子繁殖,經(jīng)過了兩性生殖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發(fā)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屬于有性生殖,B符合題意。
故選B。
15. 《小蝌蚪找媽媽》是我國發(fā)行的首版動畫題材郵票。下列關于郵票中動物描述不合理的是( )
A. 蝦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中有蛻皮現(xiàn)象
B. 金魚和蝌蚪都是用鰓呼吸,生活在水中
C. 烏龜和青蛙都可以水陸兩棲,所以它們都是兩棲動物
D. 青蛙的抱對行為是為了提高蛙卵在水中的受精率
【答案】C
【分析】(1)魚終生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用鰭游泳是與水中生活相適應的。
(2)兩棲動物的特點是: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生活在陸地上或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
(3)爬行動物:體表覆蓋角質的鱗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陸地上產(chǎn)卵,卵表面有堅韌的卵殼。
(4)節(jié)肢動物: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jié);代表動物有:各種昆蟲、甲殼動物、蜘蛛、蜈蚣等。
【詳解】A.蝦屬于節(jié)肢動物甲殼綱,體內沒有脊柱,屬于無脊椎動物,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有蛻皮現(xiàn)象,A正確。
B.金魚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B正確。
C.青蛙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大多生活在陸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膚可輔助呼吸,屬于兩棲動物;烏龜體表覆甲,用肺呼吸,在陸地上產(chǎn)卵,屬于爬行動物,C錯誤。
D.青蛙雌雄異體,體外受精,生殖過程中雌雄蛙抱對,是為了提高蛙卵在水中的受精率,D正確。
故選C。
16. 鳥產(chǎn)卵后伏在卵上加溫的習性,稱為孵卵。孵卵多由雌性進行,但也有雌雄交替孵卵的,如鴿子和海鷗。下列有關鳥卵孵化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所有的鳥類都有孵卵行為
B. 人工孵化時孵化箱主要是為胚胎發(fā)育提供適宜的溫度
C. 鳥類的孵卵行為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D. 鳥卵產(chǎn)出體外后,由于溫度太低,胚胎發(fā)育暫時停止
【答案】A
【分析】(1)鳥卵既可貯存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供胚胎發(fā)育需要;又有卵殼、卵殼膜的保護,能減少水分的丟失。這都有利于鳥類在陸地上繁殖后代。
(2)鳥類是恒溫動物,生殖方式是雌雄異體,有性生殖,卵生,體內受精。
【詳解】A.鳥類的生殖和發(fā)育過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產(chǎn)卵、孵卵和育雛。但是也有例外,例如杜鵑沒有筑巢、孵卵和育雛行為,所有鳥類必經(jīng)的階段是求偶、交配、產(chǎn)卵,A錯誤。
B.人工孵卵可以保證孵化時所需的適宜的溫度、濕度和通風等環(huán)境條件,可以大大提高孵化的效率,B正確。
C.鳥類孵卵可以為鳥卵的胚胎發(fā)育提供適宜的溫度,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C正確。
D.鳥類的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后形成受精卵,受精完成后形成受精胚盤,這是在鳥的體內完成。受精的鳥卵產(chǎn)出后,胚胎發(fā)育暫時停止,主要原因是外界溫度低于親鳥的體溫,所以鳥卵需要親鳥的孵化,D正確。
故選A。
17. 用甜味荔枝(Aa)枝條作為接穗,嫁接到酸味荔枝(aa)的砧木上,所結果實為甜味荔枝(Aa)的概率是( )
A. 25%B. 50%C. 75%D. 100%
【答案】D
【分析】嫁接是指把一個植物體的芽或枝,接在另一個植物體上,使結合在一起的兩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據(jù)此答題。
【詳解】由分析可知嫁接屬于無性繁殖,沒有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成受精卵的過程,因而后代一般不會出現(xiàn)變異,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優(yōu)良性狀的穩(wěn)定,而砧木一般不會對接穗的遺傳性產(chǎn)生影響。由題意可知用基因型為Aa的枝條作接穗,成功嫁接到基因型為aa的砧木上,在正常情況下,該枝條上結出了果實的果肉和接穗的一樣,即Aa型,幾率為100%??梢奃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選D。
18. 下列各組性狀中,屬于相對性狀的是( )
A. 甲同學的A型血和乙同學的B型血
B. 小狗的卷毛和黃毛
C. 豌豆種子的綠色和黃豆種子的黃色
D. 小麥的抗倒伏和高產(chǎn)
【答案】A
【分析】生物體的形態(tài)特征、生理特征和行為方式叫做性狀。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稱為相對性狀,如人的單眼皮和雙眼皮。
【詳解】A.甲同學的A型血和乙同學的B型血,指人的血型這一性狀的不同表現(xiàn),是相對性狀,A符合題意。
B.小狗的卷毛和黃毛,卷毛是毛的形狀,黃毛是毛的顏色,因此不是同一性狀,B不符合題意。
C.豌豆種子的綠色和黃豆種子的黃色,豌豆和黃豆不是同一種生物,因此不屬于相對性狀,C不符合題意。
D.小麥抗倒伏和高產(chǎn),抗倒伏和高產(chǎn)不是同一性狀,因此不屬于相對性狀,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9. 2023年8月23日,《自然》雜志公布了人類Y染色體的基因圖譜,Y染色體是最后完成全測序的人類染色體。下列有關基因、DNA、染色體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基因是DNA上的任意片段
B. 每條染色體上有許多個DNA分子
C. 男性體細胞內的X染色體一定來自母親
D. 基因、DNA、染色體的數(shù)目都是相同的
【答案】C
【分析】染色體是細胞核中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兩種物質組成,DNA是遺傳信息的載體,是主要的遺傳物質,DNA上決定生物性狀的最小單位叫基因;一條染色體有一個DNA分子組成,一個DNA分子上有許多個基因。
【詳解】A.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能決定生物的性狀,A錯誤。
B.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組成,一條染色體有一個DNA分子組成,B錯誤。
C.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是成對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對存在的,分別位于成對的染色體上。在形成生殖細胞的過程中,成對的染色體分開,每對染色體中的一條進入精子或卵細胞中,因此子代體細胞內的染色體,一半來自父方,一半來自母方。女性體細胞中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X,男性體細胞的性染色體組成是XY,男性體細胞內的X染色體一定來自母親,Y一定來自父親,C正確。
D.一條染色體上有一個DNA分子,一個DNA分子上有許多個基因,因此基因數(shù)目與染色體數(shù)不相同,D錯誤。
故選C。
20. 家庭性多發(fā)性結腸息肉是一種遺傳病,一對夫妻中一方為患者,其基因組成為Ee,另一方表現(xiàn)正常。該對夫妻所生孩子患此病的概率是( )
A. 25%B. 50%C. 75%D. 100%
【答案】B
【分析】生物體的某些性狀是由一對基因控制的,當控制某種性狀的一對基因都是顯性或一個是顯性、一個是隱性時,生物體表現(xiàn)出顯性基因控制的性狀;當控制某種性狀的基因都是隱性時,隱性基因控制的性狀才會表現(xiàn)出來。通常用大寫字母表示顯性基因,小寫字母表示隱性基因。
【詳解】由題干“一對夫妻中一方為患者,其基因組成為Ee”可知,家庭性多發(fā)性結腸息肉是一種顯性遺傳病,表現(xiàn)正常的一方基因組成是ee,遺傳圖解如圖:
從遺傳圖解可以看出,雙親中一個是基因組成為Ee的患病者,另一個表現(xiàn)正常,那么,他們的子女發(fā)病的可能性是50%。由此可見,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21. 先天愚型患者21號常染色體比正常人多一條,某男性患者染色體組成可表示為( )
A. 47條+XYB. 45條+XY
C. 44條+XXYD. 44條+XYY
【答案】B
【分析】人體體細胞內的染色體共23對,分為常染色體和性染色體,常染色體是與性別決定無關的染色體,共22對;性染色體是與性別決定有關的染色體,共一對,男性為XY、女性為XX。
【詳解】根據(jù)分析可知,正常男性體細胞中的染色體為:22對常染色體+1對性染色體(XY)。先天愚型患者21號常染色體多一條,則此男患者染色體組成是:45條常染色體+XY,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2. 下列變異實例中,屬于不可遺傳變異的是( )
A. 注射生長激素基因得到的轉基因小鼠
B. 父母正常但孩子患有白化病
C. 單眼皮因醫(yī)美割成的雙眼皮
D. 應用雜交育種技術培育出的高產(chǎn)抗倒伏小麥
【答案】C
【分析】生物的變異是由于遺傳物質發(fā)生改變(遺傳物質的改變有基因重組、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等)引起的,這種變異能遺傳給下一代,稱為可遺傳的變異。生物的變異是由于環(huán)境條件引起的,遺傳物質沒有發(fā)生改變,這種變異一般不能遺傳給下一代,稱為不可遺傳的變異。
【詳解】ABD.注射生長激素基因得到的轉基因小鼠、父母正常但孩子患有白化病、應用雜交育種技術培育出的高產(chǎn)抗倒伏小麥,都是由于遺傳物質發(fā)生改變引起的,這種變異能遺傳給下一代,稱為可遺傳的變異,ABD不符合題意。
C.單眼皮因醫(yī)美割成的雙眼皮,是環(huán)境影響產(chǎn)生的不可遺傳變異,C符合題意。
故選C。
23. 上世紀60年代,中國首次完成了結晶牛胰島素(含有51個氨基酸的蛋白質)的人工合成。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結晶牛胰島素對生命起源的某個階段提供了有力的證據(jù),該階段是( )
A. 無機分子轉變?yōu)橛袡C小分子
B. 有機小分子合成有機大分子
C. 有機大分子形成原始生命
D. 原始生命形成單細胞生物
【答案】B
【分析】有關生命起源的學說有很多,其中化學起源說是被廣大學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說,據(jù)此解答。
【詳解】化學起源說將生命的起源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無機小分子生成有機小分子的階段,第二個階段,從有機小分子物質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質,第三個階段,從生物大分子物質組成多分子體系,第四個階段,有機多分子體系演變?yōu)樵忌=Y晶牛胰島素是一種活性蛋白質,蛋白質是大分子物質,人工合成蛋白質的成功證明了在生物體外可以將有機小分子物質合成為有機大分子物質,可見是證明了生命起源的第二步,因此,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4. 由于抗生素的濫用,結核桿菌等病菌中出現(xiàn)了對多種抗生素不再敏感的“超級細菌”。下列對此現(xiàn)象的解釋,不符合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是( )
A. 細菌群體中本來就有耐藥菌和不耐藥菌
B. 濫用抗生素使細菌產(chǎn)生了耐藥性的變異
C. 濫用抗生素使細菌群體中耐藥菌的比例增加
D. “超級細菌”是抗生素對細菌定向選擇的結果
【答案】B
【分析】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是生物進化論的核心內容。自然選擇學說的中心論點是:物種是可變的。而且生物具有多樣性和適應性。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內容是:過度繁殖、生存斗爭、遺傳和變異、適者生存。
【詳解】AB.變異一般是不定向的,細菌群體中本來就有耐藥菌和不耐藥菌,只是抗生素的濫用使得耐藥菌存活并繁殖下去,A正確,B錯誤。
C.濫用抗生素,細菌群體中耐藥菌存活下來,不耐藥菌被淘汰,這樣,耐藥菌一代代地繁殖下去,比例增加,C正確。
D.自然選擇是定向的,決定著生物進化的方向,“超級細菌”是抗生素對細菌定向選擇的結果,D正確。
故選B。
25. 如圖為某傳染病流行期間的三類人群,甲、乙為健康人,乙體內含有該病的相應抗體,丙是該傳染病的患者。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甲、乙為該傳染病的易感人群
B. 1過程最有效的辦法是接種疫苗
C. 乙、丙是該傳染病的傳染源
D. 3過程是指患者的痊愈過程
【答案】D
【分析】傳染病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
(1)傳染源: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
(2)傳播途徑: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所經(jīng)過的途徑叫傳播途徑,如空氣傳播、飲食傳播、生物媒介傳播等。
(3)易感人群: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人群叫易感人群。
【詳解】A.甲是對該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則屬于該傳染病的易感人群;乙體內含有該病的相應抗體而對該種傳染病具有抵抗能力的人群,則不屬于該傳染病的易感人群,A錯誤。
B.甲是健康人,丙是該傳染病的患者,從甲到丙的1過程是甲(健康人)被傳染成為丙(患者)的過程,接種疫苗不會使健康人患病,B錯誤。
C.丙是該傳染病的傳染源;乙不是該傳染病的傳染源,C錯誤。
D.乙是體內含有該病相應抗體的健康人,丙是該傳染病的患者,患者痊愈后體內會存在相應的抗體,則從丙到乙的3過程是丙(患者)痊愈成為乙(含有相應抗體的健康人)的過程,D正確。
故選D。
二、識圖作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5分,共15分)
26. 如圖是海馬、大熊貓、水杉、乳酸菌、腎蕨和樟樹六種生物的分類圖解,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請根據(jù)生物的特征寫出圖中序號所代表的生物:①___,②___,⑥___。
(2)圖中a、b兩處應該填寫的內容是:a___;b___。
【答案】(1)①. 乳酸菌 ②. 腎蕨 ③. 大熊貓
(2)①. 種子植物 ②. 胎生
【分析】海馬屬于魚類、大熊貓屬于哺乳動物、水杉屬于裸子植物、乳酸菌屬于細菌、腎蕨屬于蕨類植物、樟樹屬于被子植物。
(1)乳酸菌屬于細菌,無成形的細胞核,屬于原核生物;腎蕨屬于蕨類植物,不結種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屬于孢子植物;水杉的種子外無果皮包被、種子裸露,屬于裸子植物;樟樹的種子外有果皮包被,屬于被子植物;動物根據(jù)生殖方式的不同,分為卵生和胎生,海馬屬于魚類、生殖方式是卵生;大熊貓屬于哺乳動物,生殖方式是胎生,故①是乳酸菌、②是腎蕨、③是銀杏、④是樟樹、⑤是海馬、⑥是大熊貓。
(2)植物根據(jù)生殖方式的不同為孢子植物和種子植物兩大類;動物根據(jù)生殖方式的不同,分為卵生和胎生,故a是種子植物、b是胎生。
27.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廣泛分布,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如圖為四種微生物的結構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所示生物最大的結構特點是___,因此只能寄生生活,離開活細胞時通常會變成___。
(2)釀酒、做面包時離不開___(填圖中標號),其中釀酒時必須設置___環(huán)境。
(3)在我國唐朝,長安城的裁縫常把長有“綠毛”的糊糊涂在被剪刀劃破的手指上,防止傷口發(fā)炎,請推測“綠毛”可能是圖___(填圖中標號)所示生物。
【答案】(1)①. 沒有細胞結構 ②. 結晶體
(2)①. 丁 ②. 無氧
(3)丙
【分析】圖中:甲噬菌體屬于病毒;乙是細菌;丙青霉菌屬于真菌;丁酵母菌屬于真菌。
(1)圖甲病毒噬菌體屬于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只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只營寄生生活,離開了活細胞,通常會變成結晶體。一有機會侵入活細胞,生命活動就會重新開始。
(2)圖中丁是酵母菌,酵母菌經(jīng)過發(fā)酵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產(chǎn)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氣體,遇熱膨脹逸出,從而使得饅頭或面包暄軟多孔。酵母菌在適宜的溫度和無氧條件下,能將糖轉化為酒精。因此,釀酒、做面包和饅頭時離不開酵母菌,其中釀酒時必須設置無氧環(huán)境。
(3)青霉素是抗生素的一種,是從青霉菌培養(yǎng)液中提制的藥物,是一種能夠治療人類細菌性疾病的抗生素?!熬G毛”是丙青霉的菌落,其中有青霉素,涂在剛劃破的手指上,防止傷口發(fā)炎,起到殺菌消炎的作用。
28. 如圖為部分生物的生殖發(fā)育示意圖,請據(jù)圖分析回答:
(1)圖甲中的M表示的發(fā)育過程稱為___發(fā)育。
(2)圖乙是昆蟲個體發(fā)育過程模式圖,如果D表示受精卵,則家蠶一生的發(fā)育過程可表示為___(用字母和箭頭表示)。
(3)圖丙鳥卵的結構中,將來發(fā)育為雛鳥的是___(填標號),屬于___(填“有性生殖”或“無性生殖”)。
(4)圖丁所示繁殖方式成功的關鍵是1和2的___緊密結合。
【答案】(1)變態(tài) (2)D→A→B→C
(3)①. ① ②. 有性生殖
(4)形成層
【分析】圖甲中,M表示的發(fā)育過程稱為變態(tài)發(fā)育。圖乙中,經(jīng)過“D卵→A幼蟲→B蛹→C成蟲”四個時期,這樣的變態(tài)發(fā)育稱為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經(jīng)過“D卵→A若蟲→C成蟲”三個時期,這樣的變態(tài)發(fā)育稱為不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圖丙中:①胚盤,②卵黃,③卵白,④卵殼。圖丁中,1是接穗,2是砧木。
(1)在由受精卵發(fā)育成新個體的過程中,幼體與成體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活習性差異很大,這種發(fā)育過程稱為變態(tài)發(fā)育。圖甲中的M區(qū)域是蝗蟲、家蠶和青蛙的共同特征,蝗蟲是不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蝴蝶是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青蛙是變態(tài)發(fā)育,都屬于變態(tài)發(fā)育??梢姡瑘D甲中,M表示的發(fā)育過程稱為變態(tài)發(fā)育。
(2)家蠶的生殖和發(fā)育:經(jīng)過受精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這樣的變態(tài)發(fā)育稱為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如果圖乙種的D表示受精卵,則家蠶一生的發(fā)育過程可表示為D→A→B→C。
(3)圖丙中,①胚盤是卵黃表面中央一盤狀小白點,含有細胞核,是胚胎發(fā)育的部位,能發(fā)育為雛鳥。由兩性生殖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發(fā)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屬于有性生殖。鳥的生殖經(jīng)過了受精卵過程,屬于有性生殖。
(4)嫁接成功的關鍵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因為形成層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能不斷分裂產(chǎn)生新細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長在一起??梢?,圖丁所示繁殖方式成功的關鍵是1接穗和2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
三、探究實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5分,共15分)
29. 某同學想了解初中生對公共場所吸煙行為的看法,對其初中學校三個年級中的八年級同學發(fā)放了600份問卷進行問卷調查,統(tǒng)計結果如下:
(1)吸煙不僅會直接誘發(fā)___系統(tǒng)的多種疾病,還可能誘發(fā)肺癌。
(2)該同學在研究“吸煙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時,所用方法屬于調查法中的___(填“普查法”或“抽樣調查法”)。
(3)調查結果顯示在意別人在公共場所吸煙的占___%。為使調查結果更有說服力,你認為該項調查應該如何改進?___。
(4)請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將“你贊同公共場所分禁煙、吸煙區(qū)嗎?”這一問題的調查結果轉化為餅狀圖___。
【答案】(1)呼吸 (2)抽樣調查法
(3)①. 95 ②. 每個年級隨機抽取200位調查對象
(4)
【分析】調查法是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調查時首先要明確調查目的和調查對象,并制訂合理的調查方案。有時因為調查的范圍很大,不可能逐一調查,就要選取一部分調查對象作為樣本。調查過程中要如實記錄。對調查的結果要進行整理和分析,有時要用數(shù)學方法進行統(tǒng)計。
(1)煙草燃燒時,其中含有的尼古丁、焦油等物質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后能誘發(fā)多種呼吸系統(tǒng)疾病,還可能誘發(fā)肺癌。
(2)調查法可以分為抽樣調查和普查,如果調查的范圍比較大,可以采用抽樣調查。學校人數(shù)較多,為了降低難度他們對其初中學校三個年級中的八年級同學發(fā)放了600份問卷進行問卷調查,可以看出他們采用的是調查法中的抽樣調查法。
(3)根據(jù)問題“你在意別人在公共場所吸煙嗎?”的調查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可知,很在意的占50%,在意的占30%,偶爾在意的占15%,因此,在意別人在公共場所吸煙的占50%+30%+15%=95%。根據(jù)調查目的:了解初中生對公共場所吸煙行為的看法,如果僅對八年級同學進行調查的話,結果不夠準確,應該每個年級隨機抽取200位調查對象。
(4)請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你贊同公共場所分禁煙、吸煙區(qū)嗎?”這一問題的調查結果為:很贊同的占30%、基本贊同的占25%、反對的占20%、無所謂的占25%,將數(shù)據(jù)轉化為餅狀圖如下:
30. 某校創(chuàng)新實踐作業(yè)比賽中,小郡同學展示了自己做的縮手反射模型(如圖1所示),該模型中控制系統(tǒng)能控制相應氣動人工肌肉的收縮和舒張。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軸承相當于運動系統(tǒng)中的___。
(2)兩塊輕質鋁材用軸承連接,使得該模型既___又___。
(3)圖2是某患者上臂肌肉損傷,借助氣動人工肌肉恢復了運動。氣動人工肌肉主要由合成纖維和橡膠軟管組成,通過對軟管充、放氣模擬肌肉收縮或舒張。該患者受損的肌肉是___,氣動人工肌肉放氣時可實現(xiàn)___(填“屈肘”或“伸肘”)運動。
【答案】(1)關節(jié) (2)①. 牢固##靈活 ②. 靈活##牢固
(3)①. 肱二頭肌 ②. 伸肘
【分析】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肌腹是骨骼肌中間較粗的部分,受刺激而收縮;肌腱是骨骼肌兩端較細的部分,跨過關節(jié)附在不同的骨上,有固定作用。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當骨骼肌受神經(jīng)傳來的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著它所附著的骨,繞著關節(jié)轉動,于是軀體就產(chǎn)生了運動。在運動中,骨起杠桿作用,關節(jié)起支點作用,骨骼肌收縮產(chǎn)生動力。
(1)運動系統(tǒng)由骨、關節(jié)和肌肉組成,圖1中軸承相當于運動系統(tǒng)中的關節(jié),輕質鋁材相當于運動系統(tǒng)中的骨。
(2)關節(jié)由關節(jié)面、關節(jié)腔和關節(jié)囊組成,關節(jié)面由關節(jié)頭和關節(jié)窩組成;關節(jié)腔內含有滑液,可以減少骨與骨之間的摩擦;關節(jié)囊由結締組織組成,使關節(jié)更加牢固;關節(jié)軟骨起著保護作用,減少骨與骨之間的摩擦,增強關節(jié)的靈活性。因此,關節(jié)的特點是既牢固又靈活。圖1中軸承相當于運動系統(tǒng)中的關節(jié),使得該模型既牢固又靈活。
(3)觀圖可知,某患者上臂肌肉損傷,借助氣動人工肌肉的收縮和舒張來實現(xiàn)屈肘和伸肘運動。圖示為屈肘動作,因此該患者受損的肌肉是肱二頭肌,因此氣動人工肌肉相當于人的肱二頭肌。氣動人工肌肉充氣時模擬肱二頭肌進行收縮,可實現(xiàn)屈肘運動;氣動人工肌肉放氣時模擬肱二頭肌進行舒張,可實現(xiàn)伸肘運動。
31. 黃瓜種子萌發(fā)適宜溫度為25~32℃,低于18℃黃瓜種子發(fā)芽率顯著降低,低于10~12℃黃瓜種子不能萌發(fā)。我國冬季和早春栽培黃瓜常遭受低溫傷害,有研究表明外源噴施適量油菜素內酯(簡稱EBR)能緩解早春的低溫傷害,提高黃瓜種子的發(fā)芽率。小農(nóng)夫訓練營的同學為了驗證該說法,進行了如下探究。
根據(jù)探究回答下列問題:
(1)小農(nóng)夫訓練營的同學在選取種子時應該___(填“隨機取樣”或“選粒大飽滿的”)。
(2)本實驗中選擇了150粒某品種黃瓜的種子,其目的是___。
(3)表格中萌發(fā)條件①應該選擇的溫度是:___(填選項)。
A. 15℃B. 28℃C. 55℃
(4)根據(jù)實驗結果可得出結論:___。
【答案】(1)選粒大飽滿的
(2)避免偶然性 (3)A
(4)在一定濃度范圍內,外源噴施油菜素內酯能緩解早春的低溫傷害,提高黃瓜種子的發(fā)芽率;但濃度過高時會抑制黃瓜種子的萌發(fā)
【分析】(1)在選取種子時應該選粒大飽滿的,因為種子飽滿是健康的象征,粒大飽滿的黃瓜種子的子葉中儲存了大量的營養(yǎng)物質,可使種子萌發(fā)時有充足的營養(yǎng),發(fā)芽的可能性大,若隨機選擇種子,則可能選到的種子不滿足發(fā)芽的自身條件。
(2)進行對照實驗時,實驗材料不能太少,否則容易出現(xiàn)偶然性,影響實驗結果。因此,本實驗中選擇了150粒某品種黃瓜的種子,其目的是避免偶然性。
(3)由題可知,黃瓜種子萌發(fā)適宜溫度為25~32℃,而本實驗是要探究EBR能否緩解早春的低溫傷害,所以溫度應設置為低溫,即15℃,BC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
故選A。
(4)分析實驗結果,黃瓜種子的發(fā)芽率隨EBR溶液濃度的升高的變化是:先提高后降低。因此,實驗結論是:在一定濃度范圍內,外源噴施油菜素內酯能緩解早春的低溫傷害,提高黃瓜種子的發(fā)芽率;但濃度過高時會抑制黃瓜種子的萌發(fā)。
四、分析說明題(本大題共3小題,32題6分,33題7分,34題7分,共20分)
32. 人的耳垢有油性(油耳)和干性(干耳)兩種,受單基因(A、a)控制。如圖表示某家族成員的遺傳關系圖譜,據(jù)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父親是油耳,小紅是干耳,這種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在遺傳學上稱為___。
(2)根據(jù)圖示判斷,顯性性狀是___,小紅母親的基因組成是___。
(3)小紅的父親是油耳,其產(chǎn)生的精子類型是下圖中的___(填字母)。
(4)小紅的父母若再生一個孩子,是干耳女孩的概率為___。
(5)我國婚姻法規(guī)定: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之間禁止結婚,其科學道理是___。
【答案】(1)變異 (2)①. 油耳(耳垢油性)②. Aa
(3)AB (4)1/8
(5)近親結婚會導致后代患隱性遺傳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分析】(1)變異是指親子間及子代個體間的差異。父親是油耳,小紅是干耳,這種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在遺傳學上稱為變異。
(2)生物體的某些性狀通常是由成對基因控制的,當細胞內控制某種性狀的一對基因都是顯性或一個是顯性、一個是隱性時,生物體表現(xiàn)出顯性基因控制的性狀;當控制某種性狀的基因都是隱性時,隱性基因控制的性狀才會表現(xiàn)出來。根據(jù)父母是油耳,小紅是干耳可判斷顯性性狀是油耳,小紅的基因組成是aa,而父母都是干耳,父母的基因是雜合的,因此,小紅母親的基因組成是Aa。
(3)小紅的父親是油耳,基因組成是Aa,其產(chǎn)生的精子類型是A或a,故選AB。
(4)小紅的父母的遺傳圖為:
由此可以看出,他們生一個干耳孩子的概率是,生男生女的比例是1:1,因此,若再生一個孩子,是干耳女孩的概率為=。
(5)近親結婚會導致后代患隱性遺傳病的概率大大增加,因此,我國婚姻法規(guī)定: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之間禁止結婚。
33.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石杉從孢子萌發(fā)到長成完整植株大約需要15年時間,其植株矮小,莖直立,葉小型,有葉脈。石杉的提取物石杉堿甲,有治療記憶障礙的作用,是治療阿爾茨海默?。ㄋ追Q老年癡呆癥)的重要藥源。
材料二 楚漢相爭末期,漢王劉邦派謀士在項王必經(jīng)之地“召集”螞蟻排出“項王必死于此地”幾個字,項王因此被攻破心理防線,以為是天意而自殺。
(1)從材料一可知,石杉所屬的具體植物類群為___植物。
(2)石杉堿甲能治療記憶障礙疾病,推測其主要作用于人體的___系統(tǒng)。
(3)材料二中利用了螞蟻的覓食行為。從獲得途徑來看,該行為屬于___,這種行為是由動物體內的___所決定的。
(4)螞蟻是一種昆蟲,在分類上屬于___動物。
(5)如果你是社區(qū)工作人員,對本社區(qū)內患阿爾茨海默病的老人,你可以做點什么呢?___(至少答兩點)。
【答案】(1)蕨類 (2)神經(jīng)
(3)①. 先天性行為 ②. 遺傳物質
(4)節(jié)肢 (5)注意患者人身安全;注意和患者的交流溝通;安排好患者的日常活動;合理安排患者的飲食等
【分析】(1)石杉的生命史從孢子萌發(fā)開始,植株矮小,莖直立,葉小型,有葉脈,可見石杉具有根、莖、葉 的分化,具有專門的輸導組織,符合蕨類植物的主要特征,因此,石杉所屬的具體植物類群為蕨類植物。
(2)石杉堿甲能治療記憶障礙疾病,人體的記憶與神經(jīng)系統(tǒng)密切相關,所以推測其主要作用于人體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
(3)螞蟻的覓食行為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從獲得途徑來看,該行為屬于先天性行為。
(4)螞蟻是一種昆蟲,體表具有外骨骼,身體和附肢分節(jié),在分類上屬于節(jié)肢動物。
(5)阿爾茨海默病的老人出現(xiàn)記憶障礙,我們能夠做到注意患者人身安全;注意和患者的交流溝通;安排好患者的日常活動;合理安排患者的飲食等。
34.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結核病日”。結核病是伴隨人類歷史最長、造成人類死亡最多的慢性傳染病,由結核桿菌導致。其中以肺結核最為常見,肺結核的傳染90%以上是通過呼吸道傳染的。接種疫苗可以有效預防該病,按醫(yī)囑規(guī)范用藥,結核病人可以得到有效治療并痊愈。
(1)結核桿菌在遇到不良環(huán)境時其結構中的___會增厚,形成它的___休眠體。
(2)接種___(填疫苗名稱)可以有效預防肺結核。從傳染病的角度看,該疫苗相當于___。接種后,能刺激人體內的淋巴細胞產(chǎn)生相應的___抵抗結核桿菌。
(3)某人想通過接種新冠疫苗來預防肺結核卻達不到預防效果,原因是___。
【答案】(1)①. 細胞壁 ②. 芽孢
(2)①. 卡介苗 ②. 病原體 ③. 抗體
(3)接種疫苗屬于特異性免疫,只針對特定病原體起作用
【分析】細菌的細胞,屬于單細胞是生物,細菌細胞有細胞壁,但無真正的細胞核,只有DNA的集中區(qū),細胞內無葉綠體,不能制造有機物,靠分解現(xiàn)成的有機物為食,營養(yǎng)方式是異養(yǎng)。
(1)結核桿菌屬于細菌,在遇到不良環(huán)境時其結構中的細胞壁會增厚,形成休眠體——芽孢度過不良環(huán)境條件。
(2)接種卡介苗可以有效預防肺結核,從傳染病的角度看,引起傳染病的生物屬于病原體,注射疫苗是模擬人體生病產(chǎn)生抗體的過程,所以,該疫苗相當于病原體。接種后,能刺激人體內的淋巴細胞產(chǎn)生相應的抗體抵抗結核桿菌。
(3)接種疫苗屬于特異性免疫,只針對特定病原體起作用,所以,接種新冠疫苗只能預防新冠,不能預防肺結核。
問題
調查人數(shù)
調查結果
你在意別人在公共場所吸煙嗎?
600
很在意:50%
在意:30%
偶爾在意:15%
不在意:5%
你贊同公共場所禁煙的規(guī)定嗎?
600
很贊同:70%
基本贊同:10%
反對:15%
無所謂:5%
你贊同公共場所分禁煙、吸煙區(qū)嗎?
600
很贊同:30%
基本贊同:25%
反對:20%
無所謂:25%
組次
種子前期處理
EBR溶液濃度及浸泡時間
萌發(fā)條件
發(fā)芽率(%)
A
選擇150粒某品種黃瓜種子,55℃溫水浸種15分鐘,冷卻洗凈后平均分成五組
清水,4小時
置①黑暗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
63.33
B
0.001g/L,4小時
65.33
C
0.010mg/L,4小時
80.00
D
0.100mg/L,4小時
78.67
E
1.000mg/L,4小時
56.00
這是一份湖南省長沙市長郡教育集團聯(lián)考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生物試題,文件包含湖南省長沙市長郡教育集團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pdf、生物答案長郡初二期末1期1pdf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5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湖南省長沙市長郡教育集團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共4頁。
這是一份湖南省長沙市長郡教育集團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共2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67,91,12,06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