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屬成套資源:【備戰(zhàn)2025】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件+講義+專練
第一章 地球與地圖(測試)-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測試
展開
這是一份第一章 地球與地圖(測試)-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測試,文件包含第一章地球與地圖測試原卷版docx、第一章地球與地圖測試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8頁, 歡迎下載使用。
第一部分:打牢基礎,構建知識框架。1、回歸課本,梳理知識點;2、理解原理,深化概念;3、練習題海戰(zhàn)術,鞏固知識
第二部分:提升能力,拓展思維深度。1、強化地圖技能,提升空間思維;2、分析熱點問題,培養(yǎng)綜合分析能力;3、模擬考試,適應考試節(jié)奏
一輪復習結束后,要進行至少一次的全真模擬考試,以檢驗復習效果,并適應高考的考試節(jié)奏。模擬考試后,要認真分析試卷,找出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有針對性地進行強化訓練。同時,要學會合理分配答題時間,確保在真實考試中能夠穩(wěn)妥應對。
專題一 地球與地圖
測試卷
時間:75分鐘 分值:100分
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共16*3分)
(23-24高三上·重慶璧山·階段練習)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洛杉磯位于孟買的( )
A.東北方B.東南方C.西北方D.西南方
2.一架飛機由甲地(70°E)飛往乙地(110°W),其最短航線的航向是( )
A.先東北方再東南方B.先正北方再正南方
C.先西北方再西南方D.先正南方再正北方
【答案】1.A 2.B
【解析】1.由圖示經緯線可以判斷,從緯度上看洛杉磯位于孟買北方,經度上洛杉磯與孟買兩地分屬于東西經度,但兩地經度之和大于180°,故洛杉磯位于孟買的東方,A正確,BCD錯。 故選A。
2.圖中乙甲兩地經度之和為180°,故兩地在同一經線圈上,且兩地都在北半球,所以兩地間的最短距離是沿著經線圈過北極點,即先正北再正南,B正確,ACD錯。故選B。
(2023·廣東湛江·模擬預測)下圖為浙江湖州(30.5°N)某街道局部圖,圖中未標明方向,圖中的十字路口有四個公交車站,所有的公交車都是靠右直行的。6月22日。小明坐公交車向東行進,于15:00在群益街甲車站下車,他計劃到中興路的北端去拜訪朋友。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3.小明拜訪朋友轉車的最合理位置是( )
A.甲B.乙C.丙D.丁
4.小明按最近走向到達轉車位置的過程中,其人影( )
A.先位于左前方,后位于左后方 B.先位于右后方,后位于右前方
C.先位于左前方,后位于右后方 D.先位于右后方。后位于左前方
【答案】3.D 4.A
【解析】3.據(jù)材料,街道公交車是直行的,由于小明下車的地點在甲車站,且小明坐公交車向東行進,因此圖的下方為正東,則中興路的北端應該位于圖的右側,由于公交車直行,所以最好的乘車地點應該在丁處,D正確,ABC錯誤。故選D。
4.據(jù)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小明的路線應該是先向東走過人行道,而后沿著中興路東側向南行至丁地。15:00時太陽位于西南方,人影應該位于東北方。小明在向東過人行道時,人影位于其左前方;在沿中興路東側向南行至丁地時,人影位于其左后方,A正確,BCD錯誤。故選A。
(23-24高三上·山東青島·期末)西成高速鐵路是一條連接西安市和成都市的高速鐵路。西成高鐵自西安北至江油設14座車站,自江油至成都東設8座車站。小明乘坐西成高鐵的D1917次列車于2024年1月16日由西安前往成都。下圖示意西城高鐵站點分布及小明查到的D1917車票信息。完成下面小題。
5.自西安北至廣元段,D1917的平均時速約為( )
A.150km/hB.200km/h
C.250km/hD.300km/h
6.西安北至江油段的限速低于江油至成都東段,其主要原因是( )
A.西安北-江油段地勢起伏大B.江油-成都東段地質災害多
C.西安北-江油段經停站點多D.江油-成都東段客流量較大
【答案】5.B 6.A
【解析】5.根據(jù)左圖中經緯網,首先計算西安至廣元段高鐵線路長,根據(jù)經緯線間的距離進行估算,東西跨約3個經度,南北跨約2個緯度,根據(jù)勾股定理,求得西安至廣元段高鐵線路長約380千米,D1917自西安至廣元用時約10:48-9:00=1:48=1.8小時,據(jù)此可求算動車平均時速約211千米/時,B最接近,B正確,ACD錯誤,故選B。
6.根據(jù)材料“西成客運專線穿越秦嶺”,結合左圖中的經緯度可知,秦嶺位于西安至江油段之間,正是由于該段穿越秦嶺山區(qū),沿途地勢起伏較大,為保障運輸安全,其設計時速較低,A正確;盡管地勢崎嶇處,地質災害較多,但在線路建成時已采取相應的技術手段克服或降低災害威脅,對運行過程中的設計時速影響不大,B錯誤;由右圖可知,該列車經停站點只有3站,設計時速與經停站點、客運需求均無因果關系,C、D項錯誤。故選A。
(23-24高三下·江蘇泰州·開學考試)下圖為北半球某地7月等溫線(單位:℃,等溫距為1℃)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7.圖示地區(qū)( )
A.地形以平原為主B.山脈大致呈西北—東南走向
C.地勢中部高、東西兩側低D.形成向心狀水系
8.湖泊中甲地溫度可能是( )
A.28.5℃ B.27.5℃C.26.5℃D.25.5℃
9.如果在a、b兩等溫線之間的河段開發(fā)急速漂流項目,則最適合在(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7.B 8.A 9.B
【解析】7.根據(jù)河流的水系特征可以判斷圖示地區(qū)中部為河流發(fā)源地,而河流源頭為山地,故地形以山地為主,故A項錯誤。對流層氣溫隨著海拔升高而降低,因此圖中等溫線的分布與等高線一致,等溫線延伸方向即山脈走向,結合河流源頭是分水嶺和圖中指向標可以判斷山脈大致呈西北一東南走向,故B項正確。由上述分析可知,其整體地勢特征為中部高、東北和西南兩側低,故C項錯誤。山地常形成放射狀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狀水系,由題圖可知,河流由中部流向四周,因此水系呈放射狀,故D項錯誤。故選B。
8.河流流向可以指示地勢高低,圖示地區(qū)中部地勢高,四周地勢低,而對流層氣溫隨著海拔升高而降低,由此可以判斷出圖中中心閉合等溫線數(shù)值最小,越往四周等溫線數(shù)值越大。圖中給出了28℃等溫線,由此可以判斷出湖泊外圍閉合等溫線左右兩側的等溫線數(shù)值分別為29℃和30℃。夏季的湖泊為冷源,其溫度較周圍低,則根據(jù)等值線的閉合原則應采用較小數(shù)值(29℃),所以可以判斷甲地溫度在28℃至29℃之間,故A項正確。故選A。
9.根據(jù)圖中等溫線的走向可以判斷影響其數(shù)值高低的因素主要是地形,a、b兩等溫線之間的溫差固定,表明其落差一樣,則河流長度越短,說明流經地區(qū)坡度越大,流速越快。從圖中可以看出②河流在兩等溫線之間的流程最短,所以流速最快,故B項正確。故選B。
(23-24高三上·陜西安康·期中)2022年冬奧會于2月4日-2月20日在北京和張家口舉行?;┵惖劳ǔ8鶕?jù)坡度分為綠道(初學者使用)、藍道(坡度20°~40°)和黑道(坡度大于40°)等。下圖為張家口某滑雪場等高線圖。完成下面小題。
10.圖示滑雪賽道中,滑雪難度最大的是( )
A.L1B.L2C.L3D.L4
11.服務大廳與圖中地勢最低點的相對高差約為( )
A.300mB.350mC.450mD.500m
12.下列符合沿高速公路一線的地形剖面圖是( )
A.B.
C.D.
【答案】10.A 11.C 12.A
【解析】10.讀圖可知,圖示L1滑雪道最低處海拔(1860-1890)、最高處海拔(2070-2100),相對高度(180-240米);L2滑雪道最高處海拔(1860-1890),最低處海拔(1710-1740),相對高度(50-150米);L3滑雪道最高處海拔(2070-2100),最低處海拔(1710-1740),相對高度(330-490米);L4滑雪道最高處海拔(2070-2100),最低處海拔(1710-1740),相對高度(330-490米);其中L1線路長度最短,等高線最密集,坡度最陡,滑雪難度最大,A正確,BCD錯誤。故選A。
11.讀圖可知,服務大廳位于山頂,海拔為2100-2400米,地勢最低處位于E附近,海拔為1650-1680米,兩地相對高度為420-480米,C正確,ABD錯誤。故選C。
12.讀圖可知,高速公路經過ED兩地,E地海拔為1650-1680米,D地海拔為1800-1830米,從E到D,地勢先升高,到最高點海拔1830-1860米,然后從山脊處下降到D,與圖A符合,A正確,BCD錯誤。故選A。
(23-24高三上·湖南婁底·階段練習)2022年暑假期間,我國某中學地理實踐小組到南美洲西海岸某地開展地理研學活動,下圖示意該地區(qū)的土壤表面等高線(實線,單位:米)和基巖表面等高線(虛線,單位:米)分布。完成下面小題
13.下列四地中土壤厚度最薄的是( )
A.乙B.甲C.丁D.丙
14.圖中戊處的海拔可能是( )
A.825米B.819米C.815米D.814米
【答案】13.A 14.B
【分析】13.根據(jù)題干可知,實線表示土壤表面等高線,虛線表示基巖表面等高線,土壤厚度為土壤表面等高線與基巖表面等高線的差值。甲的土壤表面等高線高度范圍是825<甲<830米,基巖表面等高線高度范圍是800<基巖<805米,土壤厚度范圍為20<土壤厚度<30米;乙的土壤表面等高線高度范圍是825<乙<830米,基巖表面等高線高度范圍是815<基巖<820米,土壤厚度范圍為5<土壤厚度<15米;丙的土壤表面等高線高度范圍是835<丙<840米,基巖表面等高線高度范圍是810<基巖<815米,土壤厚度范圍為20<土壤厚度<30米;丁的土壤表面等高線高度范圍是830<?。?35米,基巖表面等高線高度范圍是810<基巖<815米,土壤厚度范圍為15<土壤厚度<25米。對比四地的土壤厚度可知,乙的土壤厚度最薄,A正確,BCD錯誤。故選A項。
14.局部閉合等高線的數(shù)值與相鄰兩條等高線中數(shù)值較大的一條相同,則局部閉合等高線內部的取值一定比這條等高線的數(shù)值大,即“大于大值”;如果局部閉合等高線的數(shù)值與相鄰兩條等高線中數(shù)值較小的一條相同,則局部閉合等高線內部的取值一定比這條等高線的數(shù)值小,即“小于小值”。圖中戊處閉合等高線數(shù)值與較小的等高線相同,戊的海拔高度范圍為815<戊<820米,結合選項,B正確,ACD錯誤。故選B項。
(23-24高三上·廣東湛江·期末)珂樓崮位于山東省鄒城、泗水、平邑三縣交界處,海拔569m。當?shù)啬掣咧袘敉饣顒有〗M在4月的一個周末前往郊外的珂樓崮開展穿越活動。如圖示意珂樓崮周邊地形。完成下面小題。
15.圖示穿越路線中,最大地勢落差可能為( )
A.100mB.199mC.269mD.349m
16.本次穿越活動中,該小組成員可能觀察到( )
A.平原上小麥長勢正旺B.太陽從東南方向升起
C.陡崖上瀑布飛流而下D.梯田上水稻正在插秧
【答案】15.C 16.A
【解析】15.圖示穿越路線中,地勢最低點為出發(fā)點,海拔為200~250m;沿途地勢最高點位于主峰東側,海拔為450~500m,故該穿越路線的地勢落差為200~300m。結合選項,C正確,ABD錯誤。故選C。
16.4月華北地區(qū)冬小麥長勢正旺,A正確;夏半年該地日出東北方向,B錯誤;圖中主峰之外的其他地區(qū)沒有等高線重合,故看不到陡崖上瀑布飛流而下,C錯誤;山東省梯田基本上不種植水稻,D錯誤。故選A。
二、綜合題(共3小題,共52分)
17.(2024·山東淄博·二模)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位于烏蘭布和沙漠東部邊緣的內蒙古自治區(qū)磴口縣(圖1)有民諺云:“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小風眼難睜,大風活埋人。”這里的風沙不僅給磴口縣帶來危害,還對黃河造成了巨大威脅。黃河磴口縣河段泥沙淤積嚴重,并逐步形成了地上河,二十一世紀初黃河水利委員會規(guī)劃在磴口縣建設冬春季應急分洪區(qū),得到了當?shù)卣姆e極響應,并于2011年建成。
(1)說明黃河磴口縣河段泥沙淤積嚴重的原因。(4分)
(2)圖2示意圖中AB一線的地形剖面,在虛線框內將缺失部分補充完整。(2分)
(3)綜述磴口縣政府積極響應應急分洪區(qū)建設的原因。(6分)
【答案】(1)地勢平緩,上游來沙大量淤積(2分);盛行西北風,將烏蘭布和沙物質大量搬運到河床堆積(2分)。
(2)
(3)黃河該河段冬春季易發(fā)凌汛;治沙和經濟發(fā)展的水源短缺;在沙漠建設分洪區(qū)有臨近黃河,地勢較低,人口稀少的便利條件;分洪區(qū)可主動預防凌汛;分洪區(qū)可形成水域、濕地,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為磴口縣的治沙和經濟發(fā)展提供水源。(2分一點,任三點得6分)
【詳解】(1)沉積地貌一般從物質來源及沉積條件來分析。由材料“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小風眼難睜,大風活埋人還對黃河造成了巨大威脅"可知,淤積的泥沙來源于風沙。讀圖1,當?shù)厥⑿形鞅憋L、西北風將烏蘭布和的沙物質大量搬運至河床隨風力減弱堆積;讀圖,黃河磴口縣河段,等高線稀疏,地勢平緩,上游流速快、攜帶大量泥沙物質到此淤積。
(2)讀圖1可知,剖面線C至B經過分洪區(qū),地表形成凹地,分洪區(qū)至B之間,地表凸起,經赤黃河,地表下凹,繪圖如下:
(3)由已學可知,分洪區(qū)的主要作用是洪水期蓄洪。由材料”建設冬春季應急分洪區(qū)“可知,該分洪區(qū)主要分流冬春季的洪水。讀圖可知,該黃河段由南向北流,冬春季節(jié)氣溫升高時南段河流解凍、北段封凍,易發(fā)生凌汛;分洪區(qū)位于沙漠地區(qū),離黃河近、地勢較低,工程量小,人口稀少,不需要移民、建設成本低;由于地勢較低,可以主動預防黃河凌汛。同時分洪區(qū)又能夠成為沙漠地區(qū)重要的水源地,當?shù)貧夂蚋珊?、水資源短缺,冬春季節(jié)分流的洪水能夠為周圍地區(qū)治理沙漠化及經濟發(fā)展提供必要的水源;分洪區(qū)還是重要的濕地,可以改善周圍地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提升生態(tài)用水。
18.(23-24高三上·江蘇南京·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乍得湖是古乍得海的殘余部分,位于非洲中北部乍得盆地中央,撒哈拉沙漠南緣。環(huán)境演變使得古乍得海轉為湖泊,并與尼羅河相連。隨著環(huán)境進一步變化,湖泊與尼羅河不再相連,變?yōu)閮汝懞?,但乍得湖從形成到如今湖水鹽度始終較低。在乍得湖的東北方向存在一個地勢較低的博得萊洼地,經監(jiān)測該盆地地下水礦物質與乍得湖湖水礦物質組成基本相同,科學家推測其與乍得湖水鹽度較低存在密切關系。下圖示意乍得湖不同時期湖岸線及流域范圍。
(1)據(jù)左圖說明1963年乍得湖湖底的地形特征。(6分)
(2)簡述古乍得海演化成內陸湖的過程。(6分)
(3)說明乍得湖水鹽度始終較低的原因。(6分)
【答案】(1)西北(北)部高,東南(南)部低(2分);西北(北)部坡度緩,東南(南)部坡度陡(2分);最低處位于東南部(2分)。
(2)地殼運動使得古乍得海面積縮小與海洋分離,形成外流湖(2分);氣候干旱,蒸發(fā)加劇使得乍得湖面積縮?。?分);泥沙淤積堵塞湖水注入尼羅河通道,變?yōu)閮汝懞?分)。
(3)早期乍得湖與尼羅河相連,鹽分可由尼羅河排出(2分);后期變?yōu)閮汝懞笥昙救杂写罅繌搅髯⑷?,稀釋作用強(南部為熱帶草原氣候,雨季降水多,入湖徑流量大)?分);博德萊洼地地勢低洼,湖水通過地下徑流向洼地排泄鹽分(2分)。
【詳解】(1)據(jù)圖中信息,比較不同時期湖岸線的變化特征,西北(北)部不同時期的湖岸線比東南(南)部稀疏,且北部湖面后面逐漸消失,最后保留的湖面也在南部據(jù)此判斷,乍得湖湖盆地勢西北(北)部高東南(南)部低,且南部地勢較低;最低處位于東南部。
(2)據(jù)材料“乍得湖是古乍得海的殘余部分”可知,其形成肯定與地殼運動有關。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本區(qū)屬于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有明顯的干濕兩季。濕季降水量大,入湖水量大,湖泊面積增大;干季時降水量小,入湖水量少,蒸發(fā)量大,湖泊面積迅速減少;泥沙淤積堵塞湖水注入尼羅河的通道,湖水不再外流,變?yōu)閮汝懞?br>(3)本小題考查氣候、地形對湖水性質的影響。乍得湖地處熱帶草原氣候區(qū),濕季時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降水補給豐富;多條河流匯入,地表徑流補給較多;東北部的盆地比乍得湖低很多,大量湖水通過地下徑流源源不絕地往盆地滲流過去,鹽分隨之排出,故湖水鹽分低,成為淡水湖。乍得湖和博德萊洼地之間的地下巖縫或含水巖層對許多礦物質有吸附作用,湖水向博德萊洼地流動時鹽分被地下巖石吸附,并通過地下徑流向洼地排泄鹽分。
19.(23-24高三上·天津·階段練習)下圖為我國華北地區(qū)某區(qū)域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20分)
(1)試判斷圖中河流的流向并說明判斷依據(jù)。(6分)
(2)圖中規(guī)劃中的鐵路布局是否合理?若有不合理之處,請說明理由。(5分)
(3)某學校地理學習小組在該區(qū)域進行野外考察,發(fā)現(xiàn)①地的植被比②地的植被要茂密高大,其原因可能是什么?(4分)
(4)該地理學習小組晚上計劃在③地露營。請你分析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5分)
【答案】(1)自西北向東南流(2分)。從等高線分布來看,該地地勢總體上西北高東南低(2分);河流流向與等高線彎曲方向相反(2分)。
(2)鐵路在甲處合理,在乙、丙、丁處不合理(2分)。乙處地勢較平坦,鐵路線應走直線(1分);丙處鐵路線經過聚落中心,會對居民生活產生影響(1分);丁處鐵路線與多條等高線相交,坡度較大(1分)。
(3)①地位于陽坡,太陽輻射強,光照充足;①地位于迎風坡,降水多;①地地勢較為平坦,土壤相對肥沃。(2分一點,任兩點得4分)
(4)不合理(1分)。③地位于山谷出口處,易出現(xiàn)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2分);暴雨時容易發(fā)生山洪等水文災害(2分)。
【詳解】(1)依據(jù)圖示可知,該河流大體為自西北向東南流。依據(jù)圖中等高線分布,該地整體上西北高,東南低;河流流向依據(jù)地勢走向為自西北向東南方向流,并且河流流向與等高線彎曲方向相反。
(2)依據(jù)所學知識,貼了建設應該盡量平直,不能在段距離內跨過多條等高線,盡量在城市郊外,所以,圖示鐵路路線在甲處合理,在乙處彎曲度太大,不合理;在丙處穿過城市,不合理;在丁處在較短距離跨過多條等高線,坡度太大,不合理;
(3)在我國華北地區(qū),①地位于陽坡,光照好,溫度高;處于東南風的迎風坡,降水較多;水熱組合較好,等高線較為稀疏,地勢較為平坦;有利于植被生長。②地位于東南風的背風坡,降水較少,且位于陰坡,溫度較低,等高線較為密集,不利于植被生長。
(4)不合理。原因:③地距離河流太近,并且海拔較低,河流水位上漲又被淹沒的風險;此地位于山谷出山口,容易產生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相關試卷
這是一份最新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講通練透】 專題01 地球與地圖(專題測試),文件包含專題01地球與地圖測試原卷版docx、專題01地球與地圖測試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1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適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第一章地球與地圖考點規(guī)范練1地球儀與地圖新人教版,共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該小鎮(zhèn)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一章地球與地圖第一節(jié)經緯網和地圖練習含答案,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