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圖所示,課本旁邊是一個水杯,估測水杯的高度為( )
A. 18m B. 18dm C. 18cm D. 18mm
2.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與“天和”核心艙成功進行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對接后,我們說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是靜止的,所選的參照物是( )
A. “天和”核心艙B. 月球C. 地球D. 發(fā)射塔
3.如圖所示的賈湖骨笛是中國考古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樂器,其由鳥類尺骨制成,骨笛上有多個氣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骨笛發(fā)聲是由于骨的振動產(chǎn)生的
B. 吹奏時要按壓不同的氣孔,主要是改變音調(diào)
C. 骨笛聲在不同的介質(zhì)中傳播速度是一樣的
D. 用力吹奏骨笛,骨笛音色會發(fā)生改變
4.下列事例中,利用聲音傳遞能量的是( )
A. 遠處隆隆雷聲預示著可能有一場大雨
B. 醫(yī)生利用B超觀察人的身體狀態(tài)
C. 外科醫(yī)生利用超聲波除去人體內(nèi)結(jié)石
D. 有經(jīng)驗的人通過輕敲聽聲來分辨瓷碗的好壞
5.氣象學里的日平均溫度,是一天當中的2時、8時、14時、20時這四個時刻氣溫的平均值。如果某地某日這四個時刻的氣溫如下圖所示,則該地的日平均氣溫是( )
A. 5.5℃B. 3℃C. 1.5℃D. 0.5℃
6.深圳春季“回南天”到來時,教室的黑板、墻壁和玻璃都容易“出水”。如圖是某同學在“出水”玻璃上寫的字。這些“水”是由于水蒸氣( )
A. 遇熱汽化形成的
B. 遇冷汽化形成的
C. 遇熱液化形成的
D. 遇冷液化形成的
7.有一種手拋滅火彈,彈內(nèi)裝有干冰(固態(tài)二氧化碳)。將滅火彈投入火場后,干冰吸熱迅速變?yōu)闅鈶B(tài)二氧化碳,達到滅火效果。上述過程中干冰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 )
A. 升華B. 液化C. 凝華D. 汽化
8.如圖所示,圭表是我國古代的天文儀器,由“圭”和“表”兩個部件組成。通過觀察記錄正午時表在圭上影子的長度變化判斷節(jié)氣。下列現(xiàn)象與圭表的原理相同的是( )
A. 池水變“淺”
B. 日食的形成
C. 雨后的彩虹
D. 水中的倒影
9.如圖甲所示,起初茶碗看起來是空的,但當慢慢往茶碗中倒水時,就會發(fā)現(xiàn)碗中原來還藏著一枚硬幣,如圖乙所示。能夠正確反應硬幣被人眼看到的光路圖是( )
A. B.
C. D.
10.如圖所示,小明同學手握甲、乙兩個焦距不同的凸透鏡,通過調(diào)整兩透鏡間的距離,可以更清晰地看到遠處的物體。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
B. 甲透鏡的作用相當于一個照相機
C. 乙透鏡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像
D. 乙透鏡直徑比我們眼睛的瞳孔大得多,這樣可以會聚更多的光
11.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號首次將月球背面的1935.3克“月壤”樣品帶回地球。從月球到地球,“月壤”的質(zhì)量( )
A. 不變B. 變大C. 變小D. 無法確定
12.下列有關(guān)測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測量中的誤差是由于沒有遵守操作規(guī)則引起的
B. 常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減小誤差
C. 測量物理課本一張紙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直接測量
D. 為了方便,可將裝有液體的量筒直接放置在托盤天平上測量質(zhì)量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10分。
13.如圖物體A的長度為______cm,停表的讀數(shù)為______。
14.歌曲《東方紅》簡譜中有如下片段:,其中的數(shù)字符號表示聲音的______,聲音的這一特性與聲源振動的______有關(guān),分別用鋼琴和長笛來演奏,發(fā)出聲音的______一定不同。
15.高郵南門大街糖畫,是一項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如圖,非遺傳人將特制的糖放在鍋里加熱______成高溫糖汁,再舀出來細心地倒在石板上,畫出造型,繪畫過程中糖汁將______(前兩空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并______熱量。
16.我國唐朝的張志和在《玄真子》中記載了著名的“人造彩虹”實驗:“背日噴乎水,成虹霓之狀”,這是光的______現(xiàn)象。教室內(nèi)使用______(選填“紅外線”或“紫外線”)燈殺毒消菌。
三、作圖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6分。
17.如圖所示,一束光照到水平面鏡上,AO是入射光線,請在圖中作出反射光線OB。
18.如果用眼不當,例如長時間盯著屏幕,就有可能患上近視。請你在圖甲中大致畫出來自遠處的光進入近視眼晶狀體后的折射光線,在圖乙的虛線框中畫出矯正近視眼需要佩戴的透鏡。
19.如圖所示m-V圖像中,直線A表示甲物質(zhì)的質(zhì)量與體積的關(guān)系。若乙物質(zhì)的密度比甲大,請在圖中大致畫出乙物質(zhì)的質(zhì)量與體積的關(guān)系圖像。
四、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30分。
20.物理學習小組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水在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
(1)圖甲中,安裝實驗裝置時應先固定鐵圈______(選填“A”或“B”);
(2)根據(jù)水在沸騰前后記錄的數(shù)據(jù),該組同學繪制出如圖乙所示的圖像,分析可知:在當時的條件下,水的沸點為______℃;水沸騰后,繼續(xù)吸熱,溫度______;
(3)圖丙為水沸騰前后的兩幅圖片,其中______表示水沸騰時的情景;
(4)對實驗進行評估時,小明指出水加熱至沸騰用時過長。為了節(jié)省時間,請你提出一條合理建議:______。
21.小明照鏡子時,看到鏡中自己的像,這個像有什么特點呢?為此他進行了實驗探究。
實驗思路:
(1)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關(guān)鍵是要確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2)可選用______作為平面鏡觀察像,先將點燃的蠟燭置于鏡前,再用一支外形相同未點燃的蠟燭在鏡后移動,通過是否與像重合來確定像的位置和大小,進而得到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實驗過程:
(3)按照實驗思路進行操作,觀察蠟燭與像完全重合后,在紙上分別標記平面鏡、蠟燭和像的位置,并測量蠟燭和像到平面鏡的______,記錄在表格中。試著用光屏承接平面鏡后面的像,觀察光屏上能否呈現(xiàn)點燃蠟燭的像。
(4)換用兩個相同的跳棋子、兩塊相同的橡皮重復上述操作。多次實驗的目的是______。
實驗結(jié)論:
(5)平面鏡所成的像為______(選填“實”或“虛”)像,像與物體關(guān)于鏡面對稱。
22.小明要測量自己50m跑的平均速度和后30m的平均速度,他請來甲、乙、丙三位同學協(xié)助,按以下步驟進行測量:
①在操場上量出50m的直線路程;
②請甲、乙同學做計時員,分別站在距離起點50m處和______m處;
③請丙同學站在起點處做發(fā)令員,當丙大聲喊“預備——跑”的同時迅速向下?lián)]動小紅旗表示跑步開始;
④小明跑完全程,兩位計時員從聽到“跑”聲開始計時,分別用秒表記下小明跑到自己所站位置的時間。
(1)步驟①中,要在操場上量出50m的路程,下列選項中最合適的測量工具是______。
A.量程20cm分度值1mm的塑料直尺
B.量程1m分度值1cm的木尺
C.量程5m分度值1mm的鋼卷尺
D.量程100m分度值1cm的皮卷尺
(2)步驟②的空格處應當填上的數(shù)據(jù)是______m。
(3)有同學提醒小明,步驟④的操作方法不當,你的改進建議:______。
(4)下表是小明設計的實驗數(shù)據(jù)表格,請你幫他填寫表格中第一行所缺的內(nèi)容。
23.如圖為某實驗小組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器材有:一個凸透鏡、光屏、高度為3.0cm的F形光源和刻度尺。實驗時,物距從6.0cm開始,每次增加2.0cm。下表是他們記錄的物距、像距、像的高度和正倒情況。
(1)實驗時需將F形光源、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大致調(diào)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呈現(xiàn)在______。
(2)實驗發(fā)現(xiàn),當物距在10.0cm以內(nèi)時,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均不能在光屏上成像,人眼應從______(選填“光源”或“光屏”)一側(cè)透過凸透鏡觀察光源的像。根據(jù)表格信息可知,凸透鏡的焦距為______cm。
(3)實驗中如何判斷光屏上所成的像是放大的還是縮小的:______。
(4)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得出規(guī)律:凸透鏡成倒立實像時,物距變大,像距變______,像變______。
(5)某同學在做實驗時,光屏上得到了F形光源清晰的像,但他不小心用手指指尖觸摸到了凸透鏡,這時光屏上的像會出現(xiàn)怎樣的變化?有人認為,光屏上會有指尖的像;也有人認為,光屏上會出現(xiàn)指尖的影子;還有人認為,光屏上的像將變得不完整。你認為呢?請寫出你的觀點和支持你觀點的理由:______。
24.勞動課上小明學習了用一定濃度的鹽水腌制咸鴨蛋的方法,需要測量鹽水的密度來檢測所配制鹽水的濃度。
(1)實驗操作如下: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并將游碼移至標尺零刻度線,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向______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
②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鹽水,用調(diào)節(jié)好的天平測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zhì)量為234.4g;
③將燒杯中的部分鹽水倒入量筒,液面位置如圖丙所示,則量筒中鹽水的體積V= ______cm3。
④用天平測出燒杯和剩余鹽水的質(zhì)量,砝碼和游碼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則燒杯和剩余鹽水的質(zhì)量為m= ______g。
(2)計算得出鹽水的密度ρ= ______g/cm3。
(3)回到家后,小明在洗綠豆時發(fā)現(xiàn)綠豆是沉在水底的。他想測量綠豆的密度,于是進行了下列實驗。
①用一個小礦泉水瓶裝水,使水面與瓶口平齊,用電子天平測出瓶和水的總質(zhì)量為m1;
②把礦泉水瓶中的水倒出一小部分后,再次測出瓶和水的總質(zhì)量為m2;已知水的密度為ρ水,可求出倒出的水的體積為______(用m1、m2和ρ水表示);
③用碗裝一些綠豆,測出碗和綠豆的總質(zhì)量為m3;
④把碗中的綠豆慢慢倒入瓶中,直至水面又與瓶口平齊,測出此時碗和剩余綠豆的總質(zhì)量為m4,可求出倒入瓶中的綠豆質(zhì)量為______(用m3、m4表示);
⑤根據(jù)以上實驗數(shù)據(jù),可推導出綠豆密度的表達式ρ綠豆= ______(用m1、m2、m3、m4和ρ水表示)。
在步驟①中,這位同學讓水面與瓶口平齊(或者使水面到達瓶口附近某個有標記的位置),而不是讓水面位于礦泉水瓶橫截面積較大的位置,這樣做的好處是:______。
五、計算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5分。
25.2024年11月,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在珠海市成功舉辦,如圖為最新隱身戰(zhàn)斗機殲-35A直上云霄的精彩瞬間。小明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到殲-35A的最大飛行速度為2.2馬赫,即空氣中聲速的2.2倍(空氣中聲速取340m/s)。
(1)殲-35A的最大飛行速度是多少m/s?
(2)殲-35A以最大飛行速度飛行149.6km需要多少時間?
(3)若某次飛行時,殲-35A以600m/s的速度飛行5s,通過的路程是多少?
26.我國唐代的“黃河鐵?!笔鞘澜鐦蛄菏飞系墓鍖殻薮蟮蔫F牛起到固定索橋的作用,其質(zhì)量可達七十余噸。小明旅游時,買了一個實心鐵牛紀念品,如圖所示,其質(zhì)量是790g,密度為7.9×103kg/m3,求:
(1)該紀念品的體積;
(2)在學校的手工活動課上,小明用密度為1.35×103kg/m3的石膏做一個與紀念品等大的實心模型,需要用的石膏質(zhì)量。
六、綜合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5分。
27.綜合實踐項目:制作隔音房間模型。
【項目提出】當我們在家中彈奏樂器、欣賞音樂或觀看電視節(jié)目時,有可能會打擾需要休息的家人和鄰居。小明打算將家中的一個房間改造為隔音房間來解決上述問題,通過制作隔音房間的簡易模型,初步探究哪種材料的隔音性能好。
【項目分析】
(1)材料和工具選擇:①選擇鞋盒充當“房間”;②選擇鬧鐘作為噪聲源;③選用海綿、石膏板、窗簾布、棉花四種隔音材料;④用分貝測試儀測量噪聲的強弱。
(2)在控制噪聲的方法分類中,“隔音”是在______減弱噪聲。
【項目實施】
(3)隔音測試:①先將響鈴的鬧鐘放入未做處理的鞋盒內(nèi),在距離鞋盒1m處擺放分貝測試儀測量噪聲的強弱,此時顯示為85dB;②將厚度______(選填“相同”或“不同”)的四種材料分別鋪滿鞋盒的每個面,在______的距離處擺放分貝測試儀,測出數(shù)據(jù)并記錄在下表中。
(4)由上表數(shù)據(jù)可知______的隔音性能最好。
【展示交流】
(5)其他小組同學用相同規(guī)格鬧鐘,在距離鞋盒1m處測出的數(shù)據(jù)與小明的不同,他們所測數(shù)據(jù)如下表。根據(jù)前后數(shù)據(jù)分析出______可能影響隔音材料的性能。
(6)有同學認為人耳可以替代分貝測試儀進行探究,并提出如下兩種方案,相比之下,方案更好的是______(選填“A”或“B”);
A.人距鞋盒一定距離處,先后比較人聽到鬧鐘在兩種材料的鞋盒里發(fā)出聲音的大小
B.人邊聽聲音邊后退,直至聽不到鬧鐘發(fā)出的聲音為止,比較兩次人距鞋盒的距離
(7)如果有了真正的隔音房間,為了做到不打擾他人,也為了自己聽力的健康,在使用時還要注意哪些問題?______(寫一條即可)。
28.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面密度”與“線密度”在出版行業(yè),國家標準規(guī)定以A0、A1、A2、B1、B2等標記來表示紙張面積大小規(guī)格,用“克重”來表示紙張的厚薄規(guī)格。這種表示紙張厚薄的方法與密度知識是相關(guān)的:由于紙張的厚薄是均勻的,所以我們無需測算其單位體積的質(zhì)量,只需知道它單位面積的質(zhì)量即可。紙張的“克重”即單位面積紙張的質(zhì)量,也叫做紙張的“面密度”?!懊婷芏取痹酱蟮募垙堅胶?。同樣,對粗細均勻的線形材料,我們將其單位長度的質(zhì)量叫做物質(zhì)的“線密度”。
(1)將A1紙沿長邊對折后裁開可得到兩張A2紙。同種材質(zhì)做成的等厚紙張,一張A1紙的質(zhì)量與一張A2紙的質(zhì)量之比為______,該A1紙的“面密度”與A2紙的“面密度”之比為______。
(2)某些圖書所用的紙張“克重”為70,下列選項中,其“面密度”表達正確的是______。
A.70g/m B.70g/m2 C.70g/m3 D.70g?m2
(3)對粗細均勻的某線形材料,若用ρ表示其“線密度”,用m表示其質(zhì)量,用L表示其長度,則該材料的“線密度”的數(shù)學表達式為ρ= ______。
(4)有捆橫截面積為5×10-6m2的銅絲,質(zhì)量為8.9kg,則該銅絲的長度為______m,其“線密度”為______g/m(已知銅的密度為8.9×103kg/m3)。
(5)一包某品牌的A4紙共500張,小明用刻度尺測出這包紙的厚度為50.0mm,那么一張A4紙的厚度為______。如果該紙的密度為0.8×103kg/m3,則這種紙的“面密度”是______。
1.C
2.A
3.B
4.C
5.C
6.D
7.A
8.B
9.C
10.D
11.A
12.B
110.0s
14.音調(diào) 頻率 音色
15.熔化 凝固 放出
16.色散 紫外線
17.解:先從O點垂直鏡面作出法線,再根據(jù)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c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從O點在法線的另一側(cè)作出反射光線OB,如圖所示:
18.解:(1)近視眼的晶狀體變厚,遠處物體的像成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如圖甲。
(2)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配戴凹透鏡能矯正近視眼,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遠處物體射出的光線經(jīng)凹透鏡之后變得發(fā)散一些,發(fā)散的光線經(jīng)變厚的晶狀體會聚在視網(wǎng)膜上。如圖乙。
19.解:由圖像可知,直線A表示甲物質(zhì)的質(zhì)量與體積的關(guān)系,即甲物質(zhì)的質(zhì)量與體積成正比,若乙物質(zhì)的密度比甲大,則在體積相同的情況下,乙的質(zhì)量較大,如圖所示:
20.B 97 保持不變 C 減少水的質(zhì)量
21.玻璃板 距離 為了得出普遍結(jié)論 虛
22.20 D 20 小明跑完全程,計時員從看到小旗向下?lián)]開始計時,分別記下小明跑到自己所站位置時的時間 后30m 后30m的平均速度
23.光屏中央 光屏 10.0 比較光源的高度和像的高度 小 小 由于凸透鏡的其他部分仍能會聚光線而成像,所以光屏上呈現(xiàn)的仍然是燭焰完整的像,只是凸透鏡會聚光線數(shù)量比原來減少,像比原來變暗,而手指在1倍焦距以內(nèi),成虛像,不能呈現(xiàn)在光屏上
24.左 60 161.8 1.21 m1-m2ρ水 m3-m4 m3-m4m1-m2?ρ水 為了減小實驗誤差
25.解:(1)由最大飛行速度2.2馬赫,表示殲-35A的最大飛行速度是空氣中聲速的2.2倍知,v=2.2×340m/s=748m/s;
(2)由題意知,殲-35A的最大飛行速度是748m/s,飛行s'=149.6km=149600m,飛行時間:t=s'v=149600m748m/s=200s;
(3)殲-35A以600m/s的速度5s飛行的路程為:s″=v″t″=600m/s×5s=3×103m。
答:(1)殲-35A的最大飛行速度是748m/s;
(2)殲-35A以最大飛行速度飛行149.6km需要200s的時間;
(3)殲-35A以600m/s的速度飛行5s,通過的路程是3×103m。
26.解:(1)質(zhì)量是790g,密度為7.9×103kg/m3=7.9g/cm3;
體積V=m ρ=790g7.9g/cm3=100cm3,
(2)用密度為1.35×103kg/m3=1.35g/cm3石膏做一個與紀念品等大的實心模型,
質(zhì)量m石膏=ρ石膏V=1.35g/cm3×100cm3=135g。
答:(1)該紀念品的體積是100cm3;
(2)的實心模型需要用的石膏質(zhì)量為135g。
27.傳播過程中 相同 相同 石膏板 材料厚度 B 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90dB
28.2:1 1:1 B mL 200 44.5 0.1mm 80g/m2 前20m所用的時間t1/s
全程50m所用的時間t/s
______所用的時間t2/s
全程50m的平均速度v/m?s-1
______
物距/cm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24.0
26.0
像距/cm
?
?
?
60.4
35.6
26.6
22.3
20.0
18.4
17.3
16.6
像的高度/cm
?
?
?
15.1
7.6
5.0
3.7
3.0
2.5
2.3
2.1
像的正倒
正
正
?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材料(厚度1cm)
海綿
石膏板
窗簾布
棉花
分貝測試儀的示數(shù)
72dB
70dB
78dB
80dB
材料(厚度2cm)
海綿
石膏板
窗簾布
棉花
分貝測試儀的示數(shù)
70dB
68dB
76dB
78dB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qū)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共2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作圖題,實驗題,計算題,綜合能力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qū)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物理期末試題,共8頁。
這是一份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qū)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共2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作圖題,實驗填空題,計算題,綜合能力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