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 據今約5000年前,長江流域下游、黃河流域、北方遼河流域分別出現(xiàn)良渚文化、龍山文化和紅山文化。它們各具特色,又交流借鑒,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現(xiàn)了較大規(guī)模的祭壇和神廟。這反映了 ( )
A. 中華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區(qū)的文明 B. 中華文明起源呈現(xiàn)多元一體的特點
C. 中華文明起源的時期是夏商周時期 D. 當時出現(xiàn)玉禮器為代表的禮樂制度
2.夏商周三代宗法制度的最重要特點是將宗族組織和國家組織合二為一,宗法等級和政治等級完全一致。這反映了宗法制度 ( )
A. 家國一體化的特征 B. 原始宗教的內隱性
C. 神權與王權相結合 D. 維護嫡長子繼承制
3.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大變革時代,從西周的“政自天子出”變?yōu)榱恕罢灾T侯出”,而后又相繼出現(xiàn)了“政自大夫出”、“政自臣宰出”的現(xiàn)象。這表明 ( )
A. 周王室統(tǒng)治廣布四方 B. 爭霸戰(zhàn)爭日益頻繁
C. 分封宗法制遭到破壞 D. 民族交融不斷加強
4.據史料記載,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前的征兵征糧經常達不到定額,民眾對官府有很強的抵觸情緒。在秦國新法實施之后,秦國百姓踴躍參軍入伍,登記入伍的場所常常擠滿了人。這一變化主要緣于“新法”中的 ( )
A.重農抑商 B.獎勵軍功 C.厲行法治D.焚燒詩書
5.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國紛紛進行政治變革,爭相延攬人才,諸子百家大都呼吁“選賢與能”。不認同這一理念的學派是 (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6. 每年的春節(jié)是農歷一月初一。一月古時本來又叫“政月”,到了秦朝為了避皇帝嬴政的諱,就把“政月”改為“正月”,“正”字的讀音也為“zhēng”“了。這說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 )
A. 神權與王權相結合B. 中央權力高度集中
C. 皇權至上,皇帝獨尊D. 獨斷性和隨意性
7.司馬遷《陳涉世家》:“……然后以六合為家,肴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辈牧险J為秦朝滅亡的根本原因在于 ( )
A.兼并六國矛盾激化 B.陳勝起義 C.秦的暴政D.焚書坑儒
8.三國時期學者孟康解釋“中朝”說,“中朝,內朝也。大司馬、左右前后將軍、侍中、常侍、散騎、諸吏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為外朝也?!睗h朝實行中外朝制度 ( )
A.利于加強控制地方B.旨在終結丞相制度
C.有利于加強皇權D.加速了西漢的滅亡
9.下圖中的著作是我國古代第一部 ( )
A.紀傳體通史 B.斷代史史書C.民間詩歌總集 D.藥物學專著
10. 漢初對匈奴采取和親政策,推行休養(yǎng)生息。武帝即位后,對匈奴用兵,采取鹽鐵官營?告緡等一系列政策汲取大量社會財富解決財政危機,加強中央集權。這一變化說明 ( )
A. 和親政策符合發(fā)展趨勢B. 經濟發(fā)展促進國家統(tǒng)一
C. 對外用兵加重人民負擔D. 國力變化影響內外政策
11. 中國自古以來重視監(jiān)察制度。漢武帝時期為監(jiān)察地方官員和豪強勢力所采取的措施是 ( )
A. 頒布“推恩令” B. 尊崇儒術 C. 設置刺史 D. 鹽鐵官營
12. “臣(李斯)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薄俺迹ǘ偈妫┯抟詾橹T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tǒng)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倍叩闹鲝? ( )
A. 都使傳統(tǒng)文化遭遇滅頂之災 B. 實質都是思想文化專制
C. 都使儒家思想成為正統(tǒng)思想 D. 實質都是加強中央集權
13.東漢梁太后之兄梁冀獨攬朝政20余年。梁冀一門“前后七封侯,三皇后,六貴人,一大將軍……其余卿、將、尹、校五十七人”,宗室姻親充斥朝廷和郡縣。這說明當時 ( )
A.外戚勢力膨脹B.宦官把持朝政
C.豪強地主橫行D.官僚機構脆腫
14.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歷史發(fā)展呈現(xiàn)的主要特征是 ( )
A.國家統(tǒng)一與吏治清明B.科技落后與經濟停滯
C.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D.社會繁榮與文化開放
15.東晉時期,高門士族瑯琊王氏掌權,其代表人物王導在朝中擔任宰相,王敦統(tǒng)重兵坐鎮(zhèn)長江中游,內外相應,時稱“王與馬,共天下”該現(xiàn)象反映了 ( )
A.高門士族成為東晉政權的重要支柱B.地方出現(xiàn)眾多割據政權
C.門閥政治取代了皇權政治D.士族與皇權的沖突激烈
16.秦、隋是歷史上兩個短命的王朝,卻分別為漢唐盛世奠定了基礎。它們共同的歷史貢獻是 ( )
A.修筑了規(guī)模宏大的軍事工程B.開通了溝通南北的水上運輸通道
C.開創(chuàng)了影響后世的政治制度D.注重強化思想控制鞏固政治統(tǒng)一
17.《孝文帝出行圖》(如下圖)取自河南洛陽龍門石窟賓陽洞帝王禮佛浮雕的《北魏帝王出御圖》,圖中一隊朝佛者,以孝文帝為中心,前擁后簇,神情泰然。畫面中所有人都是峨冠博帶,寬衣大袖。這幅圖 ( )
A.歷史久遠難以考辨B.藝術加工不可采信
C.全面展現(xiàn)社會風貌D.反映北魏改革趨勢
18.《隋書》認為,隋朝開通大運河,是為了高麗戰(zhàn)爭運輸兵馬物資;后世學者認為,其主要是為了滿足隋煬帝巡幸江南的娛樂需求;當代史學家認為經濟重心逐漸南移是根本原因。據此可知,關于隋朝大運河開鑿原因的認識 ( )
A.只能有一種正確合理的觀點B.反映了歷史的復雜性、多面性
C.說明立場不同影響歷史解釋D.后世學者研究比古代觀點可信
19. 唐朝中后期,節(jié)度使的權力愈發(fā)擴大,他們自行任免下屬文武官員,地方官吏幾乎成了節(jié)度使的家臣,士兵幾乎成了節(jié)度使的私家武裝。節(jié)度使一旦死去,或由子嗣繼任,或由部下接班。朝廷委派的繼承人選往往無法立足,朝廷也無可奈何。史學界對以上現(xiàn)象稱之為 ( )
A. 安史之亂B. 藩鎮(zhèn)割據C. 朋黨之爭D. 五代十國
20. 唐代的三省體制相當成熟,在一般情況下,皇帝不能越過三省直接發(fā)布“最高指示”?;实巯逻_的詔令,原則上須經宰相通過,加蓋“中書門下之印”方能生效。這表明 ( )
A. 唐朝時三省掌握了實際統(tǒng)治權B. 唐朝皇帝被剝奪了最高決策權
C. 唐朝時君權與相權矛盾尖銳化D. 唐朝皇帝的決策權受到了限制
21.唐朝租庸調制規(guī)定男子除租、調外,還可以納絹或布代役;兩稅法規(guī)定每戶按人丁和資產繳納戶稅,按田畝繳納地稅。這一變化反映了 ( )
A.國家廢除了長期以來的人丁稅B.國家放松對農民的人身控制
C.政府實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D.唐朝解決了土地兼并的問題
22.唐朝時,參加科舉考試的考生不需要地方長官察舉,更不需中正評定,沒有出身門第的限制,可以自行報名投考,由此可知,科舉制 ( )
A.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B.提高了官員文化素質
C.有利于社會階層流動D.淡化了等級觀念
23.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734年),所有莊宅口馬交易,并先用絹布綾羅絲綿等,其余市買,至一千以上,亦令錢物兼用,違者科罪。材料反映唐朝 ( )
A.出現(xiàn)“貞觀之治”局面 B.出現(xiàn)“開元盛世”局面
C.商品經濟獲得發(fā)展 D.手工業(yè)發(fā)展較快
24.有網友發(fā)表帖子討論科舉制時說:“自唐以來,科舉興于世,始以八股為試,學子徹夜秉讀。然科舉追求功祿,令學子神經麻木,豈有真學識耶?對該帖最恰當?shù)脑u價是
( )
A.對科舉制的看法基本上是正確的
B.科舉制不可能令人神經麻木,因而觀點有誤
C.關于科舉制的史實和評價都有問題
D.帖子的主要問題是八股取士的時間有錯誤
25.唐太宗時期,假設國家要在關中一帶修建一項大型水利工程,這項工程的實施涉及眾多機構。按制度規(guī)定,其運作程序是 ( )
A.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工部
B.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工部
C.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禮部
D.尚書省→門下省一中書省→工部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3小題,第26題20分,第27題18分,第28題12分,共50分。)
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周人的統(tǒng)治在打破舊式部族方國血緣界限的基礎上,以周王“授土授民”的名義賜予,建立起一批以周人為統(tǒng)治族的新型國家。一國之內則是各族混居,這就為未來向成熟的地緣國家發(fā)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礎?!褪菑倪@一時代起,中華民族的先民才第一次具有了“天下一體”的觀念,而作為中華民族主體民族的華夏民族的生長聚合,也正是從這一時期開始。
——摘編自王和《中國早期國家史話》
材料二 “大一統(tǒng)”是漢武帝國家觀的核心,其繼位之初就提出要效法堯舜,實現(xiàn)“教通四?!薄昂M饷C慎”。漢武帝在位54年,最終實現(xiàn)了“四個統(tǒng)一”,即軍事統(tǒng)一、政治統(tǒng)一、思想統(tǒng)一、經濟統(tǒng)一,推動西漢王朝開始進入了全盛時期,對后世也產生了相當重要的歷史影響。
——摘編自徐平華《漢武帝“大一統(tǒng)”的國家觀及其當代價值》
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列舉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并概括這些政治制度產生的影響。(10分)
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漢武帝為實現(xiàn)“四個統(tǒng)一”而采取的主要措施并概括這些措施的歷史作用。(10分)
2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自東漢以來,匈奴、鮮卑等邊疆民族大規(guī)模內遷。西晉末年,政治黑暗,漢族大量流向邊遠地區(qū),從而擴大了漢文化的影響邊疆民族在漢文化的影響下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向中原地區(qū)展開更大規(guī)模的遷徙。晉室東渡,漢族大量南遷,促進了南方經濟文化的發(fā)展……內遷各族積極推行漢化政策,并以建大一統(tǒng)之功為己任,以華夏正統(tǒng)自居;在政治上逐漸由割據走向統(tǒng)一的同時,文化程度不斷提高,大量漢人南遷,促進了漢族與南方各族的交融以及漢文化在南方地區(qū)的進一步發(fā)展。這些為后來隋唐更大規(guī)模的統(tǒng)一奠定了基礎。
——摘編自劉正寅《中國歷史上華夏認同的演進與升華》
材料二
唐朝對待不同的民族問題采取相應的政策措施,設立軍事行政機構針對的是解決北方突厥、回紇民族問題,以及東北靺鞨民族問題,冊封制度針對的是回紇、靺鞨、南詔民族;和親政策針對的是緩和唐朝和吐蕃的關系。唐朝統(tǒng)治階級能夠從各個民族問題產生原因出發(fā)去解決或緩和矛盾,實行開明的政策,在總體原則上依然牢牢把握著“以和為主”這一政策尺度。
——摘編自馬曉琳《淺析唐代民族政策的主要措施及其評價》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民族交融的方式,并分析民族交融的影響。(12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唐朝民族政策的特點。(6分)
2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廣人稀,飯稻羹魚……是故江淮以南,無凍餓之人,亦無千金之家。
——《史記·貨殖列傳》
材料二:至于元嘉末……地廣野豐,民勤本業(yè)……荊城跨南楚之富,揚部有全吳之沃……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
——《宋書·孔季恭等傳》
比較材料一和材料二,南方地區(qū)的經濟狀況發(fā)生了什么變化?(3分)
依據所學知識,概括南方經濟發(fā)展的主要原因。(4 分)
簡述南方經濟的發(fā)展對歷史發(fā)展的影響。(5 分)
高一歷史第一次月考參考答案
26.【答案】(20分)
(1)制度:分封制;宗法制。(2分)
影響:打破了部族方國血緣界限;建立以周人為統(tǒng)治族的新型國家;為向成熟的地緣國家發(fā)展奠定基礎;“天下一體”觀念的產生;促進華夏族的形成。(任答四點給8分)
(2)主要措施:軍事統(tǒng)一:出擊匈奴,設立河西四郡;政治統(tǒng)一:頒布推恩令,設刺史監(jiān)察地方;思想統(tǒng)一:“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或尊崇儒術)經濟統(tǒng)一:鑄幣權收歸中央,實行鹽鐵官營。(6分)
歷史作用:加強了中央集權,推動了西漢大一統(tǒng)強盛局面的出現(xiàn);鞏固加強了統(tǒng)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4分)
27.【答案】(18分)
(1)方式:人口遷徙(少數(shù)民族內遷/漢人南遷);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者的漢化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征伐戰(zhàn)爭。(4分)
影響:促進民族間政治、經濟、文化交流:擴大漢文化的影響;促進邊疆地區(qū)的開發(fā):促進南方經濟文化的發(fā)展;為隋唐統(tǒng)一奠定基礎。(任答四點給8分)
(2)特點:政策靈活;因地制宜;政策開明;以和為主。(任答三點給6分)
28.【答案】(12分)
(1)變化:南朝時期,南方經濟由“地廣人稀,飯稻羹魚”,“無千金之家”到“荊城跨南楚之富,揚部有全吳之沃”,“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3分)
(2)主因:一是北人南遷,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技術,也充實了勞動力資源:
二是南方土地大量開墾,農作物品種增加,產量提高。(4分)
(3)影響:在南方發(fā)展的過程中,山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逐步與漢族交融;同時南方經濟的發(fā)展,使南北經濟趨于平衡,為隋唐統(tǒng)一創(chuàng)造條件。(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C
B
C
C
C
C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B
A
C
A
C
D
B
B
D
21
22
23
24
25
B
C
C
C
B

相關試卷

2023-2024學年陜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學高二上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歷史試題含答案: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陜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學高二上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歷史試題含答案,共1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材料分析題,論述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陜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期中)質量檢測歷史試卷:

這是一份陜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期中)質量檢測歷史試卷,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陜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歷史試卷:

這是一份陜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歷史試卷,共5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陜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卷

陜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卷

渭南市尚德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歷史試卷(含答案)

渭南市尚德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歷史試卷(含答案)

2020屆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qū)尚德中學上學期高三第二次月考歷史試卷(PDF版)

2020屆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qū)尚德中學上學期高三第二次月考歷史試卷(PDF版)

陜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

陜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月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