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0小題)
1.上課時,老師用遙控器控制電腦播放PPT是利用了( )
A.次聲波B.紅外線C.紫外線D.超聲波
2.如圖所示的光現象中,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 )
A.日食B.杯中“折”筆
C.空中彩虹D.潛望鏡
3.利用3D打印技術能夠加工鈦合金零件,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鈦合金粉末吸收熱量變成液態(tài),再定型成零件。此過程中經歷的物態(tài)變化是( )
A.液化凝固B.升華液化
C.汽化凝華D.熔化凝固
4.安裝教室窗戶玻璃時,宜選用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分別是( )
A.0~2m,1mmB.0~10cm,1cm
C.0~10cm,1mmD.0~2m,1dm
5.2023年6月,時逢夏收,卻偏遇陰雨天氣,收割的新鮮小麥含水量高,需及時脫水變?yōu)楦杉Z后才能堆積保存。下列措施中,不能加快小麥中水分蒸發(fā)的措施是( )
A.將小麥平鋪在通風的場地進行晾曬
B.將小麥裝在袋中,放在陰涼處避免陽光照射
C.開放政府大院、廣場等場地作為曬場,將小麥充分攤開晾曬
D.用谷物烘干機將小麥烘干
6.關于勻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速度與時間成反比B.彎道上緩慢行駛的汽車在做勻速直線運動
C.速度與路程成正比D.速度與路程和時間無關
7.遛狗傷人事故時有發(fā)生,超聲驅狗器(如圖所示)應運而生。對著狗按下驅狗器開關,狗會迅速躲開,而旁邊的人什么也沒聽見。這是因為驅狗器( )
A.發(fā)出的聲波不能在空氣中傳播
B.發(fā)出的聲波頻率不在人耳能夠感受的頻率范圍內
C.發(fā)出的聲音的響度小
D.發(fā)出的聲波不是振動產生的
8.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聲如洪鐘”指的是聲音的響度大
B.開普勒天文望遠鏡的物鏡成像原理相當于放大鏡
C.色光的三原色為紅、黃、藍
D.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蠟燭、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光屏位置如圖所示時,光屏上恰好呈現燭焰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飛來一只小蟲落在凸透鏡上,遮住凸透鏡的部分區(qū)域,則光屏上燭焰的像不再完整
B.蠟燭、凸透鏡、光屏位置不動,用焦距8cm凸透鏡替換該透鏡,光屏上仍成清晰的像
C.投影儀就是利用這一規(guī)律成像的
D.將蠟燭放置在35cm刻度處,僅向右移動光屏,能得到清晰、倒立、放大的實像
10.如圖所示是三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關系圖像,a、b為固態(tài)物質,c為液態(tài)物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相同質量的a、c物質,體積之比為2:1
B.由b物質制成體積為、質量為16g的球,該球是空心的
C.固體的密度一定都比液體的大
D.a、b、c物質的密度之比為11:16:22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6小題)
11.我國最先近的武裝直升機“武直20”,其機身材料選擇鎂鋁合金,是因為鎂鋁合金比鐵合金的 小,因此可以大大降低機身自重。當“武直20”懸停在空中時,它相對于地面是 的?!拔渲?0”升空 (選填“屬于”或“不屬于”)機械運動。
12.有一款新型藍牙跑步耳機,佩戴時不堵塞耳朵,將耳機貼在顳骨兩側,耳機發(fā)出的振動信號傳到聽覺神經后,我們就可以聽到聲音了,這是因為 (選填“固體”“液體”或“氣體”)可以傳聲。佩戴耳機不影響別人,這是從 減弱噪聲。打雷時就預示一場大雨來臨,說明聲音可以傳遞 。
13.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圖所示為三瓶香水,透明玻璃瓶蓋形狀各異,容易在陽光下引發(fā)火災的有 (選填“a”、“b”或“c”),因為它們對光線有 作用,我們用這類透鏡制成 眼鏡(選填“近視”或“老花”)。
14.如圖有一種神奇的金屬“鎵”,放在手心不一會兒就變成了液態(tài),因為鎵的熔點為29.76℃,是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鎵的溫度 (選填“高于”“等于”或“低于”)它在凝固過程中的溫度;要使金屬鎵保持固定形狀,保存它所需環(huán)境溫度應該 (選填“高于”或“低于”)29.76℃。
15.小朵從家中出發(fā)到達盛龍廣場后,沿原路返回家中,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騎自行車,路程與時間的圖像如圖所示,則步行的是圖中 (用字母表示)段,她騎車的速度是 m/s。騎行時以小朵為參照物,路邊的建筑物是 的。
16.一頭大象的質量約為5 (填合適的單位符號)。一枚實心紀念幣的質量為16g,體積為紀念幣的密度是 ??梢?,這枚紀念幣 (選填“是”或“不是”)純金制成。
三、作圖題(本大題共2小題)
17.F為凸透鏡的焦點,試畫出與已知光線對應的兩條折射光線。
18.小明的媽媽喜歡在家中養(yǎng)花,小明在陽臺的墻面上放了一面平面鏡,就把室外太陽光照射到盆中花上,如圖,請你幫他畫出入射光線,并標出入射角的度數。
四、實驗題(本大題共4小題)
19.按要求填空。
(1)如圖甲,從左向右敲擊瓶子時,各瓶子發(fā)音的音調變化是 (選填“由高變低”或“由低變高”)。
(2)如圖乙是一根直樹枝斜插在湖水中的一張照片,OC是樹枝經過光的 形成的像。
(3)如圖丙是物塊從A處沿直線水平運動到E處的頻閃照片,若頻閃照相機每隔0.2s閃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從A處到E處物塊做 (選填“勻速”或“變速”)運動;從C處到E處物塊的平均速度為 m/s。
20.笑笑同學在做“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特點”的實驗中,當水溫超過80℃時每隔2min記錄一次溫度,如下表所示:
(1)組裝圖甲裝置時,對于盛水的燒杯和測水溫的溫度計,應先調整 (選填“燒杯”或“溫度計”)的位置;
(2)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為 ℃;
(3)笑笑觀察到燒杯中水沸騰前和沸騰時,水中氣泡的情況如圖丙所示,圖中 (選填“A”或“B”)是水在沸騰時的情況;
(4)根據實驗數據可知,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 。
21.如圖甲所示,小紅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所選的實驗器材有:薄玻璃板、兩根完全相同的蠟燭A和B、刻度尺、白紙、火柴等。
(1)為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 (選填“較亮”或“較暗”)的環(huán)境中進行;
(2)實驗時,玻璃板要與水平面 ;選擇A、B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的目的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 關系;
(3)移去蠟燭B,在其位置上豎立光屏,觀察光屏,看不到蠟燭A的像,說明平面鏡成的是 像;
(4)為了讓右座的同學也能夠看清蠟燭A的像,小紅只將玻璃板向右平移,則蠟燭A的像的位置 (選填“向右移動”“向左移動”或“不變”);
(5)小紅將蠟燭A豎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紙上,點燃蠟燭A,發(fā)現玻璃板中蠟燭A的像偏低且傾斜。你認為圖乙的1、2、3三幅圖中圖 是產生以上實驗現象的原因;
(6)如圖丙所示,把平面鏡MN豎直放置,鏡前有一個發(fā)光物體S,現將平面鏡繞M點從MN轉到位置,物體S在平面鏡中的像離M點的距離 (選填“越來越近”“越來越遠”或“保持不變”)。
22.小開家里有一瓶未知液體,于是小開拿到學校用學過的物理知識去驗明“身份”。如圖所示是小開利用天平和量筒對其進行了密度測量,操作如下:
(1)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游碼移至標尺左端 處,發(fā)現指針靜止時指在分度盤中線的左側,如圖甲,則應將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調節(jié),使橫梁平衡。用調好的天平稱出空燒杯的質量為11g;
(2)往燒杯當中倒入適量液體,在測量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時,當在右盤放入最小的砝碼后,指針指到分度盤中線右側一點,則他下一步的操作是 (填選項前的字母);
A.向左調平衡螺母 B.取出最小的砝碼,向右移動游碼
(3)天平再次平衡后,放在右盤中的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稱得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m為 g;
(4)小開將燒杯中的液體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達到的位置如圖丙所示,則該液體的密度為 ;
(5)同組的同學發(fā)現小開這種測量密度的方法會使得測出的密度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6)實驗結束后,在整理器材時,他們發(fā)現天平左邊托盤缺了一角,其它步驟均正確,則他們所測得的液體質量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五、計算題(本大題共1小題)
23.港珠澳大橋(如圖甲)全長,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由引橋、跨海橋、海底隧道三部分組成,其中跨海橋長,海底隧道長,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可抵御8級地震、16級臺風、30萬噸船舶撞擊。圖乙是港珠澳大橋的限速牌,請根據以上信息,求:
(1)當汽車以最高限速行駛,通過港珠澳大橋全程需要多少時間?
(2)若一輛汽車通過海底隧道耗時,請通過計算說明該車是否超速?
(3)一車隊以的速度完全通過海底隧道,所用時間為,該車隊的長度為多少米?
六、綜合題(本大題共1小題)
24.“泥咕咕”是河南的民間傳統(tǒng)工藝,它用黃膠泥土加水和成泥巴,用棒反復錘打,使其混合均勻,再根據其形狀,在不同的部位扎眼通孔,隨著碎泥屑的跌落,一個栩栩如生的“泥咕咕”就做成了。如圖所示是一個做好的大“泥咕咕”,為了測量其體積,小亮購買了一個相同材質的小“泥咕咕”,測得它的質量為137.6g,體積為80cm3。請你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答下列問題:
(1)制作“泥咕咕”時,需要在不同的部位扎眼通孔,這一過程泥塊的質量 ,密度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小亮購買的小“泥咕咕”的密度是多少 g/cm3;
(3)如果測得大“泥咕咕”的質量是34400g,設大、小“泥咕咕”都是實心的,則大“泥咕咕”的體積是多少 cm3;
(4)若這個大“泥咕咕”是由純鐵制作的,它的質量是多少 。(ρ鐵=7.9×103kg/m3)
參考答案
1.【答案】B
【詳解】遙控器是利用不同頻率的紅外線來發(fā)出不同的指令,從而實現遙控操作。
2.【答案】A
【詳解】A.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等現象的原理都是光的直線傳播,故A符合題意;
B.杯中“折”筆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題意;
C.空中彩虹是光色散(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題意;
D.潛望鏡利用了光的反射,故D不符合題意。
3.【答案】D
【詳解】合金粉末為固體,吸收熱量變成液態(tài),發(fā)生的是熔化過程,再定型成零件,是從液態(tài)變成固體,是凝固過程。
4.【答案】A
【詳解】A.0~2m量程足夠大,可以通過一次測量直接測出玻璃的長度,分度值為1mm也可以達到測量需要的精確程度,故A符合題意;
BC.0~10cm量程過小,多次測量相加也可測出玻璃的長度,但是會增大誤差,故BC不符合題意;
D.0~2m量程合適,分度值為1dm過大,精確程度遠遠達不到測量需要,故D不符合題意。
5.【答案】B
【詳解】A.將小麥平鋪在通風的場地進行晾曬,可增大表面積、加速表面空氣的流速且提高溫度,可加快水分蒸發(fā),故A不符合題意;
B.將小麥裝在袋中,減小表面積、減弱表面空氣流速,不能加快小麥水分蒸發(fā),故B符合題意;
C.將小麥充分攤開晾曬,可增大表面積和提高溫度,能加快水分蒸發(fā),故C不符合題意;
D.用谷物烘干機將小麥烘干,烘干機能提高溫度、加快表面空氣流速,能加快水分蒸發(fā),故D不符合題意。
6.【答案】D
【詳解】ACD.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其速度保持不變,與路程和時間無關,通過的路程與時間成正比,故AC錯誤,D正確;
B.在彎道上緩慢行駛的汽車,所做的不是直線運動,故B錯誤。
7.【答案】B
【詳解】A.聲波能夠在空氣中傳播,故A不符合題意;
B.驅狗器發(fā)出的聲音人聽不到,是因為發(fā)出聲波的頻率大于20000Hz,不在人耳能夠感受的頻率范圍內,故B符合題意;
C.由B可知,人耳聽不到 ,是因為頻率太高,而不是響度小,故C不符合題意;
D.聲都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故D不符合題意。
8.【答案】A
【詳解】A.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聲如洪鐘”是指聲音大,即響度大,故A正確;
B.開普勒天文望遠鏡的物鏡成像原理相當于照相機,故B錯誤;
C.色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故C錯誤;
D.漫反射同樣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錯誤。
9.【答案】D
【詳解】A.小蟲落在凸透鏡上,阻擋了部分通過透鏡的光線,但燭焰各個部分的光線都能通過透鏡,在光屏上成完整的像,但成像的較暗,故A錯誤;
B.用焦距為8cm的凸透鏡替換10cm的凸透鏡,焦距變小,聚光能力變強,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不為,通過凸透鏡的光線提前會聚,在光屏上不能成清晰的像,故B錯誤;
C.圖示中,蠟燭與凸透鏡的距離大于光屏與凸透鏡的距離,即物距大于像距,所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是利用這一規(guī)律成像的,投影儀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實像,故C錯誤;
D.由圖示知,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cm,將蠟燭放在35cm刻度線處,物距為u=50.0cm-35.0cm=15.0cm,物距變小了,則像距變大,且物距小于二倍焦距,而大于一倍焦距,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所以僅向右移動光屏,可得到清晰、倒立的放大實像,故D正確。
10.【答案】B
【詳解】A.由圖示知,當質量為2g時,a的體積為1cm3,c的體積為2cm3,所以a、c的體積之比為1:2,故A錯誤;
B.由圖示知,當質量為8g時,體積為5.5cm3,所以質量為16g時有16g:8g=V1:5.5cm3,解得,此時球的體積V1=11cm3
這是一份陜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7月期末物理試題(無答案),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本試卷分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陜西省安康市漢陰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物理試題,共7頁。
這是一份陜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學年度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物理試題,共7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