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如圖所示,加油機給戰(zhàn)斗機在空中加油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以加油機為參照物,戰(zhàn)斗機是運動的
B.以戰(zhàn)斗機為參照物,加油機是靜止的
C.以地面為參照物,戰(zhàn)斗機是靜止的
D.以地面為參照物,加油機是靜止的
2.(2分)下列關(guān)于聲現(xiàn)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聲音在各種介質(zhì)中的傳播速度一樣大
B.只要物體在振動,我們就一定能聽到聲音
C.減弱噪聲的唯一方法是不讓物體發(fā)出噪聲
D.拉二胡時不斷地用手指控制琴弦,是為了改變音調(diào)
3.(2分)江、河、湖、海及大地表層中的水不斷蒸發(fā)變成水蒸氣,升入高空的水蒸氣溫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懸浮在空中,這就是云。兩個“凝成”所指的物態(tài)變化分別是( )
A.汽化 升華B.液化 凝華C.凝固 凝華D.升華 熔化
4.(2分)關(guān)于質(zhì)量和密度,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氧氣瓶中的氧氣用去一半后,其密度不變
B.水結(jié)成冰后,密度不變
C.從地球帶到太空的食品,質(zhì)量不變
D.一瓶礦泉水被喝掉一半后,剩余礦泉水的密度變小
5.(2分)小明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幣,后退到某處眼睛剛好看不到它。另一位同學慢慢往碗中倒水時,小明在該處又看到硬幣。這種現(xiàn)象可以用下列哪個光路圖來解釋?( )
A.B.
C.D.
6.(2分)如圖所示,下列對基本測量儀器的操作和使用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圖﹣1,讀數(shù)時溫度計不能離開待測物體,且視線要與液柱的液面相平
B.圖﹣2,測量鉛筆長度時,多次測量取平均值能減小誤差
C.圖﹣3,讀數(shù)視線錯誤,按此方法讀數(shù)所測液體的體積偏小
D.圖﹣4,測量液體質(zhì)量的過程中,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不影響測量結(jié)果
7.(2分)下列有關(guān)光的現(xiàn)象,正確的說法是( )
A.“皓月千里”,皎潔的月亮是光源
B.陽光經(jīng)過樹葉的空隙照在地面上形成圓形光斑,這是由于光的反射
C.雷雨天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是因為光速遠遠大于聲速
D.一束光與鏡面成30°角射在平面鏡上,則其反射角也是30°
8.(2分)下列與物態(tài)變化相關(guān)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正在熔化的蠟,吸收熱量,溫度不變
B.超市利用冰塊保鮮海產(chǎn)品,利用了冰熔化吸熱
C.北方美麗的霧凇,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固形成的
D.炒菜前滴入熱鍋底的小水滴很快不見了,水滴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液化
9.(2分)下列數(shù)據(jù),最接近實際情況的是( )
A.一個蘋果的質(zhì)量約為5 kg
B.人步行的速度約為10 m/s
C.現(xiàn)在教室內(nèi)的溫度約為60℃
D.乒乓球臺的高度約為80 cm
10.(2分)“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中國詩詞大會》深受觀眾的青睞。關(guān)于詩句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中“坐地日行”是因為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B.“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中“鐘聲到客船”是因為聲音的傳播
C.“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中的“月在手”是月亮通過手中的水面反射形成的像
D.“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中“雪”是高空中的水蒸氣遇寒冷氣流液化形成的
11.(2分)下列有關(guān)凸透鏡和凹透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凸透鏡所成的像一定是放大的
B.任意一束平行光線經(jīng)凸透鏡后都可以會聚于焦點
C.凹透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
D.凹透鏡沒有焦點,凸透鏡有焦點
12.(2分)下列有關(guān)光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當人靠近平面鏡時,“鏡中人”變得越來越大
B.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發(fā)生了漫反射的緣故
C.手影和小孔成像都是由于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
D.清晨,我們看到的地平線下的“太陽”,是由于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
13.(2分)蠟燭在燃燒的過程中,它的( )
A.質(zhì)量不變,體積變小,密度變大
B.質(zhì)量變小,體積變小,密度不變
C.質(zhì)量變小,體積不變,密度變小
D.質(zhì)量、體積、密度都變小
二、多選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每道小題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選項符合題意,全選對得3選對但不全得2分,有錯選或不選不得分,共9分)
(多選)14.(3分)如圖所示,將冰塊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適量的鹽,用筷子攪拌大約半分鐘,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溫度低于0℃,這時觀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 )
A.冰中加鹽降低了冰的熔點
B.霜是周圍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
C.冰是晶體,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
D.水蒸氣形成白霜時放出了熱量
(多選)15.(3分)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時,將點燃的蠟燭、凸透鏡、光屏調(diào)節(jié)到如圖所示的位置,光屏中心正好出現(xiàn)清晰的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照相機成像原理與圖中成像的原理相同
B.凸透鏡不動,將蠟燭和光屏位置互換,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縮小的像
C.將蠟燭遠離凸透鏡時,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靠近凸透鏡
D.此凸透鏡的焦距可能為10cm
(多選)16.(3分)甲、乙兩種物質(zhì)的質(zhì)量和體積關(guān)系如圖所示,由圖可知(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若V甲=V乙,則m甲>m乙
D.若m甲=m乙,則V甲>V乙
三、填空題(每空1分,共27分)。
17.(3分)若用某刻度尺測量物理課本的長度4次,讀數(shù)分別為24.98cm、26.01cm、26.02cm、26.03cm,其中錯誤的數(shù)據(jù)是 ,該物理課本的長度應為 cm;采用這種多次測量的方法 (選填“能”或“不能”)消除誤差。
18.(1分)圖中秒表的讀數(shù)為 s。
19.(3分)吉他能發(fā)出聲音是因為琴弦的 產(chǎn)生的,如果半夜還要彈吉他,可以關(guān)緊屋內(nèi)門窗 (選填“聲源處”、“傳播途徑”或“人耳處”)減弱噪聲,防止“擾民”;我們能分辨出鋼琴聲和吉他聲 (選填“響度”、“音調(diào)”或“音色”)。
20.(3分)小波在湖邊游玩時,看到湖水中游動的“魚”比其實際位置要 (選填“深”或“淺”),這是因為光從水中斜射向空氣時發(fā)生 ;湖面上拱橋在水中的“倒影”,這是由于光的 而形成的虛像。
21.(2分)運用聲吶系統(tǒng)可以探測海洋深度,在與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聲吶向海底發(fā)射超聲波,則該處的海深為 m(海水中聲速是1500m/s)。此聲吶 (選填“能”或“不能”)用來測量地球與月球的距離。
22.(3分)在防范新冠疫情中,體溫計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液體體溫計是根據(jù)水銀的 性質(zhì)制成的。如圖額溫槍它是利用 (選填“紅外線”或“紫外線”)進行測量的。手表屏幕顯示的彩色畫面是由紅、 、藍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的。
23.(3分)小紅站在學校大廳衣冠鏡前2m的地方,像到小紅的距離為 m;小紅發(fā)現(xiàn)衣領(lǐng)處有一點污漬,便走近鏡子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由于大廳內(nèi)光線較暗,為了幫助小紅看清衣領(lǐng)上的污漬 (選填“衣領(lǐng)”或“平面鏡”)。
24.(3分)全國中學生體質(zhì)健康調(diào)研數(shù)據(jù)表明:中學生近視發(fā)生率約為55.22%,且急劇低齡化。如圖所示 (選填“甲”或“乙”)圖表示近視眼折光系統(tǒng)的光路示意圖,矯正近視眼應配戴 (選填“凸”或“凹”)透鏡制成的眼鏡;小明用爺爺?shù)睦匣ㄧR正對著太陽,再把一張紙放在它的下面,在紙上會呈現(xiàn)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則老花鏡對光線有 (選填“會聚”或“發(fā)散”)作用。
25.(4分)2005年春節(jié)晚會上,一群風華少女用精美絕倫的舞蹈把我國佛文化中的“千手觀音”演繹得淋漓盡致,給人以美的熏陶
(1)觀眾看不見領(lǐng)舞者身后站著的其她舞蹈者,這是因為光沿 的緣故;
(2)臺下所有觀眾都能看到那震撼人心的“千手”,是因為光發(fā)生 (選填“鏡面反射”或“漫反射”)的緣故;
(3)舞臺上云霧繚繞,宛如天庭,是干冰 時吸熱導致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 形成小水滴而產(chǎn)生的效果(均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
26.(2分)如圖所示,點燃蠟燭會使它上方的扇葉旋轉(zhuǎn)起來。這是因為蠟燭的火焰使附近空氣的溫度升高,體積膨脹 ,所以熱空氣 (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氣流,氣流流過扇葉時,帶動扇葉轉(zhuǎn)起來。
四、作圖題(每小題2分,本大題共4分)
27.(2分)如圖所示,一束光線AO從空氣斜射入水中,請畫出法線和折射光線的大致方向
28.(2分)如圖所示,O為凸透鏡的光心,F(xiàn)為焦點
五、實驗探究題(29題每空1分,共4分;30題每空2分,共10分;31題每空2分,共12分;本大題共26分)
29.(4分)如圖甲所示是小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圖。
(1)兩塊玻璃板厚度分別為1mm和3mm,則選擇 mm厚的玻璃板做實驗較好;
(2)點燃蠟燭A,應選擇與蠟燭A外形相同且 (選填“已點燃”或“未點燃”)的蠟燭B;
(3)如圖乙,將玻璃板傾斜,蠟燭的像將 (選填“仍然”或“不再”)與蠟燭關(guān)于鏡面對稱;
(4)如圖丙所示,檢查視力的時候,視力表放在被測者頭部的后上方0.2m處 m。
30.(10分)某小組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的實驗中。
(1)實驗前,要調(diào)整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
(2)通過調(diào)整,恰好在光屏上得到燭焰等大的像,如圖所示,把蠟燭向左移動15cm,凸透鏡的位置不變 (選填“左”或“右”)適當調(diào)節(jié),才能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
(3)佳佳又在實驗(2)的基礎(chǔ)上,把他的近視眼鏡放在燭焰與凸透鏡之間。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
(4)實驗過程中蠟燭由于燃燒而變短,則光屏上燭焰的像將向 (選填“上”或“下”)移動。
(5)當燭焰通過凸透鏡在光屏上成一實像時,小明用不透明的紙擋住透鏡下半部分,則光屏上所成的像 。
A.只出現(xiàn)燭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現(xiàn)燭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現(xiàn)燭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變,只是變暗了
31.(12分)假期期間,小剛到省城蘭州參觀了黃河奇石博物館,參觀后他在黃河邊撿了一小塊石頭帶回去研究,進行了如下操作。
(1)把托盤天平放在 臺上,將游碼移到零刻線處,這時他發(fā)現(xiàn)指針靜止時指在分度盤中線的左側(cè),他應將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使橫梁平衡;
(2)小剛在用天平測量黃河石質(zhì)量的過程中操作方法如圖乙所示,他的操作錯誤是 ;
(3)用天平測量小石塊的質(zhì)量,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的砝碼和標尺上的游碼如圖丙所示 g;
(4)之后他將石頭投入到量筒中,根據(jù)圖丁中量筒中的刻度值,石頭的體積是 cm3;
(5)由以上操作可計算出這塊石頭的密度為 kg/m3。
六、計算題(每題4分,本大題共8分)
32.(4分)超速行駛非常危險,高速公路上除了設置標識距離的指示牌,還有限制行車速度的指示牌如圖1,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了一段時間,他看到了如圖1所示標志。
(1)在不違規(guī)的前提下,若汽車以最快的速度行駛,從圖1的標志牌到太原至少需要多長時間?
(2)若以圖2所示的速度行駛90min,通過的路程是多少km?
33.(4分)建筑工地需要400m3的沙子,為了估測沙子的密度,用一只空桶平平裝滿一桶沙子,再用這只桶裝滿一桶水,測得桶中水的質(zhì)量為20kg,ρ水=1.0×103kg/m3。求:
(1)桶的容積是多少?
(2)沙子的密度是多少?
(3)400m3的沙子總質(zhì)量為多少噸?
2023-2024學年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qū)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3個小題,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共26分)
1.(2分)如圖所示,加油機給戰(zhàn)斗機在空中加油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以加油機為參照物,戰(zhàn)斗機是運動的
B.以戰(zhàn)斗機為參照物,加油機是靜止的
C.以地面為參照物,戰(zhàn)斗機是靜止的
D.以地面為參照物,加油機是靜止的
【答案】B
【解答】解:A、以加油機為參照物,所以戰(zhàn)斗機是靜止的;
B、以戰(zhàn)斗機為參照物,所以加油機是靜止的;
CD、以地面為參照物,所以它們都是運動的。
故選:B。
2.(2分)下列關(guān)于聲現(xiàn)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聲音在各種介質(zhì)中的傳播速度一樣大
B.只要物體在振動,我們就一定能聽到聲音
C.減弱噪聲的唯一方法是不讓物體發(fā)出噪聲
D.拉二胡時不斷地用手指控制琴弦,是為了改變音調(diào)
【答案】D
【解答】解:A、聲音在不同介質(zhì)中的傳播速度是不同的,聲速越大,不合題意;
B、只有頻率在20﹣20000Hz之間,故說法錯誤;
C、減弱噪聲的方法包括在聲源處、在人耳處三個途徑,不合題意;
D、拉二胡時不斷地用手指控制琴弦,從而改變振動的頻率,故說法正確。
故選:D。
3.(2分)江、河、湖、海及大地表層中的水不斷蒸發(fā)變成水蒸氣,升入高空的水蒸氣溫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懸浮在空中,這就是云。兩個“凝成”所指的物態(tài)變化分別是( )
A.汽化 升華B.液化 凝華C.凝固 凝華D.升華 熔化
【答案】B
【解答】解:水蒸氣的溫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是液化;水蒸氣的溫度降低凝成小冰晶是凝華。
故選:B。
4.(2分)關(guān)于質(zhì)量和密度,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氧氣瓶中的氧氣用去一半后,其密度不變
B.水結(jié)成冰后,密度不變
C.從地球帶到太空的食品,質(zhì)量不變
D.一瓶礦泉水被喝掉一半后,剩余礦泉水的密度變小
【答案】C
【解答】解:A、因為氧氣瓶的容積不變,體積不變,由ρ=,瓶內(nèi)氧氣的密度變?yōu)樵瓉淼囊话耄?br>B、質(zhì)量是物體本身的屬性,只是物質(zhì)的狀態(tài)變化,體積變大可知,故B錯誤;
C、從地球帶到太空中的食品,組成食品的物質(zhì)多少沒有變化,故C正確;
D、密度是物質(zhì)的一種特性、體積無關(guān),剩余礦泉水的密度不變。
故選:C。
5.(2分)小明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幣,后退到某處眼睛剛好看不到它。另一位同學慢慢往碗中倒水時,小明在該處又看到硬幣。這種現(xiàn)象可以用下列哪個光路圖來解釋?( )
A.B.
C.D.
【答案】B
【解答】解:當我們用眼睛看到水中的硬幣,是因為硬幣反射的光進入到了我們的眼睛的緣故,光從水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B圖正確。
故選:B。
6.(2分)如圖所示,下列對基本測量儀器的操作和使用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圖﹣1,讀數(shù)時溫度計不能離開待測物體,且視線要與液柱的液面相平
B.圖﹣2,測量鉛筆長度時,多次測量取平均值能減小誤差
C.圖﹣3,讀數(shù)視線錯誤,按此方法讀數(shù)所測液體的體積偏小
D.圖﹣4,測量液體質(zhì)量的過程中,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不影響測量結(jié)果
【答案】D
【解答】解:A.使用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時,讀數(shù)時溫度計不能離開待測物體,故A正確;
B.測量存在誤差,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
C.圖中讀數(shù)時仰視液面,所以讀數(shù)偏小;
D.測量液體質(zhì)量的過程中,不能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故D錯誤。
故選:D。
7.(2分)下列有關(guān)光的現(xiàn)象,正確的說法是( )
A.“皓月千里”,皎潔的月亮是光源
B.陽光經(jīng)過樹葉的空隙照在地面上形成圓形光斑,這是由于光的反射
C.雷雨天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是因為光速遠遠大于聲速
D.一束光與鏡面成30°角射在平面鏡上,則其反射角也是30°
【答案】C
【解答】解:A.月亮本身不能發(fā)光,所以月亮不是光源;
B.太陽光經(jīng)過樹葉的空隙照在地面上會形成圓形光斑,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B錯誤;
C.雷雨天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而傳播距離相等,故C正確。
D.光與鏡面成30°角射在平面鏡上,入射角大小是r=90°﹣30°=60°,則反射角大小是60°。
故選:C。
8.(2分)下列與物態(tài)變化相關(guān)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正在熔化的蠟,吸收熱量,溫度不變
B.超市利用冰塊保鮮海產(chǎn)品,利用了冰熔化吸熱
C.北方美麗的霧凇,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固形成的
D.炒菜前滴入熱鍋底的小水滴很快不見了,水滴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液化
【答案】B
【解答】解:A、因為蠟屬于非晶體,吸收熱量,故A錯誤;
B、冰熔化吸收熱量,故B正確;
C、北方美麗的霧凇,故C錯誤;
D、炒菜前滴入熱鍋底的小水滴很快不見了,故D錯誤。
故選:B。
9.(2分)下列數(shù)據(jù),最接近實際情況的是( )
A.一個蘋果的質(zhì)量約為5 kg
B.人步行的速度約為10 m/s
C.現(xiàn)在教室內(nèi)的溫度約為60℃
D.乒乓球臺的高度約為80 cm
【答案】D
【解答】解:A、一個蘋果的質(zhì)量約為200g;
B、人步行的速度約為1m/s;
C、現(xiàn)在教室內(nèi)的溫度約為26℃;
D、乒乓球臺的高度約為80 ,符合實際。
故選:D。
10.(2分)“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中國詩詞大會》深受觀眾的青睞。關(guān)于詩句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中“坐地日行”是因為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B.“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中“鐘聲到客船”是因為聲音的傳播
C.“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中的“月在手”是月亮通過手中的水面反射形成的像
D.“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中“雪”是高空中的水蒸氣遇寒冷氣流液化形成的
【答案】D
【解答】解:A.“坐地日行八萬里,人們住在地球上,在不知不覺中,在地球上的人們也在“巡天”,人是運動的,人是靜止的,故A正確;
B.“姑蘇城外寒山寺,故B正確;
C.“掬水月在手,屬于平面鏡成像,故C正確;
D.“雪”是高空中的水蒸氣遇寒冷氣流凝華形成的。
故選:D。
11.(2分)下列有關(guān)凸透鏡和凹透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凸透鏡所成的像一定是放大的
B.任意一束平行光線經(jīng)凸透鏡后都可以會聚于焦點
C.凹透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
D.凹透鏡沒有焦點,凸透鏡有焦點
【答案】C
【解答】解:A.凸透鏡所成的像可以是放大的、等大的,故A錯誤;
B.只有平行于主光軸d 平行光線經(jīng)凸透鏡后會聚于焦點,不是會聚在焦點上;
C.凹透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
D.凹透鏡有虛焦點,故D錯誤。
故選:C。
12.(2分)下列有關(guān)光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當人靠近平面鏡時,“鏡中人”變得越來越大
B.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發(fā)生了漫反射的緣故
C.手影和小孔成像都是由于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
D.清晨,我們看到的地平線下的“太陽”,是由于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
【答案】C
【解答】解:
A、由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平面鏡中的像不會改變。
B、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高樓大廈的玻璃幕墻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鏡面反射引起的。
C、光被手遮擋后,叫做影子,在小孔后的光屏上形成一個清晰的,都屬于光的直線傳播。
D、太陽還在地平線以下,是因為太陽光經(jīng)過不均勻的大氣層發(fā)生折射形成的。
故選:C。
13.(2分)蠟燭在燃燒的過程中,它的( )
A.質(zhì)量不變,體積變小,密度變大
B.質(zhì)量變小,體積變小,密度不變
C.質(zhì)量變小,體積不變,密度變小
D.質(zhì)量、體積、密度都變小
【答案】B
【解答】解:蠟燭在燃燒過程中,所含物質(zhì)的多少在改變,但是,只要物質(zhì)確定。故密度不變。
故選:B。
二、多選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每道小題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選項符合題意,全選對得3選對但不全得2分,有錯選或不選不得分,共9分)
(多選)14.(3分)如圖所示,將冰塊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適量的鹽,用筷子攪拌大約半分鐘,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溫度低于0℃,這時觀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 )
A.冰中加鹽降低了冰的熔點
B.霜是周圍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
C.冰是晶體,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
D.水蒸氣形成白霜時放出了熱量
【答案】ACD
【解答】解:A、冰中加鹽形成了混合物,故A正確;
B、霜是周圍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小冰晶;
C、冰是晶體,故C正確;
D、水蒸氣形成白霜是凝華現(xiàn)象,故D正確。
故選:ACD。
(多選)15.(3分)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時,將點燃的蠟燭、凸透鏡、光屏調(diào)節(jié)到如圖所示的位置,光屏中心正好出現(xiàn)清晰的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照相機成像原理與圖中成像的原理相同
B.凸透鏡不動,將蠟燭和光屏位置互換,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縮小的像
C.將蠟燭遠離凸透鏡時,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靠近凸透鏡
D.此凸透鏡的焦距可能為10cm
【答案】AC
【解答】解:A、由圖可知,并且物距大于像距,f<v<2f、縮小的實像,故A正確;
B、將蠟燭和光屏位置互換后,而v>2f、放大的實像;
C、凸透鏡成像時,像距變小,將蠟燭遠離凸透鏡時,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即將光屏靠近凸透鏡;
D、據(jù)A可知,故40.8cm>2f,即2f>30.5cm>f
故選:AC。
(多選)16.(3分)甲、乙兩種物質(zhì)的質(zhì)量和體積關(guān)系如圖所示,由圖可知(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若V甲=V乙,則m甲>m乙
D.若m甲=m乙,則V甲>V乙
【答案】BC
【解答】解:由圖象可知,
當V甲=V乙時,m甲>m乙,所以ρ甲>ρ乙;
當m甲=m乙時,V甲<V乙,所以ρ甲>ρ乙。
故選:BC。
三、填空題(每空1分,共27分)。
17.(3分)若用某刻度尺測量物理課本的長度4次,讀數(shù)分別為24.98cm、26.01cm、26.02cm、26.03cm,其中錯誤的數(shù)據(jù)是 24.98cm ,該物理課本的長度應為 26.02 cm;采用這種多次測量的方法 不能 (選填“能”或“不能”)消除誤差。
【答案】24.98cm;26.02;不能。
【解答】解:從題中數(shù)據(jù)可知,24.98cm與其它數(shù)據(jù)相差較大,應去掉;
為減小長度測量的誤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測量的平均值=26.02cm;
誤差只能減小,不能消除。
故答案為:24.98cm;26.02。
18.(1分)圖中秒表的讀數(shù)為 337.5 s。
【答案】337.5
【解答】解:秒表小盤的分度值是0.5min,指針在8min和6min之間;大盤的分度值是0.4s,故秒表的讀數(shù)為6min37.5s=337.2s。
故答案為:337.5
19.(3分)吉他能發(fā)出聲音是因為琴弦的 振動 產(chǎn)生的,如果半夜還要彈吉他,可以關(guān)緊屋內(nèi)門窗 傳播途徑 (選填“聲源處”、“傳播途徑”或“人耳處”)減弱噪聲,防止“擾民”;我們能分辨出鋼琴聲和吉他聲 音色 (選填“響度”、“音調(diào)”或“音色”)。
【答案】振動;傳播途徑;音色
【解答】解:吉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他能發(fā)出聲音是因為琴弦的振動產(chǎn)生的;
如果半夜還要彈吉他,防止“擾民”,這是在傳播途徑減弱噪聲;
音色是取決于發(fā)聲體本身的一種特性,可以用于區(qū)分發(fā)聲體,主要是根據(jù)音色不同。
故答案為:振動;傳播途徑。
20.(3分)小波在湖邊游玩時,看到湖水中游動的“魚”比其實際位置要 淺 (選填“深”或“淺”),這是因為光從水中斜射向空氣時發(fā)生 折射 ;湖面上拱橋在水中的“倒影”,這是由于光的 反射 而形成的虛像。
【答案】淺;折射;反射。
【解答】解:(1)水中的魚反射斜射向水面,折射進入人眼,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看到的是魚經(jīng)水面折射所成的虛像,所以從岸邊看到水中“魚”的位置比魚實際位置要淺一些。
(2)湖面上拱橋在水中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
故答案為:淺;折射。
21.(2分)運用聲吶系統(tǒng)可以探測海洋深度,在與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聲吶向海底發(fā)射超聲波,則該處的海深為 4500 m(海水中聲速是1500m/s)。此聲吶 不能 (選填“能”或“不能”)用來測量地球與月球的距離。
【答案】4500;不能。
【解答】解:超聲波從海面?zhèn)鞯胶5椎臅r間:t=×5s=3s,
該處的海深:s=vt=1500m/s×3s=4500m;
超聲波需要在介質(zhì)中傳播,太空中沒有介質(zhì)不能傳聲。
故答案為:4500;不能。
22.(3分)在防范新冠疫情中,體溫計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液體體溫計是根據(jù)水銀的 熱脹冷縮 性質(zhì)制成的。如圖額溫槍它是利用 紅外線 (選填“紅外線”或“紫外線”)進行測量的。手表屏幕顯示的彩色畫面是由紅、 綠 、藍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的。
【答案】熱脹冷縮;紅外線;綠。
【解答】解:液體具有受熱時體積膨脹、遇冷時體積收縮的性質(zhì)。
額溫槍原理是通過紅外溫度傳感器接收紅外線,計算出溫度數(shù)據(jù)。
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手表、電腦等屏幕顯示的彩色畫面都是由這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的。
故答案為:熱脹冷縮;紅外線;綠。
23.(3分)小紅站在學校大廳衣冠鏡前2m的地方,像到小紅的距離為 4 m;小紅發(fā)現(xiàn)衣領(lǐng)處有一點污漬,便走近鏡子 不變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由于大廳內(nèi)光線較暗,為了幫助小紅看清衣領(lǐng)上的污漬 衣領(lǐng) (選填“衣領(lǐng)”或“平面鏡”)。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
【解答】解:(1)小紅站在距離平面鏡2m前照鏡子,根據(jù)物像到平面鏡距離相等。
(2)當小紅走近鏡子時,小紅的身高不變,所以像大小不變。
(3)光照射在平面鏡上會發(fā)生鏡面反射,為了幫助小紅看清衣領(lǐng)上的污漬;
故答案為:4;不變。
24.(3分)全國中學生體質(zhì)健康調(diào)研數(shù)據(jù)表明:中學生近視發(fā)生率約為55.22%,且急劇低齡化。如圖所示 乙 (選填“甲”或“乙”)圖表示近視眼折光系統(tǒng)的光路示意圖,矯正近視眼應配戴 凹 (選填“凸”或“凹”)透鏡制成的眼鏡;小明用爺爺?shù)睦匣ㄧR正對著太陽,再把一張紙放在它的下面,在紙上會呈現(xiàn)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則老花鏡對光線有 會聚 (選填“會聚”或“發(fā)散”)作用。
【答案】乙;凹;會聚。
【解答】解:由甲圖可知:像成在了視網(wǎng)膜的后面,該眼睛是遠視眼;
由乙圖可知:像成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故該眼睛是近視眼,會聚能力增強,應配戴發(fā)散透鏡,使光線推遲會聚;
太陽光為平行光,老花鏡正對著太陽,移動眼鏡、最亮的光斑。
故答案為:乙;凹;會聚。
25.(4分)2005年春節(jié)晚會上,一群風華少女用精美絕倫的舞蹈把我國佛文化中的“千手觀音”演繹得淋漓盡致,給人以美的熏陶
(1)觀眾看不見領(lǐng)舞者身后站著的其她舞蹈者,這是因為光沿 直線傳播 的緣故;
(2)臺下所有觀眾都能看到那震撼人心的“千手”,是因為光發(fā)生 漫反射 (選填“鏡面反射”或“漫反射”)的緣故;
(3)舞臺上云霧繚繞,宛如天庭,是干冰 升華 時吸熱導致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 液化 形成小水滴而產(chǎn)生的效果(均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
【答案】(1)直線傳播;(2)漫反射;(3)升華;液化。
【解答】解:(1)觀眾看不見領(lǐng)舞者身后站著的其他人,光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2)臺下所有觀眾都能看到那震撼人心的“千手”,說明光在這些人身上發(fā)生了漫反射;
(3)舞臺上云霧繚繞,宛如天庭,升華要吸熱。
故答案為:(1)直線傳播;(2)漫反射;液化。
26.(2分)如圖所示,點燃蠟燭會使它上方的扇葉旋轉(zhuǎn)起來。這是因為蠟燭的火焰使附近空氣的溫度升高,體積膨脹 小 ,所以熱空氣 上升 (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氣流,氣流流過扇葉時,帶動扇葉轉(zhuǎn)起來。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
【解答】解:點燃蠟燭上方的空氣,吸收熱量,體積膨脹,密度小的熱空氣上升,吹動扇葉轉(zhuǎn)動。
故答案為:小;上升。
四、作圖題(每小題2分,本大題共4分)
27.(2分)如圖所示,一束光線AO從空氣斜射入水中,請畫出法線和折射光線的大致方向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
【解答】解:
先過入射點O垂直于水面畫出法線;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據(jù)此畫出折射光線
28.(2分)如圖所示,O為凸透鏡的光心,F(xiàn)為焦點
【答案】
【解答】解: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將過焦點;通過焦點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將平行于主光軸
五、實驗探究題(29題每空1分,共4分;30題每空2分,共10分;31題每空2分,共12分;本大題共26分)
29.(4分)如圖甲所示是小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圖。
(1)兩塊玻璃板厚度分別為1mm和3mm,則選擇 1 mm厚的玻璃板做實驗較好;
(2)點燃蠟燭A,應選擇與蠟燭A外形相同且 未點燃 (選填“已點燃”或“未點燃”)的蠟燭B;
(3)如圖乙,將玻璃板傾斜,蠟燭的像將 仍然 (選填“仍然”或“不再”)與蠟燭關(guān)于鏡面對稱;
(4)如圖丙所示,檢查視力的時候,視力表放在被測者頭部的后上方0.2m處 2.6 m。
【答案】(1)1;(2)未點燃;(3)仍然;(4)2.6。
【解答】解:(1)厚玻璃板兩個反射面成兩個相距較遠的像,不易確定像的位置;
(2)為使成像清晰,點燃蠟燭A;
(3)平面鏡成的像與物關(guān)于鏡面對稱,如圖乙,蠟燭的像將仍然與蠟燭關(guān)于鏡面對稱;
(4)設圖示“?”應為L,故視力表的像與鏡面的距離為L,則人與視力表的像的距離滿足:
2L﹣0.5m=5m
解得:L=2.8m。
故答案為:(1)1;(2)未點燃;(4)2.3。
30.(10分)某小組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的實驗中。
(1)實驗前,要調(diào)整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同一高度 ;
(2)通過調(diào)整,恰好在光屏上得到燭焰等大的像,如圖所示,把蠟燭向左移動15cm,凸透鏡的位置不變 左 (選填“左”或“右”)適當調(diào)節(jié),才能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
(3)佳佳又在實驗(2)的基礎(chǔ)上,把他的近視眼鏡放在燭焰與凸透鏡之間。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遠離 (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
(4)實驗過程中蠟燭由于燃燒而變短,則光屏上燭焰的像將向 上 (選填“上”或“下”)移動。
(5)當燭焰通過凸透鏡在光屏上成一實像時,小明用不透明的紙擋住透鏡下半部分,則光屏上所成的像 D 。
A.只出現(xiàn)燭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現(xiàn)燭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現(xiàn)燭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變,只是變暗了
【答案】(1)同一高度;(2)左;(3)遠離;(4)上;(5)D。
【解答】解:(1)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應整燭焰、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通過調(diào)整,恰好在光屏上得到燭焰等大的像,在圖中,凸透鏡的位置不變,根據(jù)凸透鏡成實像時,應把光屏向左適當調(diào)節(jié);
(3)佳佳又在實驗(2)的基礎(chǔ)上,把他的近視眼鏡放在燭焰與凸透鏡之間,凹透鏡對光線具有發(fā)散作用,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4)實驗過程中蠟燭由于燃燒而變短,根據(jù)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可知;
(5)當燭焰通過凸透鏡在光屏上成一實像時,小明用不透明的紙擋住透鏡下半部分,但由于會聚的光線比原來減少,故選:D。
故答案為:(1)同一高度;(2)左;(4)上。
31.(12分)假期期間,小剛到省城蘭州參觀了黃河奇石博物館,參觀后他在黃河邊撿了一小塊石頭帶回去研究,進行了如下操作。
(1)把托盤天平放在 水平 臺上,將游碼移到零刻線處,這時他發(fā)現(xiàn)指針靜止時指在分度盤中線的左側(cè),他應將平衡螺母向 右 (選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使橫梁平衡;
(2)小剛在用天平測量黃河石質(zhì)量的過程中操作方法如圖乙所示,他的操作錯誤是 用手拿砝碼 ;
(3)用天平測量小石塊的質(zhì)量,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的砝碼和標尺上的游碼如圖丙所示 27 g;
(4)之后他將石頭投入到量筒中,根據(jù)圖丁中量筒中的刻度值,石頭的體積是 10 cm3;
(5)由以上操作可計算出這塊石頭的密度為 2.7×103 kg/m3。
【答案】(1)水平;右;(2)用手拿砝碼;(3)27;(4)10;(5)2.7×103。
【解答】解:(1)用天平放在水平臺上,將游碼移到零刻線處,說明天平的左端下沉,平衡螺母向上翹的右端移動。
(2)用手拿砝碼容易腐蝕砝碼,導致砝碼的質(zhì)量會發(fā)生變化。
(3)石頭的質(zhì)量:m=20g+5g+2g=27g。
(4)石頭的體積:V=40mL﹣30mL=10mL=10cm5。
(5)石頭的密度:ρ===2.8g/cm3=2.4×103kg/m3。
故答案為:(1)水平;右;(2)用手拿砝碼;(4)104。
六、計算題(每題4分,本大題共8分)
32.(4分)超速行駛非常危險,高速公路上除了設置標識距離的指示牌,還有限制行車速度的指示牌如圖1,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了一段時間,他看到了如圖1所示標志。
(1)在不違規(guī)的前提下,若汽車以最快的速度行駛,從圖1的標志牌到太原至少需要多長時間?
(2)若以圖2所示的速度行駛90min,通過的路程是多少km?
【答案】(1)在不違規(guī)的前提下,若汽車以最快的速度行駛,從圖1的標志牌到太原至少需要的時間為1.2h;
(2)若以圖2所示的速度行駛90min,通過的路程是120km。
【解答】解:(1)由圖1可知,汽車的最大速度v=100km/h,
由v=可知,若汽車以最快的速度行駛==1.2h;
(2)由圖2可知,汽車的速度v′=80km/h,
由v=可知,汽車通過的路程:s′=v′t′=80km/h×。
答:(1)在不違規(guī)的前提下,若汽車以最快的速度行駛;
(2)若以圖2所示的速度行駛90min,通過的路程是120km。
33.(4分)建筑工地需要400m3的沙子,為了估測沙子的密度,用一只空桶平平裝滿一桶沙子,再用這只桶裝滿一桶水,測得桶中水的質(zhì)量為20kg,ρ水=1.0×103kg/m3。求:
(1)桶的容積是多少?
(2)沙子的密度是多少?
(3)400m3的沙子總質(zhì)量為多少噸?
【答案】(1)桶的容積是0.02m3;
(2)沙子的密度是2.6×103kg/m3;
(3)400m3的沙子總質(zhì)量為1.04×103噸
【解答】解:(1)因為桶裝滿水,所以桶的容積:
V桶=V水===0.02m3;
(2)由題意知,沙子的體積:
V沙=V桶=4.02m3
沙子的密度為:
ρ沙===2.6×107kg/m3;
(3)400m3的沙子的質(zhì)量為:
m總=ρ沙V總=8.6×103kg/m7×400m3=1.04×108kg=1.04×103t。
答:(1)桶的容積是6.02m3;
(2)沙子的密度是2.7×103kg/m3;
(3)400m5的沙子總質(zhì)量為1.04×103噸。

相關(guān)試卷

2023-2024學年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qū)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qū)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共6頁。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6月期末物理試題:

這是一份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6月期末物理試題,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答題一律用黑、藍色鋼筆或圓珠筆,請將試卷答案答在答題卡上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qū)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題:

這是一份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qū)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題,共9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卷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卷

2023-2024學年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qū)九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含解析)

2023-2024學年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qū)九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含解析)

2022-2023學年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qū)九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含詳細答案解析)

2022-2023學年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qū)九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含詳細答案解析)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期末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