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試時間:60分鐘考試分值:100分)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19分)
1.巖層斷裂所產(chǎn)生的地震波傳到地表會引起地表的震動,這就是________。
2.冰島南部埃亞菲亞德拉冰蓋下的火山噴發(fā)時,曾形成一條長達500米的__________,并產(chǎn)生了壯觀的熔巖噴涌。
3.強烈的地震會造成山崩地裂、房倒屋塌,給人們的生命和財產(chǎn)帶來___________。
4.河流注入湖泊或海洋時,河水所攜帶的泥沙會大量堆積下來,形成向湖或海洋伸展的平地。這種平地外形像三角形,叫作________。
5.我國的西部多_________,東部多___________和丘陵。
6.地殼在不斷地運動,地球內(nèi)部的巖漿在不停地涌動,有時會通過_________和________讓我們感受到。
7.火山地?zé)崾且环N__________,加熱后的水能作為___________被人們利用。
8.地球從表面到地心可以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個圈層。
9.地面的巖石、沙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用下,被破壞和搬走的現(xiàn)象叫作侵蝕。
10.組成地殼的巖石可分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大類
二、選擇題。(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每題2分,共20分)
1.由于流水對土地的()作用,地表便形成了許多溪流、溝壑。
A.風(fēng)化B.侵蝕C.沉積
2.地球內(nèi)部有熾熱的巖漿,火山噴發(fā)時,熔巖會從火山口噴涌出來,易形成()。
A.巖漿巖B.沉積巖C.變質(zhì)巖
3.下列自然災(zāi)害不屬于地球內(nèi)部運動造成的是()。
A.火山噴發(fā)B.地震C.洪澇
4.風(fēng)化作用改變了地球的()。
A.地形地貌B.內(nèi)部結(jié)構(gòu)C.大氣溫度
5.下列不屬于降雨對地表產(chǎn)生的影響的是()。
A.地面形成大大小小的水坑
B.把山坡上的巖石和土粒沖到河里
C.小河水位上漲
6.下列關(guān)于丘陵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一般分布在山地或高原與平原的過渡地帶
B.丘陵地區(qū)降水量較為充沛,適合果樹的栽培
C.起伏比較大,坡度較陡
7.下列有關(guān)地震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地震對地形變化沒有影響
B.地震可能會摧毀房屋,造成人員傷亡
C.地震可以制造出大量的火山灰
8.地震前,巖層的變化順序是()。
A.彎曲、褶皺、斷裂B.彎曲、斷裂、褶皺C.斷裂、彎曲、褶皺
9.下列有關(guān)火山的說法,錯誤的是()。
A.火山噴發(fā)可能會形成風(fēng)景區(qū)
B.火山噴發(fā)既有利也有弊
C.火山噴發(fā)一定會引發(fā)地震
10.下圖是敦煌地區(qū)的巖石照片,這塊奇形怪狀的巖石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A.高溫天氣
B.水的作用
C.風(fēng)的作用
三、判斷題。(對的畫“√”,錯的畫“×”)(每題2分,共20分)
1.火山噴發(fā)帶給人們的不只是災(zāi)害,也有好處。()
2.黃土高坡是由火山噴發(fā)形成的。()
3.敦煌的雅丹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風(fēng)的作用。()
4.火山灰和火山巖是建筑房屋的好材料。()
5.黃河第一灣的形成屬于河流對地形帶來的改變。()
6.地殼都是在白天運動,晚上靜止。()
7.地震時,地下會有轟鳴聲,房屋可能會倒塌。()
8.汶川地震發(fā)生的時間是2009年5月12日。()
9.我國的地形特點是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10.地球表面大部分被陸地覆蓋,陸地面積大于海洋面積。()
四、連線題。(每線1.5分,共10分)
將下列地形與其對應(yīng)的特點、圖示用線連起來。
山地四周地勢較高,中間低平
丘陵海拔較高,地形開闊,周邊以明顯陡坡為界
平原寬廣平坦,起伏很小
高原地面崎嶇不平,但起伏不大,坡度較緩
盆地蜿蜒起伏,層巒疊嶂
五、實驗探究展。(共26分)
1.為了研究火山噴發(fā)的成因,小明設(shè)計了一個火山噴發(fā)的模擬實驗。(15分)
(1)實驗材料:鐵盒、__________、__________、鐵架臺、酒精燈、護目鏡。(4分)
(2)實驗方法:①在鐵盒里放一些__________,做成小山的形狀,并在土豆泥的中間挖一個小洞。(2分)
②往小洞里倒入一定量的__________,并用一層薄薄的土豆泥封住洞口。(2分)
③將鐵盒放到鐵架臺上,用__________加熱,觀察受熱后番茄醬外溢的現(xiàn)象。(2分)
(3)實驗現(xiàn)象:我們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的現(xiàn)象。(2分)
(4)實驗結(jié)論:火山噴發(f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3分)
2.某實驗小組想研究土地上有無植被覆蓋對侵蝕程度的影響。他們在噴水壺里倒入200毫升的水,然后在塑料盆底一側(cè)挖幾個洞,鋪上石子,倒入土壤,做成3種土壤樣本,如圖所示。(11分)
(1)選擇上面的()兩個實驗可以達到實驗?zāi)康摹#?分)
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丙
(2)在這個實驗中,噴水壺灑水模擬的是__________。(3分)
(3)實驗中,他們分別拿兩個杯子在塑料盆底下接水。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實驗杯子里的水更渾濁。由此得出結(jié)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參考答案
第二次月考測試卷
一、1.地震
2.裂縫
3.嚴(yán)重?fù)p害
4.三角洲
5.高原平原
6.地震火山噴發(fā)
7.清潔能源熱源
8.地殼地幔地核
9.水風(fēng)重力
10.巖漿巖沉積巖變質(zhì)巖
二、1.B2.A3.C4.A5.C6.C7.B8.A9.C10.C
三、1.√2.×3.√4.×5.√6.×7.√8.×9.√10.×
五、1.(1)土豆泥番茄醬
(2)①土豆泥②番茄醬③酒精燈
(3)番茄醬向外溢出
(4)地下熔巖沿著地殼的薄弱地帶噴發(fā)
2.(1)B
(2)降雨
(3)乙無植物覆蓋的土壤受到的侵蝕更嚴(yán)重題號
一
二
三
四
五
總分
得分
這是一份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xué)》期末測試卷三【A3版,后附答案】,共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題,選擇題,判斷題,連線題,綜合分析題,實驗探究展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xué)》期末測試卷二【A3版,后附答案】,共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題,選擇題,判斷題,連線題,材料分析題,實驗探究展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xué)》期末測試卷一【A3版,后附答案】,共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題,選擇題,判斷題,連線題,綜合分析題,實驗探究展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