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5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近年來由于多元文化的提倡,不少華裔作家漸漸由美國文化的邊緣走向中心的位置,華裔作家在美國人心目中的地位有了戲劇性的提高,然而這種“戲劇性”的改變其實是多年來華裔自己努力奮斗的結果。華裔文學由此興旺,這也直接導致了另一個重要的文化現(xiàn)象——混血華裔的尋根文學。在這方面,以擁有四分之一中國血統(tǒng)的耶魯校友劉愛美的成就最為顯著:她于1994年出版了一部小說《臉》,書中以紐約中國城為背景,追溯至戰(zhàn)前上海的故事,深刻地表達了女主人公生活在兩種文化夾縫中所經(jīng)驗的“認同”問題?!赌槨芬粫玫脚u界的廣泛贊許,被譽為是橫跨洲陸、縱跨世代的驚人作品,最近劉愛美的新書《云山》(1997年)以一種跨文化、跨國界、跨種族的主題,把復雜的認同問題赤裸裸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此書尚未正式出版就早已被陳列在各大書店的櫥窗中了。
劉愛美的成就反映了美國多元文化的新趨勢:所謂“多元”不僅是文化的,也是血統(tǒng)的。就如混血韓裔卡羅爾·盧——史波丁所說,“我覺得描寫混血及多種文化交融的主題將在美國文學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這是因為下一世紀的人口組合會自然產(chǎn)生一種跨種族文化的需要”。與普通華裔不同,混血華裔在文化認同上有較大的選擇余地:他們本來就有自由選擇和“非中國”的另一半血統(tǒng)認同,尤其美國學校的教育至今仍以白人文化為主。然而我發(fā)現(xiàn),年輕一代的混血華裔常常與他們的上一代采取完全不同的態(tài)度;如果說,過去那些人常有企圖掩蓋自己身上擁有華人血統(tǒng)的事實,則今日的混血華裔卻大多采取一種公開與揭露的態(tài)度。在“隱蔽”和“揭露”之間,我們看見了兩種不同的抉擇和認同。以女作家劉愛美為例,她的祖父是中國人,祖母是美國白人,當兩人在二十世紀初結婚時,祖母堅持把祖父的姓Liu改成西方文化的Luis,以免遭受其他美國白人的歧視。后來祖父母由于外在的種種壓力而分居中美兩地。從此以后,祖母就嚴厲阻止自己的子女公開談論他們帶有中國血統(tǒng)的事實。結果是,劉愛美的許多表兄妹(姑表)多年來一直不知道他們原來是華人的后代。幸而劉愛美的父親莫里斯后來毅然決然把自己的姓還原到本來的Liu,才終于保住了這個與中國傳統(tǒng)的唯一聯(lián)系。劉愛美的長相沒有任何華人的痕跡,自幼又在白人郊區(qū)格林威治生活,所以從一開始就認同母親的英美文化。而且她那生性安靜的父親從不主動向子女談論過去。如果不是后來有機會到中國游覽,因而突然萌發(fā)尋根的念頭,劉愛美絕不可能寫出最近這兩部以種族文化認同為主題的小說。對劉愛美來說,尋根是一種漸進的“自我發(fā)現(xiàn)”的過程,它需要時間的醞釀,也需要心理空間的重新調整。
尋根的欲望使劉愛美更進一步探求家族的歷史:她想知道她的祖父母如何由相遇、相愛、結婚而終于分居的過程……這一連串不斷涌現(xiàn)的問題終于打破了她父親多年來的沉默。在準備《云山》一書的過程中,劉愛美發(fā)現(xiàn)了不少寶貴的原始材料。她發(fā)現(xiàn)她的祖父就是以《洪憲紀事詩三百首》聞名海內外的劉禺生(號成禺):當時孫文先生曾為這部膾炙人口的作品寫過序詞。此外,劉禺生還著有《世載堂雜憶》,在敘述史實和評論人物方面頗有卓見,其中特別記載了他年輕時在香港初遇容閎[注]時的感人細節(jié),此書1960年由北京中華書局出版,董必武先生作序。面對許多剛被“挖掘”出來的資料,劉愛美衷心為擁有這樣一位卓越的中國祖父感到驕傲。她開始想:是什么原因導致祖父母婚姻的悲劇結局?是中西的文化差異嗎?是祖母個人成見太深、缺乏容忍精神嗎?是外在時局的壓力嗎?《云山》的寫作主要就為了這些問題。
看完這本厚達五百七十五頁的《云山》,我覺得仿佛閱讀了一部尋根的“歷史史詩”,濱這本書既是文化的,也是歷史的;既是關于中國的,也是關于美國的。由一對亂世男女的真實故事,我們可以體驗到愛情那種超越種族的原始動力,也可以看到婚姻本身的脆弱——發(fā)生愛情那么容易,維持婚姻多么困難。尤其在異族通婚的情況下,男女兩人只有在擁有十分成熟的心態(tài)下,才能把潛在的文化沖突化解為文化的融合?;橐龅慕?jīng)驗有如多元文化的交相碰撞——相互之間,雙方必須盡力去了解對方,去靈活地對待危機,共同面對挑戰(zhàn)。
我問劉愛美為何把小說取名為《云山》,她說,在中國的國畫及古典詩詞中,“云山”總是象征離別與思念,而這也正是該書的主題。在這本小說中,廬山代表著作者心目中的“云山”,因為它既給人無窮的美感,也引發(fā)惆悵的情緒。
雖然遠隔千山萬水,許多華人的后裔還是渴望與華夏文化認同——不論他們身上摻雜了多少異族的血液。
——摘編自孫宜康《細讀的樂趣·混血華裔的尋根文化——評介耶魯女校友劉愛美》
[注]容閎,中國近代第一個赴美留學的學生,1854年畢業(yè)于耶魯大學,回國后致力于教育和國家發(fā)展,為國家培養(yǎng)了大量人才。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華裔作家與他們的作品逐漸走向美國文化的中心位置,不是因為多元文化的提倡,而是多年來華裔作家努力奮斗的結果。
B.劉愛美的兩部作品《臉》《云山》反映了主人公在不同文化間的矛盾和思考,體現(xiàn)了美國文學中混血及多元文化交融的主題。
C.年輕一代的混血華裔大多會公開和揭露自己身上擁有華人血統(tǒng)的事實,這與他們的上一代完全不同,也與普通華裔完全不同。
D.在異族通婚的夫妻雙方之間想要將潛在的文化沖突化解為文化的整合,必須要擁有十分成熟的心態(tài),正如劉愛美的祖父母。
2.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當時美國存在著種族問題,劉愛美的祖母堅持給她的丈夫改姓,以使其免遭歧視。
B.劉愛美能寫出這兩部種族文化認同的小說,直接誘因是她游覽中國時的尋根念頭。
C.作為歷史史詩的著作《云山》,既反映了多元文化新趨勢,也是跨種族文化的需要。
D.海外的許多華裔,內心很渴望與華夏文化取得認同,這不是千山萬水所能隔絕的。
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中跨文化尋根文學的創(chuàng)作理論的是(3分)
A.北美印第安作家莫馬迪在《雨山行》中通過作者對往事的追憶,表達了他對印第安部落——基奧瓦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B.70后作家葉煒的長篇《還鄉(xiāng)記》通過個體命運和故鄉(xiāng)農村的書寫,展現(xiàn)了他對新時代今日之中國鄉(xiāng)村現(xiàn)實劇變和精神現(xiàn)象的思考。
C.何麗云寫道:“勇蘭從一個熱情洋溢、有相當獨立性的中國新女性,漸漸地變成了一個迷失了自我和沒有文化認同的華裔老婦人。”
D.澳大利亞漢學家杜博妮翻譯阿城的《棋王》一書時,在文化站位上獨樹一幟,以中國文化為中心,展現(xiàn)了其與時俱進的文化翻譯理念。
4.下列詩句,最符合劉愛美的作品《云山》取名意圖的是(3分)
A.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處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B.三峽樓臺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一》)
C.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辛棄疾《玉樓春?戲賦云山》)
D.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元稹《離思》)
5.材料中有關劉愛美兩部作品的介紹與評價,令人印象深刻,請概括其主要特點。(6分)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小題共4小題,1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文城(節(jié)選)
余華
在溪鎮(zhèn)有一個人,他的財產(chǎn)在萬畝蕩。那是一千多畝肥沃的田地,河的支流猶如番茂的樹根爬滿了他的土地,稻谷和麥子、玉米和番薯、棉花和油菜花、蘆葦和竹子,還有青草和樹木,在他的土地上日出和日落似的此起彼伏,一年四季從不間斷,三百六十五天都在欣欣向榮。他開設的木器社遐邇聞名,生產(chǎn)的木器林林總總,床桌椅凳衣櫥箱匣條案木盆馬桶遍布方圓百里人家,還有迎親的花轎和出殯的棺材,在嗩吶隊和坐班戲的吹奏鼓樂里躍然而出。
溪鎮(zhèn)通往沈店的陸路上和水路上,沒有人不知道這個名叫林祥福的人,他們都說他是一個大富戶??墒怯嘘P他的身世來歷,卻沒有人知道。他的外鄉(xiāng)口音里有著濃重的北方腔調,這是他身世的唯一線索,人們由此斷定他是由北向南來到溪鎮(zhèn)。很多人認為他是十七年前的那場雪凍時來到的,當時他懷抱不滿周歲的女兒經(jīng)常在雪中出現(xiàn),挨家挨戶乞討奶水。他的樣子很像是一頭笨拙的熊,在冰天雪地里不知所措。
那時候的溪鎮(zhèn),那些哺乳中的女人幾乎都見過林祥福,這些當時還年輕的女人有一個共同的回憶:總是在自己的孩子啼哭之時,他來敲門了。她們還記得他當初敲門的情景,仿佛他是在用指甲敲門,輕微響了一聲后,就會停頓片刻,然后才是輕微的另一聲。她們還能夠清晰回憶起這個神態(tài)疲憊的男人是如何走進門來的,她們說他的右手總是伸在前面,在張開的手掌上放著一文銅錢。他的一雙欲哭無淚的眼睛令人難忘,他總是聲音沙啞地說:
“可憐可憐我的女兒,給她幾口奶水。”
他的嘴唇因為干裂像是翻起的土豆皮,而他伸出的手凍裂以后布滿了一條一條暗紅的傷痕。他站在他們屋中的時候一動不動,木訥的表情仿佛他遠離人間。如果有人遞過去一碗熱水,他似乎才回到人間,感激的神色從他眼中流露出來。當有人詢問他來自何方時,他立刻變得神態(tài)遲疑,嘴里輕輕說出“沈店”這兩個字。那是溪鎮(zhèn)以北六十里路的另一個城鎮(zhèn),那里是水路交通樞紐,那里的繁華勝過溪鎮(zhèn)。
他們很難相信他的話,他的口音讓他們覺得他來自更為遙遠的北方。他不愿意吐露自己從何而來,也不愿意說出自己的身世。與男人們不同,溪鎮(zhèn)的女人關心的是嬰兒的母親,當她們詢問起孩子的母親時,他的臉上便會出現(xiàn)茫然的神情,就像是雪凍時的溪鎮(zhèn)景色,他的嘴唇合到一起以后再也不會分開,仿佛她們沒有問過這樣的問題。
這就是林祥福留給他們的最初印象,一個身上披戴雪花,頭發(fā)和胡子遮住臉龐的男人,有著垂柳似的謙卑和田地般的沉默寡言。
有一個人知道他不是在那場雪凍時來到的,這個人確信林祥福是在更早之前的龍卷風后出現(xiàn)在溪鎮(zhèn)的。這個人叫陳永良,那時候他在溪鎮(zhèn)的西山金礦上當工頭,他記得龍卷風過去后的那個早晨,在凄涼的街道上走來這個外鄉(xiāng)人,當時陳永良正朝著西山的方向走去,他要去看看龍卷風過后金礦的損壞情況。他是從自己失去屋頂?shù)募抑凶叱鰜淼?,然后他看到整個溪鎮(zhèn)沒有屋頂了;可能是街道的狹窄和房屋的密集,溪鎮(zhèn)的樹木部分得以幸存下來,飽受摧殘之后它們東倒西歪,可是樹木都失去了樹葉,樹葉在龍卷風里追逐溪鎮(zhèn)的瓦片飛走了,溪鎮(zhèn)被剃度了似的成為一個禿頂?shù)某擎?zhèn)。
林祥福就是在這個時候走進溪鎮(zhèn)的,他迎著日出的光芒走來,雙眼瞇縫懷抱一個嬰兒,與陳永良迎面而過。當時的林祥福給陳永良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臉上沒有那種災難之后的沮喪表情,反而洋溢著欣慰之色。當陳永良走近了,他站住腳,用濃重的北方口音問:
“這里是文城嗎?”
這是陳永良從未聽說過的一個地名,他搖搖頭說:
“這里是溪鎮(zhèn)。”
然后陳永良看見了一雙嬰兒的眼睛。這個外鄉(xiāng)男人的表情若有所思,嘴里重復著“溪鎮(zhèn)”時,陳永良看見了他懷抱里的女兒,一雙烏黑發(fā)亮的眼睛驚奇地看著周圍的一切,她的嘴唇緊緊咬合在一起,似乎只有這樣使勁,她才能和父親在一起。
林祥福留給陳永良的背影是一個龐大的包袱。這是在北方吱啞作響的織布機上織出來的白色粗布,不是南方印上藍色圖案的細布包袱,白色粗布裹起來的包已經(jīng)泛黃,而且上面滿是污漬。這樣龐大的包袱是陳永良從未見過的,在這個北方人魁梧的身后左右搖晃,他仿佛把一個家裝在了里面。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林祥福的財富在溪鎮(zhèn)是無人能比的,主要來自于農業(yè)和手工業(yè)收入,可見其是一個精于算計的人。
B.林祥福操著明顯的北方口音,卻對別人說自己來自于沈店,其目的是為了打消別人對他的好奇心。
C.當溪鎮(zhèn)的女人們問起孩子的母親時,林祥福對她們的問題置之不理,原因在于他不知道怎么回答。
D.多數(shù)溪鎮(zhèn)人和陳永良在回憶林祥福初到溪鎮(zhèn)時,都與天災聯(lián)系起來,說明了溪鎮(zhèn)人普遍較為迷信。

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第一段用白描的手法描寫出財產(chǎn)的豐足,然后再交代出財產(chǎn)的主人,起到了先聲奪人的表達效果。
B.選文“像是一頭笨拙的熊”的描寫,使用了比喻,刻畫出林祥福初到溪鎮(zhèn)時的孤獨與無助的形象。
C.陳永良對林祥福懷中嬰兒的感覺,與林祥福為女兒討要奶水的情節(jié)相照應,表現(xiàn)父女間相依為命。
D.“一文錢”“包袱”“織布機”等具有時代特色的物象,暗示故事背景,有利于讀者對情節(jié)的理解。

8.選文擅長以細節(jié)刻畫人物形象。請以林祥福為例,簡要分析細節(jié)描寫對人物形象刻畫的作用。(5分)

9.在講述林祥福初來溪鎮(zhèn)的故事時,作者選取了溪鎮(zhèn)多數(shù)人和陳永良的不同角度,這樣安排有怎樣的效果?請結合選文內容簡要分析。(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文侯受子夏經(jīng)藝,客段干木①,過其閭,未嘗不軾也。秦嘗欲伐魏,或曰:“魏君賢人是禮國人稱仁上下和合未可圖也?!蔽暮钣纱说米u于諸侯。
(節(jié)選自《史記·魏世家》)
材料二:
上欲廢太子,立戚夫人子趙王如意。呂后恐,乃使建成侯呂澤劫留侯,強要曰:“為我畫計?!绷艉钤唬骸邦櫳嫌胁荒苤抡撸煜掠兴娜?。今公誠能無愛金玉璧帛,令太子為書,卑辭安車,因使辯士固請,宜來。上知此四人賢,則一助也。”漢十二年,上從擊破布軍歸,疾益甚,愈欲易太子。及燕,置酒,太子侍。四人從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須眉皓白,衣冠甚偉。上怪之,問曰:“彼何為者?”四人前對,各言名姓。上乃大驚,曰:“吾求公數(shù)歲,公辟逃我,今公何自從吾兒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輕士善罵,臣等義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竊聞太子為人仁孝,恭敬愛士,天下莫不延頸欲為太子死者,故臣等來耳?!鄙显唬骸盁┕易湔{護太子?!彼娜藶閴垡旬叄吶?。上起去,罷酒。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
(節(jié)選自《史記·留侯世家》)
材料三:
論者或曰:“魏文式段干木之閭,秦兵為之不至,非法度之功。雖全國有益,非所貴也。”夫法度之功者,謂何等也?養(yǎng)三軍之士,明賞罰之命,嚴刑峻法,富國強兵,此法度也。六國之亡,皆滅于秦兵。六國之兵非不銳,士眾之力非不勁也,然而至于破亡者,強弱不敵,眾寡不同,雖明法度,其何益哉?使童子變孟賁之意②,孟賁怒之,童子操刃與孟賁戰(zhàn),童子必不勝,力不如也。孟賁怒,而童子修禮盡敬,孟賁不忍犯也。秦之與魏,孟賁之與童子也。夫力少則修德,兵強則奮威。秦以兵強,威無不勝。卻軍還眾,不犯魏境者,賢干木之操,高魏文之禮也。高皇帝議欲廢太子,呂后患之,子房教以敬迎四皓而厚禮之,太子遂安。夫太子敬厚四皓,以消高帝之議,猶魏文式段干木之閭,卻強秦之兵也。
(節(jié)選自王充《論衡·非韓》)
[注]①段干木:戰(zhàn)國初魏國名士。②孟賁:戰(zhàn)國時勇士。
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魏君賢A人B是禮C國人D稱仁E上下F和G合H未可圖也。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燕,同“宴”,指宴飲,成語有“新婚燕爾”,其中的“燕”字意思與此相同。
B.怪,以……為怪,意動用法,與《師說》中“不恥相師”的“恥”用法相同。
C.為壽,向尊長敬酒并祝長壽,《鴻門宴》“沛公奉卮酒為壽”的禮儀與此相同。
D.式,同“軾”,指扶軾,與《周亞夫軍細柳》“改容式車”的“式”意思相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魏文侯曾經(jīng)師從子夏學習儒家經(jīng)藝,他崇禮敬賢,在諸侯之中享有美譽。每次乘車經(jīng)過名士段干木居住的里巷時,他一定會行禮致意。
B.漢高祖想廢掉太子,改立趙王如意,呂后為此十分恐慌,派人強行要留侯出主意,留侯認為如請到漢高祖景仰已久的四位賢人,將會對太子有利。
C.四位賢人表示太子仁孝愛士,漢高祖打消了廢太子的念頭,希望他們好好輔助太子;四人本是留侯親自招來的,這也是沒有另立太子的一個因素。
D.王充認為,假如有兒童持刀與孟賁相斗,兒童肯定不能取勝;如果兒童對孟賁恭敬有加,孟賁就不忍心傷害,魏國與秦國的情況正與此相類似。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吾求公數(shù)歲,公辟逃我,今公何自從吾兒游乎?
(2)卻軍還眾,不犯魏境者,賢干木之操,高魏文之禮也。
14.王充認為,“太子敬厚四皓,以消高帝之議”猶如“魏文式段干木之閭,卻強秦之兵”,請根據(jù)材料分析二者的相似之處。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正月崇讓宅①
李商隱
密鎖重關掩綠苔,廊深閣迥此徘徊。
先知風起月含暈,尚自露寒花未開。
蝙拂簾旌終展轉,鼠翻窗網(wǎng)小驚猜。
背燈獨共余香語,不覺猶歌起夜來②。
【注】①崇讓宅:李商隱岳父王茂元的住宅,李商隱夫妻二人曾居住于此。本詩作于李商隱的妻子去世后。②起夜來:古曲名,其詞表現(xiàn)妻子思念丈夫到來。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聯(lián)連用“密”“重”“掩”“深”“迥”這幾個詞形容崇讓宅里封閉、荒涼的景象。
B.“風起”“露寒”“花未開”承接詩題的“正月”,用陰冷的環(huán)境暗示內心的悲涼。
C.頸聯(lián)以靜襯動,正是室內環(huán)境的凄清冷寂,才聽得見蝙、鼠發(fā)出的微細聲響。
D.這首詩寫出詩人悼念妻子的悲痛心情和復雜的內心活動,筆觸細膩,情真而深。
16.清代浦起龍《讀杜心解》在評價杜甫的《月夜》一詩時說:“心已神馳到彼,詩從對面飛來?!崩钌屉[的這首詩也有此特色。請結合詩歌尾聯(lián)對此加以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通過大與小的巧妙組合,體現(xiàn)了宏闊境界與渺小自我的完美統(tǒng)一。
(2)孔子十分推崇君子風范,如《論語·學而》中就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強調了君子在吃住方面應該遵守的規(guī)范。
(3)小剛同學在“學習經(jīng)驗交流”主題班會上,引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詩,表示自己最重要的學習經(jīng)驗就是珍惜時間。
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4小題,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題。
我常引用《紅樓夢》里的一句話形容:“ ① ”。把假變成真,是一種文學,把真變成假,也是一種文學——就是在游離,不屬于任何一者?!都t樓夢》之所以成為最偉大的一部小說, ② 。有的時候他就是賈寶玉,有時候他不是,有時候他比別人更殘酷地看待賈寶玉這個角色。他是在游離,所以成就最了不起的文學?!都t樓夢》其實是有一種“耽溺”,耽溺在假象中,卻又會突然醒來,告訴自己說:那是假的,那都是空的。這就是我說的游離,在“假作真”“真亦假”之間徘徊不定。
那么文學的終極關懷到底是什么?我覺得就是人生真相與假象反復地呈現(xiàn)。 ③ :哲學是尋找真相,可以一路殘酷下去;可是文學常常會有不忍,它不忍時就會“假作真”,它殘酷時就會“真亦假”,然后讓人恍然大悟。這么說吧,如果你關心的是結局,是答案,是目的,你就讀哲學;但如果你覺得人生的過程可能比答案還要迷人,你就要讀文學。
18.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6分)
19.下列句子中的“游離”與文中加點的“游離”,含義相同的一項是(3分)
A.金屬離子在大麥發(fā)芽過程中有兩種狀態(tài):結合態(tài)與游離態(tài)。
B.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即個體的游離,游離于它所依附的整體之外。
C.誠信是做人的根本,社會上,一個沒有誠信的人難免會有游離之感。
D.做人應該立場堅定,原則分明,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游離不定。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題。
西南聯(lián)大是一所傳奇的大學,雖然僅僅只存在了八年,但是卻讓人感慨不已。在不合適的時間、不合適的地點,卻造就了無數(shù)時代英雄,令人動容,那些看似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但卻有著鋼鐵般的意志。這所“最窮大學”,被稱為“中國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瑪峰”。梅貽琦先生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所謂大學者,非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鳖^頂飛機轟炸,身旁槍聲四起,就是在那個( )的年代,大師們卻云集于此,( )。
所有人,只要是在社會中活著,他們每天都在接受教育,并且用他自身的靈性和理性在梳理這些外在的教育內容,決定吸收什么。一個不重視和關注人們性格和靈魂的地方,是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教育的。那種“教規(guī)”隨時都可能被接受者背離。一個不講理性追求的地方,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那只能是蒙昧與馴化。要知道,西南聯(lián)大畢業(yè)的三千多名學生之中,就有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從這里走出,四位最高國家科學技術獎得主。
西南聯(lián)大在滇八年,時值物資緊缺,物價飛漲,生活( ),但師生們克服種種困難,精誠合作,在中國現(xiàn)代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其影響延續(xù)至今,享譽世界。
20.請在文中括號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3分)
21.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如果改成“在不合適的時間和地點,卻造就了無數(shù)時代英雄,令人動容,書生也有了意志”,內容上和原句基本相同,但表達效果不及原句,請說說原因?(4分)
22.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兩處語病,請修改??梢愿淖冋Z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4分)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好的事物,好的成功,或者令人印象深刻的表演,需要的不僅僅是最后的精彩,還需要一個可供培養(yǎng)情緒的漸進境界。比如看小說和影視劇,或者欣賞表演,最精彩的部分往往只有最后那么一點兒。那么前面的部分只能算是浮沫嗎?也不見得。如果把前面十之八九的篇章當成無用的浮沫,直接抹去,一上來就亮出最精彩的部分,結果往往不如預期,甚至會令觀者云里霧里,觀感大打折扣。
上面的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與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關試卷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卷(天津專用,必修上冊,1-2單元)含答案解析.zip:

這是一份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卷(天津專用,必修上冊,1-2單元)含答案解析.zip,文件包含高一語文第一次月考卷全解全析天津專用docx、高一語文第一次月考卷考試版A4測試范圍必修上冊第12單元天津專用docx、高一語文第一次月考卷考試版A3測試范圍必修上冊第12單元天津專用docx、高一語文第一次月考卷參考答案天津專用docx、高一語文第一次月考卷答題卡天津專用docx等5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7頁, 歡迎下載使用。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卷2(新高考通用,必修上冊,1-2單元)含答案解析.zip:

這是一份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卷2(新高考通用,必修上冊,1-2單元)含答案解析.zip,文件包含高一語文第一次月考卷02全解全析新高考通用docx、高一語文第一次月考卷02考試版A4測試范圍必修上冊第12單元新高考通用docx、高一語文第一次月考卷02考試版A3測試范圍必修上冊第12單元新高考通用docx、高一語文第一次月考卷02參考答案新高考通用docx、高一語文第一次月考卷02答題卡新高考通用docx等5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8頁, 歡迎下載使用。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卷2(必修上冊,1-2單元)含答案解析.zip:

這是一份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卷2(必修上冊,1-2單元)含答案解析.zip,文件包含高一語文第一次月考卷02全解全析統(tǒng)編版通用docx、高一語文第一次月考卷02考試版A4測試范圍必修上冊第12單元統(tǒng)編版通用docx、高一語文第一次月考卷02考試版A3測試范圍必修上冊第12單元統(tǒng)編版通用docx、高一語文第一次月考卷02參考答案統(tǒng)編版通用docx、高一語文第一次月考卷02答題卡統(tǒng)編版通用docx等5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40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卷1(新高考通用,必修上冊,1-2單元)含答案解析.zip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卷1(新高考通用,必修上冊,1-2單元)含答案解析.zip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卷1(必修上冊,1-2單元)含答案解析.zip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卷1(必修上冊,1-2單元)含答案解析.zip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卷 (江蘇專用,必修上冊,1-2單元)含答案解析.zip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卷 (江蘇專用,必修上冊,1-2單元)含答案解析.zip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卷 (上海專用,必修上冊,1-2單元)含答案解析.zip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卷 (上海專用,必修上冊,1-2單元)含答案解析.zip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月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