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單選題:本部分共15題,每題2分,共30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
1.許多多細胞生物能產(chǎn)生抗菌多肽(AP),保護它們免受原核生物的侵害,每個AP螺旋一側的氨基酸具有親水性,另一側具有疏水性(如圖1)。圖2顯示了某種AP如何作用于原核生物的細胞膜:AP首先附著于原核細胞的細胞膜外表面,之后部分AP聚合并進入其細胞膜中形成離子通道。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AP是在核糖體上通過脫水縮合的方式合成
B.AP作用于原核細胞膜后,對原核細胞呼吸的作用沒有影響
C.AP分子的特性有利于其在原核細胞膜上形成離子通道
D.在原核細胞膜上形成離子通道后,會導致細胞內容物外流
【答案】B
【分析】蛋白質的合成場所是核糖體,其基本單位是氨基酸。
【詳解】A、AP(抗菌肽)的本質為多肽,由氨基酸在核糖體上通過脫水縮合的方式合成而來,A正確;
BD、AP在細菌細胞膜上形成跨膜的離子通道,可造成細胞內容物泄漏,最終導致細胞死亡,會對原核細胞呼吸的作用造成影響,B錯誤,D正確;
C、AP螺旋一側的氨基酸具有親水性,另一側具有疏水性,可附著于原核細胞的細胞膜外表面,之后部分AP聚合并進入其細胞膜中形成離子通道,C正確。
故選B。
2.腺苷是一種神經(jīng)遞質,在海馬結構中的作用最強。腺苷激酶(ADK)通過使腺苷磷酸化轉變?yōu)锳MP來降低組織中腺苷的水平,控制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腺苷的代謝,調節(jié)細胞外腺苷的水平。目前已證實腺苷具有抗癲癇作用,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組成腺苷的化學元素有C、H、O、N
B.腺苷分子徹底水解能獲得兩種不同的產(chǎn)物
C.腺苷磷酸化的產(chǎn)物AMP可作為合成DNA的原料
D.降低體內ADK的活性對癲癇的發(fā)作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答案】C
【分析】ATP的結構簡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T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基團,ATP是生物體內直接的能源物質。
【詳解】AB、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組成,其組成元素有C、H、O、N,腺苷分子徹底水解能獲得腺嘌呤和核糖兩種不同的產(chǎn)物,AB正確;
C、腺苷磷酸化的產(chǎn)物AMP中的五碳糖為核糖,因此AMP可作為合成RNA的原料,C錯誤;
D、根據(jù)題意可知,腺苷具有抗癲癇的作用,降低體內ADK活性能增大腺苷的濃度,因此降低體內ADK活性對癲癇的發(fā)作有明顯的抑制作用,D正確。
故選C。
3.某種干細胞經(jīng)X射線處理后會出現(xiàn)衰老,而細胞衰老時活性氧(ROS)含量、總抗氧化能力(T-AOC)和抑癌基因p16表達出的mRNA(RNA的一種)含量都會受到影響。為研究某生物制劑(ASP)是否具有延緩細胞衰老的作用及機制,某小組利用衰老小鼠(X射線處理導致的)和正常小鼠進行實驗,結果如下表和柱形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小鼠是否經(jīng)X射線處理及是否經(jīng)ASP處理為該實驗的自變量
B.該實驗的因變量是ROS的含量、T-AOC的含量及pl6mRNA的表達量
C.ASP可能是通過抑制pl6 mRNA的表達來延緩 X射線誘導的細胞衰老
D.四組實驗的小鼠都需先經(jīng)X射線處理后再用生理鹽水處理
【答案】D
【分析】由表格信息可知,與衰老對照組比較,衰老ASP組的ROS含量明顯降低,T—AOC值明顯增大,說明ASP可降低細胞中ROS的含量,并提高細胞總抗氧化能力,從而延緩細胞衰老,由柱形圖信息可知,與衰老對照組比較,衰老ASP組的pl6mRNA表達量明顯降低,且其表達量與正常對照組基本相同,這說明ASP處理能抑制p16mRNA的表達,因此可說明ASP可能是通過抑制pl6mRNA的表達來延緩X射線誘導的細胞衰老的。
【詳解】A、由題意和表格信息可知,該實驗的自變量是小鼠是否經(jīng)X射線處理及小鼠是否經(jīng)ASP處理,A正確;
B、該實驗的因變量是該種干細胞的衰老情況,其檢測指標是ROS的含量、T-AOC的含量及p16mRNA的表達量,B正確;
C、由表格信息可知,與衰老對照組比較,衰老ASP組的ROS含量明顯降低,T-AOC值明顯增大,說明ASP可降低細胞中ROS的含量,并提高細胞總抗氧化能力,從而延緩細胞衰老,由柱形圖信息可知,與衰老對照組比較,衰老ASP組的pl6mRNA表達量明顯降低,且其表達量與正常對照組基本相同,這說明ASP處理能抑制p16mRNA的表達,因此可說明ASP可能是通過抑制pl6mRNA的表達來延緩X射線誘導的細胞衰老的,C正確;
D、由題意可知,正常小鼠不需經(jīng)X射線處理,D錯誤。
故選D。
4.高粱是一種在非洲廣泛種植的農作物,紅嘴奎利亞雀是一種嚴重危害非洲高粱生產(chǎn)的 鳥類。研究發(fā)現(xiàn),單寧含量低的高粱鳥害程度與株高呈正相關,單寧含量高的高粱鳥 害程度與株高無關。調查顯示,東非高粱單寧含量低,鳥害嚴重;西非高粱單寧含量 高,鳥害較弱。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東非高粱植株一定有高有矮,而西非高粱植株一定普遍較高
B.單寧含量低的高粱和單寧含量高的高粱之間存在著協(xié)同進化
C.東非和西非的高粱由于存在著地理隔離,故雜交后代不可育
D.非洲紅嘴奎利亞雀的選擇性啄食決定了高粱種群的進化方向
【答案】D
【分析】協(xié)同進化是指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的進化和發(fā)展。自然選擇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
【詳解】A、單寧含量低的高粱鳥害程度與株高呈正相關,東非高粱單寧含量低,鳥害嚴重,東非高粱植株一定普遍高,單寧含量高的高粱鳥 害程度與株高無關,而西非高粱植株一定有高有矮,A錯誤;
B、協(xié)同進化是指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的進化和發(fā)展,而單寧含量低的高粱和單寧含量高的高粱屬于同一物種,B錯誤;
C、東非和西非的高粱雖然存在著地理隔離,但不一定存在生殖隔離,故雜交后代可能可育,C錯誤;
D、非洲紅嘴奎利亞雀的選擇性啄食(自然選擇)決定了高粱種群的進化方向,D正確。
故選D。
5.人體Ⅰ型膠原蛋白是骨骼和結締組織的主要結構蛋白,由兩條α1鏈和一條α2鏈組成,α1鏈由17號染色體上的COL1A1編碼,α2鏈由7號染色體上的COL1A2編碼。某夫妻因部分Ⅰ型膠原蛋白結構異常導致疾病發(fā)生,檢測發(fā)現(xiàn)丈夫存在1個突變的COL1A1,妻子存在1個突變的COL1A2。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人體中的COL1A1和COL1A2為非等位基因
B.該夫妻所患疾病都屬于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C.丈夫體內Ⅰ型膠原蛋白結構異常的概率是1/2
D.該夫妻生下正常女孩的概率是1/8
【答案】C
【分析】基因突變是指DNA分子中發(fā)生堿基對的增添、缺失和替換而導致基因結構的改變;其的特點是低頻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隨機性、不定向性。
【詳解】A、分析題意,COL1A1和COL1A2基因分別位于17號和7號染色體上,兩個基因屬于非等位基因,A正確;
B、檢測發(fā)現(xiàn)丈夫存在1個突變的COL1A1,妻子存在1個突變的COL1A2,即一個基因突變后就患病,說明該病是顯性遺傳病,又因為相關基因位于常染色體,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B正確;
C、人體Ⅰ型膠原蛋白是骨骼和結締組織的主要結構蛋白,由兩條α1鏈和一條α2鏈組成,丈夫存在1個突變的COL1A1,α1鏈正常概率為1/4,丈夫體內Ⅰ型膠原蛋白結構異常的概率是3/4,C錯誤;
D、設相關基因分別是A/a、B/b,夫妻基因型分別是Aabb、aaBb,該夫妻生下正常女孩的概率是1/2×1/2(aabb)×1/2(女孩)=1/8,D正確。
故選C。
6.將某油菜品種的大量種子置于太空環(huán)境中,返回地面后篩選出突變體Ch1,突變體Ch1油菜籽產(chǎn)量提高了約3.6%。檢測發(fā)現(xiàn),該突變體內與油菜籽有關的酶基因Ch1發(fā)生了基因突變,導致蛋白Ch1第34位氨基酸發(fā)生變化,其他氨基酸序列未發(fā)生改變,Ch1蛋白酶的活性因此增強,從而促進了油菜籽產(chǎn)量的提高。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上述育種過程利用了物理因素來處理油菜種子,使油菜種子發(fā)生基因突變
B.酶基因Ch1指導蛋白Ch1的合成過程中需要消耗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
C.基因Ch1發(fā)生了堿基對的增添或缺失,該類變異是生物進化的根本來源
D.需要處理大量種子才可能得到產(chǎn)量提高的突變體,說明基因突變的頻率較低
【答案】C
【分析】基因突變指的是DNA分子中發(fā)生堿基對的增添、缺失和替換,引起基因結構改變?;蛲蛔儾桓淖兓虻臄?shù)量和排列順序。
【詳解】A、將某油菜品種的大量種子置于太空環(huán)境中,利用太空中的射線、失重等物理因素來處理油菜種子,使油菜種子發(fā)生基因突變,A正確;
B、酶基因Ch1指導蛋白Ch1的合成過程包括了轉錄和翻譯,轉錄過程需要消耗核糖核苷酸,翻譯過程需要消耗氨基酸,B正確;
C、該過程發(fā)生的基因突變僅導致蛋白Ch1第34位氨基酸發(fā)生變化,其他氨基酸序列未發(fā)生改變,說明基因Ch1發(fā)生了堿基對的替換,而不是增添和缺失,C錯誤;
D、由于基因突變的頻率較低,因此需要處理大量種子才可能得到產(chǎn)量提高的突變體,D正確。
故選C。
7.中國名將鄭欽文在38℃的天氣下連續(xù)打了5場比賽,擊敗克羅地亞選手多娜·維基奇,斬獲了中國網(wǎng)球歷史上的第一枚奧運金牌。下列關于她身體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劇烈運動時大量出汗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下丘腦合成并釋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使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強
B.大量出汗也會導致無機鹽特別是鈉鹽的丟失,此時醛固酮分泌增加,與細胞膜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使膜上的離子通道蛋白增加
C.比賽結束后下丘腦中的滲透壓感受器感受到滲透壓的變化并將相應刺激傳入大腦皮層形成渴覺的過程是一個條件反射
D.劇烈運動過程中細胞呼吸產(chǎn)生CO2增多,刺激位于腦干中的呼吸中樞使人體呼吸頻率提高,這個過程屬于體液-神經(jīng)調節(jié)
【答案】D
【分析】(1)水平衡調節(jié)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進腎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2)反射分為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條件反射的中樞在大腦皮層。
【詳解】A、大量出汗后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下丘腦合成并分泌,垂體釋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使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強,A錯誤;
B、大量出汗也會導致無機鹽的丟失,此時醛固酮分泌增加,醛固酮是固醇類激素,其受體在細胞膜內,與膜內的特異性受體結合,使膜上的離子通道蛋白增加,協(xié)助擴散的方式運輸鈉離子,維持鈉鹽平衡,B錯誤;
C、比賽結束后下丘腦中的滲透壓感受器感受刺激并將其傳入大腦皮層形成渴覺的過程不是一個反射過程,因為沒有經(jīng)過完整的反射弧,C錯誤;
D、CO2是體液調節(jié)因子,作用于呼吸中樞的過程屬于體液調節(jié),呼吸中樞支配呼吸肌運動屬于神經(jīng)調節(jié),D正確。
故選D。
8.“正是會理好風景,榴花時節(jié)靜待君”,會理石榴在中國農業(yè)產(chǎn)業(yè)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然而有的人接觸花粉后會出現(xiàn)打噴嚏、流鼻涕、皮膚紅腫甚至是呼吸困難等現(xiàn)象。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該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是因為人體的免疫防御功能過強
B.初次接觸石榴花粉的人一般不會出現(xiàn)上述癥狀
C.花粉引起的癥狀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和個體差異
D.石榴花粉進入人體后主要引起機體的細胞免疫
【答案】D
【分析】過敏反應是指已產(chǎn)生免疫的機體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時所發(fā)生的組織損傷或功能紊亂的反應。反應的特點是發(fā)作迅速、反應強烈、消退較快;一般不會破壞組織細胞,也不會引起組織嚴重損傷,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和個體差異。
【詳解】A、免疫失調引起的疾病包括過敏反應、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癥,其中過敏反應是由于自身免疫防御功能過強引起的,A正確;
B、過敏反應是一種二次免疫反應,初次接觸過敏原的人不會出現(xiàn)過敏癥狀,B正確;
C、過敏反應的特點之一是有明顯的個體差異和遺傳傾向,C正確;
D、花粉進入機體引發(fā)的是體液免疫,D錯誤。
故選D。
9.蟬在地底下生活幾年或十多年,鉆出泥土后羽化成蟲即“金蟬脫殼”,它們在交配結束之后,雄蟬很快就會死去,雌蟬產(chǎn)完卵后也會很快死去,非常短暫。如圖是出現(xiàn)在某地的蟬種群存量變化和被鳥類捕食百分率的變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鳥類的捕食不能將蟬的種群密度制約在一定的水平
B.蟬在地下生活時間比地上長,推測其年齡結構為增長型
C.雄蟬通過鳴聲吸引異性與之交配,蟬鳴聲屬于物理信息
D.據(jù)圖推測,種群密度增大有利于蟬的生存與繁衍
【答案】A
【分析】根據(jù)圖分析,種群現(xiàn)存量小時被鳥類捕食率高,現(xiàn)存量較大時被捕食率低。
【詳解】A、鳥類捕食蟬,捕食有可能將種群密度制約在一定的水平,A錯誤;
B、據(jù)題干信息可知,羽化成蟲前在地下生活時間很長,即生殖前期比例大,蟬生殖期短,沒有生殖后期,因此推測其年齡結構為增長型,B正確;
C、雄蟬通過鳴聲吸引異性與之交配,蟬鳴聲(聲音)屬于物理信息,C正確;
D、據(jù)圖所示,蟬種群現(xiàn)存量小時被鳥類捕食率高,現(xiàn)存量較大時被捕食率低,即種群密度增大有利于蟬的生存與繁衍,D正確。
故選A。
10.2024年7月20日,大熊貓“福寶”在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qū)神樹坪基地度過了回國后的第一個生日。神樹坪基地共有大熊貓50余只,其中包括在基地新生的19只熊貓寶寶。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神樹坪基地所有大熊貓構成的集合是一個種群
B.神樹坪基地大熊貓及其后代的成功繁育屬于易地(遷地)保護
C.對大熊貓的保護有利于提高生物多樣性,進而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
D.大熊貓具有旅游欣賞的直接價值,也具有促進協(xié)同進化的間接價值
【答案】B
【分析】生物多樣性的保護:(1)就地保護(自然保護區(qū)):就地保護是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2)易地保護:動物園、植物園;(3)利用生物技術對生物進行瀕危物種的基因進行保護,如建立精子庫、種子庫等;(4)利用法律手段進行保護。
【詳解】A、種群指一定區(qū)域內同種生物的個體的集合,故神樹坪基地所有大熊貓構成的集合是一個種群,A正確;
B、神樹坪基地大熊貓及其后代的成功繁育屬于就地保護,B錯誤;
C、對大熊貓的保護,不僅有助于增加其種群數(shù)量,還有助于保護其棲息地內的其他物種和生態(tài)系統(tǒng),有利于提高生物多樣性,進而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C正確;
D、大熊貓具有旅游欣賞的直接價值,通過保護其棲息地和生態(tài)系統(tǒng)來間接影響其他物種的進化,具有促進協(xié)同進化的間接價值,D正確。
故選B。
11.農桿菌轉化法是植物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將重組DNA分子導入受體細胞的方法,常見轉化過程如圖所示,其中①-④表示相關過程。在轉化擬南芥時可使用蘸花法:待擬南芥開花后將花序浸潤在農桿菌懸液中1-2min,農桿菌會隨著萌發(fā)的花粉管進入胚囊,含目的基因的表達載體進入胚囊中的卵細胞,受精后待果實成熟,即可獲得含有目的基因的擬南芥種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圖中②③過程需要嚴格控制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類似物的比例
B.過程③獲得的轉基因試管苗中,單個細胞內可能同時存在多個BURY基因
C.蘸花法轉化擬南芥前去掉已形成的果實,有利于提高含目的基因種子的比例
D.兩種轉化法均可在當代獲得轉基因植株,并在當代完成轉基因性狀的鑒定
【答案】D
【分析】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驟主要包括:(1)目的基因的獲取;(2)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核心);(3)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4)目的基因的檢測與鑒定。
【詳解】A、圖中②③過程表示脫分化和再分化過程,需要嚴格控制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類似物的比例,以誘導細胞的增殖和分化,A正確;
B、過程③獲得的轉基因試管苗中,由于農桿菌轉化植物細胞,可多次插入目的基因,故過程③獲得的轉基因試管苗中,單個細胞內可能同時存在多個BURY基因,B正確;
C、蘸花法轉化擬南芥后所得種子可能含有目的基因,而轉化前已形成的果實中的種子均不含目的基因,故需要在轉化前去掉,有利于提高含目的基因種子的比例,C正確;
D、農桿菌轉化法可在當代獲得轉基因植株,蘸花法轉化法先獲得含目的基因的種子,種子再種下去長成轉基因植株,即在下一代中獲得轉基因植株,D錯誤。
故選D。
12.青梅果實中含有大量的齊墩果酸、丙酮酸等活性物質,常制作成具有保健功能的青梅飲品,其中青梅酒和青梅醋深受人們喜愛,其制作流程如下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生物A和生物C都能進行無氧呼吸并產(chǎn)生CO2
B.可以用胰蛋白酶和果膠酶進行酶解以破壞細胞壁
C.由反應①到反應②需要提高溫度并改善通氣狀況
D.可用澄清的石灰水來檢測溶液B中是否含有乙醇
【答案】C
【分析】果酒制作菌種是酵母菌,代謝類型是異養(yǎng)兼性厭氧型真菌,屬于真核細胞,條件是18~30℃、前期需氧,后期不需氧;果醋制作菌種是醋酸菌,屬于原核細胞,適宜溫度為30~35℃,需要持續(xù)通入氧氣。
【詳解】A、生物A為酵母菌,生物C為醋酸菌,前者無氧呼吸能產(chǎn)生CO2,后者無氧呼吸不能產(chǎn)生CO2,A錯誤;
B、根據(jù)酶的專一性,可以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進行酶解以破壞細胞壁,B錯誤;
C、由酒精發(fā)酵轉變?yōu)榇姿岚l(fā)酵,需要通入無菌空氣、提高發(fā)酵溫度,C正確;
D、澄清的石灰水是用來檢測CO2的,檢測是否含有乙醇需要用酸性重鉻酸鉀溶液,D錯誤。
故選C。
13.動物胚胎的表面卵裂出現(xiàn)于( )
A.均勻少黃卵B.不均勻少黃卵
C.中黃卵D.端黃多黃卵
【答案】C
【分析】動物卵裂模式的不同和卵內所含卵黃的數(shù)量和分布有密切關系,卵黃可阻滯卵裂進行的速度,甚至阻止卵裂面將細胞完全分開
【詳解】表面卵裂動物卵裂的一種類型,見于昆蟲類、蜘蛛類及其他節(jié)肢動物的中黃卵,這種卵裂與其他卵裂形式不同,此型卵裂最初只是位于卵黃塊中心的核進行分裂,并不伴有卵表面細胞質的分裂,不過此時尚存在著直接包圍核的原生質,核在其數(shù)量增加的過程中,同時通過卵黃塊向卵面移動,不久便到達卵面的原生質層,并在各核間的卵表層原生質出現(xiàn)了區(qū)界,不久與內部卵黃之間也形成了細胞界線,這時胚胎表面由一層細胞層包圍著,胚胎內部則充滿著無細胞結構的卵黃,C正確,ABD錯誤。
故選C。
14.“沒熟的果實不好吃,成熟的果實容易壞”,這種現(xiàn)象與植物激素茉莉酸和乙烯的先后作用有關。在未成熟的果實中,高濃度的茉莉酸促使細胞合成多種對動物和微生物有害的防御性物質,同時讓果子酸澀難咽;當果實開始成熟,含量升高的乙烯在激活“色香味”品質相關基因的表達,同時還激活茉莉酸分解代謝基因的表達,從而消減茉莉酸介導的防御性反應。據(jù)此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茉莉酸使果實“不好吃”有利于未成熟的果實中的種子繼續(xù)正常發(fā)育
B.乙烯介導形成的“色香味”品質能吸引動物取食,有助于種子的傳播
C.成熟果實容易壞,其意義在于通過微生物使果實腐爛進而促進種子萌發(fā)
D.增強乙烯激活的茉莉酸代謝基因的表達,有望獲得好吃又不易壞的果子
【答案】D
【分析】植物激素指的是在植物體內合成,從產(chǎn)生部位運輸?shù)阶饔貌课?,并且對植物體的生命活動產(chǎn)生顯著調節(jié)作用的微量有機物。
【詳解】A、在未成熟的果實中,高濃度的茉莉酸促使細胞合成多種對動物和微生物有害的防御性物質,同時讓果子酸澀難咽,茉莉酸使果實“不好吃”有利于未成熟的果實中的種子繼續(xù)正常發(fā)育,A正確;
B、含量升高的乙烯在激活“色香味”品質相關基因的表達,乙烯介導形成的“色香味”品質能吸引動物取食,有助于種子隨動物糞便排出而傳播,B正確;
C、成熟果實容易壞,其意義在于通過微生物使果實腐爛進而促進種子萌發(fā),是生物適應環(huán)境的表現(xiàn)之一,C正確;
D、乙烯能夠促進果實成熟,增強乙烯激活的茉莉酸代謝基因的表達,可以獲得好吃的果子,但不能獲得不易壞的果子,D錯誤。
故選D。
15.西瓜品種甲的瓜皮為深綠色,經(jīng)誘變育種獲得了淺綠色瓜皮品種乙和丙,三者之間雜交的部分結果如表所示。若乙和丙均只涉及一對基因的突變,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可用X射線或紫外線處理品種甲的干種子,使其定向突變?yōu)槠贩N乙和丙
B.品種乙和品種丙均發(fā)生了隱性突變,且二者含有的淺綠色基因為非等位基因
C.甲和乙雜交獲得的F?自交,F(xiàn)?中深綠色是純合子的概率為1/4
D.乙和丙雜交獲得的F?自交,F(xiàn)?中深綠色:淺綠色=15:1
【答案】B
【分析】基因的分離定律的實質是: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在減數(shù)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等位基因會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虻淖杂山M合定律的實質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詳解】A、進行誘變育種時,可用X射線或紫外線處理植物萌發(fā)的種子,提高其突變率,但不能使其發(fā)生定向突變,A錯誤;
B、分析實驗結果可知,甲和乙雜交以及甲和丙雜交,F(xiàn)1均為深綠色,說明品種乙和品種丙均發(fā)生了隱性突變;乙和丙雜交的子代為深綠色,說明乙和丙含有的淺綠色基因為非等位基因,B正確;
C、設甲為AABB,乙為aaBB,,則丙為AAbb,選用乙(aaBB)×丙(AAbb),則F1為AaBb表現(xiàn)為深綠;甲和乙雜交獲得的F1(AaBB)自交,F(xiàn)2中深綠色是純合子AABB的概率為1/3,C錯誤;
D、乙為aaBB,丙為AAbb,則乙和丙雜交獲得的(AaBb)F1自交,F(xiàn)2中深綠色:淺綠色=9:7,D錯誤。
故選B。
二、不定項選擇題:本部分共5題,每題3分,共15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有一個或多個符合題目要求的選項,全部答對得3分,答對但不全得1分,有錯誤選項不得分。
16.某興趣小組發(fā)現(xiàn)櫻桃受到機械損傷后容易腐爛,查閱相關資料后推測櫻桃腐爛可能與機械損傷引起櫻桃有氧呼吸速率升高有關。圖1表示櫻桃的細胞呼吸過程,A~E表示物質,①~④表示過程。為驗證機械損傷是否能引起櫻桃有氧呼吸速率升高,設計實驗裝置如圖2所示,忽略外界環(huán)境因素影響。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圖1中②③④的場所分別是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基質和線粒體內膜
B.橙色的重鉻酸鉀溶液在酸性條件下可以與E發(fā)生化學反應,變成灰綠色
C.圖2中將櫻桃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排除櫻桃表面微生物呼吸作用的影響
D.與完整未損傷的櫻桃相比,若圖2裝置中放入損傷的櫻桃則有色液滴向右移動更快
【答案】ABC
【分析】分析圖1,①過程是有氧呼吸(或無氧呼吸)的第一階段,②過程是無氧呼吸的第二階段,③過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階段,④過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階段,A是水,B是二氧化碳,C是[H](NADH、還原型輔酶Ⅰ),D是氧氣,E是酒精。
【詳解】A、圖1中②③④分別是無氧呼吸第二階段、有氧呼吸第二、三階段,場所分別是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基質和線粒體內膜,A正確;
B、E是酒精,橙色的重鉻酸鉀溶液在酸性條件下可以與酒精發(fā)生化學反應,變成灰綠色,B正確;
C、圖2裝置中的櫻桃需要消毒,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殺死櫻桃表面微生物,排除櫻桃表面微生物呼吸作用對實驗的干擾,C正確;
D、由于圖2裝置中放入了NaOH溶液,所以櫻桃有氧呼吸速率可用單位時間內氧氣的消耗量來表示的,所以無論放入哪種櫻桃,有色液滴應向左移動,D錯誤。
故選ABC。
17.現(xiàn)有一株小籽粒的純合突變株甲,將甲與野生型植株雜交,F(xiàn)1均為正常籽粒,F(xiàn)1配子的功能及受精卵活力均正常。利用F1進行下列雜交實驗,統(tǒng)計正常籽粒與小籽粒的數(shù)量。已知來自母本的某些基因,在子代中無功能。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F1(♂)×甲(♀)→正常籽粒:小籽粒=3:1
F1(♀)×甲(♂)→正常籽粒:小籽粒=1:1
A.來自母本的某些基因無功能,可能是發(fā)生甲基化所致
B.正常籽粒為顯性性狀,籽粒的性狀可能受兩對等位基因控制
C.F1產(chǎn)生配子時,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但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D.F1自交,所結籽粒的表型及比例為正常籽粒:小籽粒=13:3
【答案】CD
【分析】表觀遺傳是指DNA序列不發(fā)生變化,但基因的表達卻發(fā)生了可遺傳的改變,即基因型未發(fā)生變化而表現(xiàn)型卻發(fā)生了改變,如DNA的甲基化,甲基化的基因不能與RNA聚合酶結合,故無法進行轉錄產(chǎn)生mRNA,也就無法進行翻譯,最終無法合成相應蛋白,從而抑制了基因的表達。
【詳解】A、表觀遺傳是指DNA序列不發(fā)生變化,但基因的表達卻發(fā)生了可遺傳的改變,DNA甲基化是表觀遺傳的一種,來自母本的某些基因無功能,可能是發(fā)生甲基化所致,A正確;
B、具有相對性狀的純合子雜交,子一代表現(xiàn)出的是顯性性狀,純合突變株甲與野生型植株雜交,F(xiàn)1均為正常籽粒,說明正常籽粒為顯性性狀,甲是隱性純合子,由于F1(♂)×甲(♀)子代出現(xiàn)3∶1的分離比,是1∶1∶1∶1的變式,說明籽粒的性狀可能受兩對等位基因控制,B正確;
C、設相關基因是A/a、B/b,則F1基因型是AaBb,產(chǎn)生配子時,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C錯誤;
D、由實驗一可知,F(xiàn)1做父本產(chǎn)生配子是AB∶Ab∶aB∶ab=1∶1∶1∶1,實驗二可知F1做母本由于某些基因無功能,故產(chǎn)生可育配子AB∶Ab∶aB∶ab≠1∶1∶1∶1,F(xiàn)1自交,正常籽粒:小籽粒≠13:3,D錯誤。
故選CD。
18.NO是一種氣體信號分子,可作為神經(jīng)遞質發(fā)揮作用。NO通過激活鳥苷酸環(huán)化酶增加胞質內環(huán)磷酸鳥苷(cGMP)的水平,進而引發(fā)一系列生物學效應,這一信號傳導路徑在生理和病理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下圖是NO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張,使血管擴張,降低血壓的示意圖。PDE(磷酸二酯酶)將cGMP水解成5'-GMP,從而終止cGMP的信號傳導。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降低細胞外Ca2+的濃度,有利于降低血壓
B.提高一氧化氮合酶或者抑制鳥苷酸環(huán)化酶的活性均可以升高血壓
C.NO和乙酰膽堿均需要與細胞內的特異性受體結合,進而發(fā)揮生理效應
D.機體通過PDE降解cGMP的機制,確保了細胞對信號的響應是可控的
【答案】ABC
【分析】某些神經(jīng)元含有一氧化氮合成酶,該酶能使精氨酸生成一氧化氮。生成的一氧化氮從一個神經(jīng)元彌散到另一神經(jīng)元中,而后作用于鳥苷酸環(huán)化酶并提高其活力,從而發(fā)揮出生理作用。因此,一氧化氮是一個神經(jīng)元間信息溝通的傳遞物質,但與一般遞質有區(qū)別。
【詳解】A、據(jù)圖可知,Ca2+進入細胞后能促進NO的合成,而NO能降低血壓,因此降低細胞外Ca2+的濃度,不利于降低血壓,A錯誤;
B、提高一氧化氮合酶或者鳥苷酸環(huán)化酶的活性,均可以促進cGMP的生成,從而降低血壓,B錯誤;
C、乙酰膽堿與細胞膜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進而發(fā)揮生理效應,C錯誤;
D、磷酸二酯酶(PDE)將cGMP水解成5'-GMP,這是終止cGMP信號傳導的關鍵步驟。通過這種機制,細胞可以精確地控制信號響應的持續(xù)時間和強度,確保細胞對信號的響應是可控的,D正確。
故選ABC。
19.南通濠河風景區(qū)管理人員利用生態(tài)浮床技術,以當?shù)孛廊私?根具有泌氧功能)作為浮床挺水植物,凈化濠河水質,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優(yōu)先選用當?shù)孛廊私蹲鳛楦〈仓参?,遵循了生態(tài)工程的協(xié)調原理
B.美人蕉的根系通過吸收水體中含氮、磷的有機污染物,實現(xiàn)水質的凈化
C.美人蕉能通過遮蔭抑制藻類繁殖,并能通過泌氧促進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D.美人蕉的引入可豐富濠河的組成成分和營養(yǎng)結構,提高其恢復力穩(wěn)定性
【答案】BD
【分析】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生物種類越多,營養(yǎng)結構越復雜,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就越強,抵抗力穩(wěn)定性就越高;反之,生物種類越少,營養(yǎng)結構越簡單,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就越弱,抵抗力穩(wěn)定性就越低。
【詳解】A、生態(tài)工程的原理包括整體、協(xié)調、循環(huán)和自生,優(yōu)先選用當?shù)孛廊私蹲鳛楦〈仓参?,遵循了生態(tài)工程的協(xié)調原理,A正確;
B、美人蕉的根系通過吸收水體中含氮、磷的無機鹽,實現(xiàn)水質的凈化,不能直接吸收有機污染物,B錯誤;
C、美人蕉能通過遮蔭抑制藻類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從而抑制其繁殖,并能通過泌氧促進分解者的分解作用,C正確;
D、美人蕉的引入可豐富濠河的組成成分和營養(yǎng)結構,提高其抵抗力穩(wěn)定性,D錯誤。
故選BD。
20.宮頸癌的發(fā)病率位于我國女性惡性腫瘤的第二位,可通過注射疫苗預防,但出現(xiàn)癌細胞轉移的宮頸癌患者治療選擇十分有限。Tivdak是一種靶向組織因子(TF)的抗體藥物偶聯(lián)物(ADC),由一種可被裂解的蛋白酶連接劑將微管破壞劑偶聯(lián)在單克隆抗體上制備,其作用機制如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抗體的作用是導向,藥物是微管破壞劑
B.①為TF,控制該物質的基因在各個細胞中均表達
C.Tivdak進入靶細胞后,被水解釋放微管破壞劑,進而殺死癌細胞
D.Tivdak可選擇性殺傷癌細胞,一般不會損傷正常細胞
【答案】ACD
【分析】據(jù)圖分析,抗體與靶細胞膜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通過胞吞的方式把藥物(細胞毒素)一并帶進靶細胞,引起靶細胞溶酶體膜的破裂,最后導致細胞凋亡,實現(xiàn)了對腫瘤細胞的選擇性殺傷。
【詳解】A、ADC由抗體和藥物構成,其中抗體能特異性識別腫瘤細胞表面的組織因子(TF),將ADC靶向運輸?shù)侥[瘤細胞,藥物是微管破壞劑,起到殺傷作用,A正確;
B、控制組織因子(TF)的基因的表達具有選擇性,并不是在所有細胞中表達,B錯誤;
C、微管破壞劑和抗體由蛋白酶連接劑連接,Tivdak進入靶細胞后,被水解釋放微管破壞劑,進而殺死癌細胞,C正確;
D、Tivdak具有特異性識別作用,可專門進入宮頸癌細胞內起作用,一般不會損傷正常細胞,D正確。
故選ACD。
第II卷(非選擇題)
三、非選擇題:本部分共5題,共55分。
21.(12分,除標明外,每空2分)不同光質及其組合會影響植物代謝過程。研究人員以留蘭香薄荷幼苗為實驗材料,以自然光(W)為對照,采用紅光(R)、藍光(B)和紅藍混合光(RB)進行光照處理(下表),探究不同光質對留蘭香薄荷生長、生理指標和次生代謝物合成的影響。得到如下結果(如圖),回答下列問題:
W:自然光處理;R:紅光處理;B:藍光處理;RB:紅藍混合光處理。
(1)提取高等植物綠色葉片中的光合色素常采用的試劑是 。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在類囊體薄膜上轉化為 。
(2)據(jù)圖表分析,最有利于增加葉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光質成分是 ;紅光處理組(R組)葉綠素含量高于對照組(W組)的原因是 。
(3)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光質可改變留蘭香薄荷次生代謝產(chǎn)物含量。與對照組(W組)相比,紅藍混合光可促進留蘭香薄荷香芹酮的積累(薄荷精油主要成分之一)。據(jù)此,請你提出進一步增加單位質量葉片中薄荷精油含量的研究思路: 。
【答案】(1)無水乙醇 化學能
(2)紅藍混合光(RB) 紅光促進葉綠素的合成
(3)調整紅光和藍光的比例以及光照時間,以找到最佳的光質組合和光照時間
【分析】光合色素分為:葉綠素a、葉綠素b、葉黃素、胡蘿卜素,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其作用是吸收、傳遞、轉化光能。
光合作用過程:(1)光反應場所在葉綠體類囊體薄膜,發(fā)生水的光解、ATP和NADPH的生成;(2)暗反應場所在葉綠體的基質,發(fā)生CO2的固定和C3的還原,消耗ATP和NADPH。
【詳解】(1)光合色素易溶于有機溶劑,故提取高等植物綠色葉片中的光合色素常采用的試劑是無水乙醇;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在類囊體薄膜上轉化為ATP和NADPH中活躍的化學能。
(2)據(jù)圖可知,采用紅光(R)紅藍混合光(RB)進行光照處理,可溶性糖含量高于自然光(W),而藍光(B)處理的可溶性糖含量低于自然光(W),故最有利于增加葉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光質成分是紅藍混合光(RB);紅光處理組(R組)葉綠素含量高于對照組(W組)的原因可能是紅光促進葉綠素的合成。
(3)據(jù)題干信息可知,紅藍混合光可以促進留蘭香薄荷香芹酮的積累,因此可以通過調整紅光和藍光的比例和光照時間,來找到最佳的光質組合和光照時間,以最大化精油的合成。
22.(10分,除標明外,每空1分)牽?;閮尚曰?,其花色有白色、紅色、藍紫色等,其花色形成的機制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信息不能夠體現(xiàn)牽?;ɑㄉ男纬膳c基因的關系是 (填序號)。
①牽?;ɑㄉ男纬墒軆蓪Κ毩⑦z傳的基因A/a、B/b的控制
②基因A/a、B/b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牽?;ɑㄉ男纬?br>③基因A/a、B/b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細胞代謝,進而控制牽?;ɑㄉ男纬?br>(2)某興趣小組以甲、乙、丙三株牽?;閷嶒灢牧?,獲取提取液,并對提取液進行鑒定。實驗結果如表所示。
注:“+”表示陽性,“-”表示陰性。
①據(jù)表分析牽?;椎幕蛐陀? 種可能。
②讓乙和丙雜交得到F1,F(xiàn)1的表型及比例是藍紫花:紅花:白花=1:1:2。據(jù)此分析,乙的基因型是 ,丙的基因型是 。小組成員分析后認為該實驗結果不能說明基因A/a、B/b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理由是 。(2分)
為探究基因A/a、B/b的位置關系,小組成員讓F1中的藍紫花植株自交。不考慮突變和染色體互換,請寫出預期的結果和結論: 。(4分)
【答案】(1)②
(2)4 Aabb aaBb 無論基因A/a、B/b是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還是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都可以得出相同的結果
(3)若子代藍紫花:紅花:白花=9:3:4,則基因A/a、B/b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
若子代藍紫花:紅花:白花=2:1:1,則基因A/a、B/b位于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
【分析】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實質是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詳解】(1)①據(jù)圖所示基因A控制酶A的合成,白色前提物質在酶A的催化作用下形成DHK,從而表現(xiàn)為紅色;基因B控制酶B合成,可以催化DHK轉化為DHQ,從而表現(xiàn)為藍紫色,說明牽?;ɑㄉ男纬墒軆蓪Κ毩⑦z傳的基因A/a、B/b的控制,①正確;
②③據(jù)圖所示,基因A、基因B通過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細胞代謝,進而控制牽?;ɑㄉ男纬桑皇峭ㄟ^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牽?;ɑㄉ男纬?,②錯誤;③正確。
②錯誤,故選②。
(2)①甲含有酶A和酶B,說明甲含有A、B,因此甲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AABb、AaBB、AaBb,有4種可能性。
②乙只含有酶A,說明基因型為A-bb,丙只含有酶B,說明基因型為aaB-,兩者雜交子代,藍紫花=1/4,說明乙的基因型為Aabb,丙的基因型為aaBb。若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則乙產(chǎn)生的配子種類及比例為Ab:ab=1:1,丙產(chǎn)生的配子種類及比例為aB:ab=1:1,雜交子代基因型及比例為AaBb:Aabb:aaBb:aabb=1:1:1:1,表型及比例為藍紫花:紅花:白花=1:1:2;若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則乙產(chǎn)生的配子種類及比例為Ab:ab=1:1,丙產(chǎn)生的配子種類及比例為aB:ab=1:1,雜交子代基因型及比例為AaBb:Aabb:aaBb:aabb=1:1:1:1,表型及比例為藍紫花:紅花:白花=1:1:2。無論基因A/a、B/b是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還是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都可以得出相同的結果,因此該實驗結果不能說明基因A/a、B/b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
(3)F1中的藍紫花植株基因型為AaBb,若基因A/a、B/b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則滿足自由組合定律,自交子代藍紫花:紅花:白花=9:3:4。若基因A/a、B/b位于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該個體產(chǎn)生的配子及種類為Ab:aB=1:1,自交子代基因型及比例為AaBb:AAbb:aaBB=2:1:1,表型及比例為藍紫花:紅花:白花=2:1:1。
23.(10分,除標明外,每空1分)2023年12月,我國科學家研制出了一種能感知血糖的波動,并能動態(tài)調節(jié)血糖濃度的智能胰島素IA.智能胰島素的結構如圖甲所示,其中結構X能和葡萄糖競爭結合葡萄糖轉運載體GLUT,具有抑制GLUT活性的功能,其發(fā)揮作用的機理如圖乙所示?;卮鹣铝袉栴}:
(1)IA中的結構X和 (填一種物質)具有相似的化學結構,注入到血液中的IA不僅能和GLUT結合,還能和 特異性結合。
(2)實驗小組將足量且等量的帶熒光標記的IA和帶熒光標記的胰島素,分別加入盛有等量紅細胞膜(紅細胞膜上只有GLUT,沒有胰島素受體)懸液的a組和b組試管中,室溫處理30分鐘,使IA、胰島素與紅細胞充分混合。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a試管中的熒光出現(xiàn)在細胞膜上,b試管中的熒光出現(xiàn)在懸浮液中,據(jù)此可以得出的實驗結論是 。試在該實驗的基礎上,進一步設計實驗驗證葡萄糖濃度對IA和GLUT結合的影響,實驗設計思路應為 ,預測實驗結果為 。
(3)注射IA降低血糖在臨床治療上最顯著的優(yōu)點是能避免出現(xiàn)低血糖現(xiàn)象,某同學繪制如圖丙所示模型解釋該原因。試補充空格處,完成該模型構建(注:①、②、③、④處均填“增加”或“減少”,⑤處填“提高”或“降低”)。
;② ;③ ;④ ;⑤ 。
【答案】(1)葡萄糖 胰島素受體
(2)IA能和GLUT特異性結合,且結合的部位是IA的結構X 向a試管中加入葡萄糖,增加葡萄糖濃度,并檢測細胞膜上的熒光強度 隨著葡萄糖濃度的增加,細胞膜上的熒光強度逐漸減弱
(3)減少 增加 減少 減少 降低
【分析】當血糖濃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時,胰島B細胞的活動增強,胰島素分泌量明顯增加。體內胰島素水平的上升,一方面促進血糖進入組織細胞進行氧化分解,進入肝、肌肉合成糖原,進入脂肪組織細胞轉變?yōu)楦视腿?;另一方面又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質轉變葡萄糖。當血糖濃度降低時,胰島A細胞的活動增強,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加。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促進肝糖原分解為葡萄糖進入血液,促進非糖物質轉變?yōu)樘?,使血糖濃度回升正常水平?br>【詳解】(1)結合題意可知,IA結構中的X能和轉運葡萄糖的特異性載體GIUT結合,因此其結構和葡萄糖的結構相似,并且該結構還含有胰島素,胰島素能和胰島素受體特異性結合,因此不僅能和GLUT結合,還能和胰島素受體特異性結合。
(2)a組和b組試管室溫處理30分鐘,使IA、胰島素與紅細胞充分混合。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a試管中的熒光出現(xiàn)在細胞膜上,b試管中的熒光出現(xiàn)在懸浮液中,說明a試管中的IA能和紅細胞膜上的GLUT受體結合,而b試管中的胰島素不能和GLUT受體結合,說明IA結合GLUT的部位是X,因此可以得出的實驗結論是IA能和GLUT特異性結合,且結合的部位是IA的結構X。若要設計進一步的實驗驗證葡萄糖濃度對IA和GLUT結合的影響,應當以a試管為研究對象,即向a試管中加入葡萄糖,增加葡萄糖濃度,并檢測細胞膜上的熒光強度,由于葡萄糖能和IA競爭性和GLUT結合,因此增加葡萄糖會降低IA和GLUT結合的機率,導致細胞膜上的熒光強度不斷的減弱。
(3)注射IA降低血糖在臨床治療上最顯著的優(yōu)點是能避免出現(xiàn)低血糖現(xiàn)象,其原因是血糖濃度下降時,葡萄糖和GLUT結合減少,從而IA和GIUT的結合增多,IA大多數(shù)和GLUT結合,從而使膜上GIUT的含量減少,從而降低細胞膜上攝取葡萄糖的速率,避免出現(xiàn)低血糖現(xiàn)象。
24.(7分,除標明外,每空1分)長江江豚是長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指示性旗艦物種,因種群數(shù)量少,被稱為“水中大熊貓”。近幾年來,在南昌市東湖區(qū)揚子洲鎮(zhèn)境內的贛江水域不時可以觀察到三五成群的長江江豚在水中暢游。江豚的活躍證明該水域的魚類資源豐富,過度捕撈的現(xiàn)象得到遏制,“十年禁漁”成果初現(xiàn)?;卮鹣铝袉栴}:
(1)長江江豚主要以小型魚類為食,在食物鏈中,長江江豚至少位于第 營養(yǎng)級,一只江豚一天大約要進食自身重量10%的魚類,若這些魚類中的能量未被長江江豚同化,則其去向是 ,同化的能量的去向是 。
(2)實行禁漁后,揚子洲鎮(zhèn)境內的贛江水域各種魚類資源豐富,該水域內長江江豚種群數(shù)量增多,從種群數(shù)量特征的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 。禁漁后該水域達到了生態(tài)平衡,其具有的特征是 。
(3)如果水域污染嚴重,過度捕撈,該水域會發(fā)生逆行演替,與正常的水域生態(tài)系統(tǒng)相比,從群落結構和物種豐富度的角度分析,該水域逆行演替后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最終發(fā)生的變化是 。
(4)當?shù)卣块T在江豚頻現(xiàn)的水域附近修建了觀景點,引導退捕漁民探索農家樂、江豚研學等旅游項目,將獨特的生態(tài)資源轉化為“金山銀山”,這體現(xiàn)了生物多樣性價值中的 。
【答案】(1)三 以江豚糞便的形式流向分解者 一部分通過細胞呼吸作用以熱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江豚自身生長、發(fā)育、繁殖
(2)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和遷入率大于遷出率) 結構平衡、功能平衡和收支平衡
(3)群落結構趨于簡單,物種豐富度減少
(4)直接價值
【分析】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信息的種類:物理信息、行為信息、化學信息;信息傳遞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作用:
個體方面: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離不開信息的作用。
種群方面:生物種群的繁衍離不開信息的傳遞。
群落與生態(tài)系統(tǒng)方面:信息傳遞能夠調節(jié)生物的種間關系,進而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與穩(wěn)定。
一個物種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處的空間位置,占用資源情況,以及與其他物種之間的關系等,稱為這個物種的生態(tài)位。研究某動物的生態(tài)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棲息地、食物、天敵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研究某種植物的生態(tài)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區(qū)域內的出現(xiàn)頻率、種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與其他物種之間的關系。
【詳解】(1)根據(jù)題意,長江江豚主要以小型魚類為食,因此長江江豚是肉食性動物,吃植食性動物,植食性動物吃植物,因此長江江豚至少位于第三營養(yǎng)級,長江江豚所食魚類中的能量部分未被長江江豚同化,而是以江豚糞便的形式流向分解者,同化能量去向是一部分通過細胞呼吸作用以熱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江豚自身生長、發(fā)育、繁殖。
(2)根據(jù)題意,實行禁漁后,長江江豚種群數(shù)量增多,從種群數(shù)量特征的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可能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或遷入率大于遷出率;該水域達到了生態(tài)平衡,其具有的特征是結構平衡、功能平衡和收支平衡。
(3)如果水域污染嚴重,過度捕撈,該水域會發(fā)生逆行演替,與正常的水域生態(tài)系統(tǒng)相比,該水域可能物種數(shù)目會減少,進而影響群落結構,因此逆行演替后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最終發(fā)生的變化是群落結構趨于簡單,物種豐富度減少。
(4)修建了觀景點,引導退捕漁民探索農家樂、江豚研學等旅游項目,屬于生物多樣性價值中的直接價值。
25.(16分,除標明外,每空2分)甘薯是一種重要的糧食作物,對低溫敏感,極不耐霜凍。當溫度低于10℃時,甘薯的儲藏性能降低??蒲腥藛T欲將黃粉蟲細胞內的抗凍蛋白基因TmAFP導入甘薯細胞中培育抗凍甘薯新品種,主要技術路線如圖1所示,相關限制酶切割位點如圖2所示(箭頭表示切割位點)。
據(jù)圖回答問題。
(1)若要利用PCR技術獲取并克隆TmAFP基因,需要設計 種引物,引物的堿基序列不能互補,以免發(fā)生 。PCR反應中 過程所需溫度最低。
(2)圖1中①是指 ,這一步是培育轉基因抗凍甘薯的核心工作。為了成功得到重組質粒P2,確保TmAFP基因插入載體中的方向正確,最好選用限制酶 切割質粒P1。
(3)采用農桿菌轉化法將TmAFP基因導入甘薯細胞,農桿菌細胞中T-DNA的作用是 。
(4)圖1中⑤和⑥分別為 過程,可用 技術檢測轉基因甘薯愈傷組織中是否產(chǎn)生抗凍蛋白。
【答案】(1)2 引物自身結合 復性
(2)構建基因表達載體 Sma Ⅰ、Xba Ⅰ
(3)攜帶目的基因進入紅薯細胞,并整合到甘薯細胞的染色體DNA上
(4)脫分化、再分化 抗原-抗體雜交
【分析】基因工程基本操作程序:目的基因的獲取、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和目的基因的檢測與鑒定。
【詳解】(1)若要利用PCR技術獲取并克隆TmAFP基因,由于PCR技術需要一對引物來啟動和擴增目的基因,因此需要設計2種引物。引物的堿基序列不能互補,以免在PCR反應過程中引物自身結合,形成“引物二聚體”,從而影響目的基因的擴增。在PCR反應中,①高溫變性:DNA解旋過程;②低溫復性:引物結合到互補鏈DNA上;③中溫延伸:合成子鏈,因此復性(或稱為退火)過程所需溫度最低。
(2) 圖1中①是指將目的基因(TmAFP基因)與運載體(質粒1P1)結合,形成重組質粒的過程,是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這一步是培育轉基因抗凍甘薯的核心工作。據(jù)圖1可知,為了目的基因能表達出蛋白質,目的基因應插入啟動子和終止子之間,該位置有三種酶(Sma Ⅰ、Xba Ⅰ和Hind Ⅲ)識別序列,據(jù)圖2可知,Sma Ⅰ和EcR V切割產(chǎn)生平末端,Xba Ⅰ和Spe Ⅰ產(chǎn)生相同的黏性末端,因此根據(jù)目的基因兩端的序列,為了成功得到重組質粒P2,確保TmAFP基因插入載體中的方向正確,最好選用限制酶Sma Ⅰ、Xba Ⅰ切割質粒P1。
(3)采用農桿菌轉化法將TmAFP基因導入甘薯細胞時,農桿菌細胞中的T?DNA能轉移并整合到甘薯細胞的染色體DNA上。因此,T?DNA的作用是作為運輸目的基因(TmAFP基因)的工具,將其導入甘薯細胞并整合到其基因組中。
(4) 圖1中⑤和⑥分別為脫分化和再分化過程。脫分化是指已經(jīng)分化的細胞失去其特有的結構和功能,轉變?yōu)槲捶只癄顟B(tài)的過程;而再分化則是指未分化的細胞重新獲得分化能力,發(fā)育成特定組織和器官的過程。在這兩個過程中,甘薯細胞會經(jīng)歷一系列的形態(tài)和生理變化,最終形成轉基因甘薯植株。為了檢測轉基因甘薯愈傷組織中是否產(chǎn)生抗凍蛋白,可以采用抗原-抗體雜交技術,該技術利用抗原與抗體之間的特異性結合原理,可以準確地檢測出目標蛋白(即抗凍蛋白)的存在。
組別
ROS相對值
T-AOC
正常ASP組
1928.76
5.24
正常對照組
1971.40
5.17
衰老對照組
2740.15
2.69
衰老ASP組
2096.73
3.64
親本
F?。
甲×乙
深綠色
乙×丙
深綠色
甲×丙
深綠色
表:不同處理LED補光參數(shù)
試驗處理
光譜能量
峰值波長(nm)
自然光
自然光
390~780
紅光
紅光占比100%
650
藍光
紅光占比0
450
紅藍混合光
紅光占比50%
450~650
牽?;ㄆ贩N
甲
乙
丙
酶A
+
+
-
酶B
+
-
+
這是一份(解析版)-【贏在高考·黃金8卷】備戰(zhàn)2024年高考生物模擬卷(全國專用),共3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6億劑次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解析版)-【贏在高考·黃金8卷】備戰(zhàn)2024年高考生物模擬卷(廣西專用),共1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05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解析版)-【贏在高考·黃金8卷】備戰(zhàn)2024年高考生物模擬卷(甘肅專用),共2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07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