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果果同學觀察的某種動物身體輻射對稱,有刺細胞,有口無肛門。該動物最有可能是( )
A. 蛔蟲B. 渦蟲C. 水螅D. 沙蠶
【答案】C
【分析】腔腸動物:結構簡單,生活在水中,身體輻射對稱,體壁由外胚層和內胚層兩層細胞及中間無細胞結構的中膠層構成,體內有消化腔,有口無肛門。
【詳解】水螅的身體呈輻射對稱,體表有刺細胞,有口無肛門,屬于腔腸動物;蛔蟲屬于線形動物,渦蟲屬于扁形動物,沙蠶屬于環(huán)節(jié)動物,
故選C。
2. 秀麗隱桿線蟲是重要的實驗動物,具有身體細長、呈圓柱形、有口有肛門等特征,它屬于( )
A. 腔腸動物B. 扁形動物C. 線形動物D. 環(huán)節(jié)動物
【答案】C
【詳解】試題分析:線形動物門的動物身體通常呈長圓柱形,兩端尖細,不分節(jié),由三胚層組成。秀麗隱桿線蟲的身體細長、呈圓柱形、有口有肛門,它屬于線形動物。
3. 大雨過后,山間小路上常常見到一些蚯蚓,這是蚯蚓( )
A. 為了便于“飲水”B. 為了便于呼吸
C. 了便于取食D. 喜歡生活在潮濕地面
【答案】B
【分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蚯蚓的呼吸。解答時可以從蚯蚓的呼吸器官和呼吸特點方面來切入。
【詳解】蚯蚓沒有專門的呼吸器官,它們依靠體壁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蚯蚓的體壁能夠分泌粘液,使體壁始終保持濕潤,以保證正常的呼吸,同時減少與土壤的摩擦。但是,由于剛下過雨,雨水填滿了土壤中的縫隙,地表濕潤造成了地下氧氣不足,蚯蚓的呼吸受阻,因此蚯蚓都到地面呼吸。故選B
4. 福壽螺繁殖能力極強,它們食性廣泛,尤其對水稻的危害極大。下列有關福壽螺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具有螺旋型的貝殼B. 有外套膜
C. 運動器官是尾鰭D. 呼吸器官是鰓
【答案】C
【分析】福壽螺屬于軟體動物。軟體動物的主要特征有:身體柔軟,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用鰓呼吸。
【詳解】A.福壽螺作為軟體動物,通常具有螺旋型的貝殼,貝殼可以保護其柔軟的身體,A正確。
B.軟體動物有外套膜,外套膜能分泌物質形成貝殼,還具有保護身體內部柔軟器官的作用,B正確。
C.福壽螺的運動器官是足,而不是尾鰭。尾鰭是魚類特有的運動器官,魚類通過尾鰭的擺動在水中游動。福壽螺生活在水中或潮濕的環(huán)境中,依靠足進行緩慢的爬行等運動,C錯誤。
D.福壽螺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鰓可以從水中攝取氧氣,排出二氧化碳,D正確。
故選C。
5. 七星瓢蟲被人們稱為“活農藥”。下列屬于七星瓢蟲特征的是( )
①體表有外骨骼 ②身體大多具有貝殼 ③身體和附肢都分節(jié) ④體內有脊柱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B
【分析】節(jié)肢動物特征:身體許多體節(jié)構成的,并且分部,體表有外骨骼,足和觸角也分節(jié),如蝗蟲、蝦、蟹、蜘蛛。昆蟲是節(jié)肢動物中最多的一類,節(jié)肢動物除昆蟲外,還包括甲殼類(如蝦、蟹)、多足類(如蜈蚣)等。昆蟲的特征: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部有一對觸角,一對復眼,有三對足,一般有2對翅。
【詳解】七星瓢蟲的①體表有外骨骼,身體堅硬;七星瓢蟲有三對足,有2對翅,屬于節(jié)肢動物中的昆蟲,③身體和附肢均分節(jié),七星瓢蟲體內無脊柱,屬于無脊椎動物,身體大多具有貝殼是軟體動物的特征,因此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6. 若將渦蟲、蜜蜂分為甲類,草魚、青蛙、蜥蜴分為乙類,則分類依據是( )
A. 生活在水中B. 用肺呼吸
C. 體內有否脊柱D. 體溫恒定
【答案】C
【分析】根據動物體內有無脊椎骨組成的脊柱,可以把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屬于脊椎動物,體內有脊椎骨組成的脊柱;腔腸動物、環(huán)節(jié)動物、軟體動物、節(jié)肢動物都屬于無脊椎動物,體內沒有脊椎骨組成的脊柱。
【詳解】A.渦蟲、草魚都生活在水中,因此,生活在水中不是分類依據,A錯誤。
B.題中動物中,只有蜥蜴和青蛙成體用肺呼吸,因此,用肺呼吸不是分類依據,B錯誤。
C.渦蟲、蜜蜂體內沒有脊椎骨組成的脊柱,屬于無脊椎動物;草魚、青蛙、蜥蜴體內有脊柱,屬于脊椎動物,因此,分類依據是體內是否有脊柱,C正確。
D.題中動物的體溫都隨環(huán)境溫度改變而改變,因此,體溫恒定不是分類依據,D錯誤。
故選C。
7. “魚戲蓮葉間”是描寫魚在蓮間游泳的情景。為小魚游泳前進提供動力的是( )
A. 軀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擺動B. 尾鰭和臀鰭的左右擺動
C. 胸鰭和尾鰭的左右擺動D. 胸鰭和背鰭的共同協調配合
【答案】A
【分析】魚的運動器官是鰭,有尾鰭、臀鰭、背鰭、腹鰭、胸鰭.各種鰭是相互配合、相互協作,共同完成運動。
【詳解】鯽魚的鰭有尾鰭、臀鰭、背鰭、腹鰭、胸鰭。其中胸鰭和腹鰭有保持魚體左右方向的平衡的作用,胸鰭還有轉換方向的作用;背鰭有保持豎直方向的平衡的作用;尾鰭能夠產生前進的動力和控制運動的方向。魚在游泳時,前進的動力來自于軀干部和尾鰭的擺動,各種鰭是相互協作來完成運動的。
故選A。
8. 2023年1月,有媒體報道,在大別山地區(qū)發(fā)現蛙類新物種-—大別山姬蛙,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A. 體內有脊柱B. 體溫不恒定
C. 幼體用鰓呼吸D. 成體只用肺呼吸
【答案】D
【分析】蛙類屬于兩棲動物。兩棲動物的主要特征有:體內有脊柱;體溫不恒定,屬于變溫動物;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大多生活在陸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
【詳解】A.大別山姬蛙屬于兩棲動物,體內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A正確。
B.兩棲動物體溫不恒定,隨環(huán)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B正確。
C.蛙類屬于兩棲動物,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大多生活在陸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C正確。
D.成體大多生活在陸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而不是成體只用肺呼吸,D錯誤。
故選D。
9. 下列屬于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共同特征的是( )
A. 都是恒溫動物B. 都是陸生脊椎動物
C. 發(fā)育過程都為變態(tài)發(fā)育D. 生殖方式都為卵生
【答案】D
【分析】爬行動物主要特征:體表覆蓋角質鱗片或甲,用肺呼吸,體溫不恒定,會隨外界的溫度變化而變化。心臟只有三個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體內受精,卵生或卵胎生。兩棲動物是雌雄異體,在水中完成體外受精;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發(fā)育為變態(tài)發(fā)育,成體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陸地上,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
【詳解】A.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體溫都不恒定,都屬于變溫動物,A錯誤。
B.爬行動物生殖不需有水的環(huán)境,屬于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而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fā)育必須在有水的環(huán)境下進行,不是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B錯誤。
C.兩棲動物的發(fā)育為變態(tài)發(fā)育,而爬行動物的發(fā)育不屬于變態(tài)發(fā)育,C錯誤。
D.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都能夠產卵,是卵生的動物,生殖方式為卵生,D正確。
故選D。
10. “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鳥在飛行時用于氣體交換的器官是( )
A. 氣囊B. 氣管C. 肺D. 氣囊和肺
【答案】C
【分析】鳥類的主要特征:體表覆羽,前肢變成翼;有喙無齒;有氣囊輔助肺呼吸。
【詳解】鳥類用肺呼吸,有氣囊輔助呼吸,呼吸一次在肺內進行兩次氣體交換,可獲得充足的氧氣。氣囊的作用是暫時貯存氣體,輔助呼吸。因此,鳥在飛行時用于氣體交換的器官是肺,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選C。
11. 家鴿飛行時肺內進行氣體交換是在什么時候( )
A. 吸氣時B. 呼氣時
C. 吸氣和呼氣時D. 吸氣和呼氣之間
【答案】C
【分析】根據“家鴿,氣體交換”可知,本題考查的是鳥類的呼吸特點,運用鳥的特有呼吸方式(雙重呼吸)進行分析解答。
【詳解】鳥類,使用肺進行呼吸,具有與肺相通的氣囊,氣囊能輔助呼吸。吸氣時,吸進的空氣一部分在肺內進行氣體交換,一部分則直接進入氣囊;呼氣時,氣囊內的氣體又返回肺部進行氣體交換,故選C。
12. 2023年4月旅美大熊貓“丫丫”歸國時引發(fā)全網關注。下列有關“丫丫”說法錯誤的是( )
A. “丫丫”體表覆羽
B. “丫丫”體溫不會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
C. “丫丫”的繁殖方式為胎生
D. “丫丫”口腔內有牙齒的分化
【答案】A
【分析】大熊貓屬于哺乳動物,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有:體表被毛;體溫恒定,不會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生殖方式為胎生,哺乳;口腔內有牙齒的分化,且分化為門齒、犬齒和臼齒。
【詳解】A.大熊貓 “丫丫” 屬于哺乳動物,體表被毛,而鳥類體表覆羽?!把狙尽?體表覆羽的說法錯誤,A錯誤。
B.哺乳動物體溫恒定,“丫丫” 作為哺乳動物,能夠通過自身的調節(jié)機制保持體溫相對穩(wěn)定,不會隨著環(huán)境的溫度變化而發(fā)生大幅度變化,B正確。
C.哺乳動物生殖方式為胎生,“丫丫” 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C正確。
D.哺乳動物口腔內有牙齒的分化,不同類型的牙齒具有不同的功能?!把狙尽?作為哺乳動物,口腔內有門齒、犬齒和臼齒的分化,D正確。
故選A。
13. 下列關于胎生、哺乳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絕大多數哺乳動物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
B. 胎生提高了哺乳動物的產仔率
C. 胎生、哺乳有利于提高后代成活率
D. 哺乳為幼仔成長提供優(yōu)越的營養(yǎng)條件
【答案】B
【分析】哺乳動物的生殖方式為胎生,幼崽出生時已經基本發(fā)育完整,所以不易受到天敵的攻擊,能大大提高后代的成活率,增加對陸地生活的適應能力。據此解答。
【詳解】哺乳動物在繁殖期間,哺乳動物雌雄交配,雄性的精子進入雌性的體內,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在雌性動物的子宮內發(fā)育形成胚胎,胚胎在母體的子宮內,通過胎盤和母體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發(fā)育成胎兒,胎兒從母體生出來,這種生殖方式叫胎生,剛出生的幼體身上無毛,眼睛沒有睜開,不能行走,只能靠母體的乳汁生活,叫哺乳,所以稱為哺乳動物,哺乳為幼仔成長提供優(yōu)越的營養(yǎng)條件,這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強了對陸上生活的適應能力。與胎生提高了哺乳動物的產仔率無關,故選項B說法錯誤。
故選B。
14. 下列生物的結構中,與其功能對應不正確的是( )
A. 魚的鰓絲中密布毛細血管——適于在水中呼吸
B. 哺乳動物的牙齒分化——提高攝食能力
C. 蜥蜴體表覆蓋角質的鱗片——可減少體內水分的蒸發(fā)
D. 鳥類的氣囊——可增加氣體交換的面積
【答案】D
【分析】生物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包括兩層意思:一定的結構產生與之相對應的功能;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結構來完成。
【詳解】A.鯽魚等魚類用鰓呼吸,鰓是由鰓絲、鰓弓和鰓耙組成的。魚鰓呈鮮紅色,由又多又細的鰓絲組成,鰓絲中密布毛細血管,這有利于在水中進行呼吸,A正確。
B.哺乳動物牙齒分化為門齒、犬齒和臼齒。門齒適于切斷植物纖維;犬齒鋒利,適于撕裂食物之用,多見于食肉動物,草食動物有,但少;臼齒有寬大的咀嚼面,適于咀嚼食物作用。因此,牙齒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動物攝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強了對食物的消化能力,使食物中的有機物利用率提高,B正確。
C.蜥蜴等爬行動物是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由于陸地環(huán)境相對比較干燥,陸地生活的動物體表具有角質的鱗片,這些結構不僅保護了身體,還能夠防止體內水分的蒸發(fā),有利于適應陸地生活,C正確。
D.鳥類用肺進行氣體交換,氣囊能輔助肺呼吸,但不能進行氣體交換。因此,氣囊不能增加氣體交換的面積,D錯誤。
故選D。
15. 下列有關生物與人類關系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①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作物產量
②家畜是食物中動物蛋白的重要來源
③有的鳥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④蛔蟲寄生在人體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答案】A
【分析】動物與人類的關系:動物為人類生活提供了豐富的物質資源;動物為人類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衣著原料;動物是傳播花粉的使者等等。
【詳解】①蚯蚓在土壤中鉆洞能使土壤疏松,蚯蚓排出物還能增加土壤肥力,與人類關系密切,①正確;②動物可以為人們提供衣食住行等生活用品,家畜是由野生動物馴養(yǎng)而來的,是食物中動物蛋白的重要來源,②正確;③有的鳥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如百靈、畫眉等,③正確;④蛔蟲寄生在人體內,吸取人腸道內的營養(yǎng),對人體會產生危害,④錯誤。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16. 下列關于骨、關節(jié)和肌肉的結構模式圖中,表示正確的是( )
A. B.
C. D.
【答案】A
【分析】骨的位置的變化產生運動,但是骨本身是不能運動的。骨的運動要靠骨骼肌的牽拉。骨骼肌中間較粗的部分叫肌腹,兩端較細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繞過關節(jié)連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當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骨繞著關節(jié)活動,于是軀體就會產生運動。但骨骼肌只能收縮牽拉骨而不能推開骨,因此與骨相連的肌肉總是由兩組肌肉相互配合活動的。
【詳解】A.兩塊肌肉都跨越關節(jié),連接在不同的骨上,A符合題意。
B.兩組肌肉沒有跨越關節(jié),連接在不同的骨上,B不符合題意。
CD.都有一組肌肉沒有跨越關節(jié),連接在不同的骨上,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7. 當你從桌上端起水杯喝水時,此時有關骨骼肌和關節(jié)活動的情況是( )
A. 肱三頭肌收縮,肱二頭肌舒張,肘關節(jié)彎曲
B. 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肘關節(jié)彎曲
C. 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肘關節(jié)伸直
D. 肱三頭肌收縮,肱二頭肌舒張,肘關節(jié)伸直
【答案】B
【分析】人體完成一個運動都要有神經系統的調節(jié),有骨、骨骼肌、關節(jié)的共同參與,多組肌肉的協調作用,才能完成。
【詳解】骨骼肌包括中間較粗的肌腹和兩端較細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塊骨骼肌的兩端跨過關節(jié)分別固定在兩塊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當骨骼肌收縮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著它所附著的骨,繞著關節(jié)活動,于是軀體就產生了運動。但骨骼肌只能收縮牽拉骨而不能將骨推開,因此一個動作的完成總是由兩組肌肉相互配合活動,共同完成的。從桌上端起茶杯喝水時,此時處于屈肘狀態(tài),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肘關節(jié)彎曲,故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18. 下列詩句中能體現學習行為的是( )
A.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B. 雨罷蜘蛛卻出檐,網絲小減再新添
C.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D. 若稱白家鸚鵡鳥,籠中兼合解吟詩
【答案】D
【分析】(1)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
(2)學習行為是在體內的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huán)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
【詳解】A.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春燕啄春泥,鶯占領繁殖的巢區(qū),春燕筑巢,都屬于生殖現象,屬于先天性行為,故A錯誤。
B.雨罷蜘蛛卻出檐,網絲小減再新添中蜘蛛織網是動物生來就有的行為,屬于先天性行為,故B錯誤。
C.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中蜜蜂采蜜是動物生來就有的行為,屬于先天性行為,故C錯誤。
D.若稱白家鸚鵡鳥,籠中兼合解吟詩中的鸚鵡的行為是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屬于學習行為,故D正確。
故選D。
19. 在一個剛剛形成的雞群中;雞會彼此啄擊,以決出首領,形成等級。這種現象屬于( )
A. 社會行為B. 繁殖行為C. 遷徙行為D. 防御行為
【答案】A
【分析】社會行為特征:有社會行為的動物,群體內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組織,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有的群體中還形成等級。
【詳解】A.社會行為與個體單獨行為相對應,是指動物與其社會相關聯的行為。動物對其它的同種個體所表現的行為,稱為社會行為。因此,在一個剛剛形成的雞群中;雞會彼此啄擊,以決出首領,形成等級。這種現象屬于社會行為,符合題意。
B.繁殖行為是涉及繁殖的各種行為的統稱。繁殖行為是生物為延續(xù)種族所進行的產生后代的生理過程,即生物產生新的個體的過程。繁殖行為包括識別、占有空間、求偶、交配、孵卵、對后代的哺育等一系列的復雜行為,不符合題意。
C.遷徙行為指的是動物由于繁殖、覓食、氣候變化等原因而進行一定距離的遷移。動物的遷徙分為有周期性遷移和非周期性遷移,不符合題意。
D.防御行為為了保護自己,防御敵害的各種行為都是防御行為。如逃跑、裝死、釋放臭氣、保護色、警戒色、機體防御等,不符合題意。
故選A。
20. 一根新鮮胡蘿卜放在廚房,需要經過很長時間才會自然腐爛,如果用來喂兔子,會很快被吃完并在體內被分解,這體現了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 幫助植物傳粉
B. 促進物質循環(huán)
C. 幫助傳播種子
D. 有利于維持生態(tài)系統的穩(wěn)定
【答案】B
【分析】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有維持生態(tài)平衡、促進物質循環(huán)、幫助植物傳粉和傳播種子等。
【詳解】A.題干中描述的是胡蘿卜被兔子食用及在自然狀態(tài)下的情況,沒有涉及幫助植物傳粉的內容。動物幫助植物傳粉通常是指動物在取食花蜜等過程中,將花粉從一朵花帶到另一朵花上,從而促進植物的繁殖,A錯誤。
B.兔子將胡蘿卜吃掉后,在體內通過消化等生理過程將胡蘿卜中的有機物等物質進行分解轉化。這些物質在兔子體內經過一系列的代謝反應后,一部分被用于兔子自身的生命活動,另一部分以二氧化碳、水、尿素等形式排出體外。這些排出物又可以進入生態(tài)系統的物質循環(huán)中,被微生物等進一步分解利用,或者被植物吸收利用,從而促進了物質循環(huán)。而胡蘿卜在自然狀態(tài)下腐爛緩慢,其物質的轉化和循環(huán)速度遠低于被兔子食用后的情況,B正確。
C.題干中沒有任何關于幫助傳播種子的描述。動物幫助傳播種子一般是指動物食用植物果實后,將種子隨糞便排出到其他地方,從而擴大了植物的分布范圍,C錯誤。
D.維持生態(tài)系統的穩(wěn)定是一個綜合的過程,包括維持生物種類和數量的相對穩(wěn)定、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的相對平衡等。題干中主要強調的是胡蘿卜被兔子食用后快速分解的過程,并非直接體現對維持生態(tài)系統穩(wěn)定的作用,D錯誤。
故選B。
21. 神舟九號飛船座艙內的一種小型氣體分析儀是根據蒼蠅嗅覺器官的結構和功能仿制而成的,該生物技術屬于( )
A. 克隆技術B. 仿生技術
C. 轉基因技術D. 生物防治技術
【答案】B
【分析】仿生是指科學家通過對生物的認真觀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結構和功能來發(fā)明創(chuàng)造各種儀器設備,有的是模仿動物,有的是模仿植物,據此回答。
【詳解】克隆技術是利用生物的體細胞繁殖后代的無性生殖技術,仿生技術是模仿生物的某些結構和功能來發(fā)明創(chuàng)造各種儀器設備。轉基因技術是通過改變生物的基因組成,獲得生物新品種的技術。生物防治技術是利用生物的天敵來防治有害生物的技術,包括以蟲治蟲、以鳥治蟲、以菌治蟲等。所以,題干中描述的技術屬于仿生技術。
故選B。
22. 大多數細菌都不耐高溫,通常在100℃的高溫下10分鐘就可以被殺死。但是有些細菌不會被100℃的高溫殺死,這是因為這些細菌( )
A. 細胞壁增厚,形成了芽孢
B. 有鞭毛可以游動
C. 細胞太小,受到的傷害小
D. 細胞外有莢膜保護
【答案】A
【分析】細菌在不良環(huán)境中能形成芽孢,芽孢具有厚壁,對不良環(huán)境有極強的抵抗能力。鞭毛主要用于運動;細胞大小與能否抗高溫關系不大;莢膜主要起保護作用,但不是針對高溫。
【詳解】A.有些細菌在不良環(huán)境下細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對高溫、干旱、低溫等惡劣環(huán)境有很強的抵抗力,所以這些細菌不會被100℃的高溫殺死,A正確。
B.鞭毛的作用是幫助細菌游動,與細菌能否在100℃高溫下存活無關,B錯誤。
C.細菌細胞的大小與能否承受100℃高溫并無直接關系,C錯誤。
D.莢膜主要是對細菌起保護作用,防止被其他生物吞噬等,但不能使細菌在100℃高溫下不被殺死,D錯誤。
故選A。
23. 下列關于“觀察酵母菌和霉菌”實驗現象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 用顯微鏡觀察酵母菌時,可以看到有的酵母菌細胞上長出大小不一的突起
B. 用顯微鏡觀察酵母菌時,可以看到細胞中有明顯的細胞核
C. 用放大鏡觀察青霉時,可以看到一條條白色絨毛,這就是青霉的直立菌絲
D. 用顯微鏡觀察青霉時,可以看到直立菌絲頂端有放射狀的結構
【答案】D
【分析】酵母菌是單細胞真菌,細胞呈卵圓形,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和液泡等結構,有的酵母菌細胞上會長出芽體。青霉是多細胞真菌,由菌絲構成,菌絲有營養(yǎng)菌絲和直立菌絲之分,直立菌絲頂端有掃帚狀結構。
【詳解】A.用顯微鏡觀察酵母菌時,可以看到有的酵母菌細胞上長出大小不一的突起,這是酵母菌在進行出芽生殖,A正確。
B.酵母菌是單細胞真菌,細胞中有明顯的細胞核,用顯微鏡可以觀察到,B正確。
C.用放大鏡觀察青霉時,可以看到一條條白色絨毛,這是青霉的直立菌絲,直立菌絲主要生長在青霉所附著的營養(yǎng)物質的表面,C正確。
D.用顯微鏡觀察青霉時,可以看到直立菌絲頂端有掃帚狀的結構,而不是放射狀結構,D錯誤。
故選D。
24. 2023年9月全國多地爆發(fā)登革熱,登革熱是一種由登革熱病毒引發(fā)傳播的急性傳染病。下列關于登革熱病毒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 該病毒屬于動物病毒
B. 病毒能寄生在任意的細胞里
C. 病毒能用電子顯微鏡觀察
D. 病毒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
【答案】B
【分析】病毒沒有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只能寄生在特定的活細胞內,個體極其微小,需用電子顯微鏡觀察。登革熱病毒引發(fā)的疾病主要在動物和人之間傳播,屬于動物病毒。
【詳解】A.登革熱病毒引發(fā)的疾病主要在動物和人之間傳播,根據病毒寄生的宿主不同可以分為植物病毒、動物病毒和細菌病毒,所以該病毒屬于動物病毒,A正確。
B.病毒只能寄生在特定的活細胞內,不同種類的病毒寄生的細胞不同。登革熱病毒主要寄生在人和動物的活細胞內,而不是任意的細胞里,B錯誤。
C.病毒個體極其微小,用普通光學顯微鏡無法觀察到,只能用電子顯微鏡觀察,C正確。
D.病毒的結構簡單,沒有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D正確。
故選B。
25. 校園生物節(jié),同學們帶來了自制的發(fā)酵食品。下列發(fā)酵食品的“身份”信息錯誤的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發(fā)酵技術是指人們利用微生物的發(fā)酵作用,運用一些技術手段控制發(fā)酵過程,大規(guī)模生產發(fā)酵產品的技術,稱為發(fā)酵技術。
【詳解】A.做饅頭時,經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氣體,遇熱膨脹而形成小孔,使得面包暄軟多孔,故A正確。
BC.制作酸奶和泡菜時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種厭氧菌,在無氧的條件下,乳酸菌發(fā)酵產生乳酸,使得奶和菜呈現一種特殊的風味,還不改變其的品質,故B正確,C錯誤。
D.制作腐乳需要霉菌,故D正確。
故選C。
26. 不同食物有不同的保存方法。下列食品與其保存方法對應錯誤的一項是( )
A. 干蘑菇——脫水法
B. 袋裝火腿腸——真空包裝法
C. 臘肉——煙熏法
D. 新鮮水果——冷凍
【答案】D
【分析】不同的食物保存方法是根據食物的特點和微生物的生長條件來選擇的。脫水法是去除食物中的水分,抑制微生物生長;真空包裝法可隔絕空氣,防止微生物進入;煙熏法通過煙熏形成抑菌環(huán)境;新鮮水果不適合冷凍保存,會破壞水果的口感和營養(yǎng)。
【詳解】A.干蘑菇是通過脫水法去除水分,降低微生物生長所需的水分條件,從而延長保存時間,A正確。
B.袋裝火腿腸采用真空包裝法,隔絕空氣,抑制需氧型微生物的生長繁殖,B正確。
C.臘肉使用煙熏法,煙熏過程中產生的一些物質有抑菌作用,C正確。
D.新鮮水果不適合冷凍保存,冷凍會破壞水果的細胞結構,影響口感和營養(yǎng)成分,新鮮水果一般采用冷藏等方法,D錯誤。
故選D。
27. 生物分類等級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和最多的等級分別是( )
A. 門、種B. 門、科C. 種、界D. 界、種
【答案】D
【詳解】生物所屬的等級越大,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越遠,共同特征越少;生物所屬的等級越小,生物的親緣關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界是最大的單位,種是最基本的分類單位,因此,同界的生物親緣關系最遠,共同特征最少;同種的生物親緣關系是最密切的,共同特征最多。
28. ①朱鹮、 ②金絲猴、③珙桐、④大熊貓這幾種動植物中,哪些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物種( )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
【答案】D
【分析】此題考查的是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據此解答。
【詳解】①朱鹮長喙、鳳冠、赤頰,渾身羽毛白中夾紅,頸部披有下垂的長柳葉型羽毛,體長約80厘米左右。它平時棲息在高大的喬木上,覓食時才飛到水田、沼澤地和山區(qū)溪流處,以捕捉蝗蟲、青蛙、小魚、田螺和泥鰍等為生。在陜西省漢中市洋縣發(fā)現7只野生朱鹮,從而宣告在中國重新發(fā)現朱鹮野生種群,這也是世界上僅存的一個朱鹮野生種群。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②金絲猴脊椎動物,哺乳綱,靈長目,猴科,疣猴亞科,仰鼻猴屬。毛質柔軟,為中國特有珍貴動物,群棲高山密林中。中國金絲猴分川金絲猴、黔金絲猴和滇金絲猴。此外還有越南金絲猴和緬甸金絲猴兩種金絲猴。均已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③珙桐為落葉灌木??缮L到20~25米高,葉子廣卵形,邊緣有鋸齒。本科植物只有一屬兩種,兩種相似,只是一種葉面有毛,另一種是光面?;ㄆ嫔溃?000萬年前新生代第三紀留下的子遺植物,在第四紀冰川,大部分地區(qū)的珙桐相繼滅絕,只有在我國南方的一些地區(qū)幸存下來,成為了植物界今天的“活化石”。
④大熊貓,一般稱作“熊貓”,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動物之一,數量十分稀少,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體色為黑白相間,被譽為“中國國寶”。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種,屬熊科,現存的主要棲息地在中國四川、陜西等周邊山區(qū)。全世界野生大熊貓現存大約1590只左右。成年熊貓長約120~190厘米,體重85到125公斤,適應以竹子為食的生活。大熊貓憨態(tài)可掬的可愛模樣深受全球大眾的喜愛,在1961年世界自然基金會成立時就以大熊貓為其標志,大熊貓儼然成為物種保育最重要的象征,也是中國作為外交活動中表示友好的重要代表。被譽為“活化石”。故選:D。
29. 攥緊中國種子,端穩(wěn)中國飯碗?!八局印痹柦永m(xù)“袁夢”繼續(xù)加快耐鹽堿水稻配套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的研發(fā)。高寒耐鹽堿高產水稻的培育利用的是( )
A. 生物種類的多樣性B. 生物數量的多樣性
C. 基因的多樣性D. 生態(tài)系統的多樣性
【答案】C
【分析】生物多樣性包括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基因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多樣性。
【詳解】A.生物種類的多樣性是指地球上動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種類的豐富程度,A不符合題意。
B.生物多樣性不包括生物數量的多樣性,B不符合題意。
C.廣義的遺傳(基因)多樣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攜帶的各種遺傳信息的總和,這些遺傳信息儲存在生物個體的基因之中。高寒耐鹽堿高產水稻的培育利用的是基因的多樣性,C符合題意。
D.生態(tài)系統多樣性是指生物圈內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態(tài)系統的多樣性以及生態(tài)系統內生境差異、生態(tài)過程變化的多樣性,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30. 被譽為“長江淡水魚之王”的長江白鱘宣告滅絕,有關生物多樣性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當生態(tài)系統的多樣性減少時,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和基因的多樣性也會發(fā)生銳減
B. 建立自然保護區(qū)就是就地保護,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
C. 生物多樣性的實質是生物種類的多樣性
D. 為豐富我國動植物資源,應大力引進一些外來物種
【答案】A
【分析】生物多樣性通常有三個主要的內涵,即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基因(遺傳)的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的多樣性。
【詳解】A.生態(tài)系統包括生物及其生存的環(huán)境,當生態(tài)系統及生物生存的環(huán)境遭到破壞,生物的種類會隨之減少,基因多樣性也會減少,因此,當生態(tài)系統的多樣性減少時,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和基因的多樣性也會發(fā)生銳減,A正確。
B.保護生物多樣性首先要保護生物的棲息環(huán)境,生物的棲息環(huán)境是生物賴以生存的基礎,保護了生物的棲息環(huán)境,即保護了環(huán)境中的生物,環(huán)境與生物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二者構成生態(tài)系統,因此保護生物的棲息環(huán)境,就是保護生態(tài)系統的多樣性。保護生物的棲息環(huán)境、保護生態(tài)系統的多樣性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為保護生物的多樣性,人們把含保護對象在內的一定面積的陸地或水體劃分出來,進行保護和管理,這就是自然保護區(qū)。建立自然保護區(qū)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B錯誤。
C.生物的各種特征主要是由DNA分子上的遺傳信息控制的。DNA分子很長,可以分成許多個片段,每個片段具有特定的遺傳信息,這些片段就叫基因。生物的細胞內有成千上萬個基因。不同種生物的基因有所不同,同種生物不同個體之間的基因也不盡相同,每種生物都是一個豐富的基因庫。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實質上就是基因的多樣性,C錯誤。
D.生物入侵是指某種生物從外地自然傳入或人為引種后成為野生狀態(tài),并對本地生態(tài)系統造成一定危害的現象,這些生物被叫做外來物種。隨意引進外來物種可能會造成生物入侵,危害我國的生物多樣性,D錯誤。
故選A。
二、非選擇題(共6道題,33題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40分)
31. 下圖一是幾種脊椎動物的示意圖,圖二是某同學繪制的相關概念圖,請據圖回答:
(1)請將圖二補充完整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
(2)圖二中的丁對應的是圖一中的_____。
(3)不屬于真正陸生脊椎動物的是_____(請?zhí)顖D一中的動物名稱),原因是_____。
【答案】(1)①. 恒溫 ②. 有 ③. 鰓 ④. 皮膚
(2)鳥 (3)①. 青蛙 ②. 卵產于水中,體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鰓呼吸,經過變異,成體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膚呼吸。
【分析】鳥類和哺乳類動物的體溫不會隨著環(huán)境溫度的變化而改變,是恒溫動物;魚、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體溫隨環(huán)境的變化而改變,是變溫動物。圖二中,甲魚,乙青蛙,丙蛇,丁鳥,戊狗。
(1)根據體溫是否隨環(huán)境改變而改變,動物分為恒溫動物和變溫動物。鳥類和哺乳類屬于恒溫動物,魚、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屬于變溫動物。爬行動物卵外有卵殼保護,兩棲動物和魚類的卵外無卵殼保護,魚類用鰓呼吸,兩棲動物的成體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因此,圖二中,①變溫,②有,③鰓,④皮膚。
(2)鳥類屬于恒溫動物,卵生,用肺呼吸,因此丁對應圖一中的鳥。
(3)兩棲動物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大多生活在陸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生殖發(fā)育離不開水,因此,圖一中的青蛙不是真正陸生脊椎動物。
32. 為進一步促進學校陽光大課間活動的開展,增強學生的體質,磨練學生的意志,營造積極健康、和諧文明的校園文化氛圍,湖南各地中小學開展了廣播體操、花式跑操、跳繩等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下圖一是關節(jié)的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圖一中的[②]主要是由_____組織構成的,把兩骨牢固地聯系在一起;運動時能減少兩骨之間摩擦的結構是_____(填序號)內的滑液和[⑤]_____(填結構名稱)。
(2)運動過程中,每個動作的產生都包括以下幾個步驟:①相應的骨受到牽引 ②骨繞關節(jié)轉動③骨骼肌接受神經傳來的興奮④骨骼肌收縮。請將以上步驟正確排序(用代號和“→”表示)_____。
【答案】(1)①. 結締 ②. ③ ③. 關節(jié)軟骨
(2)③→④→①→②
【分析】人體完成一個運動都要有神經系統的調節(jié),由骨、骨骼肌、關節(jié)的共同參與,多組肌肉的協調作用,才能完成。圖一中,①關節(jié)頭,②關節(jié)囊,③關節(jié)腔,④關節(jié)窩,⑤關節(jié)軟骨。
(1)②關節(jié)囊為附著在相鄰關節(jié)面周緣及附近骨表面的結締組織囊,內含血管和神經等。它包繞著整個關節(jié),使相鄰兩塊骨牢固地聯系在一起。關節(jié)囊的外層稱為纖維層,對關節(jié)起加固作用。因此,圖一中的②主要是由結締組織構成的,把兩骨牢固地聯系在一起。關節(jié)囊的內表面能分泌滑液,進入由關節(jié)囊和關節(jié)面共同圍成的密閉腔隙——關節(jié)腔,潤滑關節(jié)軟骨,減少骨與骨之間的摩擦,使關節(jié)的運動靈活自如。因此,運動時能減少兩骨之間摩擦的結構是③關節(jié)腔內的滑液和⑤關節(jié)軟骨。
(2)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就會牽拉骨繞關節(jié)活動,于是軀體的相應部位就會產生運動。因此,運動過程中,每個動作的產生的步驟正確順序是③骨骼肌接受神經傳來的興奮→④骨骼肌收縮→①相應的骨受到牽引→②骨繞關節(jié)轉動。
33. 某種金合歡有大而中空的刺,螞蟻棲居其中,并以金合歡嫩葉尖端的珠狀小體為食。螞蟻棲居在金合歡中,對金合歡的生長有害嗎?科研人員對此進行了實驗研究,結果如下。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的變量是______。
(2)比較10個月中金合歡幼苗的存活率,有螞蟻棲居的比沒有螞蟻棲居的提高了______%。
(3)從幼苗生長的高度看,______組的金合歡生長速度更快。
(4)該實驗表明,螞蟻棲居在金合歡中,對金合歡的生長______(填“有害”“有利”或“沒有影響”)。
(5)螞蟻屬于節(jié)肢動物,它的身體表面有堅韌的______。螞蟻營群體生活,不同個體分工合作,共同維持群體生活,從功能上看,這種行為稱為______行為。
(6)從上面資料中可以看出,螞蟻在生物圈中具有______的作用。
【答案】(1)有無螞蟻
(2)29 (3)乙
(4)有利 (5)①. 外骨骼 ②. 社會
(6)維持生態(tài)平衡
【分析】(1)從表格中看出,甲乙兩組唯一不同的變量是有無螞蟻,其它條件都相同。
(2)比較10個月中金合歡幼苗存活率,有螞蟻棲居的比沒有螞蟻棲居的提高了 72%-43%=29%。
(3)從表中信息可知,有螞蟻生活的金合歡比沒有螞蟻生活的金合歡幼苗存活率高,生長速度快。故乙組的金合歡生長速度更快。
(4)分析表中記錄的數據,有螞蟻棲居的金合歡10個月中的存活率高,而且幼苗生長的高度也高,因此能夠得出的結論是螞蟻棲居在金合歡中,這對金合歡的生長有利。
(5)社會行為是指同一種群的動物相互作用所表現的各種行為。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群體內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組織,成員間有明確的分工,有的群體中還形成等級;螞蟻屬于節(jié)肢動物,它的身體表面有堅韌的外骨骼,螞蟻營群體生活,不同個體分工合作,共同維持群體生活,從功能上看,這種行為稱為社會行為。
(6)在生態(tài)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這種現象叫做生態(tài)平衡。從上面資料中可以看出,螞蟻在生物圈中具有維持生態(tài)平衡的作用。
34. 中國自古有“酒文化”之說,釀酒原理家喻戶曉。制作米酒過程如下工序。請你根據所學知識,回答相關問題:
①將酒曲粉末與糯米飯拌勻;②將糯米飯壓實后在中間挖個凹坑,淋上一些涼開水;③用涼開水將糯米飯沖淋一次,冷卻到30度;④用水將糯米飯浸泡一晝夜,淘洗干凈;⑤將糯米飯倒入容器中蓋好,用毛巾包裹起來置入溫暖的地方;⑥將糯米倒入蒸鍋中煮熟。(以上容器,毛巾等均要求消毒)
(1)請寫出制作工序的先后順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序號和箭頭表示)。
(2)加入酒曲的目的是接種________________。
(3)糯米飯冷卻到30℃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釀好的米酒表面有氣泡出現,這是發(fā)酵過程中產生的_____________ 氣體。發(fā)酵過程中除了產生氣體,還產生__________。
(5)有一名同學按工序制作甜酒,幾天后,發(fā)現糯米飯發(fā)霉了,米酒沒制成功,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米飯中間挖一個凹坑的主要目的是保證接種在開始生長時有___________能在短暫的時間內迅速繁殖。
【答案】(1)④→⑥→③→①→②→⑤ (2)酵母菌 (3)給酵母菌的生長提供適宜的溫度,防止溫度過高將酵母菌燙死 (4)二氧化碳 酒精 (5)雜菌進入 (6)氧氣
【分析】微生物的發(fā)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作用,如制作甜酒時要用到酵母菌,據酒精發(fā)酵分析答題。
【詳解】(1)在制作酒時,首先要把容器清洗干凈,除去雜菌;然后用水將糯米浸泡一晝夜,淘洗干凈將糯米倒入蒸鍋煮熟;蒸熟之后,用涼開水將糯米飯沖淋一次,冷卻到30℃,30℃是酵母菌生活的適宜溫度;接著將酒曲粉末與糯米飯拌勻使之充分混合,將糯米飯壓實后挖個小坑,淋上一些涼開水,最后將糯米飯放入容器中蓋好,置入25℃左右的環(huán)境中即可,故正確的制作順序是:④→⑥→③→①→②→⑤。
(2)加入酒曲的目的是接種酵母菌,酵母菌在無氧的條件下,將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當然事先由霉菌要將糯米中的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3)冷卻到30℃,30℃是酵母菌生活的適宜溫度,并防止溫度過高,將酵母菌燙死。
(4)由于酵母菌進行發(fā)酵,是在無氧的環(huán)境中,分解葡萄糖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氣體,因此米酒表面有氣泡出現。
(5)制酒的過程中要保證無其它雜菌的進入,否則制出的酒有酸味或甜酒沒制出來,糯米飯反而發(fā)霉了,因此制酒時要注意密封,不能隨便打開容器,所有的器皿要消毒干凈,用的酒曲要純正等,以避免其它雜菌的污染。
(6)酵母菌發(fā)酵是不需要氧氣的,但是其生長繁殖是需要氧氣的,因此要在米飯中間挖一個凹坑的主要目的是保證霉菌等在開始生長時有氧氣,能在短暫的時間內迅速繁殖。
35. 閱讀下面的資料:
材料一:一只失去雛鳥的美國紅雀,總是給養(yǎng)魚池邊浮到水面張口的金魚喂它捕捉來的昆蟲,就像喂自己的雛鳥一樣,一連喂了好幾個星期。
材料二:很多年前,在英格蘭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打開了放在門外的奶瓶蓋,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它大山雀也學會了偷喝牛奶。
請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從行為獲得的途徑來說,美國紅雀喂魚的行為屬于________行為;其它的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為屬于________行為。
(2)美國紅雀喂魚的行為是有其體內的________所決定的行為,其它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為是在_____因素的基礎上,通過________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從維持動物自身生存的意義上來說,后一種行為比前一種行為更能不斷變化的環(huán)境。
【答案】(1)先天性 學習 (2)遺傳物質 遺傳 環(huán)境
【分析】行為獲得的途徑來看,動物的行為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稱為先天性行為。另一類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huán)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稱為學習行為。先天性行為是學習行為的基礎。
【詳解】(1)從行為獲得的途徑來說,美國紅雀喂魚的行為是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屬于天性行為;其它的大山雀都偷喝牛奶的行為是在一只大山雀偶然打開了奶瓶蓋偷喝了牛奶之后形成的,是通過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行為,屬于學習行為。
(2)育雛是鳥類的先天性行為,美國紅雀喂魚是把魚當成后代在哺育,這種行為是由其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先天性行為;其它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為屬于學習行為,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huán)境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
36. 請仔細閱讀下列材料,分析并回答問題:
材料一:材料一:地球上自從35億年前出現生命以來,已有5億種生物存在,如今絕大多數已經消失。地質年代物種滅絕的速度極為緩慢,鳥類平均300年滅絕1種,獸類平均8000年滅絕1種。到1600年至1700年,每10年滅絕1種動物;從1850年到1950年,鳥獸的平均滅絕速度為每年1種。
材料二:一項研究顯示了哺乳類和鳥類瀕?;蚴艿酵{的原因,如下表所示:
材料三:目前我國各地采用的垃圾處理方法基本上都是掩埋法,生活垃圾在埋入土中后很快就被細菌等微生物降解,但如果我們用塑料袋把垃圾包起來,不僅延緩了垃圾消失時間,而且造成不可挽救的危害,這是“垃圾袋裝化”最大弊病。
(1)由材料一可知,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主要體現為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材料二可知,哺乳類和鳥類瀕?;蚴艿酵{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保護哺乳類和鳥類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物多樣性包括生物種類的多樣性、_________的多樣性和_________的多樣性。
(4)由材料三可知,“垃圾袋裝化”難于被分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世界上先進垃圾處理辦法是將垃圾分類,再用不同方法處理,你認為好處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條即可)
【答案】 (1)物種滅絕速度加快 (2) 棲息地喪失 建立自然保護區(qū) (3) 基因 生態(tài)系統 (4)塑料袋不易被土壤中的分解者分解 (5)減少環(huán)境污染(變廢為寶或減少占地等,合理即可)
【分析】(1)威脅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棲息地被破壞、偷獵、外來物種入侵、環(huán)境污染、其他原因。
(2)建立自然保護區(qū)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保護生態(tài)系統的多樣性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
【詳解】(1)由材料一可知,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主要體現為物種滅絕的速度加快。
(2)由上表材料二可知,棲息地喪失分別占哺乳類和鳥類喪失原因的32%和60%,故哺乳類和鳥類瀕?;蚴芡{的主要原因是棲息地喪失;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是保護生物的棲息環(huán)境,保護生態(tài)系統的多樣性。保護哺乳動物和鳥類最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qū)。
(3)生物多樣性的內涵包括基因的多樣性、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的多樣性。
(4)由材料三可知,塑料袋是難以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的物質,因而“垃圾袋裝化”造成了土壤污染。
(5)將垃圾分類處理,可以做到垃圾的回收重利用,減少了對環(huán)境的污染。
金合歡幼苗的生長狀況
甲組
乙組
沒有螞蟻棲居的金合歡
有螞蟻棲居的金合歡
10個月中的存活率(%)
43
72
幼苗生長的高度(厘米)
5月25日~6月16日
0→6.2
0→31.0
6月17日~8月3日
6.2→10.2
31→72.9
原因
偷獵
棲息地喪失
外來物種的影響
其他原因
鳥類
20%
60%
12%
8%
哺乳類
31%
32%
17%
20%
這是一份2024~2025學年湖南省湘西州花垣縣七年級(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共2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在草稿紙、試題卷上作答無效;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湖南省湘西州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生物試卷(含答案),共1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讀圖填空題,實驗題,填空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湖南省湘西州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