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兩個吵架的同學都有問題,一個巴掌拍不響,不能推卸責任。
B.母親總是打開天窗說亮話,指出他的缺點。
C.想要創(chuàng)新就不能前怕虎后怕狼。
D.表姐臨別承諾要送表弟一架無人機,可兩個月過去了,表姐遲遲沒回,表弟望眼欲穿。
2.(2023秋?江岸區(qū)期末)下列句子標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美術(shù)王老師教五年級的四、五個班。
B.我陸續(xù)讀完了《三國演義》、《水滸傳》、《蕩寇志》、《紅樓夢》幾部書。
C.這本書包括“親近大自然”“挑戰(zhàn)語言”“暢游世界”三個部分。
D.農(nóng)貿(mào)市場的水果極其豐富,葡萄呀、蘋果呀、梨呀、草莓呀……應(yīng)有盡有!
3.(2023秋?硚口區(qū)期末)(??┮獮橥瑢W們推薦中國民間故事,你所在小組的同學找到了下列故事,其中不符合本次推薦要求的一項是( )
A.《田螺姑娘》B.《白蛇傳》
C.《一千零一夜》
4.(2023秋?硚口區(qū)期末)“學習園地”有掃碼聽美文的內(nèi)容,龍龍想推薦美文,可是有的讀音讀錯了,請你幫他找出錯誤的一項( )
A.鏡匣(xiá) 脊背(jí) 人影綽綽(chuò)
B.剔透(tī) 任丘(rén) 不可計數(shù)(shǔ)
C.漆黑(qī) 殺菌(jūn) 悄無聲息(qiǎ)
5.(2023秋?硚口區(qū)期末)“學習園地”準備登載龍龍的好句摘抄,其中成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每當回憶起童年嬉戲的場景,他都不禁心動神移。
B.牛郎織女的悲歡離合令我印象深刻。
C.為使作品情節(jié)生動,牽腸掛肚,作者常會在故事中埋下伏筆。
6.(2023秋?武昌區(qū)期末)把詞語依次填入句子中,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 )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正走在高速發(fā)展的道路上,無數(shù)像鄧稼先、袁隆平、屠呦呦一樣的領(lǐng)軍人物,為國家的______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奮斗。幸運的我們恰逢______,過著______、______的生活,理應(yīng)好好學習,將來更好地報效祖國。
A.豐衣足食 太平盛世 安居樂業(yè) 繁榮富強
B.太平盛世 繁榮富強 豐衣足食 安居樂業(yè)
C.繁榮富強 豐衣足食 太平盛世 安居樂業(yè)
D.繁榮富強 太平盛世 安居樂業(yè) 豐衣足食
7.(2023秋?武漢期末)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譯有誤的一項是( )
A.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翻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知道。
B.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翻譯:我曾經(jīng)說過讀書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
C.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翻譯:頭頂著蒼天,腳踏著黃土大地。
D.鷹隼試翼,風塵吸張。翻譯:鷹隼展翅試飛,掀起狂風,飛沙走石。
8.(2023秋?武漢期末)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只要我們同心協(xié)力,“中國夢”就一定會實現(xiàn)。
B.天臺山是一幅優(yōu)美的畫卷,美麗的自然風光令人心曠神怡。
C.這本故事書里的故事情節(jié)老套、語言呆板,讀起來索然無味。
D.為了讓學生在期末考試中取得好成績,老師處心積慮地輔導(dǎo)他們學習。
9.(2023秋?黃陂區(qū)期末)下面句子標點符號運用不當?shù)囊痪涫牵? )
A.我要是不怕黑,把家里的燈都關(guān)了,是不是就能給地球省出一點電,讓給更需要的人?
B.我們要是什么都看不見,不僅害怕、也不能工作、學習、做飯洗衣服、不能正常生活了。
C.我在房間里讀書,媽媽在書房里辦公,開著燈,就不是浪費電。
D.如果客廳、廚房、媽媽爸爸的房間沒有人,就可以關(guān)上燈,這就是節(jié)約用電!
10.(2023秋?黃陂區(qū)期末)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橫線處的詞語,恰當?shù)囊豁検牵? )
??圓明園不但建筑宏偉,還收藏著最珍貴的_____:上自先秦時代的_____,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_____和各種_____。
A.青銅禮器 名人書畫 奇珍異寶 歷史文物
B.名人書畫 奇珍異寶 歷史文物 青銅禮器
C.歷史文物 青銅禮器 名人書畫 奇珍異寶
D.奇珍異寶 歷史文物 青銅禮器 名人書畫
11.(2023秋?漢陽區(qū)期末)和詞組“舉世聞名——臭名遠揚”類似的一項是( )
A.興高采烈——歡欣鼓舞B.足智多謀——計盡力窮
C.嘔心瀝血——處心積慮
12.(2023秋?漢陽區(qū)期末)下列句子分別把書比喻成某種事物,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 )
A.書,被人們稱為人類文明的“長生果”。
B.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br>C.如果到高處取東西,書這個“墊腳石”是可以幫上忙的。
13.(2023秋?漢陽區(qū)期末)概括下列語句正確的一項是( )
A.在廣闊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計其數(shù)的地道,橫的,豎的,直的,彎的,家家相連,村村相通。概括:這塊平原非常廣闊,所以可以挖不計其數(shù)的地道。
B.只要我們按下手電筒的開關(guān),立刻就會出現(xiàn)一束光柱。光的速度是驚人的,大約是30萬千米每秒,比流星體的速度要快幾千倍。概括:按下手電筒開關(guān),就會出現(xiàn)一束光柱。
C.我廉頗立下了那么多戰(zhàn)功,他藺相如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概括:廉頗對藺相如不服氣。
14.(2023秋?洪山區(qū)期末)以下關(guān)于龍的片段描寫,你認為概括最準確的一項是( )
??古人認為龍能飛翔和致雨,可能和棲息于長江兩岸的揚子鱷的生活習性有關(guān)。龍的特征,臉部粗糙不平,嘴窄扁而長,且有利齒。在中國地區(qū),除鱷魚以外,這些特征是他種動物所無的異征。揚子鱷除了沒有角外,身軀、面容酷似龍,可能就是龍形象的取材。何況遠古的龍是無角的。揚子鱷每在雷雨之前出現(xiàn),有秋天隱匿、春天復(fù)醒的冬眠習慣。古人每見揚子鱷與雷雨同時出現(xiàn),雨下自空中,因此想象它能飛翔。
A.揚子鱷是由龍進化而來的。
B.揚子鱷的生活習性也是龍的生活習性。
C.古人認為龍能飛翔和致雨,可能和棲息于長江兩岸的揚子鱷的生活習性有關(guān)。
D.龍的特征是獨一無二的,沒有動物跟它有一樣的特征。
15.(2023秋?洪山區(qū)期末)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九成宮醴泉銘》是初唐書法家歐陽詢的楷書代表作之一。
B.《父愛之舟》中描寫了“我”與父親逛廟會的場景,流露出父子之間的溫情。
C.《松鼠》是法國著名的博物學家布封寫的,這是一篇散文。
D.《圓明園的毀滅》一文中,作者只用一個自然段寫毀滅的經(jīng)過,卻用大量的筆墨寫圓明園昔日的輝煌,這樣更能觸動讀者的內(nèi)心。
二.填空題(共8小題)
16.(2023秋?武漢期末)給下列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17.(2023秋?武漢期末)根據(jù)句子語境,看拼音,寫詞語。
(1)為了xiā huǐ 罪證,qīn lüè 者放火燒掉了hóng wěi 的圓明園。
(2)看到媽媽辛苦máng lù 的身影,他yì zhì 不住自己的感情,流出了眼淚。
(3)媽媽再三dīng zhǔ 孩子,不要lǎn duò ,不要shuō huǎng 。
18.(2023秋?硚口區(qū)期末)《專刊》里的“名言佳句”專欄,想請龍龍幫忙整理一下,你能幫幫他嗎?
【讀書明志】在我國古代有許多文人熱切關(guān)心著祖國,宋代詩人陸游在其絕筆中寫下“王師北定中原日, 。”傳達出其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 , 。”表達了龔自珍解放人才、變革社會、振興國家的愿望。
【讀書悟理】宋代的司馬光說:“由儉人奢易, ?!笨梢娢覀兤匠T谏钪幸渖菀詢€。怎樣才能做到呢?正如清代的朱用純說的那樣:“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 ?!?br>【讀書抒懷】“ ,清泉石上流,”是泉水流淌在山石上,與明月交相輝映的恬靜夜景:“ ,江楓漁火對愁眠?!笔锹旌?,月亮西沉、楓葉搖曳、漁火點點的靜謐夜景;“ , 。”是林杰在浩瀚無邊的夜空看到銀河兩側(cè)的牽牛星、織女星發(fā)出的感慨。
19.(2023秋?黃陂區(qū)期末)填空。
??“糾”字用音序查字法查找,先查音序 ,再查音節(jié) ;還可以用部首查字法來查找,應(yīng)查部首 中的 畫。
??“糾”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為:①纏繞。②集合。③督察;檢舉。④糾正?!坝绣e必糾”中的“糾”意思是第 項;“糾纏不清”中的“糾”意思是第 項。
20.(2023秋?黃陂區(qū)期末)根據(jù)給出的上句或下句默寫古詩文。
(1)問渠那得清如許? 。(《觀書有感》[宋]朱熹)
(2)竹喧歸浣女, 。(《山居秋暝》[唐]王維)
(3) ,不拘一格降人材。(《己亥雜詩》[清]龔自珍)
(4)一粥一飯, ;半絲半縷, 。(朱用純)
21.(2023秋?洪山區(qū)期末)品自然之景,悟文人情懷,明做人道理。完成以下與課文相關(guān)的內(nèi)容。
??在元旦聯(lián)歡會上的“美文佳句”接龍游戲中,作為“飛龍在天”小組的一員,快來迎接挑戰(zhàn)吧!
(1)詩詞有真情。自古以來,家國情懷就是詩人筆下不可或缺的主題,清代詩人龔自珍曾發(fā)出“我勸天公重抖擻, ?!钡膮群?,呼吁朝廷重視人才,選拔人才為國效力;宋代詩人陸游在彌留之際深情囑咐兒子“王師北定中原日, ?!?br>(2)名句蘊道理。當有人浪費糧食時,我們可以提醒他:“一粥一飯, ;半絲半縷, ?!?br>當有人虛度光陰時,我們可以用葛洪的話勸勉他:“不飽食以終日, ?!?br>(3)讀書有方法??鬃釉唬骸澳R之, , ?!边@啟示我們要養(yǎng)成多聽多記、勤奮好學的習慣?!队^書有感》中,朱熹通過“ ?為有源頭活水來?!苯杈皩懤?,希望大家從書中不斷汲取新的知識。
22.(2023秋?武漢期末)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
(1)敏而好學, 。
(2)王師北定中原日, 。
(3) ,江楓漁火對愁眠。
(4)莫等閑, ,空悲切。
(5)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 。
(6)不飽食以終日, 。
(7)默而識之, , 。
(8)河出伏流, 。 ,鱗爪飛揚。
23.(2023秋?江漢區(qū)期末)書中詩詞巧積累。
(1)境遇不同,詩人借景色表達的情感也不同:張繼以“ ,江楓漁火對愁眠”抒發(fā)自己的愁緒;納蘭性德以“風一更,雪一更, , ”表達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情。
(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暖風熏得游人醉, ”是林升對當政者不思收復(fù)失地,只顧尋歡作樂的憤慨;“我勸天公重抖擻, ”是龔自珍對國家能夠涌現(xiàn)人才的渴望。
(3)我們可以從詩詞中汲取智慧:孔子用“ , ,是知也”告訴我們學習要踏實認真、實事求是;朱熹用“問渠那得清如許? ”提醒我們只有不斷學習新知識,才能達到新境界。
三.判斷題(共1小題)
24.(2023秋?漢陽區(qū)期末)判斷。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文章中抒發(fā)情感的方法有很多,借助具體事物是其中的一種方法。
(2)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有遇到不懂的詞語就都不管它,繼續(xù)往下讀。
(3)縮寫故事的方法有摘錄、刪減、概括和改寫。
(4)“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布在圓明園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環(huán)繞在圓明園周圍。”這句話中的標點沒有錯誤。
(5)“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這是靜態(tài)描寫的句子。
(6)“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這句中的兩個“鳥的天堂”意思不同。
四.語言表達(共1小題)
25.(2023秋?武漢期末)12月1日,歷經(jīng)160年漂泊的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故里”,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假如你見到了馬首銅像,會作何感想?
五.綜合性學習(共1小題)
26.(2023秋?武昌區(qū)期末)讀下面一段話,按要求選一選。
??“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勤儉節(jié)約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但生活中自助餐浪費、公共食堂浪費等現(xiàn)象令人觸目驚心。因此,“厲行節(jié)約”勢在必行。
(1)“勢”在詞典中有多種意思,在“勢在必行”中應(yīng)該選 項。
A.勢力。
B.一切事物力量表現(xiàn)出來的趨向。
C.自然界里的現(xiàn)象或形勢。
D.姿態(tài)。
(2)概括上面一段話的意思,最準確的一項是 。
A.勤儉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B.“厲行節(jié)約”勢在必行。
C.餐飲浪費現(xiàn)象令人觸目驚心。
D.用寧靜、專一來修養(yǎng)自己的身心。
(3)如果要在食堂、飯店貼標語來宣傳“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下面句子中最恰當?shù)囊豁検? 。
A.不飽食以終日,不棄功于寸陰。
B.荷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C.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D.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
六.文言文閱讀(共1小題)
27.(2023秋?江漢區(qū)期末)閱讀文言文短文,完成練習。
讀書須有疑
??讀書,始①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中則節(jié)節(jié)有疑。過了這一番,疑漸漸釋②,以至融會貫通③,都無所疑,方④始是學。讀書無疑者須教⑤有疑,有疑,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
??【注釋】①始:開始。②釋:明了。③融會貫通:參考并綜合多方面的知識或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領(lǐng)悟。④方:才。⑤教:讓。
(1)文中描述的讀書過程是怎樣的?請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完成思維導(dǎo)圖。
(2)下列選項中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本文的題目“讀書須有疑”與“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表達的意思相近,告訴我們不要完全相信書本知識,要在讀書的同時進行思考。
B.“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與“有疑,卻要無疑”的意思是相互矛盾的。
C.我們帶著疑問讀書,解決疑問的過程就是對書本知識消化的過程,解決了疑問,就真正讀懂了書。
(3)文中告訴了我們一種有效的讀書方法,下面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溫故知新
B.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C.學貴有疑
七.現(xiàn)代文閱讀(共3小題)
28.(2023秋?硚口區(qū)期末)
【活動:憶讀書之妙】
書作伴
丁立梅
①年少的時候,我曾熱切地做過一個夢,一個有關(guān)書的夢:開一家小書店,抬頭是書,低頭還是書。
②那時家貧,無錢買書。對書的渴望,很像饑寒的人對一碗熱湯的渴盼。偶爾得了幾枚硬幣,不舍得用,慢慢積攢著,等有一天,走上幾十里的土路,到老街上去。
③老街上,最誘惑我的,不是酸酸甜甜的糖葫蘆,不是香香噴噴的各色糕點,不是喜歡的紅綢帶,而是小人書。小人書是一個中年男人的,他把書攤擺在某棵大樹下,或是巷道的拐角處。【A】書大多破舊得很了,有的甚至連封面都沒了,可是,有什么關(guān)系呢?它們在我眼里,是散著馨香的。我穿過川流的人群奔過去,我穿過滿街的熱鬧奔過去,遠遠望見那個男人,望見他腳跟前的書,心里 歡喜來,哦。在呢,在呢。我 過去,蹲在那里,租了書看,直看到暮色四合,用盡身上最后一枚硬幣。
④讀小學時,我的班主任家里,訂有一些報刊,讓我垂涎不已。班主任跟我父親是舊交,憑著這層關(guān)系,我常去他家借書看。他對書也是珍愛的,一次只肯借我一本?!綛】有時在夜晚,借來的書看完了,我又想看另外的。這種欲望一旦產(chǎn)生,便洶涌澎湃起來,勢不可當。怕父母阻攔,我偷偷出門,跑去班主任家,一個人走上五六里的路。鄉(xiāng)村的夜,空曠得無邊無際,偶有一聲兩聲狗吠,叫得格外突兀,讓人心驚肉跳。我看著自己小小的影子,在月下行走,像一枚飄著的葉,內(nèi)心卻被一種幸福,填得滿滿的。新借得的書,安靜在我的懷里,讓我有滿懷的歡喜。
⑤多年后,我想起那些夜晚,還覺得幸福。母親驚奇,那時候,你還那么小,一個人走夜路,怎么不曉得害怕?我笑,我那時有書作伴呢,哪里想到怕了?那樣的月色,漫著,水一樣的。一個村莊,在安睡。我走在村莊的夢里面,懷里的書,散發(fā)出溫暖親切的氣息。
⑥上高中時,語文老師清瘦矍鑠,愛書如命。他藏有一壁櫥的書。我憋足了勁學好語文,只為討得他歡喜,好開口問他借書。他也終于答應(yīng)我,我想讀書時,可以去他家借。
⑦是四五月吧,他屋門前的一棵泡桐樹,開了一樹紫色的桐花,小花傘似的,撐著。我去借書,看到他在樹下坐著,一人,一椅,一本書。讀到高興處,他撫掌大嘆,妙啊!【C】他孩子氣的大嘆,讓我看到人生還有另一種活法:單純,潔凈,桐花一般地美好著,與書有關(guān)。
⑧而今,我早已擁有了自己的書房,也算實現(xiàn)了當初的夢想——抬頭是書,低頭還是書。若是外出,不管去哪里,我最喜歡逛的,定是當?shù)氐臅旰蜁鴶偂?br>⑨如果書也是一朵花,我這樣想象著,如果是的話,那么,風吹來,隨便吹開的一頁,那一頁,便是盛開的一瓣花。
(1)【交流主題一:書香伴成長】第一組同學在讀書沙龍中想用思維導(dǎo)圖呈現(xiàn)文中“我”夢想實現(xiàn)之前與“書香”作伴的主要經(jīng)歷,你能幫他們填寫完整嗎?
(2)【交流主題二:書香煉表達】
①在閱讀第三自然段時,對于兩處括號里應(yīng)該用什么動詞,第二小組同學有不同想法請你幫他們選擇恰當?shù)倪x項。
②閱讀第四自然段畫波浪線的句子時,同學們邊讀邊想象句中描寫的畫面,有同學覺得這句寫的好,有同學卻認為這句可以去掉,你怎么想的?為什么?
③“抬頭是書,低頭還是書”這句話在文中出現(xiàn)兩次,對其作用,第二小組同學有三種說法,其中不正確的是
A.文章首尾呼應(yīng),表現(xiàn)“我”一直以來熱愛讀書。
B.重復(fù)多次,炫耀“我”的書很多。
C.前后關(guān)照,“我”與書香相伴,不懈追求,年少時“做夢”,而今圓夢,使文章結(jié)構(gòu)更完整。
(3)【交流主題三:書香悟深情】第三小組對文中三處劃橫線的句子展開了交流,下面哪一項對“我”的情感體會不正確,請你幫他們找出來
A.這句話的意思是書破舊也沒有關(guān)系,說明“我”并不愛惜書籍。
B.這句話的意思是我迫切地想看另外的書,這種欲望無法阻擋。
C.這句話中“另一種活法”是享受閱讀的樂趣,并沉浸其中,是我十分羨慕、向往的。
(4)【交流主題四:書香促文思】第四小組讀最后一句話發(fā)現(xiàn),在作者的想象中,書是一朵花。那么在你的心里,書是什么呢?請你也用一兩句話具體描述,寫在下面的小書簽上。
29.(2023秋?武漢期末)課外閱讀。
初冬
??初冬的雨絲輕柔地灑在我們的臉上、身上,我們一路上盡情欣賞著這雨中的景致。樹木依然呈現(xiàn)出秋末的景象,完全沒有冬天給人的破敗凋敝的感覺,地上的小草還挺精神地長著,在這如茵的綠色中,還有幾朵不怕冷的小花在零星地開著,向即將來臨的寒冬釋放著最后的活力。雪松、大葉女貞等四季常綠植物還是一片蔥郁,我喜歡的苦楝只剩下圓鼓鼓的略帶土黃色的果實了。一陣風襲來,忽見路旁的黃金槐的葉子如雪片般飛舞起來,最后劃了一道完美的弧線便瀟瀟灑灑地飄落在了我們的腳下??吹竭@一切,我不但沒有感覺到冬的蕭瑟,反而覺得這是一種蠻有風度的靈動之美,仿佛一個失去了青春韶華的女人,即使有一天她要走向衰老,也依然會那么優(yōu)雅地老去。
??不知不覺我們來到了山腳下,抬眼望去,那片片楓林像一個盛裝顏料的調(diào)色盤,將斑斕炫目的色彩一下子端到我們面前:大紅、深紅、淡紅、橘黃、中黃、紫色……簡直是應(yīng)有盡有,使人目不暇接。山上長滿了柏樹,一棵樹一個綠浪,層層疊疊卷上去,像一個立體的湖泊。
??山腰之上,黃櫨樹叢生,枝葉如云,層林盡染。爬至山頂,沐浴著大自然的風雨,有種神清氣爽的感覺,我們不由得做起了深呼吸。當要下山的時候,雨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于是我們同撐著一把小傘,走在這幽靜的山林中。沒有了塵世的繁雜,沒有了城市的喧鬧,這里仿佛成了一塊難得的人間凈土。
??下了小山就可以觀賞景觀河。河兩岸深綠的垂柳拂動著柔軟的枝條,倒映在河面上,使河水也染上綠色,仿佛一河翡翠向東奔流。那一排排錯落有致的搭石,一道道玲瓏別致的木橋,一座座凹凸不平的假山,一塊塊多姿多彩的鵝卵石,再加上雨霧籠罩的美妙意境,怎能不使人想起綽約江南、迷人水鄉(xiāng)的美麗畫面呢?
(1)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應(yīng)有盡有:
神清氣爽:
(2)文章描寫了什么場景?表達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3)請各舉一例文中運用靜態(tài)描寫和動態(tài)描寫的句子。
(4)“山上長滿了柏樹,一棵樹一個綠浪,層層疊疊卷上去,像一個立體的湖泊?!边@句話把什么比作什么?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30.(2023秋?漢陽區(qū)期末)
我的母親
我對人的同情心最初正是以對母親的同情形成的。
我不抱怨我扒過樹皮撿過煤核的童年和少年,因為我曾這樣分擔著貧困對母親的壓迫。并且生活亦給予了我厚重的饋贈——它教導(dǎo)我尊敬母親,以及一切以堅忍捧抱住艱辛的生活、絕不因茹苦而撒手的女人……
母親為了微薄的工資在鐵路工廠做臨時工。翻砂——那是男人們干的很累很危險的重活兒。臨時工談不上什么勞動保護,全憑自己在勞動中格外當心,稍有不慎,便會被鐵水燙傷或被鑄件砸傷壓傷。母親幾乎沒有哪一天不帶著輕傷回家的。母親的衣服被迸濺的鐵水燒出一片胡洞。
母親上班的地方離家很遠,沒有就近的公共汽車可乘。即便有,母親也必舍不得花錢乘車。母親每天回到家里的時間,總在七點半左右,吃過晚飯,往往九點來鐘了,我們上床睡,母親則坐在床角兒,將僅僅二十瓦的燈泡吊在頭頂,就著昏暗的燈光為我們補綴衣褲。有時我醒夜,仍見燈亮著,仍見母親在一針一針、一線一線地縫補,仿佛就是一臺自動操作而又不發(fā)聲響的縫紉機?;蛞姛綦m亮著,而母親肩靠著墻,頭垂于胸,補物在手,就那么睡了。有多少夜,母親就是那么睡了一夜。清晨,在我們橫七豎八陳列一床酣然夢中的時候,母親已不吃早飯,帶上半飯盒生高粱來,悄無聲息地離開家,迎著風或者冒著雨,像一個習慣了獨來獨往的孤單旅人似的,“翻山越嶺”,跋涉出連條小路都沒給留的“圍困”地帶去上班。
還有不少日子,母親加班,我們一連幾天甚至十天半個月見不著母親的面。只知母親昨夜是回來了,今晨又剛走了,要不燈怎么挪地方了呢?要不鍋內(nèi)的高粱米粥又是誰替我們煮上的呢?才三歲多的小妹想媽,哭鬧著要媽。她以為媽沒了,再也見不到媽了。我就安慰她,向她保證晚上準能見到媽。為了履行我的諾言,我與困頓抵抗,堅持不睡。至夜,母親方歸,精疲力竭,一心只想立刻放倒身體的樣子。我告訴母親小妹想她?!班牛拧蹦赣H倦得一邊閉著眼睛脫衣服一邊說,“我知道,知道的。別跟媽媽說話了,媽困死了……”話沒說完接著小妹便睡了。第二天,小妹醒來又哭鬧著要媽。我說:“媽媽是摟著你睡的!不信?你看這是什么?”枕上深深的頭印中,安歇著幾莖母親灰白的落發(fā)。我用兩根手指捏起來給小妹看:“這不是媽媽的頭發(fā)嗎?除了媽媽的頭發(fā),咱家誰的頭發(fā)這么長?”小妹用兩根手指將母親的落發(fā)從我手中捏過去,神態(tài)異樣地細瞧,接著放在母親留于枕上的深深的為汗?jié)n所染的頭印中,趴在枕旁,守著。
好似守著的是母親……
(1)用文中的詞語填空。
(2)文章從哪些方面寫母親面對的生活是艱難辛苦的?(提示:先寫出是哪些方面,再用文中信息分別簡介)
(3)文章通過場景和細節(jié),生動寫出了母親的辛勞。根據(jù)提示,寫出場景和細節(jié)。
①直接描寫媽媽辛勞的一個場景。(概述)
②直接描寫媽媽辛勞的一個細節(jié)。(摘錄)
(4)賞析詞句。
①它教導(dǎo)我尊敬母親,以及一切以堅忍捧抱住艱辛的生活、絕不因茹苦而撒手的女人……
提示:不改變句子原意,“捧抱”這個詞還可以換成什么詞?這個詞用得好在哪里?
②有時我醒夜,仍見燈亮著,仍見母親在一針一針、一線一線地縫補,仿佛就是一臺自動操作而又不發(fā)聲響的縫紉機。
提示:把工作著的母親比作一臺自動操作又不發(fā)聲響的縫紉機好嗎?說說你的看法。
(5)很多人讀到下面這個語段時,都會流下眼淚。說說,他們流淚的原因是什么。
“小妹用兩根手指將母親的落發(fā)從我手中捏過去,神態(tài)異樣地細瞧,接著放在母親留于枕上的深深的為汗?jié)n所染的頭印中,趴在枕旁,守著。
好似守著的是母親……”
八.習作(共1小題)
31.(2023秋?武漢期末)??同學們,在你們的成長過程中,一定發(fā)生過許許多多的故事,有煩惱憂愁,有開心快樂,也有感動自豪。請選一件你印象最深的故事,以書信的形式給你的朋友(或老師、同學、親人)寫一封信,注意格式。(請另附紙)
??要求:①能把一件事情按一定的順序記敘清楚;②寫清楚自己的感受,表達真情實感;③不少于400字。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15小題)
1.【答案】A
【解答】A.“一個巴掌拍不響”這個詞語運用不正確。在校園欺凌等情境下,“一個巴掌拍不響”這種說法往往是對受害者的二次傷害,有將責任歸咎于受害者的嫌疑,在很多情況下是不合理的。而在兩個同學吵架的場景中,這種表述也容易模糊是非對錯,沒有明確指出雙方可能存在的不同性質(zhì)的問題(比如可能一方是主動挑釁,另一方是正當防衛(wèi)等情況),而不是簡單的雙方都有責任。
B.“打開天窗說亮話”表示直截了當?shù)卣f,使用恰當。
C.“前怕虎后怕狼”形容顧慮重重,使用正確。
D.“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使用合理。
故選:A。
2.【答案】C
【解答】A.有誤,表達一個大概的數(shù)量范圍時數(shù)字之間不用逗號,所以“四五個班”之間不應(yīng)用標點。
B.有誤,書名號之間不用標點。
C.正確。
D.有誤,句子間的一般停頓用逗號,如:農(nóng)貿(mào)市場的水果極其豐富,葡萄呀,蘋果呀,梨呀,草莓呀……應(yīng)有盡有!
故選:C。
3.【答案】C
【解答】C.《一千零一夜》是來自阿拉伯的故事集。不屬于中國民間故事,因此不符合本次推薦要求。ABD項符合本次推薦。
故選:C。
4.【答案】A
【解答】A.有誤,“脊背”的“脊”應(yīng)讀“jǐ”。
BC.正確。
故選:A。
5.【答案】C
【解答】A.正確。心動神移:心里的想法動搖了,會在神情上發(fā)生改變。與語境相符。
B.正確。悲歡離合:泛指生活中的種種境遇和復(fù)雜心情。與語境相符。
C.不正確。牽腸掛肚:形容十分惦念,放心不下。用來形容作品情結(jié)安排的特點不恰當。與語境不相符。
故選:C。
6.【答案】D
【解答】豐衣足食:穿的吃的都很豐富充足。形容生活富裕。太平盛世:安定、興盛的時代。安居樂業(yè):生活安定,對所從事的工作感到滿意。繁榮富強:形容國家興旺發(fā)達,富足強大。根據(jù)詞義,結(jié)合本題語境,應(yīng)依次選填詞語“繁榮富強”“太平盛世”“安居樂業(yè)”“豐衣足食”。
故選:D。
7.【答案】A
【解答】A.有誤,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智慧!
B、C、D正確。
故選:A。
8.【答案】D
【解答】A.同心協(xié)力:統(tǒng)一認識,共同努力。與語境相符。
B.心曠神怡:心情舒暢,精神愉快。與語境相符。
C.索然無味:毫無意味或毫無興致的樣子。與語境相符。
D.處心積慮:千方百計地盤算。與語境不相符。
故選:D。
9.【答案】B
【解答】A、C、D正確。
B.有誤,“不僅……也……”是遞進關(guān)系的句子,中間用逗號。
故選:B。
10.【答案】C
【解答】根據(jù)課文《圓明園的毀滅》內(nèi)容可知:圓明園不但建筑宏偉,還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上自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
故選:C。
11.【答案】B
【解答】舉世聞名: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臭名遠揚:壞名聲傳得很遠。根據(jù)詞義可知,這組詞語是互為反義詞。
A.興高采烈:形容興致高昂,情緒熱烈。歡欣鼓舞:形容很高興,很振奮。為近義詞。
B.足智多謀:智謀很多,形容善于料事和用計。計盡力窮:計謀、力量都用盡了?;榉戳x詞。
C.嘔心瀝血:比喻費盡心血。多用來形容工作、事業(yè)、文藝創(chuàng)作等方面用心的艱苦。處心積慮:長期謀劃要干某件事(多含貶義)。
故選:B。
12.【答案】C
【解答】A、B正確。
C.錯誤,“墊腳石”供步行時踏腳的石頭。比喻被別人借以向上爬的人或事物。將“書”比喻成“墊腳石”是錯誤的,用在此處不恰當。
故選:C。
13.【答案】C
【解答】A.有誤,應(yīng)為:地道數(shù)量多,樣式多。
B.有誤,應(yīng)為:光的速度驚人。
C.正確。
故選:C。
14.【答案】C
【解答】這個語段先總寫古人認為龍能飛翔和致雨,可能和棲息于長江兩岸的揚子鱷的生活習性有關(guān);接著寫了龍的體貌特征與揚子鱷的體貌特征的相似性;最后寫古人每見揚子鱷與雷雨同時出現(xiàn),雨下自空中,因此想象它能飛翔。由此可知,概括最準確的一項是C。
故選:C。
15.【答案】C
【解答】A、B、D正確。
C.有誤,《松鼠》是法國布封寫的文藝性說明文,介紹了松鼠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
故選:C。
二.填空題(共8小題)
16.【答案】故答案為:
bèn jiàn chāi
léi jià zhì
xuē juàn guàn
téng qiǎng gēng
【解答】奔:意思是“直向目的地走去。為實現(xiàn)某種目標竭盡全力去做。接近(某個年齡段)。介詞。朝;向”,讀“bèn”。意思是“快跑;急走”,讀“bēn”。因此“奔頭”的“奔”應(yīng)該讀“bèn”。
間:意思是“中間。一定的空間、時間或范圍之內(nèi)”,讀“jiān”;意思是“縫隙;隔閡。隔開”,讀“jiàn”。因此“間隔”的“間”應(yīng)該讀“jiàn”。
差:意思是“不同,不同之點”,讀“chā”;意思是“派遣。被派遣做某些事的人。職務(wù);被派遣所干的事”,讀“chāi”。因此“出差”的“差”應(yīng)該讀“chāi”。
累:意思是“疲憊;使人疲勞;操勞”,讀“l(fā)èi”。意思是“[累累]連續(xù)成串的樣子”,讀“l(fā)éi”。因此“果實累累”的“累”讀“l(fā)éi”。
“酵母”的“酵”應(yīng)該讀“jià”。
識:讀音shí,意思是:1.知道;體會到。2.認識。3.知識;見解。讀音zhì,意思是:1.記。2.記號;標志?!澳R之”意思是“把所見所聞默默記在心里”,因此“識”應(yīng)該讀“zhì”。
削:意思是“表示減少,刪除;形容身體或臉很瘦”,讀“xuē”。意思是“表示用刀斜著去掉物體的表層或一截”,讀“xiā”。因此“削弱”中“削”應(yīng)該讀“xuē”。
卷:意思是“把片狀的東西轉(zhuǎn)成圓筒形。卷成圓筒形的東西。量詞。用于成卷兒的東西”,讀“juǎn”。意思是“書籍的通稱。稱字畫作品”,讀“juàn”。
冠:意思是“冠軍;第一名”,讀“guàn”。意思是“形狀像帽子或在頂端的東西”。讀“guān”。因此“冠軍”的“冠”應(yīng)該讀“guàn”。
“謄寫”的“謄”應(yīng)該讀“téng”。
強:意思是“弓有力。健壯;使健壯;強大,使強大”,讀“qiáng”。意思是“硬要;迫使;勉強”,讀“qiǎng”。因此“勉強”的“強”應(yīng)該讀“qiǎng”。
更:意思是“副詞。表示動作行為重復(fù)或相繼發(fā)生,相當于又、再”,讀“gèng”。意思是“古代夜間計時單位。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相當于現(xiàn)在的兩小時”,讀“gēng”。
故答案為:
bèn jiàn chāi
léi jià zhì
xuē juàn guàn
téng qiǎng gēng
17.【答案】(1)銷毀 侵略 宏偉;
(2)忙碌 抑制;
(3)叮囑 懶惰 說謊。
【解答】故答案為:
(1)銷毀 侵略 宏偉;
(2)忙碌 抑制;
(3)叮囑 懶惰 說謊。
18.【答案】家祭無忘告乃翁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材
由奢入儉難 恒念物力維艱 明月松間照
月落烏啼霜滿天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牽??椗珊訕?br>【解答】“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出自南宋陸游的《示兒》,意思:因此,當大宋軍隊收復(fù)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來之時,你們舉行家祭,千萬別忘把這好消息告訴你們的父親!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這句詩出自龔自珍的《己亥雜詩》,意思是奉勸上蒼要重新振作起精神,選拔人才拯救危難之世,不要拘泥于出身。
“由儉人奢易,由奢入儉難”諺語,意思是從節(jié)儉到奢侈容易,從奢侈到節(jié)儉困難。出自司馬光《訓(xùn)儉示康》。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泵恳活D飯、每一件物品都來之不易,應(yīng)當時常想到它們的來源和制作過程非常艱難,因此要珍惜每一餐飯和每一件衣物,體現(xiàn)節(jié)儉的思想。??這句話出自《朱子家訓(xùn)》,是朱熹所著的家庭教育著作。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出自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月往西落,烏鴉啼叫,滿天飛霜,面對江邊楓樹、江中漁舟燈火,旅客伴著憂愁睡眠。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椗珊訕颉背鲎蕴拼纸艿摹镀蚯伞?,七夕晚上,望著碧藍的天空,就好像看見隔著“天河”的牛郎織女在鵲橋上相會。
故答案為:
家祭無忘告乃翁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材
由奢入儉難 恒念物力維艱 明月松間照
月落烏啼霜滿天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牽??椗珊訕?br>19.【答案】J jiu 纟 2 ④①
【解答】“糾”字按音序查字法,應(yīng)先查大寫字母“J”,再查音節(jié)“jiu”。按部首查字法,應(yīng)先查部首“纟”,再查“2”畫。
有錯必糾:指犯了錯就要被追究責任。糾:糾正。故選④。糾纏不清:糾結(jié)纏繞,牽扯不清。糾:纏繞。故選①。
故答案為:
J jiu 纟 2 ④①
20.【答案】(1)為有源頭活水來;
(2)蓮動下漁舟;
(3)我勸天公重抖擻;
(4)當思來處不易 恒念物力維艱。
【解答】(1)出自南宋朱熹的《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2)出自王維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3)出自龔自珍的《己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
(4)出自清代朱柏廬《治家格言》: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故答案為:
(1)為有源頭活水來;
(2)蓮動下漁舟;
(3)我勸天公重抖擻;
(4)當思來處不易 恒念物力維艱。
21.【答案】(1)不拘一格降人材 家祭無忘告乃翁;
(2)當思來處不易 恒念物力維艱 不棄功于寸陰;
(3)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 問渠那得清如許。
【解答】(1)分別出自清代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宋代陸游的《示兒》。
(2)“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出自朱柏廬《治家格言》,諺語,意思是一點點衣服與糧食都來的很不容易,應(yīng)當時常想到物力的艱難而加以珍惜?!安伙柺骋越K日,不棄功于寸陰”出自葛洪《抱樸子?外篇》,意思是:不要整日就是吃飽喝足,無所事事,不要放棄分秒可以用功的時間。
(3)分別出自《論語》,宋代朱熹的《觀書有感(其一)》。
故答案為:
(1)不拘一格降人材 家祭無忘告乃翁;
(2)當思來處不易 恒念物力維艱 不棄功于寸陰;
(3)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 問渠那得清如許。
22.【答案】(1)不恥下問;
(2)家祭無忘告乃翁;
(3)月落烏啼霜滿天;
(4)白了少年頭;
(5)一切都很適宜;
(6)不棄功于寸陰;
(7)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
(8)一瀉汪洋 潛龍騰淵。
【解答】(1)考查名言警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出自《論語》,意思:天資聰明而又好學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學識比自己差的人請教為恥。
(2)考查古詩文默寫。出自宋代陸游的《示兒》,全詩為: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3)考查古詩文默寫。出自唐代張繼的《楓橋夜泊》,全詩為: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4)考查名言警句?!澳乳e,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是岳飛的名句,意思:不要虛度年華,花白了少年黑發(fā),只有獨自悔恨悲悲切切。
(5)考查現(xiàn)代詩文默寫。出自《白鷺》,原文: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
(6)考查名言警句。“不飽食以終日,不棄功于寸陰”是葛洪的名句,教育我們不要整天就只是吃飽喝足,卻不去多思考、多探索,不要因為懶惰而功虧一簣。成功的秘訣只有努力奮斗,除此之外,別無他徑。
(7)考查名言警句?!澳R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出自《論語》,意思:默默地記住我所看到的聽到的知識,努力學習而從不滿足,教導(dǎo)別人而不知疲倦。
(8)考查古詩文默寫。出自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節(jié)選)》,原文: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吸張。
故答案為:
(1)不恥下問;
(2)家祭無忘告乃翁;
(3)月落烏啼霜滿天;
(4)白了少年頭;
(5)一切都很適宜;
(6)不棄功于寸陰;
(7)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
(8)一瀉汪洋 潛龍騰淵。
23.【答案】(1)月落烏啼霜滿天 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 故園無此聲;
(2)直把杭州作汴州 不拘一格降人材;
(3)知之為知之 不知為不知 為有源頭活水來。
【解答】(1)依次出自唐代張繼的《楓橋夜泊》。清代納蘭性德的《長相思》。
(2)依次出自宋代林升的《題臨安邸》。清代龔自珍的《己亥雜詩》。
(3)依次出自《論語》。宋代朱熹的《觀書有感》(其一)。
故答案為:
(1)月落烏啼霜滿天 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 故園無此聲;
(2)直把杭州作汴州 不拘一格降人材;
(3)知之為知之 不知為不知 為有源頭活水來。
三.判斷題(共1小題)
24.【答案】√,×,√,√,×,√
【解答】(1)(3)(4)(6)正確。
(2)有誤,閱讀時,遇到不懂的詞語,在不影響對內(nèi)容理解的情況下,可以先不管它,繼續(xù)往下讀。
(5)“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這句詩中的“月落”和“烏啼”是動態(tài)描寫。
故答案為:
(1)√;
(2)×;
(3)√;
(4)√;
(5)×;
(6)√。
四.語言表達(共1小題)
25.【答案】看著馬首銅像回歸祖國的消息,我想到了正是由于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弱小,導(dǎo)致馬首銅像被外國侵略者掠奪,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解答】結(jié)合實際說出自己的感想即可。
故答案為:
看著馬首銅像回歸祖國的消息,我想到了正是由于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弱小,導(dǎo)致馬首銅像被外國侵略者掠奪,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五.綜合性學習(共1小題)
26.【答案】(1)B;
(2)B;
(3)C。
【解答】(1)勢在必行:從事態(tài)的發(fā)展來看,必須采取行動。故“勢”的意思是一切事物力量表現(xiàn)出來的趨向。故選B。
(2)上面這段話主要是想告訴人們要注意節(jié)約,故選B。
(3)A.意思是告訴我們要注意珍惜時間。B.意思是要愛國。C.意思是要注意節(jié)約。D.意思是要讀熟。結(jié)合句意應(yīng)選C。
故答案為:
(1)B;
(2)B;
(3)C。
六.文言文閱讀(共1小題)
27.【答案】(1)(1)漸漸有疑 (2)節(jié)節(jié)有疑 (3)融會貫通,都無所疑;
(2)B;
(3)C。
【解答】(1)考查內(nèi)容理解。由“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中則節(jié)節(jié)有疑”可知,(1)處填“漸漸有疑”,(2)處填“節(jié)節(jié)有疑”;由“過了這一番,疑漸漸釋,以至融會貫通,都無所疑,方始是學”可知,(3)處填“融會貫通,都無所疑”。
(2)考查內(nèi)容理解。A、C正確。B.有誤。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讀書不會發(fā)問的人,要教給他發(fā)現(xiàn)問題的方法。有疑,卻要無疑:學會了提問,就要想辦法解決疑問。結(jié)合意思可知,這兩句話并不矛盾。故選B。
(3)考查名言警句、內(nèi)容理解。閱讀文章可知,讀書想有長進須經(jīng)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無疑者須教有疑”,第二階段是“有疑者,卻要無疑”,告訴我們要善于提問。
A.溫故知新:復(fù)習已學過的知識,會有新的體會和理解。指通過回憶過去,吸取歷史經(jīng)驗,給認識現(xiàn)在提供參考。
B.“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出自《論語》,意思: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此句強調(diào)了學習中實事求是的精神。
C.學貴有疑:在學習過程中應(yīng)該持有多疑的精神,鼓勵學生勇于提問和探索。
結(jié)合釋義可知,C項說法正確。故選C。
故答案為:
(1)(1)漸漸有疑 (2)節(jié)節(jié)有疑 (3)融會貫通,都無所疑;
(2)B;
(3)C。
七.現(xiàn)代文閱讀(共3小題)
28.【答案】(1)讀小學時 上高中時
攢錢,走十幾里土路去老街書攤上借書 努力學好語文,為了能向語文老師借書;
(2)①B;
②我認為這個句子不能去掉。這句話運用了環(huán)境描寫、心理描寫,既寫出了夜的空曠、寧靜,以及帶給“我”的少許恐懼感和孤獨感,又襯托出“我”對書的渴望和借到書的幸福感;
③B;
(3)A;
(4)書是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內(nèi)心的深處和廣闊天地。閱讀書籍時,我會不自覺地將自己代入到書中的角色中,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通過這種方式,我能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
【解答】(1)考查內(nèi)容理解與概括。文章主要以時間為線索,講述了“我”與“書香”作伴的幾件事。①②③段寫了年少時,“我”攢錢,走幾十里的土路,去老街的書攤借書看。第④自然段寫了讀小學時,“我”走上五六里的路到班主任家借書。第⑥自然段寫了上高中時,“我”憋足勁學好語文,只為向老師借書。
(2)①考查選字詞填空?!膀v跳出”比“挪動出”更能生動地表現(xiàn)出“我”見到書攤時內(nèi)心瞬間涌起的強烈歡喜,這種歡喜是迫不及待、噴薄而出的,用“騰跳出”更具表現(xiàn)力。而“撲過去”則形象地展現(xiàn)出“我”對書的急切渴望,那種不顧一切奔向書攤的狀態(tài),“走過去”則顯得較為平淡,無法體現(xiàn)出這種強烈的情感。故選:B。
②考查句子理解與賞析、句段作用。從內(nèi)容上看,這句話生動地描繪出鄉(xiāng)村夜晚的空曠寂靜以及狗吠帶來的驚悚感,豐富了文章內(nèi)容,讓讀者更能真切地感受到“我”在夜晚獨自去班主任家借書途中的環(huán)境氛圍,增強了故事的真實感和畫面感。從情感表達上看,這種讓人心驚肉跳的環(huán)境與“我”內(nèi)心滿滿的幸福形成鮮明對比,更加凸顯出“我”對書的熱愛之深,即使在這樣有些可怕的環(huán)境中,也阻擋不了“我”去借書的腳步,從而深化了主題。從結(jié)構(gòu)上看,為后文“我看著自己小小的影子……內(nèi)心卻被一種幸福,填得滿滿的”做了鋪墊。所以不能刪去。
③考查句段作用。AC.正確。B.有誤?!疤ь^是書,低頭還是書”這句話并沒有炫耀書多的意圖,而是表現(xiàn)“我”對書的追求和實現(xiàn)夢想的過程。故選:B。
(3)考查體會思想感情。A.不正確。BC.正確。第③段“書大多破舊得很了,有的甚至連封面都沒了,可是,有什么關(guān)系呢?”說明即使封面破了,我也十分珍惜。體現(xiàn)的是“我”對書的珍愛,并非不愛惜書籍。故選:A。
(4)考查擴展寫話。首先,分析文章最后一句話,作者將書比作一朵花,是從書的美好、給人帶來愉悅感受的角度出發(fā)。然后,結(jié)合自己對書的理解和感受,選擇合適的喻體。如將書比作明燈,是因為書可以在我們迷茫時給予指引,就像明燈照亮黑暗的道路;還可以比作鑰匙,是因為書能夠打開我們的思維,讓我們獲取知識和智慧。這樣的比喻能夠形象地表達出書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書是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內(nèi)心的深處和廣闊天地。閱讀書籍時,我會不自覺地將自己代入到書中的角色中,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通過這種方式,我能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
故答案為:
(1)讀小學時 上高中時
攢錢,走十幾里土路去老街書攤上借書 努力學好語文,為了能向語文老師借書;
(2)①B;
②我認為這個句子不能去掉。這句話運用了環(huán)境描寫、心理描寫,既寫出了夜的空曠、寧靜,以及帶給“我”的少許恐懼感和孤獨感,又襯托出“我”對書的渴望和借到書的幸福感;
③B;
(3)A;
(4)書是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內(nèi)心的深處和廣闊天地。閱讀書籍時,我會不自覺地將自己代入到書中的角色中,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通過這種方式,我能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
29.【答案】(1)應(yīng)該有的全有了,表示一切齊備 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暢;
(2)作者描寫了初冬雨霧籠罩的美妙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初冬和生活的熱愛;
(3)靜態(tài):雪松、女貞等四季常綠的植物還是一片蔥郁。動態(tài):一陣風襲來,忽見路旁的金枝槐的葉子如片般飛舞起來,最后劃了一道完美的弧線,便瀟瀟灑灑地風落在了我們的腳下;
(4)把樹比作綠浪,把滿山的柏樹比作立體的湖泊。生動形地表現(xiàn)了柏樹的綠、多和動態(tài)美。
【解答】(1)本題考查詞語理解?!皯?yīng)有盡有”意思是應(yīng)該有的全都有了,表示一切齊備?!吧袂鍤馑敝干裰厩逅?,心情舒暢。
(2)本題考查文章內(nèi)容概括。結(jié)合“初冬的雨絲輕柔地灑在我們的臉上、身上,我們一路上盡情欣賞著這雨中的景致”“下了小山就可以觀賞景觀河。河兩岸深綠的垂柳拂動著柔軟的枝條,倒映在河面上,使河水也染上綠色,仿佛一河翡翠向東奔流”分析,通過對初冬雨霧中景物的靜態(tài)和動態(tài)描寫,結(jié)合“再加上雨霧籠罩的美妙意境,怎能不使人想起綽約江南、迷人水鄉(xiāng)的美麗畫面呢”分析,表達了作者對初冬和生活的熱愛。
(3)本題考查描寫分析。此題答案不唯一。舉一例文中運用靜態(tài)描寫和動態(tài)描寫的句子即可。示例:靜態(tài):樹木依然呈現(xiàn)出秋末的景象,完全沒有冬天給人的破敗凋敝的感覺。動態(tài):一陣風襲來,忽見路旁的金枝槐的葉子如雪片般飛舞起來。
(4)本題考查句子賞析?!吧缴祥L滿了柏樹,一棵樹一個綠浪,層層疊疊卷上去,像一個立體的湖泊”運用比喻修辭,把“樹”比作“綠浪”,把“滿山的柏樹”比作“立體的湖泊”,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柏樹綠、多和立體的美。
故答案為:
(1)應(yīng)該有的全有了,表示一切齊備 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暢;
(2)作者描寫了初冬雨霧籠罩的美妙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初冬和生活的熱愛;
(3)靜態(tài):雪松、女貞等四季常綠的植物還是一片蔥郁。動態(tài):一陣風襲來,忽見路旁的金枝槐的葉子如片般飛舞起來,最后劃了一道完美的弧線,便瀟瀟灑灑地風落在了我們的腳下;
(4)把樹比作綠浪,把滿山的柏樹比作立體的湖泊。生動形地表現(xiàn)了柏樹的綠、多和動態(tài)美。
30.【答案】(1)莖 片 臺;
(2)文章從母親的工作環(huán)境、工作時間、工作強度、生活環(huán)境和工資收入等方面寫母親面對的生活是艱難辛苦的。母親在鐵路工廠做臨時工,工作危險且辛苦,每天回家很晚,還要為我們補綴衣褲,生活拮據(jù),工資微薄。
(3)①早出晚歸的母親深夜為“我們”縫補衣物。
②或見燈雖亮著,而母親肩靠著墻,頭垂于胸,補物在手,就那么睡了。
(4)①“捧抱”這個詞可以換成“支撐”,“捧抱”一詞用得好的地方在于生動形象地表達了母親堅韌、不屈不撓的精神,同時也傳達了作者對母親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②好。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母親的忙碌和辛勞,體現(xiàn)了“我”對母親的心疼和感激。
(5)因為它描繪了母親在艱難生活中默默付出的場景,展現(xiàn)了母愛的偉大和無私。同時,也引發(fā)了人們對母親的感恩和思念之情,讓人感動不已。這種深深的情感共鳴使得人們不禁流下了眼淚。
【解答】(1)考查了量詞。根據(jù)文中“安歇著幾莖母親灰白的落發(fā)”“母親的衣服被迸濺的鐵水燒出一片胡洞”“仿佛就是一臺自動操作而又不發(fā)聲響的縫紉機”可知,應(yīng)補全為:幾莖落發(fā),一片胡洞,一臺縫紉機。
(2)考查了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概括。文章從母親的工作環(huán)境、工作時間、工作強度、生活環(huán)境和工資收入等方面寫母親面對的生活是艱難辛苦的。母親在鐵路工廠做臨時工,工作危險且辛苦,每天回家很晚,還要為我們補綴衣褲,生活拮據(jù),工資微薄。這些困難都考驗著母親的堅韌和毅力,使她不得不面對生活的艱辛。
(3)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①由“母親每天回到家里的時間,總在七點半左右,吃過晚飯,往往九點來鐘了,我們上床睡,母親則坐在床角兒,將僅僅二十瓦的燈泡吊在頭頂,就著昏暗的燈光為我們補綴衣褲”可知這是直接描寫媽媽辛勞的場景,可概括為:早出晚歸的母親深夜為“我們”縫補衣物。②“或見燈雖亮著,而母親肩靠著墻,頭垂于胸,補物在手,就那么睡了”這是直接描寫媽媽辛勞的一個細節(jié)。
(4)考查了詞句賞析。①“捧抱”這個詞可以換成“支撐”,“捧抱”一詞用得好的地方在于生動形象地表達了母親堅韌、不屈不撓的精神,同時也傳達了作者對母親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②“仍見母親在一針一針、一線一線地縫補,仿佛就是一臺自動操作而又不發(fā)聲響的縫紉機?!边@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母親的忙碌和辛勞,體現(xiàn)了“我”對母親的心疼和感激。
(5)考查了對語段內(nèi)容的理解。語段通過寫小妹的表現(xiàn),側(cè)面表現(xiàn)出母親的辛勞,同時也寫出了母親對“我們”的關(guān)愛,表達了“我們”作為子女對母親的心疼和感激。很多人讀到這個語段時會流淚,是因為它描繪了母親在艱難生活中默默付出的場景,展現(xiàn)了母愛的偉大和無私。同時,也引發(fā)了人們對母親的感恩和思念之情,讓人感動不已。這種深深的情感共鳴使得人們不禁流下了眼淚。
故答案為:
(1)莖 片 臺;
(2)文章從母親的工作環(huán)境、工作時間、工作強度、生活環(huán)境和工資收入等方面寫母親面對的生活是艱難辛苦的。母親在鐵路工廠做臨時工,工作危險且辛苦,每天回家很晚,還要為我們補綴衣褲,生活拮據(jù),工資微薄。
(3)①早出晚歸的母親深夜為“我們”縫補衣物。
②或見燈雖亮著,而母親肩靠著墻,頭垂于胸,補物在手,就那么睡了。
(4)①“捧抱”這個詞可以換成“支撐”,“捧抱”一詞用得好的地方在于生動形象地表達了母親堅韌、不屈不撓的精神,同時也傳達了作者對母親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②好。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母親的忙碌和辛勞,體現(xiàn)了“我”對母親的心疼和感激。
(5)因為它描繪了母親在艱難生活中默默付出的場景,展現(xiàn)了母愛的偉大和無私。同時,也引發(fā)了人們對母親的感恩和思念之情,讓人感動不已。這種深深的情感共鳴使得人們不禁流下了眼淚。
八.習作(共1小題)
31.【答案】
給小姨的一封信
親愛的小姨:
您好!
今天寫信給你,是告訴您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那就是我們班最近進行的一次拔河比賽。
上星期二,老師為了讓我們鍛煉身體,陶冶情操,培養(yǎng)我們的觀察力,組織了一場拔河比賽。老師把我們分為兩個隊,一個是“猛虎隊”,另一個是“雄鷹隊”。我被分到了“雄鷹隊”。兩隊實力相當,互不相讓,同學們一個個英姿颯爽、昂首挺胸,一場針鋒相對的比賽即將展開了。隨著老師的哨聲,比賽開始了。雙方隊員握緊繩子,他們一個個腳蹬著地,身體向后傾,拼命向自己的方向拽繩子。繩中間的紅綢帶一會兒移向“猛虎隊”,一會兒又移向“雄鷹隊”,互不相讓。雙方啦啦隊的隊員們,也齊聲吶喊,不停地為自己隊擂鼓助威。我的手都拽紅了,可繩子還是不動一下,雙方進入僵持狀態(tài)。此時,我方的隊員們一個個都紅了眼,有的人臉憋得通紅,有的人齜著牙、咧著嘴在較勁,還有的人雙手緊握繩子鉚足了勁向自己方向拉。最后,我們隊使出了全力,隨著啦啦隊的喊聲,紅綢一下子移向了我方,我們“雄鷹隊”勝了。后來兩局我們隊乘勝前進,連續(xù)獲勝,最終我們?nèi)〉昧藙倮?br>這次拔河比賽,使我明白了團結(jié)力量大的道理,更激勵我在走向未來的道路上,要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我永遠不會忘記這次拔河比賽。小姨,您現(xiàn)在一切都好吧,別忘了來信告訴我哦!
祝:
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四(1)班 小明
1月11日
【解答】范文:
給小姨的一封信
親愛的小姨:
您好!
今天寫信給你,是告訴您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那就是我們班最近進行的一次拔河比賽。
上星期二,老師為了讓我們鍛煉身體,陶冶情操,培養(yǎng)我們的觀察力,組織了一場拔河比賽。老師把我們分為兩個隊,一個是“猛虎隊”,另一個是“雄鷹隊”。我被分到了“雄鷹隊”。兩隊實力相當,互不相讓,同學們一個個英姿颯爽、昂首挺胸,一場針鋒相對的比賽即將展開了。隨著老師的哨聲,比賽開始了。雙方隊員握緊繩子,他們一個個腳蹬著地,身體向后傾,拼命向自己的方向拽繩子。繩中間的紅綢帶一會兒移向“猛虎隊”,一會兒又移向“雄鷹隊”,互不相讓。雙方啦啦隊的隊員們,也齊聲吶喊,不停地為自己隊擂鼓助威。我的手都拽紅了,可繩子還是不動一下,雙方進入僵持狀態(tài)。此時,我方的隊員們一個個都紅了眼,有的人臉憋得通紅,有的人齜著牙、咧著嘴在較勁,還有的人雙手緊握繩子鉚足了勁向自己方向拉。最后,我們隊使出了全力,隨著啦啦隊的喊聲,紅綢一下子移向了我方,我們“雄鷹隊”勝了。后來兩局我們隊乘勝前進,連續(xù)獲勝,最終我們?nèi)〉昧藙倮?br>這次拔河比賽,使我明白了團結(jié)力量大的道理,更激勵我在走向未來的道路上,要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我永遠不會忘記這次拔河比賽。小姨,您現(xiàn)在一切都好吧,別忘了來信告訴我哦!
祝:
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四(1)班 小明
1月11日奔頭(bēn bèn)
間隔(jiān jiàn)
出差(chā chāi)
果實累累(lěi lěi)
酵母(jià xià)
默而識之(shí zhì)
削弱(xuē xi?。?
手不釋卷(juǎn juàn)
冠軍(guān guàn)
謄寫(tén téng)
勉強(qiáng qiǎng)
三更半夜(gēng gèng)
A.騰跳出
走
B.騰跳出
撲
C.挪動出
走
D.挪動出
撲
幾 落發(fā)
一 胡洞
一 縫紉機
這是一份2024-2025學年重慶市五年級語文上學期期末考試真題重組卷(統(tǒng)編版),共37頁。
這是一份2024-2025學年浙江省杭州市五年級語文上學期期末考試真題重組卷(統(tǒng)編版),共31頁。
這是一份2024-2025學年浙江省寧波市五年級語文上學期期末考試真題重組卷(統(tǒng)編版),共32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