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年級地理學科試題
考生須知:
1.本卷共8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2.答題前,在答題卷指定區(qū)域填寫班級、姓名、考場號、座位號及準考證號并填涂相應數(shù)字。
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上,寫在試卷上無效。
4.考試結束后,只需上交答題紙。
選擇題部分
一、選擇題I(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1. 2019年賀歲電影《流浪地球》,敘述地球逃離太陽系的科幻故事。地球在逃離太陽系過程中,可能經過的天體運行軌道是( )
A. 木星、土星B. 水星、土星C. 水星、金星D. 金星、木星
生命的存在和發(fā)展離不開太陽,讀北半球大氣上界太陽輻射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2. 生物量是單位面積內生物體的總質量(干重),單位為千克/平方米。某地生物量的大小與圖中太陽輻射的分布成正相關,且受其他因素的影響,以下地區(qū)生物量最大的是( )
A. 塔克拉瑪干沙漠B. 亞馬孫平原C. 阿爾卑斯山D. 云貴高原
3. 太陽輻射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主要有( )
①為地球火山噴發(fā)提供能量②是地球上水、大氣運動的主要動力
③能夠維持地表溫度④是潮汐能的主要能量來源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②③
2024年5月11日9時,中國氣象局國家空間天氣監(jiān)測預警中心發(fā)布地磁暴紅色預警。完成下面小題。
4. 引起地磁暴的太陽活動及其所在位置正確的是( )
①耀斑色球層②太陽黑子光球層③太陽風日冕層④日珥光球層( )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③④
5 地磁暴劇烈爆發(fā)時,可能伴隨( )
A. 農業(yè)生產趨向歉收B. 全球地殼運動頻繁
C. 兩極地區(qū)出現(xiàn)極光D. 該年樹木年輪寬度小
2024年09月18日20時08分,在安徽合肥市肥東縣(北緯31.98度,東經117.6度)發(fā)生4.7級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下圖為地球內部圈層結構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6. 本次地震震源所在圈層及其特征是( )
A. ①內部元素分布均勻B. ②呈液態(tài)或熔融狀態(tài)
C. ③橫波向下傳播速度變大D. ④主要組成為鐵和鎳
7. 家住15樓的當?shù)鼐用裥∶髟诮邮盏降卣痤A警信息后,最適宜的應對措施是( )
A. 撥打110B. 躲在牢固的書桌下C. 靜觀其變D. 立即乘坐電梯逃生
8. 2023年,湖北省地質局古生物科研團隊在湖北省遠安縣2.48億年前的古海洋沉積物中發(fā)現(xiàn)毫米級的牙形動物化石集群,對研究本區(qū)三疊紀早期古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尤其是食物鏈意義重大。同一層位中也埋藏著湖北鱷、魚龍等各種大型動物化石。讀牙形動物復原圖回答問題。在該生物群生活的階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海中開始出現(xiàn)藻類B. 形成鐵礦重要時代C. 陸上裸子植物繁盛D. 現(xiàn)代地貌格局形成
下圖為云南省某地質災害綜合防治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9. 圖示防治措施主要應對的地質災害是( )
A. 滑坡B. 洪澇C. 泥石流D. 地震
10. 地理信息技術在該災害防災減災中的應用有( )
①利用RS監(jiān)測強降水天氣
②利用GNSS模擬災害動態(tài)過程
③利用GNSS快速識別災害范圍
④利用GIS評估道路受損情況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下圖為“我國南方某河谷橫剖面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1. 圖中屬于河漫灘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12. 圖中河流階地( )
A. 土質較肥沃B. 越高形成年代越晚
C. 主要由河流堆積作用形成D. 形成過程中地殼持續(xù)抬升
2022年10月3日凌晨,山東青島的午山腳下臨海斷崖南側,著名的“石老人”景觀上半部分突然坍塌,成了“失”老人。讀青島“石老人”坍塌前地貌景觀圖,完成下面小題。
13. 下列地貌景觀與圖示“石老人”坍塌的原因相似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14. 推測對于“石老人”形成的四個階段按由早到晚的順序排列為( )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②C. ①④②③D. ②①④③
下左圖為臺州市氣象臺發(fā)布的2024年國慶期間臺州市天氣預報圖,右圖為大氣受熱過程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5. 10月1日氣溫日較差最小的主要原因是( )
A. ①增強,②減弱B. ①增強,⑥減弱C. ②減弱,③增強D. ②減弱,⑥減弱
16. 10月4日傍晚,小明在路上看到美麗的晚霞。與晚霞形成有關的大氣作用是( )
A. 散射作用B. 反射作用C. 吸收作用D. 保溫作用
敦煌玉門關以西某地區(qū)湖相砂質沉積巖在外力作用下發(fā)育成典型的壟槽走向的雅丹地貌。下圖為該地區(qū)地貌分布圖,單個雅丹壟脊體下風向一側普遍較細小。完成下面小題。
17. 形成該地貌時期的盛行風向是( )
A. 西北風B. 西南風C. 東南風D. 東北風
18. 雅丹地貌形成分兩個階段,影響這兩個階段的外力作用是( )
①流水沉積②流水侵蝕③風力侵蝕④風力沉積
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①④
19. 古詩中往往蘊含著豐富的地理知識,例如:①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②城市尚余三伏熱,秋光先到野人家;③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④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等,不僅形象地刻畫了一幅美麗景象,還有著深刻的地理原理。上述詩句中的描述中能體現(xiàn)大氣保溫作用弱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晴朗無風的夜晚,地面因輻射而失去熱量,近地度面大氣冷卻強烈,高空大氣冷卻較慢,氣溫從地面開始向上遞增稱為輻射逆溫。完成下面小題。
20. 圖中a表示輻射逆溫形成前的氣溫垂直分布,一般出現(xiàn)在午后;b表示輻射逆溫形成后,一般出現(xiàn)在黎明以前,則c出現(xiàn)的時間最可能是( )
A. 凌晨B. 上午C. 正午D. 傍晚
21. 下列對逆溫影響的描述,正確的有( )
①利于污染物的擴散②利于霧的形成和維持③抑制揚塵天氣的發(fā)生④減輕山區(qū)農作物凍害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
下圖為“我國某地地質地貌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22. 該地區(qū)地貌景觀一般會歷經下圖所示的四個演變階段,目前該地區(qū)地貌所處的演變階段是( )
A. 滲穴期B. 洼盆期C. 錐丘期D. 殘丘期
23. 圖示地區(qū)( )
A. 流水侵蝕作用顯著,沒有流水堆積作用B. 地表水缺乏,易發(fā)生旱災
C. 石鐘乳的生長方向為由下往上D. 河流左岸堆積,右岸侵蝕
下左圖為陜西省地域分布簡圖,右圖為年降水量與森林覆蓋率、土壤侵蝕量關聯(lián)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24. 漢中某氣象站測得該地區(qū)白天谷風典型,該氣象站對應垂直方向氣溫、氣壓分布正確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25. 據(jù)圖推測,陜北地區(qū)比關中地區(qū)水土流失嚴重的自然原因,錯誤的是( )
A. 陜北年降水量更多B. 陜北植被覆蓋率更低
C. 陜北地勢起伏更大D. 陜北土壤侵蝕強度更大
二、選擇題II(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每小題選兩個且選對得3分,每小題選一個且選對得2分,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2023年6月4日(農歷四月十七)6時33分,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返回艙在距地面大約10千米時會自動打開降落傘,保障其以安全速度著陸。下圖為部分日期傍晚可見月相。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26. 返回艙打開降落傘時所在的大氣層( )
A. 直接熱源來自太陽輻射B. 天氣現(xiàn)象復雜且多變
C. 大氣中臭氧充足D. 厚度隨緯度降低而增大
27. 九日后,在地球上所見月相情況為( )
A. ①,接近滿月B. ④,為蛾眉月
C. 圖中均不可見,為殘月D. 與月相②正好合成一個圓
28. 我國地域遼闊,海陸兼?zhèn)?,氣候多樣,地形復雜,各地自然條件差異顯著。據(jù)此完成問題。
①②③④四個地區(qū)典型的地貌及名稱組合正確的是( )
A. ①地:風成地貌石柱B. ②地:冰川地貌峽灣
C. ③地:流水地貌牛軛湖D. ④地:喀斯特地貌鈣華
下左圖示意某沿海地區(qū)海陸風形成的熱力環(huán)流剖面圖,下右圖為該地區(qū)近地面與600米高空垂直氣壓差的分布狀況。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29. 有關氣壓分布狀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①地氣壓低于②地B. 近地面同一等壓面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高
C. ③地氣壓高于④地D. 高空同一等壓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更高
30. 該環(huán)流為海陸熱力環(huán)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若圖示為白天,則①是陸地B. b為上升氣流
C. 若圖示為夜晚,則②是海洋D. d為上升氣流
非選擇題部分
31.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圖為巖石圈部分構造圖。
(1)圖中所示地球外部圈層中,厚度最大的圈層是____,連續(xù)而不規(guī)則的圈層是____。
(2)①②兩層構成地殼,從物質組成上看①為____層。巖石圈的范圍是指地殼和____的頂部(填名稱)。
(3)④是____面,③是____(圈層名稱),其物質狀態(tài)是____態(tài)。
(4)圖示高原地區(qū)發(fā)現(xiàn)三葉蟲化石,說明該地曾____(填陸地/海洋)地理環(huán)境。三葉蟲滅絕于____代末期。
32.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新疆是我國面積最廣的省級行政區(qū),其遼闊的地域和獨特的地理位置孕育出了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如雄偉壯觀的天山、神秘莫測的戈壁灘以及鬼斧神工般的雅丹地貌。
材料二:在克拉瑪干沙漠腹地有我國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qū)為重點的大型光伏生態(tài)治沙示范項目區(qū),自2023年建成投產以來,不僅創(chuàng)造了發(fā)電效益,而且治沙效果顯著,如圖4。
材料三:下圖為新疆區(qū)域圖及部分地區(qū)景觀圖
(1)根據(jù)圖2將下列冰川地貌代碼、名稱和形態(tài)特征用直線連接起來。
① A冰斗 E金字塔形的尖峰
② B角峰 F兩壁陡立,形如U形
③ C冰川槽谷 G三面陡峭的圍椅狀凹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圖3景觀的地貌類型名稱是____,其迎風坡坡度較背風坡____(填緩/陡)。當?shù)貧夂蚋珊?,聚落多分布于盆地邊緣的____地貌上。
(3)根據(jù)材料簡析當?shù)毓夥紊程N含的地理原理。
33.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2022年8月浙江某高中學生參加了江西“廬山——鄱陽湖”自然地理考察的研學活動。他們在廬山山頂觀測云霧,在九江市湖口氣象觀測站開展湖陸風觀測活動和地貌觀測活動。
材料二:2022年夏秋季江西出現(xiàn)嚴重干旱,鄱陽湖8月水域面積比去年同期減少2385平方公里。
材料三:下圖1為鄱陽湖流域示意圖,圖2為湖口裸露的地貌圖,圖3為2022年8月鄱陽湖水域面積圖。
(1)廬山多云霧,易____(填增強/削弱)白天的____輻射,從而____(填增大/減小)晝夜溫差。
(2)圖2中地貌的名稱為____。該地貌是由于河流攜帶大量泥沙,在入湖口處,因地勢____,水道變寬,流速____,導致泥沙沉積而形成。
(3)湖陸風是沿湖地區(qū)由陸、湖熱力性質差異引起風向出現(xiàn)晝夜變化的一種地方性天氣現(xiàn)象。觀測湖陸風需要用到多種儀器,請在①北斗手持定位儀、②濕度計、③日照計、④溫度計、⑤風向風速測量儀、⑥雨量器等工具中選擇三種可能用到的儀器:____、____、____。(填序號)
(4)監(jiān)測圖3中鄱陽湖水域面積變化的地理信息技術是____。統(tǒng)計表明,2022年8月湖口觀測站的湖陸風較往年同期偏弱。試用熱力環(huán)流原理解釋其原因____。
這是一份浙江省臺州市山海協(xié)作體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臺州市山海協(xié)作體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Word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臺州市山海協(xié)作體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Word版無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7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浙江省臺州市山海協(xié)作體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共11頁。
這是一份浙江省臺州市山海協(xié)作體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1月期中聯(lián)考地理試題,文件包含地理試題pdf、參考答案pdf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9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