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我們使用的八年級上冊物理課本的寬度大約是185( )
A. mB. dmC. cmD. mm
【答案】D
【解析】
【詳解】中學生伸開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離大約18cm,八年級上冊物理課本的寬度與“一拃”差不多,在
左右,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
故選D。
2. 2023年5月27日,粵港澳大灣區(qū)龍舟賽在深圳市寶安區(qū)茅洲河段開賽,如圖,若說運動員是靜止的,則選擇的參照物是( )
A. 乘坐的龍舟B. 流淌的河水
C. 岸上的觀眾D. 岸上的標語
【答案】A
【解析】
【詳解】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以河水、岸上的觀眾和標語為參照物,龍舟及運動員急速前進,是運動的;以龍舟為參照物,運動員和龍舟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運動員是靜止的,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3. 2023年11月10日晚,深圳人才嘉年華活動在人才公園舉行,數(shù)百架無人機在音樂聲中組成精彩的文字圖案造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正在發(fā)光的無人機不屬于光源
B. 高樓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
C. 音樂聲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可在空氣中傳播
D. 對正在欣賞表演的觀眾來說,音樂聲屬于噪聲
【答案】C
【解析】
【詳解】A.正在發(fā)光的無人機本身能發(fā)光,是光源,故A錯誤;
B.平靜的湖面相當于一個平面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錯誤;
C.聲音是由于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空氣可以作為傳播聲音的介質,故C正確;
D.對于去欣賞音樂的人來說,音樂聲讓心情愉悅,屬于樂音,故D錯誤。
故選C。
4. 如圖,夏天從冰箱中拿出的罐裝可樂放置一段時間后,表面會出現(xiàn)許多小水珠。下列關于小水珠形成的原因( )
A. 冰箱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B. 可樂罐內部冒出的“寒氣”液化形成的
C. 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的
D. 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答案】D
【解析】
【詳解】夏天從冰箱中拿出的罐裝可樂放置一段時間后,表面會出現(xiàn)許多小水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放熱液化形成的,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
故選D。
5. 如圖,一束單色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CO是入射光,OB 是折射光
B. AO是入射光,OC是折射光
C. ∠BON入射角,∠AOM是反射角
D. 光若沿CO入射,將沿OA和OB射出
【答案】B
【解析】
【詳解】ABC.根據(jù)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應該關于法線對稱,如圖所示:
根據(jù)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由空氣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質時,可知:AO為入射光線,OC為折射光線,∠BOP反射角,故AC錯誤,B正確;
D.根據(jù)光路是可逆的可知,光若沿CO入射,將沿OA射出,故D錯誤。
故選B。
6. 如圖,透過手表表盤上光滑透明凸起部分,能清楚地讀出日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凸起部分相當于凸透鏡,觀察到的是日期數(shù)字實像
B. 凸起部分相當于凹透鏡,觀察到的是日期數(shù)字實像
C. 凸起部分相當于凸透鏡,觀察到的是日期數(shù)字虛像
D. 凸起部分相當于凹透鏡,觀察到的是日期數(shù)字虛像
【答案】C
【解析】
【詳解】透明凸起的部分中間比邊緣厚是凸透鏡,其作用相當于一個放大鏡,則成正立的虛像,故C正確,ABD錯誤。
故選C。
7. 如圖,將綁緊密封的氣球壓入水中,氣球體積會變小。下列關于球內氣體的變化情況( )
A. 質量增大B. 質量減小C. 密度增加D. 密度減小
【答案】C
【解析】
【詳解】將氣球下壓過程中,球內所含氣體的多少沒有變化,即質量不變;下壓過程中氣球體積變小,根據(jù)知,球內氣體密度增加,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選C。
8. 如圖是某物質熔化和凝固的溫度變化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該物質為非晶體B. 該物質的熔化過程持續(xù)了9min
C. 在EF段,該物質不放熱D. 在CE段,該物質處于液態(tài)
【答案】D
【解析】
【詳解】A.如圖所示,BC段物質吸熱溫度不變,所以該物質是晶體,故A錯誤;
B.從圖像可知,從3 min開始熔化,到6min熔化結束,物質的熔化過程持續(xù)了3 min,故B錯誤;
C.該物質從12 min開始凝固,到15 min凝固結束,該物質EF凝固過程放熱,故C錯誤;
D.該物質C點熔化結束,E點剛要開始凝固,在CE段,該物質處于液態(tài),故D正確。
故選D。
9. 小明分別測出A、B兩種不同物質的質量和體積,并繪制了m﹣V圖像,如圖所示,則( )
A. 物質A的密度隨體積增大而增大
B. 物質A、B的密度之比是4:1
C. 水的m﹣V圖像應該位于區(qū)域Ⅱ
D. 當A和B兩物質的體積相同時,B物質的質量較大
【答案】C
【解析】
【詳解】A.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所以甲物質的密度不變,故A不符合題意;
B.由圖像可知
時
則A的密度
當B物質的質量
時
則B的密度
A、B兩種物質密度之比是
故B不符合題意;
C.由
可知,水的m﹣V圖像應該在II區(qū)域,故C符合題意;
D.由m﹣V圖像可知,當A和B兩物質的體積相同時,A的質量大于B的質量,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二、作圖題(本題共2小題,每小題2分,共4分)
10. 如圖所示,兩束光射向凸透鏡,請將光路補充完整。
【答案】
【解析】
【詳解】由凸透鏡成像的特點知,過凸透鏡光心的光線其傳播方向不變;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通過焦點,如圖所示:
11. 冬至是我國民俗傳統(tǒng)中的一個重要節(jié)氣,民間有吃餃子的習俗。今年冬至,小紅在家中幫助媽媽煮餃子,媽媽提醒她鍋里的水量太少了,于是小紅又往鍋里迅速加了一大碗冷水(水量比鍋里少),用同樣大的火繼續(xù)燒直至將水再次煮開。請你大致畫出加冷水后水溫隨著時間變化情況圖像。
【答案】
【解析】
【詳解】水沸騰之后,溫度保持不變,當向鍋內迅速加了一大碗冷水后,鍋內水的溫度降低,然后加熱,水吸熱溫度上升,達到沸點繼續(xù)沸騰,在此過程中,水面上的氣壓不變,所以水的沸點與原來相同,如圖所示:
三、填空題(本題共4小題,每空1分,共22分)
12. 按要求填空。
(1)如圖甲,溫度計的示數(shù)為 ___________℃;物體的長度是 ___________cm。
(2)如圖乙,科學老師在檢驗氫氣純度時,用拇指堵住集滿氫氣的試管口,移開拇指點火,會發(fā)出尖銳的爆鳴聲或很小的聲音,此實驗說明聲可以傳遞 ___________(選填“信息”或“能量”),其中“很小”是指聲音的 ___________(填聲音的特性)小。
(3)如圖丙,叉魚時會對著看到的魚的下方叉魚。原因是看到的魚跟其實際位置相比較 ___________(選填“高”或“低”)一些,看到的實際是魚的 ___________像(選填“實”或“虛”)。
【答案】 ①. 42 ②. 2.60 ③. 信息 ④. 響度 ⑤. 高 ⑥. 虛
【解析】
【詳解】(1)[1]溫度計的分度值為2℃,溫度計的示數(shù)為42℃。
[2]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cm,A的左側對應的刻度值為6.00cm,右側對應的刻度值為8.60 cm,則物體的長度是
l=8.60cm-6.00cm=2.60cm
(2)[3][4]聲音可傳遞信息和能量,根據(jù)聲音的不同來判斷氫氣純度,此實驗說明聲可以傳遞信息;聲音的強弱叫響度,其中“很小”是指聲音的響度小。
(3)[5][6]水中的魚反射的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在水面發(fā)生折射,折射光線遠離法線,人逆著折射光線看去,看到的魚跟其實際位置相比較高一些,看到的實際是魚的虛像。
13. (1)如圖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水在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
①圖乙是根據(jù)實驗繪制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分析圖像可知:水的沸點為 ___________℃,此時的大氣壓強 ___________(選填“是”或“不是”)1標準大氣壓;
②如圖丙所示,小明接著將裝有水的試管放入裝有水的燒杯中,用酒精燈對燒杯進行加熱,觀察到燒杯中的水沸騰,試管中溫度計的示數(shù)為99℃,且示數(shù)不變,試管中的水沒有沸騰,說明水在沸騰過程中需要持續(xù) ___________;
(2)小紅同學用如圖丁所示的裝置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其中凸透鏡的f=10.0cm。
①調整實驗器材使燭焰、光屏和凸透鏡的高度如圖中虛線所示,這樣調整的目的是為了 ___________;
②將點燃的蠟燭放在35.0cm刻度線處時,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時的像是倒立、___________(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實像;由光路可逆可以推斷,保持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不變,移動透鏡至___________cm刻度線處,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倒立、縮小的實像。
【答案】 ①. 99 ②. 不是 ③. 吸熱 ④. 使燭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⑤. 放大 ⑥. 65.0
【解析】
【詳解】(1)[1]①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由圖像知,繼續(xù)吸熱水的溫度保持99℃不變,所以水的沸點為99℃。
[2]標準氣壓下水的沸點為100℃,氣壓越低,沸點越低,所以當?shù)氐拇髿鈮旱陀跇藴蚀髿鈮骸?br>[3]②裝水的試管放入水沸騰的燒杯內,燒杯中的水沸騰過程中,溫度保持沸點不變。試管內的水溫經(jīng)熱傳遞后可以達到沸點,試管中的水無法在吸收到熱量,從而不能沸騰,說明水在沸騰過程中需要持續(xù)吸熱。
(2)[4]①為使燭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應使燭焰、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處。
[5]②將點燃的蠟燭放在刻度35cm處,物距等于15cm,物距在f~2f之間,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6]若保持蠟燭和光屏位置不變,根據(jù)折射現(xiàn)象的可逆性,即移動透鏡至65.0cm刻度線處,是物距變?yōu)樵瓉淼南窬?,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倒立、縮小的實像。
14. 小明在“測量小車平均速度”實驗中,如圖甲,將斜面頂端的小車尾部輕輕向下壓,小車前輪砸向木板發(fā)出聲音并開始下滑。滑動結束時小車撞上擋板再次發(fā)出聲音。圖乙為此過程中通過手機錄音軟件錄得前后兩次的發(fā)聲波形圖和時間軸。
(1)該實驗的原理是 _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
(2)為了便于計時,實驗中應該使斜面坡度較 ___________(選填“陡”或“緩”)些;
(3)為減小計時誤差,采用手機錄音軟件將小車A、B兩點的撞擊聲音錄下,時刻如圖乙所示,vAB=___________m/s(保留兩位小數(shù));
(4)下列圖像中最能正確反映小車在斜面上運動情況的是 ___________(填序號);
A. B. C. D.
(5)小明進一步實驗測得小車某次在斜面上運動時,前半程平均速度為v1,后半程平均速度為v2,則小車全程平均速度v=___________(用字母v1和v2表示)。
【答案】 ①. ②. 緩 ③. 0.68 ④. B ⑤.
【解析】
【詳解】(1)[1]測量平均速度,先測量小車的路程、時間,再通過求出小車的速度,實驗原理是。
(2)[2]為了便于時間的測量,實驗中應使斜面的坡度緩一些,使小車在斜面上運動的速度較慢,運動時間較長。
(3)[3]小車在AB段的路程
小車在AB段所用的時間
小車在BC段的平均速度是
(4)[4]小車從A點運動到C點的速度越來越大;
A.由v﹣t圖像可知:隨時間增加小車速度大小不變,故A不符合題意;
B.由v﹣t圖像可知:隨時間增加小車速度越來越大,故B符合題意;
C.由s﹣t圖像可知:隨時間增加小車路程不變,故C不符合題意;
D.由s﹣t圖像可知:路程與時間成正比,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5)[5]設全程的路程為2s,由得,前半程所用時間
后半程用時
則全程的平均速度為
15. 如圖所示,某實驗小組在實驗室測量某種洗手液的密度。
方案一:
(1)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把游碼移至標尺左端零刻線處,發(fā)現(xiàn)指針靜止時,則應將平衡螺母向 ___________(選填“左”或“右”)調節(jié)使橫梁平衡;
(2)將盛有適量洗手液的燒杯放在天平左盤,天平重新平衡時,右盤所加砝碼及游碼位置如圖乙所示,燒杯和洗手液的總質量為 ___________g;將燒杯中的部分洗手液倒入量筒,可測出燒杯和剩余洗手液的總質量為41.8g,由此計算出洗手液的密度為___________g/cm3;
方案二:如圖,用電子秤、燒杯、水測量洗手液的密度,具體步驟如下:
(1)將空燒杯放置在電子秤上,記下質量m1;
(2)在燒杯中倒入適量洗手液放在電子秤上,并在液面處做標記,記下質量m2;
(3)將燒杯中洗手液倒掉,洗凈擦干,再在燒杯中倒入水至標記處再放在電子秤上,記下質量m3;
根據(jù)上述操作步驟,推導出洗手液的密度表達式為 ___________(用題中所給符號表示,已知水的密度為ρ水)。對比分析方案一和方案二,___________(選填“方案一”或“方案二”)所測洗手液密度的結果更接近真實值。
【答案】 ①. 右 ②. 72.4 ③. 1.02 ④. ⑤. 方案二
【解析】
【詳解】(1)[1]使用天平的時候,要將天平放在水平臺面上,把游碼移到橫梁標尺的零刻度線處,移動平衡螺母,使天平橫梁在水平位置平衡,指針左偏應將平衡螺母向右調節(jié)。
(2)[2][3]由圖乙可知,燒杯和洗手液的總質量
m總=50g+20g+2.4g=72.4g
量筒中洗手液的體積為
V=30mL=30cm3
洗手液的質量
m=m總-m剩余=72.4g-41.8g=30.6g
洗手液的密度
(3)[4]由方案二的圖可知,空燒杯的質量為m1,燒杯和洗手液的質量之和為m2,所以洗手液的質量為m2-m1,與洗衣液相同體積的水和燒杯的總質量為m3,所以水的質量為m3-m1,洗手液的體積為
洗手液的密度為
[5]對前后兩次實驗進行分析,方案二即在家所測洗手液密度的結果更接近真實值;造成方案一測量結果與真實值的差異較大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測體積時,洗手液流動性較差,在測量體積時有一部分洗手液還沾在量筒壁上使得洗手液的體積偏小,根據(jù)可知密度偏大。
四、計算題(本題共2小題,共16分)
16. 如圖甲,深中通道是連接深圳至中山的跨海通道,是國家重大工程。2023年11月28日,標志著“深中通道”主線全線貫通。深中通道主線全長24km,設計通行速度100km/h。
(1)若汽車全程以100km/h通過深中通道主線,所需時間為多少?
(2)如圖乙,是汽車從深圳A地行駛到中山B地的導航截圖,由圖提供的信息可知,此路段汽車的平均速度大約為多少?
(3)若汽車以(2)所求的平均速度,改由深中通道從深圳A地行駛到中山B地,全程約70km,求至少可以縮短多長時間?
【答案】(1)0.24h;(2)50km/h;(3)1.1h
【解析】
【詳解】解:(1)若汽車全程以100km/h通過深中通道主線所需時間為
(2)此路段汽車的平均速度大約為
(3)若汽車全程以50km/h通過深中通道主線,所需時間為
改由深中通道從深圳A地行駛到中山B地可以縮短時間
Δt=t'-t''=2.5h-1.4h=1.1h
答:(1)若汽車全程以100km/h通過深中通道主線,所需時間為0.24h;
(2)由圖提供的信息可知,此路段汽車的平均速度大約為50km/h;
(3)若汽車以(2)所求的平均速度,改由深中通道從深圳A地行駛到中山B地,全程約70km,至少可以縮短的時間為1.1h。
17. 碳纖維是一種新型纖維材料,在新能源汽車上的應用可實現(xiàn)整車的輕量化,極大提高能效和續(xù)航。如圖為深圳生產(chǎn)的某款電動跑車,車身總質量超過2.5t,最高車速可達300km/h。為實現(xiàn)輕質化,該車某部位零件用碳纖維材料制成,質量僅為3.2kg。(ρ碳纖維=1.6×103kg/m3,ρ鋼=7.8×103kg/m3)
(1)求該碳纖維零件的體積為多少?
(2)該碳纖維零件,若改用鋼來制作,質量為多少?
【答案】(1)2×10﹣3m3;(2)15.6kg
【解析】
【詳解】解:(1)由可得
(2)由可得該碳纖維零件,其質量為
答:(1)該碳纖維零件的體積為2×10﹣3m3;
(2)該碳纖維零件,若改用鋼來制作。
五、綜合題(本題共1小題,共8分)
18. 光學與人類生活緊密相連,為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創(chuàng)新的產(chǎn)品和解決方案。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光學技術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回答后面的問題。
材料一: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三位科學家分享,以表彰他們“為研究物質中的電子動力學而創(chuàng)造了阿秒激光脈沖的實驗方法”。自然界里的各種物理過程,其運動的時間尺度是不同的。比如,用肉眼就可以清晰分辨劃水過程;子彈擊穿蘋果的過程用肉眼無法捕捉,自然界微觀世界的粒子運動更快,甚至無法用高速攝像機捕捉。要能看清原子內電子的運動,就是這樣的照相機,它的出現(xiàn),推開了微觀世界的一道新大門。
材料二:圖甲是一種家用消毒柜的結構圖。紫外線燈可發(fā)出波長為254nm的紫外線。圖乙為紫外線的三個波段示意圖,其中UVC對人體傷害最大。UVC能通過石英玻璃,普通玻璃可有效阻礙UVC的傳播。
材料三:人類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機。人的眼睛是通過調節(jié)晶狀體的厚薄程度,從而改變晶狀體的焦距來獲得清晰的實像。當眼睛出現(xiàn)某些缺陷時,人們需要佩戴眼鏡來矯正,焦距越短,折光本領越大。通常把透鏡焦距的倒數(shù)叫做透鏡焦度,即,式中單位是m,φ的單位是m-1。平時說的眼鏡片的度數(shù),就是透鏡的焦度φ乘100的值。凸透鏡(遠視鏡片)的度數(shù)是正數(shù)(近視鏡片)的度數(shù)是負數(shù)。
(1)通過材料一可判斷,阿秒是___________(選填“時間”或“長度”)單位;
(2)材料一中拍攝到子彈擊穿蘋果的高速攝像機成的像是___________(選填“倒立”或“正立”)的;
(3)材料二中波長為254nm的紫外線屬于___________波段(選填“UVC”“UVB”或“UVA”);
(4)材料二中波長為254nm的紫外線從紫外線燈的密封透明燈管內透出,對柜內的物品進行殺菌消毒,柜門透明部分的材料應選___________,透明燈管的材料應選___________(均選填“石英玻璃”或“普通玻璃”);
(5)通過材料三分析:某同學所戴眼鏡鏡片的度數(shù)是200度,則該同學為___________(選填“近”或“遠”)視眼,鏡片焦距為___________m;進一步分析可知,透鏡的度數(shù)越大,透鏡焦距越___________。
【答案】 ①. 時間 ②. 倒立 ③. UVC ④. 普通玻璃 ⑤. 石英玻璃 ⑥. 遠 ⑦. 0.5 ⑧. 短
【解析】
【詳解】(1)[1]通過材料一可判斷,阿秒是時間單位。
(2)[2]高速攝像機拍照是利用凸透鏡成像中物距大于兩倍焦距,即,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原理。
(3)[3]由圖可知,波長為254nm的紫外線在200~280nm之間,屬于UVC波段。
(4)[4]我們需要通過柜門透明部分觀察柜內食物加熱情況,不能讓波長為254nm的紫外線通過柜門透明部分,因此柜門透明部分的材料應選普通玻璃來阻礙UVC的傳播;
[5]波長為254nm的紫外線需要通過透明燈管傳到柜內物品,因此透明燈管的材料應選石英玻璃。
(5)[6][7]凸透鏡(遠視鏡片)的度數(shù)是正數(shù),同學所戴眼鏡鏡片的度數(shù)是200度,故該同學為遠視眼,則透鏡焦度為
焦距為
[8]由材料“透鏡焦距f的長短標志著折光本領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領越大”可知,透鏡的度數(shù)越大,透鏡焦距越短。
這是一份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華文學校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1月期中物理試題,文件包含2024-2025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深圳市寶安區(qū)華文學校九年級期中物理試題pdf、05九年級物理期中測試參考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6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物理]廣東省深圳市光明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物理試題(原題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廣東省深圳市光明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物理試題解析版docx、廣東省深圳市光明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物理試題解析版pdf、廣東省深圳市光明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物理試題原題版docx、廣東省深圳市光明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物理試題原題版pdf等4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6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4年廣東省深圳市中考物理試題(原卷版),共8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