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生須知:
1.本卷共6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
2.答題前,在答題卷指定區(qū)域填寫班級、姓名、考場號、座位號及準考證號并填涂相應(yīng)數(shù)字。
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上,寫在試卷上無效。
4.考試結(jié)束后,只需上交答題紙。
5.可能用到的相關(guān)參數(shù):重力加速度g均取。
選擇題部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18小題,每小題3分,共5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1. 下列物理量是矢量并且它的單位表示正確的是( )
A. 路程mB. 時間s
C. 速率km/hD. 速度變化量m/s
【答案】D
【解析】路程、時間、速率均只有大小,沒有方向,屬于標量,速度變化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屬于矢量,且其單位為m/s。
故選D。
2. 2023年9月23日,杭州第19屆亞運會盛大開幕。如圖所示為亞運會歷史上首個“數(shù)字人”火炬手正在跨越錢塘江奔向亞運會主場館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研究火炬手的運動規(guī)律,可以不選擇參考系
B. 以錢塘江邊的建筑物為參考系,火炬手是運動的
C. 研究火炬手跑動的姿態(tài)時,可以把火炬手視為質(zhì)點
D. 研究火炬手通過錢塘江的平均速度時,不可以把火炬手視為質(zhì)點
【答案】B
【解析】A.研究火炬手的運動規(guī)律,必須選擇參考系,故A錯誤;
B.以錢塘江邊的建筑物為參考系,火炬手是運動的,故B正確;
C.研究火炬手跑動的姿態(tài)時,火炬手的形狀、大小不可以忽略,不可以把火炬手視為質(zhì)點,故C錯誤;
D.研究火炬手通過錢塘江的平均速度時,火炬手的形狀、大小可以忽略,可以把火炬手視為質(zhì)點,故D錯誤。
故選B。
3. 某同學在操場上向正北方向運動了60m,接著轉(zhuǎn)向正西方向運動了80m,兩段路線相互垂直,整個過程中,該同學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別為( )
A. 20m,60mB. 100m,100m
C. 100m,140mD. 140m,140m
【答案】C
【解析】根據(jù)題意,位移大小為初末位置有向線段的長度,即
路程為物體實際運動軌跡的長度,即
故選C。
4. 下列說法指時刻的是( )
A. 后2秒內(nèi)B. 前2秒內(nèi)
C. 第2秒末D. 第2秒內(nèi)
【答案】C
【解析】后2秒內(nèi)、前2秒內(nèi)、第2秒內(nèi),在時間軸上對應(yīng)一段時間,屬于時間間隔,而第2秒末在時間軸上與一個時間點對應(yīng),即為時刻。
故選C。
5. 如圖所示,水平桌面(桌面厚度不計)離水平地面的高度為0.8m,從桌面右側(cè)邊緣上方離水平地面1.0m的高度處由靜止釋放橡皮擦(可視為質(zhì)點),橡皮擦最終落到水平地面。以橡皮擦經(jīng)過桌面邊緣的位置為原點、豎直向下為正方向建立一維坐標系,橡皮擦在最高點的坐標和橡皮擦從釋放位置到落地點的位移分別為( )
A. -0.2m和-1.0mB. 0.2m和1.0m
C. 0.2m和-1.0mD. -0.2m和1.0m
【答案】D
【解析】以橡皮擦經(jīng)過桌面邊緣的位置為原點、豎直向下為正方向建立一維坐標系,橡皮擦在最高點的坐標為
落到地面的坐標為
從釋放位置到落地點位移為
故選D。
6. 如圖所示,甲、乙兩輛汽車在同一條平直公路上行駛,某時刻兩汽車經(jīng)過同一位置并開始計時,甲、乙兩汽車位移隨時間變化規(guī)律分別如圖中曲線和直線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時刻之前,甲車始終在乙車前面
B. 時間內(nèi),甲車的位移大于乙車的位移
C. 時間內(nèi),甲車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車的平均速度
D. 時間內(nèi),甲車的加速度先大于、后小于乙車的加速度
【答案】A
【解析】A.時刻之前,甲車的位移大于乙車的位移,甲車始終在乙車前面,A正確;
BC.在這段時間甲車的位移等于乙車的位移,甲車的平均速度等于乙車的平均速度,BC錯誤;
D.甲車做減速直線運動,根據(jù)位移與時間的關(guān)系為
可知其加速度與運動方向相反,可以認為
由于加速度為矢量,正負不表示大小,只表示方向;而乙車做勻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0, D錯誤。
故選A。
7. 關(guān)于運動物體的速度和加速度的關(guān)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速度變化越快,其加速度一定越大
B. 速度變化量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
C. 速度為零,其加速度也一定為零
D. 速度減小時,其加速度也一定減小
【答案】A
【解析】A.加速度是速度的變化率,則速度變化越快,其加速度一定越大。故A正確;
B.根據(jù)可知速度變化量越大,其加速度不一定越大。故B錯誤;
C.速度為零,其加速度不一定為零,例如物體初速度為0,但是即將加速運動。故C錯誤;
D.速度減小時,只能說明速度方向與加速度方向相反,不能確定加速度大小變化情況。故D錯誤。
8. 如圖所示,足球以大小為6m/s的速度向右運動,與墻碰撞后以大小為3m/s的速度反彈回來,足球與墻壁碰撞時間為0.03s,取水平向右為正方向,則足球與墻壁碰撞過程中的速度變化量、平均加速度分別為( )
A. -9m/s、-300m/s2B. -3m/s、-100m/s2
C. 3m/s、100m/s2D. 9m/s、300m/s2
【答案】A
【解析】取水平向右為正方向,則
平均加速度為
故選A。
9. 兩人進行擊地傳球,如圖所示,一人將球傳給另一人的過程中,在球碰到水平地面反彈瞬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水平地面對籃球的彈力方向斜向右上方
B. 籃球?qū)λ降孛娴膹椓Ψ较蛐毕蛴蚁路?br>C. 水平地面受到的壓力是由于籃球發(fā)生了形變而產(chǎn)生的
D. 籃球受到水平地面的支持力是由于籃球發(fā)生了形變而產(chǎn)生的
【答案】C
【解析】AB.根據(jù)彈力垂直接觸面可知,水平地面對籃球的彈力方向豎直向上,籃球?qū)λ降孛娴膹椓Ψ较蜇Q直向下,故AB錯誤;
C.水平地面受到的壓力的施力物體是籃球,故壓力是由于籃球發(fā)生了形變而產(chǎn)生的,故C正確;
D.籃球受到水平地面支持力的施力物體是地面,故支持力是由于地面發(fā)生了形變而產(chǎn)生的,故D錯誤。
故選C。
10.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圖甲中動車車廂屏幕上所標的速度“126km/h”,經(jīng)單位換算后為35m/s
B. 圖乙中的C點是某套鐵質(zhì)工件的重心,由此推出形狀規(guī)則的物體重心均在其幾何中心
C. 圖丙說明伽利略關(guān)于自由落體運動的結(jié)論是通過實驗加合理外推得到的
D. 圖丁是在借助激光筆及平面鏡觀察桌面的形變,該實驗運用了微小放大的思想
【答案】B
【解析】A.圖甲中動車車廂屏幕上所標的速度“126km/h”,經(jīng)單位換算后為
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圖乙中的C點是某套鐵質(zhì)工件的重心,由此推出形狀規(guī)則、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物體重心均在其幾何中心,故B錯誤,符合題意;
C.圖丙說明伽利略關(guān)于自由落體運動的結(jié)論是通過實驗加合理外推得到的,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圖丁是在借助激光筆及平面鏡觀察桌面的形變,該實驗運用了微小放大的思想,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1. 如圖所示,甲同學用兩個手指捏住直尺的上端,乙同學用一只手在直尺下端做捏住直尺的準備,但手不碰到直尺。甲釋放刻度尺,乙立刻夾住,由此判斷乙的反應(yīng)時間。現(xiàn)在直尺上貼上時間刻度,讓相鄰刻度線之間的時間間隔相等,制成“反應(yīng)時間尺”,可直接讀出測試者的反應(yīng)時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反應(yīng)時間尺的“0”刻度位于尺子上端B. 反應(yīng)時間尺的刻度疏密均勻
C. 反應(yīng)時間尺的刻度上端疏下端密D. 反應(yīng)時間尺的刻度下端疏上端密
【答案】C
【解析】A.根據(jù)
可知乙同學捏住的位置越向上,刻度尺下落的高度越大,則反應(yīng)時間越長,則反應(yīng)時間尺的“0”刻度位于尺子下端,故A錯誤;
BCD.根據(jù)
所以t與h成非線性關(guān)系,故時間刻度不均勻,且靠近直尺零刻度的地方“時間刻度”密,遠離直尺零刻度的地方“時間刻度”疏,即反應(yīng)時間尺的刻度上端疏下端密,故BD錯誤,C正確。
故選C。
12. 如圖是一個做直線運動物體的圖像,圖中時間間隔,相應(yīng)的速度變化量記為,位移記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B. 和方向相同
C. D. 和方向不同
【答案】B
【解析】AB.由圖像知,速度變化量為
得速度變化量方向均沿著正方向,由圖像的斜率知物體運動的加速度大小逐漸減小,時間間隔,得
A錯誤,B正確;
CD.由直線運動物體的圖像與時間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可知在時間內(nèi)面積大于時間內(nèi)的面積,即
同時面積均為正值,即和方向相同,CD錯誤。
故選B。
13. 質(zhì)點做直線運動的位移x與時間t的關(guān)系為(各物理量均采用國際單位),則該質(zhì)點( )
A. 第1s內(nèi)的位移大小是8m
B. 前2s內(nèi)平均速度大小是4m/s
C. 任意1s內(nèi)的速度變化量大小都是2m/s
D. 任意相鄰1s內(nèi)的位移差大小是2m
【答案】B
【解析】A.根據(jù)位移時間關(guān)系
可得
,
所以
所以第1s內(nèi)的位移大小為
故A錯誤;
B.前2s內(nèi)的位移大小為
所以前2s內(nèi)的平均速度大小為
故B正確;
C.任意1s內(nèi)的速度變化量大小為
故C錯誤;
D.任意相鄰1s內(nèi)的位移差大小為
故D錯誤。
故選B。
14. 下列有關(guān)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靜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體對桌面的壓力就是該物體的重力
B. 滑動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
C. 重力是由于地球?qū)ξ矬w的吸引而產(chǎn)生的,其方向一定豎直向下
D. 即使放在不同的地點,質(zhì)量大的物體也一定比質(zhì)量小的物體重力大
【答案】C
【解析】A.靜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體對桌面的壓力是由于物體發(fā)生形變而產(chǎn)生的,不是物體的重力,故A錯誤;
B.滑動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可以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同,故B錯誤;
C.重力是由于地球?qū)ξ矬w的吸引而產(chǎn)生的,其方向一定豎直向下,故C正確;
D.根據(jù)
放在不同的地點,質(zhì)量大的物體與質(zhì)量小的物體重力大小無法確定,還與當?shù)氐闹亓铀俣扔嘘P(guān),故D錯誤。
故選C。
15. 2024年7月31日,在巴黎奧運會女子雙人十米臺跳水決賽中,中國選手陳芋汐、全紅嬋獲得冠軍。如圖所示,運動員(視為質(zhì)點)起跳離開跳板后在空中時,受到的力有( )
A. 重力、沖力B. 重力、空氣阻力
C. 重力、空氣阻力、沖力D. 空氣阻力、沖力
【答案】B
【解析】運動員(視為質(zhì)點)起跳離開跳板后在空中時,受到的力有重力、空氣阻力,不存在沖力。
故選B。
16. 屹立在校園中的大樹,是同學們每天都能看到的一道風景,今天用它來考考大家,有一片離地約5m的樹葉,在無風狀態(tài)下,從枝頭直接落到地面,請問大概需要多久( )
A. 0.5sB. 0.8sC. 1sD. 4s
【答案】D
【解析】根據(jù)自由落體運動規(guī)律可得
解得
實際上,樹葉下落過程中受到空氣阻力較大,下落時間應(yīng)大于1s。
故選D。
17. 某次我國海軍在亞丁灣索馬里海域護航時,有六艘海盜快艇試圖靠近中國海軍護航編隊保護的商船,中國特戰(zhàn)隊員發(fā)射爆震彈成功將其驅(qū)離。假如其中一艘海盜快艇在海面上沿直線運動的v-t圖像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海盜快艇在66s末離商船最近
B. 海盜快艇在66s末開始掉頭逃離
C. 海盜快艇在96~116s內(nèi)的加速度為a=-0.75m/s2
D. 海盜快艇在0~66s內(nèi)從靜止出發(fā)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直線運動
【答案】C
【解析】A.由圖可知,96s末,快艇沿正方向的速度減為零,正向位移達到最大,即此時離商船最近,故A錯誤;
B.海盜快艇在96s末速度減為零,之后速度為負值,則96s末開始掉頭逃離,故B錯誤;
C.海盜快艇在96~116s內(nèi)的加速度為
故C正確;
D.海盜快艇在0~66s內(nèi)圖線切線的斜率減小,則加速度減小,所以快艇從靜止出發(fā)做加速度減小的加速直線運動,故D錯誤。
故選C。
18. 如圖所示,在一次訓練中,冰壺(可視為質(zhì)點)以某一速度沿虛線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垂直進入四個完全相同的矩形區(qū)域,離開第四個矩形區(qū)域邊緣的E點時速度恰好為零。冰壺從A點運動到B點和從B點運動到C點的時間分別為和,則與之比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冰壺作勻減速運動至速度為零,采用逆向思維,把冰壺看作從E到A的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設(shè),則
解得
故選A。
非選擇題部分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題46分,19題10分,20題10分,21題6分,22題8分,23題12分)
19. 如圖所示,將打點計時器固定在鐵架臺上,重錘從高處由靜止開始下落,重錘上拖著的紙帶通過打點計時器,打出一系列的點,對紙帶上的點跡進行測量,即可求出自由落體加速度。
(1)如果實驗選擇電火花計時器,它是圖丙中的儀器______(選填“A”或“B”)。
(2)下面關(guān)于本實驗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打點計時器應(yīng)使用交流電源
B. 為了充分利用紙帶,要先釋放紙帶,再接通電源
C. 為了減少阻力影響,應(yīng)選擇體積小、密度大的重錘
(3)小明同學采用v-t圖像求加速度,他計算出B、C、D、F點的速度如下表格,請你幫他計算E點的速度vE=______m/s(結(jié)果保留兩位小數(shù))。
(4)用“?”將各點標記在圖丁所示的v-t圖中并用平滑的曲線或直線描繪圖線_____。由描繪圖線求得小球的加速度g=______m/s2(保留一位小數(shù))。
【答案】(1)B (2)B
(3)1.00 (4) 9.0
【解析】
【小問1解析】
電火花打點計時器應(yīng)為B。
【小問2解析】
A.打點計時器應(yīng)使用交流電源,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為了充分利用紙帶,要先接通電源,再釋放紙帶,故B錯誤,符合題意;
C.為了減少阻力影響,應(yīng)選擇體積小、密度大的重錘,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B。
【小問3解析】
E點的速度為
【小問4解析】
v-t圖像如圖所示
根據(jù)圖像可得
20. 用鐵架臺、帶掛鉤的不同彈簧若干、50g的鉤碼若干、刻度尺等,安裝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彈簧彈力F的大小與伸長量x之間的定量關(guān)系。
(1)未掛鉤碼時,B彈簧原長放大如圖甲所示,可讀得原長_______cm。
(2)由圖乙還可知勁度系數(shù)較大的是______________彈簧;還可算出B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______________N/m。
(3)若某同學做實驗時,讀取彈簧B長度為22cm則此時彈簧產(chǎn)生得彈力大小F=______________N
(4)若要制作一個精確度較高的彈簧測力計,應(yīng)選彈簧______________(選填“A”或“B”)。
【答案】(1)7.00 (2)A 10 (3)1.5 (4)B
【解析】
【小問1解析】
由圖甲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已知刻度尺的零刻度線與彈簧上端平齊,彈簧長度為
故填7.00;
【小問2解析】
根據(jù)胡克定律有
可知,圖像的斜率表示勁度系數(shù),由圖乙可知,A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大于B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故填A;
由圖乙可得,B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
故填10。
【小問3解析】
根據(jù)胡克定律有
故填1.5
【小問4解析】
由圖可知A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
明顯
若把兩個彈簧分別制作成彈簧秤,由于彈簧B的勁度系數(shù)更小,彈簧B的形變量更明顯,即B的靈敏度更高,故填B。
21. 如圖甲所示為測量靜摩擦力的實驗裝置,質(zhì)量為m=1.0kg的小物塊放在水平桌面上?,F(xiàn)用力沿水平方向拉小物塊,拉力F從0開始逐漸增大,物塊先靜止后運動。用力傳感器采集拉力的大小F,并用計算機繪制出F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小物塊運動起來后,如果做勻速直線運動,拉力大小將保持為3.2N。
(1)由圖可知,小物塊與水平桌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為______N。
(2)小物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是______。
(3)當用8N的力來拉物塊時,物塊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大小等于______N。
【答案】(1)3.4 (2)0.32 (3)3.2
【解析】
【小問1解析】
當靜摩擦力增大到3.4N時,摩擦力變?yōu)榛瑒幽Σ亮?,所以最大靜摩擦力為3.4N。
【小問2解析】
由圖可知,滑動摩擦力大小為3.2N,則
解得
【小問3解析】
當用8N的力來拉物塊時,物塊相對于地面運動,所以物塊與地面之間為滑動摩擦力,大小等于3.2N。
22. 亞運會開幕期間,在浙江杭州、湖州等城市街頭出現(xiàn)很多無人駕駛小巴士。如圖所示,無人駕駛汽車車頭裝有一個激光雷達,就像車輛的“鼻子”,隨時“嗅”著前方一定范圍內(nèi)車輛和行人的“氣息”。若無人駕駛汽車在某路段沿直線勻速行駛,某時刻探測到前方100m處有一靜止障礙物,立即啟動剎車程序,剎車過程可近似看作勻變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怡好沒有撞上該障礙物,求
(1)該汽車在剎車前的速度大?。?br>(2)該無人駕駛汽車剎車過程所用的時間?
【答案】(1) (2)
【解析】
【小問1解析】
無人駕駛汽車剎車時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根據(jù)速度—位移公式,由
得剎車前的速度大小為
【小問2解析】
剎車的時間
23. 彈射座椅是利用彈動力將飛行員和座椅一起彈離飛機,然后張開降落傘使飛行員安全降落的座椅型救生裝置,如圖為某次彈射座椅性能測試,在離地5m高的平臺上(彈出后馬上撤掉),飛行員和座椅一起在座椅下的火箭動力作用下豎直向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經(jīng)過后,火箭失去動力,繼續(xù)上升了到達最高點,在最高點人椅分離,然后飛行員豎直下落,下落到某一高度時打開降落傘,最后安全落地,已知飛行員和傘包的總質(zhì)量為70kg,開傘后飛行員以5m/s2的加速度勻減速豎直下降。傘未打開時上升與下降過程空氣阻力均不計。為了安全,人著陸時的速度大小不能大于v3=5m/s,求:
(1)求飛行員上升過程的最大速度vm;
(2)飛行員的最大離地高度H;
(3)為保障安全,飛行員打開降落傘時離地的高度h需滿足什么條件?
【答案】(1) (2)365m (3)
【解析】
【小問1解析】
設(shè)飛行員和座椅一起豎直向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時的加速度為a1,火箭失去動力的時刻,飛行員和座椅的速度最大,設(shè)該速度為v1;火箭失去動力后,飛行員和座椅繼續(xù)向上運動,在最高點時速度為零,則有
解得
,
【小問2解析】
上升過程的總位移為
飛行員的最大離地高度為
【小問3解析】
設(shè)飛行員開傘時的速度為v2,開傘后飛行員的加速度記為,最后恰好以的速度落地,則有
聯(lián)立解得
速度(m/s)
0.39
0.58
079
1.15
時間(s)
0.02
0.04
0.06
0.08
0.10
這是一份浙江省溫州市溫州環(huán)大羅山聯(lián)盟2024~2025學年高一(上)期中聯(lián)考物理試卷(含解析),共11頁。
這是一份浙江省溫州新力量聯(lián)盟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物理試卷,文件包含高一物理試題pdf、高一物理答案pdf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8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浙江省溫州新力量聯(lián)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物理試卷,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考試結(jié)束后,只需上交答題紙,可能用到的相關(guān)參數(shù)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