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選擇題。
1.D 石根山風景區(qū)巖石多由花崗巖變質形成,丁表示變質巖。
2.A 該景觀是由侵入巖發(fā)生變質作用形成,然后經(jīng)過地殼抬升形成山地,巖石裸露,不斷遭受風化侵蝕,形成如今的地貌景觀,故石根山景觀形成的地質過程是巖漿侵入——變質作用——地殼抬升——風化、侵蝕。
3.A 讀圖可知,該區(qū)域甲、乙、丙、丁的地質歷史順序中,先經(jīng)過沉積作用形成沉積巖層丁;后來發(fā)生斷裂移動,形成斷層乙;接著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侵蝕(丁巖層以上的侵蝕面)和沉積作用(丁巖層以上的侵蝕面上出現(xiàn)砂巖、頁巖、石灰?guī)r),而后巖漿侵入形成巖層丙;最終經(jīng)過侵蝕和沉積作用形成巖層甲.
4.D 河流環(huán)繞聚落,主要為防御所用。“臺地上是一座沒有城墻”,“四周崖岸壁立”是印證?!八闹苎掳侗诹ⅰ辈环奖闼?、農耕、商貿。
5.D 該地為黃土臺,黃土直立性強,土質條件好,建成后不易坍塌。磚瓦房技術要求更高。修建房屋均需要一定勞動力。地形對兩種模式要求不高。
6.B 該河段南岸出現(xiàn)了河漫灘,表明地勢平坦,水位季節(jié)變化大,南岸坡度平緩。豐水期水量大,應為實線,虛線為枯水期。
7.D 流速慢,泥沙淤積,易形成河心洲。凹岸易侵蝕,流速快,是不利于形成堆積地貌的。落差小,水流慢,易形成堆積地貌。
8.B “冰川下滑經(jīng)過巖石地表時,先對底床進行削磨和刻蝕(磨蝕),后把巖塊拔起帶走(挖蝕)。”因此需要松軟的凸巖、一定的坡度、移動的冰川。流水強易形成流水地貌。
9.D “迎冰面和背冰面坡度不同”因此根據(jù)坡度可以判斷哪邊為迎冰面,哪面為被冰面,從而直接推斷移動方向。
10.C 圖示季節(jié)為冬季,北京西北風,內蒙古草木枯萎,貴陽受準靜止鋒影響,多陰雨天氣,長江中下游伏旱為夏季。
11.C A為蒙古高壓,中心氣流為順時針輻散,成因為海陸熱力性質差異。B為阿留申低壓,是副極地低氣壓帶保留在洋面上的部分,是極鋒造成,中心氣流為逆時針輻合
12.D 副熱帶高壓由赤道地區(qū)上升的暖空氣經(jīng)分流下沉形成,若副熱帶高壓較平常年份勢力增強,則赤道地區(qū)上升氣流增多,向兩側分流下沉多,說明赤道低壓增強;副熱帶高壓在30°附近向南北分流,分別形成低緯信風和中緯盛行西風,故北半球的盛行西風和東北信風增強;副熱帶高壓勢力增強,其在北半球位置偏北。
13.D 讀浙江省杭州市和德國北部港口城市漢堡的氣候資料統(tǒng)計圖,漢堡為溫帶海洋性氣候、杭州為亞熱帶季風氣候,與漢堡相比,杭州氣溫年較差較大。
14.A 據(jù)圖可知,杭州位于亞熱帶地區(qū),正午太陽高度角較大,故夏季溫度較高,漢堡緯度高,氣溫低。
15.C 根據(jù)圖中降水量逐月累計曲線可知,在10月到次年3月時間段內,降水量的累計值不斷增長。而在4到9月,降水量的累計值增長很少,所以該地天氣較為干燥的月份應為4到9月,6到8月尤為嚴重。全年高溫,7月氣溫最低,為南半球熱帶氣候類型。降水有明顯多雨和少雨季節(jié), 所以為南半球熱帶草原氣候??赡苁軚|南信風控制而導致十分干燥,為澳大利亞北部地區(qū)。熱帶草原的干季主要受信風影響而不是受副熱帶高壓影響。
16.D 熱帶草原干季受東南信風控制,為澳大利亞北部地區(qū)。
17.C. 南亞地區(qū)夏季盛行西南季風,在其作用下,圖中索馬里半島東側形成上升流,底部冷海水上泛,表面水溫低,形成大致自南向北的寒流,因流經(jīng)索馬里半島東側,叫索馬里寒流。夏季北印度洋洋流順時針流動,風向為西南風。我國貨船西行,逆風逆水。
18.D 夏季吹西南風為離岸風,加上寒流,使氣候干燥。冬季東北風,主要來自陸地,經(jīng)過海域狹窄,水汽含量不多,且南下溫度升高,不易形成降水。沿海地區(qū)為狹窄平原。
19.B 圖中洋流呈順時針流動,污染物向東擴散;上升流可使海水上泛,上泛的海水將營養(yǎng)鹽類帶到海洋表層,使浮游生物繁盛,進而為魚類提供豐富的餌料,漁業(yè)資源豐富,魚群聚集;寒流降溫減濕減鹽。
20.D 沙塵靠風擴散,北半球低緯度為東北信風。
21.A 東北信風南移為北半球冬季。
22.A 彎曲河流凹岸侵蝕,凸岸堆積,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彎,最后截彎取直,彎曲處成為牛軛湖。
23.B 截彎取直后流速會增加,泥沙淤積減弱,航運里程減少,洪災減少。
24.A 喀斯特地貌多無頭河,主要分布在云貴高原,包括云南、貴州、廣西。
25.D “奔騰匯入龍川江”,說明流速快,地勢陡。季節(jié)性積雪融水主要在我國東北地區(qū),為春汛;水庫為人為原因。該地植被覆蓋率高,含沙量小。
26.D 從湖泊所在地理位置 (季風區(qū)) 和湖泊的補給量變化 (變化大) 特點,可以推知影響湖泊蓄水量變化的因素應該是大氣降水;湖面蒸發(fā)量呈上升趨勢,影響撫仙湖蓄水量變化;湖水下滲比較穩(wěn)定,不會影響蓄水量變化;人為調控不屬于自然因素。
27.C 從湖泊蓄水變量來看2007年以前,蓄水變量總體上正值大于負值,湖泊水位上升。2007年以后,蓄水變量總體上負值大于正值,湖泊水位下降。
28.B 阿留申海溝位于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消亡邊界。
29.C 出現(xiàn)拉尼娜現(xiàn)象,東西兩側溫差變大,西太平洋赤道附近水溫升高,氣溫高,多上升氣流,易發(fā)洪災。
30.B 2019年2~6月期間出現(xiàn)厄爾尼諾現(xiàn)象。東南信風減弱,秘魯上升流減弱,寒流減弱,水溫升高,冷水魚南遷。赤道太平洋東部易出現(xiàn)澇災。
二、綜合題。(無特殊說明,每點2分)
31.(1)臺風強度越大,降溫幅度越大;表層平均降溫幅度最大,隨著深度增加,平均降溫幅度減小。不同強度的臺風,表層平均降溫幅度差異較小,深層平均降溫幅度差異較大。(6分)
(2)臺風經(jīng)過洋面時,風力強勁,狂風使下層冷水上泛;風力增強,蒸發(fā)加劇,蒸發(fā)吸熱使水面溫度下降;大氣中水汽增加,云層變厚,削弱太陽輻射,使海表水溫降低。(6分)
32.(1) 冬暖夏涼,氣溫年較差小;降水總量大;降水季節(jié)變化大。(每點1分)
(2)山體海拔高,氣溫低;河谷地形,印度洋水汽沿河谷深入,水汽充足,降水豐富;山谷地形,冰川易保存。(6分)
(3)背斜構造,拱形結構,穩(wěn)定性強。地下水順巖層向兩側流,背斜不易匯集地下水,便于施工;該處無斷層發(fā)育,地質結構穩(wěn)定。(6分)
(4)該地為背斜頂部;受張力巖石破碎,易受外力侵蝕,形成谷地;來自周邊地區(qū)的降水和冰雪融水不斷匯入谷地,積水成湖。(6分)
33.(1)厄加勒斯淺灘位于非洲南端,受西風漂流影響,水溫低,適合沙丁魚生存;淺灘水域陽光充足,光合作用強,浮游生物多,為沙丁魚提供食物;淺灘面積大,為魚群居提供廣闊生存空間。(任2點4分)
(2)沿岸流向北(東北)流動,利于沙丁魚順流遷徙;該沿岸流屬于冷水流,降低了德班附近海域水溫,為沙丁魚提供了冷水生存環(huán)境;該沿岸流(冷水流)與外海的厄加勒斯暖流交匯,攪動起深海的營養(yǎng)物質,為沙丁魚帶來豐富餌料。(6分)
(3)冬半年,西風帶控制(1分),陰雨天氣多(1分),海面風浪大(1分),不利于捕撈(1分)。夏半年,受副熱帶高壓影響(1分),多晴朗天氣(1分),海面風浪?。?分),利于捕撈(1分)。
(4)路途遙遠,遷徙時間長;沿途有天敵大量捕食,漁民大量捕撈;所經(jīng)海域有世界重要的石油運輸路線經(jīng)過,污染較嚴重。(任2點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A
A
D
D
B
D
B
D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D
A
C
D
C
D
B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A
B
A
D
D
C
B
C
B
這是一份重慶市銅梁一中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0月月考地理試題,文件包含高三10月月考地理試題docx、10月月考地理參考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0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重慶市江津第二中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試題(無答案),共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長湖的增溫作用最明顯的是,盤陽河碳源效應,該圖時刻我國發(fā)生沙塵暴的地區(qū)是,本次沙塵暴的最直接成因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重慶市銅梁一中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0月月考地理試題,文件包含銅梁一中高二地理10月月考題docx、銅梁一中高二地理10月月考答案docx、銅梁一中高二地理10月月考答題卡docx等3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1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