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題(本題共6小題,每空1分,共14分)
1. 北京時間8月3日晚,2024巴黎奧運會乒乓球女單決賽中,孫穎莎與陳夢再度巔峰對決??磁_上的觀眾為兩人加油吶喊,吶喊聲是由于人們聲帶的______而產生的,孫穎莎和陳夢聽到的吶喊聲是通過______傳入耳中的。
【答案】 ①. 振動 ②. 空氣
【解析】
【詳解】[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觀眾發(fā)出的吶喊聲是由于聲帶的振動產生的。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孫穎莎和陳夢聽到觀眾的吶喊聲是通過空氣傳入人耳的。
2. 小剛同學測橡皮的寬度,記錄5次測量結果,分別是:①2.51cm,②2.51cm,③2.41cm,④25.2mm,⑤2.53cm,其中錯誤數(shù)據(jù)的序號是______,根據(jù)以上記錄,被測橡皮的寬度是______cm,采用多次測量的方法可以______(選填“消除”或“減小”)誤差。
【答案】 ①. ③ ②. 2.52 ③. 減小
【解析】
【詳解】[1]由題中數(shù)據(jù)可知,測量結果的單位是cm,小數(shù)點后面兩位小數(shù),則分度值是1mm,最后一位是估讀值,前面的數(shù)值為準確值,①②④⑤準確值相同, 2.41cm與其它數(shù)據(jù)準確值不同,所以2.41cm是錯誤的,錯誤數(shù)據(jù)的序號是③。
[2][3]為減小長度測量的誤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測量的平均值;去掉錯誤數(shù)據(jù)序號③中,橡皮的寬度是
所以橡皮的寬度是2.52cm,采用多次測量的方法可以減小誤差。
3. 《呂氏春秋·察今》記錄了“刻舟求劍”的典故。楚國人不能通過“刻舟”的方法達到“求劍”的目的是因為掉到水里的劍相對于“記號”是______的,為了達到“求劍”的目的,確定劍落水的實際位置,應選擇______(選填“岸上的樹”“舟”或“水流”)為參照物。
【答案】 ①. 運動 ②. 岸上的樹
【解析】
【詳解】[1]由故事內容可知,掉到水里的劍相對于“記號”的位置發(fā)生變化,所以是運動的。
[2]為了達到“求劍”的目的,確定劍落水的實際位置,應選擇相對于劍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的物體為參照物,因此應選擇岸上的樹為參照物,舟與水流相對于劍的位置都發(fā)生了變化。
4. 佳佳找到四個相同的玻璃瓶,并給它們裝入深度不同的水,如圖所示。當她用嘴貼著瓶口吹氣,吹出不同音調的聲音,音調最高的是______;由于瓶內空氣柱的長度不同,空氣柱的振動頻率不同,故聲音的音調與物體振動的______有關。
【答案】 ①. 甲 ②. 頻率
【解析】
【詳解】[1]用嘴貼著瓶口吹氣,振動發(fā)聲的是由于瓶內空氣柱的振動發(fā)出的,空氣柱長度越短,空氣柱振動頻率越大,音調越高,因此甲的音調最高。
[2]用嘴貼著瓶口吹氣,振動發(fā)聲的是由于瓶內空氣柱的振動發(fā)出的,由于瓶內空氣柱的長度不同,空氣柱的振動頻率不同,吹出不同音調的聲音,故聲音的音調與物體振動的頻率有關。
5. 如圖是小明勻速跑步的過程中,某物理量與時間的關系圖像。其中縱坐標對應的物理量是______(選填“速度”或“路程”);該物理量合適的單位是______,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大小表示______。
【答案】 ①. 速度 ②. m/s ③. 路程
【解析】
【詳解】[1][2]由題圖可知,小明勻速跑步,速度大小不變,路程增大,而圖中縱坐標對應的物理量大小不變且數(shù)值為4,可知,縱坐標對應的物理量應該是速度,因橫坐標時間的單位是秒,速度在這的合適單位是m/s。
[3]圖中陰影部分的形狀是矩形,面積的求法是長乘以寬,對應圖中物理量就是時間t 乘以速度v,根據(jù)路程可知,陰影部分的面積大小表示路程。
6. 京張高鐵(北京至張家口)是中國第一條采用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的智能化高速鐵路。鐵路正線全長175km,列車最高運行速度為350km/h。若列車以最高速度運行,乘坐此列車從北京到張家口,共需______h;若途中列車以288km/h的速度完全通過一條長2000m的隧道,共用時30s,則列車長度為______m。
【答案】 ①. 0.5 ②. 400
【解析】
【詳解】[1]以最高速度乘坐此高鐵從北京到張家口,需要的時間為
[2]列車的速度
列車行駛的路程
列車長度
二、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第7~14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第15~16題每小題有兩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2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有錯選的得0分)
7. 下列估測與日常生活接近的是( )
A. 物理課本寬度約是12cm
B. 人正常步行速度為1.1m/s
C. 中學生的身高約為1.6dm
D. 眨一次眼的時間大約是1min
【答案】B
【解析】
【詳解】A.物理課本的寬度和一支中性筆的長度差不多,約為18cm,故A不符合題意;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1m/s,大約3.6km/h,故B符合題意;
C.正常中學生的身高約為160cm,即16dm,故C不符合題意;
D.人正常眨一次眼的時間約為0.1s,10s時間太長,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8. 下列實例中不是機械運動的是( )
A. 飛馳的列車
B. 盛開的鮮花
C. 飛翔的小鳥
D. 飄零的枯葉
【答案】B
【解析】
【詳解】機械運動是指物體位置的變化;
ACD.飛馳的列車、飛翔的小鳥、飄零的枯葉位置都發(fā)生了變化,是機械運動,故ACD 不符合題意;
B.盛開的鮮花不是物體位置的變化,不是機械運動,故B符合題意。
故選B。
9. 我國古代曾用張開的大拇指與中指間的距離作為長度單位,稱為“拃”。如圖所示,利用刻度尺測量某人“一拃”的長度。根據(jù)圖中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測量時,必須從零刻度線量起
B. 觀察出,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cm
C 讀數(shù)時,視線可以從甲方向觀察
D. 記錄下,“一拃”的長度為19.0cm
【答案】D
【解析】
【詳解】A.長度測量時,被測物體的一端如果放在刻度尺的零刻度線上會使測量更簡單,直接讀出末端刻度值即為物體的長度,如果物體測量時沒有從零刻度線開始而是從某一刻度線開始也可以測量,故A錯誤;
B.該刻度尺每大格代表10cm,每大格內包含10小格,所以每小格代表1cm,即該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cm,故B錯誤;
C.讀數(shù)時,視線要刻度線垂直,故C錯誤;
D.圖中大拇指尖在零刻度線位置,中指尖在19.0cm刻度線位置,所以,“一拃”的長度為19.0cm,故D正確。
故選D。
10. 《詩經》有云:“伯氏吹塤(xūn),仲氏吹篪(chí)”,其中的“塤”是我國最古老的閉口吹奏樂器,多用陶土燒制而成,形狀如雞蛋,如圖所示。吹塤的過程中,按住不同的小孔,會改變聲音的( )
A. 音色B. 音調C. 響度D. 振幅
【答案】B
【解析】
【詳解】吹塤的過程中,按住不同的小孔,空氣柱的長度不同,振動的頻率不同,會改變聲音的音調,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1. 如圖所示為長度測量中常用的幾種特殊測量方法,其中測量有誤的是( )
A. 測圓的直徑
B. 硬幣沿直尺滾動一圈,硬幣通過的距離即為硬幣的直徑
C. 測自行車通過的路程,可先記下車輪轉過的圈數(shù)n,再乘以車輪的周長L
D. 把金屬絲密繞在鉛筆上n圈,測出密繞的線圈長度L,則金屬絲直徑
【答案】B
【解析】
【詳解】A.由圖知,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1個小格代表的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圓左端與7.00cm對齊,右端與8.00cm對齊,所以圓的直徑為
L=8.00cm-7.00cm=1.00cm
故A測量準確,不符合題意;
B.硬幣沿直尺滾動一圈,硬幣通過的距離即為硬幣的周長,不是硬幣的直徑,故B錯誤,符合題意;
C.自行車車輪的周長可以測出,要測量自行車行駛的路程,可以先記下車輪轉過的圈數(shù)n,再乘以車輪的周長L,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細金屬絲的直徑太小,甚至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無法直接準確測量,所以可以把金屬線無間隙地密繞在一根鉛筆上若干圈,測出密繞部分的長度L和圈數(shù)n,則直徑,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2. 小華在鋼水管的一頭敲一下,小珍在另一頭卻聽到三次聲音,這三次聲音依次是由下述哪一組介質傳播的( )
A. 鋼、空氣、水B. 鋼、水、空氣C. 水、空氣、鋼D. 空氣、水、鋼
【答案】B
【解析】
【詳解】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在固體中傳播速度最快,在液體中次之,最慢的是在氣體中傳播。小華在鋼水管的一頭敲一下,小珍在另一頭卻聽到三次聲音,第一次是在通過鋼管傳來的,第二次是通過水傳來的,第三次是通過空氣傳來的。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3.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如圖所示是我國古老的傳統(tǒng)彈撥樂器古箏,用古箏演奏樂曲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古箏通過弦的振動發(fā)出悠揚悅耳的聲音
B. 古箏聲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C. 彈古箏的同學通過改變手指按壓弦的位置,改變響度
D. 古箏與長笛在演奏同一樂曲時發(fā)出聲音的音色是相同的
【答案】A
【解析】
【詳解】A.聲音由物體的振動產生,古箏是通過弦的振動發(fā)出聲音的,故A正確;
B.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沒有介質,聲音無法傳播,故B錯誤;
C.彈古箏的同學通過改變手指按壓弦的位置,可以改變弦振動的快慢,即振動的頻率,從而改變發(fā)出聲音的音調,故C錯誤;
D.古箏與長笛在演奏同一樂曲時發(fā)出聲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故D錯誤。
故選A。
14. 一列隊伍長800m,以2m/s的速度勻速前進,通訊員從隊尾以6m/s的速度追到隊伍前面,接著他又以相同的速度返回隊尾,他在整個往返過程中走過的路程是( )
A. 800mB. 1200mC. 1600mD. 1800m
【答案】D
【解析】
【分析】
【詳解】通訊員從隊尾到隊首的相對速度是
通訊員從隊尾到隊首的時間是
通訊員從隊首到隊尾的相對速度是
通訊員從隊首到隊尾的時間是
通訊員往返的總時間是
他在整個往返過程中走過的路程是
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
故選D。
15. 甲、乙兩輛汽車在平直道路上行駛,其路程s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甲做勻速直線運動B. 乙做變速直線運動
C. 乙車的速度為20m/sD. 甲車的速度大
【答案】BC
【解析】
【詳解】AB.從圖像可知,甲、乙的路程s和時間t成正比,甲、乙都做勻速直線運動,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錯誤,符合題意;
CD.乙在5s內運動了60m,則乙車的速度為
甲在3s內運動了60m,則甲車的速度為
顯然,20m/s>12m/s,甲車的速度大,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C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BC。
16. 如圖所示是小明某次在體育場跑步后手機“微信運動”功能記錄的數(shù)據(jù)(跑步前步數(shù)為0)。若小明此次跑步用時20min,每步的步長均為0.5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他跑步的平均速度是2.5m/s
B. 他跑步的平均速度是5m/s
C. 若以手機為參照物,小明是靜止的
D. 若以體育場為參照物,手機是靜止的
【答案】AC
【解析】
【詳解】AB.如圖所示,微信步數(shù)為6000步,每步的步長均為0.5m,可得總路程為
s=0.5m×6000=3000m
小明此次跑步用時為
t=20min=1200s
他跑步的平均速度是
故A正確,B錯誤
CD.若以手機為參照物,小明相對于手機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小明是靜止的;若以體育場為參照物,手機相對于體育場位置發(fā)生改變,手機是運動的,故C正確,D錯誤。
故選AC。
三、實驗探究題(本題共3小題,第17題4分,第18題6分,第19題9分,共19分)
17. 如圖所示是物理興趣小組探究聲產生與傳播的一些情景:
(1)如圖甲所示的實驗現(xiàn)象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______而產生的。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
(2)如圖乙所示,隨著抽氣機不斷向罩外抽氣,如果罩內空氣被完全抽空則不能聽到鈴聲,由此我們可以推理得出的結論是______;
(3)圖丙用細線連接“土電話”并張緊細線,能實現(xiàn)10m間通話,這表明______。
【答案】(1) ①. 振動 ②. 將音叉的微小振動放大
(2)真空不能傳聲 (3)固體能傳播聲音
【解析】
【小問1詳解】
[1][2]圖甲中,乒乓球接觸發(fā)聲的音叉被彈開,說明了發(fā)聲的音叉在振動,通過乒乓球被彈起將音叉微小的振動放大,這種實驗方法叫做轉換法;通過乒乓球被彈起說明物體發(fā)聲時在振動。
【小問2詳解】
抽氣機不斷向罩外抽氣的過程中,罩內鈴聲越來越小,推理,如果玻璃罩內沒有空氣,將聽不到聲音,說明真空不能傳聲。
【小問3詳解】
他們用“土電話”能實現(xiàn)10m間的通話,這是聲音通過細棉線向外傳播的,這表明固體能夠傳聲。
18. 某組同學在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把小車放在斜面的前端。
(1)測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______,用刻度尺測出斜面AC的長度______cm,又用秒表測出小車從斜面前端A滑下到達底端撞擊金屬片的時間,則小車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______m/s;
(2)把金屬片移到AC的中點,測出小車從斜面前端滑到中點處的時間,那么小車在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______m/s;
(3)小車在斜面下半段的平均速度______m/s(小數(shù)點后保留兩位小數(shù));
(4)實驗中在測量小車AB段的平均速度時,若等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則AB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選填“大”或“小”)。
【答案】(1) ①. ②. 80.0 ③. 0.5
(2)0.4 (3)0.67
(4)小
【解析】
【小問1詳解】
[1]根據(jù)速度定義知,該實驗原理是。
[2]由圖知該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cm,斜面AC的長度
[3]小車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
【小問2詳解】
由圖知,該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cm,小車在上半段路程為斜面AB的長度
小車在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小問3詳解】
小車在斜面下半段的路程
小車在斜面下半段路程上運動的時間為
小車在斜面下半段的平均速度
小問4詳解】
如果讓小車過了B點后才停止計時,使所計小車在斜面AB運動時間偏大;由速度計算公式可知,計算出的速度值偏小。
19. 小明同學想知道自己在跑步的過程中速度是否會發(fā)生變化,于是在室外量出了40m的直線路程,每隔10m作一記號,在各記號處均站有一個同學幫助計時。發(fā)令槍響,小明同學開始起跑,各計時員同時開始計時,分別在小明同學經過他們時停止計時,記錄結果如表一所示:
表一
(1)小明用______(選填“直尺”“三角尺”或“卷尺”)在室外測出40m的路程。
(2)小明跑完40m的路程,站在終點的小紅計時如圖所示,由圖可知,小明跑完40m所用的時間為______s。
(3)請根據(jù)表一中的數(shù)據(jù),填寫表二中的空格。
表二
(4)該實驗中,小明同學采取的方法是,將跑步的路程分成長度______的四段,分別測量跑每一段路程所花的時間。由實驗結果可知,小明做的是______(選填“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
(5)小明跑完前半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答案】(1)卷尺 (2)8
(3) ①. 4 ②. 5 ③. 5
(4) ①. 相等 ②. 變速
(5) ①. 5 ②. 5
【解析】
【小問1詳解】
由于測量的路程較大,因此小明應選擇卷尺在室外測出40m的路程。
【小問2詳解】
由圖可知,停表的分度值是ls,小圈指針在0~1之間,大圈指針在8s的位置,因此小剛跑40m所用的時間為8s。
【小問3詳解】
[1][2][3]第一個10m內的平均速度
第二個10m內的平均速度
第三個10m內的平均速度
第四個10m內的平均速度
【小問4詳解】
[1][2]該實驗中,小明同學采取的方法是,將跑步的路程分成長度都是10m,是相等的;比較四段中的平均速度可知,小明同學的跑步速度是變化的,做的是變速直線運動。
【小問5詳解】
[1][2]小明跑完前半程的路程s前=20m,前半程所用的時間t前=4.0s,小明跑完前半程的平均速度
小明通過全程路程s=40m,所用的時間t=8s,所以,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
四、綜合應用題(本題共2小題,第20題8分,第21題9分,共17分)
20. 今年暑假放假期間,小美和爸爸一起回奶奶家。車經過某一橋頭,小美發(fā)現(xiàn)橋頭立著的如圖所示的交通標志牌。小美結合所學知識進行了以下研究;
(1)汽車通過該橋最少需要多長時間;
(2)某汽車不超速在該橋上行駛3min,則通過的最大路程為多少?
【答案】(1)18min
(2)2000m
【解析】
【小問1詳解】
汽車通過該橋最少需要的時間
【小問2詳解】
某汽車不超速在該橋上行駛3min,通過的最大路程
21. 某汽車由靜止開始駛入某公路,前30s的速度隨時間變化關系如圖所示,已知前15s行駛了0.39km。結合所學知識進行以下研究。
(1)汽車前15s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汽車前30s行駛的路程是多少?
【答案】(1)26m/s
(2)690m
【解析】
【小問1詳解】
已知前15s汽車通過的路程為
則前15s汽車的平均速度為
【小問2詳解】
由圖像知勻速行駛的速度,勻速行駛的時間
則勻速行駛的路程
所以汽車前30s行駛的總路程
路程/m
10
20
30
40
時間/s
2.5
4.0
6.0
路程段
第一個10m
第二個10m
第三個10m
第四個10m
平均速度()
______
6.7
______
______

相關試卷

河南省安陽市林州市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物理試題(解析版)-A4:

這是一份河南省安陽市林州市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物理試題(解析版)-A4,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10, 請給下列長度填上合適的單位, 對速度公式的理解,正確的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河南省安陽市滑縣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物理試題(解析版)-A4:

這是一份河南省安陽市滑縣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物理試題(解析版)-A4,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題,選擇題,實驗探究題,綜合應用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河南省安陽市滑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物理試題(原卷版)-A4:

這是一份河南省安陽市滑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物理試題(原卷版)-A4,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題,選擇題,實驗探究題,綜合應用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河南省安陽市滑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1月期中物理試題

河南省安陽市滑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1月期中物理試題

河南省安陽市滑縣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物理試題

河南省安陽市滑縣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物理試題

河南省安陽市滑縣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物理試題(無答案)

河南省安陽市滑縣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物理試題(無答案)

2023年河南省安陽市滑縣中考二模物理試題(含解析)

2023年河南省安陽市滑縣中考二模物理試題(含解析)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月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