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生須知:
1.本卷共6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
2.答題前,在答題卷指定區(qū)域填寫班級、姓名、考場號、座位號及準考證號并填涂相應數字。
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上,寫在試卷上無效。
4.考試結束后,只需上交答題紙。
(一)選擇題部分(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
1. 無機鹽對于維持生物體的生命活動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細胞中的無機鹽主要以離子形式存在
B. 缺鐵會導致哺乳動物血液運輸O2的能力下降
C. 和ATP一樣,無機鹽也能為生物體提供能量
D. 植物秸稈燃燒產生的灰燼中含有豐富的無機鹽
2. 下列含有相同元素的一組化合物是( )
A. 淀粉和二肽B. 脂肪酸和脂肪酶
C. 蛋白質和蛋白酶D. 核糖和核糖核酸
3. 水熊蟲的生命力極為頑強。當環(huán)境惡化時,它會把身體蜷縮起來,一動不動,并自行脫去體內99%的水分,使自身處于一種“隱生”狀態(tài),以此度過惡劣環(huán)境。研究發(fā)現(xiàn),處于“隱生”狀態(tài)的水熊蟲體內會產生大量海藻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若海藻糖為還原糖,則向其中加入本尼迪特后立即觀察到紅黃色
B. 處于“隱生”狀態(tài)時,水熊蟲的代謝速率較低,但并未完全停止
C. 處于“隱生”狀態(tài)時,水熊蟲體內的水主要以結合水的形式存在
D. 海藻糖可能有利于保護水熊蟲細胞,使其免受不利因素的損傷
4. 某同學在電子顯微鏡下看到如圖所示的細胞結構,他所觀察的細胞最有可能所屬的生物是( )
A. 細菌B. 草履蟲C. 人D. 青菜
5. 癌細胞的細胞膜中有一種蛋白質——癌胚抗原,該蛋白質能被T淋巴細胞識別并使癌細胞被T淋巴細胞攻擊,該事實說明細胞膜具有的功能是( )
A 將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分開B. 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C. 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D. 進行代謝反應
6. 用差速離心法分離出某動物細胞的3種細胞器,經測定其中3種有機物的含量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細胞器甲是光合作用的場所
B. 細胞器乙肯定與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有關
C. 細胞器丙是蛋白質合成的場所
D. 細菌與該細胞共有的細胞器有甲和丙
7. 科學家設計了僅1納米寬的分子轉子,該轉子由紫外光驅動,能以每秒200~300萬的轉速進行旋轉,從而在單個細胞的膜上鉆孔。當分子轉子與特定的靶細胞結合后,有望將治療試劑運送到這些細胞中,或者直接誘導這些細胞死亡。圖為分子轉子鉆孔過程的示意圖,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將治療試劑運送到細胞中,分子轉子需要鉆開兩層磷脂分子層
B. 鉆孔后才可以運送治療試劑,說明了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
C. 該過程體現(xiàn)出磷脂分子具有流動性,而蛋白質分子無流動性
D. 一個細胞是否能成為靶細胞,很可能與表面的糖蛋白有關
8.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食品安全日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下列關于食品安全問題的探究實驗結論正確的是( )
A AB. BC. CD. D
9. 通常情況下,分子式為C63H103O45N18S2的多肽化合物中最多含有肽鍵的數量為
A. 63個B. 62個C. 17個D. 16個
10. 如圖為“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及質壁分離及復原實驗”的基本操作步驟,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實驗過程中植物細胞的吸水能力逐漸增強
B. 不同材料用同一濃度的蔗糖溶液處理,質壁分離最快的一組,細胞液濃度最高
C. 若③步驟滴加一定濃度的尿素溶液,則省略⑤步驟不能觀察到質壁分離的復原現(xiàn)象
D. 本實驗在時間上形成了前后自身對照,不需要另外設立對照實驗
11. 下圖為某多肽分子,下列相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 該多肽形成場所為核糖體,形成時失去4個水分子
B. 該多肽分子中只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
C. 該多肽分子由4種氨基酸構成
D. 該多肽由4個氨基酸經過脫水縮合形成
12. 細胞核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如圖是細胞核的結構簡圖,下列關于細胞核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結構①在細胞的不同時期存在不同的形態(tài)
B. 結構②與核糖體的形成有關
C. 結構③僅是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核的通道
D. 蛋白質和RNA通過核孔的運輸需要消耗能量
13. 下列不能體現(xiàn)“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是( )
A. 葉綠體通過內膜向內折疊形成嵴增大膜面積,以利于光合作用有關酶附著
B. 細胞內的生物膜把細胞區(qū)室化,保證了生命活動高效有序地進行
C. 細胞質中存在大面積的內質網,便于其與細胞核和細胞膜之間建立聯(lián)系及酶的附著
D. 哺乳動物紅細胞成熟過程中,細胞核退化并排出為氧氣運輸騰出了更多空間
14. 下圖甲表示滲透裝置吸水示意圖,圖乙表示圖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與時間的關系,圖丙表示成熟植物細胞在某外界溶液中的一種狀態(tài)(此時細胞有活性)。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結構③指的是細胞膜,結構①指的是細胞壁
B. 圖丙中相當于圖甲中c結構的是③④⑤,結構②中充滿的液體是外界溶液
C. 圖丙中細胞液的濃度與外界溶液的濃度大小關系無法確定
D. 由圖乙可知漏斗中溶液吸水速率在下降,當液面靜止時,c兩側液體濃度相等
15. 下圖為ATP的結構示意圖,①③表示組成ATP的物質或基團,②④表示化學鍵。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①為腺苷,即ATP中的“A”
B. 化學鍵②易于水解,其水解過程總是與吸能反應相聯(lián)系
C. ATP分子中④水解后形成的產物中,含有RNA的基本組成單位
D. 核糖是ATP組成成分之一
16. 下列有關酶的實驗探究方案中設置最合理的是( )
A. AB. BC. CD. D
西門島位于樂清灣北部,島上有一片我國最北端紅樹林。紅樹林生長在海岸線潮間帶,受周期性潮水浸沒,為了適應潮水浸沒、高鹽、缺氧的海岸環(huán)境,紅樹植物形成了特殊適應對策。完成下面小題。
17. 由于海產養(yǎng)殖導致大量氮排入海洋,引起海水氮污染。紅樹林是天然除氮系統(tǒng)。研究發(fā)現(xiàn),紅樹植物細胞膜上存在硝酸鹽轉動蛋白吸收高濃度NO3-,關于紅樹植物吸收NO3-方式敘述正確的是( )
A. 主動運輸B. 易化擴散C. 簡單擴散D. 胞吞
18. 為探究紅樹植物根細胞對M的吸收方式,某同學將紅樹根尖細胞培養(yǎng)在M配置的適宜濃度溶液中。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中加入物質W,其余條件相同且適宜,測得紅樹根尖細胞對M的吸收速率和氧氣濃度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物質M是脂溶性物質
B. 實驗組的根尖細胞中不能合成ATP
C. 物質W可能是有氧呼吸抑制劑
D. 氧氣濃度為d時,增加M的濃度,M的吸收速率會增大
19. 下列關于酶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酶與無機催化劑的作用原理相同
B. 酶可以被水解為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C. 酶在細胞內外都能發(fā)揮催化作用
D. 酶應在最適溫度和pH下保存
20. 如圖曲線b表示在最適溫度、最適pH條件下,反應物濃度與酶促反應速率的關系。據圖分析正確的是( )
A. 酶量是限制曲線AB段酶促反應速率主要因素
B. 酶量減少后,圖示酶促反應速率可用曲線a表示
C. c表示升高溫度后,圖示酶促反應速率可用曲線
D. 減小pH,重復該實驗,A、B點位置都不變
(二)非選擇題部分(本大題共4小題,共40分)
21. 下圖是生物體內4類有機物的組成關系圖,回答下列問題:
(1)b結構的多樣性決定其功能的多樣性,如作為結構物質、還具有運輸、________、調控等生理功能。
(2)兩個氨基酸發(fā)生脫水縮合反應產物是________。
(3)人體攝入的d中,________過多可能會引發(fā)心腦血管疾病。
(4)新型冠狀病毒的遺傳物質是e,e與DNA在組成上的區(qū)別為:e中特有________和核糖。
(5)在人體血糖低于正常時,c中的________便會分解補充。
22. 研究發(fā)現(xiàn),細胞可以通過回收機制使細胞器的駐留蛋白質返回到正常駐留部位。駐留在內質網的可溶性蛋白(內質網駐留蛋白)的羧基端有一段特殊的氨基酸序列稱為KDEL序列,如果該蛋白被意外包裝進入COPⅡ膜泡,就會從內質網逃逸到高爾基體。高爾基體順面膜囊區(qū)的KDEL受體會識別并結合KDEL序列,形成COPⅠ膜泡將他們回收到內質網。據圖回答:
(1)圖中的內質網等細胞器膜、細胞膜和________共同構成生物膜系統(tǒng)。
(2)圖中的細胞器并非漂浮于細胞質中,而是存在于支持它們的網架結構上,該結構被稱為________,具維持細胞特有形態(tài)和細胞內部結構的有序性等功能。
(3)據圖分析,該過程能識別與結合KDEL信號序列的受體可存在于COPⅠ、COPⅡ和________上。
(4)據圖分析,附著在內質網上的核糖體合成的蛋白質有________、________和分泌蛋白、內質網駐留蛋白。
(5)膜蛋白中的某些氨基酸能夠被一定波長的光激發(fā)而發(fā)出熒光,當膽固醇與這些氨基酸結合,會使熒光強度降低。為研究膜蛋白與膽固醇的結合位點是位于肽段1還是肽段2,設計實驗檢測不同肽段的熒光強度變化,結果如圖。據圖分析,膜蛋白與膽固醇的結合位點是位于________。
23. 如圖甲表示細胞膜結構,其中A、B、C、D、E、F表示物質,a、b、c、d表示物質跨膜運輸方式。圖乙表示保衛(wèi)細胞細胞的原生質體(去除細胞壁的植物細胞稱為原生質體)。已知主動運輸消耗的能量可來自ATP或離子電化學梯度。請據圖回答:
(1)在探索細胞質膜結構歷程中,圖甲是辛格和尼科爾森提出的________模型,其基本支架是________,與細胞識別有密切關系的物質是________(填字母),據此可以判斷________(填“α側”或“β側”)為細胞外。
(2)如圖乙所示,保衛(wèi)細胞細胞膜上存在H+-ATP酶,H+-ATP酶既作為一種轉運H+的________蛋白,也能催化ATP水解,利用其水解釋放的能量將H+泵出細胞外,該運輸方式可用圖甲________(填字母)表示。通過該過程會導致細胞外的pH________(填“升高”或“不變”或“降低”)。K+通過主動轉運進入保衛(wèi)細胞,其能量來自________。
24. 樂清是中國茶文化之鄉(xiāng),其中產自雁蕩山麓(lù)的雁蕩毛峰在宋代就被列為中國名茶,有綠茶、紅茶、白茶等多種制作工藝。其中紅茶是新鮮茶葉經脫水、揉捻(róuniǎn)、發(fā)酵等工序制成。在處理紅茶的過程中,植物細胞中的多酚氧化酶(PPO)催化無色的多酚類物質生成褐色醌類物質的過程。多酚含量高會使茶鮮度差、味苦?;卮鹣铝袉栴}:
(1)茶葉在未經加工之前都是綠色的,經過揉捻、發(fā)酵等工序后才變成紅色。據此推測多酚氧化酶與多酚類物質位于細胞的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結構中。
(2)夏季采茶,因茶多酚含量高等原因而飲用價值較低。相關研究表明氨基酸含量的增加,可提高茶湯的鮮爽度;揉捻是制茶的第一道工序,可形成茶條并適當破壞茶葉組織,有助于改善茶葉品質。為提升夏茶利用率,提高茶農收入,科研人員研究了不同處理對茶湯中氨基酸含量的影響,結果如圖,據圖分析:
①該實驗的自變量是________。
②在酶液濃度較小時使用________酶,更能提高茶湯鮮爽度,改善茶葉品質。
③使用纖維素酶加工茶葉時,纖維素酶濃度與氨基酸含量變化之間的關系是________。
選項
探究主題
實驗試劑
預期實驗結果
結論
A
某“無糖”無色飲料
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本尼迪特
被檢測液體
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
含有還原糖,但
不一定是葡萄糖
B
某“奶片”是否添加淀粉
碘液
被檢測液體出現(xiàn)藍色
含有淀粉,不含有蛋白質
C
某“脫脂奶粉”油脂
是否超標
蘇丹Ⅲ染液
被檢測液體出現(xiàn)紅色
含有油脂,該奶粉不合格
D
某“早餐奶”蛋白質
含量是否達標
雙縮脲試劑
被檢測液體呈紫色
含有蛋白質,該
粉蛋白質含量合格
組別
探究內容
實驗方案
A
pH對酶活性的影響
用H2O2酶在不同pH(酸性、中性、堿性)下催化H2O2分解,先分別調好底物和酶的pH再混勻,計時,比較單位時間內氣泡產生量
B
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
用H2O2酶在不同溫度(冰水、常溫、開水)下催化H2O2分解,先分別調好酶和底物的溫度再混勻,計時,比較單位時間內氣泡產生量
C
酶的高效性
用FeCl3和肝臟研磨液分別催化等量的H2O2分解,待H2O2完全分解后,檢測產生的氣體總量
D
酶的專一性
用淀粉酶分別催化淀粉和蔗糖水解,產物用碘液檢測
這是一份浙江省溫州新力量聯(lián)盟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生物試題,文件包含高一生物試題pdf、高一生物答案pdf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7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浙江省溫州新力量聯(lián)盟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生物試題,文件包含高一生物試題pdf、高一生物答案pdf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7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浙江省溫州新力量聯(lián)盟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生物試題,共7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