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題
在9月18日這個值得銘記的日子,北京某中學組織學生來到位于豐臺區(qū)的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參觀。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當同學們乘車從學校出發(fā)去紀念館,司機會選擇的地圖是( )
A.①B.②C.③D.④
2.圖中,四張地圖的圖幅大小一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①的比例尺最大B.圖②表示的范圍最小
C.圖③表示事物最詳細D.圖④無法判斷出方向
3.與傳統(tǒng)地圖相比,電子地圖的優(yōu)點是( )
A.信息量小B.便于更新C.圖幅較大D.內容不變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將三名航天員送入中國空間站。在軌駐留154天后,又于10月31日安全返回地球。讀下列航天員出艙畫面及地球公轉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4.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升空時,地球運行至( )
A.①段B.②段C.③段D.④段
5.航天員在空間站回望地球,可見證地球( )
A.經緯線相互交織B.是巨大的球體
C.圍繞著月球公轉D.自東向西自轉
6.飛船返回地球時,北京( )
A.晝夜平分B.晝短夜長C.冰雪交加D.春意盎然
深秋時節(jié),香山公園紅葉漸濃,賞秋人群絡繹不絕。讀下列香山公園等高線地形圖(局部),完成下面小題。
7.圖示區(qū)域( )
A.地形復雜多樣,以高原為主B.塔后身所處地形部位是山脊
C.索道主要沿著陡崖上下運行D.香爐峰所處地形部位是山峰
8.索道上站和下站的相對高度約為( )
A.330mB.380mC.430mD.480m
9.線路①、②、③是攀登香爐峰的主要線路,其中( )
A.線路①途經的景點最多B.沿線路②登山,坡度先陡后緩
C.線路③途經的紅葉觀賞點最多D.線路①路程最長,線路③路程最短
我國是柑橘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歷史上我國的柑橘通過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傳播到亞洲各區(qū)域,后來又擴散到世界各地。讀下列我國柑橘傳播路線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0.我國柑橘( )
A.經太平洋傳到非洲B.經印度洋傳到南美洲
C.經北冰洋傳到大洋洲D.經大西洋傳到北美洲
11.柑橘種植區(qū)主要分布在( )
A.南半球B.內陸地區(qū)C.中低緯地區(qū)D.高緯度地區(qū)
12.柑橘的傳播可以( )
A.增加原產地的年降水量B.改變傳入地的熱量條件
C.促進世界農業(yè)生產發(fā)展D.消除地域發(fā)展水平差異
第19屆亞運會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舉辦。本屆亞運會以綠色為辦賽理念之一,向世界交出了一份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中國答卷。讀下列杭州地理位置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3.杭州的經緯度位置大致為( )
A.(30°S,120°E)B.(30°S,120°W)C.(30°N,120°E)D.(30°N,120°W)
14.當我們晚上觀看亞運會開幕式直播時,卡塔爾的首都多哈仍處于白天。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轉產生了晝夜B.地球自轉產生了時間差異
C.地球公轉產生了極晝D.地球公轉產生了四季變化
15.以下能體現(xiàn)綠色亞運的是( )
①吉祥物“琮琮”設計靈感來源于良渚文化
②青海數(shù)百萬塊光伏板為亞運場館提供電力
③公共充換電站保障亞運會期間的綠色出行
④開幕式上利用數(shù)字技術燃放電子煙花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北回歸線穿過汕頭市,該市每年有一次太陽直射。下圖為汕頭市的北回歸線標志塔,“北”字形支架支撐著直徑5米的地球儀,一根鋼管貫穿地球儀的中軸,人們可由此仰窺天空。完成下面小題。
16.觀測者通過鋼管看到太陽時,當日節(jié)氣為( )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
17.觀測者通過鋼管看到太陽當天,北京市( )
①日出最早
②日落最晚
③日出最晚
④日落最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人類自遠古時代就對浩瀚的宇宙有著無盡的想象。隨著對關鍵技術的持續(xù)攻關,中國逐步具備了全面的宇宙空間探索和應用能力。讀下列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中國太空探索的部分方式,完成下面小題。
18.地球是目前已知宇宙中適合人類生存的唯一家園。下列關于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描述正確的是( )
A.地球離太陽最近B.海王星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
C.地球不屬銀河系D.地球屬于太陽系
19.我國的太空探索工程包括( )
①探月工程
②火星探測
③天宮空間站
④小行星探測任務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下圖顯示了某日倫敦、巴黎、莫斯科等地華人華僑觀看天安門升旗儀式直播的當?shù)貢r間,完成下面小題。
20.圖中城市最早迎來日出的是( )
A.北京B.莫斯科C.巴黎D.倫敦
21.居住在倫敦、巴黎、莫斯科的華人華僑觀看直播的當?shù)貢r間與北京時間存在差異的地理原因是( )
①地球自轉
②地球公轉
③緯度差異
④經度差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圖為北緯40°地區(qū)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的變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22.北緯40°地區(qū)二分二至日正午人影長短和晝夜長短的變化明顯,與之最相關的是( )
A.地球大小B.地球公轉C.地球自轉D.地球形狀
23.北緯40°地區(qū)一年中白晝最長的是( )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
讀世界海陸分布投影圖,完成下面小題。
24.中國分布在圖中的( )
A.①大洲B.②大洋C.③大洲D.④大洲
25.下列四個區(qū)域中,全部位于西半球的是( )
A.甲、乙B.甲、丁C.乙、丙D.丙、丁
二、材料分析題
26.地理實踐力是地理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之一。某地一群中學生開展了“繪圖識山”和“看圖識山”地理實踐活動,請根據他們的圖文資料,完成問題。
【探究任務一】通過浸水實驗“繪圖識山”
下面是同學們利用山體模型做“浸水實驗”,從中觀察和繪制等高線圖的示意圖。
(1)請結合浸水實驗的示意圖,給打亂的文字說明排出正確的順序。
(2)同學們通過探究實驗得出結論:山體模型與水面的交界線就相當于“等高線”。請簡述同一等高線上各點的海拔的特點。
【探究任務二】利用等高線地形圖“看圖識山”
周末,同學們到鷲峰國家森林公園進行了“看圖識山”活動。
(3)請估算鷲峰的海拔高度以及鴛峰與金山寺的相對高度。
(4)圖示登山路線1、2中,哪一條坡度更陡?請寫出你的判斷理由。
(5)甲、乙、丙三地中,最佳的露營地是哪處?請說明你的判斷理由。
27.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完成問題。
材料一:“二十四節(jié)氣”是我國農耕文明的產物,蘊含著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中國智慧,先后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和聯(lián)合國非遺名錄。我國將每年秋分設為“中國農民豐收節(jié)”,全國各地廣泛開展慶祝豐收活動,搭建了農產品展示和銷售平臺,推動了觀光農業(yè)、休閑農業(yè)的發(fā)展,宣傳了優(yōu)秀的中華農耕文化。
材料二:中國詩詞、諺語等對時節(jié)和氣候豐富細膩的描述堪稱二十四節(jié)氣的“文學說明書”。
材料三:
(1)請寫出“晝晷已云極,宵漏自此長”的這天,我國的晝夜長短情況。(注:晷和漏分別是古人白天和夜間的計時工具)
(2)南方有諺語:“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大暑處于一年中的哪個月份?從氣候的角度說說廣東一帶大暑節(jié)氣吃仙草的理由。
(3)除了“大暑吃仙草”,二十四節(jié)氣的相關詩詞、諺語可以指導我們生產生活的哪些方面呢?請再舉出一例,加以說明。
(4)簡述秋分被設為“中國農民豐收節(jié)”的積極意義。
參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當同學們乘車從學校出發(fā)去紀念館,司機會選擇的地圖是④,地圖④顯示了兩地的位置和具體路線,而①②③并沒有具體的路線,ABC錯誤,D正確。故選D。
2.答案:C
解析:四張地圖的圖幅大小一致,①表示的范圍最大,所以比例尺最小,A錯誤;③表示的事物最詳細,所以表示的范圍最小,B錯誤,C正確;④為電子地圖,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原則,可以判斷方向,D錯誤。故選C。
3.答案:B
解析:與傳統(tǒng)地圖相比,電子地圖便于更新,內容變化大,信息量大,圖幅較小,B正確,ACD錯誤。故選B。
4.答案:A
解析:由題干可知,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升空時間是2023年5月30日,結合地球公轉示意圖可知,此時地球位于公轉軌道的春分日到夏至日之間,即圖中①段。A正確,BCD錯誤。故選A。
5.答案:B
解析:經線和緯線是人們?yōu)榱嗽诘厍蛏洗_定位置和方向,在地球儀和地圖上畫出來的,地球表面并不存在經線和緯線,A錯誤;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球體,B正確;地球公轉的繞轉中心是太陽,C錯誤;地球公轉的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D錯誤。故選B。
6.答案:B
解析:飛船返回地球的時間是10月31日,此時地球位于公轉軌道的秋分日到冬至日之間,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因此位于北半球的北京的晝夜長短情況為晝短夜長,A錯誤,B正確;10月是秋季,冰雪交加、春意盎然分別是冬季和春季,CD錯誤;故選B。
7.答案:D
解析:讀圖可知,該地區(qū)等高線密集,地勢起伏較大,以山地為主,A錯誤。塔后身所處地形部位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為山谷,B錯誤。陡崖的等高線重合,圖中索道等高線向低處凸出,為山脊,C錯誤。香爐峰所處地形部位等高線閉合,且數(shù)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降低的為山峰,D正確。故選D。
8.答案:B
解析: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圖中的等高距為50米,索道上站的海拔高度是500米,索道下站海拔位于100-150米之間,兩站的相對高度位于350-400米之間,約為380米。故選B。
9.答案:C
解析:讀圖可知,線路②途經的景點最多,A錯誤。沿②線路登山等高線先稀疏后密集,坡度先平緩后陡峭,B錯誤。①路線只有山頂1個紅葉觀賞點,②路線有2個紅葉觀賞點,③路線有3個紅葉觀賞點,C正確。三條路線相比,登山線路最短的是①路線,D錯誤。故選C。
10.答案:D
解析:讀圖可知,我國柑橘的傳播向西經印度洋到非洲,A錯誤;經大西洋、印度洋到大洋洲,經大西洋到南美洲,BC錯誤;經大西洋到北美洲,D正確;故選D。
11.答案:C
解析:讀圖可知,柑橘種植區(qū)主要分布在北半球,A錯誤;柑橘種植區(qū)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qū),B錯誤;柑橘種植區(qū)主要分布在中緯度地區(qū),C正確,D錯誤。故選C。
12.答案:C
解析:柑橘的傳播可以促進世界農業(yè)技術進步,C正確。不能增加原產地的年降水量、改變傳入地的熱量條件、消除地域發(fā)展水平差異,ABD錯誤。故選C。
13.答案:C
解析:東西經度的判定方法為:經度度數(shù)向東變大為東經,經度度數(shù)向西變大為西經;南北緯度的判定:緯度度數(shù)向北變大為北緯,緯度度數(shù)向南變大為南緯。杭州的經緯度位置大致為(30°N,120°E),C正確,ABD錯誤;故選C。
14.答案:B
解析:由于地球自西向東自轉,所以我們總是從東方迎來黎明的曙光,自西方送走黃昏的落日。一般來說,地球上同緯度地區(qū)位置偏東的地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方先看到日出,這樣地球上的時間就有了早晚,不同經度的地方也就出現(xiàn)了時間的差異。當我們晚上觀看亞運會開幕式直播時,卡塔爾的首都多哈仍處于白天,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地球自轉產生了時間差異,B正確;與晝夜、極晝、四季變化無關,ACD錯誤;故選B。
15.答案:D
解析:吉祥物“琮琮”設計靈感來源于良渚文化,這體現(xiàn)了文化自信,不能體現(xiàn)綠色亞運,①錯誤。青海數(shù)百萬塊光伏板為亞運場館提供電力,公共充換電站保障亞運會期間的綠色出行,開幕式上利用數(shù)字技術燃放電子煙花,這些都體現(xiàn)了綠色亞運,②③④正確。故選D。
16.答案:B
解析:觀測者通過鋼管看到太陽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所以當日節(jié)氣為夏至,日期是6月21日前后,B正確,ACD錯誤;故選B。
17.答案:A
解析:觀測者通過鋼管看到太陽當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當日節(jié)氣為夏至,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所以這一天日出最早,日落最晚,白晝時間最長,故①②正確,③④錯誤;故選A。
18.答案:D
解析:離太陽最近的是水星,A錯誤;海王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距地球最遠的行星,B錯誤;太陽系在銀河系的邊緣,也就屬于銀河系,而地球又屬于太陽系,C錯誤,D正確;故選D。
19.答案:D
解析:我國開展探月工程,是更好的了解月球;火星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同時也被認為是除地球之外有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因此我國開展火星探測;天宮空間站用于科學探測、航天技術的驗證,是我國對空探索的任務之一;如圖所示,訪問小行星是我國對空探索的任務之一,①②③④正確;故選D。
20.答案:A
解析:圖中四個城市,北京最靠東,由于地球自西向東自轉,所以,北京先看到日出。故選A。
21.答案:B
解析:由于地球自西向東自轉,所以在不同經度的地區(qū)會出現(xiàn)時間差異,因此不同地方產生時間差異是由于地球自轉和兩地經度不同造成的。與地球公轉和緯度差異無關,①④正確,②③錯誤,故選B。
22.答案:B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地球公轉是指地球不停的自西向東圍繞著太陽所做的旋轉運動,地球公轉產生的地理現(xiàn)象主要有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五帶的劃分等,因此北緯40°地區(qū)二分二至日正午人影長短和晝夜長短的變化明顯,與之最相關的是地球公轉。ACD錯誤,B正確。故選B。
23.答案:B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回歸線上,北回歸線以北的地區(qū)白晝達到了一年中的最長,黑夜達到了一年中的最短,因此北緯40°地區(qū)一年中白晝最長的是夏至。ACD錯誤,B正確。故選B。
24.答案:C
解析:讀圖分析,①②③④分別是北美洲、太平洋、亞洲、非洲,中國分布在亞洲,C正確,ABD錯誤;故選C。
25.答案:A
解析:甲、乙位于南北美洲附近,位于西半球;丙位于非洲附近,丁位于印度洋,丙、丁位于東半球,A正確,BCD錯誤;故選A。
26.答案:(1)②③①④
(2)同一等高線上各點的海拔相等。
(3)鷲峰海拔:1150~1250米。相對高度:700~900米。
(4)路線1。路線1所經地區(qū)的等高線比路線2密集。
(5)乙地。乙地的地勢較為平坦開闊,更方便露營。
解析:(1)由圖可知,同學們的探究過程,正確的排序應該是②準備一個山地立體模型(也可自行用軟泥捏一個模型),③準備一個透明的水槽,水槽外標好刻度表示海拔高度(以1厘米表示海拔100米),①將山體模型放置在水槽中,向水槽中注入1厘米深的水。利用實物投影儀俯視模型,觀察模型與水面的交界線輪廓,并在投影屏幕上描畫出該輪廓,④多次重復向水槽注水,每次注水深度皆為1厘米;再依次描畫模型與水面的交界輪廓。故正確排序為②③①④。
(2)等高線即海拔相等的點的連線,故同一等高線上各點海拔高度相等。同一幅圖中相鄰兩條等高線之間高差為等高距,都相等。
(3)讀圖,鷲峰為山峰,外側等高線數(shù)值為1150m,其海拔應高于1150m,該圖等高距為100m,故鷲峰海拔為1150-1250m,金山寺為350-450m,計算可知相對高度為700-900m。
(4)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等高線稀疏坡度緩,等高線密集坡度陡,圖中1線路等高線密集,坡度更陡。
(5)露營地應選擇在較安全的地方。圖中乙處位于山峰之間的鞍部,地形相對平坦開闊,安全性較高,適合露營;而甲丙處等高線較密集,不適合露營。
27.答案:(1)晝最長,夜最短。
(2)7月。夏季炎熱,有利于消暑。
(3)(任選一句諺語并作分析)
示例1:農諺說:“清明前后,種瓜點豆?!鼻迕鲿r節(jié),天氣由寒變暖,萬物復蘇,種子播到地里容易發(fā)芽,因此人們可以開始春播各種蔬菜。
示例2:“驚蟄老冰開”是人們常說的農諺。動物鉆到土里過冬叫入蟄,第二年回春后,再鉆出來開始活動。而古人認為,動物們是被春雷驚醒的,所以叫“驚蟄”。此時氣溫漸暖,土地解凍,已經可以春耕了。
(4)有利于進一步彰顯“三農”工作的重要地位,提升億萬農民的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并傳承弘揚中華農耕文明和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等。
解析:(1)“晝晷已云極,宵漏自此長”中的“宵漏自此長”,這天應為6月21日前后,北半球夏至日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正午日影達到一年中最短,我國各地的白晝達到一年中最長;“宵漏自此長”,是指黑夜自今日起開始變長,夏至日過后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
(2)南方有諺語:“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大暑處于一年中的7月份,夏季炎熱,吃仙草有利于降溫消暑。
(3)二十四節(jié)氣的變化與地球的公轉運動密切相關,一年中我們會經歷二十四個節(jié)氣,每相鄰兩個節(jié)氣間隔約15天。諺語可以指導我們生產生活,如農諺說:“清明前后,種瓜點豆?!鼻迕鲿r節(jié),天氣由寒變暖,萬物復蘇,種子播到地里容易發(fā)芽,因此人們可以開始春播各種蔬菜?!绑@蟄老冰開”是人們常說的農諺。動物鉆到土里過冬叫入蟄,第二年回春后,再鉆出來開始活動。而古人認為,動物們是被春雷驚醒的,所以叫“驚蟄”。此時氣溫漸暖,土地解凍,已經可以春耕了。
(4)此節(jié)日的設立是為了傳承弘揚中華農耕文明和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有利于提升億萬農民的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并能極大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營造重農強農的濃厚氛圍,凝聚愛農支農的強大力量,推動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實施,促進農業(yè)農村加快發(fā)展。
①將山體模型放置在水槽中,向水槽中注入1厘米深的水。利用實物投影儀俯視模型,觀察模型與水面的交界線輪廓,并在投影屏幕上描畫出該輪廓。
②準備一個山地立體模型(也可自行用軟泥捏一個)。
③準備一個透明的水槽,水槽高度不超過山體模型;水槽外標好刻度,以表示海拔高度(如用1厘米表示海拔100米)。
④多次向水槽注水,每次注水深度皆為1厘米,再依次描畫模型與水面的交界輪廓。
詩歌赤道金陽一照面,白天黑夜兩均分。
——左河水《春分》晝晷已云極,宵漏自此長。
——韋應物《夏至避暑北池》
諺語清明前后,種瓜點豆。
處暑雷唱歌,陰雨天氣多。
小雪到冬至,澆麥正適時。
大寒到頂點,日后天漸暖。

相關試卷

廣東省茂名市茂南區(qū)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含答案):

這是一份廣東省茂名市茂南區(qū)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含答案),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材料分析題,綜合讀圖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天津市部分區(qū)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11月期中考試地理試卷(含答案):

這是一份天津市部分區(qū)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11月期中考試地理試卷(含答案),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材料分析題,綜合讀圖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廣東省深圳市高級中學北校區(qū)等多校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卷:

這是一份廣東省深圳市高級中學北校區(qū)等多校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卷,文件包含2024年11月多校初一年級期中質量檢測地理試題卷pdf、2024年11月期中質量檢測初一地理參考答案docx、2024年11月多校初一年級期中質量檢測地理答題卡pdf等3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8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廣東省深圳市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題

廣東省深圳市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題

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qū)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卷

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qū)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卷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qū)深圳實驗學校中學部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卷(無答案)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qū)深圳實驗學校中學部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卷(無答案)

廣東省深圳市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地理期中同步強化試卷(含答案)

廣東省深圳市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地理期中同步強化試卷(含答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期中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