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共53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1-11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每小題3分;第12-16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每小題4分,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
1.關(guān)于描述做直線運動物體的物理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速度變化的時間越短,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率、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都是矢量
C.物體做直線運動時平均速度大小與平均速率相等
D.物體的加速度不斷增大,其運動的速度可能不斷減小
2.關(guān)于重力和重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重力就是地球?qū)ξ矬w的吸引力,所以重力方向一定指向地心
B.因地球表面上各處重力加速度大小相同,所以同一物體在赤道和北極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
C.根據(jù)可知,兩個物體相比較,質(zhì)量較大的物體重力不一定較大
D.重力方向豎直向下,所以地球上一切物體所受的重力方向都一樣
3.中國跳水運動一直是中國的強項運動,中國隊員在比賽中的一個瞬間如圖所示。請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跳板發(fā)生形變,運動員的腳沒有發(fā)生形變
B.跳板和運動員的腳都發(fā)生了形變
C.運動員受到的支持力是運動員的腳發(fā)生形變而產(chǎn)生的
D.跳板受到的壓力是跳板發(fā)生形變而產(chǎn)生的
4.關(guān)于摩擦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運動的物體可能受到靜摩擦力的作用,靜摩擦力的方向可能與物體的運動的方向成任意角度
B.若運動的物體受到滑動摩擦力,則滑動摩擦力方向只能與物體的運動的方向相反,或者相同
C.受滑動摩擦力的物體一定是運動的,受靜摩擦力的物體一定是靜止的
D.滑動摩擦力和靜摩擦力大小都與接觸面之間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
5.如圖所示,A、B兩個楔形物體疊放在一起,B靠在豎直墻壁上.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A、B靜止不動,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A受三個力,B可能受三個力 B.若A受三個力,B一定受四個力
C.若A受四個力,B可能受四個 D.A、B之間一定存在摩擦力
6.某質(zhì)點在水平方向上做直線運動的加速度與時間的變化關(guān)系如圖所示(以水平向右為正方向),已知質(zhì)點從時刻開始運動,其在0~T時間內(nèi)某時刻的速度恰好為0。則該質(zhì)點在時刻之后的運動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則該質(zhì)點一直朝正方向運動
B.若,則該質(zhì)點將在直線上來回往返運動
C.若,則質(zhì)點在以后的4T時間內(nèi)的位移大小為
D.若,則質(zhì)點在以后的4T時間內(nèi)的位移大小為
7.如圖所示,勁度系數(shù)為的輕質(zhì)彈簧,豎直放在桌面上,上面壓一質(zhì)量為的物體,另一勁度系數(shù)為的輕質(zhì)彈簧豎直地放在物體上面,其下端與物塊上表面連接在一起。彈簧始終在彈性限度內(nèi),且彈簧伸縮、移動均只沿豎直方向。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在A端放一質(zhì)量為的物體,靜止時將下移
B.在A端放一質(zhì)量為的物體,靜止時A端下移
C.A端固定不動,將質(zhì)量增加到,靜止時將下移
D.A端固定不動,將質(zhì)量增加到,靜止時將下移
8.如圖所示為物體做直線運動的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圖像中物體在到這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大于
B.乙圖像中,陰影面積表示時刻物體的瞬時速度
C.丙圖像中,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
D.丁圖像中,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
9.小球a從距地面高5m的位置由靜止釋放,同時在a正下方另一小球b從地面以10m/s的初速度豎直向上拋出,重力加速度取,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b下降的過程中與a相碰 B.兩小球經(jīng)歷0.6s相碰
C.兩小球相碰時速度大小相等 D.兩小球相碰時距地面高度為4m
10.學校試卷掃描機器正常情況下,進紙系統(tǒng)能做到“每次只進一張試卷”,進紙系統(tǒng)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如圖所示,設(shè)圖中剛好有48張相同的試卷,每張試卷的質(zhì)量均為m,搓紙輪按圖示方向轉(zhuǎn)動帶動最上面的第1張試卷向右運動;搓紙輪與試卷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試卷與試卷之間、試卷與底部摩擦片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工作時搓紙輪給第1張試卷壓力大小為F。設(shè)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試卷掃描機器正常工作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第2張試卷受到第1張試卷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B.第10張試卷與第11張之間的摩擦力大小為
C.第48張試卷與摩擦片之間的摩擦力為0
D.要做到“每次只進一張紙”應(yīng)要求
11.如圖所示,A、B是粗糙水平面上的兩點,O、P、A三點在同一豎直線上,且,在P點處固定一光滑的小立柱,一小物塊通過原長為的彈性輕繩與懸點O連接。當小物塊靜止于A點時,小物塊受到彈性輕繩的拉力小于重力。將小物塊移至B點(彈性輕繩處于彈性限度內(nèi),且滿足胡克定律,物塊與水平面之間動摩擦因數(shù)處處相同),由靜止釋放后小物塊沿地面向左運動通過A點,則在小物塊從B運動到A的過程中( )
A.若,小物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保持不變
B.若,小物塊到的滑動摩擦力逐漸減小
C.若小物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逐漸增大
D.若小物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先減小后增大
12.甲、乙兩車在一平直公路上從同一地點沿同一方向沿直線運動,它們的v-t圖像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乙車啟動時,甲車在其前方50m處
B.運動過程中,乙車落后甲車的最大距離為75m
C.乙車啟動10s后正好追上甲車
D.乙車超過甲車后,兩車一定會再相遇
13.如圖所示,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頂端裝有一光滑定滑輪.一細繩跨過滑輪,其一端懸掛物塊N.另一端與斜面上的物塊M相連,系統(tǒng)處于靜止狀態(tài).現(xiàn)用水平向左的拉力緩慢拉動N,直至懸掛N的細繩與豎直方向成45°.已知物塊M和斜面均始終保持靜止,則在此過程中( )
A.地面對斜面的彈力保持不變,對斜面的摩擦力逐漸增加
B.M所受細繩的拉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C.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可能一直減小,也可能一直增大
D.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先減小后增加,也可能先增加后減小
14.如圖所示,一個重為5N的砝碼用輕質(zhì)細線連接,細線另一端懸掛于O點,砝碼在力F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tài),細線與豎直方向成30°角,現(xiàn)不斷調(diào)整力F的方向,但砝碼始終靜止在如圖所示的位置處,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調(diào)整力F的方向的過程中,力F最小值為2.5N
B.力F在豎直方向時,力F最小
C.力F在豎直方向時,另一側(cè)細線上的張力最小
D.當力F處于水平方向和斜向右上與水平方向夾角60°時,力F大小相等
15.如圖所示,小球A置于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半圓柱體上,小球B用水平輕彈簧拉著系于豎直板上,兩小球A、B通過光滑定滑輪O用輕質(zhì)細線相連,兩球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已知B球質(zhì)量為m。O點在半圓柱體圓心的正上方,OA與豎直方向成30°角,OA長度與半圓柱體半徑相等,OB與豎直方向成45°角,小球A和B均可視為質(zhì)點,滑輪為小滑輪,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A球質(zhì)量為
B.光滑半圓柱體對A球支持力的大小為mg
C.此時彈簧處于壓縮狀態(tài),力的大小為mg
D.若控制小球B緩慢下降,使小球A一直沿著半圓柱體緩慢向上運動,則小球A受到繩的拉力變小
16.如圖所示,甲,乙兩柱體的截面分別為半徑均為R的圓和半圓,甲的右側(cè)頂著一塊豎直的擋板。若甲和乙的質(zhì)量相等,柱體的曲面和擋板可視為光滑,開始兩圓柱體柱心連線沿豎直方向,將擋板緩慢地向右移動,直到圓柱體甲剛要落至地面為止,整個過程半圓柱乙始終保持靜止,已知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那么半圓柱乙與水平面間動摩擦因數(shù)的可能值為( )
A.0.6 B.0.8 C.0.9 D.0.95
二、實驗題(本題共2小題,共16分;其中第17題6分,第18題10分)
17.某實驗小組做“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量的關(guān)系”的實驗。實驗時,先把彈簧平放在桌面上,用刻度尺測出彈簧的原長,再把彈簧豎直懸掛起來,在下端掛鉤碼,每增加一只鉤碼均記下對應(yīng)的彈簧的長度x,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所示。
(1)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在下圖中作出F-x圖像;
(2)由此圖線可得,該彈簧勁度系數(shù)k=________N/m;(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3)圖線與x軸的交點坐標大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18.某同學做“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如圖甲所示,其中A為固定橡皮條的圖釘,O為橡皮條與細繩的結(jié)點,OB和OC為細繩。圖乙是在白紙上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畫出的圖。
(1)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是________;
A.理想實驗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變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實驗時,主要的步驟是:
A.在桌上放一塊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鋪一張白紙,用圖釘把白紙釘在方木板上;
B.用圖釘把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方木板上的A點,在橡皮條的另一端拴上兩條細繩,細繩的另一端系著繩套;
C.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分別鉤住繩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使橡皮條伸長,結(jié)點到達某一位置O,記錄下O點的位置,讀出兩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D.按選好的標度,用鉛筆和刻度尺作出兩個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和的圖示,并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出合力F;
E.只用一個彈簧測力計,通過細繩套拉橡皮條使其伸長,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記下細繩的方向,按同一標度作出這個力F′的圖示;
F.比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們是否相同,得出結(jié)論。
上述步驟中:
①有重要遺漏的步驟的序號是________和________; ②遺漏的內(nèi)容分別是________和________。
三、計算題(本題共3小題,共31分;其中第19題8分,第20題10分,第21題13分;解題時應(yīng)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重要的物理規(guī)律,答題時要寫出完整的數(shù)字和單位;只有結(jié)果而沒有過程的不能得分)
19.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的物體,置于一粗糙的斜面上,用一平行于斜面的大小為40N的力F推物體,物體沿斜面向上勻速運動,斜面體質(zhì)量,且始終靜止,,,。求:
(1)斜面與物體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2)地面對斜面體的摩擦力大小和支持力大小。
20.如圖所示,右側(cè)桌面上疊放三個完全相同的物塊,質(zhì)量均為,左側(cè)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光滑圓弧面P。一根輕繩跨過圓弧面頂點上的定滑輪,繩的一端系有質(zhì)量為的小球,另一端水平連接物塊3。小球與圓心連線跟水平方向的夾角,物塊2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整個系統(tǒng)處于靜止狀態(tài)。假定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定滑輪與小球足夠小,重力加速度g取。求:
(1)物塊2與3間的摩擦力的大??;
(2)小球受到圓弧面支持力的大?。?br>(3)物塊3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的最小值。
21.如圖所示,甲、乙兩輛汽車并排沿平直路面向前行駛,兩車車頂、兩位置都裝有藍牙設(shè)備,兩設(shè)備大小可忽略,這兩個藍牙設(shè)備在相距13m以內(nèi)時能夠?qū)崿F(xiàn)通信,時刻、甲、乙兩車剛好位于圖示位置,此時甲車的速度為9m/s,乙車靜止,、的距離為5m。從該時刻起乙車以大小為的加速度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當速度達到12m/s后保持勻速運動,甲車保持原有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求:
(1)甲、乙兩車第一次通信斷開時,乙車的速度大小;
(2)甲、乙兩車從第一次通信斷開到恢復的時間;
(3)甲、乙兩車能夠保持通信的總時間。
哈師大附中2024-2025學年度上學期
高一期中考試物理試卷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共53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1-11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每小題3分;第12-16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每小題4分,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
1.D 2.C 3.B 4.A 5.B 6.B 7.A 8.D 9.C 10.D
11.B 12.AB 13.ABC 14.ACD 15.AD 16.CD
二、實驗題(本題共2小題,共16分;其中第17題6分,第18題10分)
17.【答案】(1)
(2) (3)豎直懸掛時彈簧重力的影響
18.【答案】(1)B (2)①C E ②C中應(yīng)加上“記下兩條細繩的方向” E中應(yīng)說明“把橡皮條的結(jié)點拉到同一位置O”
三、計算題(本題共3小題,共31分;其中第19題8分,第20題10分,第21題13分;解題時應(yīng)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重要的物理規(guī)律,答題時要寫出完整的數(shù)字和單位;只有結(jié)果而沒有過程的不能得分)
19.【答案】(1)0.25;(2),
【詳解】(1)對滑塊作受力分析,設(shè)滑塊受到的摩擦力為f,如圖所示
根據(jù)受力平衡可得
解得
,
則斜面對物體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
(2)因兩個物體均處于平衡狀態(tài),故可以將滑塊與斜面體看成一個整體來研究,設(shè)地面對斜面體的摩擦力大小和支持力大小分別為、,其受力如圖所示
在水平方向上,根據(jù)受力平衡可得
在豎直方向上,根據(jù)受力平衡可得
解得
20.【答案】(1)15N;(2);(3)
【詳解】(1)對物塊1、2整體有
(2)對小球受力分析
小球受到圓弧面支持力的大小
(3)由(2)問知,輕繩拉力的大小
整個系統(tǒng)處于平衡狀態(tài),對物塊1、2、3整體有
由題意有,,
解得
故物塊3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至少為。
21.【答案】(1)6m/s;(2)2s;(3)10s
【詳解】(1)設(shè)甲、乙兩車經(jīng)過時間第一次通信斷開,根據(jù)幾何關(guān)系可知,當甲車在乙車前方且為13m,此時甲比乙多走
有
根據(jù)運動學公式,
解得或(舍去)
根據(jù)速度時間公式得,此時乙車的速度大小為
(2)設(shè)經(jīng)時t乙車速度達到最大,有
根據(jù)(1)分析可知,4s時,為13m,此后乙車的速度大于甲車,兩車開始接近,因此4s時恢復通信,故從第一次通信斷開到恢復的時間為2s;
(3)當4s后乙車在甲車前方且為13m時,通信斷開,此后兩車相距越來越遠,失去信號,兩車設(shè)經(jīng)乙車在甲車前方且為13m,有
根據(jù)運動學公式,
解得
甲、乙兩車能夠保持通信的總時間鉤碼個數(shù)
1
2
3
4
5
彈力F/N
1.0
2.0
3.0
4.0
5.0
彈簧的長度x/cm
7.0
9.0
11.0
13.0
15.0
這是一份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第九中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文件包含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第九中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pdf、答案pdf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9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第九中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文件包含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第九中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pdf、答案pdf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9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陜西省西安市陜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共7頁。
注冊成功
資料籃
在線客服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服務(wù)
官方微信
關(guān)注“教習網(wǎng)”公眾號
打開微信就能找資料
賽課定制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定制服務(wù)
職稱咨詢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V1專業(yè)指導服務(wù)
免費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