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試時間:75分鐘 滿分100分
一、單選題(30分)
1.下列關于元素和化合物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B.組成細胞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能找到
C.幾丁質由葡萄糖分子縮合而成,具有還原性
D.組成植物細胞膜的脂質中不包括膽固醇
2.下列有關細胞結構與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吞噬細胞的溶酶體能合成多種水解酶,體現(xiàn)了結構與功能相適應
B.線粒體內膜上分布著與有氧呼吸有關的酶,有利于丙酮酸的分解
C.神經細胞有許多突起,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著位點,利于代謝的進行
D.內質網是由膜連接而成的網狀結構,與蛋白質加工、脂質合成有關
3.在多細胞生物體的發(fā)育過程中,細胞的分化及其方向是由細胞內外信號分子共同決定的,某信號分子誘導細胞分化的部分應答通路如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細胞對該信號分子的特異應答,依賴于細胞外的相應受體
B.酶聯(lián)受體是質膜上的蛋白質,具有識別、運輸和催化作用
C.ATP水解釋放的磷酸基團與靶蛋白結合,使其磷酸化而有活性
D.活化的應答蛋白通過影響基因的表達,最終引起細胞定向分化
4.ATP熒光檢測法利用“熒光素酶—熒光素體系”可快速檢測環(huán)境物體表面的含量,根據(jù)檢測儀器上的熒光強度值可判斷環(huán)境中的微生物數(shù)量,其基本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熒光素+ATP+氧化熒光素+①+2Pi++光
A.可能作為熒光素酶的輔助激活因子
B.熒光檢測儀不能檢測酸奶中厭氧微生物的殘留量
C.熒光檢測過程中中的化學能轉化為光能
D.熒光強度可反映微生物殘留量的原因是細胞內ATP含量相對穩(wěn)定
5.關于人體細胞生命歷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增殖過程不一定都有細胞周期,但都有DNA分子的復制
B.細胞凋亡過程是受到嚴格的遺傳機制決定的,并可能與細胞自噬有關
C.細胞分化后,一般將一直保持分化后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直到細胞死亡
D.細胞衰老時,細胞和細胞核體積均變小,有些酶的活性可能會升高
6.生物學實驗常用顏色反應來鑒定細胞中的一些化合物或結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堿性溶液龍膽紫能使染色體染成深色,紡錘絲不被染色
B.蘇丹Ⅲ染液鑒定花生子葉中脂肪顆粒時,若染色時間過長可能觀察不到脂肪顆粒
C.向2mL馬鈴薯勻漿中加入兩滴碘液,震蕩搖勻后組織樣液呈藍色
D.鑒定還原性糖實驗,所用的蘋果、梨等勻漿必須現(xiàn)制現(xiàn)用
7.下列對于真核生物有絲分裂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二倍體動物體細胞有絲分裂后期,細胞每一極均含有同源染色體
B.染色單體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C.DNA的復制和中心粒的倍增不可能發(fā)生在同一時期
D.有絲分裂觀察實驗中,對材料進行染色之后進行漂洗,目的是為了防止染色過度
8.研究小組從野生型高稈(顯性)玉米中獲得了2個矮稈突變體,為了研究這2個突變體的基因型,該小組讓這2個矮稈突變體(親本)雜交得F1,F(xiàn)1自交得F2,發(fā)現(xiàn)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稈:矮稈:極矮稈=9:6:1。若用A、B表示顯性基因,則下列相關推測不正確的是( )
A.控制玉米莖稈高度的兩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
B.矮稈親本的基因型分別是AAbb和aaBB
C.F2矮稈個體中,純合子占1/6,極矮稈個體都為純合子
D.讓野生型高稈玉米與極矮稈玉米雜交,F(xiàn)1和F2均可能獲得上述相同結果
9.細胞在含有3H-脫氧核苷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3H-脫氧核苷摻入到新合成的DNA鏈中,經特殊方法顯色,可觀察到雙鏈都摻入3H-脫氧核苷的DNA區(qū)段顯深色,僅單鏈摻入的顯淺色,未摻入的不顯色?,F(xiàn)將某男子的精原干細胞進行摻入培養(yǎng),DNA復制時局部示意圖如圖。不考慮變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第一次復制時,圖示①②③一定是無色、淺色、淺色
B.第二次復制時,圖示①②③一定是淺色、深色、深色
C.第三次復制時,每個細胞內有一半的DNA與第二次復制時顯色情況相同
D.可觀察到在一個正在復制的細胞內有23個核DNA分子,且它們的顯色情況相同
10.同一mRNA鏈上存在RNA聚合酶及多個核糖體,與RNA聚合酶最接近的核糖體為前導核糖體,RNA聚合酶合成產物的速度與前導核糖體的翻譯速度始終保持一致,以保障轉錄和翻譯的完整進行。這種同步完成轉錄和翻譯的現(xiàn)象稱為轉錄翻譯偶聯(lián)。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在轉錄時,RNA聚合酶在模板DNA上的移動方向是5′→3′
B.核糖體會首先結合在mRNA鏈的3′端,隨后啟動翻譯過程
C.移動的前導核糖體通過偶聯(lián)作用可推動暫停的轉錄重新啟動
D.轉錄翻譯偶聯(lián)現(xiàn)象普遍發(fā)生在人體細胞核基因的表達過程中
11.種子的休眠與萌發(fā)受到一系列遺傳因子和環(huán)境因素的調控??蒲腥藛T對光和脫落酸(ABA)影響水稻種子萌發(fā)的機制進行了相關研究,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在調節(jié)種子萌發(fā)過程中,ABA與赤霉素作用效果相反
B.ABA濃度為2~8μml/L時,野生型水稻種子在光照條件下的萌發(fā)率高于黑暗條件,光為種子萌發(fā)提供了能量
C.突變體水稻種子中ABA的表達水平可能高于野生型
D.該實驗的自變量除ABA濃度外,還有不同類型水稻種子、有無光照條件,因變量是種子的萌發(fā)率
12.人體內血液中的鐵大部分來源于衰老的紅細胞,巨噬細胞吞噬、降解紅細胞后,獲得的Fe2+通過巨噬細胞膜上的鐵輸出蛋白(FPN1)進入血液,用于生成新的紅細胞。肝臟分泌的鐵調素(Hepc)可與FPN1結合,促進FPN1內化和降解,進而降低血液中Fe2+的含量。在炎癥病人的尿中Hepc含量明顯升高,HepcmRNA的水平也明顯上升。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當機體鐵過載時,肝臟分泌的Hepc減少
B.炎癥可能會減少紅細胞生成,進而導致貧血
C.敲除Hepc編碼基因,巨噬細胞不會出現(xiàn)鐵積累
D.Hepc作為一種信息分子作用于特定的靶細胞
13.高原鼢鼠是青藏高原地區(qū)主要的嚙齒動物,主要以雙子葉植物為食,其挖洞推土活動將地下土壤上翻到草地表面,形成大小不一的土丘,導致草地裸露,嚴重破壞了植被空間結構,降低了土壤肥力。高原鼢鼠啃食優(yōu)質的牧草,降低草原生產力和草地牧草產量。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統(tǒng)計一定面積草地上土丘的數(shù)量可以推測高原鼢鼠的種群密度
B.雙子葉植物的數(shù)量直接影響高原鼢鼠的數(shù)量,屬于非密度制約因素
C.捕殺成年高原鼢鼠可通過提高死亡率、降低出生率來降低其種群密度
D.高原鼢鼠數(shù)量的變化間接改變草原群落的結構以及土壤微生物的類群
14.如圖是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蟲植物的示意圖。以下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①、②的操作中需要使用限制酶和DNA聚合酶參與
B.一般情況下⑤只要表現(xiàn)出抗蟲性狀,就表明植株發(fā)生了可遺傳變異
C.③→④過程利用了膜的結構特性,重組Ti質粒整合到④的染色體上
D.④的染色體上若含有抗蟲基因,則⑤就表現(xiàn)出抗蟲性狀
15.組織培養(yǎng)可快速繁殖植物,得到的試管苗常先移至草炭土或蛭石中煉苗,苗健壯后可移栽定植。關于菊花的組織培養(yǎng)及幼苗的移栽,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MS培養(yǎng)基的碳源一般用蔗糖而不用葡萄糖,以減少微生物污染
B.接種時用鑷子夾取菊花莖段,注意莖段的形態(tài)學上下端,避免倒插
C.定植前可先將試管苗移栽到裝有消毒過的蛭石的無菌箱中恒溫培養(yǎng)
D.菊花不同部位的細胞經培養(yǎng)獲得的愈傷組織核基因數(shù)目可能不同
二、多選題(12分)
16.在大腸桿菌中,可以通過基團移位的方式運輸葡萄糖,過程如圖所示。細胞內的高能化合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的磷酸基團通過酶Ⅰ的作用將HPr激活;而膜外環(huán)境中的葡萄糖分子先與細胞膜中的底物特異蛋白——酶Ⅱc結合,接著被圖中所示過程傳遞來的磷酸基團激活,形成磷酸糖(可被細胞迅速利用),最后釋放到細胞質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圖示運輸方式中,葡萄糖需要經過磷酸化修飾才可以進入細胞質
B.酶Ⅱc是轉運葡萄糖的載體,轉運過程中其結構不發(fā)生變化
C.圖示轉運葡萄糖的方式是協(xié)助擴散
D.圖示葡萄糖跨膜運輸速率受葡萄糖濃度和酶Ⅱc的數(shù)量影響
17.泛素蛋白會與細胞中需降解蛋白質結合,當降解蛋白質上連接4個以上泛素蛋白后會被細胞內的蛋白酶體識別并降解(如圖1)。蛋清溶菌酶與細胞提取液混合后會逐漸通過泛素 降解途徑降解。為探究蛋清溶菌酶的降解過程,進行以下實驗。
實驗組: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蛋清溶菌酶與細胞提取液混合。
對照組: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蛋清溶菌酶與不含細胞提取物的緩沖液混合。
反應一段時間后,進行蛋白質電泳,放射性自顯影顯示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蛋白質條帶如圖2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泛素蛋白含量降低不利于蛋白質、核酸等大分子物質的水解
B.蛋清溶菌酶的降解需要蛋白酶體、泛素連接酶等多種酶參與
C.泛素蛋白、泛素連接酶在蛋白質的降解過程中可以重復發(fā)揮作用
D.據(jù)圖2可知,實驗組中蛋清溶菌酶的種類多于對照組
18.碳匯是指吸收大氣中CO2的過程或活動,碳儲量指的是某個時間點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碳元素的儲備量。研究者以某流動沙丘上的樟子松(針葉)人工林和某天然榆樹(闊葉)林為研究對象,測定其生態(tài)系統(tǒng)碳儲量,生態(tài)系統(tǒng)碳儲量主要包括植被碳儲量和土壤碳儲量,不同成熟林的碳儲量分配如下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單一種植碳儲量更高的樟子松人工林,遵循協(xié)調原理
B.在流動沙丘上種植人工林能防風固沙、增加碳匯,這體現(xiàn)了生物多樣性的潛在價值
C.闊葉凋落物更易被分解為可溶性有機碳和微小植物殘片,并傳輸?shù)酵寥乐蟹€(wěn)定儲存
D.樟子人工林的碳匯等于植被碳儲量與土壤碳儲量之和
19.我國古詩詞和典籍中蘊含著豐富的生物學原理,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
A.杜牧的詩句“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中螢火蟲發(fā)光需要ATP直接供能
B.《齊民要術》中記載“酒冷沸止,米有不消者,便是曲勢盡?!本魄械奈⑸锸墙湍妇?,釀酒過程中釋放的熱能和二氧化碳會影響酒曲活性
C.王維《鹿柴》中的“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體現(xiàn)了群落復雜的垂直結構有利于對光能的有效利用
D.宋朝《格物粗談》中記載了柑橘的窖藏方法:“地中掘一窖,或稻草或松茅鋪厚寸許。將柑橘逐個排窖內……四圍濕泥封固,留至明年不壞?!斌w現(xiàn)了低溫、低氧、一定濕度有利于水果保鮮
三、非選擇題
20.(11分)圖1表示用不同顏色的熒光標記某雄性動物(2n=8)中兩條染色體的著絲粒(分別用“●”和“○”表示),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到它們的移動路徑如箭頭所示;圖2表示細胞分裂過程中每條染色體DNA含量變化圖;圖3表示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細胞核內染色體數(shù)變化圖;圖4為減數(shù)分裂過程(甲~?。┲械娜旧w數(shù)、染色單體數(shù)和核DNA分子數(shù)的數(shù)量關系圖。圖5表示某哺乳動物的基因型為AaBb,某個卵原細胞進行減數(shù)分裂的過程,不考慮染色體互換,①②③代表相關過程,Ⅰ~Ⅳ表示細胞?;卮鹣铝袉栴}:
(1)圖1中①→②過程發(fā)生在 分裂 時期:細胞中③→④過程每條染色體含DNA含量相當于圖2中 段的變化。
(2)圖2中A1B1段上升的原因是細胞內發(fā)生 ,若圖2和圖3表示同一個細胞分裂過程,則圖2中發(fā)生C1D1段變化的原因與圖3中 段的變化原因相同。
(3)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發(fā)生在圖4的 時期(填甲、乙、丙、?。换虻姆蛛x發(fā)生在圖5中的 (填序號)過程中。
(4)圖5中細胞Ⅱ的名稱為 。細胞Ⅲ的基因型是aaBB,則細胞Ⅳ的基因型是 。
(5)若細胞Ⅳ的基因型為ABb的原因可能是 。卵細胞Ⅳ與基因型為ab的精子形成的受精卵發(fā)育為雄性個體,且該雄性個體減數(shù)分裂時同源染色體中的兩條分別移向細胞兩極,另一條隨機移動,則其產生基因型為abb的配子的概率是 。
21.(12分)(一)以下是人工養(yǎng)殖魚塘各部分能量記錄表。養(yǎng)殖的草魚除飼料外還以輪葉黑藻和苦草為食??蒲腥藛T對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情況進行分析,結果如表所示。(字母為能量值,單位是kJ/(cm2·a))
(1)輸入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為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和 。草魚糞便中的能量是否全部屬于輪葉黑藻和苦草流向分解者的部分: (填“是”或“否”)。據(jù)表分析,草魚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是 kJ/(cm2·a)(用表中字母表示),從輪葉黑藻和苦草到草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 ×100%(用表中字母表示)。
(2)池塘養(yǎng)魚,可采取鳙魚、鰱魚、草魚、青魚四大家魚為主的多魚種混養(yǎng)模式,這是利用了它們在池塘中占據(jù)不同 。鳙魚和鰱魚喜歡在上層水域活動,背魚則喜歡在底層水域捕食,草魚主要在中間水域活動,這體現(xiàn)了群落的 。
(3)在人工魚塘中種植蓮藕可以增加經濟效益,但是種植過多會導致草魚減產,請分析草魚減產原因: 。
(二)科研人員采用去除取樣法對一個封閉狀態(tài)下的某哺乳動物種群進行數(shù)量調查,調查結果如下圖所示,圖中●所對應的數(shù)據(jù)為6次實際調查結果。回答下列問題:
(4)圖示內容表示描述一個系統(tǒng)或它的性質的數(shù)學形式,稱為 模型。
(5)結合圖中信息,估算該動物種群的數(shù)量為 只。
(6)參照標志重捕法調查種群數(shù)量的要求,為使調查結果更接近真實值,去除取樣法調查時需要提出合理的假定條件:在調查期間, (答出2點即可)。
22.(12分)少數(shù)人私自購買并注射司美格魯肽來達到減肥效果,但會導致諸多不良反應。在我國醫(yī)保名錄中,它的適應癥是治療Ⅱ型糖尿病,其可長效降低血糖,延遲胃排空,并通過中樞性食欲抑制減少進食量。司美格魯肽是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與體內GLP-1結構類似。GLP-1作用機理如下圖:
(1)據(jù)題意分析圖中激素X是 (激素名稱),其作用于靶細胞一方面促進血糖進入靶細胞進行氧化分解、合成糖原和轉變?yōu)楦视腿サ?;另一方面又能抑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司美格魯肽可通過神經調節(jié),刺激血糖調節(jié)中樞________________,進而促進 (填“交感”或“副交感”)神經興奮延緩消化道蠕動;可通過中樞性食欲抑制減少進食量,說明其可以使 產生飽腹感,從而抑制食欲;還可以引起__________的細胞膜發(fā)生化學信號→電信號的信號轉變,促進該細胞分泌激素X。
(3)與注射胰島素相比,糖尿病患者注射GLP-1類似物能夠避免因藥量過多引發(fā)低血糖癥狀,請依據(jù)圖示解釋其中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為進一步探究GLP-1的降血糖機制,現(xiàn)將生長狀態(tài)相似的小鼠平均分成4 組,分別在A、B時間點之后開始給4組注射適量的以下實驗試劑之一:STZ藥物(該藥物特異性誘導胰島B 細胞凋亡)、exendin-4(某種其他類型的降血糖藥物)、GLP-1類似物、生理鹽水。(請在表格中填寫需要注射的物質)
在相同條件下培養(yǎng)小鼠,期間持續(xù)檢測小鼠空腹血糖濃度,全部注射流程結束后檢測4組小鼠的胰島B細胞數(shù)量和胰島素表達量,結果如圖2、圖3所示:
除了可以促進胰島 B細胞分泌胰島素外,GLP-1還可以: 。
23.(11分)光抑制是指當植物吸收的光能超過其所需而導致光合速率下降的現(xiàn)象。光合復合體Ⅱ是光反應中吸收、傳遞并轉化光能的一個重要場所,D1是其核心蛋白。在光能過剩時活性氧(ROS)的大量積累可直接破壞D1蛋白且抑制其合成,被破壞的D1降解后,空出相應的位置,新合成的D1占據(jù)相應位置,光系統(tǒng)Ⅱ得以修復。為探究高溫脅迫對植物光合速率的影響機理,研究者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一:以野生型番茄植株為實驗材料進行探究,在實驗第3天時測定相關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R酶參與碳反應)
(1)光合復合體Ⅱ位于葉綠體的 ,該復合體由蛋白質、電子傳遞體和 組成,其吸收的能量用于光反應階段。
(2)葉肉細胞吸收的CO?,在 被固定形成三碳酸,接受 釋放的能量,經過一系列的反應轉化為糖類,并進一步合成淀粉。
(3)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CO?濃度 (是/不是)限制乙組番茄植株光合速率的重要因素,理由是 。
(4)高溫脅迫下番茄植株光反應速率減慢,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①
②
實驗二:已知葉綠素酶(CLH)能促進被破壞的D1降解。研究者以野生型番茄植株和CLH基因缺失的突變體植株為實驗材料進行相關實驗,測得實驗結果如下圖曲線所示(注:第1天之前為25℃,第1~3天為40℃,第4~5天為25℃)。
(5)結合實驗二曲線圖,從D1蛋白的角度分析,突變型植株光合速率較低的原因是 。
(6)研究者補充設計以 的突變型番茄植株為實驗材料重復實驗二,實驗結果為上述結論提供支持證據(jù)。
24.(12分)果蠅的翅形有正常翅和網狀翅、體色有灰體和黃體,它們各為一對相對性狀,等位基因分別用A、a和B、b表示,控制這些性狀的基因不在Y染色體上。研究小組做了如下雜交實驗。
僅根據(jù)實驗②分析, (填“能”或“不能”)判斷灰體與黃體的顯隱性關系。果蠅正常翅和網狀翅、灰體和黃體這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 (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判斷依據(jù)是 。
實驗①的網狀翅灰體的基因型是 ;在實驗①的F1群體中,等位基因B的頻率為 ,F(xiàn)1個體間隨機交配,其子代群體中等位基因B的頻率為 。
(3)如果不確定控制翅形性狀的基因(A、a)不在Y染色體上,根據(jù)上述實驗結果就無法推斷控制翅形性狀的基因是否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上,但可通過實驗中的F1果蠅與其親本回交來確定,那么,應選擇實驗 (填“①”或“②”)的果蠅作為回交材料,回交組合中的雌果蠅翅型的表型為 。如果回交后代中僅有雄性翅型的表型是 ,則表明控制翅形性狀的基因位于XY染色體同源區(qū)段。
(4)研究表明,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位置相距非常遠的兩對等位基因,與非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時的比例很接近而難以區(qū)分。已知在減數(shù)分裂時,雌昆蟲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都發(fā)生交叉互換,而雄昆蟲不發(fā)生。假設控制昆蟲翅無斑和有斑的等位基因(D、d),與控制昆蟲長翅和短翅的等位基因(A、a)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且相距非常遠。研究小組通過以下雜交實驗證實了該假設是正確的,但子代表型及比例出現(xiàn)兩種結果,見下表:
請畫出結果I所對應的親本雄昆蟲中控制這兩種性狀的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關系: 。
(注:用“ ”表示,其中橫線表示染色體,圓點表示基因所在位置,不考慮基因在染色體上的順序);結果Ⅱ的表型比例為 。碳儲量林型
植被碳儲量(t·hm-2)
土壤碳儲量(t·hm-2)
樟子松成熟林
148.53
49.65
天然榆樹林
25.86
38.36
輪葉黑藻和苦草同化的能量
草魚攝入食物中的能量
草魚同化飼料中的能量
草魚糞便中的能量
草魚用于生長、發(fā)育和繁草魚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殖的能量
a
b
c
d
e
?
組別
一組①
二組②
三組③
四組④
A時間點
生理鹽水
STZ
STZ
STZ
B時間點
生理鹽水
GLP-1類似物
組別
溫度
氣孔導度
(ml·m2·s1)
O?釋放速率
(μml·m2·s1)
胞間CO?濃度
(μml·ml-1)
R酶活性
(U·ml-1)
甲
25℃
99.2
11.8
282
172
乙
40℃
30.8
1.1
403
51
親本雜交組合
子代表現(xiàn)型及比例的兩種結果I和Ⅱ
無斑長翅×無斑長翅
I:無斑長翅:無斑短翅:有斑長翅=4:2:2
Ⅱ:無斑長翅:無斑短翅:有斑長翅:有斑短翅=?
這是一份江蘇省南京市六校聯(lián)合體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0月聯(lián)合調研生物試卷(Word版附答案),文件包含生物試題docx、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六校聯(lián)合體10月聯(lián)合調研答題卡pdf、生物答案pdf等3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1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江蘇省南京市六校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期中聯(lián)合調研生物試題,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10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江蘇省南京市六校聯(lián)合體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0月聯(lián)合調研生物試題,文件包含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六校聯(lián)合體10月聯(lián)合調研docx、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六校聯(lián)合體10月聯(lián)合調研pdf、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六校聯(lián)合體10月聯(lián)合調研答題卡docx、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六校聯(lián)合體10月聯(lián)合調研答案docx、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六校聯(lián)合體10月聯(lián)合調研答案pdf、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六校聯(lián)合體10月聯(lián)合調研答題卡pdf等6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2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