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太陽能汽車是利用車身外表的太陽能組件為動力電池補充電能、驅動車輛行駛的汽車,目前發(fā)展日益蓬勃,前景廣闊。2022年4月,中國首款純太陽能汽車“天津號”在天津市亮相(如圖)?!疤旖蛱枴痹诠庹粘渥愕那缣彀l(fā)電量為7.6度,續(xù)航75公里,最高時速79.2km/h。完成下面小題。
1. 僅考慮大氣條件,下列城市中最適宜大范圍推行太陽能汽車的是( )
A. 拉薩 B. 海口 C. 貴陽 D. 成都
2. 太陽能汽車大規(guī)模推廣,目前面臨的主要困難是( )
①運營成本過高②行駛里程不長③環(huán)境壓力過大④能源波動性強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1. A 2. D
【解析】
【1題詳解】
由材料可知,太陽能汽車是利用車身外表的太陽能組件為動力電池補充電能、驅動車輛行駛的汽車,拉薩位于青藏高原,地勢高,空氣稀薄,降水少,晴天多,太陽能資源豐富,適宜大范圍推行太陽能汽車, A正確;海口、貴陽、成都降水較多,太陽能資源貧乏,不適宜大范圍推行太陽能汽車,BCD錯誤;故選A。
【2題詳解】
由材料可知,“天津號”在光照充足的晴天發(fā)電量為7.6度,續(xù)航75公里,最高時速79.2km/h。說明太陽能汽車行駛里程不長,能源波動性強,②④正確;太陽能汽車,運營成本過低,對環(huán)境的影響小,環(huán)境壓力過小,①③錯誤;故選D。
輻射表是測量各種輻射的工具,測量不同的輻射可以選擇不同的傳感器和安裝方式。下面圖甲為某校地理社團研究大氣熱力作用所采用的輻射表及安裝示意圖,圖乙為某地2023年10月11日至16日天氣預報圖。完成下面小題。
3. 圖中四個輻射表及其測量的輻射類型的組合,正確的是( )
A. ①-太陽輻射 B. ②-地面輻射 C. ③-大氣逆輻射 D. ④-大氣輻射
4. 13日到15日期間不同時段各輻射表測得的輻射量變化情況是( )
A. 白天①-減弱 B. 夜晚②-不變 C. 白天③-增強 D. 夜晚④-減弱
【答案】3. B 4. C
【解析】
【3題詳解】
①②為短波輻射傳感器,所以①測量太陽輻射,②測量地面反射的太陽輻射,A錯誤,B正確;③為長波輻射傳感器,推測③測量大氣逆輻射,④測量地面輻射,CD錯誤。故選B。
【4題詳解】
13日到15日期間,天氣轉晴,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減弱,①增強,A錯誤;夜晚沒有太陽輻射到達地面,地面對太陽輻射的反射作用沒有變化,B錯誤;天氣轉晴,白天氣溫上升,大氣輻射(大氣逆輻射)增強,③增加,C正確;晴天夜晚降溫幅度大,地面熱量損失快,地面輻射增加,④增加,D錯誤。故選C。
“天河工程”是基于大氣空間的跨區(qū)域調水模式。該項目利用三江源區(qū)天然水汽輸送格局,采用人工影響天氣技術,把部分本應天然落入長江流域的降水截留在或誘導到黃河流域,實現(xiàn)空中調水。據(jù)此并結合水循環(huán)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5. “天河工程”主要改變的水循環(huán)環(huán)節(jié)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6. 下列各種下墊面中,最不利于⑤環(huán)節(jié)的是( )
A. 森林 B. 沙地 C. 柏油路 D. 耕地
【答案】5. D 6. C
【解析】
【5題詳解】
根據(jù)材料,該項目利用三江源區(qū)天然水汽輸送格局,采用人工影響天氣技術,把部分天然落入長江流域的降水截留在或誘導到黃河流域,實現(xiàn)空中調水,影響了水汽輸送和降水,圖中①是蒸發(fā),②是水汽輸送,③是大氣降水,④是地表徑流,②③正確,①是蒸發(fā),沒有受到影響,④是地表徑流,此項工程沒有涉及地表調水,對地表徑流影響不大,①④錯誤;故選D。
【6題詳解】
圖中的⑤是下滲,影響下滲的因素有降雨強度、地面植被覆蓋率和植被種類、土壤物理特性、溫度和水質等。 選項中的森林、沙地、耕地均有利于地表水的下滲,ABD不符合題意。柏油路不利于地表水的下滲,符合題意,C正確,故選C。
七百弄(“弄”指洼地)國家地質公園位于云貴高原東南邊緣,有發(fā)育最典型的峰叢洼地。因山弄石多地少,居住在這里的瑤族同胞從弄底開始,用小石塊壘出圓形梯田種植玉米,一圈圈的梯田由小到大,依山而上,形成奇特的“龍卷地”景觀。下圖為當?shù)胤鍏餐莸鼐坝^(圖甲)和“龍卷地”景觀(圖乙)。完成下面小題。
7. 下列關于七百弄峰叢洼地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是( )
①峰叢坡度較陡,基座相連②山峰高度相仿,密度不大
③洼地形如鍋底,底部平坦④峰叢洼地相間,洼地封閉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8. 關于七百弄峰叢洼地演變過程的排序,正確的是( )
A. 甲、乙、丙 B. 乙、甲、丙 C. 丙、甲、乙 D. 乙、丙、甲
9. 七百弄“龍卷地”主要種植玉米而非水稻,主要是由于( )
A. 土壤淺薄貧瘠 B. 玉米生長期短
C. 水源供給不穩(wěn) D. 勞動力較短缺
【答案】7.D 8. B 9. C
【解析】
【7題詳解】
由材料可知,七百弄(“弄”指洼地)國家地質公園位于云貴高原東南邊緣,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區(qū),地形崎嶇,峰叢坡度較陡,基座相連,洼地形如鍋底,底部平坦,峰叢洼地相間,洼地封閉,①③④正確;山峰高度各不相同,且密度較大,②錯誤;故選D。
【8題詳解】
讀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對可溶性巖石的持續(xù)溶蝕,使得地勢起伏越來越大,洼地逐漸加寬加深,巖石被洼地切割成峰叢,地下溶洞變得越來越大,故七百弄峰叢洼地演變過程的排序是乙、甲、丙,故選B。
【9題詳解】
七百弄鄉(xiāng)“龍卷地”種植的糧食作物主要是玉米而非水稻,是因為位于喀斯特地區(qū),地表水缺乏,季風氣候區(qū)降水季節(jié)變化大,水源供給不穩(wěn)定,C正確;玉米喜溫喜肥,土壤淺薄貧瘠不是主要原因,A錯誤;該地位于亞熱帶,生長期長,B錯誤;當?shù)啬軌蛐藿üこ虖碗s的梯田,說明勞動力豐富,D錯誤;故選C。
沙洲是河湖、水庫中堆積而成的泥沙質小島,下圖為長江下游某河段江心洲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0. 圖示河段有利于沙洲形成的條件是( )
A. 下游河道狹窄,排水不暢 B. 地勢起伏較大,水流緩慢
C. 水位季變較小,侵蝕不強 D. 地處河流凹岸,泥沙沉積
11. 近年來圖中沙洲面積有減小的趨勢,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①農業(yè)灌溉用水減少②河流上游修建水庫③大量采挖洲上泥沙④流域的上游植樹造林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10. A 11. D
【解析】
【10題詳解】
沙洲是因為泥沙淤積形成,河道彎曲,加上地勢低平,使得流速慢,有利于泥沙淤積;下游河道窄導致上游地區(qū)流速減慢,利于淤積;地處長江下游,為季風氣候,水位季節(jié)變化大。A正確,BCD錯。故選A。
【11題詳解】
沙洲面積減小可能是長江上游流域植樹造林進行水土流失治理或上游水庫攔水攔沙,使來沙量減少,②④正確。農業(yè)灌溉用水減少,河流水量增加,攜帶泥沙增多,會使沙洲面積增大,①錯誤;近年來在河流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大背景下,人們在沙洲上挖沙破壞沙洲的可能性不大,③錯。故選D。
某地理興趣小組對我國北方某一地區(qū)進行考察,下圖示意該地理興趣小組考察區(qū)域。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2. 在考察線路上,坡度最大的路段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3. 觀察地貌時,海拔常用于判斷( )
A. 地勢起伏 B. 地貌類型 C. 山脈走向 D. 相對高度
【答案】12. A 13. B
【解析】
【12題詳解】
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讀圖可知,①②③④段中,①段等高線分布最為密集,坡度最大,因此坡度最大的路段是①,故選A。
【13題詳解】
海拔常用來判讀地貌類型,如海拔500米以上為山地或高原,200-500米之間為丘陵,200米以下為平原,B正確;海拔不能用來判讀地形起伏、坡度、坡向, ACD錯誤。故選B。
下表示意吉林公主嶺和湖南祁陽兩地土壤野外調查的基本數(shù)據(jù)。完成下面小題。
14. 與公主嶺相比,祁陽土壤有機質含量較低,其主要原因是( )
A. 巖石風化強,礦物質含量大 B. 全年降水多,淋溶作用強
C. 氣候較濕熱,有機質分解快 D. 常綠闊葉林,枯枝落葉少
15. 下列關于兩地土壤改良和養(yǎng)護的做法,正確的是( )
A. 公主嶺—退耕還草,提高土壤肥力 B. 公主嶺—補充熟石灰,平衡酸堿度
C. 祁陽—摻入沙子,增強透氣性能 D. 祁陽—淡水灌溉,抑制蒸發(fā)返鹽
【答案】14. C 15. C
【解析】
【14題詳解】
由材料可知,祁陽位于湖南,較公主嶺緯度低、氣溫高,生物循環(huán)快,微生物分解有機質速度快,土壤有機質含量低,C正確;公主嶺土壤礦物質含量比祁陽高,但礦物質含量多少與有機質含量關系不大,A錯誤;祁陽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降水多,植被以常綠闊葉林為主,枯枝落葉多,BD錯誤;故選C。
【15題詳解】
公主嶺位于東北,全面退耕還草不符合實際,A錯誤;公主嶺土壤呈堿性,不宜補充熟石灰,B錯誤;祁陽土壤屬于紅壤,土質黏重,摻入沙子,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氣性,C正確;鹽堿地的改良方法是引淡水灌溉,抑制蒸發(fā)返鹽,祁陽是酸性土壤,不適宜,D錯誤。故選C。
石竹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一般在5~6月,原產于我國北方,目前在南北方均有分布。石竹是黃金礦產資源的主要指示植物,多與金礦伴生,其植株體往往富集金元素。下圖為石竹景觀(圖甲)和自然土壤剖面示意(圖乙)。完成下面小題。
16. 石竹在我國南方可以四季開花,主要是由于南方( )
A. 氣溫較高 B. 降水豐富 C. 土壤肥沃 D. 地形崎嶇
17. 石竹植株體內金元素根本來源是圖乙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8. 若在野外進行土壤剖面調查,應準備的工具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16. A 17. D 18. B
【解析】
【16題詳解】
相較于我國北方,我國南方地區(qū)氣溫較高,熱量充足,石竹一年四季都可生長開花,A正確;開花等物候現(xiàn)象主要與氣溫(或熱量)有關,與降水、土壤、地形等關系不大,BCD錯誤。故選A。
【17題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金元素屬于微量元素,來源于礦物質,主要由土壤中的成土母質決定。形成土壤的巖石中含有金元素,在巖石風化形成土壤(母質層)的過程中,巖石中的金元素不斷進入土壤,后被石竹吸收富集在植株體中,圖乙①代表腐殖質層,②代表淋溶層,③代表淀積層,④代表母質層,故D正確,ABC錯誤,故選D。
【18題詳解】
在野外進行土壤剖面調查,應準備的實驗器材有:鐵鍬,門塞爾比色卡,土壤堅實度計,10%鹽酸溶液,母混合指示劑,白瓷板、玻璃棒、pE標準比色卡,尺子,剖面刀,鉛筆、塑料袋,標簽、紙盒,土壤剖面記載表,文件夾等。綜上所述,②③④正確。地質羅盤儀(主要用于定位,測量巖層產狀)不一定需要,①錯誤。故選B。
火燒跡地指森林中經(jīng)火災燒毀后尚未長起新林的土地,研究表明燃燒常生成不透水或透水性極差的赤水層。山火泥石流是指在火燒跡地部位集中降雨形成的自然災害,屬于林火的次生地質災害。2020年6月4日,四川省涼山州喜德縣中壩村的火燒跡地遭遇強降雨,誘發(fā)山火泥石流。據(jù)此并結合喜德縣氣溫降水統(tǒng)計圖,完成下面小題。
19. 本次中壩村火災發(fā)生的季節(jié)可能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0. 火燒跡地部位容易形成泥石流的原因是( )
①土壤蒸發(fā)加劇,增強降水強度②土壤結構破壞,減少水分下滲
③植被覆蓋減少,加大地表徑流④林火燒毀植被,提供物質來源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19. A 20. B
【解析】
【19題詳解】
讀圖可知,中壩村春季因氣溫回升,溫度較高,降水少,空氣干燥,故易發(fā)生火災,A正確,BCD錯。故選A。
【20題詳解】
由材料可知,火燒跡地指森林中經(jīng)火災燒毀后尚未長起新林的土地,研究表明燃燒常生成不透水或透水性極差的赤水層,因此會造成土壤結構破壞,減少水分下滲, 加上地表失去植被保護,如果遭遇強降雨,會產生大量地表徑流,②③正確;山火燒毀地表植被和落葉層,形成赤水層并產生大量碎屑物質,從而提供了泥石流發(fā)生的物質來源,徑流搬運地表碎屑物質沿坡面下滑,形成了山火泥石流,④正確;火燒跡地不會影響降水強度,①錯誤。②③④正確,故選B。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0分。
21.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洄游是指某些魚類為尋找不同生活階段特定的環(huán)境條件,相對于其原棲息場所進行的大規(guī)模遷徙現(xiàn)象,一般具有相對固定的時間和路線。厘清魚類洄游規(guī)律,對漁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小黃魚是暖溫性洄游魚類,肉質鮮嫩,營養(yǎng)豐富,食用價值高。小黃魚的生活習性受海水溫度影響顯著,其產卵洄游一般隨水溫變暖啟動,且魚群洄游到某一產卵場后,一部分留下,另一部分則繼續(xù)前行至其他產卵場。下圖示意某海域部分小黃魚產卵場和越冬場分布。
(1)春季為小黃魚主要產卵期,3月初小黃魚從丁越冬場出發(fā),洄游到圖中海域的產卵場產卵。說出小黃魚在圖示海域產卵場的產卵洄游方向,并說明判斷理由。
(2)目前丁越冬場是小黃魚最重要的漁場,產量占整個小黃魚產量的60%以上。分析丁海域成為小黃魚越冬場的主要原因。
【答案】(1)方向:丙→乙→甲。理由:3月初沿海海域受寒流影響,水溫較低;丙產卵場緯度較低,水溫較高;隨著時間推移,海水溫度由南到北逐漸升高,乙、甲產卵場依次逐漸符合產卵要求。
(2)小黃魚屬于暖溫性洄游魚類,冬季會選擇較溫暖的海域越冬;丁海域距陸地較遠,受陸地影響較小,冬季水溫較高;受到來自較低緯度的暖流的影響,增溫作用明顯。
【解析】
【小問1詳解】
由材料可知,小黃魚屬于暖溫性洄游魚類,產卵洄游一般隨水溫變暖啟動。 3月初沿海海域水溫受寒流影響,水溫較低;丙產卵場緯度較低,水溫較高,適合小黃魚產卵;隨著太陽直射點北移,乙、甲產卵場依次升溫,逐漸符合小黃魚產卵要求,因此產卵洄游線路應為丁→丙→乙→甲。
【小問2詳解】
由材料可知,小黃魚屬于暖溫性洄游魚類,故冬季會選擇較溫暖的海域越冬;讀圖可知,丁海域位于東海,離陸地較遠,受陸地影響較小,因此冬季水溫較高;同時由圖中洋流分布可知,近海受沿岸寒流,水溫較低,不利于小黃魚越冬,而丁海域受暖流影響,水溫較高,因此成為小黃魚越冬場。
22.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丘是沙漠中由風沙堆積而成的地貌,形態(tài)與風向密切相關,以新月形沙丘最為常見。當風沙流通過灌叢植物時,大量沙粒會堆積在植物根部附近,形成一種特殊的沙丘形態(tài)——灌叢沙堆。我國巴丹吉林沙漠分布有大量的沙丘,在沙漠東南緣分布著大量的白刺灌叢沙堆。該沙漠東南部某新月形沙丘海拔約1245米,相對高度約35米,下圖為該新月形沙丘該示意圖。
(1)在矩形框中繪制該新月形沙丘的等高線示意圖。(提示:繪制3條等高線)
(2)描述新月形沙丘的形態(tài)特點。
(3)推測灌叢沙堆分布區(qū)域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特征。
【答案】(1)如下圖:
(2)(新月形沙丘)迎風坡的坡形微凸而平緩,背風坡的坡形下凹而較陡;兩側有近似對稱的兩個尖角(新月形沙丘的兩翼),尖角(兩翼)延伸方向指向下風向。
(3)(灌叢沙丘的分布區(qū)域)地形較為平坦;氣候比較干燥;有一定的水源分布;生長著少量的綠色植物(灌木叢)。
【解析】
【小問1詳解】
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沙丘的緩坡一側為來風方向,等高線較為稀疏;陡坡一側為背風方向,等高線較為密集;根據(jù)材料可知,該沙丘海拔最高處為1245米,相對高度約為35米,說明該沙丘等高距應設置為10米,且應該畫三條等高線,從低到高分別為:1220、1230、1240米;同時應根據(jù)圖中該地區(qū)盛行西北風畫出指向西北的指向標,如下圖所示:
【小問2詳解】
沙丘的形態(tài)與風向密切相關。 新月形沙丘是形態(tài)最簡單、分布最廣泛的風沙地貌類型,一般發(fā)育在單一風向且沙源較少的無植被環(huán)境。新月形沙丘受風沙作用,其迎風坡坡形微凸而平緩,背風坡坡形下凹、坡度較陡;由于風沙受到沙丘形狀的影響,沙粒向兩側運動,有近似對稱的兩個尖角,稱為新月形沙丘的兩翼;由于沙粒不斷受風力作用向兩翼延伸的方向運動,故兩翼延伸方向指向下風向。
【小問3詳解】
灌叢沙丘是灌叢阻擋了風沙,是砂粒不斷在灌叢處堆積形成的,而平坦的地形有利于沙粒向灌叢分布區(qū)域集中和堆積;沙丘作為一種風積地貌,其一般容易發(fā)育在氣候干燥的沙漠地區(qū);由于此處位于干燥的沙漠地區(qū),但是有少量灌叢生長發(fā)育,說明該地區(qū)應存在有一定的水源,能夠保障灌叢的生長;而形成灌叢沙丘的另一重要條件是該地區(qū)有少量灌木叢等綠色植被,才能夠阻擋風沙并形成灌叢沙丘。
23.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泰加林原指西西伯利亞帶有沼澤化的針葉林,現(xiàn)泛指廣泛分布于北緯45°~70°之間寒溫帶地區(qū)的亞寒帶針葉林。在我國大興安嶺北部的多年永久凍土層(埋藏深度在地面以下0.3~0.7m)上生長有大片泰加林,它是俄羅斯東西伯利亞泰加林向南的延伸。下圖示意大興安嶺北部泰加林分布。
(1)泰加林的形態(tài)特征深受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影響。請將下面方框中文字的序號填入圖中恰當?shù)奈恢?,完善思維導圖。
(2)在大興安嶺主脈西坡,一些東西走向的山脊北側泰加林的覆蓋率比南側高。請分析其原因。
【答案】(1)從上往下、自左向右依次是:①②⑤⑥④③。
(2)大興安嶺西坡為夏季(東南)風的背風坡,降水較少;山脊北側是陰坡,光照較弱,氣溫較低,蒸發(fā)量較小,土壤水分條件較南側好。
【解析】
【小問1詳解】
由材料可知,泰加林原指西西伯利亞帶有沼澤化的針葉林,現(xiàn)泛指廣泛分布于北緯45°~70°之間寒溫帶地區(qū)的亞寒帶針葉林,因當?shù)鼐暥雀?,氣溫低,降水少,空氣干燥,泰加林為抗寒保濕,樹葉呈針狀,表面有蠟質層;當?shù)貎鐾翉V布,蒸發(fā)弱,使得水分下滲少,表層土壤水分更多,枯枝落葉不易分解,土壤成土速度慢,使得土壤表層養(yǎng)分集中,使得側根發(fā)達;當?shù)嘏径虝海照諘r間長,為了盡量多的進行光合作用,故植被四季常綠,基本不落葉。
【小問2詳解】
首先應該明確,泰加林原指西西伯利亞帶有沼澤化的針葉林,影響泰加林分布的主導因素是水分,大興安嶺的西坡為夏季風東南季風的背風坡,降水少;大興安嶺位于我國東北地區(qū),向西延伸的山脊北側為陰坡,光照不足,氣溫較低,因此蒸發(fā)量小,山脊北側的土壤水分比南側好,泰加林的覆蓋率在山脊北側較高。
24.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6年的唐山地震和2008年的汶川地震,是我國近70年來兩次嚴重的地震災害。汶川地震摧毀了當?shù)氐慕煌ā⑼ㄐ旁O施,地震災區(qū)瞬間成為信息孤島。約8小時后,首批武警官兵到達地震重災區(qū),利用北斗用戶機(下圖)實時傳遞災情,有力促進了救援工作順利開展。
材料二 唐山地震與汶川地震災害損失的比較
(1)說明與汶川地震相比,唐山地震傷亡人數(shù)多的主要原因。
(2)簡述北斗用戶機在汶川地震救援中發(fā)揮的主要作用。
(3)地震發(fā)生時,如果你正在行駛的電梯內,請說明正確應急做法。
【答案】(1)震中位于市區(qū),人口密度大;地震發(fā)生在凌晨,人們正處于睡眠中,逃生機會小;震源較淺;房屋的抗震系數(shù)小;救助手段落后。
(2)定位功能:確定受災位置;傳遞地震災情的功能:如災害的基本情況等信息,進一步縮短救援搜尋的時間,減少損失。
(3)將操作鍵盤上各樓層的按鈕全部按下,一旦電梯停下,迅速離開;萬一被關在電梯中,馬上通過電梯中的專用電話求救,然后在轎廂內耐心等待救援;等待救援期間,如果電梯沒有繼續(xù)下落或者移動,應下蹲降低重心并保持靜止,并將背部與頭部緊貼電梯內墻且呈直線,雙手及上臂護住頭部、頸部,如電梯有扶手,最好能夠靠近扶手。
【解析】
【小問1詳解】
讀表格可知,唐山地震震中位于市區(qū),人口密度大,易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地震發(fā)生在夜間,人們正處于睡眠中,逃生機會小;唐山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震源較淺;唐山地震出現(xiàn)在1976年,那時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較低,房屋的抗震系數(shù)小,房屋倒塌多;救助手段落后。
【小問2詳解】
由材料可知,利用北斗用戶機實時傳遞災情,有力促進了救援工作順利開展。北斗用戶機具有定位功能:可以確定受災區(qū)的精準位置;傳遞地震災情的功能:如災害的基本情況等信息,進一步縮短救援搜尋的時間,減少損失。
【小問3詳解】
地震發(fā)生時,如果你正在行駛的電梯內,正確應急做法是將操作鍵盤上各樓層的按鈕全部按下,一旦電梯停下,迅速離開,確保生命安全;萬一被關在電梯中,馬上通過電梯中的專用電話求救,然后在轎廂內耐心等待救援,保持冷靜;等待救援期間,如果電梯沒有繼續(xù)下落或者移動,應下蹲降低重心并保持靜止,并將背部與頭部緊貼電梯內墻且呈直線,雙手及上臂護住頭部、頸部,如電梯有扶手,最好能夠靠近扶手。
地點
有機質含量(g/kg)
氮含量(g/kg)
磷含量(g/kg)
鉀含量(g/kg)
pH值
公主嶺
22.8
1.40
1.39
22.1
7.6
祁陽
13.6
1.07
1.07
22.1
5.7
①地質羅盤
②卷尺
③鐵鏟
④比色卡
唐山地震
汶川地震
發(fā)生時間
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
發(fā)生地點
39°38′N,118°11′E
31°N,103°24′E
震級(里氏)
7.8級
8.0級
震源深度
12千米
14千米
震中烈度
11度
11度
死亡或失蹤人數(shù)
24萬多人
8.7萬多人
直接經(jīng)濟損失
30億左右
8000多億元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山東省德州市高一(上)期末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共1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山東省濱州市高一(上)期末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共1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 在我國,地殼厚度, 推測圖中曲線示意的輻射類型是, 曲線③在8, 山脈位于巴彥浩特鎮(zhèn)的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山東省煙臺市高一(上)期末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共1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4倍,直徑約為地球的1,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