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把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回答非選擇題時,用0.5毫米黑色墨跡簽字筆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考試結(jié)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I卷(選擇題)
一、單選題(共30分)
1.(本題3分)體育課擲鉛球活動后,同學們對“鉛球”制作材料進行討論,有同學認為“鉛球”是鐵制的,并從實驗室借來磁鐵吸一下?!罢J為鉛球是鐵制的”這一過程屬于科學探究中哪一步( )
A.作出解釋B.猜想與假設
C.收集證據(jù)D.進行交流
2.(本題3分)對物理量的估測,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學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下列估測的數(shù)據(jù)中最接近事實的是
A.教室門的高度約為B.人步行速度為
C.某女生脈搏跳動次用時約為D.全新的鉛筆長約為
3.(本題3分)關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正在發(fā)聲的音叉一定在振動
B.校園內(nèi)植樹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C.辨別不同類型的樂器聲,主要是靠它們的響度不同
D.只要物體振動,人就能聽到聲音
4.(本題3分)下列有關聲現(xiàn)象描述正確的是( )
A.如圖甲所示,逐漸抽出真空罩內(nèi)的空氣,聽到的鈴聲逐漸變大
B.如圖乙所示,由聲波圖可知,兩發(fā)聲體的響度和音色都相同
C.揚聲器發(fā)出聲音傳遞能量使旁邊的燭焰晃動
D.如圖丁所示,是為了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5.(本題3分)“影”是生活中常見的光現(xiàn)象。如圖所示的四個“影”,其實屬于實像的是( )
A.②③B.①②③C.②④D.②③④
6.(本題3分)測量一張課桌的長度,三次測得長度為0.88m、0.90m和0.87m,書桌的測量值應取( )
A.0.883mB.0.88mC.0.9mD.0.90m
7.(本題3分)AB兩個物體同時同地向東做直線運動,甲、乙兩個圖像分別描述了AB兩個物體的運動情況,根據(jù)圖像得出的下列信息中錯誤的是( )
A.A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B.B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
C.以B為參照物A向東運動D.2s時,甲、乙兩車相距1m
8.(本題3分)下列現(xiàn)象中,對應的物理知識是“光的直線傳播”的是( )
A.射擊瞄準時要做到“三點一線”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變淺了
C.在平靜的湖面可以看到藍天白云D.太陽光經(jīng)過三棱鏡后可以產(chǎn)生彩色光帶
9.(本題3分)某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10s內(nèi)運動了20m,則運動的前5m的速度是
A.1m/sB.2m/s
C.3m/sD.條件不足,無法確定
10.(本題3分)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像的大小決定于
A.鏡面大小B.物體大小
C.觀察的角度D.物體與鏡面距離
二、多選題(共8分)
11.(本題4分)物理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變量法”、“轉(zhuǎn)換法”、“實驗推理法”、“類比法”、“理想模型法”等科學方法,在下列選項中描述正確的是( )
A.探究琴弦的音調(diào)與長度的關系時,只改變弦的長度,使用了控制變量法
B.為了更好的研究光現(xiàn)象,引入光線,使用實驗推理法
C.用水波去理解聲波的傳播過程,使用了類比法
D.使用真空罩實驗探究真空不能傳聲,使用了理想模型法
12.(本題4分)甲、乙兩輛小車同時從同一起跑線出發(fā)向東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通過的路程s和運動時間t的關系圖象如圖所示.由圖象可知
A.甲車的速度大于乙車的速度
B.在t=6s時,甲車在乙車前面1.2m處
C.若以乙車為參照物,甲車向東運動
D.乙車的速度大小為10m/s
第II卷(非選擇題)
三、填空題(共18分)
13.(本題2分)有關研究發(fā)現(xiàn),汽車自身質(zhì)量每減小100kg,每百公里油耗可減少0.7L。所以汽車的輕量化成必然趨勢,科學家發(fā)現(xiàn)一種鎂合金材料,該材料具有密度小、高強度、高剛性、減震性能好、工藝性能良好等特性。若某型號汽車的鋼質(zhì)外殼質(zhì)量為158kg,若替換成等體積的鎂合金材質(zhì),質(zhì)量可減小120kg(鋼的密度為7.9×103kg/m3),則鎂合金材料的密度是 kg/m3;改裝后的汽車以80km/h的速度正常行駛5h,可以節(jié)約 L汽油。
14.(本題3分)人們在接聽手機時,為了聽的更清楚,需要調(diào)節(jié)音量,這樣做可以改變聲音的 (選填“音調(diào)”、“響度”或“音色”)。手機聽筒內(nèi)傳出的聲音是由于聽筒內(nèi)的薄膜片發(fā)生 而產(chǎn)生的,它是通過 傳入接聽者的耳中。
15.(本題2分)如圖所示,用刻度尺測量某一物體的長度,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體的長度是 cm.
16.(本題2分)一束與鏡面成30°角的光射在平面鏡上,這條光線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反射角為 度;當入射角增大10°時,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增大 度。
17.(本題2分)某飛機在5s內(nèi)勻速飛行了1000m,它飛行的速度為 km/h;同步衛(wèi)星的“同步”是指衛(wèi)星相對于 是靜止的。
18.(本題2分)小明面向穿衣鏡站在鏡前1. 5m處,鏡中的像與他相距 m,若他遠離平面鏡后退1m,則鏡中的像將 (選填 “變大”,“變小”或“不變”)。
19.(本題3分)如圖所示,一束光在空氣和玻璃兩種介質(zhì)的界面上同時發(fā)生反射和折射(圖中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的方向均未標出),其中入射光線是 (用字母表示),折射角等于 ,界面的 (選填“上”、“下”或“左”、“右”)方是玻璃.
20.(本題2分)乘客聽到的轟鳴聲是發(fā)動機 產(chǎn)生的,為了安靜地休息,乘客戴上了耳罩,這是在 處減弱噪聲。
四、作圖題(共4分)
21.(本題2分)根據(jù)已知條件完成光路圖。
22.(本題2分)如圖所示,已知圖中A′B′是AB的像,請在圖中畫出透鏡,并確定透鏡的焦點。
五、實驗題(共20分)
23.(本題6分)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將發(fā)光體S(箭頭形狀的發(fā)光二極管,長為2cm)、凸透鏡T、光屏P安裝在光具座上進行實驗,如圖所示。小云同學做了四次實驗,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根據(jù)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在調(diào)整器材時,若發(fā)光體的像在光屏的上方,為了使像能夠成在光屏的中央,可將發(fā)光體S適當 移動,也可將凸透鏡T適當 移動(均選填“向上”或“向下”)。
(2)通過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凸透鏡T的焦距為 cm,當物距為14.0cm時,成的像是 (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實像。
(3)當成實像時,物距變小,像將變 (選填“大”或“小”)。
(4)完成第3次實驗后,若用焦距更小的透鏡替換原來的透鏡,保持物距不變,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可采取的措施是 。
24.(本題6分)如圖甲所示,一名大學教授在測量步槍子彈的飛行速度,實驗裝置簡圖如圖乙所示,他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個測速裝置,該裝置在左右兩端分別放置了一個鐵絲,并用鐵絲固定桿固定:利用步槍射出的子彈穿過B鐵絲和A鐵絲,測出AB的間隔路程(不大于1.5m)和間隔時間,算出步槍子彈在AB段的飛行速度。
(1)實驗室中,有分度值1dm的量程是2m的刻度尺a,有分度值1cm的量程為2m的刻度尺b。有測量誤差不超過1%的電子秒表c,有測量誤差不超過0.1%的電子秒表d。為了測量精確,他將選取的刻度尺是 和電子秒表是 ;(以上兩空均填字母)
(2)實際測量時,步槍在B鐵絲右側(cè)1米處開槍,如圖丙所示為使用刻度尺從鐵絲A位置(刻度尺零刻線開始測量),到達鐵絲B位置的讀數(shù)(鐵絲位置都在鐵絲固定桿的右側(cè))。則AB段距離為 cm,圖丁為子彈在AB段飛行的電子秒表測量的時間數(shù)值(小數(shù)點后有四位小數(shù)),則可以計算出子彈的在這段的運行速度為 m/s;(計算結(jié)果小數(shù)點后保留一位小數(shù))
(3)若鐵絲在遇到子彈撞擊時,會發(fā)生形變導致AB段長度的測量數(shù)據(jù)出現(xiàn)微小的不同,這種問題是 (選填“可以避免”或“不可避免的”)。若步槍到測速裝置AB的距離變大,則測量出的新的平均速度與原來相比將變 (選填“大”或“小”)。
25.(本題4分)小麗同學在學習聲現(xiàn)象時做了幾個探究實驗:
(1)如圖甲所示,將正在發(fā)聲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觀察到音叉周圍濺起許多水花,這說明發(fā)出聲音的音叉在 ;
(2)如圖乙所示,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fā)聲,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彈起,該實驗能說明 可以傳聲;
(3)如圖丙所示,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nèi),逐漸抽出玻璃罩內(nèi)的空氣,所聽到的鈴聲將會逐漸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4)通過丙實驗的結(jié)論可知,若在月球上做圖乙實驗,泡沫塑料球 (選填“能”或“不能”)被彈起。
26.(本題4分)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提出問題】一塊鏡子裂開成兩塊后,每一塊是否能成完整的像?
【設計與進行實驗】如圖所示小明用C、D兩塊玻璃板沿EF線將其拼成一塊,人在蠟燭A側(cè)正前方觀察。
(1)將蠟燭A點燃后放在鏡面前10 cm處,再將與蠟燭A完全相同的 (選填“點燃”或“未點燃”)的蠟燭B放在玻璃板后,反復調(diào)整位置直至它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
(2)為了便于確定像的位置,應選用 (選填“較厚”或“較薄”)的透明玻璃板;當蠟燭B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時,蠟燭B與玻璃板的距離是 cm;
(3)將玻璃板D移走,小明發(fā)現(xiàn)只看到蠟燭一半的像,因此得出“鏡子裂成兩塊后,每一塊都不能成完整的像”。小明的做法是否合理 (選填“是”或“否”)。
六、計算題(共20分)
27.(本題8分)現(xiàn)代交通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方便,但在某些岔路口,人車相撞的交通事故有所增加。有人猜想:事故的出現(xiàn)與行人橫穿公路時的錯誤判斷有關。
(1)如圖所示,小馬準備橫穿公路時,正好有一輛汽車從距岔路口100m處以72km/h的速度駛過來。如果公路寬12m,則小紅以1.2m/s的正常步行速度能否在汽車到達路口前完全通過公路?
(2)若在汽車到達岔路口前小紅能完全通過公路。則小紅的步行速度至少達到多少?
28.(本題12分)從上海到南京的D412次動車組運行時刻表如表Ⅰ所示.
表Ⅰ:D412次動車組
求:
(1)在蘇州的停車時間有多長?
(2)動車由上海到南京全程的時間有多長?
(3)D412次動車組由上海駛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參考答案:
13. 1.9×103 3.36
14. 響度 振動 空氣
15. 1mm 1.15
16. 60 20
17. 720 地球
18. 3 不變
19. EO 45° 左
20. 振動 人耳
21.
22.
23. 向上 下向下 8.0 放大 大 將光屏向左移動到適當位置
24. b d 148.90 256.7 不可避免的 小
25.(1)振動
(2)空氣
(3)變小
(4)不能
26. 未點燃 較薄 10 否
27.(1)小紅以1.2m/s的正常步行速度不能在汽車到達路口前完全通過公路;(2)2.4m/s
28.(1)2min;
(2)2.5h;
(3)120km/h.實驗次數(shù)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長度/cm
像的特征
1
8.0
/
不成像
圓形光斑
2
14.0
18.7
2.7
倒立的箭頭
3
16.0
16.0
2.0
倒立的箭頭
4
20.0
13.3
1.3
倒立的箭頭
項目
上海
蘇州
常州
南京
到站時間
9:51
10:32
11:45
發(fā)車時間
09:15
09:53
10:34
里程/km
0
84
165
300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A
C
A
B
D
A
B
B
題號
11
12
答案
AC
AC
這是一份四川省瀘州市龍馬潭區(qū)四川省瀘州市田家炳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1月期中物理試題,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9A,電流表A2的示數(shù)為1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四川省瀘州市龍馬潭區(qū)瀘化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1月期中物理試題,共9頁。
這是一份四川省瀘州市龍馬潭區(qū)瀘化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1月期中物理試題,共9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