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滿分:100分 考試時間:100分鐘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46小題,每小題1.5分,共69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
一位探險者在其游記中這樣寫道:“……你仿佛來到一個夢幻王國。抬頭看一看,滿眼長著奇異板狀根的參天大樹,不可思議的老莖稈上的花果、巨葉植物,根本看不到湛藍的天空;低頭望一望,眼前到處是苔蘚、藤蘿等,密不透風的林中潮濕悶熱,腳下到處濕滑。叮當作響的小溪、飛瀉的瀑布無處不在;參天的大樹、纏繞的藤蘿、繁茂的花草樹木匯聚成一座座美麗的綠色大迷宮,讓人寸步難行……”據(jù)此完成問題。
1.材料所描述的植被類型是( )
A.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B.熱帶雨林 C.溫帶落葉闊葉林 D.亞寒帶針葉林
2.材料中植被垂直分層現(xiàn)象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熱量 C.水分 D.濕度
3.該區(qū)域的土壤( )
A.有機質含量高,肥沃 B.淋溶作用強,土壤貧瘠
C.水分較少,礦物質偏多 D.土層較薄,土質疏松
讀右圖,完成下面小題。
4.圖中能反映影響土壤形成的因素有( )
A.成土母質、氣候、生物 B.時間、人類活動、氣候
C.地形、人類活動、氣候 D.太陽輻射、成土母質、生物
5.土壤形成發(fā)育過程中最活躍的因素是( )
A.成土母質 B.地形 C.氣候 D.生物
6.如果圖中該地植被為春夏長葉、冬季落葉的喬木組成的森林植被,則圖示地區(qū)可能為( )
A.熱帶干旱區(qū) B.亞熱帶濕潤區(qū) C.溫帶濕潤、半濕潤區(qū) D.寒帶濕潤區(qū)
地球有悠久的過去,還有著漫長的未來。生物的出現(xiàn)和進化只是其中的一小段,而人類的歷史更是短暫的一瞬,所以我們要珍惜生命,愛護動植物。據(jù)此完成問題。
7.符合由老到新的年代順序排列的是( )
A.三葉蟲→魚類→恐龍B.哺乳動物→爬行動物→兩棲動物
C.元古宙→古生代→太古宙D.蕨類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8.推測古人類出現(xiàn)的年代是( )
A.寒武紀 B.二疊紀 C.第四紀D.侏羅紀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森林植被群落對地表環(huán)境的影響非常顯著,下圖是“有機質分解與合成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9.森林植被群落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錯誤的是( )
A.固氧釋碳,凈化空氣 B.涵養(yǎng)水源,保持水土
C.積累營養(yǎng),保護生物 D.防風固沙,減輕災害
10.從植被對環(huán)境的影響角度看,對“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的正確理解是( )
A.紅葉利于吸引昆蟲傳粉,對花有保護作用
B.落葉轉化而成的泥土比較適合在春天種花
C.落葉在微生物作用下成為植物可吸收的養(yǎng)料
D.落葉只有通過微生物合成才能被植物吸收
3月較高的溫度有利于華南五針松打破休眠時期及早進入生長季,過多的降水會延遲其進入生長季。氣候因素是影響樹木的年輪寬窄的主要因素,南嶺山區(qū)資源冷杉高溫形成窄輪,低溫形成寬輪,生長季充足的降水是形成寬輪的重要因素,而這時期的降水不足則會導致窄輪。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1.3月過多的降水會延遲華南五針松進入生長季,是因為過多的降水會導致( )
A.土壤過濕 B.氣溫下降 C.溫差縮小 D.蒸騰增強
12.南嶺資源冷杉( )
A.在亞熱帶山地下部生長 B.分布區(qū)冬暖夏涼
C.冬季生長速度快 D.喜云霧忌強光
13.不同海拔梯度華南五針松徑向生長對氣候變化的響應不同,華南五針松生長季( )
A.在低海拔的森林下限,偏高的溫度易形成寬輪 B.在低海拔的森林下限,較多的降水易形成寬輪
C.在高海拔的森林上限,偏高的溫度易形成窄輪 D.在高海拔的森林上限,較多的降水易形成寬輪
在穩(wěn)定的植被中,不同種類的植物群體,通過爭奪陽光的生存競爭,占據(jù)一定的垂直空間,從而形成分層明顯的垂直結構。據(jù)此完成下列小題。
14.下列關于植物群落垂直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一般而言,氣溫越高、降水越多的地方,垂直結構越豐富
B.一般而言,氣溫越高、降水越多的地方,森林的分布面積越廣
C.一般而言,氣溫越高、降水越多的地方,越適合各類植物的生長
D.一般而言,氣溫越高、降水越多的地方,垂直結構發(fā)育越不明顯
15.香樟樹形雄偉壯觀,四季常綠,樹冠開展,枝葉繁茂,濃蔭覆地,枝葉秀麗而有香氣,是安徽省蕪湖市的“市樹”。香樟樹所屬植被類型是( )
A.落葉闊葉林B.常綠闊葉林C.熱帶雨林D.亞寒帶針葉林
百歲蘭,沙漠地區(qū)的裸子植物,遠古時代留下來的植物“活化石”,其特征是莖較短,一生只長兩片葉,葉片長、寬、厚。葉上多氣孔,且夜間張開,根極長,人工栽培十分困難。國際植物學把它列為世界八大珍稀植物之一。完成下面小題
16.百歲蘭出現(xiàn)的地質年代最有可能是( )
A.元古代末期B.古生代末期C.中生代末期D.新生代末期
17.下列對百歲蘭特征形成原因判斷正確的是( )
A.地下水埋藏深,根系發(fā)達B.太陽輻射強,葉片厚
C.動物活動多,只長兩片葉D.常年風力大,莖很短
巴拉望島地處菲律賓群島和馬來群島之間,以山地、丘陵為主,最高峰海拔2086m。中更新世時期(距今63萬~44萬年)巴拉望島和加里曼丹島之間的巴拉望陸橋出露海面,加里曼丹島的哺乳動物進入巴拉望島。44萬年以來,陸橋逐漸被淹沒,進入巴拉望島的多數(shù)哺乳動物也陸續(xù)滅絕。圖示意巴拉望島的位置。
18.中更新世時期,巴拉望島山麓的植被最可能為( )
A.熱帶雨林 B.熱帶季雨林
C.熱帶草原 D.熱帶荒漠
19.中更新世時期進入巴拉望島的多數(shù)哺乳動物滅絕,
主要是因為巴拉望島( )
①水熱條件差 ②資源壓力大
③環(huán)境較封閉 ④地形起伏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古人對各地土壤的差異深有認識,如明代的《廣志繹》:“江南泥土,江北沙土,南土濕,北土燥?!鼻宕摹痘食?jīng)世文》:“江南水田冷,宜火糞(草木灰);江淮以北,宜苗糞(綠肥)?!睋?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20.“江南泥土,江北沙土,南土濕,北土燥”說明,與“南土”比,“北土”( )
A.透水性好、持水性好 B.透水性差、持水性差 C.透水性差、持水性好 D.透水性好、持水性差
21.造成“江南泥土,江北沙土”差異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氣候 B.地貌 C.巖石D.水文
22.“江南水田冷,宜火糞;江淮以北,宜苗糞”,從現(xiàn)代科學角度解釋正確的是( )
A.施放草木灰可以提高土壤的溫度 B.施放草木灰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
C.種植綠肥使營養(yǎng)元素在地表富集 D.種植綠肥降低成土母質風化速度
某地理學習小組到郊區(qū)進行土壤的野外觀測,在觀測報告中繪制了土壤肥力影響因素示意圖(下圖)。
23.關于地形與土壤的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質遷移速度較快,逐漸發(fā)育成深厚的土壤
B.陽坡的蒸發(fā)量大,土壤水分狀況較陰坡好
C.陽坡接收的太陽輻射多于陰坡,土壤溫度狀況比陰坡好
D.地形是土壤形成中比較活躍的影響因素
24.據(jù)圖可知土壤肥力的高低受多種因素綜合影響,其中( )
A.①為時間 B.①為地貌
C.②為腐殖質 D.②為成土母質
25.同學們發(fā)現(xiàn)從山頂?shù)降推酵莸赝寥李w粒物存在明顯的變化,正確的是( )
A.礫質土—壤土—砂土—黏土B.礫質土—砂土—壤土—黏土
C.黏土—壤土—砂土—礫質土D.黏土—砂土—壤土—礫質土
2023年,北疆大部分地區(qū)、東疆及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等地區(qū)開春較歷年同期偏早10天以上,各地加強了融雪型洪水的防范,大量融冰隨洪水而下易切割河岸、堆積堵塞河道。氣溫回暖較早,農民提早播種早春作物,覆蓋地膜以保障農作物正常發(fā)芽生長。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26.北疆地區(qū)早春出現(xiàn)的融雪性洪水主要參與的水循環(huán)類型是( )
A.海陸間循環(huán)B.海上大循環(huán)C.海上內循環(huán)D.陸地內循環(huán)
27.農民播種早春作物時覆蓋地膜直接影響的水循環(huán)環(huán)節(jié)是( )
A.蒸發(fā)B.蒸騰C.地表徑流D.水汽輸送
28.新疆融雪洪水發(fā)生時,大量融冰隨洪水而下切割河岸,反映了水循環(huán)( )
A.影響區(qū)域氣候和生態(tài)B.可平衡地區(qū)之間熱量收支
C.不斷塑造著地表形態(tài)D.是海洋和陸地聯(lián)系的紐帶
以2022年第19屆亞運會籌辦為契機,杭州加快系統(tǒng)化全域推進“水彈性城市”,通過下沉式綠地、透水鋪裝、雨水花園、蓄水池等設施減少外排雨水量,旨在實現(xiàn)“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29.水彈性城市的建設對水循環(huán)各環(huán)節(jié)影響最顯著的是( )
①調節(jié)地表徑流 ②調節(jié)水汽輸送 ③增加大氣降水 ④增加下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0.杭州推進水彈性城市的建設有利于( )
A.緩解城中“雨天看?!本跋? B.緩解城市用地緊張
C.削減城市各季節(jié)河流的流量 D.減少城市霧霾發(fā)生
福壽溝是我國宋代時期建成的地下排水系統(tǒng),是世界上早期最杰出的排水系統(tǒng)之一,它位于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qū)老城區(qū)地下,是贛州古城地下的大規(guī)模古代磚石排水溝管系統(tǒng)。古城千年不澇,主要得益于前人根據(jù)地形,隨形就勢修建了地下排水系統(tǒng)。下圖是福壽溝工作原理示意圖。
31.贛州古城排水系統(tǒng)的治水智慧體現(xiàn)在( )
①利用天然地勢特點,加快了城內雨水外排速度 ②在城內修建多個水塘,暴雨時可大量蓄積雨水
③設計地下排水系統(tǒng),能將雨水及時排入江河中 ④老城內大量種樹,增加雨水下滲
⑤能夠有效阻止江河水倒灌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32.圖中水窗設計是自動化的,完全不需要任何人力控制,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城內水塘水位上漲時自動開啟 B.城外護城壕水位上漲時自動開啟
C.主干溝比城外護城壕水位高時自動開啟 D.城外護城壕比主干溝水位高時自動開啟
33.福壽溝的建設,對城市的作用是( )
A.解決缺水問題 B.降低地下水位 C.加劇熱島效應 D.減輕城市內澇
人們在切洋蔥時經(jīng)常會被它釋放的辛辣氣體刺激流淚,生活小竅門節(jié)目中曾給出一種簡單實用的方法(圖):首先從冰箱中取出冷卻好的洋蔥,然后在砧板兩側放置點燃的蠟燭,這樣切洋蔥時就可以有效避免流淚。
34.此生活技巧所體現(xiàn)的地理原理為( )
A.大氣的保溫作用B.大氣的熱力環(huán)流
C.大氣的削弱作用D.大氣的溫室作用
35.下列四幅圖中,正確表示洋蔥和蠟燭間空氣運動方向的是( )
A. B. C. D.
下左圖為“大氣垂直分層示意圖”,下右圖為“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36.正常情況下,飛機從圖示位置降落至地面經(jīng)歷的氣溫變化情況是( )
A.一直升高B.持續(xù)降低C.先降低后升高D.先升高后降低
37.有關對流層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厚度低緯度地區(qū)小于高緯度地區(qū)B.對流運動顯著,天氣多變
C.靠大氣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線而增溫D.主要成分是水汽和二氧化碳
38.當大氣中二氧化碳增多時,右圖中( )
A.①增強 B.②減弱 C.④減弱 D.③增強
2022年1月28日13:19,日本鹿兒島的櫻島火山發(fā)生噴發(fā)。
據(jù)鹿兒島當?shù)貧庀笈_稱,火山灰柱高達3400米。下圖示意地球圈
層結構。
39.櫻島火山噴發(fā)的物質來源于圖中的( )
A.甲圈層 B.乙圈層 C.丙圈層 D.丁圈層
40.櫻島火山噴發(fā)出的火山灰在地球圈層中的遷移順序是( )
A.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巖石圈B.巖石圈→大氣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氣圈→巖石圈D.水圈、生物圈→巖石圈→大氣圈
41.火山頻發(fā)是巖石圈板塊運動活躍的表現(xiàn),巖石圈指( )
A.大陸的地殼部分B.地殼和上地幔的全部
C.軟流層及其以上部分D.軟流層以上部分
德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太陽系附近有三顆“超級地球”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這三顆行星圍繞天蝎座的一顆恒星運行,距離地球僅22光年。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42.“超級地球”應屬于( )
A.地月系 B.太陽系 C.銀河系 D.河外星系
43.有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條件之一。“超級地球”上存在大氣的原因是因為它具有( )
A.適中的質量與體積 B.適中的晝夜更替周期 C.與恒星的距離適中 D.適中的自轉周期
44.液態(tài)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發(fā)展的重要條件之一,下列敘述中與地球“液態(tài)水存在”有密切關系的是( )
①地球上晝夜更替的周期較適中 ②地球的質量和體積適中
③地球處于一種比較安全的宇宙環(huán)境之中 ④地球與太陽的距離比較適中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2024年5月以來,太陽活動持續(xù)活躍。5月2日起,多個黑子群在太陽表面迅速發(fā)展,并發(fā)射出強烈耀斑。
45.有關材料中提到的太陽活動的描述,正確的是( )
A.耀斑,光球層 B.黑子,光球層 C.日珥,日冕層 D.太陽風,色球層
46.下列關于此次太陽活動可能產(chǎn)生的影響描述正確的是( )
A.高緯地區(qū)出現(xiàn)極光,影響短波通信 B.干擾地磁穩(wěn)定,全球地殼運動頻繁
C.全球氣溫升高,阻礙信號傳輸 D.太陽風強度大,地球上洪澇災害多發(fā)
二.綜合題(共31分)
47.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共10分)
(1)圖中環(huán)節(jié)⑥的能量來源最主要是 , 環(huán)節(jié)②的名稱是 , 若地表植被遭到破壞, 環(huán)節(jié)⑧的數(shù)量變化情況是: (填“增大”或“減少”)。
(2)南水北調工程主要影響的是 環(huán)節(jié)(填名稱); 伴隨著大氣水平運動進行的水循環(huán)環(huán)節(jié)是 (填名稱)。
48.讀右圖,完成下列問題。(共11分)
某高中地理研學小組春季進行省內地理實踐活動,下列為該
組同學調查搜集的資料,完成下列問題。第一站來到遼寧大連大
黑山,開展“土壤形成與地理環(huán)境關系”的野外實習,在實地考察
的基礎上繪制了“土壤與其他自然要素關系”(右圖)示意圖。
(1).為了觀察土壤的垂直分層結構,該組同學在森
林地區(qū)采集了土壤標本,并繪制了土壤的剖面結構
圖(右圖),土壤剖面中甲為 層。大黑山山腳地帶的森林植被類型屬于 林。大黑山分布大面積的野生杜鵑花,引起了研學小組的注意,推測______ (南、北)坡的杜鵑花率先綻放。
(2).該組同學選取了土壤樣本回實驗室測量發(fā)現(xiàn),對耕作而言,該地區(qū)土壤較南方地區(qū)的土壤肥沃,從自然原因角度分析該地土壤較南方肥沃的原因。
49.讀“某地風向圖”,完成下列要求。(共10分)
(1)圖中箭頭表示的含義是:① ,③ 。此圖表示地區(qū)在 (填“南”或“北”)半球。
(2)圖中M、N兩地相比,風力較大的是 地,原因是 。
這是一份[地理]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石嘴山市平羅縣平羅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月考地理試題,共12頁。
這是一份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石嘴山市平羅縣平羅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5月期中考試地理試題,文件包含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石嘴山市平羅縣平羅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5月期中地理試題原卷版docx、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石嘴山市平羅縣平羅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5月期中地理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5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石嘴山市平羅縣平羅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5月期中考試地理試題,文件包含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石嘴山市平羅縣平羅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5月期中地理試題原卷版docx、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石嘴山市平羅縣平羅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5月期中地理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9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