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試卷共6頁,19小題,滿分100分??荚囉脮r75分鐘。
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
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選擇題:本卷共16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2024年7月21日至31日,第46屆世界遺產大會在印度新德里舉行,北京中軸線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它是全球第一個以數字技術全過程參與申報的世界遺產,通過使用高清照掃、地理信息技術等手段,我國申遺團隊把這條古老的城市軸線及其歷史文化復刻得栩栩如生。完成下面小題。
1. 本屆世界遺產大會舉辦期間,北京( )
A. 晝漸長夜?jié)u短B. 正午日影漸長C. 日出東南方位D. 晝長短于新德里
2. 申遺團隊無法通過地理信息技術實現(xiàn)( )
A. 繪制旅游地圖B. 航拍軸線走向C. 定點古跡位置D. 測定建筑年代
藍色碳匯是指海洋生物吸收和儲存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的過程和活動。貽貝是海洋貝類的一員,主要以浮游藻類、原生動物及浮游生物碎片等為食。浙江省枸杞島盛產優(yōu)質貽貝,被稱為“中國貽貝之鄉(xiāng)”,其養(yǎng)殖過程對藍色碳匯具有重要作用。下圖示意枸杞島位置。完成下面小題。
3. 枸杞島生產優(yōu)質貽貝的自然條件包括( )
①營養(yǎng)物質豐富 ②水域面積廣闊 ③水質條件較好 ④水溫高繁殖快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4. 貽貝在藍色碳匯中所發(fā)揮主要作用是( )
A. 借助光合作用吸收碳B. 直接合成二氧化碳
C. 濾食浮游植物儲存碳D. 通過排泄物分解碳
大氣低緯環(huán)流又稱為哈德雷環(huán)流。近幾十年來,受溫室氣體排放增加等原因,哈德雷環(huán)流有變寬的趨勢,但其強度變化沒有明顯規(guī)律。下圖反映1979~2016年哈德雷環(huán)流南北半球4個季節(jié)的變寬幅度。完成下面小題。
5. 近40年來,哈德雷環(huán)流( )
A. 兩個半球夏秋季顯著變寬B. 整體南半球變寬幅度更大
C. 受海陸分布差異導致擴寬D. 強度必隨寬度變寬而增強
6. 哈德雷環(huán)流變寬,將直接導致( )
A. 副熱帶干旱區(qū)面積擴大B. 中緯度地區(qū)降水增加
C. 兩極地區(qū)變得更加溫暖D. 溫室氣體排放量升高
位于云南沾益的大竹菁天坑是一個深度為123.6米的喀斯特退化天坑,其坑壁底部存在大量崩塌物形成的倒石坡。調查發(fā)現(xiàn),該天坑南側形成了坑底為草本、邊緣為灌叢-森林過渡帶、坑坡為森林的植被分異格局(如圖所示)。完成下面小題。
7. 天坑底部形成草本—灌叢—森林的植被分異格局體現(xiàn)了( )
A. 緯度地帶性B. 經度地帶性C. 垂直地帶性D. 非地帶性
8. 南側倒石坡形成森林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 光照條件B. 熱量差異C. 土壤水分D. 地形坡度
2024年8月,我國科學家基于對嫦娥五號月壤研究,提出月壤制水的方法。通過太陽能加熱蘊含在月壤中的大量氫和鐵氧化物,生成水和單質鐵(2H+FeO→H2O+Fe)。下圖示意月球的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月球自轉、公轉周期相同)。完成下面小題。
9. 月壤制水的生產過程( )
A. 清潔無污染B. 技術要求低C. 原料可再生D. 資金投入少
10. 若在嫦娥五號月球著陸點(43.1°N,51.8°W)建設月壤制水工廠,該工廠( )
①設備容易被大氣氧化 ②需要特殊的太陽能儲存設備
③可以連續(xù)生產約15天 ④接收的太陽輻射季節(jié)變化大
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③④
黃河下游按河流特征可分為三段,其中小浪底到高村段為游蕩性河流,高村到艾山段為過渡性河流,艾山到利津段為彎曲性河流。下圖為1952~2021年黃河下游各地多年累計沖淤量統(tǒng)計圖。完成下面小題。
11. 1952~2021年黃河下游河床整體( )
A. 上淤下沖B. 上沖下淤C. 淤積為主D. 沖刷為主
12. 高村以上河段淤積量較大的原因包括( )
①河道開闊水流分散 ②小浪底放水沖沙少 ③上游植被覆蓋提高 ④河段主道擺動頻繁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那曲觀測站位于藏北高原那曲河谷,海拔4509m。下表為該站2019年7月28~31日地表輻射收支平均值(單位:W/m2),其中,夜間地表凈輻射為夜間大氣逆輻射與夜間地面輻射的差值。完成下面小題。
13. 觀察期內,該地白天( )
A. 28日天氣晴朗無云B. 29日白天大氣透明度最高
C 30日地面反射率最低D. 31日地面吸收太陽輻射最多
14. 該河谷30日夜間地表凈輻射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植被覆蓋率低B. 太陽輻射強C. 焚風效應增強D. 冷空氣下沉
在營養(yǎng)鹽水平較高的海域,大量藻類聚集會形成藻華,其暴發(fā)會危害海洋生態(tài)。2003~2020年間,全球藻華頻發(fā),洋流附近的藻華頻率增加最多,但在北美洲低緯西海岸海域藻華呈減弱趨勢。下圖為該海區(qū)海水表層溫度和洋流強度變化趨勢圖。完成下面小題。
15. 該海區(qū)洋流類型為( )
①寒流 ②暖流 ③補償流 ④密度流
A. ①④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16. 北美西海岸藻華減弱,主要是因為( )
A. 沿岸工業(yè)發(fā)達,污染排放增加B. 洋流強度減弱,營養(yǎng)供應減少
C. 全球氣候變暖,海水溫度上升D. 海面風速增強,海水擾動加大
二、非選擇題:共52分??忌鶕笞鞔?。
17.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木薯喜熱、抗貧瘠,對溫度反應較敏感,生長初期對水分需求較大,是非洲主要的糧食作物。我國木薯種植有近200年歷史,集中分布于廣西、海南等地,是世界最大的木薯進口國,一部分進口自尼日利亞。尼日利亞是全球最大的木薯生產與出口國,因品種和技術落后,該國木薯單產低、產品加工水平有限。2024年,中國某科研院所與尼日利亞開展木薯產業(yè)合作,推廣機械化設備、綠色栽培技術,帶動該國木薯產業(yè)發(fā)展。下圖為尼日利亞各行政區(qū)2001~2010年平均木薯產量分布圖。
(1)簡述尼日利亞木薯的分布特征。
(2)與廣西、海南相比,分析尼日利亞主產區(qū)木薯種植的有利氣候條件。
(3)說明中尼開展木薯產業(yè)合作對尼日利亞國家安全的意義。
18.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四湖滕西平原位于山東省棗莊市西北部,是該市“八大水源地”之一。圖1示意滕西平原及其監(jiān)測井位置,圖2示意2011~2020年兩個監(jiān)測井記錄的年內地下水埋深(地下水水面到地表的距離)變化。
(1)運用水循環(huán)原理,對比并解釋4號和22號監(jiān)測井地下水位的差異。
(2)分析滕西平原地下水最大埋深出現(xiàn)在5—6月份的原因。
19.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柴達木盆地曾與蘇干湖盆地相連,在早更新世,兩盆地發(fā)育了廣泛的湖泊,水流流向顯示二者存在水系溝通。中更新世以來,柴北緣構造帶持續(xù)影響下,形成賽什騰山、小賽什騰等山脈,導致兩盆地地理環(huán)境和流域體系發(fā)生劇烈變遷。隨后,該地區(qū)氣候發(fā)生劇烈變化,原有湖泊幾乎完全干涸,大部分地區(qū)被干鹽湖、雅丹等地貌替代。圖1示意柴達木盆地北緣西段地質情況,圖2示意該地區(qū)早更新世以及中更新世以來的地理演化過程。
(1)分析小賽什騰山形成的地質過程。
(2)對比早更新世,簡述中更新世以來蘇干湖盆地水系特征的變化。
(3)解釋該區(qū)域地形、氣候變化對柴達木盆地北部地貌景觀產生的影響。
日期
白天地面接收短波輻射
白天地面反射短波輻射
夜間地表凈輻射
28日
2737
519
5.3
29日
426.5
71.9
2.3
30日
545.4
100.6
-1.3
31日
715.3
133.4
5.7
這是一份廣東省佛山市2024學年順德區(qū)普通高中高三高考教學質量檢測(一)地理試題,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1月教學質量檢測一地理試題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1月教學質量檢測一地理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8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精品解析: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1月教學質量檢測(一)地理試題,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1月教學質量檢測一地理試題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1月教學質量檢測一地理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8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1月教學質量檢測(一)地理試題,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綜合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