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2024年的春晚于2月9日20點準時開始,它采用“1+4”模式,除了北京的主會場外,還有四個分會場,與主會場形成有效聯(lián)動,洋溢著歡樂吉祥、喜氣洋洋的新春氛圍。讀2024年春晚會場分布圖及喀什民居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
1. 當春晚開始時,新疆喀什分會場還沒有日落,天空依然明亮,而北京已經(jīng)進入夜晚,造成這一現(xiàn)象差異的原因是我國( )
A. 鄰國眾多B. 海岸線曲折
C. 南北跨緯度廣D. 東西跨經(jīng)度廣
2. 富有地域特色的節(jié)目《山河詩長安》,以高亢秦腔、鼓樂交響的表演形式深刻詮釋和弘揚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最有可能欣賞到該節(jié)目的城市是( )
A. 喀什B. 沈陽C. 西安D. 長沙
3. 喀什春晚分會場的民居屋頂也被設置為舞臺,該地民居建成平頂而沒有建成斜頂,這反映了喀什地區(qū)( )
A. 氣候干旱,降水稀少B. 氣候濕熱,地形平坦
C. 氣候嚴寒,多狂風暴雪D. 地勢高峻,降水豐富
【答案】1. D 2. C 3. A
【解析】1.當春晚開始時,新疆喀什分會場還沒有日落,天空依然明亮,而北京已經(jīng)進入夜晚,表明兩地時間上存在差異,時間的差異是由于經(jīng)度不同造成的;這說明我國各地的地方時差異大,我國東西跨度大,而南北跨緯度廣會導致我國溫度帶多種多樣,與鄰國數(shù)量、海岸線曲折無關,D正確,排除ABC。故選D。
2.秦腔和鼓樂是黃土高原地區(qū)的傳統(tǒng)文化樂器曲,黃土高原主要包括山西省和陜西省,西安是陜西省的行政中心,C正確,喀什位于新疆、沈陽位于吉林省、長沙位于湖南省,排除ABD。故選C。
3.喀什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屬于西北地區(qū),該地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其特征是氣候干旱,降水稀少,故當?shù)氐拿窬游蓓斒瞧降?,可以設為舞臺;A正確,排除BCD。故選A。
2021年5月11日,我國公布了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2021年6月,我國進一步優(yōu)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孩子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讀我國第六、七次人口普查的部分數(shù)據(jù)表,回答下面小題。
4. 與第六次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顯示( )
A. 大陸地區(qū)人口總數(shù)下降B. 60歲以上人口比重明顯上升
C. 15~59歲人口比重上升D. 城市人口比重下降
5. 我國適時調整生育政策有利于( )
①降低人口增長速度 ②協(xié)調城鄉(xiāng)人口比例
③優(yōu)化人口年齡結構 ④協(xié)調人口與經(jīng)濟發(fā)展、資源、環(huán)境關系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③
【答案】4. B 5. C
【解析】4.由表中信息可知,與第六次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大陸地區(qū)的人口總數(shù)在上升,A錯誤;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明顯上升,B正確;我國15~59歲人口比重下降,C錯誤;城市人口比重上升,D錯誤。故選B。
5.結合所學知識,人口增長應與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相適應,我國適時調整生育政策有利于優(yōu)化人口年齡結構,協(xié)調人口與經(jīng)濟發(fā)展、資源、環(huán)境關系等,③④正確;會增加人口增長速度,但不能協(xié)調城鄉(xiāng)人口比例,①②錯誤。故選C。
讀我國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
6. 關于圖中a-b一線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該線表示的是黑河一騰沖一線B. 該線東南部人口密度大
C. 該線西部內陸的高山、荒漠人口分布稀疏D. 該線東部沿海人口最為稀疏
7. 關于形成我國人口分布如圖所示特點的原因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東南部地形平坦,氣候環(huán)境適宜B. 西北部人口大量向東北部遷移
C. 西北部地區(qū)自然環(huán)境條件惡劣D. 東南部海陸交通便利,經(jīng)濟發(fā)達
【答案】6. D 7. B
【解析】6.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中a-b線為人口地理分界線黑河-騰沖線,該線東南部自然條件優(yōu)越,人口稠密,西北部自然環(huán)境惡劣,多高山、荒漠,人口稀疏,ABC正確,D錯誤;根據(jù)題意,故選D。
7.讀圖并集合所學知識可知,人口地理分界線東南部多平原和丘陵,地形平坦,氣候環(huán)境適宜,海陸交通便利,經(jīng)濟發(fā)達,人口稠密;西北部自然環(huán)境惡劣,人口稀疏,ACD正確;西北部人口大量向東北部遷移與形成我國人口分布如圖所示特點無關,B錯誤;根據(jù)題意,故選B。
讀我國四個省區(qū)輪廓圖,回答下面小題。
8. 圖中四個省區(qū)中,能體驗到“遼闊坦蕩,草場廣布,牛羊成群”的場景的是( )
A. 甲省區(qū)B. 乙省區(qū)C. 丙省區(qū)D. 丁省區(qū)
9. 關于圖中四個省區(qū)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甲省區(qū)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區(qū) ②乙省區(qū)的簡稱是川或蜀
③丙省區(qū)屬于少數(shù)民族自治區(qū) ④丁省區(qū)的省級行政中心是武漢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10. 丙省區(qū)是我國少數(shù)民族種類最多的省區(qū),關于該省區(qū)各民族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各民族一律平等B. 潑水節(jié)是傣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C. 民族呈“大雜居、小聚居”分布D. 漢族在該省區(qū)沒有分布
【答案】8. A 9. C 10. D
【解析】8.讀圖可知,甲是內蒙古自治區(qū),乙是四川省,丙是云南省,丁是湖北省。“遼闊坦蕩,草場廣布,牛羊成群”描述的是內蒙古自治區(qū)的特點,A正確,BCD錯誤,故選A。
9.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最大的省級行政區(qū)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①錯誤;乙是四川省,簡稱川或蜀,②正確;丙是云南省,是少數(shù)民族種類最多的省份,但不是自治區(qū),③錯誤;丁省區(qū)是湖北省,行政中心是武漢,④正確。綜上所述,①③錯誤,②④正確,故ABD錯誤,C正確,故選C。
10.丙是云南省,是我國少數(shù)民族種類最多的省區(qū),各民族一律平等,A不符合題意;潑水節(jié)是傣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B不符合題意;我國民族分布特點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C不符合題意;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分布在全國各地,D符合題意。
我國是世界上季風氣候最典型的地區(qū)之一。讀我國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分布圖,回答下面小題
11. 下列山脈不屬于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的分界山脈的是( )
A. 大興安嶺B. 賀蘭山C. 巫山D. 陰山
12. 我國季風區(qū)內夏季風( )
①來自太平洋和印度洋 ②為溫暖濕潤的偏南風
③來自蒙古和西伯利亞一帶 ④為寒冷干燥的偏北風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13. 我國夏季旱澇災害頻發(fā)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類型復雜多樣B. 冬季風勢力強
C. 氣候的大陸性顯著D. 降水分配不均,季節(jié)變化大
【答案】11. C 12. A 13. D
【解析】11.中國季風氣候區(qū)面積廣大。習慣上以大興安嶺-陰山山脈-賀蘭山-巴顏喀拉山脈-岡底斯山脈以東一線為界,把中國劃分為季風區(qū)和非季風區(qū)。巫山不屬于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分界線,故選C。
12.夏季風主要是由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和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組成。這兩種季風在夏季為我國帶來了豐富的水汽,是形成降雨的重要因素,①正確,③錯誤;夏季風因為是來自低緯度的海洋,是偏南風,攜帶了大量的水汽,②正確,④錯誤。①②正確,故選A。
13.我國夏季降水分配不均,季節(jié)變化大。這種降水的不均勻分布和季節(jié)性變化,往往導致一些地區(qū)在夏季出現(xiàn)嚴重的干旱,而另一些地區(qū)則可能遭受洪澇災害。這種旱澇災害的頻發(fā)對我國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水資源管理和人民生活都帶來了很大的影響。D正確,ABC錯誤,故選D。
每年“秋分”過后,冷空氣就開始頻繁影響我國。讀我國秋分過后某日穿衣指數(shù)分布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
14. 據(jù)圖,穿衣指數(shù)反映出我國( )
A. 南北溫差大B. 東西部溫差大
C. 氣溫從北向南遞減D. 氣溫從東向西遞增
15. 造成??谂c哈爾濱兩地穿衣指數(shù)存在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 海陸因素B. 緯度因素C. 地形因素D. 人類活動
【答案】14. A 15. B
【解析】14.讀圖分析,秋分過后,我國某日穿衣指數(shù)自北向南依次是棉襖、大衣、襯衣、短袖,自北向南衣服越來越薄,表示南方氣溫高,體現(xiàn)我國的氣溫分布特點是南北氣溫差異大,A正確,BCD錯誤,故選A。
15.緯度位置對氣溫的影響很大,一般來說,緯度低,接受太陽光熱多,氣溫就高;緯度高,接受太陽光熱少,氣溫就低。哈爾濱在45°N左右,海口在20°N左右,兩地緯度相差25°左右,所以兩地氣溫差異大,使得穿衣差異也很大。根據(jù)以上分析可知,哈爾濱和??诖┮虏町惔?,主要的影響因素是緯度因素,B正確;與海陸因素、地形和人類活動關系不大,ACD排除。故選B。
竹子是一種多年生高大禾本科植物。讀我國溫度帶及竹子分布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
16. 據(jù)圖可知,竹子分布范圍最廣的是( )
A. 中溫帶B. 暖溫帶
C. 亞熱帶D. 熱帶
17. 據(jù)此推斷,竹子的生長環(huán)境是( )
A. 熱量充足,降水多B. 寒冷干燥
C. 終年嚴寒D. 干旱少雨
【答案】16. C 17. A
【解析】16.讀圖可知,竹子主要分布的溫度帶是暖溫帶、亞熱帶和熱帶。我國分布面積最廣的溫度帶是亞熱帶,C正確,ABD錯誤。故選C。
17.竹子主要生長我國南方的亞熱帶氣候區(qū),該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雨熱同期,熱量充足,適合竹子生長;A正確,BCD錯誤。故選A。
讀我國內流區(qū)與外流區(qū)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
18. 關于我國內、外流河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外流河是指最終注入海洋的河流
②內、外流河的分界與200mm年等降水量線吻合
③外流河大多注入太平洋
④西北地區(qū)均是內流河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19. 關于圖中我國各河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①河流水源補給以高山冰雪融水為主B. ②是我國最大的內流河
C. ③是我國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D. ④河流會有斷流現(xiàn)象
【答案】18. C 19. D
【解析】18.外流河是最終注入海洋的河流,①正確;內、外流河的分界與400mm年等降水量線吻合,②錯誤;我國外流河大多注入太平洋和印度洋,③正確;西北地區(qū)大多是內流河,但額爾齊斯河是外流河,注入北冰洋,④錯誤,C正確,ABD錯誤,故選C。
19.讀圖可知,①是珠江,補給以降水為主,A錯誤;②是長江,是我國最大的外流河,B錯誤;③是黃河,注入太平洋,C錯誤;④是塔里木河,有斷流現(xiàn)象,D正確,故選D。
白鶴灘水電站位于四川省和云南省交界處金沙江干流,是我國的第二大水電站,工程建設難度大。以發(fā)電為主,兼有防洪、攔沙改善下游航運等綜合效益,它的建成標志著長江干流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清潔能源走廊。讀白鶴灘水電站位置示意圖、白鶴灘水電站景觀圖和長江水系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
20. 長江上游金沙江河段水能資源豐富的主要原因是( )
A. 該河段植被覆蓋率高,含沙量小
B. 位于階梯交界處,地勢落差大
C. 河流水量小而穩(wěn)定,流速平穩(wěn)
D. 金沙江是長江最大支流,水量豐富
21. 白鶴灘水電站的修建工程難度大,其原因是( )
①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頻發(fā) ②地形崎嶇,交通不便
③位于季風區(qū),臺風活動頻發(fā) ④降水極少,多風沙天氣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答案】20. B 21. A
【解析】20.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金沙江屬于長江的干流河段,位于長江上游河段,它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橫斷山區(qū),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資源豐富,B正確、C錯誤;而上游植被覆蓋率高,利于水土保持,與此題關系不大,A錯誤;長江最大的支流是漢江,D錯誤。故選B。
21.讀圖可知,白鶴灘水電站位于四川和云南交界的金沙江干流河段,此處地形崎嶇,交通不便,②正確;容易發(fā)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建設難度大,①正確;此地氣候炎熱,降水較多,而我國東南部臺風活動頻繁,③④錯誤。綜上所述,①②正確。故選A。
凌汛是指冰壩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劇上升的現(xiàn)象,多發(fā)生于河流從較低緯度流向較高緯度地區(qū)。讀黃河干流及部分支流圖,回答下面小題。
22. 關于黃河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發(fā)源于巴顏喀拉山脈B. 桃花峪是中下游的分界
C. 最終注入黃海D. 干流像一個巨大的“幾”字形
23. “一碗水,半碗泥”反映出黃河的水文特征是( )
A. 有結冰期B. 含沙量大C. 流速快D. 流量大
24. 圖中,黃河容易發(fā)生凌汛的河段是( )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答案】22. C 23. B 24. D
【解析】22.由圖可知,黃河發(fā)源于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脈,自西向東注入渤海,干流像一個巨大的“幾”字形,AD正確,C錯誤; 桃花峪是黃河中下游的分界,B正確,依據(jù)題意,故選C。
23.黃河在中游流經(jīng)了土質疏松、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攜帶了大量的泥沙,致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所以“一碗水,半碗泥”這句話,指的是黃河的含沙量大,B正確;與流量、結冰期和流速無關,ACD錯誤,故選B。
24.從低緯度流向高緯度的河段,在冬春、秋冬季節(jié)會出現(xiàn)冰阻水流的現(xiàn)象,被稱之為凌汛,有凌汛發(fā)生的河流是黃河,凌汛一般發(fā)生在河流的上游和下游。讀圖可知:從低緯流向高緯的河段是②④,D正確,ABC錯誤。故選D。
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多發(fā)的國家,著力提升基層防災避險能力是防災減災工作的核心。2024年中秋節(jié)期間,臺風“貝碧嘉”以強臺風級登陸上海浦東臨港新城沿海,成為1949年以來登陸上海的最強臺風。讀我國主要氣象災害分布圖,回答下面小題。
25. 圖中所示的氣象災害,表示臺風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26. 著力提升基層防災避險能力是防災減災工作的核心。為應對臺風“貝碧嘉”,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A. 往海邊空曠地疏散B. 在堅固建筑內躲避
C. 向地勢低洼地疏散D. 到戶外大樹下躲避
【答案】25. B 26. B
【解析】25.圖中甲是發(fā)源于亞歐大陸,主要影響北方地區(qū)的寒潮;乙是發(fā)源于東南熱帶海域,主要影響東南沿海的臺風;丙是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qū)的洪澇;丁是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區(qū)的干旱。B正確,ACD錯誤。故選B。
26.為應對臺風“貝碧嘉”,正確的避災措施是在堅固建筑內躲避,B正確;往海邊空曠地疏散,會受到臺風的傷害,排除A;不應向地勢低洼地疏散,因為臺風會帶來暴雨,低洼地容易受水災,排除C;到戶外大樹下躲避,臺風會將大樹吹倒,會危害生命安全,排除D;故選B。
27. 據(jù)圖可知,我國的耕地總面積豐富,但人均耕地面積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造成這種現(xiàn)狀的主要原因是我國( )
A. 土地類型單一B. 未墾荒地占比大
C. 人口基數(shù)大D. 耕地質量差
【答案】C
【解析】由圖可知,中國的耕地總面積居世界第四位,由于人口多,人口基數(shù)大,人均耕地面積很少,C正確;我國土地類型多樣,未墾荒地占比小,耕地質量差不是主要原因,ABD錯誤。故選C。
2024年6月12日15時20分,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自2014年12月全面通水以來,累計向北京市調水量達100億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1600萬,“南水”已占北京城區(qū)供水的70%以上,水質始終穩(wěn)定在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Ⅱ類及以上。讀我國南水北調工程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
28. 關于南水北調工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東線利用京杭運河河道輸水B. 中線引長江干流水補給京津兩地
C. 西線路線短,且工程難度小D. 西線從黃河上游引水入長江
29. 我國修建南水北調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A. 解決我國西北地區(qū)的缺水問題
B. 緩解我國水資源時間分布不均的問題
C. 緩解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的問題
D. 解決水資源浪費嚴重的問題
【答案】28. A 29. C
【解析】28. 南水北調可以緩解我國水資源的空間分布不均的問題。東線利用京杭運河河道輸水,A正確;中線引長江支流-漢江的水補給京津兩地,B錯誤;西線路線短,氣候、地質條件差,工程難度大,C錯誤;西線從長江上游引水入黃河,D錯誤,故選A。
29.南水北調工程可以緩解了北方、西北地區(qū)的缺水問題,并未徹底解決問題,AD錯誤;該工程的修建是為了解決空間上的分布不均勻的問題,而不是時間,解決我國水資源時間分布不均可以修建水庫。B錯誤,C正確。故選C。
30.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珍惜地球資源,轉變發(fā)展方式”是近些年來我國進行地球日宣傳活動的主題。下列行為不符合節(jié)約和保護地球資源的是( )
A. 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B. 放學離開教室時,隨手斷掉電源
C. 紙張雙面使用D. 節(jié)假日大量贈送紙質賀卡
【答案】D
【解析】節(jié)日向朋友郵寄紙質賀卡,毀壞了森林資源;D錯誤;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放學離開教室時,隨手斷掉電源,紙張雙面使用,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故選D。
二、非選擇題(除特殊標明外,每空1分,共40分)
31. 我國疆域遼闊,地理位置優(yōu)越,為我國的發(fā)展提供了十分優(yōu)越的條件,增強維護國家領土安全和版圖完整的意識是我們每一個公民的責任與義務。讀我國疆域和各個哨所位置圖,回答下列問題。
(1)東福山觀通站東部瀕臨______洋。
(2)“北極哨所”和“烏蘇鎮(zhèn)哨所”均位于我國的______省,該省與_____(填國家名稱)相鄰。
(3)位于我國領土最西端所在省區(qū)的是 (哨所),該省區(qū)的主要少數(shù)民族是______。
(4)據(jù)圖可知,我國的東福山觀通站和詹娘舍哨所緯度位置相當,詹娘舍哨所的戰(zhàn)士們所在地區(qū)終年風雪不斷,氣溫常在零下40多度左右,夏季最高氣溫也不過5℃,而東福山觀通站最低氣溫也才在零下4℃。請你分析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
【答案】(1)太平
(2)黑龍江 俄羅斯
(3)斯木哈納邊防哨所 維吾爾族
(4)詹娘舍哨所位于我國青藏高原地區(qū),地勢較高,氣溫較低。
【解析】(1)據(jù)圖可知,東福山觀通站位于我國東部沿海,瀕臨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2)據(jù)圖可知,兩個哨所均位我國東北部,為我國的黑龍江省。其中,“北極哨所”位于黑龍江北部,而“烏蘇鎮(zhèn)哨所”則位于黑龍江的東部。黑龍江省北部和東部與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相鄰。
(3)我國領土最西端所在省區(qū)的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位于該省區(qū)的是斯木哈納邊防哨所。該省區(qū)是維吾爾族聚居的地區(qū),主要少數(shù)民族是維吾爾族。
(4)據(jù)圖可知,我國的東福山觀通站和詹娘舍哨所緯度相近,但氣候條件截然不同。詹娘舍哨所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溫低,終年風雪不斷。而東福山觀通站緯度較低,氣溫較高,最低氣溫也才在零下4℃。
32. 暑假,廣州某中學地理研學組開始暑期研學活動,分為三小組分別沿①、②、③路線研學。讀我國地勢三級階梯及研學路線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地勢的特征是______,呈三級階梯狀分布。
(2)圖中的甲是______山脈,它是我國地勢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該山脈東側是______(地形區(qū))。
(3)在研學路線中,跨越我國地勢三級階梯的是______路線,能感受到祖國南北地理環(huán)境差異的是______路線。(填序號)
(4)沿著②路線研學,沿線的植被景觀呈“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變化,請你分析其主要原因。
【答案】(1)西高東低
(2)太行 華北平原
(3)③ ①
(4)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地區(qū),我國的降水逐漸減少。
【解析】(1)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大部分河流滾滾東流。
(2)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甲為太行山脈,東側是華北平原。
(3)讀圖可知,在研學路線中,跨越我國地勢三級階梯的是③線路,其余路線沒有跨越地勢三級階梯;能感受到祖國南北地理環(huán)境差異的是①線路,跨緯度最廣。
(4)受夏季風的影響,我國降水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減少,東南沿海地區(qū)距海近,降水多,西北內陸地區(qū),距海遠,降水少。因此,沿著②路線研學,沿線的植被景觀呈“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變化。
33. 讀我國氣候類型分布圖及某地氣溫和降水量柱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jù)右圖所示的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說出該氣候類型的特征: ,左圖中的______(城市)屬于該氣候。
(2)圖中②③兩氣候類型的分界線與______月0℃等溫線相吻合。
(3)新疆的烏魯木齊因深居內陸,距離海洋較遠,水汽難以到達,氣候的______性較強。
(4)①②兩氣候區(qū)是我國水稻的主產(chǎn)區(qū),其作物熟制為 ,分析這兩氣候區(qū)適宜種植水稻的有利氣候條件。(3分)
【答案】(1)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北京
(2)1
(3)大陸
(4)一年兩熟或三熟 熱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水熱條件好,利于水稻的生長。(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讀右圖所示的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可知,該氣候為溫帶季風氣候,特征: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北京位于秦嶺-淮河以北,屬于溫帶季風氣候。
(2)②地位于南方地區(qū),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冬季溫和少雨,為亞熱帶季風氣候;③地位于北方地區(qū),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為溫帶季風氣候;兩氣候類型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線,與1月0℃等溫線相吻合。
(3)新疆的烏魯木齊因深居內陸,距離海洋較遠,水汽難以到達,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溫差大,氣候的大陸性較強。
(4)①地是熱帶季風氣候,②地是亞熱帶季風氣候,都是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水熱條件好,利于水稻的生長。作物熟制為一年兩熟或三熟。
34. 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長江是我國的第一大河,由于航運價值高,被稱為“黃金水道”,其對長江流域經(jīng)濟發(fā)展起著巨大的促進作用。
材料二:黃河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fā)源地,孕育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發(fā)展和繁榮,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黃河每年的輸沙量高達16億噸,形成世界聞名的“地上河”。
材料三:長江和黃河水系示意圖。
(1)長江、黃河均發(fā)源于______(地形區(qū)),兩河流均______(流向)注入海洋。
(2)圖中的①為______(山脈),它是長江水系、黃河水系的分界山脈,該山脈以北的黃河冬季會有______現(xiàn)象。
(3)圖中所示的“地上河”現(xiàn)象出現(xiàn)在黃河的______(選填“上”、“中”、“下”)游河段,分析該河段形成“地上河”現(xiàn)象的原因。(3分)
(4)相比于黃河,長江的航運價值較高,且有“黃金水道”之稱,分析其原因。(2分)
【答案】(1)青藏高原 自西向東
(2)秦嶺 結冰
(3)下 黃河中游流經(jīng)黃土高原地區(qū),水土流失嚴重,導致河流含沙量極大。進入下游后,地勢平坦,河道變寬,流速減慢,從中游帶來的泥沙一部分在河床淤積,使得河床不斷抬高,最終形成高出地面的“地上河”。
(4)長江下游河段江闊水深,水流平緩,無封凍期,且下游物產(chǎn)豐富,人口稠密,城市眾多,經(jīng)濟發(fā)達,有很大的貨運和客運需求。
【解析】(1)由圖可知,長江、黃河均發(fā)源于青藏高原,該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兩河流均自西向東注入海洋。
(2)由圖可知,①為秦嶺,黃河位于秦嶺北側,冬季有結冰現(xiàn)象。
(3)結合所學知識,地上河出現(xiàn)在黃河下游河段,因為黃河中游流經(jīng)黃土高原地區(qū),水土流失嚴重,導致河流含沙量極大。進入下游后,地勢平坦,河道變寬,流速減慢,從中游帶來的泥沙一部分在河床淤積,使得河床不斷抬高,最終形成高出地面的“地上河”。
(4)結合所學知識,長江航運資源豐富,下游河段被稱為“黃金水道”,因為長江下游河段江闊水深,水流平緩,無封凍期,且下游物產(chǎn)豐富,人口稠密,城市眾多,經(jīng)濟發(fā)達,有很大的貨運和客運需求。
35.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耕地是糧食生產(chǎn)的命根子,是中華民族永續(xù)發(fā)展的根基。要像保護大熊貓那樣保護耕地,嚴防死守18億畝耕地紅線”。讀我國土地利用類型分布圖及相關漫畫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據(jù)圖1可知,我國各類土地資源分布______(選填“均衡”或“不均”)。
(2)圖1中的①、②都表示耕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東部______(選填“季風區(qū)”或“非季風區(qū)”),其中①所示的耕地類型以______為主。
(3)在土地類型③利用過程中,常出現(xiàn)圖2漫畫所示問題,說說該問題產(chǎn)生的危害。
(4)圖中④所示的土地類型主要分布在年等降水量不足______毫米的北部和西部地區(qū),它適于發(fā)展畜牧業(yè)。
(5)嚴防死守18億畝耕地紅線,我國頒布了《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法律法規(guī),并把“ ”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答案】(1)不均
(2)季風區(qū) 旱地
(3)加劇水土流失
(4)400
(5)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解析】(1)讀圖1可知,我國土地資源可分為5大類,各類土地資源的分布都不均衡。
(2)讀圖1可知,①②都表示耕地,都集中分布在我國東部地區(qū),屬于季風區(qū),其中①位于我國北方,相較南方降水較少,耕地類型以旱地為主。
(3)讀圖2可知,圖中所示的問題是人類亂砍濫伐導致植被減少,生物失去了棲息地。植被減少易加劇水土流失,導致土地荒漠化,土壤肥力下降,生物多樣性銳減、全球變暖加劇等問題。
(4)讀圖1可知④所示的土地類型是草地,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北部地區(qū),屬于年等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北部和西部地區(qū),草場廣布,適宜發(fā)展畜牧業(yè)。
(4)為保護中國糧食安全,我國嚴防死守18億畝耕地紅線,并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36. 讀我國徑流帶分布圖和我國南、北方地區(qū)耕地與水資源比較圖,回答下列問題。
(1)據(jù)圖1,從空間分布上看,我國水資源總體上呈現(xiàn)出______特點。
(2)據(jù)圖可知,北京位于我國的______(徑流帶),年降水量大約在______毫米之間。
(3)我國南北方耕地資源和水資源的匹配不佳,______(選填“南方”或“北方”)地區(qū)耕地多、水少。
(4)2024年的“中國水周”活動主題是“精打細算用好水資源,從嚴從細管好水資源”。作為一名中學生,在生活中,我們可以采取哪些行動來保護水資源?(2分)
【答案】(1)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2)過渡帶 400~800
(3)北方
(4)提高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倡導節(jié)約用水,一水多用;不在河流和湖泊等水源附近傾倒垃圾等。
【解析】(1)我國降水量受夏季風的影響,降水量自東南向西北遞減,我國水資源的空間分布受到降水的影響,呈現(xiàn)出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的分布特征。
(2)北京地處我國華北平原,屬于半濕潤區(qū),讀圖1可知,北京位于過渡帶,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間。
(3)結合圖二可知,我國南方地區(qū)水資源占80%,耕地資源占40%,南方地區(qū)耕地少,水資源多;北方地區(qū)水資源占20%,耕地資源占60%,北方地區(qū)耕地多,水資源少。
(4)節(jié)水應該從身邊做起,從生活的點滴做起,例如積極推廣節(jié)水器具;提高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倡導節(jié)約用水,堅持一水多用,比如淘米水沖廁所;不污染水源,不在河流和湖泊等水源附近傾倒垃圾等。人口普查
大陸地區(qū)人口總數(shù)(萬人)
占人口比重(%)
城市人口比重(%)
0~14歲
15~59歲
60歲以上
第六次(2010年)
133972
16.60
70.14
13.26
49.68
第七次(2020年)
141178
17.95
63.35
18.70
63.89

相關試卷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原卷版):

這是一份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原卷版),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本卷為試題卷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這是一份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共2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本卷為試題卷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yún)^(qū)第四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卷:

這是一份云南省曲靖市麒麟?yún)^(qū)第四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卷,文件包含云南省曲靖市麒麟?yún)^(qū)第四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冊地理期中檢測試卷pdf、云南八年級地理星球版答案pdf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5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云南省曲靖市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卷

云南省曲靖市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卷

精品解析: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

精品解析: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區(qū)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題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區(qū)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題

2024-2025學年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區(qū)七年級(上)期中地理模擬試卷

2024-2025學年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區(qū)七年級(上)期中地理模擬試卷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期中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