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 物
命題:富陽中學 巫亞萍 審題:桐鄉(xiāng)市高級中學 王彭華 義烏中學 余有見
考生須知:
1.本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2.答題前,在答題卷指定區(qū)域填寫班級、姓名、考場、座位號及準考證號并核對條形碼信息;
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卷上,寫在試卷上無效,考試結束后,只需上交答題卷;
4.參加聯(lián)批學校的學生可關注“啟望教育”公眾號查詢個人成績分析。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1.下列有關生物技術安全性問題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生殖性克隆可增加遺傳多樣性 B.治療性克隆不需要核移植技術
C.生物武器研發(fā)門檻比核武器高 D.“設計試管嬰兒”可選擇胎兒的基因構成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第2、3題。
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無視國際社會的強烈質疑和反對,單方面強行啟動福島核事故污染水排海。已經(jīng)排海的核污水中含有60多種放射性物質,核污水毒性來源于放射性和重金屬。這兩種毒性都可以對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產(chǎn)生長遠的嚴重危害。
2.下列關于核能的利用及核污水毒性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核能的使用可減緩全球變暖
B.核污水排海對陸地生物影響不大
C.核污水的輻射可能引起細胞癌變
D.核污水中的重金屬可通過食物鏈逐級積累,對人體造成危害
3.核輻射會誘導免疫細胞凋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凋亡時內(nèi)含物會釋放,引發(fā)炎癥
B.核輻射誘導的免疫細胞凋亡是一種病理性死亡
C.漿細胞分泌足夠多的抗體后會發(fā)生細胞凋亡
D.細胞凋亡的前提是細胞衰老,是細胞生命活動的必然規(guī)律
4.吞噬細胞含大量的溶酶體,能伸出偽足,具有防御功能。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溶酶體與吞噬泡融合,體現(xiàn)了膜的流動性
B.吞噬細胞能變形伸出偽足,離不開細胞骨架的支持
C.吞噬細胞進行復雜的生命活動與其生物膜系統(tǒng)有關
D.溶酶體的水解酶分解細菌的過程屬于特異性免疫
5.一名甲狀腺疾病患者某抗體檢測呈陽性,該抗體可與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RH)競爭TRH受體,阻斷受體功能。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該患者促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 B.該抗體的靶細胞位于垂體上
C.該患者可能有怕冷、反應遲鈍等癥狀 D.該病屬于自身免疫疾病
6.孔雀魚雄魚具有艷麗的斑點,可用來吸引雌魚,但也更容易受到天敵的捕食。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天敵的存在不影響斑點數(shù)量相關基因的變異方向
B.孔雀魚斑點數(shù)量的不斷變化不一定導致新物種的形成
C.斑點數(shù)量多的雄魚產(chǎn)生的后代一定占據(jù)種群個體優(yōu)勢
D.若某兩個孔雀魚種群間互有遷入和遷出,可能引起兩個孔雀魚種群內(nèi)變異量增加
7.某同學將質粒DNA進行限制酶酶切時,發(fā)現(xiàn)DNA完全沒有被酶切,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A.限制酶失活 B.酶的用量不足 C.酶識別位點突變 D.酶識別位點甲基化
8.骨骼肌細胞處于靜息狀態(tài)時,鈣泵可維持細胞溶膠的低Ca2+濃度。骨骼肌細胞中主要運輸方式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圖中Ca2+跨膜運輸都為主動轉運
B.鈣泵和通道蛋白在行使功能時都需發(fā)生形變
C.Ca2+通過鈣泵運輸時,鈣泵發(fā)揮了水解酶和載體的雙重功能
D.若用呼吸抑制劑處理骨骼肌,則細胞溶膠的Ca2?濃度可能升高
9.下圖中甲為某高等動物(2n=6,基因型為AaBb)體內(nèi)某細胞處于細胞分裂某時期的示意圖,圖乙、丙、丁為該動物細胞中染色體存在狀態(tài)的模式圖。
甲 乙 丙 丁
下列有關甲、乙、丙、丁變異類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甲圖屬于染色體畸變和基因重組 B.乙圖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缺失
C.丙圖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易位 D.丁圖屬于基因重組
10.下圖表示DNA半保留復制和甲基化修飾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環(huán)境可能引起DNA甲基化 B.酶E具有DNA聚合酶功能
C.DNA甲基化會改變堿基序列 D.DNA甲基化不改變生物個體表型
11.土壤中纖毛蟲的動態(tài)變化可反映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變化。某地實施退耕還林后,10年內(nèi)不同恢復階段土壤中纖毛蟲物種數(shù)情況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退耕還林期間纖毛蟲多樣性增加
B.統(tǒng)計土壤中某種纖毛蟲的具體數(shù)目可采用標志重捕法
C.退耕還林提高了纖毛蟲的種群密度
D.調(diào)查期間土壤纖毛蟲豐富度的變化是一種負反饋調(diào)節(jié)
12.腫瘤細胞主要進行厭氧呼吸,MCT蛋白可將產(chǎn)生的乳酸運出細胞,以防對其造成毒害;已知正常CcO膜蛋白參與氧氣生成水的過程,若CcO膜蛋白的結構被破壞則可引發(fā)線粒體激活應激信號,促進腫瘤發(fā)展基因的表達量上升。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抑制腫瘤細胞MCT蛋白的功能,可抑制腫瘤細胞生長
B.對CcO的功能研究表明癌變的細胞線粒體功能異常
C.破壞CcO后可能引起線粒體膜上[H]轉運蛋白的缺失
D.通過對葡萄糖進行放射性標記,無法識別機體內(nèi)的腫瘤細胞組織
13.海岸森林是抵御臺風威脅沿海生態(tài)安全的重要屏障。下圖示意海岸森林對臺風長期干擾的適應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沿海植物形態(tài)的變化是對臺風環(huán)境的適應
B.臺風長期干擾一定導致海岸森林群落生物多樣性下降
C.海岸森林的獨特風光,體現(xiàn)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
D.臺風干擾引起海岸森林群落結構和外貌發(fā)生變化并使其失去了垂直結構
14.SRY基因是雄性的性別決定基因,只位于Y染色體上。X染色體上的SDX基因突變后,25%的雄鼠會發(fā)生性逆轉,轉變?yōu)榭捎剖螅ㄉ臣毎纱婊畈⑹芫溆酁樯毕菪凼?。無X染色體的胚胎無法發(fā)育。下列敘述合理的是( )
A.SDX基因是SRY基因突變成的等位基因
B.雌性小鼠不可能產(chǎn)生含不同性染色體的卵細胞
C.SDX基因的表達產(chǎn)物可能促進SRY基因的表達
D.性逆轉的雌鼠與正常雄鼠雜交,1/3的子代含Y染色體
15.為研究土壤中重金屬砷抑制擬南芥生長的原因,研究者檢測了高濃度砷酸鹽處理后擬南芥根的部分指標,結果如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圖1 圖2 圖3
A.砷對根的毒害是因為引發(fā)了基因突變
B.砷處理6h,根中細胞分裂素的含量可能增加
C.砷處理抑制根的生長只與生長素含量變化有關
D.砷抑制根的生長是因為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間存在拮抗作用
16.某些香蕉植株組織中存在的內(nèi)生菌可防治香蕉枯萎病,該內(nèi)生菌篩選流程及抗性檢測如圖。下列操作錯誤的是( )
A.在感染香蕉枯萎病的香蕉種植園內(nèi),從抗病植株上采集樣品
B.將采集的樣品充分消毒后,用無菌水沖洗,收集沖洗液進行無菌檢測
C.將無菌檢測合格的樣品研磨,經(jīng)稀釋涂布法分離得到單菌落即為目標菌種
D.判斷內(nèi)生菌的抗性效果需要比較有無接種內(nèi)生菌的平板上的病原菌菌斑大小
17.為高效分離高質量的椪柑原生質體,科研人員采用組合酶液Ⅰ(2%纖維素酶R+2%離析酶)與組合酶液Ⅱ(2%纖維素酶W+2%離析酶)進行實驗,實驗過程中加入適量的甘露醇,結果如圖。其中活性氧會影響原生質體的再生。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兩實驗中溫度、pH、酶解時間必須相同 B.使用組合酶液Ⅱ獲取原生質體的效果較好
C.加入甘露醇的目的是終止酶解反應 D.無法用顯微鏡計數(shù)法測得原生質體的數(shù)量
18.用DNA測序儀檢測某DNA片段的一條核苷酸鏈的堿基序列,具體序列(5'-TGCGTATTGG)如圖1所示,圖2為另一條脫氧核苷酸鏈的堿基序列測序示意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圖1 圖2
A.圖1中DNA片段復制3次,需要35個腺嘌呤脫氧核苷三磷酸
B.圖2所示單鏈的堿基序列為5'—CCAGTGCGCC
C.與圖2相比,圖1所示的DNA片段耐高溫的能力較弱
D.圖1、圖2所示單鏈中的相鄰堿基之間通過氫鍵相連
19.帕金森病病因主要是黑質損傷、退變,多巴胺分泌減少。圖甲是帕金森患者的腦與脊髓調(diào)節(jié)關系示意圖,圖乙是患者用某種特效藥后的效果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圖甲 圖乙
A.對帕金森患者的腦部進行適宜的電刺激,引起肌肉收縮,該過程屬于條件反射
B.該特效藥的作用效果是抑制神經(jīng)元a分泌多巴胺,促進神經(jīng)元b分泌乙酰膽堿
C.神經(jīng)元b由于鉀離子外流引起去極化釋放乙酰膽堿,使脊髓運動神經(jīng)元興奮
D.帕金森患者的黑質對紋狀體的抑制作用減弱,使神經(jīng)元b分泌的乙酰膽堿增加
20.以胰腺癌細胞特異性表達的B蛋白為靶點,設計不同DNA片段,插入噬菌體外殼蛋白基因中,并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達到噬菌體表面,從而獲得展示不同多肽的噬菌體庫。將噬菌體庫與胰腺癌細胞共孵育,篩選靶向B蛋白的多肽,過程如下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第一次洗脫的目的是洗去未結合及與蛋白B結合能力弱的噬菌體
B.可以對第二次洗脫得到的噬菌體進行擴增再重復如圖過程,達到進一步篩選、純化
C.對篩選出的噬菌體進行DNA測序,即可獲得靶向B蛋白的相關多肽對應的基因編碼序列
D.熒光標記靶向B蛋白的相關多肽,分別與胰腺癌細胞混合,應選熒光強度高的進行后續(xù)實驗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60分)
21.(10分)葉片是植物最容易受環(huán)境變化影響而發(fā)生變化的器官,其形態(tài)和結構特性的差異最能體現(xiàn)植物對光環(huán)境的適應性。某科研人員以山藥植株為研究對象探究光照對葉片的影響。
(1)光反應將光能轉化為活躍的化學能儲存在________中??栁难h(huán)中每輸出1個三碳糖分子,便有________個五碳糖合成。下列關于光反應和碳反應的敘述,正確的是________。
A.光反應依賴于膜結構的完整性
B.光反應產(chǎn)生的氧氣中的氧來自水和環(huán)境中的CO2
C.改用弱光條件,碳反應的速率不受影響
D.夏季中午,植物葉片氣孔關閉,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CO2吸收減少
(2)以下是該科研人員針對某課題進行的一組實驗。
①5月露天種植后于90、105、120、135、150d每日中午11:00取樣,測定葉片面積。該實驗的實驗目的是:探究________。
②關于該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________。
A.山藥植株的葉片會變小以適應低光照環(huán)境
B.同一組的山藥植株在不同高度取樣時光照強度相同
C.山藥葉片面積的變化是通過基因的選擇性表達實現(xiàn)的
D.實驗前需要比較CK,T1,T2組的山藥葉片面積是否具有顯著差異
(3)按照以上分組和取樣,測定每組葉片葉綠素含量,結果如圖。據(jù)圖分析:
①山藥葉片通過________來補償?shù)凸庹諏夂献饔玫挠绊?。葉綠素含量的變化主要直接影響________從而影響光合效率。
②研究者還發(fā)現(xiàn)低光照強度下的山藥葉肉細胞的葉綠體基粒片層數(shù)顯著增加,這說明山藥葉肉細胞能通過________(從結構與功能觀角度回答)來適應弱光環(huán)境。
22.(10分)外來入侵植物是由于某種原因傳入本地或引入當?shù)睾笠轂橐吧?,并對當?shù)厣锒鄻有詷嫵梢欢ㄍ{、對農(nóng)林業(yè)生產(chǎn)造成一定危害的物種?;卮鹣铝袉栴}:
(1)有些入侵植物的根系能夠分泌次生代謝物質,抑制其他種類植物的生長,這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________(功能)。這些次生代謝物質使得其他植物難以生長,導致群落的結構發(fā)生改變,引起________。
(2)某實習小隊在浙江省舟山群島區(qū)野外實習時,發(fā)現(xiàn)受人類干擾區(qū)域的外來入侵植物的種類和優(yōu)勢度較原生環(huán)境更高,基于這一現(xiàn)象,設計實驗研究人類干擾活動對入侵植物分布的影響:
①實驗思路:選定氣候條件相似的取樣地,在其中隨機選擇若干區(qū)域制作樣方,統(tǒng)計樣方內(nèi)的全部物種,并查閱其來源。以下樣方取樣地選擇最合理的是________。
②預實驗:需要進行預實驗來確定實驗中樣方的具體面積,方法是:在樣地中制作一系列邊長逐漸增大的正方形樣方,依次測定樣方內(nèi)的植物物種數(shù)目,得到邊長-物種數(shù)曲線如下圖所示。則本次實驗所需樣方的邊長最適宜值是________。
③實驗結果:該小組統(tǒng)計了不同樣地的入侵植物的植株數(shù)目總和與非入侵植物植株數(shù)目總和,結果如下:
④實驗分析:有同學指出僅僅研究入侵植物的植株數(shù)目是不完善的,還應該在結果中添加的數(shù)據(jù)可以包括________(寫出兩點)。
(3)通常入侵成功的外來物種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和傳播能力,能迅速在人類干擾的環(huán)境中建立穩(wěn)定的種群而成為優(yōu)勢種,對________有明顯決定作用。這些外來入侵植物對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負面影響包括________(寫出兩點)。
23.(10分)“青春沒有票價,火車直達拉薩”,青藏高原的獨特景觀為旅客帶來全新體驗的同時,低溫低氧的環(huán)境也帶來了高原反應的隱患。高原反應的發(fā)生與體內(nèi)的諸多生理過程有關,回答下列問題:
(1)在缺氧狀態(tài)下,人出現(xiàn)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癥狀,這是________(選填“交感”或“副交感”)神經(jīng)興奮的結果,屬于________(選填“條件”或“非條件”)反射。但過度通氣會引起動脈血CO2分壓________而導致血液pH偏高,引起呼吸性堿中毒。
(2)缺氧環(huán)境下,心臟收縮性變強,這主要是腎上腺素分泌增加,腎上腺素受體激活,該受體通常位于神經(jīng)細胞的突觸前膜或后膜。下列關于腎上腺素的說法正確的有________。
A.是氨基酸衍生物類激素 B.可能是神經(jīng)遞質
C.分泌量受到神經(jīng)中樞影響 D.能夠幫助人體應對危險情況
(3)內(nèi)環(huán)境供氧不足時,細胞會啟動HIF通路并調(diào)節(jié)下游基因顯著表達。HIF蛋白是介導這個生理過程的重要蛋白,在正常環(huán)境下,HIF蛋白合成后會立刻被PHD和FIH蛋白羥化酶降解而失去作用。在缺氧狀態(tài)下,PHD和FIH蛋白羥化酶降解HIF過程受阻,HIF蛋白與轉錄位點結合而促進下游基因的表達,幫助細胞適應低氧環(huán)境。
①在高原環(huán)境引起的組織缺氧條件下,細胞中________(細胞器)生理活動受到最大的影響。
②HIF通路受到負反饋的調(diào)節(jié),以下對下游基因功能的推測,合理的是________。
A.促進微血管的生成B.促進糖酵解反應的水平升高
C.促進PHD和FIH蛋白羥化酶基因的表達D.促進HIF蛋白基因的表達
③有研究表明,HIF通路與癌癥的侵襲和轉移有關。在侵襲過程中,部分癌細胞會被________特異性識別并消滅。癌細胞在快速增殖時,HIF通路更有可能處于________(“激活”或“不激活”)狀態(tài)。
24.(14分)蜜蜂是一種社群生物,一個蜜蜂社群由蜂王,工蜂和雄蜂構成。蜂王和工蜂是受精卵發(fā)育而來,染色體為2N=32,為雌性蜂,其中蜂王在幼蟲發(fā)育的始終均被喂食蜂王漿,工蜂僅在開始被喂養(yǎng)蜂王漿后改為花粉糖漿。雄蜂是未受精卵發(fā)育而來,染色體為N=16?;卮鹣铝袉栴}:
(1)蜜蜂的性別是由________所決定的,雄蜂由未受精的卵發(fā)育而來,屬于________。雄蜂產(chǎn)生配子的過程稱為假減數(shù)分裂,由精母細胞發(fā)生不對稱分裂得到具有染色體的大細胞和無染色體的細胞。隨后大細胞進行一次胞質不均等的有絲分裂,具更多細胞質的細胞最終發(fā)育為精子。關于雄蜂的敘述正確的有________。
A.一個精母細胞分裂產(chǎn)生2個精子 B.雄蜂產(chǎn)生配子的過程中不發(fā)生基因重組
C.有絲分裂過程以細胞板的形成作為結束 D.發(fā)生基因突變后相比于雌蜂更易表現(xiàn)出新性狀
(2)蜂王和工蜂的形態(tài)特征和社會地位不同。關于這種現(xiàn)象的形成,有同學根據(jù)蜜蜂的生活史推斷是由于不同的食物引起DNA甲基化水平差異而導致表型不同,蜂王基因組DNA甲基化低于工蜂。有人進行如下實驗:
組A:蜜蜂幼蟲+喂養(yǎng)蜂王漿處理
組B:蜜蜂幼蟲+喂養(yǎng)花粉糖漿處理
組C:Dnmt3基因缺陷蜜蜂幼蟲+喂養(yǎng)蜂王漿處理
組D:Dnmt3基因缺陷蜜蜂幼蟲+喂養(yǎng)花粉糖漿處理
注:蜜蜂幼蟲均由受精卵發(fā)育而來;
Dnmt3基因是一種DNA甲基轉移酶基因,其缺陷時DNA甲基化難以進行。
若推斷正確,則一段時間后,組C幼蟲發(fā)育為________,組D幼蟲發(fā)育為________。
(3)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了工蜂清理蜂房行為不同的兩個蜂群,分別稱為“衛(wèi)生”蜂(會開蜂房蓋、能移走死蛹)和“非衛(wèi)生”蜂(不會開蜂房蓋,不能移走死蛹)。已知是否會開蜂房蓋由基因A/a控制,能否移走死蛹由基因B/b控制。某研究者進了雜交實驗,結果如表。回答下列問題:
注:新類型1蜂:會開蜂房蓋,不能移走死蛹;新類型2蜂:不會開蜂房蓋,能移走死蛹。子代由受精卵孵化得到。
①實驗一中,“衛(wèi)生”蜂的雄蜂的基因型是________;F1中雄蜂所占的比例為________。
②以下雜交組合后代中一定不出現(xiàn)“衛(wèi)生”蜂的是________。
A.實驗一F1的蜂王ד衛(wèi)生”蜂的雄蜂 B.F2新類型1蜂王ד非衛(wèi)生”蜂的雄蜂
C.實驗一母本蜂王ד非衛(wèi)生”蜂的雄蜂 D.實驗一母本蜂王×新類型2雄蜂
③工蜂不清理蜂房,在已知相關基因及其對應蛋白質的基礎上,可以通過PCR、電泳、________等來檢測它們的基因,或通過________來檢測其相關蛋白質。
(4)有學者嘗試從蜂蜜中提取植物來源的DNA并與周圍植物進行比對,以此判斷蜜蜂訪花時的植物種類。下列敘述正確的有________。
A.使用凝膠電泳可以推算提取DNA的大小
B.使用PCR技術可以對提取的DNA進行擴增
C.比對時應當選擇周圍不同植物體中各自特有的基因片段
D.用低滲溶液使蜂蜜中的植物細胞漲破并釋放內(nèi)含物
25.(16分)鐵皮石斛的次生代謝產(chǎn)物可能具有抗腫瘤活性。由于近年來的過度采挖、自然生境的破壞,鐵皮石斛資源日益枯竭。通過現(xiàn)代生物技術的手段可以實現(xiàn)鐵皮石斛的工廠化快繁,從而取代和保護鐵皮石斛的野生資源?;卮鹣铝袉栴}:
Ⅰ 鐵皮石斛野外繁殖困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其萌發(fā)生長過程依賴共生真菌。在自然狀態(tài)下只有真菌與石斛種子或根形成細胞內(nèi)共生的菌根關系后,鐵皮石斛才能正常地萌發(fā)和生長發(fā)育。真菌會在培養(yǎng)基上產(chǎn)生菌絲,這些菌絲是真菌繁殖的基本單位。某研究者想要鑒定某野生鐵皮石斛共生真菌的種類,需要進行的操作包括:
①剪取石斛根,清洗表面并消毒;
②將石斛根放置在PDA培養(yǎng)基上,25℃恒溫培養(yǎng);
③在適宜區(qū)域挑取菌絲并轉移到新的培養(yǎng)基上,重復多次得到純化菌株:
④純化后,接種至PDA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觀察形態(tài),并將一部分菌種保藏。
(1)在挑取菌絲時,以下取樣區(qū)域合理的是________(方框表示挑取的菌絲區(qū)域)。
(2)PDA培養(yǎng)基由煮沸過濾的馬鈴薯汁水、葡萄糖、瓊脂糖和水組成,其中碳源包括________。用于本次實驗的PDA培養(yǎng)基可以添加適量的氯霉素(抗生素),其目的是________。
(3)本實驗中,最重要的步驟是對切取植物組織的消毒工作,此過程中需要嚴格把握消毒劑的消毒時間,原因是________。
Ⅱ 利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可以實現(xiàn)鐵皮石斛的快速繁殖。
(1)為尋找鐵皮石斛快速繁殖的最佳條件,除植物激素的種類和配比外,還可以探究的條件有________。
(2)某研究員研究植物激素對鐵皮石斛叢生芽生根的影響,得到的結果如下:
++++:非常健壯;+++:健壯;++:一般;+:弱;—:無
以下敘述錯誤的是________。
A.以誘導生根為目的時,最適的激素配比為NAA 0.3mg·L-1,6-BA 4mg·L-1。
B.在NAA濃度不變的情況下,6-BA濃度升高,誘導生根的效果變好
C.根據(jù)表中結果無法推導出NAA和6-BA對鐵皮石斛叢生芽生根作用具有兩重性
D.較低濃度的6-BA有利于鐵皮石斛生根,NAA促進生根的能力與濃度呈正相關
(3)通過酶解法可以得到石斛的原生質體,酶解液具有較高的滲透壓,原因是________。
(4)為驗證鐵皮石斛的抗腫瘤作用,某研究員選取某胃癌細胞株進行實驗。
①將液氮保藏的某胃癌細胞株復蘇后,需要進行培養(yǎng)。細胞在培養(yǎng)瓶中的增長符合邏輯斯蒂曲線,實驗中需要取位于加速生長期的細胞,原因是________。
②MTT可以進入活細胞內(nèi)并在線粒體中代謝為不溶于水的化合物。該化合物可溶于DMSO,在490nm處測得其光密度值(OD)和其濃度成正比。根據(jù)此原理,請補充探究低、中、高濃度鐵皮石斛抗腫瘤作用的實驗方案。
對照組:胃癌細胞懸液0.1mL+________
實驗組:胃癌細胞懸液0.1mL+含低、中、高濃度鐵皮石斛的細胞培養(yǎng)液
在適宜且相同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加入________,孵育一段時間后,加入________并震蕩,并在酶聯(lián)免疫檢測儀上于波長490nm處測定OD值,并計算抑癌率=________×100%。
2024學年第一學期浙江省9+1高中聯(lián)盟高三年級期中考試
生物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40分)
二、非選擇題
21.(10分)
(1)NADPH和ATP 3 AD(答全2分,有錯0分)
(2)不同光照強度對山藥葉片面積的影響(或不同光照強度下山藥葉片面積隨時間變化的趨勢)CD(答全2分,有錯0分)
(3)增加葉綠素相對含量 光的吸收(率) 增大光合膜面積
22.(10分)
(1)(化學)信息傳遞 群落演替
(2)A(2分) 1.5m(左右都可以)
入侵植物的種類、入侵植物的優(yōu)勢度、某入侵物種的相對密度、(寫出1點1分,共2分。入侵植物的生態(tài)位不可以,不是一個具體的指標)。
(3)群落的結構和內(nèi)部環(huán)境 擠占其他本土植物生態(tài)位,物種豐富度降低,引起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性降低,降低物種多樣性,破壞生態(tài)平衡,加速物種滅絕等合理即可。(2分,合理即得分)
23.(10分)
(1)交感神經(jīng) 非條件 降低
(2)ABCD(答全2分)
(3)線粒體 ABC((答全2分,有錯0分) 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 激活
24.(14分)
(1)染色體的數(shù)目(組數(shù)) 單倍體 BD(答全2分,有錯0分)
(2)蜂王 蜂王
(3)ab 0 BCD(答全2分,有錯0分) DNA測序(DNA分子雜交) 抗原--抗體雜交
(4)ABC(答全2分,有錯0分)
25.(16分)
Ⅰ
(1)A(2分) (2)馬鈴薯和葡萄糖(答全得1分) 預防培養(yǎng)時細菌污染
(3)時間過長,內(nèi)生菌被一同殺死;時間過短,雜菌難以完全去除(答全2分)
Ⅱ
(1)培養(yǎng)基種類(配比)、光照的時間(強度)、消毒時間(消毒劑種類)、培養(yǎng)的溫度等,合理即可(1分,寫出1點即可)
(2)ABD(答全2分,有錯0分)
(3)防止失去細胞壁的細胞漲破
(4)細胞活性強,細胞增殖旺盛 細胞培養(yǎng)液 MMT DMSO
抑癌率=(對照組OD值-實驗組OD值)/對照組OD值×100%(全對得2分)
或抑癌率=(對照組濃度-實驗組濃度)/對照組濃度×100%分組
CK
T1
T2
對山藥植株處理
不做遮光處理
遮光率為30%~45%的三針遮陽網(wǎng)處理
遮光率為55%~70%的五針遮陽網(wǎng)處理
選項
取樣地1
取樣地2
取樣地3
取樣地4
A
原始森林
野草地
路邊草地
棄墾田地
B
原始森林
未開發(fā)的沙灘
野草地
灘涂
C
原始森林
野草地
荒丘山地
農(nóng)田
D
路邊草地
砍伐林地
農(nóng)田
棄墾田地
樣地
入侵種植株數(shù)目
非入侵種植株數(shù)目
1
10
95
2
4
32
3
43
80
4
6
19
母本
父本
子代
實驗一
“非衛(wèi)生”蜂的蜂王
“衛(wèi)生”蜂的雄蜂
F1:“非衛(wèi)生”蜂
實驗二
實驗一F1的蜂王
“衛(wèi)生”蜂的雄蜂
F2:“非衛(wèi)生”蜂(25%)、“衛(wèi)生蜂”(25%)、新類型1蜂(25%)、新類型2蜂(25%)
NAA
6BA
生根率(%)
根數(shù)
根長(cm)
健壯度
0.1
2
81.08
8.73
0.79
++
0.3
2
96.67
10.91
1.01
++++
0.5
2
77.78
4.56
0.68
++
0.1
4
51.32
5.3
0.71
+++
0.3
4
65.74
4.2
0.62
++++
0.5
4
42.86
2.14
0.41
++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D
A
C
B
A
B
A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A
C
B
C
B
D
D
C
這是一份浙江省9+1 高中聯(lián)盟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文件包含高一生物試卷pdf、高一生物參考答案pdf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9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浙江省9+1高中聯(lián)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文件包含高二生物試卷pdf、高二生物參考答案pdf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9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浙江省9+1高中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共9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