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題
1.腔腸動物的身體結構比較簡單,其中大多數(shù)種類生活在海洋中。下列動物屬于腔腸動物的是( )
A.蚯蚓B.珊瑚蟲C.渦蟲D.釘螺
2.“涼拌海蜇”是我們沿海居民十分喜歡的一道菜。下列有關海蜇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身體呈輻射對稱B.體表有外套膜
C.有口有肛門D.口內(nèi)有管狀的咽
3.小周同學在鼎湖山清澈的溪水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蠕動的小動物,觀察發(fā)現(xiàn)它的身體呈兩側對稱,背腹扁平,有口無肛門,這個小動物最可能是( )
A.水螅B.珊瑚蟲C.渦蟲D.蛔蟲
4.笄(jī)蛭渦蟲是一種肉食扁形動物,主要以蚯蚓和蛞蝓(俗稱鼻涕蟲),生活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中,它們的身體呈扁平狀,稱為“耳突”。身體表面覆蓋著一層黏膜,可以用來保護身體和進行呼吸。關于笄蛭渦蟲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兩側對稱
B.有口有肛門
C.身體扁平
D.身體可分為前后、左右、背腹
5.蛔蟲病是世界上感染率很高的一種疾病,下列對預防蛔蟲病無直接關系的是( )
A.早晚刷牙B.蔬菜瓜果洗凈后再食用
C.防治糞便污染水源D.飯前便后洗手
6.沙蠶身體呈圓筒形,由許多彼此相似的體節(jié)組成。下列動物與它屬于同一類群的是( )
A.蛔蟲B.蝸牛
C.蚯蚓D.渦蟲
7.血吸蟲與蛔蟲都是威脅人類健康的寄生蟲。有關它們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都屬于線形動物B.都有發(fā)達的生殖器官
C.都有口和肛門D.身體都呈輻射對稱
8.在探究“蚯蚓在什么樣的物體表面爬得快”的實驗時,所選用的實驗器材是:粗糙的木板和光滑的玻璃板(其他條件均相同),該實驗的變量是( )
A.水分B.溫度
C.物體表面的光滑程度D.蚯蚓的大小
9.章魚、烏賊和河蚌都屬于水中生活的軟體動物,它們的共同特征是( )
A.身體柔軟B.體表長有外骨骼
C.有消化腔,有口無肛門D.身體由體節(jié)構成
10.珍珠既可以作為裝飾品,也可以入藥。下列與珍珠的形成有關的結構是( )
A.外套膜B.足C.貝殼D.鰓
11.海螢是生活在海灣里的一種浮游生物,夜間能閃閃發(fā)光,體長約3毫米,身體可分為頭、胸部,有2對觸角和4對足。根據(jù)以上特點判斷,該生物屬于( )
A.腔腸動物B.環(huán)節(jié)動物C.節(jié)肢動物D.扁形動物
12.勤勞的蜜蜂是大家常見的昆蟲,李明同學在觀察了蜜蜂后做出了如下描述,其中錯誤的是( )
A.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B.有三對足
C.體表濕潤,完成呼吸D.有兩對翅
13.下列有關陰影部分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若甲是蚯蚓,乙是蝗蟲,則可表示為有體節(jié)
B.若甲是渦蟲,乙是蛔蟲,則可表示為有口有肛門
C.若甲是蝸牛,乙是蝦,則可表示為有外骨骼
D.若甲是水螅,乙是蛔蟲,則可表示為兩側對稱
14.下列關于無脊椎動物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蜘蛛屬于軟體動物
B.線形動物都是寄生的,不能獨立生活
C.節(jié)肢動物體表堅硬的外骨骼能防止體內(nèi)水分的散失
D.腔腸動物有口有肛門
15.下列屬于“四大家魚”成員的是( )
A.鯽魚B.黃花魚C.青魚D.帶魚
16.小華飼養(yǎng)并觀察了五彩斑斕的孔雀魚,以下與魚水生生活不相適應的特點是( )
A.體溫不恒定B.身體呈流線形C.鰓絲多而密D.靠鰭協(xié)調(diào)游泳
17.觀察魚在水中游泳時,會發(fā)現(xiàn)魚的口不停地張開閉合,并從鰓蓋后緣排水,其意義是( )
A.排泄體內(nèi)的廢物B.完成呼吸和攝食
C.散發(fā)體內(nèi)的熱量D.交換體內(nèi)的水分
18.瘰螈只在我國南方地區(qū)如福建、廣東分布,其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生活在山溪石頭間,用皮膚、口腔黏膜和肺囊呼吸。由此可判斷中國瘰螈屬于( )
A.魚類B.軟體動物C.爬行動物D.兩棲動物
19.青蛙皮膚裸露而濕潤的主要意義是( )
A.保護體內(nèi)水分不散失B.有利于體表和外界進行氣體交換
C.減少游泳時的阻力D.適應水中生活,運動靈活
20.科學家在南太平洋海域發(fā)現(xiàn)了玳瑁,它是世界上第一種被發(fā)現(xiàn)的帶熒光的爬行動物,展現(xiàn)出了生物熒光的能力。玳瑁的呼吸方式是( )
A.完全用肺呼吸B.用體表呼吸C.用皮膚呼吸D.用鰓呼吸
21.爬行動物體表覆蓋著鱗片或甲,其主要作用是( )
A.有利于運動B.保護心臟
C.有利于防御敵害D.減少體內(nèi)水分的蒸發(fā)及保護身體
22.下列動物中,不屬于鳥類的是( )
A.蝙蝠B(yǎng).雞C.企鵝D.鴕鳥
23.“骨笛”是迄今為止我國發(fā)現(xiàn)的最古老的樂器,它是用一種內(nèi)部中空、輕而堅固的長骨制成的。下列動物的骨骼中,最適合做骨笛的是( )
A.蟾蜍B.響尾蛇C.丹頂鶴D.草魚
24.海南鳽被譽為“世界上最神秘的鳥”,其適于飛行的特點不包括( )
A.骨骼輕、薄、中空,有利于減輕體重
B.胸肌發(fā)達,消化快,心率快
C.肺是氣體交換的場所,氣囊輔助呼吸
D.卵生,卵外有堅韌的卵殼
25.下列動物與其氣體交換的場所對應正確的是( )
①蚯蚓——濕潤的體壁
②縊蟶——足
③鯽魚——鰓
④青蛙——肺和皮膚
⑤蝗蟲外骨骼
⑥家鴿——肺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⑥C.③④⑤⑥D(zhuǎn).①③④⑥
二、實驗題
26.鯽為硬骨魚綱鯉形目鯉科鯽屬的一種魚。小秦參加了觀察鯽的綜合實踐活動。下圖是鯽的外形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實踐前準備】
信息一:鯽別名鯽魚,俗名鯽瓜子、月鯽仔、土鯽魚、喜頭、鮒魚、寒鮒等,為歐亞地區(qū)常見淡水魚。
信息二:鯽是主要以植物為食的雜食性魚,喜群居,擇食而居。
信息三:鯽肉質(zhì)細嫩,肉營養(yǎng)價值很高,含有大量的鈣、磷、鐵等礦物質(zhì),每百克肉含蛋白質(zhì)13克、脂肪11克。
【實踐中體驗】小秦在觀察鯽過程中,進行了思考:
(1)觀察鯽,它的身體呈________型,有利于游泳和減少阻力。
(2)鯽用鰓呼吸,鰓的主要部分是鰓絲。鰓絲是紅色的,因為里面含有大量的________。
(3)鯽運動時,[⑤]_________和[⑥]________保持身體平衡;其前進的動力主要來自[⑧]__________和軀干部的左右擺動。
【實踐后探究】在觀察鯽后,小秦進行了探究活動:
(4)溶解在進入鯽口和流出鯽鰓蓋后緣的水中的氣體成分有什么變化呢?為探究這一問題,小秦設計了如下表實驗:
(提示:溴麝香草酚藍簡稱BTB,遇二氧化碳后,BTB由藍色變成黃色,生物學實驗中常用BTB檢測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使用BTB短時間內(nèi)對魚沒有影響)
①燒杯二在實驗中的作用是________。
②實驗前,小秦同學仔細觀察魚的活動,發(fā)現(xiàn)口的一張一合和鰓蓋后緣的一張一合總是___________(填“同步”或“交替”)進行,這是魚在水中進行呼吸。
③根據(jù)實驗結果可以得出結論:水流經(jīng)魚體后,從鰓蓋后緣流出的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_________。
④步驟3中重復以上實驗3次的作用是_________。
三、讀圖填空題
27.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學習了脊椎動物的知識之后,制作了鳥的呼吸模型(圖1)和魚的模型(圖2),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大氣球模擬的是鳥的呼吸系統(tǒng)中的______,小氣球模擬的是______,吸管模擬的是______。
(2)向吸管中鼓入新鮮空氣,發(fā)現(xiàn)大小氣球均鼓起,松開后發(fā)現(xiàn)小氣球中的氣體通過大氣球進入吸管中排出,這一過程模擬了鳥類特有的呼吸方式——______。
(3)從魚的模型來看,該模型缺少了魚適應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______。
(4)該模型魚在水中游動的動作和真魚相似,都是通過軀干部和______的擺動進行游泳。
28.外來物種入侵是對于一個特定的生態(tài)系統(tǒng)與棲息環(huán)境來說,非本地的生物(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通過各種方式進入此生態(tài)系統(tǒng),并對生態(tài)系統(tǒng)、棲息環(huán)境、物種和人類健康帶來威脅的現(xiàn)象。據(jù)悉,我國已發(fā)現(xiàn)外來入侵物種超660種,下圖為5種不同的外來入侵物種的圖片,請回答問題。
(1)紅火蟻和克氏原螯蝦雖然形態(tài)不同,但它們的身體和附肢都______。
(2)非洲大蝸牛體表的螺殼具有______內(nèi)部結構的作用,其運動器官是________。
(3)鱷雀鱔和巴西龜都在水中生活。鱷雀鱔終生用________呼吸,通過________的協(xié)調(diào)作用游泳。在繁殖季節(jié),雌性巴西龜會爬上岸邊,選擇合適的地方產(chǎn)卵,其卵具有堅韌的_______,能夠防止水分散失,適于在陸地上孵化。
29.動物是繪畫和雕刻藝術中的“??汀保藘艋撵`,引人積極向上。齊白石的《蝦》寓意淡泊明志,《蛙聲十里出山泉》引人無限遐想;畢加索的《和平鴿》代表著和平溫馨;宋守友的《九魚圖》象征著吉祥如意。請回答問題。
(1)根據(jù)動物體內(nèi)有無脊柱來分,可將蝦歸為______動物。蝦在發(fā)育過程中會出現(xiàn)多次蛻皮現(xiàn)象,原因是其體表有一層堅韌的_____。
(2)魚能在水中自由地游動,靠身體兩側的___________感知水流的方向。
(3)青蛙與和平鴿都用肺呼吸,且均有輔助呼吸的結構,分別是_______、________。
30.下列是小秦參觀自然博物館“生命長河”部分展區(qū)的路線圖,請你幫助小秦完善并分享其參觀過程。
(1)第一展區(qū):魚,種類十分豐富,有的生活在浩瀚的海洋中,有的生活在河流、湖泊和池塘等淡水水域。請列舉一例我國常見的海水魚:______。
(2)第二展區(qū):兩棲動物,幼體生活在水中,用______呼吸;成體大多生活在陸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_______呼吸,_____可輔助呼吸。
(3)第三展區(qū):爬行動物,體表覆蓋角質(zhì)的______;用______呼吸。
(4)第四展區(qū):鳥,體表覆__________;前肢變成______;有________無齒。
參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蚯蚓具有分節(jié)的身體,屬于環(huán)節(jié)動物,A錯誤。
B.珊瑚蟲的身體結構包括外胚層、內(nèi)胚層和中膠層,具有輻射對稱的體型和刺細胞,屬于腔腸動物,B正確。
C.渦蟲是扁形動物,具有扁平的身體和兩側對稱的體型。它們通常生活在淡水環(huán)境中,C錯誤。
D.釘螺是軟體動物,具有螺旋形的外殼和柔軟的身體。它們生活在淡水或咸水環(huán)境中,以植物和原生動物為食,D錯誤。
故選B。
2.答案:A
解析:A.海蜇屬于腔腸動物,身體呈輻射對稱,A正確。
B.海蜇屬于腔腸動物,體壁由兩層細胞構成,體表沒有外套膜,B錯誤。
C.海蜇有口無肛門,食物殘渣由口排出,C錯誤。
D.口內(nèi)有管狀的咽屬于扁形動物渦蟲的特征,不是海蜇的特征,D錯誤。
故選A。
3.答案:C
解析:AB.水螅和珊瑚蟲屬于腔腸動物,身體輻射對稱,有口無肛門,故AB錯誤。
C.該動物身體呈兩側對稱,背腹扁平,有口無肛門,符合扁形動物的特征,渦蟲屬于扁形動物,故C正確。
D.蛔蟲一種寄生蟲,屬于線形動物,故D錯誤。
故選C。
4.答案:B
解析:笄蛭渦蟲屬于扁形動物,身體可分為前后、左右、背腹,身體呈兩側對稱;背腹扁平;有口無肛門,故B錯誤,ACD正確。
故選B。
5.答案:A
解析:飯前便后洗手;不飲生水,不食不清潔的瓜果;加強糞便管理,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對糞便進行無害化處理,不用生糞便施肥等。使用無害化人糞做肥料,防止糞便污染環(huán)境都是切斷蛔蟲傳播途徑的重要措施,早晚刷牙對預防蛔蟲病無直接關系,因此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6.答案:C
解析:A.蛔蟲屬于線形動物,其身體細長,呈圓柱形,體表有角質(zhì)層,有口有肛門。這與沙蠶的體節(jié)特征不符,A錯誤。
B.蝸牛屬于軟體動物,其身體柔軟,有外套膜,具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這與沙蠶的體節(jié)特征也不符,B錯誤。
C.蚯蚓屬于環(huán)節(jié)動物,其身體呈圓筒形,由許多彼此相似的體節(jié)組成,靠剛毛或疣足輔助運動。這與沙蠶的特征完全吻合,C正確。
D.渦蟲屬于扁形動物,其身體呈兩側對稱,背腹扁平,有口無肛門。這與沙蠶的體節(jié)特征不符,D錯誤。
故選C。
7.答案:B
解析:AC.血吸蟲身體背腹扁平,屬于扁形動物,有口無肛門?;紫x屬于線形動物,有口有肛門,AC錯誤。
B.血吸蟲與蛔蟲都屬于寄生生活的生物,有發(fā)達的生殖器官,B正確。
D.血吸蟲身體背腹扁平,左右對稱;蛔蟲身體細長,左右對稱,D錯誤。
故選B。
8.答案:C
解析:通過學習,我們知道,蚯蚓的運動就是依靠縱、環(huán)肌的交互舒縮及體表的剛毛的配合而完成的。當蚯蚓前進時,身體后部的剛毛固定不動,這時環(huán)肌收縮,縱肌舒張,身體就向前伸;接著身體前端的剛毛固定不動,這時縱肌收縮、環(huán)肌舒張,身體向前縮短而前進。在粗糙木板面時,剛毛能固定和支撐身體,爬得快;在光滑的玻璃板上,剛毛無法固定和支撐身體,爬得慢。對照實驗要遵循單一變量原則,因此,該實驗的變量是物體表面的光滑程度,其他條件如水分、溫度、蚯蚓的大小及活動狀況都要相同且適宜。由此可見,ABD錯誤,C正確。
故選C。
9.答案:A
解析:A.軟體動物的基本結構特點:身體柔軟,有外套膜,大多具有堅硬的貝殼,身體藏在殼中,藉以獲得保護,A正確。
B.體表長有外骨骼的是節(jié)肢動物,B錯誤。
C.有消化腔,有口無肛門的有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C錯誤。
D.身體由體節(jié)構成的有環(huán)節(jié)動物和節(jié)肢動物,D錯誤。
10.答案:A
解析:A.珍珠是由于軟體動物的外套膜所分泌的珍珠層將偶然落入的沙粒包裹而形成的,因此珍珠的形成與外套膜有關,故A符合題意。
B.斧足是軟體動物的運動器官,故B不符合題意。
C.軟體動物的貝殼具有保護作用,故C不符合題意。
D.水生軟體動物用鰓進行氣體交換,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1.答案:C
解析:A.腔腸動物身體呈輻射對稱,該生物不符合,故A錯誤。
B.環(huán)節(jié)動物身體由許多相似的體節(jié)組成,該生物不符合,故B錯誤。
C.該生物身體分為頭、胸部,有2對觸角和4對足,符合節(jié)肢動物的特征,故C正確。
D.扁形動物身體呈兩側對稱,背腹扁平,該生物不符合,故D錯誤。
故選C。
12.答案:C
解析:蜜蜂屬于昆蟲類?!吧眢w分為頭、胸、腹三部分”、“有三對足”、“有兩對翅”,都是蜜蜂的特征;蜜蜂體表有外骨骼,可以防止體內(nèi)水分的蒸發(fā);蜜蜂用氣管呼吸,而不是“體表濕潤,完成呼吸”。
13.答案:A
解析:A.蚯蚓屬于環(huán)節(jié)動物,在土壤中生活,身體呈圓筒形,有許多環(huán)形體節(jié)構成;蝗蟲屬于昆蟲,體表有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jié),則陰影部分可表示為有體節(jié),A正確。
B.渦蟲在淡水生活,身體兩側對稱,背腹扁平,有口無肛門;蛔蟲體表有角質(zhì)層,起保護作用,消化管結構簡單,腸僅有一層細胞構成,無專門的運動器官,有口有肛門,B錯誤。
C.蝸牛屬于軟體動物,柔軟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蝸牛不具有外骨骼;蝦屬于節(jié)肢動物,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jié),C錯誤。
D.水螅屬于腔腸動物,身體呈輻射對稱,體表有刺細胞,有口無肛門;蛔蟲體表有角質(zhì)層,起保護作用,消化管結構簡單,腸僅有一層細胞構成,無專門的運動器官,有口有肛門,D錯誤。
故選A。
14.答案:C
解析:A.蜘蛛的身體分為頭胸部和腹部,有四對足,屬于節(jié)肢動物的蛛形綱,A錯誤。
B.線形動物有的營寄生生活,如蛔蟲;有的自由生活,如秀麗隱桿線蟲,B錯誤。
C.節(jié)肢動物體表堅硬的外骨骼能防止體內(nèi)水分的散失,適于陸地干燥環(huán)境生活,C正確。
D.結合分析可知,腔腸動物的身體呈輻射對稱,有口無肛門,D錯誤。
故選C。
15.答案:C
解析:綜上所述,四大家魚是青魚、草魚、鰱魚、鳙魚,故ABD錯誤,C正確。
故選C。
16.答案:A
解析:A,魚的體內(nèi)有脊柱,體溫不恒定,這與水中生活無直接關系。A符合題意.B,身體呈流線型,當魚生活在水中活動時,可減少運動時的阻力,這與水中生活相適應,A不符合副意C.當魚生活在水中時,有氧的水進入魚體內(nèi),供給值氧氣,而體內(nèi)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通過鰓生排入水中,這與水中生活相適應,C不符合題意D.就是魚類體上的外部器官,內(nèi)有附豉骨髖支持,通常分布在軀體和尾部上,是主要的運動和平衡身體的工具,D不符合題意.故選A
17.答案:B
解析:魚類終生生活在水中,魚的呼吸器官是鰓,魚的鰓上有許多鰓絲,當水由口流進,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滲入鰓絲中的毛細血管里,氧氣通過血液循環(huán)運送至組織細胞進行呼吸作用,細胞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通過血液運送至鰓,然后排入水中。魚類不停地用口吞水再從鰓蓋后緣排水,實際是魚在呼吸,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
18.答案:D
解析:A.魚類終生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與瘰螈的成體特征不符,A不符合題意。
B.軟體動物通常具有貝殼,且呼吸方式多樣,但通常不使用肺或皮膚呼吸,與瘰螈不符,B不符合題意。
C.爬行動物通常用肺呼吸,且沒有幼體用鰓呼吸的階段,與瘰螈不符,C不符合題意。
D.兩棲動物具有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生活在陸地上、用肺呼吸的特征,且部分種類可以通過皮膚輔助呼吸,與瘰螈的描述相符,D符合題意。
故選D。
19.答案:B
解析:青蛙的肺不發(fā)達,只靠肺的呼吸不能滿足身體對氧氣的需要,皮膚裸露且有黏液,可以輔助呼吸。
20.答案:A
解析:玳瑁屬于爬行動物,爬行動物是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用肺呼吸,肺的結構更加完善,完全用肺呼吸就可滿足整個身體對氧氣的需要,完全用肺呼吸也是動物適于在陸地生活的特點之一。故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
故選A。
21.答案:D
解析:爬行動物是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由于陸地環(huán)境相對比較干燥,爬行動物體表具有角質(zhì)的鱗片或甲,這些結構不僅保護了身體,還能夠防止體內(nèi)水分的蒸發(fā),有利于適應陸地生活,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選D。
22.答案:A
解析:A.蝙蝠胎生、哺乳,屬于哺乳動物,不屬于鳥類,A符合題意。
BCD.雞、企鵝、鴕鳥的體表被羽毛,前肢變成翼,體內(nèi)有氣囊,卵生,都屬于鳥類,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23.答案:C
解析:多數(shù)鳥類營飛行生活,其結構總是與其生活相適應的,如鳥的骨骼的特點就利于飛行,鳥類的骨有的很薄,有的骨愈合在一起,長骨中空,腔內(nèi)充滿空氣,可減輕體重,利于飛行。丹頂鶴屬于鳥類,其骨骼特點適合做骨笛。而蟾蜍屬于兩棲動物,響尾蛇屬于爬行動物,草魚屬于魚類,骨不是中空的,它們的骨骼都不適合做“骨笛”,故ABD錯誤,C正確。
故選C。
24.答案:D
解析:A.海南鳽骨骼輕、薄、中空,有利于減輕體重,利于飛行,A不符合題意。
B.海南鳽胸肌發(fā)達,利于牽動兩翼飛行;消化快,心率快,能為飛行提供充足的能量,B不符合題意。
C.肺是海南鳽氣體交換的場所,氣囊輔助肺完成雙重呼吸,為飛行供給充足的氧氣,C不符合題意。
D.海南鳽卵生,卵外有堅韌的卵殼,與飛行無關,D符合題意。
故選D。
25.答案:D
解析:①蚯蚓呼吸的是空氣中的氧氣。氧氣先溶解在體壁的粘液里,然后滲透到體壁內(nèi)的毛細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過體壁排出體外,因此蚯蚓是用濕潤的體壁進行呼吸的,體壁密布毛細血管,與呼吸功能相適應,正確。
②縊蟶柔軟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呼吸器官是鰓,錯誤。
③鯽魚屬于魚類用鰓呼吸,鰓內(nèi)有大量的毛細血管,有利于進行氣體交換,正確。
④ 青蛙屬于兩棲動物,其幼體在水中生活,用鰓呼吸,成體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陸上生活,用肺呼吸,肺不發(fā)達其皮膚裸露而濕潤且能分泌黏液,皮膚里密布毛細血管無鱗片,毛發(fā)等皮膚衍生物,粘液腺豐富,具有輔助呼吸功能,正確。
⑤蝗蟲的呼吸器官是氣管,但外界氣體進入蝗蟲身體的門戶是氣門,位于蝗蟲的胸腹部,錯誤。
⑥家鴿:身體呈流線型;被覆羽毛;前肢變成翼;骨輕、薄、堅固;有龍骨突;胸肌發(fā)達;有喙無齒;食量大,消化能力強;用肺呼吸,氣囊輔助呼吸,正確。
故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26.答案:(1)流線
(2)毛細血管
(3)胸鰭;腹鰭;尾部
(4)對照;交替;增加;避免偶然性,減小誤差
解析:(1)觀察鯽魚時,可以發(fā)現(xiàn)其身體呈流線型。這種體型設計有利于鯽魚在水中游泳時減少阻力,提高游泳效率。
(2)鯽魚用鰓進行呼吸,而鰓的主要組成部分是鰓絲。鰓絲呈現(xiàn)紅色,這是因為其中含有大量的毛細血管,這些毛細血管負責進行氣體交換,為鯽魚提供所需的氧氣。
(3)在鯽魚運動時,其身體保持平衡主要依靠胸鰭和腹鰭的協(xié)調(diào)作用。胸鰭和腹鰭能夠幫助鯽魚在水中保持穩(wěn)定的姿態(tài),防止翻滾或傾斜。而鯽魚前進的動力則主要來自尾部和軀干部的左右擺動。特別是尾鰭的擺動,能夠產(chǎn)生強大的推進力,使鯽魚在水中快速游動。
(4)①燒杯一加入適量清水,放入一條健康的鯽魚,燒杯二加入等量清水,但不放鯽魚,因此在實驗中的燒杯二作用是形成對照。
②在實驗前,小秦同學觀察到鯽魚的口和鰓蓋后緣總是一張一合地交替進行。這是鯽魚在水中進行呼吸的正常現(xiàn)象。當口張開時,水流入口腔;當鰓蓋后緣張開時,水流出鰓腔。在這個過程中,鰓絲能夠充分與水接觸,進行氣體交換。
③根據(jù)實驗結果可以得出結論:水流經(jīng)魚體后,從鰓蓋后緣流出的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這是因為鯽魚在呼吸過程中會排放二氧化碳到水中,導致水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而燒杯一中的BTB溶液由藍色變成黃色,正是因為吸收了鯽魚排放的二氧化碳。
④步驟3中重復以上實驗3次的作用是使實驗結果更加可靠、減少偶然性帶來的誤差。通過多次實驗并取平均值,可以更加準確地反映鯽魚呼吸過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情況,提高實驗的準確性和可信度。
27.答案:(1)肺;氣囊;氣管
(2)雙重呼吸
(3)鰓
(4)尾部
解析:(1)鳥類的肺與氣囊相連;鳥類體內(nèi)有發(fā)達的氣囊,可輔助肺完成雙重呼吸。某生物興趣小組用吸管、大氣球、小氣球,紅藍細線等材料制作了一個鳥類的呼吸模型,其中吸管模擬氣管,大氣球模擬肺,小氣球模擬氣囊,紅藍細線模擬的是毛細血管。
(2)鳥類特有的呼吸方式是雙重呼吸。當吸氣時,氣體一部分進入肺,在肺內(nèi)進行氣體交換,一部分經(jīng)過肺,再進入氣囊,在氣囊內(nèi)儲存;當呼氣時,氣囊內(nèi)的氣體進入肺,在肺內(nèi)進行氣體交換。鳥類每呼吸一次,在肺內(nèi)進行兩次氣體交換??梢?,題干描述的過程模擬了鳥類特有的呼吸方式:雙重呼吸。
(3)魚類生活在水中,體表常有鱗片覆蓋,用鰓呼吸。結合題圖可知,該模型缺少了魚適應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鰓。
(4)結合分析可知,該模型魚在水中游動的動作和真魚相似,都是通過軀干部和尾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xié)調(diào)作用游泳。
28.答案:(1)分節(jié)
(2)保護;足
(3)鰓;鰭;卵殼
解析:(1)紅火蟻和克氏原螯蝦雖然形態(tài)不同,但都屬于節(jié)肢動物,共同的特征是它們的身體和附肢都分節(jié)。
(2)非洲大蝸牛體表的螺殼具有保護內(nèi)部結構的作用,其運動器官是足。
(3)鱷雀鱔屬于魚類,終生用鰓呼吸,通過各種鰭的協(xié)調(diào)作用游泳。巴西龜屬于爬行動物,在繁殖季節(jié),雌性巴西龜會爬上岸邊,選擇合適的地方產(chǎn)卵,其卵具有堅韌的卵殼,能夠防止水分散失,適于在陸地上孵化。
29.答案:(1)節(jié)肢;外骨骼
(2)側線
(3)皮膚;氣囊
解析:(1)根據(jù)體內(nèi)有無脊柱可以把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蝦體內(nèi)無脊柱屬于無脊椎動物,蝦是節(jié)肢動物,有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隨身體的長大而生長,因此有蛻皮的現(xiàn)象。
(2)魚終生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其運動方式是游泳,是通過軀干部和尾部的擺動和鰭的協(xié)調(diào)作用來實現(xiàn)的,魚類通過身體兩側的側線可以感知水壓大小、水流方向、水流速度、水中物體的位置和其他各種變化。
(3)青蛙用肺呼吸,肺不發(fā)達,所以裸露且濕潤的皮膚輔助完成氣體交換;家鴿用肺呼吸,同時家鴿體內(nèi)有氣囊,可以暫時貯存氣體,幫助家鴿完成雙重呼吸,但是氣囊沒有氣體交換的功能。
30.答案:(1)帶魚
(2)鰓;肺;皮膚
(3)鱗片;肺
(4)羽;翼;喙
解析:(1)帶魚是我國常見的海水魚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國沿海海域。
(2)兩棲動物,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大多生活在陸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濕潤的皮膚可輔助呼吸。
(3)爬行動物,體表覆蓋角質(zhì)的鱗片;用肺呼吸。
(4)鳥,體表覆羽;前肢變成翼;有喙無齒。
步驟
燒杯一
燒杯二
1
加入適量清水,放入一條健康的鯽
加入等量清水,但不放入鯽
2
在魚口的前方滴兩滴BTB溶液,觀察流出鰓蓋后緣的水的顏色變化并記錄
在水中滴入等量BTB溶液,觀察水的顏色變化并記錄
3
重復以上實驗3次,分析得出結論
4
實驗現(xiàn)象:燒杯一中流出鰓蓋后緣的水呈黃色,而燒杯二中的水呈藍色

相關試卷

陜西省延安市富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學試卷(含答案):

這是一份陜西省延安市富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學試卷(含答案),共2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探究題,讀圖填空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qū)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學試卷(含答案):

這是一份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qū)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學試卷(含答案),共1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實驗題,讀圖填空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陜西省寶雞市隴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生物學試題:

這是一份陜西省寶雞市隴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生物學試題,共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應用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陜西省寶雞市隴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生物學試題

陜西省寶雞市隴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生物學試題

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生物試卷

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生物試卷

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卷

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卷

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

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月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