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試時間:75分鐘 試卷滿分:100分)
一、單選題(本題包括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如圖為教科版物理《必修一》教材插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圖甲中研究跳高運動員背越式過桿跳技術動作要領時,運動員可以看為質點
B.圖乙中觀察桌面微小形變的物理思想是等效替代法
C.圖丙表明在真空中靜止釋放物體時,運動規(guī)律相同
D.圖丁中運動員受到支持力是因為運動員的腳掌發(fā)生了形變
2.某同學制作了一把“人的反應時間測量尺”,重力加速度取,關于該測量尺樣式正確的是( )
A.B.C.D.
3.如圖是筷子夾鵝卵石時的三個動作示意圖,筷子均在同一豎直平面內:圖甲中的筷子處于豎直方向,圖乙中的筷子處于水平方向,圖丙中的筷子處于傾斜方向,與水平面成一定夾角。三個圖中的鵝卵石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 )
A.圖甲中的鵝卵石受到四個力的作用
B.圖乙中下方筷子對鵝卵石的彈力大于鵝卵石對其的彈力
C.當緩慢增大圖丙中筷子與水平方向的夾角,鵝卵石受到筷子對它的作用力不變
D.若圖甲中筷子夾著鵝卵石一起向上勻速運動,鵝卵石受到摩擦力方向為豎直向下
4.傳感器的應用為研究物體的運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某同學借助圖1所示的裝置來研究物體被豎直上拋時的運動規(guī)律。位移傳感器借助紅外線探測不同時刻物體的位置,并將數(shù)據(jù)傳輸給電腦,通過運算即可得到物體相關的運動信息。某次實驗,小球以一定的初速度正對著固定的傳感器豎直拋出,隨即在電腦中輸出了小球與傳感器間的距離d與時間t的關系圖線,圖線對應的解析式為,如圖2所示,由此可知( )
A.落地前小球做變加速直線運動
B.落地前小球做勻速直線運動
C.小球被拋出時的初速度大小為6m/s
D.小球豎直上拋后加速度不變,大小為,方向豎直向下
5.如圖甲是一款手機支架,其表面采用了納米微吸材料,當接觸到表面平整的硬性物體時,會產(chǎn)生較強的吸附力。如圖乙是手機靜止吸附在支架上的側視圖,若手機的重力為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手機受到的支持力有可能大于G
B.手機受到的支持力大小為Gcsθ
C.納米材料對手機的作用力大小為Gcsθ
D.納米材料對手機的作用力垂直于支架向上
6.如圖為物體做直線運動的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圖中,物體在0~t0這段時間內的位移小于v0t0
B.乙圖中,物體的加速度為2 m/s2
C.丙圖中,陰影面積表示t1~t2時間內物體的加速度變化量
D.丁圖中,t=3 s時物體的速度為25 m/s
7.如圖所示,一輕質光滑定滑輪固定在傾斜木板上,質量分別為m和3m的物塊A、B,通過不可伸長的輕繩跨過滑輪連接,A、B間的接觸面和輕繩均與木板平行。A與B、B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0.5,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當木板與水平面的夾角為θ時,物塊A、B剛好要滑動,則tanθ的值為( )
A. B.1 C. D.2
二、不定項選擇題(本題包括3小題,每小題5分,共15分,全部選對的得5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
8.不計質量的光滑小滑輪用細繩懸掛于墻上點,跨過滑輪的細繩連接物塊A、B,A、B都處于靜止狀態(tài),現(xiàn)將物塊B從水平面上的點移至點后,A、B仍保持靜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B與水平面間的摩擦力減小
B.水平面對B的彈力增大
C.懸于墻上的繩所受拉力減小
D.A、B靜止時,圖中、兩角始終相等
9.如圖所示,一位同學用雙手水平夾起一摞書,并停留在空中.已知手掌與書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書與書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若每本書的質量為,該同學對書的水平正壓力為,每本書均呈豎直靜止狀態(tài),重力加速度,則( )
A.每本書受到的摩擦力的合力大小不相等
B.書與書之間的摩擦力大小不相等
C.他最多能夾住22本書
D.他最多能夾住30本書
10.如圖所示,一小球沿足夠長的固定斜面以初速度v向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依次通過A、B、C、D點到達最高點E,已知,,小球從A點到C點和從C點到D點所用時間均為2s,則小球( )
A.向上運動過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為
B.經(jīng)過C點時的速度大小為
C.在段的平均速度大小為
D.經(jīng)過B點時的速度大小為
三、實驗題(14分)
11(6分)為了直觀的顯示電梯運行時的加速度,某實驗小組制作了一個“豎直加速度測量儀”,其構造如圖甲所示。把一根輕彈簧上端固定在支架橫梁上,當下端懸吊0.8N的重物,靜止時彈簧下端的指針指在刻度為C的位置,當懸吊1N的重物,靜止時彈簧下端的指針指在刻度為O的位置。
現(xiàn)將0.1kg的小球固定在彈簧下端,和小木板上的刻度構成了一個“豎直加速度測量儀”。
(1)若甲圖中,每一小格的長度為1cm,則該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 N/m。
(2)該小組先利用圖乙裝置測量當?shù)氐闹亓铀俣?,但該同學未找到低壓電源,打點計時器應選圖丁中的 (選填“A”或“B”)。
(3)已知打點計時器打點頻率為50Hz,打出紙帶如丙圖所示。測得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為 。(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12(8分)以下是某實驗小組探究“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規(guī)律”的過程。首先進行如下操作:①如圖甲,兩細繩套栓在橡皮條的一端,另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橡皮條的原長為;
②如圖乙,用手通過兩個彈簧測力計共同拉動橡皮條。橡皮條和細繩套的連接點在拉力、的共同作用下,位于點,橡皮條伸長的長度為;
③撤去、,改用一個力單獨拉住其中一根細繩套,仍使其位于點,如圖丙。
(1)同學們發(fā)現(xiàn),力單獨作用,與、共同作用的效果是一樣的,由于兩次橡皮條伸長的長度、方向相同,即橡皮條對小圓環(huán)的拉力相同,所以等于、的合力。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是 。
A.理想實驗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變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然后實驗小組探究了合力與分力、的關系:
①由紙上點出發(fā),用力的圖示法畫出拉力、和(三個力的方向沿各自細繩的方向,三個力大小由彈簧測力計讀出);
②用虛線將拉力的箭頭端分別與、的箭頭端連接,如圖丁,此圖形應該是 ;
③多次改變拉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做上述實驗,通過畫各力的圖示,進一步檢驗所圍成的圖形。
(3)若是以、為鄰邊構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一定沿方向的是 (選填“”或“”)。
(4)若在圖乙中,、夾角大于90°,現(xiàn)保持點位置不變,拉力方向不變,增大與的夾角,將緩慢轉至水平方向的過程中,兩彈簧秤示數(shù)大小變化為 。
A.一直增大 一直增大 B.先減小后增大 一直增大
C.一直增大 一直減小 D.一直增大 先減小后增大
四、解答題
13(12分)研究發(fā)現(xiàn),人在飲酒后駕車的應急反應時間是未飲酒時的2~3倍,反應時間是指司機從看到意外情況到踩剎車的這段時間。在反應時間內汽車要保持原速前進一段距離,這段距離叫做反應距離。如圖所示,某人酒后駕車沿馬路直線行駛,車頭中央距馬路邊沿3m,車在到達某位置時,發(fā)現(xiàn)一人正從路邊出發(fā)闖紅燈過人行橫道,此時汽車的速度為15m/s,距離人的行走路線30m,若該司機此時的反應時間為1.2s,剎車后汽車再經(jīng)過1s剛好駛到人的行走路線。
(1)求這輛汽車的反應距離是多少?汽車剎車的加速度
(2)若人以1.2m/s的速度勻速行走,請計算說明汽車是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提示:該車的寬度約1.8m)
14(14分)如圖所示,斜面上放有一重為80N的物塊,其光滑上表面上有一個重為32N的小球被輕繩拴住懸掛在天花板上,已知繩子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斜面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整個裝置處于靜止狀態(tài)。,。求:
(1)繩子的拉力大小;
(2)斜面對物塊的彈力大??;
(3)地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15(17分)獵豹是一種廣泛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的大型貓科肉食性動物,捕獵時能達到最大時速 108 km/h。在一次捕獵過程中,獵豹發(fā)現(xiàn)它的正前方 200 m 的地方有一只羚羊,開始以加速度a1=7.5 m/s2加速至最大時速追擊羚羊,羚羊在3s后察覺有天敵追擊自己,就以加速度 a2=5 m/s2加速至最大時速 90 km/h 向正前方逃跑?,F(xiàn)為了簡便處理不考慮現(xiàn)實中獵豹和羚羊存在的轉彎動作,兩者均可看作質點且只做直線運動。
(1)求獵豹在其加速過程中所用的時間;
(2)求獵豹開始追擊羚羊捕獵后第 8 s末,獵豹與羚羊之間的距離;
(3)若獵豹以最大時速追捕獵物的生理極限時間為 20s ,后精疲力盡以 5 m/s2做減速運動,羚羊一直按照最高時速逃跑,根據(jù)所學知識計算分析本次獵豹是否能捕獵成功。
這是一份[物理][期中]四川省成都七中萬達學校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有答案),共8頁。
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成都七中萬達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5月期中物理試題,文件包含成都七中萬達學校2023-2024學年度下期高2022級物理半期考試pdf、成都七中萬達學校2023-2024學年度下期高2022級物理半期考試參考答案pdf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9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七中萬達學校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5月期中物理試題,文件包含高2023級高一下期中考試物理試題docx、高2023級高一下期中考試物理試題參考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9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