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試時間:60分鐘 總分:100分
一、單選題
人口高質(zhì)量發(fā)展是指人口總量充裕、整體素質(zhì)不斷提高、結(jié)構(gòu)優(yōu)化、長期均衡發(fā)展以及人口與經(jīng)濟社會高質(zhì)量發(fā)展相適應的人口發(fā)展。下圖為廣東省2010年、2020年人口年齡結(jié)構(gòu)和人口總量統(tǒng)計圖。完成下面小題?!救丝诎l(fā)展主題】
1.據(jù)圖可知,廣東省2010-2020年( )
A.戶籍人口超過常住人口 B.戶籍人口數(shù)量顯著減少
C.0-14歲人口比重增加 D.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減少
2.廣東省常住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氣候較為舒適 B.飲食文化獨特
C.旅游資源豐富 D.經(jīng)濟發(fā)展迅速
3.下列有助于廣東省實現(xiàn)人口高質(zhì)量發(fā)展的是( )
①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 ②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
③鼓勵戶籍人口大量遷出 ④健全養(yǎng)老社會保障體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3年9月17日,全球首個茶主題世界文化遺產(chǎn)花落中國,“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成功。千百年來,生活在這里的布朗族,傣族等世居民族與古茶林之間相互依存,形成林茶共生、人地和諧的獨特文化景觀。下圖分別為景邁山位置示意圖和“懸空屋”圖片。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4.景邁山所在省級行政區(qū)域的簡稱是( )
A.陜(秦) B.云(滇) C.川(蜀) D.晉
5.游客來到這里可以欣賞到( )
A.草原上的那達慕大會 B.載歌載舞的歌墟節(jié)
C.傳遞吉祥的潑水節(jié)、 D.燈火通明的火把節(jié)
6.茶林中的“懸空屋”是當?shù)靥厣窬?,反映當?shù)貧夂颍? )
A.炎熱多雨 B.終年嚴寒 C.高溫少雨 D.溫和濕潤
山脈構(gòu)成了省區(qū)之間的天然分界線,也是我國重要地形區(qū)的分界線。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7.對四座山脈描述正確的是( )
A.山脈a西側(cè)相鄰四川 B.山脈b東側(cè)相鄰陜西
C.山脈c西側(cè)相鄰江西 D.山脈d北側(cè)相鄰四川
8.山脈是我國重要地形區(qū)的分界線,下列選項敘述正確的是( )
A.山脈a西側(cè)是長江中下游平原 B.山脈b東側(cè)是東北平原
C.山脈c西側(cè)是云貴高原 D.山脈d北側(cè)是塔里木盆地
位于南嶺東南側(cè)的興寧市被譽為“中國圍龍屋之鄉(xiāng)”,左圖示意南方某區(qū)域地形,右圖示意某圍龍屋景觀。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9.下列關于南嶺說法正確的是( )
A.是廣東省和湖北省的分界線 B.大致呈東西走向
C.是我國地勢第一、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 D.主要植被類型為落葉闊葉林
10.有關圍龍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墻厚窗小,利于防寒保暖 B.坡式屋頂,利于聚集雨水
C.方正對稱,利于通風散熱 D.圍墻封閉,利于抵御外敵
如圖是我國某區(qū)域圖,據(jù)圖完成下面小題。
11.圖中甲山脈是( )
A.地勢一二級階梯的分界 B.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分界
C.呈東西走向 D.干旱與半干旱地區(qū)的分界線
12.圖中乙山脈是( )
A.祁連山脈 B.陰山山脈 C.秦嶺 D.賀蘭山脈
如圖為某區(qū)域簡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3.圖示區(qū)域( )
A.地跨我國四大地理區(qū)域 B.地跨地勢三級階梯
C.水田農(nóng)業(yè)發(fā)達 D.全部為內(nèi)流河
14.對M地敘述最有可能正確的是( )
A.相較于ABC三地太陽能資源最豐富 B.一月平均降水量為300mm
C.地處暖溫帶 D.西側(cè)緊鄰阿爾金山
下圖表示我國某地月平均氣溫和降水逐月累計情況,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5.下列說法符合該地實際的是( )
A.降水最多的月份是12月份 B.屬于亞熱帶地區(qū)
C.9月份降水與氣溫的數(shù)值一樣大 D.該地夏季氣溫最高,降水最多
16.該地最有可能位于( )
A.河西走廊 B.東北平原
C.華北平原 D.長江三角洲
我國自然環(huán)境復雜,存在多種地理要素分界線。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7.圖中a、b、c、d各界線描述正確的是( )
A.a(chǎn)是旱作與水田農(nóng)業(yè)區(qū)的分界線 B.b是400mm等降水量線
C.c是地勢第一級階梯與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 D.d是我國人口地理分界線
18.圖中a、b界線可能劃分出的區(qū)域是( )
A.牧區(qū)、農(nóng)耕區(qū) B.半濕潤區(qū)、濕潤區(qū)
C.漢語言區(qū)、少數(shù)民族語言區(qū) D.發(fā)達區(qū)、欠發(fā)達區(qū)
圖是我國局部地區(qū)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9.下列有關圖中內(nèi)容的敘述,錯誤的是( )
A.a(chǎn)是贛江 B.b是洞庭湖
C.c是閩江 D.d是武夷山
20.下列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所代表的氣候類型,和本區(qū)域最相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1.下圖為新安江流域圖,讀圖分析新安江的水文特征不可能是( )
A.含沙量較小 B.水位季節(jié)變化大
C.水量較大 D.有結(jié)冰期
新華社武漢2018年1月30日電,三峽水庫29日起加大下泄流量,以增加對湖北、安徽、江西等沿江省份的供電力度,緩解當前的供電緊張,減少冰雪天氣對中下游地區(qū)生產(chǎn)生活的影響。結(jié)合長江流域圖,完成下面小題。
22.關于三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三峽水利樞紐的修建,主要是為了發(fā)電和旅游
B.三峽大壩位于湖北境內(nèi)
C.三峽水利樞紐在長江的中游地區(qū)
D.三峽水利樞紐在葛洲壩的下游
23.關于長江支流的說法,錯誤的是( )
A.A是嘉陵江,和長江干流交匯于重慶市 B.B是漢江,是長江中下游最大的支流
C.C是湘江,最后流入洞庭湖 D.D是贛江,其縱貫湖北省
宏村位于皖南山區(qū),背山面水,坐北朝南,現(xiàn)存明清時期古建筑140余幢,這里地勢較高,常被云霧籠罩,被譽為“中國畫里的鄉(xiāng)村”。讀宏村建筑景觀圖,完成下面小題。
24.宏村的建筑風格體現(xiàn)出當?shù)貧夂颍? )
A.寒冷干燥 B.相對濕潤 C.炎熱干燥 D.四季如春
25.宏村建筑多背山面水,主要目的是( )
A.“背山”有利于增加空氣濕潤度 B.“面水”方便當?shù)鼐用褚喔?br>C.“背山”有利于減少夏季降水量 D.“面水”方便當?shù)鼐用裥写鲂?br>二、解答題(共50分)
26.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1)橫斷山脈是我國重要的地理界線之一,兩側(cè)地形、地勢差異顯著。請將圖補充完整。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資料:橫斷山脈因“橫斷”東西間交通而得名,自古以來,交通不便。隨著技術不斷進步,公路打破了地形對人類的限制,將東西兩側(cè)連在一起。川藏高速公路的興康特大橋(圖)橫跨于大渡河之上,代表著中國近年的基建成就。
(2)結(jié)合文字和圖片資料,說明修建興康特大橋的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點)。
(3)橫斷山脈大部分處于_______________(低/中/高)緯度地區(qū),能見到熱帶、亞熱帶的景觀;區(qū)域內(nèi)最低點與最高點的高差超過7000米,隨著___________的升高,還可以見到溫帶、寒帶的景觀,使這里成為我國乃至全世界生物多樣性最豐富、最集中的地區(qū)之一。
(4)橫斷山脈的河流_______________(流向)奔流,山脈、河流呈現(xià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布的特征。
橫斷山脈是我國主要水能資源分布區(qū),森林資源富饒而廣布。
(5)從資料中任選一種資源,從地理視角進行說明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兩點)
27.合作探究:氣候是自然環(huán)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人們的日常生活關系密切。
圖1
圖2
(1)濟南和威海的氣候類型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氣候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威海與濟南相比,更適合避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山東省威海市屬于丘陵區(qū)。受強冷空氣影響,2023年12月16日至22日期間,威海突降暴雪,積雪厚度超70厘米。威海因冬季降雪較多,被稱為“雪窩”。
(3)結(jié)合圖1回答,威海成為“雪窩”的主要影響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次暴雪會對當?shù)厝藗兊纳顜砟男┯绊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試舉兩例)
材料二:山東威海榮城地區(qū)因地處沿海,夏季潮濕,冬季寒冷,在這種特殊的環(huán)境下,當?shù)毓そ潮阋允^砌筑,用曬干的海草做頂,打造出了海草房。(如圖)。
(5)觀察海草房景觀圖,海草房所在的聚落屬于_________聚落;居民主要從事的生產(chǎn)活動是___________。
(6)作為傳統(tǒng)民居,從氣候角度分析,海草房的優(yōu)點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被稱作陜西省小南水北調(diào)工程的“引漢濟渭”工程,是從陜西南部的漢江取水,向北調(diào)入渭河,隧洞總長98.3公里。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以下問題。
材料、長江、黃河水系圖(下左圖)及引漢濟渭工程示意圖(下右圖)
(1)“引漢濟渭”工程溝通了長江和黃河兩大水系,該工程穿過的山脈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漢濟渭”工程是將漢江水引入渭河,反映出從漢江水量比渭河大;除了水量外,請你再列舉一例,體現(xiàn)漢江、渭河在水文特征方面的差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引漢濟渭”主體工程施工難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
A.輸水路線長 B.植被分布廣
C.沿途水庫多 D.地質(zhì)條件復雜
(4)“引漢濟渭”工程建設有利于( )
①改善渭河流域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②解決黃河流域的缺水問題
③減輕漢江流域的洪澇災害 ④緩解渭河流域的缺水狀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南水北調(diào)中線調(diào)水線路從丹江口水庫引水,可以自流北上,說明該線路沿途地區(qū)的地勢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是一份安徽省安慶市桐城市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題,共10頁。
這是一份安徽省安慶市桐城市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題,共10頁。
這是一份安徽省安慶市外國語學校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題,文件包含八年級期中考試地理試卷1pdf、八年級期中地理答案解析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9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