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C
【詳解】A.中學生的身高約為1.60m=16dm,故A不符合題意;
B.人的體溫變化范圍很小,正常體溫約為37℃,故B不符合題意;
C.中學生正常步行速度約為4km/h≈1.1m/s,故C符合題意;
D.心臟正常跳動1min約為70次,所以跳動一次的時間約為1s,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B
【詳解】體溫計的玻璃泡和玻璃管中間有細小的凹槽,導致液柱不能因受冷而自動回到玻璃泡內(nèi),但可以因受熱繼續(xù)膨脹升溫,當前體溫計的示數(shù)是,因此測量36.90℃的體溫時因液柱不能縮回,示數(shù)不變,測時,可以繼續(xù)升溫示數(shù)為,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3.C
【詳解】A B.雪與霜是空氣中水蒸氣在極低的溫度環(huán)境中遇冷直接凝華變成的小冰晶,故屬于凝華現(xiàn)象,故AB錯誤;
CD.露和雨是空氣中熱的水蒸氣遇冷后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屬于液化現(xiàn)象,故C正確,D錯誤。
故選C。
4.B
【詳解】A.五次測量數(shù)據(jù)中,第四次的實驗數(shù)據(jù)16.57cm與其余四次測量數(shù)據(jù)相差較大,為錯誤數(shù)據(jù),故A錯誤;
B.由數(shù)據(jù)17.50cm、17.51cm、17.52cm、17.52cm知,此刻度尺估讀到mm的下一位,所以分度值為1mm,故B正確;
C.17.50cm中最后一位“0”是估計值,長度測量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當刻度正好在整數(shù)刻度時,我們就應估讀為“0”,故C錯誤;
D.五次測量數(shù)據(jù)中,第四次的實驗數(shù)據(jù)16.57cm與其余四次測量數(shù)據(jù)相差較大,為錯誤數(shù)據(jù),應該去掉,則物體的長為
故D錯誤。
故選B。
5.D
【詳解】A.聲速大小與介質(zhì)的種類、溫度有關(guān),與響度無關(guān)。大聲和小聲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相同,故A錯誤;
B.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真空不能傳聲。故B錯誤;
C.聲音的傳播速度與振動頻率無關(guān),超聲波振動的頻率比次聲波快,在同種情況下,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相同。故C錯誤;
D.聲音在不同介質(zhì)中的傳播速度不同,一般的聲音在固體中最快、液體中次之,氣體中最慢,故D正確。
故選D。
6.A
【詳解】太陽光通過工棚頂上的小孔在地面上形成一圓形光斑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小孔成像的現(xiàn)象,通過小孔所成的像與太陽的形狀相同,所以圓形的光斑是由于太陽是圓的,與小孔的形狀無關(guān),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7.C
【詳解】由圖甲乙可知,兩幅圖中音叉振動的快慢相同(都有3個波峰和2個波谷),即頻率相同,所以甲乙的音調(diào)相同;由圖知,物體振動時偏離原位置的程度不相同(即振幅不同),甲振動時偏離程度大,所以甲的響度大,所以,圖甲是重敲時的聲波圖,乙圖是輕敲時聲波圖;兩列波的形狀相同,所以音色相同;綜上兩次敲擊音調(diào)、音色都相同,圖甲是重敲時的聲波圖,圖乙是輕敲時的聲波圖,故ABD錯誤,不符合題意,C正確,符合題意。
故選C。
8.B
【詳解】A.根據(jù)噪聲監(jiān)測儀的作用可知,在噪聲監(jiān)測儀上可以直接讀出分貝數(shù),即可以監(jiān)測噪聲的強弱,但不能防止噪聲大的產(chǎn)生,故A錯誤;
B.禁止鳴笛可以減少噪聲的產(chǎn)生,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B正確;
C.噪聲可以在聲源處、傳播過程中以及人耳處進行減弱,隔音墻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C錯誤;
D.航母艦載機引導員戴上耳罩,可以減少噪聲入耳,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故D錯誤。
故選B。
9.D
【詳解】一輛汽車向西行駛,車內(nèi)乘客觀察到雨滴豎直下落,說明雨滴相對于汽車在水平方向上無相對運動,則車外站著的人會看到雨滴沿偏西方向落下,當時刮的是東風(風從東邊吹來)。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選D。
10.D
【詳解】AC.由圖可知,甲、乙通過的路程都與所用的時間成正比,所以甲、乙都在做勻速直線運動,由圖可知,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甲通過的路程小于乙通過的路程,由可知,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則以乙為參照物,甲向后運動,即向北運動,故AC錯誤;
B.有圖可知,甲車運動了10s,路程走了10m,根據(jù)得,甲的速度為
故B錯誤;
D.由圖可知,經(jīng)過4s,甲通過的路程為4m,乙通過的路程為12m,又因為甲、乙從同一地點同時出發(fā),所以經(jīng)過4s,甲、乙之間的距離
Δs=12m-4m=8m故D正確。
故選D。
11.C
【詳解】聲音傳播到高山的時間為聽到回聲的時間的一半,故聲音傳到高山的時間為
小明到高山的距離為
故選C。
12.B
【詳解】聲音在鐵管中傳播的時間
聲音在水中傳播的時間
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時間
由三次時間比較可以看出,聲音在鐵和水中傳播的時間相差不到0.1s,所以人耳是分辨不出來的,只能聽到混在一起的一次聲音,但是聲音在水和空氣中傳播的時間相差大于0.1s,人耳能分清這兩次聲音,所以能聽到兩次聲音。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選B。
13.變大不變
【詳解】[1][2]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小孔成像是倒立實像,所以在塑料薄膜上看到蠟燭倒立的像;小孔成像所成的像的大小與物體到小孔的距離有關(guān),若水平向左移動易拉罐,像會變大;像的形狀與小孔的形狀無關(guān),與物體的形狀有關(guān),若只將小圓孔改為三角形小孔,則像的形狀不變。
14.響度大聲源處
【詳解】[1]“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中的“高”指聲音的音量大,即聲音的響度大。
[2]中考期間考場周圍常常設(shè)有禁止鳴笛的標志,這是阻止聲源發(fā)出聲音,所以是從聲源處減弱噪聲。
15.青山靜止
【詳解】[1]竹排在“江中游”這里的研究對象是“竹排”,說“竹排”是運動的,是因為竹排相對于青山的位置不斷變化,則竹排在“江中游”是以青山為參照物。
[2]坐在行駛的汽車中的人,相對于汽車門位置沒有變化,是靜止的。
16. 24 25
【詳解】[1]汽車前一半路程的時間為
汽車后一半路程的時間為
則整段的平均速度為
[2]汽車上半段的時間為
則物體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17.振動響度轉(zhuǎn)化法實驗推理法
【詳解】[1]AB發(fā)聲的時候振動通過紙屑和水轉(zhuǎn)化成肉眼可見的振動,證明發(fā)聲的物體正在振動。
[2]輕撥與重撥鋼尺,使鋼尺振動的幅度不同,聽到聲音的響度不同。
[3]D是音叉實驗,是把音叉振動轉(zhuǎn)化為乒乓球的運動,也是乒乓球的運動將音叉振動放大,使用了轉(zhuǎn)化法。
[4]E是抽去鐘罩內(nèi)的空氣,使介質(zhì)減少而改變聲音傳入人耳的效果,但是不能完全達到真空,使用了實驗推理法。
18.水蒸氣凝華
【詳解】[1]開水溫度高,蒸發(fā)快,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提供大量的水蒸氣。
[2]當滾燙的開水被潑出后,其產(chǎn)生的水蒸氣在遇到極寒的空氣時,會直接從氣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這個過程屬于凝華。
19.(1) 自下而上 -3
(2) 晶體有固定的熔化溫度
(3)降低
【詳解】(1)[1]本實驗中應當使用酒精燈的外焰來進行加熱,所以安裝實驗器材時要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
[2]由圖可知,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液面的上表面在0℃以下三個小格,所以讀數(shù)為-3℃。
(2)[1][2]根據(jù)圖像A可知,冰在熔化過程中有一段時間是溫度不變的,即有固定的熔化溫度,熔化過程中持續(xù)吸熱但溫度不變,所以可知冰是晶體。
(3)由圖像B、C可知,用淡鹽水制成的碎冰,其熔點要低于用純水制成的碎冰,且鹽水的濃度越大,用鹽水制成的碎冰的熔點越低,所以可知加入鹽后冰的熔點將會降低。
20.(1)
(2)秒表
(3) 1cm 80.0 偏大
(4)C
【詳解】(1)該實驗用刻度尺測量小車的路程,用秒表測量小車運動的時間,再利用公式計算小車的平均速度,所以該實驗的原理是。
(2)該實驗用刻度尺測量小車的路程,用秒表測量小車運動的時間,所以該實驗用到的測量器材是刻度尺和秒表。
(3)[1]圖示刻度尺10cm又分為10個小刻度,故相鄰刻度線之間的長度為1cm,即刻度尺分度值是1cm。
[2]刻度尺讀數(shù)時需估讀一位,由圖可知,小車從A點運動到C點,小車運行的路程是
[3]若讓小車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測得AC段的時間偏小,由可知,所測得AC段的平均速度與實際相比偏大。
(4)A.小車在下滑過程中,到達B點的速度并不為零,所以讓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到達C點的時間,并不等于下半段的時間,計算得到vBC結(jié)果不準確,故A不符合題意;
B.可以在B點開始計時,但在運動中開始計時,計時誤差比較大,計算結(jié)果不準確,故B不符合題意;
C.不進行直接測量,利用已有數(shù)據(jù)可以求得小車經(jīng)過BC段所用時間及BC段的路程,BC段的時間等于AC段的時間和AB段的時間之差,即
BC段的路程等于AC段的路程和AB段的路程之差,即
在利用公式計算得到vBC結(jié)果比較準確,故C符合題意。
故選C。
21.(1)
(2)
【詳解】(1)超聲波在海水中傳播的路程為
海底的深度為
(2)超聲波到達冰山再返回聲吶系統(tǒng)過程中傳播的路程為
則接收到回波需要的時間為
22.(1)沒有超速;
(2)0.5h;
(3)15m/s
【詳解】(1)圖中“60”是限速的標志,指的是速度不能超過60km/h,小明家轎車勻速通過該路段的速度為
所以小明家轎車沒有超速。
(2)由圖可知,此標志牌到拱攏坪的路程s=30km,在不違反交通規(guī)則的情況下,小明一家到達拱攏坪的最短時間
(3)小明家的轎車全部通過隧道通過的路程
s總=L隧道+L車=850m+5m=855m
小明家的轎車的平均速度為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C
B
D
A
C
B
D
D
題號
11
12
答案
C
B
這是一份湖南省益陽市沅江市四校聯(lián)考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1月期中物理試題,文件包含沅江市四校聯(lián)考2024-2025學年九年級物理期中考試試卷docx、九年級物理參考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6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湖南省益陽市沅江市兩校聯(lián)考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7月期末物理試題,共1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作圖題,實驗探究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湖南省益陽市沅江市新灣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開學物理試卷,共1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作圖題,實驗探究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