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節(jié)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
【乙】
予家城市,人事叢委①,應(yīng)酬為勞。老母在堂,于禮不能遠(yuǎn)離,日惟避喧南園內(nèi)。園去城二余里,無雜木,柏可三百株,松止有五,計其植日,才四十年,而已成林。松柏之間,有一草廬,歲久敝漏,不蔽風(fēng)雨,且卑隘②如坐阱中。不得已改作焉。撤草而覆之以瓦,左右置牖③,前后為門,疏朗空洞,落日后猶能辨蠅頭字。中設(shè)一扁,名以“后知軒”。夫松柏皆后凋材也,必于歲寒然后知;又居之四面通明者為軒,孰謂斯名不情稱哉?
(摘選自李開先《后知軒記》)
【注釋】①叢委:繁雜,堆積。②卑隘:矮小狹窄。③牖(yǒu):窗戶。
1.根據(jù)語境,參考方法提示,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
2.把甲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3.下面是甲文中畫波浪線語句的另一種標(biāo)點方式,請解說其合理性。
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
4.甲乙兩文所寫的亭和軒分別用“醉翁”和“后知”來命名,原因各是什么?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簡要回答。
(2023·山東濱州·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節(jié)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
【乙】武王問于太公曰:“治國之道若何?”太公對曰:“治國之道,愛民而已?!痹唬骸皭勖袢艉??”曰:“利之而勿害,成之勿敗,生之勿殺,與之勿奪,樂之勿苦,喜之勿怒,此治國之道。……故善為國者,遇民如父母之愛子,兄之愛弟,聞其饑寒為之哀,見其勞苦為之悲?!?br>(節(jié)選自劉向《說苑·政理》)
5.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B.太守謂誰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
C.故善為國者 公問其故
D.遇民如父母之愛子 或遇其叱咄
6.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
B.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其真無馬邪
C.利之而勿害 跳往助之
D.故善為國者 不足為外人道也
7.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
(2)聞其饑寒為之哀,見其勞苦為之悲。
8.“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薄炯住课慕Y(jié)尾運用設(shè)問手法,在自問自答中流露出作者_(dá)_____之情。
9.以民為本的思想在【甲】【乙】兩文中都得到了鮮明的體現(xiàn),請用簡潔的語言分別概括。
(2023·四川遂寧·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甲、乙兩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至于負(fù)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節(jié)選自《醉翁亭記》)
【乙】
(歐陽修)天資剛勁,見義勇為,雖機阱①在前,觸發(fā)之不顧。放逐流離,至于再三,志氣自若也。方貶夷陵時,無以自遣,因取舊案反覆觀之,見其枉直乖錯②不可勝數(shù),于是仰天嘆曰:“以荒遠(yuǎn)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爾,遇事不敢忽也。凡歷數(shù)郡,不求聲譽,寬簡而不擾,故所至民便③之。或問:“為政寬簡而事不弛廢何也?”曰:“以縱為寬,以略為簡,則政事弛廢,而民受其弊。吾所謂寬者,不為苛急;簡者,不為繁碎耳?!?br>(節(jié)選自《宋史·歐陽修傳》)
【注釋】①機阱:陷阱 ②枉直乖錯:冤假錯案 ③便:安逸、安適。
10.用“/”給乙文劃線語句斷句,劃兩處。
為 政 寬 簡 而 事 不 弛 廢 何 也
11.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A.凡歷數(shù)郡 見其枉直乖錯不可勝數(shù)
B.以縱為寬 人多以書假余
C.而民受其弊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D.寬簡而不擾 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12.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l)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
(2)無以自遺,因取舊案反覆觀之。
13.結(jié)合甲、乙兩文的內(nèi)容,分析歐陽修的從政理念。
(2023·廣東河源·統(tǒng)考二模)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甲】
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fù)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14.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1)弈者勝
(2)頹然乎其間者
(3)太守謂誰
15.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乙】
于成龍,字北溟,山西永寧人。順治十八年,授廣西羅城知縣。羅城居萬山中,盛瘴癘,民獷悍。方兵后,遍地榛莽,縣中居民僅六家,無城郭廨①舍。成龍到官召吏民拊循②之申明保甲盜發(fā)即時捕治,請于上官,讞實即處決,民安其居,盡力耕耘。與民相愛如家人父子。牒上官請寬徭役,建學(xué)宮,創(chuàng)設(shè)養(yǎng)濟院,凡所當(dāng)興罷者,次第舉行,縣大治??偠奖R興祖等薦卓異??滴趿?,遷四川合州知州。四川大亂后,州中遺民裁百馀,而供役繁重。成龍請革宿弊,招民墾田,貸以牛種,期月戶增至千。
(節(jié)選自《清史稿·于成龍傳》)
【注】①廨:官署,官舍。②拊循:撫慰,安撫。
16.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1)次第舉行
(2)期月戶增至千
17.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
成龍到官召吏民拊循之申明保甲盜發(fā)即時捕治
18.【甲】文的歐陽修和【乙】文的于成龍在為官方面是否有共同之處?請結(jié)合文段分別說說。
(2023·寧夏吳忠·校聯(lián)考三模)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甲】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節(jié)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
【乙】昨游江上,見修竹數(shù)千株。次日過訪其家,靜坐久之。從竹縫中向外而窺,見青山江帆,葦洲耕犁,有二小兒戲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山水大師畫意,懸掛于竹枝竹葉間也。由外望內(nèi),是一種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種境地。予以為,學(xué)者誠能八面玲瓏①,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豈獨畫乎?
(節(jié)選自鄭燮《游江》,有刪改)
注:①八面玲瓏: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賞。
19.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字詞。
(1)峰回路轉(zhuǎn)( )
(2)醉翁之意不在酒( )
(3)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
(4)學(xué)者誠能八面玲瓏( )
20.翻譯句子。
(1)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豈獨畫乎?
21.請用“/”符號給畫線的句子斷句。
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
22.山水風(fēng)光,寄情寓理?!炯住俊疽摇績晌慕枭剿鞅磉_(dá)了怎樣的情感?請聯(lián)系文段談?wù)劇?br>(2023·河南洛陽·統(tǒng)考三模)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①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②至于負(fù)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看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節(jié)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
【乙】自云陽洞口北行四十步,得小港。港之上芳樹叢生,涼樾低蔭。沿港而西,竹籬映水,古屋參差。時疏雨乍過,新筍解籜①,薔薇盛開,人語不傳。惟聞山鳥喚晴,草蛙鳴動而已。村之側(cè)有山,山有石峰如覆鐘。壘石其上,若棋居然,俗名棋盤山。
(節(jié)選自【清】趙垣《云陽洞北小港記》)
【注釋】①解籜(tuò):脫光。
23.下列對兩個文段中加點詞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云歸而巖穴暝”中的“暝”是昏暗的意思,寫出了云霧聚攏,山谷變昏暗的情景。
B.“佳木秀而繁陰”中的“秀”是秀麗的意思,寫出了樹木形成樹蔭,秀麗好看的景象。
C.“雜然而前陳者”中的“陳”是陳列的意思,表現(xiàn)了菜橫七豎八地擺在面前的情形。
D.“自云陽洞口北行四十步”中的“北”是向北的意思,說明云陽洞口在小港的南面。
24.翻譯下面的句子。
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25.課文中的“環(huán)滁皆山也”,在作者初稿中表述為下面鏈接材料的內(nèi)容。請聯(lián)系課文第①段,分析者這樣修改的原因。
【鏈接材料】
環(huán)滁四面皆山,東有烏龍山,西有大豐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
26.兩個文段都寫到了景物,甲文第①段從_________和_________兩個角度描寫了景物,乙文按游蹤寫到了叢生的芳樹、參差的古屋、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
(2023·遼寧錦州·統(tǒng)考二模)閱讀【甲】【乙】兩個語段,回答問題。
【甲】
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乙】
修之來此①,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掇幽芳而蔭喬木,風(fēng)霜冰雪,刻②露清秀,四時之景無不可愛。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游也。故本其山川,道其風(fēng)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夫宣上③恩德以與民共樂刺史④之事也。遂書以名其亭焉。
(節(jié)選自歐陽修《豐樂亭記》)
注:①此:指滁州。②刻:清晰地。③宣:宣揚;上:皇上。④刺史:官名,寫此文時,歐陽修任滁州刺史。
27.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樹林陰翳__________
(2)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
(3)掇幽芳而蔭喬木__________
(4)遂書以名其亭焉__________
2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
29.下列加點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此之謂失其本心
B.而不知人之樂/掇幽芳而蔭喬木
C.林壑尤美/水尤清冽
D.遂書以名其亭焉/遂迷,不復(fù)得路
30.請用“/”給下列句子斷句。(斷兩處)
夫宣上恩德以與民共樂刺史之事也
31.兩文都緊扣一個“樂”字來寫,請說說你從【乙】文中讀出了哪些“樂”?(用文中詞句或自己的話回答均可)
(2023·山東臨沂·統(tǒng)考三模)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完成問題。
【甲】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節(jié)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
【乙】江①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②。南合沅湘③,北合漢沔④,其勢益張。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⑤,與海相若。清河⑥張君夢得謫居齊安⑦即其廬之西南為亭以覽觀江流之勝。而余兄子贍名之曰“快哉”。蓋亭之所見,濤瀾洶涌,風(fēng)云開闔⑧。晝則舟楫出沒于前,夜則魚龍悲嘯于其下,變化倏忽,動心駭目,不可久視。今乃得玩之幾席之上,此其所以為“快哉”者也。
(節(jié)選自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注釋】①江:長江。②肆大:形容水流壯闊。③沅湘:沅江、湘江。④漢沔:漢江、沔江,⑤浸灌:水勢浩大。⑥清河:張懷民的家鄉(xiāng)。⑦齊安:即黃州。⑧闔:閉,意為天陰。
3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①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②謫居齊安
③以覽觀江流之勝
33.下列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 即其廬之西南為亭
B.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今乃得玩之幾席之上,此其所以為“快哉”者也。
C.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 其流奔放肆大
D.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夜則魚龍悲嘯于其下
3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變化倏忽,動心駭目,不可久視。
35.請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三處)
清河張君夢得謫居齊安即其廬之西南為亭以覽觀江流之勝。
36.【甲】【乙】兩文中的所寫之景和所抒之情有什么不同?
(2023·安徽黃山·統(tǒng)考三模)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甲】
醉翁亭記(節(jié)選)
歐陽修
至于負(fù)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乙】
漁翁
柳宗元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云相逐。
37.請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1)至于負(fù)者歌于途 負(fù)者:______
(2)泉香而酒洌 洌:______
(3)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去:___________
(4)曉汲清湘燃楚竹 曉:______
38.請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
(2)宴酣之樂,非絲非竹。
39.【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寫太守醉酒后的形象;而【乙】文里漁翁只知其行蹤,不見其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妙句可見詩人功力之深。(用原文語句填空)
40.【甲】【乙】兩文都是作者放情山水的佳作,它們各自表達(dá)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
(2023·江蘇泰州·統(tǒng)考二模)閱讀下面的文言語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
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
【乙】
六一居士初謫滁山①,自號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將退休于潁水之上②,則又更號六一居士。客有問曰:“六一,何謂也?”居士曰:“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③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笨驮唬骸笆菫槲逡粻?,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逸名者乎?而屢易其號。此莊生④所誚⑤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將見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本邮吭唬骸拔峁讨豢商樱灰嘀虿槐靥右?;吾為此名,聊以志吾之樂爾?!?br>(選自歐陽修《六一居士傳》,有刪減)
【注】①初謫滁山:慶歷六年(1046),歐陽修被貶為滁州知州。②穎水之上:歐陽修退休后在潁州(今安徽阜陽市)修建房屋。③三代:夏商周。④莊生:莊子。⑤誚:譏笑。
41.根據(jù)要求,完成下列兩小題。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①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
②飲少輒醉( )
③而屢易其號( )
④聊以志吾之樂爾( )
(2)下列各句與例句中“之”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吾固知名之不可逃
A.禽獸之變詐幾何哉(《狼》) B.已而之細(xì)柳軍(《周亞夫軍細(xì)柳》)
C.居廟堂之高(《岳陽樓記》) D.無絲竹之亂耳(《陋室銘》)
42.用“/”標(biāo)出下面句子的兩處朗讀停頓。
此 莊 生 所 誚 畏 影 而 走 乎 日 中 者 也
43.翻譯文中劃線句子。
(1)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
44.“醉翁”“六一居士”都是歐陽修的別號。請結(jié)合【甲】【乙】兩文和下面的文化小貼士,說說歐陽修不同時期的志趣或思想。
【文化小貼士】古人的“別號”大多數(shù)是自己起的,也不受行輩和禮教約束,比名和字顯得自由,一般用以表達(dá)自己的志趣或思想。
(2023·廣東深圳·統(tǒng)考三模)文言文閱讀,完成下面小題。
【甲】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節(jié)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
【乙】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飲滁水而甘。問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則豐山,聳然而特立;下則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①而仰出。俯仰左右,顧而樂之。于是疏泉鑿石,辟地以為亭,而與滁人往游其間。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掇幽芳而蔭喬木,風(fēng)霜冰雪,刻露清秀②,四時之景無不可愛。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游也。因為本其山川,道其風(fēng)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
(節(jié)選自歐陽修《豐樂亭記》)
【注】①滃(wěng)然:水沸涌的樣子。②刻露清秀:指秋冬季節(jié)草枯葉落,巉巖畢露。
45.解釋下列加點字。
(1)望之蔚然______
(2)太守謂誰______
(3)窈然而深藏______
(4)掇幽芳______
46.翻譯下列句子。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2)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
47.下列有關(guān)文章內(nèi)容,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歐陽修在介紹醉翁亭位置時,采用移步換景的寫作手法,先是“環(huán)滁皆山”,漸次推出“西南諸峰”、瑯琊山、釀泉之水、山行之路,最后定格在“翼然臨于泉上”的醉翁亭。
B.“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表達(dá)歐陽修“與民同樂”,以文記樂的情趣,流露出為政一方、造福一方的自信、得意,以及捉筆成文的自負(fù)。
C.歐陽修修建醉翁亭與豐樂亭是為了與滁人共同欣賞滁州的山水之勝。
D.滁州風(fēng)景秀麗、物產(chǎn)富饒,百姓之所以安享此份快樂,是因為歐陽修治理有方。
48.【甲】【乙】兩文均為歐陽修為官滁州時所作,都圍繞一個“樂”字展開。兩文中的“樂”分別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樂”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023·廣東肇慶·統(tǒng)考二模)閱讀下面選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節(jié)選自《醉翁亭記》)
【乙】
州南三十里有丹霞山其山當(dāng)叢峰之上更起尖峰卓立于中。西界有山一支,西南自平彝衛(wèi)①屏列而北,迤邐②為云南坡,而東下結(jié)為州治。西屏之中,其最高處曰睡寺山,正與丹霞東西相對。其東界有山,南自樂民③所分支而北。當(dāng)?shù)は忌侥鲜铮鹘缙亮懈呱綑M出一支,東與東界連屬,合并而北,夭矯④叢沓,西突而起者,結(jié)為丹霞山。
其橫屬之支,在丹霞山南十里者,其下有洞,曰山嵐洞,其門北向。水從洞中出,北流為大溪,經(jīng)丹霞山之西大水塘塢中,又北過趙官屯,又東轉(zhuǎn)而與南板橋之水合。由洞門溯其水入,南行洞腹者半里,其洞劃然上透,中匯巨塘,深不可測。土人避寇,以舟渡水而進,其中另辟天地,可容千人。
(節(jié)選自《徐霞客游記》)
【注】①平彝衛(wèi):駐扎在勝境關(guān)古驛道沿線的軍士;②迤邐:曲折連綿;③樂民:傳說中的古國名;④夭矯:意為形容姿態(tài)的伸展屈曲有氣勢。
49.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 )
A.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執(zhí)策而臨之B.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二者不可得兼
C.西界屏列高山橫出一支/橫無際涯D.東與東界連屬/屬引凄異
50.請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2)土人避寇,以舟渡水而進,其中另辟天地,可容千人
51.用“/”劃分下面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
州南三十里有丹霞山其山當(dāng)叢峰之上更起尖峰卓立于中
52.正值防疫進行時,我們無法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好河山,請結(jié)合甲乙兩文內(nèi)容,完成閱讀筆記,從文字領(lǐng)略壯麗風(fēng)光。
53.甲乙兩個文段中,歐陽修和徐霞客都親臨名山,觀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同的是歐陽修喜歡大擺筵席,與民同樂,頗有露營的歡快情趣;而徐霞客一邊游歷一邊探索,對丹霞山的喀斯特地貌更有興趣。結(jié)合生活實際,你更喜歡哪一種旅游方式?
文言語句
方法提示
解釋
(1)四時之景不同
詞語推斷法:四時更替
__________
(2)園去城二余里
查閱詞典法:①離開。②距,距離。③赴,前往。④表示行為的趨勢。(摘自《古代漢語詞典》)
(填序號)_____
(3)歲久敝漏
課內(nèi)遷移法: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送東陽馬生序》)
__________
閱讀筆記
《醉翁亭記》
《徐霞客游記》
整體描寫“山”
連綿不斷:
樹木茂盛: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一峰突起:
東西曲折相連:夭矯叢沓
順序
空間順序
主旨
寄情山水,與民同樂

相關(guān)試卷

2025年中考語文二輪復(fù)習(xí)文言文對比閱讀專題18 與朱元思書(2份,原卷版+解析版):

這是一份2025年中考語文二輪復(fù)習(xí)文言文對比閱讀專題18 與朱元思書(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5年中考語文二輪復(fù)習(xí)文言文對比閱讀專題18與朱元思書原卷版docx、2025年中考語文二輪復(fù)習(xí)文言文對比閱讀專題18與朱元思書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29頁, 歡迎下載使用。

2025年中考語文二輪復(fù)習(xí)文言文對比閱讀專題07 杞人憂天(2份,原卷版+解析版):

這是一份2025年中考語文二輪復(fù)習(xí)文言文對比閱讀專題07 杞人憂天(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5年中考語文二輪復(fù)習(xí)文言文對比閱讀專題07杞人憂天原卷版docx、2025年中考語文二輪復(fù)習(xí)文言文對比閱讀專題07杞人憂天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49頁, 歡迎下載使用。

2025年中考語文二輪復(fù)習(xí)文言文對比閱讀專題05 狼(2份,原卷版+解析版):

這是一份2025年中考語文二輪復(fù)習(xí)文言文對比閱讀專題05 狼(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5年中考語文二輪復(fù)習(xí)文言文對比閱讀專題05狼原卷版docx、2025年中考語文二輪復(fù)習(xí)文言文對比閱讀專題05狼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45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中考語文二輪復(fù)習(xí) 文言文對比閱讀 專題31 醉翁亭記(含解析)

中考語文二輪復(fù)習(xí) 文言文對比閱讀 專題31 醉翁亭記(含解析)

專題31 醉翁亭記-備戰(zhàn)2024年中考語文之文言文對比閱讀(全國通用)

專題31 醉翁亭記-備戰(zhàn)2024年中考語文之文言文對比閱讀(全國通用)

中考語文二輪復(fù)習(xí) 文言文對比閱讀15 醉翁亭記(含解析)

中考語文二輪復(fù)習(xí) 文言文對比閱讀15 醉翁亭記(含解析)

中考語文二輪復(fù)習(xí)文言文必考篇目對比閱讀15 醉翁亭記(教師版)

中考語文二輪復(fù)習(xí)文言文必考篇目對比閱讀15 醉翁亭記(教師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rèn)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xí)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中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xí)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xí)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