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老師在教 室里教 我們讀書。
(2)這里的人熱情好 客,待人友好 。
(3)北京是我國的首都 ,我們都 很喜歡這個地方。
(4)爸爸擦干 臉上的汗珠,又接著干 活了。
2.根據(jù)拼音寫漢字組成詞語。
3.照樣子,寫詞語。
4.給句子中加點的詞語選擇意思相近的詞語(填序號)。
(1)丁丁拿不定主意,很煩惱。
(2)玲玲得意地端詳自己的畫。
(3)五里橋美得令人流連忘返。
(4)海灘上的貝殼五光十色,美麗極了!
5.連詞成句,并加上標點。
(1)①石橋 ②這里 ③美麗的 ④一座 ⑤有
(2)①怎么 ②呢 ③葫蘆 ④落到 ⑤地上
6.丁丁讀書時遇到“趟”字不認識,應先查什么部首?再查幾畫?( )
A.尚 7畫B.尚 6畫C.走 8畫D.走 9畫
7.丁丁積累詞語時,寫錯了一個詞語,是哪一個呢?( )
A.B.C.D.
8.“災”“守”中的“宀”可能和什么有關系?( )
A.洞穴B.災害C.房屋D.守衛(wèi)
9.下面哪一組詞語不是全部和天氣有關?( )
A.閃電 雷電B.冰塊 冰雪
C.暴風 暴雨D.雨夾雪 陰轉(zhuǎn)睛
10.下面哪一組詞語搭配不恰當?( )
A.一面隊旗B.一群海鷗C.一叢翠竹D.一條石橋
11.丁丁為了和明明交上朋友,說了謊。你想用下面哪句名言勸說他?(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C.樹高百尺,葉落歸根。D.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12.下面這張留言條是誰寫的?( )
留言條
小老鼠:
謝謝你幫助了兔奶奶和免小弟,我給你送了新鮮的水果,希望你會喜歡。
兔媽媽
10月21日
A.小老鼠B.兔奶奶C.兔小弟D.兔媽媽
13.祖國山河壯麗,有江西的_____,安徽的_____,臺灣的_____,新疆的_____。哪一組順序是正確的呢?( )
A.日月潭 葡萄溝 黃山 廬山
B.廬山 黃山 日月潭 葡萄溝
C.日月潭 黃山 葡萄溝 廬山
D.廬山 日月潭 黃山 葡萄溝
14.課內(nèi)閱讀積累站。
(1)夏 里, 忙,采桑養(yǎng)蠶又插秧。早起勤耕作,歸來 月光?!短锛宜? 歌》
(2)日照 生紫 ,遙看瀑布掛前 ?!锻麖]山瀑 》
(3) 中央有個美 的小 ,把 水分成兩半:北邊像 的太陽,叫日潭; 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度赵绿丁?br>(4) 皆圖畫, 不文章。
15.
螞蟻 芝麻 戰(zhàn)爭
張秋生
兩只螞蟻撿到一粒香噴噴的芝麻。他們拖著芝麻高興地往家走。半路上,被兩只愛看熱鬧的刺猬看見了。
刺猬在路上放了根草棍,撅著屁股趴在路邊看螞蟻怎么克服障礙的。樹上的兩只猴子看到了,以為地上有什么寶貝,就一陣風似的趕到刺猬身后,看了起來。兩只穿山甲看到了,以為發(fā)生了什么大事,跑了過來,在猴子身后踮起腳,看了起來。兩只狐貍看到了,以為這里有什么便宜可占,飛快地奔了過來,擠在穿山甲的身后。兩只狗熊看到了,以為樹上的蜂巢掉到了地上,趕快挨在狐貍身后。
一個擠一個,擠得太緊了,以至于刺猬再也受不了,他倆使勁兒地豎起滿身的尖刺。被刺痛的猴子往后一仰,撞著了穿山甲;被撞痛了的穿山甲往后一靠,碰痛了狐貍;被碰痛的狐貍往后一退,踩痛了狗熊。于是,一場你推我擠、你踢我拉的混戰(zhàn)開始了。聽說,當螞蟻把香噴噴的芝麻抬回家的時候,大路上那場戰(zhàn)爭還在進行著呢!
(選自《小巴掌童話》,選文有改動)
(1)短文共有 個自然段。
(2)短文講了什么事情?請認真讀一讀,按順序排一排。
①動物們擠得動手打起來
②動物們的戰(zhàn)爭進行了很久
③動物們趕到路邊要看個明白
螞蟻撿到芝麻→ → →
(3)下列哪一種動物文中沒有出現(xiàn)過?
①猴子
②狗熊
③河貍
④穿山甲
(4)跟在穿山甲后面看熱鬧的是哪一種動物?
①刺猬
②猴子
③狐貍
④狗熊
(5)穿山甲為什么過來看熱鬧?
①以為地上有寶貝
②以為發(fā)生了大事
③以為有便宜可占
④以為蜂巢掉到地上
(6)讀了短文,你覺得動物們發(fā)生戰(zhàn)爭的原因是什么嗎?
①因為動物們太貪心
②因為動物們都想看個明白
③因為動物們太調(diào)皮
④因為動物們都被擠痛碰痛
16.口語交際訓練場。
知道嗎?用裝雞蛋的紙殼雞蛋托竟然可以做一條神氣的龍。請小朋友根據(jù)下面幾幅圖的提示,把制作龍的步驟排一排(填序號)。
①把剪好的蛋托涂上顏色
②把涂好顏色的蛋托串起來
③在串好的蛋托上粘眼睛、龍鱗和龍須
④準備材料、工具
→ → →
17.寫作創(chuàng)作坊。
仔細看每一幅圖,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牛媽媽和小牛在干什么?小男孩是怎么做的?結(jié)果怎么樣?小男孩的心情又是怎樣的?請寫幾句話,并試著用上下面的詞語。
2024-2025學年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二年級(上)期中語文試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識字加油站
1.給句子中加點的多音字選擇合適的讀音,填序號。
(1)老師在教 ② 室里教 ① 我們讀書。
(2)這里的人熱情好 ③ 客,待人友好 ④ 。
(3)北京是我國的首都 ⑥ ,我們都 ⑤ 很喜歡這個地方。
(4)爸爸擦干 ⑧ 臉上的汗珠,又接著干 ⑦ 活了。
【解答】(1)教:讀“jià”時意思有教導;教育;使;命令;宗教;政教;教化。讀“jiā”時意思為傳授(知識或技能)。結(jié)合字義和語境應分別讀:jià、jiā。
(2)好:讀“hà”時,意思是喜愛;常容易(發(fā)生某種事情)。讀“h?!睍r,意思是優(yōu)點多的;使人滿意的(跟“壞”相對);(身體)健康;(疾病)痊愈;友愛;和睦;完成;完畢;容易;用在動詞前,表示使人滿意的性質(zhì)在哪方面。結(jié)合字義和語境應分別讀:hà、hǎ。
(3)都:讀“dōu”時,表示總括,除疑問句外,所總括的成分放在“都”前。讀“dū”時,意思是首都。全國最高領導機關所在地;大城市;指以盛產(chǎn)某種東西而聞名的城市。結(jié)合字義和語境應分別讀:dū、dōu。
(4)干:讀“ɡān”時,意思是沒有水分或水分很少(跟“濕”相對);不用水的;加工制成的干的食品;空虛;空無所有;只具形式的。讀“ɡàn”時,意思是事物的主體或主要部分;干部;做;從事;擔任;辦事能力強。結(jié)合字義和語境應分別讀:gān、gàn。
故答案為:
(1)②①;
(2)③④;
(3)⑥⑤;
(4)⑧⑦。
2.根據(jù)拼音寫漢字組成詞語。
【解答】知識:人們在改造世界的實踐中所獲得的認識和經(jīng)驗的總和。
枝葉:枝條和樹葉。
楊樹:一種落葉喬木或灌木。
海洋:海和洋的統(tǒng)稱。
楓樹:一種落葉喬木,世界各地都有。葉片在秋季時會變成紅色。
一封信:由書寫者書寫并交付給他人的信息或消息。
事情:事物的實際情形;人類所作所為及自然界的一切現(xiàn)象或活動。
城市:工商業(yè)、交通運輸都比較發(fā)達,非農(nóng)業(yè)人口集中的地方。通常是周圍地區(qū)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中心。
故答案為:
知 楊 楓 事
枝 洋 封 市
二、字詞句運用
3.照樣子,寫詞語。
【解答】(雪)白:事物+顏色,據(jù)此仿寫。
(彈)鋼琴:動詞+名詞,據(jù)此仿寫。
(五)光十色:詞語含有數(shù)字,據(jù)此仿寫。
故答案為:
桃 橘
拉 吹
一 四
4.給句子中加點的詞語選擇意思相近的詞語(填序號)。
(1)丁丁拿不定主意,很煩惱。 ②
(2)玲玲得意地端詳自己的畫。 ①
(3)五里橋美得令人流連忘返。 ④
(4)海灘上的貝殼五光十色,美麗極了! ③
【解答】(1)煩惱:憂愁苦惱。近義詞是“苦惱”。
(2)端詳:仔細地看。近義詞是“打量”。
(3)流連忘返:表達了深深依戀和不愿離開的意思。近義詞是“依依不舍”。
(4)五光十色:表達了色彩豐富、種類繁多的意思。近義詞是“五顏六色”。
故答案為:
(1)②;
(2)①;
(3)④;
(4)③。
5.連詞成句,并加上標點。
(1)①石橋 ②這里 ③美麗的 ④一座 ⑤有
這里有一座美麗的石橋。
(2)①怎么 ②呢 ③葫蘆 ④落到 ⑤地上
葫蘆怎么落到地上呢?
【解答】①想想“這里”有什么樣的什么,然后連詞成句。
②由“怎么”“呢”可知,這是一個問句,據(jù)此結(jié)合所給詞語完成。
故答案為:
(1)這里有一座美麗的石橋。
(2)葫蘆怎么落到地上呢?
三、選擇大轉(zhuǎn)盤(每道題只有一個正確的選項,填序號)
6.丁丁讀書時遇到“趟”字不認識,應先查什么部首?再查幾畫?( )
A.尚 7畫B.尚 6畫C.走 8畫D.走 9畫
【解答】“趟”用部首查字法應先查“走”,再查8畫。
故選:C。
7.丁丁積累詞語時,寫錯了一個詞語,是哪一個呢?( )
A.B.C.D.
【解答】A.有誤,遲延:耽擱;拖延。故該詞語的第二個字錯誤。
BCD.正確。
故選:A。
8.“災”“守”中的“宀”可能和什么有關系?( )
A.洞穴B.災害C.房屋D.守衛(wèi)
【解答】“災、守”的偏旁是寶蓋兒,帶寶蓋頭的字一般與房屋一類建筑有關。
故選:C。
9.下面哪一組詞語不是全部和天氣有關?( )
A.閃電 雷電B.冰塊 冰雪
C.暴風 暴雨D.雨夾雪 陰轉(zhuǎn)睛
【解答】A.全部和天氣有關,“閃電”“雷電”都是天氣現(xiàn)象中的一種。
B.不全部和天氣有關,“冰塊”不是和天氣直接有關的詞語。
C.全部和天氣有關“暴風”“暴雨”都是典型的天氣狀況。
D.全部和天氣有關“雨夾雪”“陰轉(zhuǎn)晴”都是描述天氣變化的詞語。
故選:B。
10.下面哪一組詞語搭配不恰當?( )
A.一面隊旗B.一群海鷗C.一叢翠竹D.一條石橋
【解答】A、B、C搭配正確。
D.有誤。可改為“一座石橋”。
故選:D。
11.丁丁為了和明明交上朋友,說了謊。你想用下面哪句名言勸說他?(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C.樹高百尺,葉落歸根。D.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解答】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喜歡的,不要強加于別人。給別人的東西,只有一個標準,即以別人意愿為標準。要看別人自己是否愿意,而不能依據(jù)我們的標準來強加給別人。
B.“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的意思是同朋友交往時說話要講誠信。指與朋友交往,說話要誠實、恪守信用。
C.“樹高百尺,葉落歸根”的意思是樹長得再高,落葉還是要回到樹根。比喻離開故土時間再長,最終還是要回歸故土。
D.“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意思是要使小樹成為木料需要很長的時間。而培養(yǎng)一個人才則需要更多的時間,是個長久之計,并且十分不容易。強調(diào)了教育育人的重要性與長期性。
故選:B。
12.下面這張留言條是誰寫的?( )
留言條
小老鼠:
謝謝你幫助了兔奶奶和免小弟,我給你送了新鮮的水果,希望你會喜歡。
兔媽媽
10月21日
A.小老鼠B.兔奶奶C.兔小弟D.兔媽媽
【解答】根據(jù)“署名“兔媽媽”可知,這張留言條是兔媽媽寫給小老鼠的。
故選:D。
13.祖國山河壯麗,有江西的_____,安徽的_____,臺灣的_____,新疆的_____。哪一組順序是正確的呢?( )
A.日月潭 葡萄溝 黃山 廬山
B.廬山 黃山 日月潭 葡萄溝
C.日月潭 黃山 葡萄溝 廬山
D.廬山 日月潭 黃山 葡萄溝
【解答】廬山,又名匡山、匡廬,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市境內(nèi)。介于東經(jīng)115°52′—116°8′,北緯29°26′—29°41′之間。東偎婺源、鄱陽湖,南靠滕王閣,西鄰京九鐵路大通脈,北枕滔滔長江。長約25千米,寬約10千米,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山體呈橢圓形,典型的地壘式塊段山。
黃山:位于安徽省黃山市,原名黟山,唐朝時更名為黃山,取自“黃帝之山”之意。黃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chǎn),世界地質(zhì)公園,中國十大名勝古跡之一,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
日月潭:位于中國臺灣地區(qū)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縣魚池鄉(xiāng)水社村,舊稱水沙連、水社里,又名水潭、龍湖、水鏡,亦名水墨丹青,是中國臺灣外來種生物最多的淡水湖泊之一。
葡萄溝:位于新疆吐魯番市區(qū)東北11公里處,南北長約8公里、東西寬約2公里,是火焰山下的一處峽谷,人口8972人。溝內(nèi)有布依魯克河,主要水源為高山融雪,因盛產(chǎn)葡萄而得名,是新疆吐魯番市的旅游勝地。
根據(jù)語境,結(jié)合常識,可知,依次選“廬山”“黃山”“日月潭”“葡萄溝”。
故選:B。
四、課內(nèi)閱讀積累站
14.課內(nèi)閱讀積累站。
(1)夏 季 里, 農(nóng)事 忙,采桑養(yǎng)蠶又插秧。早起勤耕作,歸來 戴 月光?!短锛宜? 季 歌》
(2)日照 香爐 生紫 煙 ,遙看瀑布掛前 川 ?!锻麖]山瀑 布 》
(3) 湖 中央有個美 麗 的小 島 ,把 湖 水分成兩半:北邊像 圓圓 的太陽,叫日潭; 南 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日月潭》
(4) 有山 皆圖畫, 無水 不文章。
【解答】(1)選自《田家四季歌》。
(2)出自李白的《望廬山瀑布》。
(3)選自《日月潭》。
(4)“有山皆圖畫,無水不文章”對聯(lián),出自清代梁章鉅的《楹聯(lián)叢話全編》。
故答案為:
(1)季 農(nóng)事 戴 季;
(2)香爐 煙 川 布;
(3)湖 麗 島 湖 圓圓 南;
(4)有山 無水。
五、課外閱讀欣賞站
15.
螞蟻 芝麻 戰(zhàn)爭
張秋生
兩只螞蟻撿到一粒香噴噴的芝麻。他們拖著芝麻高興地往家走。半路上,被兩只愛看熱鬧的刺猬看見了。
刺猬在路上放了根草棍,撅著屁股趴在路邊看螞蟻怎么克服障礙的。樹上的兩只猴子看到了,以為地上有什么寶貝,就一陣風似的趕到刺猬身后,看了起來。兩只穿山甲看到了,以為發(fā)生了什么大事,跑了過來,在猴子身后踮起腳,看了起來。兩只狐貍看到了,以為這里有什么便宜可占,飛快地奔了過來,擠在穿山甲的身后。兩只狗熊看到了,以為樹上的蜂巢掉到了地上,趕快挨在狐貍身后。
一個擠一個,擠得太緊了,以至于刺猬再也受不了,他倆使勁兒地豎起滿身的尖刺。被刺痛的猴子往后一仰,撞著了穿山甲;被撞痛了的穿山甲往后一靠,碰痛了狐貍;被碰痛的狐貍往后一退,踩痛了狗熊。于是,一場你推我擠、你踢我拉的混戰(zhàn)開始了。聽說,當螞蟻把香噴噴的芝麻抬回家的時候,大路上那場戰(zhàn)爭還在進行著呢!
(選自《小巴掌童話》,選文有改動)
(1)短文共有 3 個自然段。
(2)短文講了什么事情?請認真讀一讀,按順序排一排。
①動物們擠得動手打起來
②動物們的戰(zhàn)爭進行了很久
③動物們趕到路邊要看個明白
螞蟻撿到芝麻→ ③ → ① → ②
(3)下列哪一種動物文中沒有出現(xiàn)過? ③
①猴子
②狗熊
③河貍
④穿山甲
(4)跟在穿山甲后面看熱鬧的是哪一種動物? ③
①刺猬
②猴子
③狐貍
④狗熊
(5)穿山甲為什么過來看熱鬧? ②
①以為地上有寶貝
②以為發(fā)生了大事
③以為有便宜可占
④以為蜂巢掉到地上
(6)讀了短文,你覺得動物們發(fā)生戰(zhàn)爭的原因是什么嗎?
①因為動物們太貪心
②因為動物們都想看個明白
③因為動物們太調(diào)皮
④因為動物們都被擠痛碰痛
【解答】(1)考查數(shù)自然段。原文通過明顯的格式區(qū)分,每段開頭空兩格,清晰地呈現(xiàn)出三個段落。第一段描述螞蟻撿到芝麻往家走;第二段講述刺猬放草棍看螞蟻并吸引眾多動物前來圍觀;第三段則敘述動物們因擁擠產(chǎn)生碰撞進而引發(fā)混戰(zhàn)以及混戰(zhàn)持續(xù)的情況。
(2)考查內(nèi)容的理解與概括?!皟芍晃浵亾斓揭涣O銍妵姷闹ヂ?。他們拖著芝麻高興地往家走”,這是故事的開端,交代了主角螞蟻和它們的初始行為。接著“刺猬在路上放了根草棍,撅著屁股趴在路邊看螞蟻怎么克服障礙的”,刺猬的行為引發(fā)了后續(xù)連鎖反應?!皹渖系膬芍缓镒涌吹搅?,以為地上有什么寶貝,就一陣風似的趕到刺猬身后,看了起來。兩只穿山甲看到了,以為發(fā)生了什么大事,跑了過來,在猴子身后踮起腳,看了起來。兩只狐貍看到了,以為這里有什么便宜可占,飛快地奔了過來,擠在穿山甲的身后。兩只狗熊看到了,以為樹上的蜂巢掉到了地上,趕快挨在狐貍身后”,這些內(nèi)容詳細描述了其他動物因各自不同的想法紛紛趕來湊熱鬧,都想看個究竟,所以“動物們趕到路邊要看個明白”是合理的情節(jié)推進。而后“一個擠一個,擠得太緊了……被刺痛的猴子往后一仰……被撞痛了的穿山甲往后一靠……被碰痛的狐貍往后一退……于是,一場你推我擠、你踢我拉的混戰(zhàn)開始了”,生動展現(xiàn)了因過度擁擠導致動物們身體接觸產(chǎn)生疼痛從而引發(fā)戰(zhàn)爭,即“動物們擠得動手打起來”。最后“聽說,當螞蟻把香噴噴的芝麻抬回家的時候,大路上那場戰(zhàn)爭還在進行著呢”表明動物們的戰(zhàn)爭持續(xù)了很長時間,“動物們的戰(zhàn)爭進行了很久”符合故事結(jié)局。即:首先,螞蟻撿到芝麻往家走,然后刺猬設置障礙看螞蟻,這吸引了其他動物趕來想看個明白。接著因為動物們擠得太緊引發(fā)混戰(zhàn),最后提到當螞蟻把芝麻抬回家時戰(zhàn)爭還在進行,說明戰(zhàn)爭持續(xù)了很久。故依次選擇③、②、①。
(3)考查內(nèi)容的理解與概括。仔細閱讀原文,文中依次提及了刺猬、猴子、穿山甲、狐貍、狗熊等動物,而“河貍”從未在文中出現(xiàn),故選③。
(4)考查對語段的閱讀理解。原文中“兩只穿山甲看到了,以為發(fā)生了什么大事,跑了過來,在猴子身后踮起腳,看了起來。兩只狐貍看到了,以為這里有什么便宜可占,飛快地奔了過來,擠在穿山甲的身后”,可以清晰地確定是狐貍跟在穿山甲后面,選③。
(5)考查對語段的閱讀理解。文中語句“兩只穿山甲看到了,以為發(fā)生了什么大事,跑了過來”,所以穿山甲是因為以為發(fā)生了大事才過來湊熱鬧,故選②。
(6)考查對語段的閱讀理解。動物們發(fā)生戰(zhàn)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①因為動物們太貪心:刺猬、猴子、穿山甲、狐貍、狗熊看到前面的動物在圍觀,都以為有便宜可占,這種貪心促使他們不斷擠上前去,最終導致混亂局面的發(fā)生。②因為動物們都想看個明白:兩只刺猬愛看熱鬧趴在路邊看螞蟻如何克服障礙,后面的猴子、穿山甲等動物也都是因為好奇想看個究竟而紛紛趕來,一個擠一個,最終引發(fā)了戰(zhàn)爭。故選①、②。
故答案為:
(1)3;
(2)③①②;
(3)③;
(4)③;
(5)②;
(6)①②。
六、口語交際訓練場
16.口語交際訓練場。
知道嗎?用裝雞蛋的紙殼雞蛋托竟然可以做一條神氣的龍。請小朋友根據(jù)下面幾幅圖的提示,把制作龍的步驟排一排(填序號)。
①把剪好的蛋托涂上顏色
②把涂好顏色的蛋托串起來
③在串好的蛋托上粘眼睛、龍鱗和龍須
④準備材料、工具
④ → ① → ② → ③
【解答】根據(jù)圖片的提示,制作龍的步驟是首先準備材料、工具;然后把剪好的蛋托涂上顏色;接著把涂好顏色的蛋托串起來,在串好的蛋托上粘眼睛、龍鱗和龍須;最后在串好的蛋托上粘眼睛、龍鱗和龍須,一條神氣的龍就做成了。
故答案為:
④①②③
七、寫作創(chuàng)作坊
17.寫作創(chuàng)作坊。
仔細看每一幅圖,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牛媽媽和小牛在干什么?小男孩是怎么做的?結(jié)果怎么樣?小男孩的心情又是怎樣的?請寫幾句話,并試著用上下面的詞語。
【解答】由圖畫中我們看到:第一幅圖畫寫了牛媽媽和小牛在小朋友家的地里吃麥苗,小朋友使勁地牽牛媽媽出來。第二幅圖畫寫了可是牛媽媽紋絲不動,急得小朋友大哭。第三幅圖畫寫了忽然小朋友想辦法把小牛趕出自家的麥地,牛媽媽可能會跟出來,他拿起一條樹枝追趕小牛。第四幅圖畫寫了牛媽媽緊跟著跑了出來,把小朋友高興地跳了起來。給小朋友取名小明。
故答案為:
小明看到牛媽媽和小牛在自己家地里吃麥苗,就使勁地牽牛媽媽出來,雖然牽拉得很辛苦,可是牛媽媽紋絲不動,急得小明大哭。忽然小明想到了辦法:把小牛趕出自家的麥地,牛媽媽可能會跟出來。他拿起一條樹枝追趕小牛,牛媽媽緊跟著跑了出來,小明高興地跳了起來。
①jiā
②jià
③hà
④hǎ
⑤dōu
⑥dū
⑦gàn
⑧gān
zhī
yáng
fēng
shì
識
樹
樹
情
葉
海
一 信
城
(雪)白
紅
黃
(彈)鋼琴
二胡
笛子
(五)光十色
動不動
海為家
①打量
②苦惱
③五顏六色
④依依不舍
辛苦
辦法
高興
①jiā
②jià
③hà
④hǎ
⑤dōu
⑥dū
⑦gàn
⑧gān
zhī
yáng
fēng
shì
知 識
楊 樹
楓 樹
事 情
枝 葉
海 洋
一 封 信
城 市
(雪)白
桃 紅
橘 黃
(彈)鋼琴
拉 二胡
吹 笛子
(五)光十色
一 動不動
四 海為家
①打量
②苦惱
③五顏六色
④依依不舍
辛苦
辦法
高興
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2024-2025學年二年級上學期期中語文試卷,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我會拼一拼,寫一寫,下列加點字讀音一樣的是哪一組?,下列詞語中有錯別字的是哪一項?,生活中常見的水有多種形態(tài)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共9頁。
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共10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