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考生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 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 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jié)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 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在郭沫若和惠特曼的詩歌意象群中,“海洋”都占據(jù)了重要地位。二者是以影響關系存在的,惠特曼海洋詩的風格改變了中國傳統(tǒng)詩歌中提及海洋時的情感。
受儒道自然觀的影響,中國傳統(tǒng)詩歌中的大海往往只是人們觀賞的景象,詩人大都是借景抒情,表現(xiàn)人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傳統(tǒng)“發(fā)乎情、止乎禮”的詩歌教義往往限制著古代詩人想要酣暢淋漓地抒情達意的愿望。《唐詩三百首》里有很多嵌有海的詩句,如白居易寫“忽聞海上有仙山”,李白有“直掛云帆濟滄?!钡?,但海洋在這些詩里,沒有像日、花、江、河那樣成為詩人謳歌的正面對象,它只不過是一種抽象的地理遙遠的概念。“五四”的時代精神呼喚著狂飆突進的詩風,只有充滿高于人類力量的自然物象才能和這一時代精神契合。于是,新詩的先驅(qū)們從惠特曼詩歌中汲取精神,對中國傳統(tǒng)詩歌理論和實踐進行大膽改造。
這種創(chuàng)造體現(xiàn)在主體對大海的態(tài)度上,就是從畏懼向渴望征服轉(zhuǎn)變。古詩中海的形象表現(xiàn)出慷慨悲涼的在少數(shù),表現(xiàn)變幻莫測、詭異奇絕居多,這里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心理,即對大海的神秘莫測的恐懼情感與隔膜態(tài)度?;萏芈娭袧M是由氣勢恢宏的大海激發(fā)而出的直面挑戰(zhàn)的勇氣和毅力,給了郭沫若等很多現(xiàn)代詩人以很深的啟發(fā)。在《立在地球邊上放號》中,詩人展現(xiàn)出海洋的博大神秘、勢不可擋的氣勢。相比于古詩中溫柔婉轉(zhuǎn)、發(fā)乎情止乎禮的抒情,郭沫若詩中的海洋之形、聲、味以直觀真切的感受洗滌了讀者的內(nèi)心世界。詩人仿佛置身地球之外,像是在太空中俯視地球這顆藍色星球的全貌。在詩人眼中,海洋是“無限”的,是有著能夠推倒地球的力量的。對于海洋力量的贊美抒發(fā)了一種借助海洋無窮的力量推翻已有的存在的渴望。詩人渴望毀壞和創(chuàng)造,而這種渴望在海洋勢不可擋的氣勢面前達到了頂峰。詩人在此刻對海洋的情感是充滿征服欲望的。
郭沫若這種由傳統(tǒng)詩歌意象發(fā)展出的新意象受到了惠特曼的影響?;萏芈恫萑~集》中的《海流集》借助海洋意象書寫人對自然的征服欲望,其中的海洋意象都是自然之力與征服欲望的載體。與其他溫婉輕柔的愛情詩不同,惠特曼筆下哪怕是描寫愛情這樣柔軟的心靈感受,也要使用充滿力量感的大海作為背景環(huán)境。
總之,同樣是寫海洋,與中國古代詩歌相比,郭沫若筆下的大海更加浪漫化,抒情主人公的情感也絲毫不受約束,征服與創(chuàng)造的情感被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萏芈娭谐錆M激情的大海促使了郭沫若海洋詩發(fā)生這種從節(jié)制、敬畏到創(chuàng)造、征服的情感轉(zhuǎn)變。
(摘編自陳子堯《惠特曼海洋詩對中國新詩中海洋意象的影響》)
材料二:
中國古代文學中海意象的主題史研究近年已取得不少成果,王立的《心靈的圖景———文學意象的主題史研究》,專章討論了中國古典文學中的海意象的淵源和歷史流變,著重指出在《山海經(jīng)》等上古文本及秦皇漢武海上求仙實踐的影響下,中國古典文學綿亙著一個海上仙話想象的抒情和敘事傳統(tǒng),文學中的海意象屬于古典意義的游仙主題系統(tǒng)。
中國近代史以來,海洋不再是表達想象欲望的詩意所在,而一躍成為現(xiàn)實挑戰(zhàn)的地理存在,一種嶄新的海洋文化地理觀得以確立。自此之后,文學中的海意象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近代作家們超越了已定型化了的古代海洋意象系統(tǒng),重新生成具有近代思想內(nèi)涵的意象,用以表達感時憂國的現(xiàn)實精神和抒發(fā)民族復興的理想。
近代詩歌中的海洋意象大多不局限于僅作背景揭示功能,它已融入新時代精神和創(chuàng)作主體的人格情趣。從意象共時性傳播角度看,海洋意象的潮動反映了中國社會由封閉走向開放的歷史轉(zhuǎn)型,體現(xiàn)了近代知識分子感時憂國、救亡圖存的基本精神導向,因而海洋意象實際上已成為具有象征意義的有機的符號系統(tǒng)。梁啟超的《二十世紀太平洋歌》便是有力的例證。這首詩以汪洋恣肆的氣魄、深蘊的象征意義創(chuàng)造了近代海洋詩的最高范例。在這里,太平洋已成為作者表達激情和理想的整體象征意象,它不但是情感觸媒,而且已變成人格化的精神力量,寄寓了梁啟超對新世紀民族復興的強烈期盼。
“五四”新文學一方面賡續(xù)了感時憂國的近代文學精神,另一方面又開拓了個性主義的新境界??耧j突進的時代精神使得海洋意象不但用來表達現(xiàn)實憂患意識,同時也成為創(chuàng)作主體個性張揚、自我表現(xiàn)的符號載體。《女神》的許多篇什把海意象的這種強烈的個性特征推至極端。大海意象在這部詩集中的重要地位不可忽視,它往往與“太陽”意象一起表達詩歌主題。郭沫若以其惠特曼式的激昂筆調(diào),通過對大海的壯麗和力量的謳歌,表達了破舊立新的時代精神,如在《立在地球邊上放號》中,詩人借用北冰洋的壯麗,太平洋的浩瀚及偉力,抒發(fā)了他內(nèi)心強烈的情緒,海洋的滾滾洪濤蘊含著無盡的力量,它毀壞,它創(chuàng)造。在這首詩里,“海洋”顯然成為主導性的象征意象,它昭示著“五四”時代雷霆萬鈞的狂飆精神,它毀滅舊世界,呼喚著光明的未來。
從主題史角度看,海意象的流變史無疑對中國文學的“現(xiàn)代性”探討提供了有意義的樣本:海意象內(nèi)涵的重新生成顯示了具有“現(xiàn)代性”表征的近代文學與中國古典文學的重大分野,而海意象在現(xiàn)代文學中的多元流變則昭示著這種現(xiàn)代性的復雜特征。
(摘編自陳旋波《“海洋”的抒情與敘事:中國文學現(xiàn)代性的意象探討》)
1. 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 受傳統(tǒng)“發(fā)乎情、止乎禮”詩歌教義的影響,古代詩人通常會把大海作為普通景物來觀賞,而不是當作謳歌的正面對象。
B. 大海在唐詩里常是一種抽象的地理遙遠的概念,而在“五四”時期的新詩中被賦予了時代精神,這體現(xiàn)了新詩作者的大膽革新。
C. 惠特曼筆下那些描寫愛情的詩歌,與其他溫婉輕柔的愛情詩有所不同,它以氣勢恢宏的力量感來取代柔軟的心靈感受。
D. 梁啟超的《二十世紀太平洋歌》在意象的內(nèi)涵等方面取得突破,超越了郭沫若等人的詩歌成就,成為近代海洋詩的最高范例。
2. 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 材料一分析了惠特曼的詩歌與中國現(xiàn)代詩歌之間的聯(lián)系,認為“五四”時代精神是從惠特曼詩歌中汲取的養(yǎng)分。
B. “五四”時期新詩先驅(qū)們不再認為大海變幻莫測,而開始轉(zhuǎn)向?qū)Υ蠛5恼鞣?,這與惠特曼詩歌的影響有關。
C. 《海流集》中借助海洋意象所表達出來的征服自然的精神深刻影響了郭沫若,成為郭沫若詩集《女神》的核心思想。
D. 在新的海洋文化地理觀確立之后,近代文學作品中的海洋意象發(fā)生了根本變化,成為具有近代思想內(nèi)涵的意象。
3. 下列對材料一和材料二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材料一列舉《唐詩三百首》中的一些詩句,意在論證中國傳統(tǒng)詩歌中大海意象客觀存在的內(nèi)涵缺陷。
B. 材料一末段重點論述了相對中國古代詩歌而言,郭沫若詩歌中大海意象的變化,以及變化的原因。
C. 材料二第一段所舉王立的著作,是中國古代文學中海意象主題史研究近年來取得若干成果的一個例證。
D. 兩則材料都將中國詩歌中的海洋意象作為論證話題,所舉詩例也都以抒情詩為主,而論證目的卻有所不同。
4. 請結(jié)合材料二,簡要概括中國文學中海意象內(nèi)涵的變化。
5. 兩則材料對詩歌《立在地球邊上放號》的分析內(nèi)容有哪些共同之處?請簡要概括。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三走嚴莊(節(jié)選)
茹志鵑
部隊天天行軍,有時五十里,有時七十里,大片大片的土地從我們腳下伸展開去。地里的麥種,不畏嚴寒,不畏風霜,發(fā)芽出苗,然后綠茵茵地滿鋪在黑土上。 1948 年的春上,麥子才一拃高,我二次來到嚴莊。
我趕到嚴莊時天已大黑。 迎面撲來一股強烈的布焦臭,我的心不禁怦怦跳起來,我們在東面消滅的那股敵人,可能正是走嚴莊過去的。嚴莊怎樣了?收黎子怎樣了?我一彎腰,朝莊里小跑起來。
剛進莊,見旁邊大槐樹上綁著一個人,原來是給我們槍斃了的惡霸地主獨眼狼的婆娘,她面對莊里,垂著頭。莊里許多草房只剩下殘缺焦黑的泥墻。 燒剩的焦木斷梁已整齊地堆在一起。朦朧的星光下,嚴莊顯得安靜而又嚴峻。
在來全家原來的屋基角落上,一個臨時搭起來的茅草庵里,我見到了收黎子。 她稍稍黑瘦了些,正席地坐在一層薄薄的麥秸上,靜靜地低著頭,在油燈下專心一意地修理一只篩子。她將那極細的馬尾,在篩子的破洞上慢慢地織出經(jīng)緯,織得是那么細,那么密。 仿佛,她仍坐在家里的暖炕上,外面那倒塌的泥墻,也并不存在。?。?收黎子,你是看不見,還是全不在乎?卻是靜靜地低著頭,在準備麥收用的工具。
她一抬頭看見我,朝我笑了笑,站起身團團轉(zhuǎn)地忙了起來。她開開鍋蓋,拿拿水瓢,抱一把草,又打開一個什么包包。手忙腳亂半天,給我端來了一碗熱水。
我看看屋里只有她一個人,便問道:“小全呢?”
收黎子把眼光避開了,停了一會兒說道:“你知道,分了地以后,小全是多高興,種上了麥以后,他就老去地里望,計算著今年過年吃白面餃子。咱們分的那塊地就靠著莊,你是知道的。 敵人來了以后我們都蹲在野地里,可孩子還惦念那塊麥地,求我說:‘娘,我人小,讓我悄悄回去看一下吧!’獨眼狼的婆娘把蔣軍的官兒請到家里供起來,要報仇祭夫,又是倒算,我能讓小全回村嗎?誰料到半夜里我打了一個盹,這孩子就跑回去了……”收黎子停住了話,把油盞里的燈草撥了撥,壓抑了一下感情。
這時擋風的草簾子掀開,鉆進來一個老頭,問道:“來全家的,那婆娘討口水喝,給不給?”
“不給?!蔽矣X得這老頭問得多余。
“給吧! 老爹,讓她活著看看咱們的天下。”收黎子平靜地跟那老頭說著,完全像個指揮員。 那老頭“噯”了一聲,信服地走了。收黎子回過頭來,又接著說下去。
收黎子發(fā)現(xiàn)小全不見了,她知道孩子上哪里去了,也知道孩子回不來了。她不哭也不作聲,只是呆呆地坐著,一直等到日頭傍山,才開口對大伙說:
“我悄悄去看一眼,看一眼就死心了?!闭f著就走了,誰也攔不住。 莊里人怕她有閃失,就趕緊派人去找來全。
蔣軍最忌怕的夜,即將開始了。收黎子連爬帶走,來到嚴莊西頭的土崗上。她看見焦黑的嚴莊在冒煙,火舌舐過的門洞,像一張張烏黑的大嘴。幾個蔣軍縮著頭抱了槍,踢著地上的枕頭、筷子在放哨。
“小全在哪里?……”嚴莊沉默著。
收黎子忽然明白,僅僅把反動派從嚴莊趕跑是不行的,是敵人,就得干脆徹底地消滅。
這時來全從側(cè)旁爬來。他沒說話,只是把她帶到東頭獨眼狼屋后的松林里。屋前的場地上傳來一個孩子的喊聲:“不!我不跪!”是小全!收黎子心發(fā)顫了,一把奪過丈夫手上的槍……
二十年前,收黎子九歲的時候,母親交不起獨眼狼家的租子,就在這塊場地上,地主要她下跪兩片瓦,上舉兩塊磚,朝北跪一宿。寒冬臘月,收黎子就趴在娘身邊,哀哀地哭了一宿。第二天,娘臉上蓋了一層霜,就在這塊場地上咽的氣。
“砰”的一聲槍響了,敵人頓時驚慌失措。收黎子顫顫地拿著槍,挺立在松林前面,雖然沒打到敵人,她也覺得快意。嚴莊不再沉默了。
收黎子把燈火撥得更亮,然后說道:“我從來也沒想到,槍,竟是那么好,那么重要?!?br>“獨眼狼的婆娘逮住了,你們準備怎么處理?”
收黎子抬起眼看著我,然后一字一字地道:“怎么處理?咱有政策,咱也不打她,不罵她,只要她站在那里,看著我們把新屋蓋起,看著我們喝甜的吃香的?!?br>收黎子還需要什么慰藉嗎?從她那里,我只感到一種強烈的自信和力量。
那個老頭又來了:“來全家,燒剩下的木料都歸攏了,看樣子,家家都缺大梁料??!”
收黎子沉吟著沒作聲,老頭子掏出煙袋,蹲在一邊抽煙,耐心地等候收黎子考慮。
“老爹,我說自家有樹的,就放自家的樹,自家沒樹的,就到獨眼狼屋后松林里去砍,你說行不行?”
“行!”老頭子像剛才一樣,信服地應了一聲,抬腿就走。 “我跟你一起走,再和大伙商量商量看?!笔绽枳诱f完鉆出草庵。
我靠坐在地鋪上閉了眼,過去那個嫻靜溫順的收黎子似乎還端坐炕上。不過,這形象很
快地退遠去,迅速近來的是一個臉孔黑黝、動作敏捷的婦女,她站在松林里,對綁在樹上的婆娘莊嚴地說道:“看著!看我們蓋新屋,看我們吃香喝甜!”
燈光在搖曳,我蒙眬地睡去。
我給一陣煙嗆醒了,睜眼一看,收黎子坐在門邊的缸灶后燒火,隔著淡淡的白煙,越發(fā)顯得沉靜柔和。
好了,我要看的已看到了。我決定要走了。
我離開嚴莊,卻覺得收黎子總跟著我。 不管是在深夜還是清晨,只要我們輕輕一叩老鄉(xiāng)的門,她就會立即跑來拔栓開門,我們累了餓了,立即會有熱熱的洗腳水,滾燙的地瓜湯或是小米粥,我們的腳上穿著她縫的襪子、她做的鞋。
(有刪改)
【注】《三走嚴莊》以淮海戰(zhàn)役為背景,寫“我”三次到嚴莊的見聞。前文寫了“我”和老馬第一次到嚴莊,組織嚴莊貧雇農(nóng)團結(jié)起來斗地主分田地的事。本節(jié)選部分講述的是第二次到嚴莊的故事。
6. 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我”趕到嚴莊時聞到一股強烈的布焦臭,立刻擔憂起嚴莊和收黎子,于是朝著莊里一路小跑,這顯示出“我”當時焦急緊張的心理。
B. 嚴莊群眾分地種了麥以后,小全常常跑去地里望,敵人進莊以后,他忍不住又偷跑回去村里,表現(xiàn)出一個貧苦孩子對自家麥地惦念。
C. 二十年前收黎子目睹了母親受難而死,如今親生骨肉又被敵人殺害,這讓收黎子認清了敵人的兇殘本性,悟出了“槍”的重要性。
D. 逮住獨眼狼的婆娘后,收黎子依照政策辦事,要讓她親眼看著人民生活變好,既體現(xiàn)出她的思想覺悟,也展現(xiàn)了她不計前嫌的樸素情懷。
7. 下列對文本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小說開篇對地里麥種的描寫具有夸張意味,麥種不畏嚴寒風霜,發(fā)芽出苗,暗示了人民群眾反抗反動派的英勇無畏的精神和力量。
B. “我”剛進嚴莊時,看到“燒剩焦木斷梁已整齊地堆在一起”,這與后文寫嚴莊群眾在收黎子的帶領下重建家園的情節(jié)形成呼應。
C. 小說將把火舌舐過的門洞比喻成“一張張烏黑的大嘴”,既形象描寫出嚴莊遭到蔣軍屠戮的慘狀,也含蓄地表達出收黎子對小全命運的擔憂。
D. 文中一個村民老頭兩次前來征詢收黎子意見時,都顯露出“信服”的態(tài)度,這襯托出收黎子有思想有見識,深得村民信任的形象。
8. 小說在敘述小全慘遭毒手的經(jīng)過時,先由收黎子講述,然后變?yōu)椤拔摇钡闹v述,請簡要分析這樣寫的好處。
9. 本文在表現(xiàn)收黎子的形象時,運用了較多的細節(jié)描寫,請指出三處細節(jié)并簡要分析。
二、古代詩文閱讀(35 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僧貫休,俗姓姜氏。七歲出家為童侍,日誦《法華經(jīng)》一千字,耳所暫聞,不忘于心。 嘗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時人多為驚異。貫休工篆隸草書,好事者多號曰“姜體詩”,與僧齊己并名。有《寶月集》一卷,《西岳集》四十卷。貫休性落落不拘小節(jié),每于通衢徒步,行嚼果子。初來蜀時,過詣韋莊,而馮涓適至,遂與相見,欣然撫手曰:“我與爾叔有分?!变概?,拂衣去;他日過從,竟不逢迎。 貫休謂人曰:“我得得和尚為渠入蜀,何意見怪!”其率略多如此。
(節(jié)選自《十國春秋》)
材料二:
貫休,字德隱,婺州蘭溪人。 風騷之外,尤精筆札。 初,昭宗以武肅錢镠平董昌功,拜鎮(zhèn)東軍節(jié)度使,自稱吳越王。 休時居靈隱,往投詩賀,中聯(lián)云:“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蔽涿C大喜,然僭侈之心始張,遣諭令改為“四十州”,乃可相見。 休答曰:“州亦難添,詩亦難改。 余孤云野鶴,何天不可飛!”拂袖而去。 至蜀,以詩投孟知祥云:“一瓶一缽垂垂老,萬水千山得得來?!敝榇髳?,呼為“得得和尚”,非常尊禮之。 及王建僭位,一日游龍華寺,召休坐令口誦近詩時諸王貴戚皆侍休意在箴戒,因讀《公子行》曰:“錦衣鮮華手擎鶻,閑行氣貌多陵忽。稼穡艱難總不知,五帝三皇是何物?!苯ú粣?,然敬事不少怠也,賜號“禪月大師”。后順寂,敕塔葬丈人山青城峰下。有集三十卷,今傳。休,一條直氣,海內(nèi)無雙,意度高疏。學問叢脞,天賦敏速之才。筆吐猛銳之氣,樂府古律,當時所宗。
(節(jié)選自《唐才子傳》)
10. 材料二中畫波浪線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召休A坐B令C口誦近詩D時諸王E貴戚F皆侍G休H意在箴戒
11. 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過詣韋莊”的“詣”指拜訪,與《桃花源記》中“詣太守”的“詣”意思相同。
B. “而馮涓適至”與《歸園田居(其一)》中“少無適俗韻”兩句中“適”的意思相同。
C. 風騷,本是《詩經(jīng)》和《離騷》的合稱,后泛指詩文,文中指貫休擅長寫作詩歌。
D. 樂府,詩體名,漢代樂府官署所采制的詩歌,后世把這類詩歌或文人模擬的作品也叫作樂府。
12. 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貫休性格灑脫,經(jīng)常在大街上邊走邊嚼果子,還曾經(jīng)與另一個僧人隔著籬墻討論詩歌,他的這些不拘禮法行為令當時的人感到驚異。
B. 貫休為人粗疏直率,與馮涓首次相見就以長輩自居,致使馮涓憤然離開,而貫休竟然對此渾然不知,后來被馮涓冷落。
C. 錢镠平定董昌之亂有功而升官,貫休前去獻詩祝賀,但對錢镠提出的改詩要求心生不滿,拂袖而去。
D. 貫休先是在蜀地因投獻詩歌受到孟知祥禮遇,后來在王建游龍華寺時,他誦讀《公子行》進行勸誡,王建心中不快,但對他的恭敬態(tài)度絲毫不減。
13. 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我得得和尚為渠入蜀,何意見怪!
(2)然僭侈之心始張,遣諭令改為“四十州”,乃可相見。
14. 貫休有哪些顯著的才華?請聯(lián)系兩則材料簡要概括。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可 惜
杜 甫
花飛有底急?老去愿春遲。
可惜歡娛地,都非少壯時。
寬心應是酒,遣興莫過詩。
此意陶潛解,吾生后汝期。
【注】這首詩作于唐肅宗上元二年,時杜甫居成都草堂。
15. 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這首五言律詩共八句四聯(lián),首句及偶句押韻,并且一韻到底,中間兩聯(lián)各自對仗。
B. 花開花謝本有時節(jié)規(guī)律,詩人卻用反問手法責怪花飛太急,情感濃郁。
C. 詩人雖人在成都,卻心系長安,對往日少壯時在京城的歡娛生活表達出留戀之情。
D. 相較于《登高》中“潦倒新停濁酒杯”而言,本詩以酒寬心的情感顯得沖淡平和。
16. 這首詩以“可惜”為題,聯(lián)系全詩,簡要分析“可惜”的原因是什么。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作者借《詩經(jīng)》中寫姑娘思念心上人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達了自己渴望得到賢才的心理。
(2)《夢游天姥吟留別》中,詩人想象自己穿上登山特制鞋,攀登陡峭山路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猿”雖然生活于人類不常到的地方,卻時常被寫進古詩文中,用以營造悲涼的氣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語言文字運用(20 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 )。這些公共服務面向大眾,隨需而用,如同水、電、氣一樣,源源不斷地流向各行各業(yè),進入普通人的生活。 目前,全球已有120余個國家和地區(qū)使用中國北斗系統(tǒng)。
① ,西方國家在幾乎所有高科技領域都對我們實施嚴厲的技術(shù)封鎖,想要突破外國的技術(shù)封鎖困難重重。北斗團隊八萬多名科學家懷著對國家沉甸甸的使命感和有召即來的責任擔當,經(jīng)過二十多年 ② 地攻堅克難,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建設道路。
需要著重指出的是,北斗系統(tǒng)是國之重器。市場上所謂的“北斗產(chǎn)品”,往往只是某一企業(yè)的產(chǎn)品,并不能代表北斗系統(tǒng)。北斗系統(tǒng)和依托北斗系統(tǒng)從事開發(fā)的廠家是兩回事,不能 ③ 。北斗系統(tǒng)盡管在太空中組成“星座”,具備了導航定位等能力,但其具體使用,則是第三方軟件或硬件,即“北斗產(chǎn)品”來實現(xiàn)的。當前,在交通運輸、農(nóng)林漁業(yè)、水文監(jiān)測、氣象測報、通信系統(tǒng)、電力調(diào)度、公共安全等領域,北斗系統(tǒng)的行業(yè)應用早已如火如荼,產(chǎn)生了顯著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8. 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
19. 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 可增刪少量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
20. 將下面的信息整合成一個單句填入文中括號里。要求:與后文銜接緊密,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可適量增刪詞語。
①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于2020年7月31日正式建成開通
②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是我國建設的巨型復雜航天系統(tǒng)
③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向全球提供導航、定位和授時服務
④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具有獨立自主、開放兼容的特點
⑤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提供的服務具有開放、免費、高質(zhì)量的特點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如果不是有人發(fā)明了火車,如果不是有人把鐵軌鋪進深山,你怎么也不會發(fā)現(xiàn)臺兒溝這個小村。它和它的十幾戶鄉(xiāng)親,一心一意掩藏在大山那深深的皺褶里,從春到夏,從秋到冬,默默地接受著大山任意給予的溫存和粗暴。
然而,兩根纖細、閃亮的鐵軌延伸過來了。它勇敢地盤旋在山腰,又悄悄地試探著前進,彎彎曲曲,曲曲彎彎,終于繞到臺兒溝腳下,然后鉆進幽暗的隧道,沖向又一道山梁,朝著神秘的遠方奔去。
不久,這條線正式營運,人們擠在村口,看見那綠色的長龍一路呼嘯,挾帶著來自山外的陌生、新鮮的清風,擦著臺兒溝貧弱的脊背匆匆而過。它走得那樣急忙,連車輪碾軋鋼軌時發(fā)出的聲音好像都在說:不停不停,不停不停!是啊,它有什么理由在臺兒溝站腳呢? 臺兒溝有人要出遠門嗎?山外有人來臺兒溝探親訪友嗎?還是這里有石油儲存,有金礦埋藏?臺兒溝,無論從哪方面講,都不具備挽住火車在它身邊留步的力量。
21. 下列句子中的“綠色”和文中加點處的“綠色”,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 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大力推行綠色發(fā)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B. 選擇綠色出行方式,能給城市的交通減輕一點負重,給自然少添一些污痕。
C. 從滿目蒼黃到千頃澄碧,新疆柯柯牙主動作為,書寫了荒漠上的綠色傳奇。
D. 當前,中部地區(qū)多個農(nóng)業(yè)大省積極發(fā)展綠色農(nóng)業(yè),擦亮了農(nóng)業(yè)發(fā)展的底色。
22. 請結(jié)合原文,從修辭手法角度分析文中畫橫線部分的表達效果。
四、寫作(60 分)
23.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為旨歸,卻足以為成功鋪就通天大道?!兑怨そ尘竦褡習r代品質(zhì)》
紅燭??!/“莫問收獲,但問耕耘。”————《紅燭》
請綜合理解教材中這兩句話,結(jié)合自身生活體驗寫一篇文章,講述你的見聞或經(jīng)歷,也可表達看法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這是一份遼寧部分學校2023_2024學年高三語文上學期期中大聯(lián)考試題含解析,共12頁。
這是一份2024保定部分學校高一上學期1月聯(lián)考試題語文PDF版含解析,共16頁。
這是一份2024遼寧部分學校高三上學期期中大聯(lián)考試題語文含解析,共12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