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地理試題(A卷)
溫馨提示:
1. 本試卷分第Ⅰ卷和第II卷兩部分。滿分100分??荚囉脮r60分鐘。
2. 答卷前,考生務必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規(guī)定的位置。
3. 第Ⅰ卷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 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4.第Ⅱ卷必須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相應的位置,不能寫在試題卷上; 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 不準使用涂改液、膠帶紙、修正帶。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第Ⅰ卷 (選擇題 共50分)
一、選擇題(共25小題,每題2分,共50分。每題四個選項,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充足的食物和適當?shù)臏囟仁区B類繁衍生息的最基本條件,正因如此,鳥類才有了遷徙現(xiàn)象,往返路線基本一致。下圖為示意天?在我國境內的主要棲息地和基本路線,據(jù)此完成下面1-3題。
1. 據(jù)材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需要越冬時,天鵝會由南向北遷移
B. 我國境內遷徙路線①比②氣候更濕潤
C. 天鵝的越冬地集中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
D. 天鵝的遷徙停歇地大部分位于亞熱帶
2. 甲地是天鵝在我國最北的越冬地,這里適合越冬的條件是( )
A. 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冬暖夏涼
B. 地處高原,地勢平坦、開闊
C. 多冰川、高山湖泊,水源充足
D. 東西走向的山脈阻擋冬季風,氣候溫暖
3. 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
A. ①路線穿越了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B. ②路線穿越干旱區(qū)、半干旱區(qū)
C. ③路線大部分穿越了內流區(qū) D. 天鵝最北停歇地乙地緯度較高,為極地氣候
4. 冬季海南島天氣炎熱,樹木蔥郁,黑龍江沿岸卻冰天雪地、銀裝素裹,形成這種差異的影響因素是 ( )
A. 緯度位置 B. 海陸位置 C. 經度位置 D. 半球位置
下圖為我國“四個省區(qū)輪廓圖”,讀圖完成下面5-11題。
5. 有些山脈構成省區(qū)的分界,下列關于各山脈名稱及分界線說法正確的是( )
A. ①為太行山,位于山西省和山東省的分界線上
B. ②為武夷山,位于福建省和江西省的分界線上
C. ③為祁連山,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和青海省的分界線上
D. ④為巫山,位于湖北省和四川省的分界線上
6. 下列山脈中,走向與①山脈一致的是 ( )
A. 橫斷山脈 B. 雪峰山 C. 阿爾泰山 D. 陰山
7. 圖中山脈是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分界線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 圖中山脈均是我國重要地形區(qū)的分界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①山脈東側是華北平原 B. ②山脈西側是云貴高原
C. ③山脈北側是準噶爾盆地 D. ④山脈東側是東北平原
9. 甲乙丙丁四省區(qū)屬于右圖所示氣候類型的是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0. 圖中山脈兩側的氣候類型明顯不同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1. 丙省中人口較多的少數(shù)民族是( )
A. 維吾爾族 B. 回族 C. 蒙古族 D. 藏族
天氣與人類的活動息息相關。下圖為2022年5月30 日8時一5月31 日8時“我國降水量預報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2. 此時,內蒙古高原盛行( )
A. 東南風 B. 西南風 C. 西北風 D. 東北風
13. 此時, 降水極大值在( )
A. 貴州省 B. 福建省 C.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 D.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14. 該時段, 黃河中下游( )
A. 春雨綿綿 B. 寒風凜冽 C. 適合露天晾曬 D. 河湖水位暴漲
2024年1月24日,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已經發(fā)射在軌整整1000天。左圖示意天和核心艙某時刻過境我國的運行軌跡,右圖示意地球公轉,讀圖完成下面15-17題。
15. 左圖中天和核心艙運行軌跡穿過我國的省級行政區(qū)域包括( )
A. 新、甘、蜀 B. 藏、晉、冀 C. 川、滇、贛 D. 青、津、遼
16. 此日,地球繞日公轉運行在右圖中的位置是( )
A. ①②之間 B. ②③之間 C. ③④之間 D. ④①之間
17. 當?shù)厍蚬D至③位置時,酒泉的晝(空白部分)夜(黑色部分)長短的狀況是( )
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屯溪老大橋(又名鎮(zhèn)海橋) ”,于公元2020年7月7日上午9:50分在徽州人的記憶里坍塌,這座歷經484年曲折的“徽州第一古橋”被濁浪滔天的橫江水攔腰斬斷,消失在眾人的淚光里……。屯溪老大橋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為6墩7孔全石質拱橋(見下圖),橋墩上的分水頭,像六把利劍,五百年來劈開了多少狂濤惡浪。據(jù)此完成下面18-19題。
18. 中國傳統(tǒng)建筑往往根據(jù)當?shù)氐匦巍夂蛱卣?,就地取材,融入當?shù)匚幕?,具有典型的地域特色?!巴拖洗髽驗?墩7孔全石質拱橋”。由此推斷當?shù)氐匦沃饕? )
A. 平原、盆地 B. 高原、盆地 C. 山地、丘陵 D. 丘陵、平原
19.一座橋見證了城市的發(fā)展和興衰,承載了幾百萬老徽州人的記憶,是屯溪古鎮(zhèn)的標志和驕傲。站在老大橋上看屯溪,本身就是一首抒情詩。下列對“屯溪老大橋”改建的說法,可取的是( )
A. 橋體老舊,全部拆掉后改建現(xiàn)代橋梁
B. 拆除殘余,改用浮橋,應對洪水侵襲
C. 石料老舊,應采用新石料重建
D. 為了保護文物,傳承“精氣神”,應保持原形制、原結構、原材料、原工藝修建
2023年10月17日至 18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自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構想和倡議已過去十年(圖為“一帶一路”路線示意圖)。十年來,中國與廣大發(fā)展中國家的“互聯(lián)互通”工程有了巨大進展,全球已有
超過四分之三的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與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發(fā)展中國家的實力得到顯著增強。十年非凡歷程,中國經濟發(fā)展也寫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完成下面20-25題。
20. 我國幅員遼闊,陸地領土面積約為 ( )
A. 260萬km2 B. 960萬km2 C. 580萬km2 D. 1700萬km2
21. “一帶一路”反映出我國地理位置的優(yōu)越性是( )
A. 疆域遼闊 B. 海陸兼?zhèn)?br>C. 大部分位于北溫帶 D. 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
22. 我國自北向南瀕臨的海洋分別是 ( )
A. 黃海、東海、渤海、南海 B. 南海、東海、黃海、渤海
C. 渤海、東海、南海、黃海 D. 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23. 下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我國既陸上相鄰,又隔海相望的是( )
A. 印度 B. 韓國 C. 越南 D. 印度尼西亞
24. 本屆峰會主題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攜手實現(xiàn)共同發(fā)展繁榮”,下列有利于國家共同發(fā)展繁榮的行為是( )
A. 核污水直接向海洋排放 B. 大量捕殺海洋生物
C. 海洋捕撈做到捕養(yǎng)結合 D. 休漁期繼續(xù)捕魚
25. “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樞紐城市西安(古長安) 是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它位于( )
A. 陜西省 B. 山西省 C. 河北省 D. 內蒙古自治區(qū)
第Ⅱ卷 (非選擇題 共50分)
二、綜合題。(共50分)
26. 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6分)
材料一:2023年10月31 日,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軌道艙與返回艙成功分離,在中國空間站出差5個月的航天員們踏上回家之路。約50分鐘后,飛船返回艙成功降落在東風著陸場。東風著陸場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和戈壁帶,這里的地形條件多樣,有沙漠有戈壁也有山地,滿足了著陸場地形多樣性的要求,同時這里人煙稀少,是沙漠區(qū)域,沒有多少人居住活動,是很好的著陸地。
材料二:讀圖1 中國地形圖和圖2 我國的四大衛(wèi)星發(fā)射基地分布圖
(1)圖2上M 省是我國少數(shù)民族種類最多的省份 (簡稱)。
(2)神舟十六號著陸地是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西部的東風著陸場,其所在省級行政區(qū)的簡稱是 。
(3)“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選擇在內蒙古高原上安全著陸,你認為下列原因分析錯誤的是( )
A. 地形開闊 B. 云量少 C. 晴天多 D. 人口密集
(4)讀圖2,我國四大衛(wèi)星發(fā)射基地中, 衛(wèi)星發(fā)射基地所在的省區(qū)人口密度最小。
(5)讀圖1,我國四大盆地中唯一沒有戈壁、沙漠的盆地是 盆地(填字母)。
(6)讀圖1,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高原是 (填名稱)。
27. 主題探究結合圖文材料,完成下列探究。(12分)
【探究一】人口數(shù)量
下圖是我國2000—2021年凈增人口示意圖和人口增長率 (2010-2020年) 分布圖。
(1)2016年后我國人口增長速度逐漸變 (快/慢),從長遠看產生的影響有 (任答一點),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任答一點)。
【探究二】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受社會經濟條件、自然條件和開發(fā)時間(文明程度)等因素影響,在一定時期內人口分布密度呈現(xiàn)地區(qū)差異。圖二是依據(jù)第七次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繪制的我國省區(qū)人口數(shù)量及人口增長率 (2010-2020年) 分布圖。
(2) 我國人口以 為界,東南部人口 ,西北部人口 。
(3)圖中人口數(shù)量超過1億的省級行政區(qū)是 和 ,兩省區(qū)自然環(huán)境的共同特征有 (任答一點)。
【探究三】人口政策
從2015年12月的“全面二孩”政策到2021年5月的“三孩生育”政策,我國人口政策在不斷調整。
(4) 我國人口的基本國策是 ,我國人口政策調整的根本目的是 。
(5)(開放性設問·建議類) 近年來多地政府提倡社會、社區(qū)、家庭共同承擔養(yǎng)老責任,請你為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提出一條合理化建議 (任答一點)。
28.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1分)
材料一:《瞭望》雜志報道稱:自2000年以來,世界上輸沙量最多、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黃河,泥沙含量銳減,悄然出現(xiàn)變清態(tài)勢。
材料二:長江是我國的第一大河。由于航運價值高,被稱為“黃金水道”。2022年7月以來,長江水位低,出現(xiàn)“汛期反枯”的罕見現(xiàn)象。長江全流域持續(xù)晴熱高溫天氣,降水偏少,導致流域內主要河湖來水明顯偏少。長江干支流及洞庭湖、鄱陽湖水位較常年同期偏低4.5~6米,均為有實測記錄以來同期最低值。受水位持續(xù)下降的影響,有些貨船受水位限制,貨船需要減載才能滿足通航條件,提高了運輸成本; 水位持續(xù)走低,中小型水庫蓄水不足,水力發(fā)電能力斷崖式下降,供電緊張,沿江地區(qū)農業(yè)灌溉水源不足,造成減產,也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
材料三:“黃河 (圖1) 和長江 (圖2) 示意圖”
(1) 黃河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備受關注,河流含沙量大,黃河從甲 (填地形區(qū)) 帶走大量泥沙,水土流失嚴重,下游進入乙 (填地形區(qū)) 使下游地區(qū)成為舉世聞名的 ,暴雨季節(jié),河水猛漲,兩岸河堤隨時都有決堤的危險。分析黃河河流變清的主要人為原因 。
(2) 長江的河水補給主要來自 ;長江流域水能資源豐富,被稱之為“ ”。
(3) 請你結合圖2,說明長江被稱為“黃金水道”的理由。 。
(4) 請你結合材料二,簡述2022年7月以來長江流域水位偏低的主要原因,并舉例說明其影響 。
(5) 從人類活動方面簡析長江流域容易發(fā)生洪澇災害的主要原因 。
(6) 說出三峽水利樞紐工程除防洪之外的其他綜合效益 、 。
29. 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6分)
材料:2023年春節(jié)期間,北京的小南同學應家住廣州的小雅同學之邀,一路驅車南下游玩。
材料2:小南行車路線及兩地氣候和景觀圖。
(1) 南下過程中,小南發(fā)現(xiàn):出發(fā)地的公路四通八達,尤其是高速公路又直又長,這是因為出發(fā)地位于 (地形區(qū));而到達A地附近時,小南卻發(fā)現(xiàn)這里很多橋梁,而且高速公路多位于橋梁上。據(jù)圖判斷該地的高速公路架設于橋梁之上的主要目的是:當?shù)? (填“地形崎嶇”或“河湖眾多”)。
(2) 進入江西后,小南繼續(xù)向南穿越B 山脈,最后到達廣州。出發(fā)時小南穿上了羽絨服、圍巾、帽子等防寒衣物,其原因是北京冬季 (填氣候特征);到達廣州后他只穿著了一件薄外套,可見兩地溫差較大,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因素。
(3) 返程之前,小雅送給小南廣東的特產作為禮物,判斷下列哪一個是正確的( )
A.四大名繡粵繡 B.青稞酒 C.蒙古族的馬奶酒 D.湘西的臘肉
30. 閱讀并回答問題。(15分)
(1)將詩句中描寫的相關名山與圖中、表格中的山脈相對應,將序號填寫在括號內。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薄? )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薄? )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薄? )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薄? )
以上山脈主峰緯度位置最偏北的是 ,主峰海拔從高到低的排序是 。(填寫序號)
(2)“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詩中的巫山是我國地勢第 階梯和第 階梯的分界線,長江流經巫山形成了三峽,兩岸高山對峙,崖壁陡峭,景色優(yōu)美,長江在此產生巨大落差,蘊藏著豐富的 資源。
(3)宋朝詩人歐陽詹在《題秦嶺》中寫“南下斯須隔帝鄉(xiāng),北行一步掩南方。悠悠煙景兩邊意,蜀客秦人各斷腸?!痹娭小笆窨汀焙汀扒厝恕狈謩e指 省和 省的百姓,而秦嶺不僅阻隔兩地,也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請任意寫出一個: 。
(4)請任選以下一首古詩,判斷詩中所寫山脈是圖中字母標注的哪座山脈,并寫出判斷理由。
我選《 》(填寫詩名)
詩中描述的山脈是圖中的字母 ,判斷理由是:
名稱
主峰位置
主峰海拔

陰山42°N, 110°E
2364米

峨眉山29°34'N, 103°23'E
3099米

泰山36°28'N, 117°6' E
1545 米

廬山115°52'~116°8'E, 29°26'~29°41' N
1474米
惠州一絕/食荔枝
宋代蘇軾
羅浮山下四時春,
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
不辭長作嶺南人。
華陽吟三十首
宋代白玉蟾
移將北斗過南辰,
兩手雙擎日月輪。
飛趁昆侖山上去,
須臾化作一天云。

相關試卷

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名校聯(lián)考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地理試卷(含答案):

這是一份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名校聯(lián)考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地理試卷(含答案),共1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材料分析題,綜合讀圖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含答案):

這是一份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含答案),共1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材料分析題,綜合讀圖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名校聯(lián)考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地理試題:

這是一份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名校聯(lián)考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地理試題,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綜合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含答案)

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含答案)

2024年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中考一模地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中考一模地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冊期末地理試題(含解析)

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冊期末地理試題(含解析)

2023年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中考地理二模試卷(含解析)

2023年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中考地理二模試卷(含解析)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期中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