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四川德陽中學)2007年8月31日,國家“十一五”規(guī)劃重大項目——川氣東送工程正式開工。川氣東送是我國繼三峽工程、西氣東輸、青藏鐵路、南水北調之后的第5大工程。干線起于四川達州,止于上海市,途經重慶市、湖北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蘇省,全長1674千米。讀下面“川氣東送工程線路示意圖”,完成1~3題。
1.除天然氣外,圖示地區(qū)具有全國意義的資源還有( )
A.森林、草場 B.水能、有色金屬
C.鐵礦、煤炭 D.鋁土、石油
2.天然氣作為能源,與煤炭相比( )
A.對大氣污染嚴重 B.使用方便
C.燃燒效率低 D.開發(fā)利用難度小
3.西氣東輸管線的終點是上海,川氣東送又向上海供氣,這是因為( )
①從長遠考慮,西氣東輸不能滿足上海發(fā)展的需求 ②可以增大上海港對外出口天燃氣的能力 ③增強對上海供氣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④可以合理布局管線網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 第1題,圖示地區(qū)主要是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同時還包括四川和重慶等地,是我國水能和有色金屬資源豐富的地區(qū);第2題,天然氣作為氣態(tài)能源,較煤炭在使用上要方便得多,同時燃燒率高于煤炭;第3題,上海作為我國重要的工業(yè)基地,能源需求量很大,合理布局多條輸氣管道至上海,可保證上海對優(yōu)質能源的需求。
【答案】
(2008·遼寧錦州)讀下面“我國北水南調工程規(guī)劃示意圖”,完成4~6題。
4.圖示地區(qū)的南部需要從北部調水的主要原因有( )
Ⅰ.①河流域內降水量不大,蒸發(fā)較強 Ⅱ.①河流域為我國主要的商品糧基地,而②河流域以沼澤為主 Ⅲ.①河中下游地區(qū)人口較稠密,重工業(yè)較多,需水量大 Ⅳ.①河含沙量較大,水質較差
A.Ⅰ、Ⅱ B.Ⅰ、Ⅲ
C.Ⅱ、Ⅳ D.Ⅲ、Ⅳ
【解析】 跨流域調水的原因在于調入區(qū)水資源短缺,調出區(qū)水資源相對富余。圖中①河為遼河,流經半干旱、半濕潤地區(qū),降水少,蒸發(fā)旺盛,且遼河中下游地區(qū)人口稠密,重工業(yè)發(fā)達,需水量大,致使水資源短缺。
【答案】 B
5.該工程建設的有利條件是( )
A.地勢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
B.經過地區(qū)主要是沼澤等荒地,占用耕地少
C.輸水線路短,線路里程不到300千米
D.輸水干線經過地區(qū)以平原為主
【解析】 由圖可知,工程經過地區(qū)多為平原,地勢平坦,調水難度小,利于工程建設。
【答案】 D
6.該工程建成后,對哈爾濱的有利影響主要是( )
A.緩解其水資源緊張狀況
B.有利于該城市地域結構的調整
C.改善其航運條件
D.減小洪水危害
【解析】 松花江流域水資源調出一部分,可以減輕該流域的洪水危害。
【答案】 D
(2009·北京崇文)特高壓輸電技術是指交流1000千伏、直流正負800千伏及以上電壓等級的輸電技術。2009年1月6日,中國第一條1000千伏特高壓輸電線路正式投入商業(yè)化運營。下圖為目前我國已建和正在建設中的特高壓輸電線路。讀下圖,完成7~8題。
7.特高壓輸電工程屬于( )
A.西電東送 B.北煤南送
C.能源的跨地區(qū)調配 D.西氣東輸
8.有關該工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圖中的線路跨越九省一市,其中有6個省區(qū)屬于我國的中部經濟地帶 ②有助于煤炭資源就地轉化,變輸煤為高效輸電,同時保護了土地資源 ③緩解我國東部地區(qū)能源長期緊張的局面,改善了當地大城市的環(huán)境質量 ④解決沿線廣大地區(qū)人口的就業(yè)問題,減少了金融危機造成的巨大沖擊 ⑤縮小了東、西部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的差距,徹底改變東部地區(qū)能源少的問題 ⑥水火并濟,調整了東部地區(qū)能源消費結構,促進了西部地區(qū)基礎設施建設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③④⑥
【解析】 第7題,由圖可知,特高壓輸電線路有兩條,均屬于能源的跨地區(qū)調配。第8題,圖中線路經過的省市中湖南、湖北、安徽、河南、山西屬中部經濟地帶,特高壓輸電工程解決就業(yè)問題能力有限,也不會徹底改變東部能源短缺問題。
【答案】
(2009·臨沂1月)下圖為南水北調中線沿途地區(qū)年沙塵暴等值線分布圖,讀后回答9~10題。
9.圖中既是中線調水線路穿越的省區(qū),又是西氣東輸主干道途經的省區(qū)是( )
A.豫 B.鄂
C.晉 D.冀
【解析】 南水北調中線主要經過鄂、豫、冀、京等省市,西氣東輸主干道主要經過新、甘、寧、陜、晉、豫、皖、蘇、滬等省區(qū)市,則兩條線路都經過的是豫。故選A。
【答案】 A
10.有關圖中M、N、P、Q四處數值的判斷最有可能是( )
A.M為5,P小于5 B.N為10,Q大于10
C.M為5,P大于5 D.N為1,Q大于1
【解析】 根據等值線的一般判斷規(guī)律可判斷:M處兩側分別為數值1和5兩條等值線,則M必然為1或5,結合選項,可知M為5;再根據等值線判斷規(guī)律“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可知P處數值應大于5。故選C。
【答案】 C
(2009·連云港5月)西電東送、西氣東輸是我國為實現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而采取的能源跨區(qū)域調配工程。據此完成11~12題。
11.表示我國能源消費結構特點的是( )
A.①圖 B.②圖
C.③圖 D.④圖
12.西氣東輸工程對中西部地區(qū)發(fā)展的重要意義表現為( )
A.有利于緩解電荒,為工業(yè)生產提供足夠的能源
B.利用豐富的能源,推動耗能工業(yè)擴大生產規(guī)模
C.改變農村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提高清潔能源使用比例
D.促使地方能源結構優(yōu)化,緩解因植被破壞帶來的環(huán)境壓力
【解析】 第11題,我國能源消費結構最大的特點就是煤炭比重大,達70%以上,則圖中唯有②符合。第12題,西氣東輸工程可以促進西部開發(fā)天然氣資源,從而減少生活能源對生物的依賴,也就減輕了對植被的破壞程度,有利于環(huán)境的改善。
【答案】
(2009·石家莊2月)青海湖是我國第一大湖泊,也是我國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流域原始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近年由于降雨和徑流減少,草場退化,土地沙化,使本來就十分脆弱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更加惡化。目前,青海省在青海湖地區(qū)開展水土綜合治理取得一定成效。讀下圖,回答13~15題。
13.青海湖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形崎嶇,河流眾多
B.地處青藏高原,氣候寒冷
C.光照弱,植被覆蓋率低
D.生物種類單一,數量少
【解析】 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因此氣候寒冷,生物種類和數量少,生命活動不旺盛,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一旦破壞則很難恢復。
【答案】 B
14.青海湖流域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風力的侵蝕作用和沉積作用
B.流水的侵蝕作用和沉積作用
C.冰川的搬運作用和沉積作用
D.流水的溶蝕作用和沉積作用
【解析】 從圖中可以看出,有眾多河流注入青海湖,這說明該流域內流水的侵蝕和沉積作用較強烈。
【答案】 B
15.青海省在青海湖地區(qū)開展水土綜合治理工作,切實可行的措施是( )
A.改良耕作制度、實施圍欄封育、輪封輪牧
B.大力實施以喬木為主的植樹造林工程,提高森林覆蓋率
C.充分利用水資源發(fā)展灌溉,擴大耕地面積
D.引進物種,增加生物種類,提高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穩(wěn)定性
【解析】 青海湖地區(qū)位于青藏高原,受氣溫低的影響,不宜大規(guī)模種植喬木,也不宜通過引進物種來提高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穩(wěn)定性;同時,受生態(tài)脆弱的影響,不宜擴大耕地面積;而應改良耕作制度,通過圍欄封育、輪封輪牧等措施,合理利用和保護好草場資源。
【答案】 A
(2010·河北保定2月)讀下面我國某地區(qū)鐵路干線分布圖,回答16~17題。
16.該地區(qū)鐵路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 )
A.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
B.戈壁、荒漠廣布
C.地形崎嶇,地質災害頻發(fā)
D.凍土廣泛發(fā)育
【解析】 觀察地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地為云貴高原,故C項符合題意。
【答案】 C
17.圖中a鐵路線的建設有利于( )
①云南磷礦外運 ②貴州煤炭外運 ③紅水河水能開發(fā)④廣西平果鋁礦的開發(fā) ⑤昆明鮮花出口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解析】 鮮花出口要求運輸速度快,火車不適合。圖中a鐵路線為南昆鐵路,它的建設為開發(fā)云貴高原地區(qū)的資源提供了便利條件。
【答案】 B
二、綜合題
18.(2008·鄭州3月)讀“我國部分能源生產和消費地區(qū)分布示意圖”(下圖),圖中字母代表能源生產和輸出地區(qū),甲、乙、丙為能源輸入地區(qū),箭頭表示能源輸送方向。讀圖回答:
(1)圖中屬于我國重點開發(fā)的三個水能基地有________(填字母),其中三峽水利工程在________基地(填字母),該地水能資源極為豐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水能作為能源與煤炭相比,最突出的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兩點)。
(2)圖中屬于我國重點開發(fā)的石油、天然氣能源基地是________(填寫字母),由該基地向乙、甲、丙地區(qū)的能源輸送工程為________________工程,由B、C、D、E地區(qū)輸往甲地區(qū)的輸電工程被稱為________工程。建設這些能源工程的重要意義在于________(選擇填空)。
①緩解東部地區(qū)能源消費緊張狀況 ②改善西部地區(qū)的能源供應狀況 ③減少西部地區(qū)的環(huán)境污染 ④調節(jié)東部地區(qū)的能源消費結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此圖反映出我國能源生產與能源消費的分布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緩解我國能源供應緊張問題,除建設上述大型能源工程外,你認為還可以采取哪些主要措施?(至少答出兩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我國資源的整體分布狀況與目前的經濟地理格局不相適應,為了改變這個局面,我國先后制定了若干跨區(qū)域資源調配方案,該題就是以其中兩個方案——西電東送,西氣東輸為題,考查我國能源跨區(qū)域調配的原因和意義。
【答案】 (1)B、D、E E 水量大、水流急、落差大 清潔、可再生 (2)A 西氣東輸 西電東送 D (3)能源生產和消費的地區(qū)分布很不平衡(或答:能源生產和輸出主要在西部地區(qū),東南沿海地區(qū)是主要能源消費地區(qū)) 調整產業(yè)結構;實行技術改造,降低能源消耗量;節(jié)約能源,減少浪費;努力開發(fā)各種新能源;進口能源等。
19.(2009·四川)交通為人類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交往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古今中外,人們都十分重視交通建設。閱讀以下材料,回答以下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 交通可以縮小時空距離。不同形式和層次的交通運輸網,使不同地域間相互交流、聯系,實現互補。今日世界交通運輸聯系不僅僅局限于一國之內,而且擴大到國與國之間、洲與洲之間。交通建設要受控于地理環(huán)境,亦深刻影響著地理環(huán)境。
昆曼公路北起中國昆明,經西雙版納進入老撾,南止于泰國曼谷,長達1850千米,有“21世紀新絲綢之路”之稱。沿途復雜多樣的自然環(huán)境,顯著的地域差異鑄就了這條斑斕的彩帶。
(1)運用所學交通運輸網知識、地域差異地理知識,說明昆曼公路對四川經濟發(fā)展的促進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簡述昆曼公路穿越地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該區(qū)域不利自然條件對昆曼公路建設的影響,并列舉兩例修建該公路可能給沿線地區(qū)帶來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題,四川受位置和地形條件的影響,對外聯系不方便,而昆曼公路的修建無疑增加了其對外聯系的通道,那么對經濟發(fā)展的推動也就顯而易見。第(2)題,首先應明白昆曼公路都穿越了什么地形區(qū)、氣候帶、自然帶,該題也就迎刃而解了。第(3)題,由上一題牽引而下,該題就順利解答了。
【答案】 (1)昆曼公路與成昆鐵路連接,構成了四川出海(與東南亞聯系)的又一條通道;四川與東南亞(或泰國)分別位于亞熱帶、熱帶,物產(或自然、人文景觀)差異顯著,互補性強,該公路為兩地貿易的發(fā)展(或旅游合作)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條件 (2)地勢北高南低,山高谷深,云貴高原喀斯特地貌發(fā)育,地表崎嶇;北部冬暖夏涼、南部終年高溫,沿線地區(qū)降水豐沛,氣候垂直變化大;河流縱列分布(或山河相間),流向自北向南,水能資源豐富;熱帶和亞熱帶森林廣布,生物具有多樣性 (3)地勢起伏大(或山谷相間),地質條件復雜(或喀斯特地貌發(fā)育),選線受限制大(或工程量大);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頻發(fā),多暴雨、洪水等氣象災害,增加了施工難度。泥石流、滑坡等災害加??;原始森林遭破壞;水土流失加?。灰吧鷦游锷姝h(huán)境受到影響

相關試卷

2022年走向高考高中地理一輪總復習第一部分14地球的運動練習:

這是一份2022年走向高考高中地理一輪總復習第一部分14地球的運動練習,共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項選擇題,綜合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2年走向高考高中地理一輪總復習第一部分12地圖練習:

這是一份2022年走向高考高中地理一輪總復習第一部分12地圖練習,共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項選擇題,綜合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2年走向高考高中地理一輪總復習第三部分33河流的綜合治理和農業(yè)低產區(qū)的治理練習:

這是一份2022年走向高考高中地理一輪總復習第三部分33河流的綜合治理和農業(yè)低產區(qū)的治理練習,共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項選擇題,綜合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2022年走向高考高中地理一輪總復習第三部分32水土流失的治理和荒漠化的防治練習

2022年走向高考高中地理一輪總復習第三部分32水土流失的治理和荒漠化的防治練習

2022年走向高考高中地理一輪總復習第三部分25北方地區(qū)和南方地區(qū)含港澳臺練習

2022年走向高考高中地理一輪總復習第三部分25北方地區(qū)和南方地區(qū)含港澳臺練習

2022年走向高考高中地理一輪總復習第三部分23中國的河流和湖泊練習

2022年走向高考高中地理一輪總復習第三部分23中國的河流和湖泊練習

2022年走向高考高中地理一輪總復習第二部分23城市的地域結構練習

2022年走向高考高中地理一輪總復習第二部分23城市的地域結構練習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