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試時間:75分鐘 滿分:100分)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wù)必將自己的班級、姓名、考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yīng)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對應(yīng)題號的位置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4.考試結(jié)束后,將答題卡交回。
第I卷(選擇題)
一、單選題(每題2分,共60分)
下圖為某地局部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1~3題。
1.圖示區(qū)域內(nèi)最大高差可能為()
A.50mB.55mC.60 mD.65m
2.圖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在圖示區(qū)域內(nèi)擬建一座小型水庫,設(shè)計壩高約13m。若僅考慮地形因素,最適宜建壩處的壩頂長度約()
A.15 mB.45mC.65mD.90m
下圖為地球自轉(zhuǎn)等速度線分布示意圖,R、T在同一緯線上。據(jù)此完成4~5題。
4.該區(qū)域所在的位置是( )
A.南半球低緯度 B.北半球中緯度
C.南半球中緯度 D.北半球高緯度
5.R點地形最有可能是( )
A.丘陵B.盆地C.山地 D.高原
某人在離開夏威夷的飛機上看到下圖中所示的中文信息。據(jù)此完成6~7題。
6.由此判斷此航班飛行的主要方向為( )
A.朝東 B.朝西C.朝南 D.朝北
7.若出發(fā)地為西十區(qū),則到達地是( )
A.西九區(qū) B.西五區(qū)C.東八區(qū) D.東十一區(qū)
下圖中的兩條虛線,一條是晨昏線,另一條兩側(cè)大部分地區(qū)日期不同;此時地球公轉(zhuǎn)速度為一年中較快。讀圖,完成8~9題。
8.若圖中的時間為3日和4日,甲地為( )
A.3日20時 B.4日4時C.3日4時 D.4日20時
9.此時可能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 )
A.美國伊利(西五區(qū))湖畔夜幕降臨B.坦噶尼喀(東二區(qū))湖畔烈日當空
C.黑瞎子島(東九區(qū))河畔夕陽西下D.廈門筼筜(東八區(qū))湖畔曙光初現(xiàn)
暑假期間小明去我國東南沿海某海灣游覽,下圖為該海灣示意圖。小明拍攝了一張“落日碧海、漁船點點”的照片,拍照的北京時間是19:00,當?shù)亟?jīng)緯度約為(23°43′N,117°E)。據(jù)此完成10~11題。
10.小明拍攝照片時的位置應(yīng)在圖中( )
A.①處 B.②處C.③處 D.④處
11.拍攝照片的當天,當?shù)貢冮L約為( )
A.14小時2分鐘 B.14小時34分鐘
C.13小時36分鐘 D.12小時
下圖示意我國某地一幢住宅樓及某日不同時刻的太陽光線。據(jù)此完成12~13題。
12.后窗正對的方向和此日該地的晝長是( )
A.東北,14小時B.正北,13小時C.西北,14小時 D.正北,12小時
13.若20天前的X日看到與圖示相同方位的日出,則X日可能是( )
A.6月2日 B.6月12日C.7月2日 D.12月12日
讀下列材料,據(jù)此完成14~15題。
某日,小明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當天發(fā)來的信息:
甲:溫暖的海風(fēng)夾著即將到來的夏天的味道撲面而來。
乙:冬季臨近,金黃的落葉鋪滿了一地。
丙:又一次入秋失敗了,這還是我四季分明的家鄉(xiāng)嗎?
?。河质呛谝孤L的季節(jié),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極光如彩色帷幕般掛在夜空。
14.以上四人所在地從北到南的排列順序是( )
A.甲乙丙丁 B.丁乙丙甲 C.丁丙甲乙 D.甲丙乙丁
15.當天可能是( )
A.4月28日 B.6月28日C.9月2日 D.11月2日
下圖為我國某次冷鋒過境前后,華北某氣象站氣象數(shù)據(jù)圖。據(jù)此完成16~17題。
16.某同學(xué)判斷冷鋒過境的時間是甲時段,其依據(jù)是該時段 ( )
A.氣溫變化 B.風(fēng)向變化C.風(fēng)力最大 D.PM2.5變化
17.該氣象站乙時段氣溫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先受暖氣團影響,后受冷氣團影響B(tài).大氣逆輻射先減少后增加
C.先受冷氣團影響,后受暖氣團影響D.太陽高度角先變大后變小
我國冷鋒南下到達華南沿海地區(qū),冷氣團逐漸變性,鋒面穩(wěn)定少動,當?shù)诙l冷鋒南下時,兩者相遇形成華南錮囚鋒。華南銦囚鋒主要在4—6月形成。下圖為某年5月16日8時
華南地區(qū)錮囚鋒示意圖。據(jù)此完成18~19題。
18.每年4—6月冷鋒南下到華南沿海地區(qū)時穩(wěn)定少動,主要原因有 ( )
①沿海地區(qū)下墊面均一,大氣環(huán)流穩(wěn)定
②南下冷氣團逐漸升溫,鋒面兩側(cè)氣壓差減小
③南下冷氣團受北上暖氣團阻擋,冷鋒得以維持
④沿海地區(qū)地形平坦,有利于冷暖氣團交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此時北部灣北岸的天氣狀況是 ( )
A.持續(xù)暴雨 B.雨后天晴C.晴轉(zhuǎn)多云 D.短時陣雨
2021年7月,某天氣系統(tǒng)影響我國東部地區(qū),造成了重大損失。下圖為該天氣系統(tǒng)7月18日至28日每天2:00(北京時間)的位置及中心氣壓值變化圖。據(jù)此完成20—21題。
20.該天氣系統(tǒng)大致 ( )
A.向東北方向移動 B.向東南方向移動
C.向西北方向移動 D.向西南方向移動
21.該天氣系統(tǒng)的強度變化是 ( )
A.先減弱后增強 B.先增強后減弱C.逐漸增強 D.逐漸減弱
下圖示意2022年某月1 日 10時世界某區(qū)域海平面等壓線分布。據(jù)此完成22~24題。
22.圖示氣壓形勢最可能出現(xiàn)在 ( )
A.5月 B.7月 C.10月 D.1月
23.圖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此時最可能出現(xiàn)雨雪、大風(fēng)、降溫天氣的是 ( )
A.④ B.③ C.② D.①
24.圖示月份,與悉尼相比,珀斯 ( )
A.風(fēng)速較大,降水較多B.月平均最低氣溫更高
C.天氣晴好,氣候干旱D.氣溫日較差較大
如圖為近地面某完整氣壓帶和風(fēng)帶示意圖,圖中箭頭表示風(fēng)帶的風(fēng)向。
讀圖,回答25~26題。
25.該氣壓帶可能是 ( )
A.極地高壓帶 B.赤道低壓帶
C.副熱帶高壓帶 D.副極地低壓帶
26.該風(fēng)帶的風(fēng)向是 ( )
A.西南風(fēng) B.東南風(fēng)
C.東北風(fēng) D.西北風(fēng)
讀全球氣壓帶、風(fēng)帶(箭頭表示風(fēng)向)分布局部示意圖,完成27~28題。
27.圖示分布現(xiàn)象最可能出現(xiàn)在北半球 ( )
A.春分日 B.夏至日C.秋分日 D.冬至日
28.甲、乙氣壓帶成因及氣流垂直運動方向是( )
A.甲:熱力原因 輻合B.乙:動力原因 下沉
C.甲:動力原因 上升D.乙:熱力原因 輻散
下圖為世界部分區(qū)域某季節(jié)盛行風(fēng)示意圖,圖中M、N為氣壓中心。讀圖完成29—30題。
29.下列有關(guān)圖示M、N氣壓中心的敘述,正確的有 ( )
①M為亞洲高壓 ②M為夏威夷高壓
③N為亞洲低壓 ④N為阿留申低壓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0.圖示季節(jié)南亞地區(qū)盛行 ( )
A.西北風(fēng) B.東南風(fēng)C東北風(fēng) D.西南風(fēng)
第II卷(非選擇題)
二、綜合題(40分)
3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 分)
下圖為某日地球部分地區(qū)晝夜分布示意圖,陰影部分表示黑夜,非陰影部分表示白晝,d.c為晨昏線與極圈的交點,a點為晨昏線的最南端。
(1)圖示時刻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是▲(1分)
(2)若圖示日期b.c兩地所在緯線的夜長為9小時,則b地所在經(jīng)線的經(jīng)度是▲c地所在經(jīng)線的經(jīng)度是▲。此時,全球舊的一天的經(jīng)度范圍是▲(3分)
(3)當d.e兩點之間的距離增大時,a點向▲(填“南"或“北”)移動 ,圖示區(qū)域正午太陽高度▲(填"增大”或“減小”),正午日影長度變▲.(填“長"或“短”)。(3分)
3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我國某中學(xué)學(xué)生進行地理測量,利用羅盤(指南針)標定南北方向,近似看作經(jīng)線。立一標桿160 cm,每周選兩天北京時間12:20準時(影子正好與經(jīng)線重合)觀察、測量、記錄標桿的影長L,并計算其太陽高度。(如下表)。
(1)歸納9月14日至10月2日正午標桿影長變化特點,并說明其原因。(3 分)
(2)說出9月14日至10月2日該校晝夜長短的變化規(guī)律。(6分)
(3)計算出該校的地理坐標。(1分)
33、讀2022年2月某日北美局部地區(qū)海平面等壓線分布示意圖,完成下列要求。(14分)
(1)判斷此時甲地的天氣特征,并解釋原因。(6分)
(2)有人認為乙地空氣質(zhì)量在未來幾天可能會變好,請說明理由。(4分)
(3)圖示時刻丙地附近有暴雪天氣,簡述其成因。(6分)
34.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
氣壓帶、風(fēng)帶的分布,受海陸分布、地形等因紊的影響,比理想模式要復(fù)雜很多。下圖示意2022年某月澳大利亞及周邊區(qū)域海平面等壓線分布。
(1)推測圖示月份是1月還是7月。(1分)
(2)分析此季節(jié)A地多雨的原因。(4分)
(3)說明圖中N處高壓中心的形成原因。(4分)
高2022級高二(上)第一次學(xué)月質(zhì)量檢測
地理答案
1-5CDBAB 6-10 BCDBD 11-15 CCBBD
16-20 DDBAC 21-25 BBAAA 26-30 BBBDC
31、(1) (15°S, 60°W) (1分)
52.5°E (1分) 172.5°W (1分)
120°E以西到180°或180°以東到120°E(1分)
南(1分) 減小(1分) 長(1分)
32、(1)桿影長度變化:不斷增長。(1分)
原因:9月14日至10月2日太陽直射點不斷南移,正午太陽高度不斷減少,導(dǎo)致桿影長度不斷增大.(2分)
(2)9月14日至9月22日,太陽直射北半球,該校晝長夜短,且晝漸短(2分);9月23日,太陽直射在赤道上,該校晝夜等長(2分);9月24日至10月2日,太陽直射南半球,該校晝短夜長,晝漸短,夜?jié)u長。(2分)
(3)(115°E,14.2°N)(1分)
33、(1)特征:天氣晴朗(1分);風(fēng)力微弱(或無風(fēng))(1分);氣溫日較差大。(1分)
原因:甲地受高壓控制,盛行下沉氣流,天氣晴朗(1分);等壓線稀疏,風(fēng)力微弱(1分);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氣溫較高,夜晚大氣的保溫作用弱,氣溫較低,氣溫日較差大(1分)。
(2)乙地將迎來冷鋒過境,過境時可能會有大風(fēng)和降水天氣(2分),有利于污染物的擴散和沉降。(2分)
(3)冬季來自北方的冷空氣掠過五大湖湖面時,由于下墊面性質(zhì)差異,湖面氣溫較高,使冷空氣的水汽含量和溫度增加,形成暖濕氣流(2分);當含有較多水汽的氣流到達湖泊對岸時(丙地附近),遇到冷的地面或受地形拾升作用(2分),暖濕氣流急劇上升,降溫凝結(jié),從而形成暴雪天氣(2分)。
34、(1)1月(1分)。澳大利亞大陸形成低壓中心,說明此時是南半球夏季,陸地升溫比海洋快,陸地氣溫較高,形成低壓中心。
(2)1月份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北半球的東北信風(fēng)南移跨過赤道,在南半球地轉(zhuǎn)偏向力作用下左偏,形成西北季風(fēng),風(fēng)從海洋吹來,為A地帶來大量降水。(4分)
(3)來自赤道高空的氣流在 30°緯度附近不斷堆積下沉,使近地面氣壓升高,形成副熱帶高壓帶;副熱帶高壓帶被澳大利亞大陸上的熱低壓切斷,使副熱帶高壓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N處高壓中心。(4分)
▲
▲
▲
▲
▲
▲
▲
▲
▲
這是一份四川省綿陽市2023_2024學(xué)年高一地理上學(xué)期第一次月考試題含解析,共2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考試結(jié)束后將答題卡收回,1%;氧氣占20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天津市2023_2024高三地理上學(xué)期第一次月考試題pdf,共12頁。
這是一份吉林省長春市2023_2024學(xué)年高二地理上學(xué)期第二次月考試題,共31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