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試卷共12頁,25題。全卷滿分100分??荚囉脮r9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等填寫在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
2.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qū)域均無效。
3.非選擇題的作答:用簽字筆直接寫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qū)域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qū)域均無效。
4.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水熊蟲具有極強的生命力,能夠在極端環(huán)境下生存。研究發(fā)現(xiàn)水熊蟲中含有一種名為Dsup(損害抑制)的特殊基因,這種基因能夠表達出具有保護機制的蛋白質,這些蛋白質能夠讓DNA鏈免于破損。當這種蛋白質被移植到人類腎臟細胞系時,這些細胞會比一般未經(jīng)修改的正常細胞更具有效地抵擋輻射與過氧化氫的能力。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若徹底水解Dsup基因,將會得到6種產(chǎn)物
B.Dsup基因和其表達的蛋白質都以碳鏈為基本骨架
C.若該蛋白質由一條肽鏈構成,則其能盤曲折疊的原因是氨基酸之間形成了二硫鍵
D.據(jù)自由基學說可推測,含有該蛋白質的人類腎臟細胞可減少自由基的產(chǎn)生,減緩衰老
2.電鏡下,核仁由細絲成分、顆粒成分、核仁相隨染色質三部分構成。通常認為,顆粒成分是核糖體亞基的前身,由細絲成分逐漸轉變而成,可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核仁相隨染色質是編碼rRNA的DNA鏈的局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每個細胞中核糖體的形成都與核仁有關
B.細絲成分與顆粒成分是rRNA與相關蛋白質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
C.核仁相隨染色質由DNA組成,DNA是遺傳信息的載體
D.在細胞核中形成了核糖體亞基,亞基在細胞質基質中組裝成核糖體
3.通道蛋白是橫跨質膜的親水性通道,允許適當大小的離子順濃度梯度通過,包括離子通道、孔蛋白、水孔蛋白。有些通道蛋白形成的通道通常處于開放狀態(tài),如鉀泄漏通道,允許鉀離子不斷外流;有些通道蛋白平時處于關閉狀態(tài),僅在特定刺激下才打開,而且是瞬時開放瞬時關閉,在幾毫秒的時間里,一些離子、代謝物或其他溶質順濃度梯度擴散通過細胞膜,這類通道蛋白又稱為門通道。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通道蛋白屬于部分嵌入磷脂雙分子層中的蛋白質
B.處于開放狀態(tài)的通道蛋白在運輸物質上不具有選擇性
C.一些離子通過門通道時需要與門通道識別結合
D.門通道和載體蛋白在每次轉運時都會發(fā)生自身構象的改變
4.嫩肉粉的主要成分是從番木瓜中提取的木瓜蛋白酶,其主要作用在于利用蛋白酶對肉中的彈性蛋白和膠原蛋白進行不徹底水解,使肉類制品口感達到嫩而不韌、味美鮮香的效果??蒲腥藛T研究了不同無機鹽對木瓜蛋白酶的酶活性影響,如圖為實驗組數(shù)據(jù)。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木瓜蛋白酶有可能水解斷裂彈性蛋白所有羧基端的肽鍵
B.水解彈性蛋白反應速率快的反應中酶的活性一定高于反應慢的酶活性
C.實驗的自變量是無機鹽的種類Na+,Ca2+,K+,Cl-
D.對照組和實驗組需要設置相同的溫度和pH
5.磷酸化是指在蛋白質或其他類型分子上加入一個磷酸()基團,磷酸基團的添加或除去(去磷酸化)對許多反應起著生物“開/關”作用,能使酶活化或失活,控制諸如細胞分裂這樣的過程。添加磷酸基團的酶稱為激酶,除去磷酸基團的酶稱為磷酸酶。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丙酮酸反應生成乳酸的過程中可發(fā)生ADP磷酸化生成ATP
B.主動運輸時,載體蛋白磷酸化的過程中會發(fā)生能量的轉移
C.光合作用暗反應過程中固定CO2時會有磷酸酶參與
D.細胞分裂過程中會有磷酸酶參與,但不會有激酶參與
6.在成體的器官中,干細胞可以通過不斷分裂來修復組織,干細胞通過兩種方式生長,一種是對稱分裂,形成兩個相同的干細胞,另一種是非對稱分裂,非對稱分裂中一個子細胞保持親代的特征,仍作為干細胞保留下來,另外一個子細胞不可逆的走向分化的終端成為功能專一的分化細胞。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由細胞分化而成的細胞必會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狀態(tài),直至死亡
B.某哺乳動物個體內成熟的紅細胞和造血干細胞的核基因相同
C.干細胞及干細胞分化而成的體細胞的細胞核具有全能性
D.干細胞及其分化而成的體細胞的遺傳信息表達情況不完全相同
7.巨自噬是細胞自噬的一種類型,在巨自噬過程中,底物蛋白被一種雙層膜的結構(粗面內質網(wǎng)的無核糖體附著區(qū)脫落的雙層膜)包裹后形成直徑約400~900納米大小的自噬小泡,接著自噬小泡的外膜與溶酶體膜或者液泡膜融合,釋放包裹底物蛋白的泡狀結構到溶酶體或者液泡中,并最終在一系列水解酶的作用下將其降解,這種進入溶酶體或者液泡腔中的泡狀結構稱為自噬小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只有自噬小泡的外膜中的蛋白質分子能自由移動
B.溶酶體或者液泡都能合成水解酶以降解底物蛋白等
C.處于營養(yǎng)缺乏條件下的細胞,巨自噬將會加強
D.有些激烈的細胞自噬,可能誘導細胞壞死
8.如圖表示某動物精原細胞中部分染色體進行減數(shù)分裂的部分過程,其中H、h和R、r是兩對等位基因。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①發(fā)生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屬于減數(shù)分裂Ⅰ前期
B.細胞①進行到減數(shù)分裂Ⅰ后期時,會發(fā)生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
C.受精時細胞④、⑤、⑥、⑦變形后形成的精子與卵細胞的隨機結合體現(xiàn)了基因重組
D.細胞③不含同源染色體,染色體數(shù)目可能與體細胞相同,③形成基因型為Hr、hr的精細胞
9.假說—演繹法是指在觀察和分析基礎上提出問題以后,通過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釋問題的假說,根據(jù)假說進行演繹推理,再通過實驗驗證演繹推理的結論。如果實驗結果與預期結論相符,就證明假說是正確的,反之,則說明假說是錯誤的。下列有關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因子是否發(fā)生自由組合屬于提出問題
B.受精時,遺傳因子的組合形式有16種,屬于實驗驗證的內容
C.進行測交實驗,實驗結果表型之比為1:1:1:1屬于演繹推理
D.摩爾根也采用假說一演繹法證明了所有基因都位于染色體上
10.有些遺傳病,如假肥大型肌營養(yǎng)不良要到兒童期才發(fā)病,有些遺傳病需要遺傳因素與環(huán)境因素共同作用才能發(fā)病,如哮喘病,遺傳因素占80%,環(huán)境因素占20%。遺傳病常在一個家族中有多人發(fā)病,為家族性的,但也有可能一個家系中僅有一個病人,為散發(fā)性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基因沒有發(fā)生突變,就不會患遺傳病B.沒有病癥發(fā)作的人也可能有潛伏的遺傳病
C.一個家族中有多人發(fā)病的病屬于遺傳病D.抗維生素D佝僂病屬于散發(fā)性的遺傳病
11.DNA復制時兩條單鏈DNA復制的引發(fā)過程有所差異,但是不論是領頭鏈還是隨從鏈,都需要一段RNA引物用于開始子鏈DNA的合成。因此領頭鏈與隨從鏈的差別在于前者從復制起始點開始持續(xù)的合成下去,不形成岡崎片段,后者則隨著復制叉的出現(xiàn),不斷合成長約2~3kb的岡崎片段。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DNA雙鏈解開螺旋時不一定都需要解旋酶斷開氫鍵
B.DNA聚合酶催化脫氧核苷酸連接到子鏈的5'端
C.單鏈結合蛋白可保證解開的單鏈在復制完成前能保持單鏈結構
D.與合成領頭鏈相比,合成隨從鏈需要更多的引物
12.現(xiàn)在人們認為,基因組含有兩類遺傳信息,一類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遺傳信息,即基因組DNA序列所提供的遺傳信息,另一類則是表觀遺傳學信息,即基因組DNA的修飾,它提供了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去應用DNA遺傳信息的指令。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的遺傳信息不僅僅蘊藏在四種堿基的排列順序之中
B.DNA上的部分堿基發(fā)生甲基化修飾屬于表觀遺傳學信息
C.對基因組DNA的修飾會影響DNA的復制以及基因的表達
D.構成染色體的組蛋白發(fā)生乙酰化也會導致表觀遺傳
13.癌癥,亦稱惡性腫瘤,由細胞惡性增生引發(fā),具侵襲性和轉移性。癌癥的發(fā)病原因通常是機體受到化學、物理、病毒等多種因素的長期共同作用,引發(fā)一系列基因異常改變。在高危人群中,如具有癌癥家族史、癌癥相關疾病的人等,癌癥的發(fā)病率較高,40歲以上人群更需警惕。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正常增殖需要原癌基因表達的蛋白質
B.細胞惡性增生可能與抑癌基因表達的蛋白質減少有關
C.細胞膜上的糖蛋白減少使得癌細胞具有轉移性
D.突變的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都會遺傳給后代,所以有患癌家族
14.如圖所示,1萬多年前,四個湖泊通過縱橫交錯的河流連接起來,之后,氣候逐漸干旱,河流漸漸消失,形成了四個獨立的湖泊。若圖1中的A、B、C、D代表同一種魚的四個種群,圖2中的A、B、C、D代表四個物種,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圖1中A魚種群與魚尾相關的全部基因構成該種群基因庫
B.圖2中A、B、C、D進化成四個物種是因為出現(xiàn)了地理隔離
C.若D種群內發(fā)生了與魚尾相關的基因突變,則該種群可能發(fā)生了進化
D.新物種的形成都需要經(jīng)過漫長的進化歷程
15.達爾文發(fā)現(xiàn)了原產(chǎn)于馬達加斯加的奇異物種——長距彗星蘭。這種蘭花的唇瓣后面有一條綠色鞭狀的花距,長達30cm。他大膽推測,應該有一種口器也是30cm的昆蟲為這種花距長達30cm的蘭花傳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為獲取花蜜,昆蟲的口器發(fā)生了拉長的變異
B.若彗星蘭變?yōu)槎叹啵瑒t與昆蟲口器相關的基因頻率會發(fā)生定向改變
C.長距彗星蘭之間、昆蟲之間發(fā)生了協(xié)同進化
D.昆蟲發(fā)生的口器變寬的變異不能提供生物進化的原材料
二、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每小題有一個或多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有選錯的得0分。
16.如圖1為光學顯微鏡下的植物細胞結構示意圖,圖2為處理時間與B/A值的關系曲線。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圖1中的細胞可以是葉肉細胞B.B/A值下降,該細胞的吸水能力會增強
C.外界溶液可能是蔗糖溶液D.圖1的細胞正在發(fā)生質壁分離
17.如圖1為植物無氧呼吸第二階段反應的示意圖,圖2為不同處理組水稻根細胞內乙醇脫氫酶(ADH)的活性變化示意圖,乙醛對細胞的毒害作用比乙醇大。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圖1中還有反應物未寫出,應添加上NADH
B.植物無氧呼吸過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轉化為熱能
C.用Ca2+處理水稻根細胞可減少水澇災害對水稻的影響
D.植物幼苗根細胞中ADH升高不利于植物適應淹水逆境
18.2024年7月,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一種新的衰老調節(jié)因子SNORA13,可能轉錄出非編碼RNA。當這種非編碼RNA被抑制時,細胞衰老過程顯著減緩,表明它可能是治療與衰老相關疾病的潛在靶點。研究團隊指出,這一發(fā)現(xiàn)有望為神經(jīng)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癥等與衰老密切相關的疾病提供新的干預手段,也有望為治療核糖體病開辟新途徑。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每個衰老的細胞內細胞核的體積都增大,染色質的染色都加深
B.促進衰老調節(jié)因子SNORA13的表達,有可能應用于治療癌癥
C.根據(jù)自由基學說,衰老的細胞內有可能發(fā)生基因突變
D.根據(jù)端粒學說,若能修復受損傷的DNA序列,則可以延緩細胞的衰老
19.芝麻(2n)是自花傳粉植物。芝麻的果實也叫芝麻梭子,芝麻梭子長(A)和芝麻梭子短(a)、種子黑色(B)和種子白色(b)是兩對獨立遺傳的相對性狀??蒲腥藛T為培育純合芝麻梭子短、種子黑色植株,采用了如下方法進行育種。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沒有X射線等外界因素影響,不會發(fā)生圖中所發(fā)生的變異
B.圖中①過程需要進行去雄→套袋→傳粉→再套袋的操作
C.圖中②過程為花藥離體培養(yǎng),③過程可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fā)的種子
D.通過過程④獲得的芝麻梭子短、種子黑色植株中,純合子占了1/16
20.如圖1是某家族關于高度近視(受A、a基因控制)、紅綠色盲(受B、b基因控制)的遺傳系譜圖,圖2是對家族部分成員相關基因所在的DNA分子進行了酶切、電泳等處理,圖中①②對應一對等位基因,③④對應另一對等位基因。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高度近視是常染色體上的隱性遺傳病B.圖2中②④分別對應a、B基因
C.Ⅱ1與Ⅱ2婚配生育色盲男孩的概率為1/4D.Ⅱ3與Ⅱ4婚配生育兩病兼患孩子的概率為3/8
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題,共55分。
21.(10分)
如圖甲為腎小管上皮細胞的結構模式圖,乙為部分物質進出腎小管上皮細胞的示意圖?;卮鹣铝袉栴}:
(1)分離細胞器的方法是______,圖甲中含有RNA的細胞器是______(填序號),細胞器⑤的功能主要是______。
(2)圖乙中屬于主動運輸方式的有______,葡萄糖通過載體蛋白SGLT進入細胞的動力來源是______。
(3)圖乙中Na+/K+ATP酶具有______作用,人體內Na+缺乏會引起______。
22.(11分)
蕓苔素內酯是一種新型綠色環(huán)保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通過用適宜濃度蕓苔素內酯浸種和莖葉噴施處理,可促進蔬菜、瓜類、水果等作物生長,提高產(chǎn)量,使葉片更厚實,顏色更綠,也能使茶葉的采葉時間提前,令瓜果含糖量更高,個體更大,產(chǎn)量更高,更耐儲藏。科研人員進行室內盆栽實驗,測定了蕓苔素內酯處理辣椒結果期的相關代謝指標,結果如圖所示?;卮鹣铝袉栴}:
(1)科研人員認為用蕓苔素內酯處理辣椒可使葉片中葉綠素的含量增加,若進行實驗驗證,實驗思路為:用______提取葉面噴施蒸餾水組和葉面噴施適宜濃度的蕓苔素內酯組葉片中的光合色素,用______法分離色素,觀察并比較濾紙條上從上到下第______條色素帶的寬度和顏色深淺。
(2)若光照強度、氣孔導度、呼吸強度等不變,隨著結果期天數(shù)的增加,蕓苔素內酯處理組辣椒的凈光合速率降低,結合圖示信息推測,原因是______。
(3)測定辣椒的凈光合速率是以______(填“單位時間內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或“單位時間內二氧化碳的消耗量”)為指標;已知結果期5天時蕓苔素內酯處理組辣椒和對照組辣椒的總光合速率相差不大,但蕓苔素內酯處理組辣椒的凈光合速率高于對照組辣椒,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4)若給對照組辣椒植株提供H218O,一段時間后其體內會出現(xiàn)C6H1218O6,原因是______(請用物質和箭頭符號表示C6H1218O6中18O出現(xiàn)的過程)。
23.(10分)
如圖甲表示真核細胞中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的過程示意圖,圖中①~⑦代表不同的結構或成分,Ⅰ和Ⅱ代表過程,圖乙是翻譯過程的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Ⅰ過程中③代表的酶為______,其作用是______,DNA解螺旋的方向為______(用文字和箭頭表示)。
(2)圖甲中Ⅱ過程,一個mRNA分子可以相繼結合多個核糖體進行翻譯過程,其意義是______。
(3)合成圖乙中mRNA鏈的非模板鏈的堿基序列為5'—______—3',核糖體在mRNA上移動的方向為______(填“3'→5'”或“5'→3'”)。圖乙中③代表的氨基酸是______(相關密碼子:組氨酸ACC;色氨酸UGG)。
24.(14分)
黃瓜雌雄異株,屬于XY型性別決定類型。黃瓜不但營養(yǎng)豐富,而且具有一定潔膚增白、祛斑抗皺、護膚防衰、消炎療傷等功效,享有“廚房中的美容劑”的美譽。黃瓜的果實形狀有長圓形和圓柱形,果實顏色有綠色、白色和黃色?,F(xiàn)以瓜長圓形、瓜綠色雄株與瓜長圓形、瓜綠色雌株雜交,雜交后代如下表:
回答下列問題:
(1)若各基因型配子活性正常,由實驗結果可知控制瓜色和瓜形的基因至少有______對,判斷理由是______;按最少對數(shù)的基因考慮,F(xiàn)1雌性瓜長圓形、瓜綠色植株中基因型有______種,其中純合子比例占______。
(2)按最少對數(shù)的基因,并考慮所有的染色體,控制瓜形的相關基因位于______。
(3)現(xiàn)有各種純合的黃瓜雌雄植株,請利用這些實驗材料,設計一次雜交實驗,確定控制瓜形的相關基因的位置。請寫出實驗思路并預期實驗結果,得出實驗結論。
實驗思路:______。
預期結果與結論:①______;②______。
25.(10分)
茄子是自花傳粉植株,其花的單生和簇生分別由等位基因R和r控制,已知R和r位于10號染色體上,在茄子種群中發(fā)現(xiàn)了一棵突變體植株,正常植株和突變體植株的相關染色體和基因如下圖所示,不含R或r的受精卵不能發(fā)育?;卮鹣铝袉栴}:
(1)與正常植株相比,突變體植株發(fā)生的可遺傳變異為______,請設計一個最簡便的雜交實驗(不考慮互換的發(fā)生)區(qū)分某植株甲是正常植株還是突變體植株。
實驗方案:______。
結果預測:若______,則植株甲是正常植株;若______,則植株甲是突變體植株。
(2)現(xiàn)茄子種群中出現(xiàn)一棵表型為花單生的雜合三體植株(10號常染色體有三條),減數(shù)分裂時該染色體的任意兩條移向細胞一極,剩下的一條移向細胞另一極。欲測定花型基因是否在10號染色體上,將該個體與多棵花簇生茄子植株(未發(fā)生染色體變異)雜交。
①若后代花單生與花簇生的比值為5:1,則該花型基因______(填“在”或“不在”)10號染色體上;
②若后代花單生與花簇生的比值為1:1,則該花型基因______(填“是”“不是”或“不一定”)在10號染色體上。
親本
瓜長圓形、瓜綠色雄株×瓜長圓形、瓜綠色雌株
F1雌性
瓜長圓形、瓜綠色:瓜長圓形、瓜白色:瓜長圓形、瓜黃色=9:3:4
F1雄性
瓜長圓形、瓜綠色:瓜圓柱形、瓜綠色:瓜長圓形、瓜白色:瓜圓柱形、瓜白色:瓜長圓形、瓜黃色:瓜圓柱形、瓜黃色=9:9:3:3:4:4
菏澤市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三生物學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選擇題
1.C【解析】若徹底水解Dsup基因,將會得到磷酸、脫氧核糖、A、G、C、T6種產(chǎn)物,A正確;有機物都是以碳鏈為基本骨架的,B正確;若該蛋白質由一條肽鏈構成,則其能盤曲折疊應是氨基酸之間形成了氫鍵,C錯誤;根據(jù)自由基學說,輻射以及有害物質入侵細胞能夠刺激細胞產(chǎn)生自由基,移植該種蛋白質的細胞會比一般未經(jīng)修改的正常細胞更具有效地抵擋輻射與過氧化氫的能力,說明含有該蛋白質的人類腎臟細胞可減少自由基的產(chǎn)生,減緩衰老,D正確。
2.B【解析】原核細胞中核糖體的形成與核仁無關,A錯誤;顆粒成分是核糖體亞基的前身,由細絲成分逐漸轉變而成,說明細絲成分與顆粒成分是rRNA與相關蛋白質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B正確;染色質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C錯誤;在細胞質基質中形成了核糖體亞基,D錯誤。
3.D【解析】通道蛋白屬于貫穿磷脂雙分子層的蛋白質,A錯誤;處于開放狀態(tài)的通道蛋白在運輸物質上也具有選擇性,B錯誤;離子通過門通道時不需要與門通道結合,C錯誤;門通道蛋白有張開和關閉兩種狀態(tài),門通道蛋白和載體蛋白在每次轉運時都會發(fā)生自身構象的改變,D正確。
4.D【解析】木瓜蛋白酶對彈性蛋白和膠原蛋白進行不徹底水解,說明木瓜蛋白酶不會水解斷裂彈性蛋白所有羧基端的肽鍵,A錯誤;化學反應速率也受反應物濃度等的影響,水解彈性蛋白反應速率快的反應中酶的活性不一定高于反應慢的酶活性,B錯誤;Cl-不是實驗的自變量,自變量還有無機鹽濃度,C錯誤;為保證單一變量,對照組和實驗組應設置相同的溫度和pH,D正確。
5.B【解析】丙酮酸反應生成乳酸的過程中不生成ATP,不可發(fā)生ADP磷酸化生成ATP,A錯誤;主動運輸時,載體蛋白磷酸化的過程中會發(fā)生能量的轉移,B正確;光合作用暗反應過程中固定CO2時不消耗ATP,不會有磷酸酶參與,C錯誤;磷酸基團的添加或除去能使酶活化或失活,控制諸如細胞分裂這樣的過程,說明細胞分裂過程中會有磷酸酶參與,也會有激酶參與,D錯誤。
6.D【解析】由細胞分化而成的細胞若變?yōu)榘┘毎?,則不會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狀態(tài),A錯誤;哺乳動物個體內成熟的紅細胞無細胞核,B錯誤;有些干細胞沒有全能性,C錯誤;干細胞及其分化而成的體細胞的遺傳信息表達情況不完全相同,D正確。
7.C【解析】膜中的大多數(shù)蛋白質分子能自由移動,A錯誤;溶酶體或者液泡不能合成水解酶,B錯誤;處于營養(yǎng)缺乏條件下的細胞,巨自噬將會加強,以獲取營養(yǎng)成分而生存下去,C正確;有些激烈的細胞自噬,可能誘導細胞凋亡,D錯誤。
8.C【解析】細胞①發(fā)生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屬于減數(shù)分裂Ⅰ前期,A正確;細胞①進行到減數(shù)分裂Ⅰ后期時,發(fā)生同源染色體的分離和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B正確;基因重組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不是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受精時,C錯誤;細胞③不含同源染色體,染色體數(shù)目可能與體細胞相同,③形成基因型為Hr、hr的精細胞,D正確。
9.A【解析】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因子是否發(fā)生自由組合屬于提出問題,A正確;受精時,遺傳因子的組合形式有16種,屬于假說的內容,B錯誤;進行測交實驗,實驗結果表型之比為1:1:1:1屬于實驗驗證,C錯誤;摩爾根也采用假說—演繹法證明了基因位于染色體上,D錯誤。
10.B【解析】基因沒有發(fā)生突變,也可能患染色體異常遺傳病,A錯誤;有些遺傳病需要遺傳因素與環(huán)境因素共同作用才能發(fā)病,沒有病癥發(fā)作的人也可能有潛伏的遺傳病,B正確;一個家族中有多人發(fā)病的病不一定屬于遺傳病,如感冒,C錯誤;抗維生素D佝僂病屬于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代代都有患者,不屬于散發(fā)性的遺傳病,D錯誤。
11.B【解析】轉錄時,RNA聚合酶催化DNA雙鏈解開螺旋,A正確;DNA聚合酶催化脫氧核苷酸連接到子鏈的3'端,B錯誤;單鏈結合蛋白可保證解開的單鏈在復制完成前能保持單鏈結構,C正確;由于隨從鏈的岡崎片段是一段一段的,所以與合成領頭鏈相比,合成隨從鏈需要更多的引物,D正確。
12.C【解析】細胞的遺傳信息不僅僅蘊藏在四種堿基的排列順序之中,A正確;DNA上的部分堿基發(fā)生甲基化修飾屬于表觀遺傳學信息,B正確;對基因組DNA的修飾不會影響DNA的復制,會影響基因的表達,C錯誤;構成染色體的組蛋白發(fā)生乙酰化也會導致表觀遺傳,D正確。
13.D【解析】原癌基因表達的蛋白質能控制細胞正常的生長和增殖,A正確;抑癌基因表達的蛋白質能抑制細胞不正常的增殖,細胞惡性增生可能與抑癌基因表達的蛋白質減少有關,B正確;細胞膜上的糖蛋白減少使得癌細胞容易分散開,具有轉移性,C正確;突變的體細胞的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不會遺傳給后代,D錯誤。
14.C【解析】圖1中A魚種群的全部基因構成該種群基因庫,A錯誤;圖2中A、B、C、D進化成四個物種是因為出現(xiàn)了生殖隔離,B錯誤;若D種群內發(fā)生了與魚尾相關的基因突變,則該種群的基因頻率可能發(fā)生了改變,即發(fā)生了進化,C正確;新物種的形成不是都需要經(jīng)過漫長的進化歷程,如二倍體西瓜人工誘導為四倍體,D錯誤。
15.B【解析】花蜜不是誘變劑,昆蟲的口器發(fā)生變異與獲取花蜜無關,A錯誤;若彗星蘭變?yōu)槎叹?,則在短距的選擇作用下,與昆蟲口器相關的基因頻率會發(fā)生定向改變,B正確;不同物種之間才發(fā)生協(xié)同進化,C錯誤;昆蟲發(fā)生的口器變寬的變異也能提供生物進化的原材料,D錯誤。
二、選擇題
16.CD【解析】有大液泡的細胞都可以做質壁分離實驗的材料,圖1中的細胞可以是葉肉細胞,A正確;B/A值下降,液泡變小,細胞液濃度變大,該細胞的吸水能力會增強,B正確;圖2中發(fā)生了質壁分離后自動復原,外界溶液不可能是蔗糖溶液,C錯誤;圖1的細胞也可能在發(fā)生質壁分離復原,D錯誤。
17.AC【解析】丙酮酸與NADH反應生成乳酸或生成乙醇和CO2,A正確;植物無氧呼吸過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轉化為乳酸或乙醇中的化學能,B錯誤;分析圖2可知,用Ca2+處理水稻根細胞的乙醇脫氫酶活性升高,可減少水澇災害對水稻的影響,C正確;植物幼苗根細胞中ADH升高有利于植物適應淹水逆境,D錯誤。
18.BCD【解析】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其衰老時不會出現(xiàn)核的體積增大,染色質的染色加深,A錯誤;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一種新的衰老調節(jié)因子SNORA13,當其轉錄出的非編碼RNA被抑制時,細胞衰老過程顯著減緩,說明促進衰老調節(jié)因子SN-ORA13的表達,可使細胞衰老過程相對加速從而有可能應用于治療癌癥,B正確;根據(jù)自由基學說,自由基可攻擊DNA,衰老的細胞內有可能發(fā)生基因突變,C正確;端粒內側正?;虻腄NA序列受損傷時,細胞活動會漸趨異常,若能修復受損傷的DNA序列,則可以延緩細胞的衰老,D正確。
19.ACD【解析】DNA可自發(fā)發(fā)生基因突變,A錯誤;芝麻(2n)是自花傳粉植物,雜交時需要進行去雄→套袋→傳粉→再套袋的操作,B正確;③過程可用秋水仙素處理單倍體幼苗,C錯誤;通過過程④獲得的芝麻梭子短、種子黑色植株(aaB_)中,純合子占了1/3,D錯誤。
20.D【解析】只分析高度近視,I1與I2正常,而Ⅱ2患病,可知高度近視是常染色體上的隱性遺傳病,A正確;I2的基因型為AaXbY,可知圖2中③對應b基因,Ⅱ2的基因型為aaXBXb,可知②對應a基因,綜上分析,圖2中①②③④分別對應A、a、b、B基因,B正確;Ⅱ1(XBY)與Ⅱ2(XBXb)婚配生育色盲男孩的概率為1/4,C正確;Ⅱ3(aaXBY)與Ⅱ4(AaXBXb)婚配生育兩病兼患孩子的概率為1/8,D錯誤。
三、非選擇題
21.(10分)
(1)差速離心法(1分)②、④(1分)對來自內質網(wǎng)的蛋白質進行加工、分類和包裝的“車間”及“發(fā)送站”(1分)
(2)Na+出細胞、K+進細胞、葡萄糖進細胞(2分)Na+濃度梯度產(chǎn)生的電化學勢能(2分)
(3)運輸和催化(1分)神經(jīng)、肌肉細胞的興奮性降低,最終引發(fā)肌肉酸痛、無力等(2分)
【解析】(1)分離細胞器的方法是差速離心法,②線粒體、④核糖體含有RNA,細胞器⑤高爾基體的功能主要是對來自內質網(wǎng)的蛋白質進行加工、分類和包裝的“車間”及“發(fā)送站”。
(2)物質逆濃度梯度進出細胞的方式為主動運輸,圖乙中屬于主動運輸方式的有Na+出細胞、K+進細胞、葡萄糖進細胞,葡萄糖通過載體蛋白SGLT進入細胞的動力來源是Na+濃度梯度產(chǎn)生的電化學勢能。
(3)圖乙中Na+/K+ATP酶具有運輸和催化作用,人體內Na+缺乏會引起神經(jīng)、肌肉細胞的興奮性降低,最終引發(fā)肌肉酸痛、無力等。
22.(11分)
(1)無水乙醇(或體積分數(shù)為95%的乙醇加入適量無水碳酸鈉)(1分)
紙層析(1分)三、四(1分)
(2)隨著結果期天數(shù)的增加,蕓苔素內酯處理組辣椒的葉綠素含量減少,光反應減弱;雖然胞間CO2濃度升高,但還原C3的ATP和NADPH減少,暗反應也減弱(2分,答案合理即可給分)
(3)單位時間內二氧化碳的吸收量(2分)蕓苔素內酯處理組辣椒的呼吸速率較慢(2分,答案合理即可給分)
(4)H218O→C18O2→C3→C6H1218O6(2分)
【解析】(1)用無水乙醇或體積分數(shù)為95%的乙醇加入適量無水碳酸鈉提取葉面噴施蒸餾水組和葉面噴施適宜濃度的蕓苔素內酯組葉片中的光合色素,用紙層析法分離色素,觀察并比較濾紙條上從上到下第三、四條色素帶的寬度和顏色深淺。
(2)若光照強度、氣孔導度、呼吸強度等不變,隨著結果期天數(shù)的增加,由于蕓苔素內酯處理組辣椒的葉綠素含量減少,光反應減弱;胞間CO2濃度升高,但還原C3的ATP和NADPH減少,暗反應也減弱,所以蕓苔素內酯處理組辣椒的凈光合速率降低。
(3)單位時間內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可表示凈光合速率。結果期5天時蕓苔素內酯處理組辣椒和對照組
辣椒的總光合速率相差不大,但蕓苔素內酯處理組辣椒的凈光合速率高于對照組辣椒,其原因可能是蕓苔素內酯處理組辣椒的呼吸速率較慢。
(4)給對照組辣椒植株提供H218O,通過H218O→C18O2→C3→C6H1218O6,一段時間后其體內會出現(xiàn)C6H1218O6。
23.(10分)
(1)RNA聚合酶(1分)使DNA雙螺旋的兩條鏈解開,使核糖核苷酸連接起來,形成一個mRNA分子(2分,答案合理即可得分)右端→左端(1分)
(2)少量的mRNA分子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質(2分)
(3)ATGCAGTGGCGT(1分)5'→3'(2分)色氨酸(1分)
【解析】(1)圖甲Ⅰ過程中③代表的酶為RNA聚合酶,其作用是使DNA雙螺旋的兩條鏈解開,使核糖核苷酸連接起來,形成一個mRNA分子,DNA解螺旋的方向為右端→左端。
(2)一個mRNA分子可以相繼結合多個核糖體進行翻譯過程,其意義是少量的mRNA分子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質。
(3)合成圖乙中mRNA鏈的非模板鏈的堿基序列為5'—ATGCAGTGGCGI—3',核糖體在mRNA上移動的方向為5'→3'。根據(jù)mRNA上的密碼子編碼氨基酸,可知圖乙中③代表的氨基酸是色氨酸。
24.(14分)
(1)3(1分)以瓜長圓形、瓜綠色雄株與瓜長圓形、瓜綠色雌株雜交,產(chǎn)生的F1中雌雄皆為瓜綠色:瓜白色:瓜黃色=9:3:4,是“9:3:3:1”的變式,說明瓜色至少受2對等位基因控制,產(chǎn)生的F1中雌性均為瓜長圓形,雄性瓜長圓形:瓜圓柱形=1:1,說明瓜形至少受1對等位基因控制(2分)
8(2分)1/18(2分)
(2)X染色體上或X和Y的同源區(qū)段上(1分)
(3)用純合體瓜長圓形雄株與純合體瓜圓柱形雌株雜交(2分)
①若后代雄株全為瓜圓柱形,則瓜形的相關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2分)
②若后代雄株全為瓜長圓形,則瓜形的相關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區(qū)段上(2分)
【解析】(1)以瓜長圓形、瓜綠色雄株與瓜長圓形、瓜綠色雌株雜交,產(chǎn)生的F?中雌雄皆為瓜綠色:瓜白色:瓜黃色=9:3:4,是9:3:3:1的變式,說明瓜色至少受2對等位基因控制,產(chǎn)生的F1中雌性均為瓜長圓形,雄性瓜長圓形:瓜圓柱形=1:1,說明瓜形至少受1對等位基因控制,所以控制瓜形和瓜色的基因至少有3對;假設瓜色受基因A、a、B、b控制,瓜形受等位基因C、c控制,則F1雌性瓜長圓形、瓜綠色植株中基因型有2×4=8種,其中純合子比例占1/2×1/3×1/3=1/18。
(2)瓜長圓形雄株與瓜長圓形雌株雜交,產(chǎn)生的F1中雌性均為瓜長圓形,雄性瓜長圓形:瓜圓柱形=1:1,性狀與性別有關聯(lián),說明瓜形基因在X染色體上或X和Y的同源區(qū)段上。
(3)用純合體瓜長圓形雄株與純合體瓜圓柱形雌株雜交,若后代雄株全為瓜圓柱形,則瓜形的相關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若后代雄株全為瓜長圓形,則瓜形的相關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區(qū)段上。
25.(10分)
(1)染色體結構變異(易位)(1分)實驗方案:讓植株甲自交,觀察子代表型及比例(1分)
結果預測:子代植株花單生:花簇生=3:1(2分)子代植株花單生:花簇生=4:1(2分)
(2)①在(2分)②不一定(2分)
【解析】(1)突變體植株發(fā)生了染色體結構變異(易位)。區(qū)分植株甲是正常植株還是突變體植株,可讓植株甲自交,觀察子代表型及比例,若子代植株花單生:花簇生=3:1,則植株甲是正常植株;若子代植株花單生:花簇生=4:1,則植株甲是突變體植株。
(2)如果控制花型的基因在10號染色體上,則花單生雜合三體植株的基因型為RRr或Rrr。若該花單生三體植株的基因型為RRr,則其產(chǎn)生的配子及其比例為RR:r:Rr:R=1:1:2:2,將該個體與多棵花簇生茄子植株(rr)個體雜交,后代花單生與花簇生的比值為5:1;若該花單生三體植株的基因型為Rrr,則其產(chǎn)生的配子及其比例為R:rr:Rr:r=1:1:2:2,將該個體與多棵花簇生茄子植株(rr)個體雜交,后代花單生與花簇生的比值為1:1。如果控制花型的基因不在10號染色體上,則花單生的雜合三體植株的基因型為Rr,該三體植株產(chǎn)生的配子及其比例為R:r=1:1,將該個體與多棵花簇生茄子植株(rr)個體雜交,后代花單生與花簇生的比值也為1:1。綜上分析,若后代花單生與花簇生的比值為1:1.則該花型基因不一定在10號染色體上。
這是一份2025贛州十八縣(、區(qū))二十四校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PDF版含解析,共12頁。
這是一份2025衡水武強中學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含解析,文件包含河北省衡水市武強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含解析docx、河北省衡水市武強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無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4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山東省菏澤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Word版附解析),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的作答,非選擇題的作答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