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默寫。
古詩中有各種各樣的美。王維《竹里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現(xiàn)出悠遠寧靜之美;李白《春夜洛城聞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現(xiàn)出悠揚深遠之美;韓愈《晚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現(xiàn)出個性張揚之美;《木蘭詩》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現(xiàn)出淡泊名利之美;岑參《逢入京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達出眷戀故園的深情之美。
【答案】①深林人不知 ②明月來相照 ③誰家玉笛暗飛聲 ④散入春風(fēng)滿洛城 ⑤草樹知春不久歸 ⑥百般紅紫斗芳菲 ⑦可汗問所欲 ⑧木蘭不用尚書郎 ⑨故園東望路漫漫 ⑩雙袖龍鐘淚不干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讀書,就像是隱身地串門,經(jīng)過半個學(xué)期的語文旅行,我們獲得了許多的閱讀感悟和體驗。讀楊振寧的《鄧稼先》,我們感受到了鄧稼先鮮為人知的為國獻身的情懷;讀臧克家的《說和做》,我們感受到了聞一多先生契而不舍的鉆研精神;讀光未然的《黃河頌》,我們感受到黃河勇敢堅強的英雄氣魄;讀端木燕良的《土地的誓言》,我們感受到作者zhì_______痛的愛國情懷;讀楊絳的《老王》,我們感受到了作者在遲暮之年對車夫老王真誠的愧怍_______之情……閱讀讓我們把生活中寂寞的時光變成了享受。
(1)給加點的字注音,根據(jù)拼音寫漢字。
①愧怍____
②zhì_____痛
(2)“鮮為人知”中“鮮”的意思是( )
A.新的,不陳的
B.很少
C.味道的美好
D.有光彩的
(3)以上文段主要運用了_______、_______的修辭手法。
(4)以上文段中有錯別字的詞語是 _________,正確寫法是 _________。
【答案】(1)①zuò ②摯
(2)B
(3)①比喻 ②排比
(4)①契而不舍 ②鍥而不舍
【解析】
(1)本題考查漢字的字形、注音。
愧怍(kuì zuò):指慚愧;羞愧。引申為因有缺點或錯誤而感到不安。
摯痛(zhì tòng):指抽摯牽引作痛,有一處牽連及它處,多因經(jīng)脈失養(yǎng)或脈絡(luò)阻滯不通。
(2)本題考查詞語的意思。
“鮮為人知”的意思是很少有人知道。故選B。
(3)本題考查修辭手法的判斷?!白x書,就像是隱身地串門”,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讀書比喻成隱身地串門?!白x楊振寧的《鄧稼先》,我們感受到了鄧稼先鮮為人知的為國獻身的情懷;讀臧克家的《說和做》,我們感受到了聞一多先生契而不舍的鉆研精神;讀光未然的《黃河頌》,我們感受到黃河勇敢堅強的英雄氣魄;讀端木燕良的《土地的誓言》,我們感受到作者摯痛的愛國情懷;讀楊絳的《老王》,我們感受到了作者在遲暮之年對車夫老王真誠的愧怍之情”,該句使用的是排比的修辭手法。
(4)本題考查形近字。鍥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不斷地鏤刻。比喻堅持不懈。“鍥而不舍”的“鍥”不能寫作“默契”的“契”。
綜合性學(xué)習(xí)。(12分)
3.某校七年級(1)班開展“天下國家”系列活動,請你參與。
(1)按要求修改學(xué)生發(fā)言。
①關(guān)心祖國命運,為之奮斗為之犧牲;贊美祖國山河,為之描畫為之歌詠;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歷史文化、為之沉醉為之感動……這些都是愛國主義情懷的表現(xiàn)。②在中華文明悠遠的歷史中,愛國主義精神一直是中華民族得以凝聚,生存和發(fā)展的強壯動力。
①語段中有一處標點符號有錯誤,請找出來并修改。
②劃線句子有語病,請?zhí)岢鲂薷囊庖姟?br>(2)給下列愛國故事配上有關(guān)聯(lián)的人物。
①精忠報國的_______
②寧死不降元朝的________
③用胸膛堵住敵人機槍眼的________
④回國報效的數(shù)學(xué)家________
(3)下列不能體現(xiàn)對國家、對民族熱愛的古詩詞名句是( )
A.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B.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C.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D.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在經(jīng)典詩詞朗誦環(huán)節(jié),要為下面這首愛國詩歌的朗誦選配一支背景曲,根據(jù)下列名曲的介紹,選配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 )
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fēng)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zhàn)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
A.《平沙落雁》,曲風(fēng)靜美舒緩,優(yōu)美動聽。
B.《十面埋伏》,曲風(fēng)凄冷悲壯,激昂慷慨。
C.《春江花月夜》,曲風(fēng)委婉質(zhì)樸,旋律流暢。
D.《漁樵問答》,旋律悠然恬靜,節(jié)奏輕快。
【答案】(1)①將“凝聚”后面的逗號改為頓號。②將“強壯”改為“強大”。
(2)①岳飛 ②文天祥 ③黃繼光 ④華羅庚
(3)C
(4)B
【解析】
(1)①本題考查標點。
“愛國主義精神一直是中華民族得以凝聚,生存和發(fā)展”中“凝聚”“生存”屬于詞語并列,應(yīng)該將“凝聚”后面的逗號改為頓號。
②本題考查病句修改。
畫線句用詞不當(dāng),將“強壯”改為“強大”。
(2)本題考查文化常識。寫出題干中提出的愛國故事所關(guān)聯(lián)的人物,注意姓名要書寫正確,不要有錯別字。
根據(jù)積累作答?!熬覉髧背鲎灾袊鴼v史人物(南宋時期民族英雄、抗金名將岳飛)的典故。它形容精心忠誠,報效祖國,為國家竭盡忠誠,犧牲一切;
“寧死不降元朝”的主人公是文天祥,是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學(xué)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他屢經(jīng)威逼利誘,仍誓死不屈,最后從容就義;
“用胸膛堵住敵人機槍眼”的是在抗美援朝時上甘嶺戰(zhàn)役的黃繼光;
回國報效的數(shù)學(xué)家是華羅庚。
(3)本題考查古詩詞理解
A.“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傳達出詩人臨終時復(fù)雜思想情緒和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表現(xiàn)了詩人一生的心愿,傾注了詩人滿腔的悲慨,既有對抗金大業(yè)未就的無窮遺恨,也有對神圣事業(yè)必成的堅定信念。
B.“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表現(xiàn)了詩人愛國思想情感
C.“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表現(xiàn)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
D.“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發(fā)了作者寧死不屈、忠心報國的思想感情。
ABD.體現(xiàn)對國家、對民族熱愛。
C.不能體現(xiàn),這兩句詩寫的是鄉(xiāng)愁,與“對國家、對民族熱愛”的主題無關(guān)。
故選C。
(4)本題考查詩朗誦配樂?!赌相l(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這首詞諷刺了朝廷,委婉地暗示了自己對于朝廷的不滿,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的一腔愛國豪情,慷慨悲壯。所選配音也應(yīng)該凄冷悲壯,激昂慷慨。
故選B。
名著閱讀(5分)。
4.閱讀選段回答問題
祥子的車賣了!他像傻了一般,看著大家忙亂,他只管往外掏錢。他的眼紅得可怕,眼角堆著一團黃白的眵日糊;耳朵發(fā)露,愣愣磕磕地隨著大家亂轉(zhuǎn),可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他的腦中像燒著一把烈火,把淚已燒干,想哭也哭不出。
(1)這段文字選自_______(人名)創(chuàng)作的《_________》,書中與祥子關(guān)系密切的兩位女性分別是虎妞和________。
(2)文段中祥子“想哭也哭不出”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①老舍 ②駱駝祥子 ③小福子
(2)祥子因為給虎妞辦喪事而賣車,難受得哭不出來。
【解析】
(1)本題考查文學(xué)常識。
由選段中“祥子”可知,這兩段文字選自老舍先生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駱駝祥子》。書中與祥子關(guān)系密切的兩位女性是虎妞和小福子,虎妞是祥子的妻子,潑辣而有心計的中年婦女,生就一副男兒性格,很會打理事物,將人和車場管理的井井有條。頗有心計的她安排好了一場騙局,卻沒料到早早的被父親——劉四爺拆穿,但他還是騙取祥子和她結(jié)了婚,但卻沒料到父親會狠心拋下她不管,賣了廠子到外地去了。最終由于她的好吃懶做引起難產(chǎn)而死去了。
小福子是一個被生活逼迫無奈,但依然心地善良的人。從她一個人的身上可以看到千千萬萬個婦女的命運,因為在那個時代,有很多婦女都和小福子的命運一樣,結(jié)果一樣。小福子向祥子表達過自己的心意,最后被拋棄,吊死在了白房子附近的樹林里。小福子的死擊垮了祥子,從此開始自暴自棄。
(2)本題考查對名著的理解能力。
結(jié)合“祥子的車賣了!他像傻了一般,看著大家忙亂”可知,這是祥子第三次買車的經(jīng)歷,第三次買車是他和虎妞結(jié)婚后用虎妞的錢買的,雖然心里不踏實,但畢竟不用再去車廠賃車了??墒呛镁安婚L,虎妞難產(chǎn)而死,祥子又只好把車賣掉去安葬虎妞。這時的祥子非常悲傷,“想哭也哭不出”。
二、閱讀(40分)
5.閱讀。
母親用秤
潘軍
①家里有桿老秤,是母親用來稱東西的專用品。這桿秤不知使用過多少年,也不知存放了多少年,在一個角落里靜靜地躺著,要不是搬家,還真想不起它。
②母親沒念過書,可玩秤比有文化的父親還精明。父親開玩笑說,母親天生就是耍秤桿子的料,比他耍筆桿子強。
③早年間家里窮,父親說有秤也沒用;但母親說,家里有個秤還是比較方便。一番爭吵過后,還是母親堅持己見——這秤,我買定了!
④母親更閑不住了,晌午間每每跑去山里刨藥,刨了許多許多天,總算湊齊了買秤的錢。秤買回來了,但母親并不識秤,那上面沒有數(shù)字,只有點點金星,母親跟村里認秤的人學(xué),讓人教她,教了很久總算學(xué)會了用秤。
⑤【甲】很長時間里,秤是家里唯一的度量單位,每天做飯,母親總會用秤稱一稱,幾口人吃飯,下多少米面,她都要心中有數(shù),既夠吃,也不浪費。就連親戚之間走動,母親對來往的東西也都稱一稱,她說不占人家便宜,咋來咋走,寧肯做那吃虧的一方。
⑥【乙】用秤稱完,母親還要用她獨特的方法記上賬,那賬單我完全看不懂,都是點點,像秤桿上面的準星,有大有小。母親告訴我,那些點點,大的是斤,小的是兩,準確率不差分毫。若是母親借東西,還賬時定是秤桿子仰頭,有時秤砣都站不住,母親風(fēng)趣地說,這叫“抬頭見喜”。
⑦【丙】后來,山鄉(xiāng)在不知不覺中發(fā)生了變化,從原本的寂靜到后來的喧囂。母親的心也有幾分不安分了——她是村里最早耍秤桿子的人,知道秤上的學(xué)問。
⑧【丁】母親在路邊擺了個小攤,自家地里種植的,山野采摘的,都成了母親小攤上的貨品。母親不喜歡叫賣,可東西比誰賣得都快,特別是那些回頭客,總會爭著搶著再度購買。母親賣東西總是先掂一掂,然后再稱,完事再抓一把添上,保多不少。有時候,不等母親做這道“附加工序”,顧客自己就上手了,母親也只是笑笑,像是默許了。
⑨有一次,一位城里來的女游客在母親的小攤位前,望著一籃子山桃發(fā)呆,想買又想走的樣子,母親見狀,就和她閑聊起來。那人說,她母親曾在這里插過隊,就喜歡吃這里的山桃,如今母親患病臥床,還想著吃這山桃呢,自己很想買一些帶回去,可錢包不知啥時丟失了……母親默默地將山桃裝好一大袋,外加10元錢,一同遞給了那位女士,那人連擺手,母親輕聲言說:出門在外,誰都可能遇到難處,幫一把,不算事。
⑩母親用她那桿秤做了十幾年買賣,和鄰里、游客都處得很好,可我家的日子卻沒有發(fā)生多大的改觀,反倒是家里的土產(chǎn)特產(chǎn)再沒有了積壓和庫存,每年都早早“被打發(fā)”得干干凈。我們笑說母親瞎忙乎,母親很認真地說:“掙多少是多?夠上碗邊兒就行了?!?br>?母親最大的“業(yè)績”就是磨光了那桿老秤上面的星星點點;我一直奇怪沒有星星點點之后母親咋稱斤論兩呢?
?有一天,我終于忍不住問了母親,母親笑笑透露了謎底——其實,我壓根兒就不識秤,手里拿桿秤,不過是讓人對我信任;做人厚道,人心是秤,不用稱。
?母親是在教我做人的道理??!
(選自《北京晚報》2022年9月6日,有刪改)
(1)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應(yīng)該是( )
母親用秤最多的地方,是鄰里之間一些米面的借用與歸還。
A.【甲】處B.【乙】處
C.【丙】處D.【丁】處
(2)從描寫方法的角度賞析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母親也只是笑笑,像是默許了。
(3)文章結(jié)尾才說母親“壓根兒就不識秤”,前面有哪些伏筆和鋪墊?
(4)文章結(jié)尾說“母親是在教我做人的道理啊”,說說母親用秤中所包含的做人道理。
【答案】(1)B
(2)神態(tài)描寫,“只是笑笑”的神態(tài),表現(xiàn)出母親對顧客的大方。
(3)①母親沒念過書。
②母親跟村里認秤的人學(xué),讓人教她。
③母親賣東西總是先掂一掂,然后再稱。
④老秤上面的星星點點磨光后還能用。
(4)①親戚之間來往,不占人家便宜。
②別人遇到難處,要幫人一把。
③手里拿桿秤,不過是讓人信任。
④做人厚道,人心是秤,不用稱。
【解析】
(1)本題考查句子的出處。解答此題,需要掌握精讀文章內(nèi)容,梳理思路。
結(jié)合“母親用秤最多的地方,是鄰里之間一些米面的借用與歸還”可知,這句是寫母親與鄰里之間的借用與歸還;結(jié)合【乙】處“用秤稱完,母親還要用她獨特的方法記上賬”“若是母親借東西,還賬時定是秤桿子仰頭”可知,【乙】處有母親“記上賬”“借東西”等字眼,說明是母親在和鄰里借還東西,用在【乙】處更恰當(dāng)。
故選B。
(2)本題考查句子的賞析。解答此題,需要掌握精讀文章內(nèi)容,領(lǐng)悟作者的思想情感。
結(jié)合“母親也只是笑笑,像是默許了”分析,這是對母親賣東西時,對顧客自己上手,再抓一把添上的行為的神態(tài)描寫;通過神態(tài)描寫,表現(xiàn)出母親的大方、不計較。
(3)本題考查對內(nèi)容的理解。解答此題,需要認真研讀內(nèi)容,剖析歸納。
結(jié)合第②段“母親沒念過書”,第④段“秤買回來了,但母親并不識秤,那上面沒有數(shù)字,只有點點金星,母親跟村里認秤的人學(xué),讓人教她,教了很久總算學(xué)會了用秤”,第⑧段“母親賣東西總是先掂一掂,然后再稱,完事再抓一把添上,保多不少”,第?段“母親最大的‘業(yè)績’就是磨光了那桿老秤上面的星星點點;我一直奇怪沒有星星點點之后母親咋稱斤論兩呢”可知,這些內(nèi)容為結(jié)尾母親“壓根兒就不識秤”埋下伏筆與鋪墊。
(4)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nèi)容。解答此題,需要認真研讀內(nèi)容,從母親的故事中分析答案。
母親雖然沒有文化,但是通過“秤”這個載體教會我許多做人的道理。結(jié)合第⑤段“就連親戚之間走動,母親對來往的東西也都稱一稱,她說不占人家便宜,咋來咋走,寧肯做那吃虧的一方”,第⑥段“若是母親借東西,還賬時定是秤桿子仰頭,有時秤砣都站不住,母親風(fēng)趣地說,這叫‘抬頭見喜’”可知,親戚之間來往,不占人家便宜;和鄰居的借還,母親說“抬頭見喜”,可以看出母親教會“我”不占人家便宜,為人大方的道理;
結(jié)合第⑨段“母親默默地將山桃裝好一大袋,外加10元錢,一同遞給了那位女士,那人連擺手,母親輕聲言說:出門在外,誰都可能遇到難處,幫一把,不算事”可知,別人遇到困難,母親心地善良,伸出援手;可以看出母親教會“我”別人遇到難處,要幫人一把;
結(jié)合第?段“有一天,我終于忍不住問了母親,母親笑笑透露了謎底——其實,我壓根兒就不識秤,手里拿桿秤,不過是讓人對我信任;做人厚道,人心是秤,不用稱”可知,母親教會“我”手里拿桿秤,不過是讓人信任;做人厚道,人心是秤,不用稱的道理。
6.閱讀回答問題。
【甲】
陳康肅公善射,當(dāng)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于家圈,有賣油翁釋擔(dān)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笨得C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蹦巳∫缓J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吾亦無他,惟手熟爾?!笨得C笑而遣之。
【乙】
南方多沒人①,日與水居也,七歲而能涉②、十歲而能浮,十五而能沒矣。夫沒者豈茍然哉?必將有得于水之道③者。日與水居,則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識水,則雖壯,見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問于沒人,而求其所以沒,以其言試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學(xué)而務(wù)求其道,皆北方之學(xué)沒者也。
【注】①沒人:能潛水的人;②涉:越水過河,③道:規(guī)律。
(1)解釋下面句中的加點詞。
①有賣油翁釋擔(dān)而立_______
②爾安敢輕吾射_______
③故北方之勇者_________
④見舟而畏之_______
(2)翻譯下面句子。
①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②吾亦無他。惟手熟爾。
(3)請你結(jié)合【甲】【乙】兩文,說說你從其中分別獲得了哪些啟示?
【答案】(1)①放下 ②怎么 ③……的人 ④害怕
(2)①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微微點了點頭。②我也沒有別的奧妙,只是手法技藝熟練罷了。
(3)從甲文中,我懂得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并告訴我們?nèi)思词褂惺裁撮L處也沒必要驕傲自滿。從乙文中,我領(lǐng)悟到要想學(xué)會一項技能,就得踏踏實實地學(xué)習(xí),認認真真地操練。
【解析】
(1)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①句意:有個賣油的老翁放下挑著的擔(dān)子站在一旁。釋:放下;
②句意:你怎么能夠輕視我的射箭。安:怎么;
③句意:所以北方的勇士。者:……的人;
④句意:看見來船依然害怕。畏:害怕。
(2)本題考查的翻譯能力。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①重點字詞:但,只是。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微,微微,稍微。頷,點頭
②重點字詞:吾,我;惟,只是。熟,熟練。爾,罷了
(3)本題考查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結(jié)合甲文“吾亦無他,惟手熟爾”可知從甲文中,我懂得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并告訴我們?nèi)思词褂惺裁撮L處也沒必要驕傲自滿。
結(jié)合乙文“日與水居,則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識水,則雖壯,見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問于沒人,而求其所以沒,以其言試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學(xué)而務(wù)求其道,皆北方之學(xué)沒者”可知從乙文中,我領(lǐng)悟到要想學(xué)會一項技能,就得踏踏實實地學(xué)習(xí),認認真真地操練。
參考例文:
【甲】康肅公陳堯咨擅長射箭,當(dāng)時沒有第二個,他憑借射箭的本領(lǐng)自夸。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園圃里射箭,有個賣油的老翁放下挑著的擔(dān)子站在一旁,斜著眼看他,很久也不離開。老翁見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點點頭。
陳堯咨問道:“你也懂得射箭嗎?難道我射箭的技藝不精湛嗎?”老翁說:“沒有什么別的奧妙,只不過是手法熟練罷了?!标悎蜃蓺鈶嵉卣f:“你怎么能夠輕視我的射箭!”“老翁說“憑我倒油(的經(jīng)驗)知道這個道理?!庇谑抢衔倘〕鲆粋€葫蘆放在地上,用枚銅錢蓋住葫蘆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過銅錢方孔)注到葫蘆里,油從銅錢的孔中注進去,卻沒有沾濕銅錢。接著老翁說:“我也沒有什么其它奧妙,只不過是手法熟練罷了?!笨得C公尷尬地笑著把老翁打發(fā)走了。
【乙】南方有很多能潛水的人,天天同水在一起生活,七歲就能趟水過河,十歲就能浮在水面游泳,十歲就能潛入水里了。潛水的人能長時間的潛入水里,哪能是馬虎草率而能這樣的呢?一定是對水的活動規(guī)律所領(lǐng)悟的。天天與水生活在一起,那么十五歲就能掌握它的規(guī)律。生來不識水性,那么即使到了壯年見了到了船就害怕它。所以北方的勇士,向南方的潛水的人詢問來求得他們能潛入水里的技術(shù),按照他們說的技術(shù)到河里試驗它,沒有不淹死的。所以凡是不老老實實地刻苦學(xué)習(xí)而一味強求道的,都是像北方的學(xué)潛水的一類的人。
三、作文(45分)
7.命題作文:
鄧稼先那始終站在研究第一線,晝夜計算籌劃的身影,令人感動;阿長那雖然不識字卻拿著《山海經(jīng)》送給魯迅的身影,令人感動;老王那重病纏身,臨死前給楊絳送香油和雞蛋的身影,令人感動;父親那用大半輩子,一塊磚一片瓦修建新臺階的身影,令人感動……在你的生活中,相信也有令你感動的身影,觸發(fā)過你的情思,影響了你的成長。
請以“那個身影”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字跡工整、書面整潔,不少于600字;②不得抄襲、套作;
【答案】略
這是一份安徽省宿州市蕭縣2022-2023學(xué)年七年級下學(xué)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解析版),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語文積累與綜合運用,閱讀,作文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安徽省宿州市蕭縣2023-2024學(xué)年七年級下學(xué)期期中語文試題,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 請從描寫的角度賞析下列句子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安徽省宿州市蕭縣2023-2024學(xué)年七年級下學(xué)期期中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安徽省宿州市蕭縣2023-2024學(xué)年七年級下學(xué)期期中語文試題原卷版docx、安徽省宿州市蕭縣2023-2024學(xué)年七年級下學(xué)期期中語文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21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