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學與地理考試時間共90分鐘 滿分40分)
第Ⅰ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外賣外賣,送啥都快,已成為最便捷的一種生活方式。讀某小區(qū)及周邊地區(qū)平面示意圖(左圖)和小區(qū)樓號指示牌(右圖),完成下面1-2小題。
1.外賣員要去該小區(qū)2號樓送餐,當騎行至圖中位置時,與2號樓的圖上距離為6厘米,若他保持100米/分鐘的速度步行,大約需要步行幾分鐘( )
A.3分鐘B.6分鐘C.9分鐘D.10分鐘
2.甲乙丙丁為四塊面向最近大門的小區(qū)樓號指示牌,外賣員進入小區(qū)后看到如右圖所示的指示牌,據此推測外賣員是從哪個大門進入小區(qū)的( )
A.北門B.西門C.南門D.東門
【答案】1.C 2.A
【解析】1.根據圖中比例尺1:15000可知,圖上1厘米表示實地距離是150米,外賣員與2號樓的圖上距離為6厘米,則其實地直線距離是6×150=900(米),若他保持100米/分鐘的速度步行,大約需要步行900米÷100米/分鐘=9分鐘,C正確,ABD錯誤。故選C。
2.右圖指示牌顯示的是4、5、6號樓,示意前行是4號樓,右行是5號樓,左行是6號樓,讀左圖,距4、5、6號樓最近的大門是北門,外賣員從北門進入,距北門最近的小區(qū)樓號指示牌是甲,前行是4號樓,右行是5號樓,左行是6號樓,與右圖指示牌相符,A正確,BCD錯誤。故選A。
2024年4月13日,中老鐵路國際旅客列車開行滿一周年。當日起,中老兩國鐵路部門在中國西雙版納至老撾瑯勃拉邦兩大著名旅游城市間增開1對國際旅客列車,旅客乘火車可實現兩地間當日往返。讀“老撾瑯勃拉邦車站景觀圖”,完成下面3-4小題。
3.修建中老鐵路的建設者說:“中老鐵路不是鋪出來的,而是挖出來的、架出來的”。因為修建該鐵路時需要克服的困難有( )
①流動沙丘 ②地形崎嶇 ③河流眾多 ④高寒缺氧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4.老撾瑯勃拉邦車站采用“人”字形屋頂設計,屋頂陡峭,屋檐寬大,這種設計的主要作用是( )
①雨季降水多,屋頂陡峭,利于排水 ②雨季降水多,屋檐寬大,利于遮雨
③旱季光照強,屋檐寬大,利于遮陽 ④冬季寒冷,屋檐寬大,便于采光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答案】3.B 4.D
【解析】3.由圖可知,中老泰鐵路沿線地區(qū)河流眾多,地形崎嶇,因此鐵路多架設橋梁,多穿過隧道,故有“中老泰鐵路不是鋪出來的,而是挖出來的、架出來的”的說法;途經地區(qū)植被覆蓋率高,沙丘分布少;途經地區(qū)緯度低,氣溫高,無高寒缺氧。綜.上所述,B②③符合題意。故選B。
4.老撾瑯勃拉邦車站采用“人”字形屋頂設計,屋頂陡峭,屋檐寬大,這種設計的主要作用是:老撾屬于熱帶季風氣候,雨季降水多,屋頂陡峭,利于排水;雨季降水多,屋檐寬大,利于遮雨;旱季光照強,屋檐寬大,利于遮陽;老撾位于熱帶,全年高溫,冬季并不寒冷。故①②③正確,故選D。
古埃及人利用尼羅河每年7—10月定期泛濫的規(guī)律從事農業(yè)活動。他們將一年分為三季(每季4個月),即“泛濫季”“播種季”和“收獲季”,人們在泛濫后的土地上耕作,使干旱的沙漠地區(qū)出現一條“綠色長廊”。讀埃及農業(yè)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5-6小題。
5.推測古埃及人每年“播種季”的月份是( )
A.3—6月B.5—8月C.7—10月D.11—次年2月
6.古埃及人選擇在尼羅河谷地耕作,主要是因為( )
A.有豐富的水源B.有充足的光照C.有充足的熱量D.有豐沛的降水
【答案】5.D 6.A
【解析】5.古埃及人利用尼羅河每年7—10月定期泛濫的規(guī)律從事農業(yè)活動。他們將一年分為三季(每季4個月),即“泛濫季”“播種季”和“收獲季”,熱帶草原氣候的氣候特點是終年高溫,降水分干、濕兩季;尼羅河“泛濫季”是北半球熱帶草原氣候的雨季,是7~10月,“泛濫季”之后進入“播種季”是11月至次年2月,“收獲季”是指3~6月,D正確,ABC錯誤;故選D。
6.古埃及人選擇在尼羅河谷地耕作,主要是因為靠近尼羅河,水源充足,A正確;該地光照、熱量相差不大,降水稀少,BCD錯誤;故選A。
云南紅河哈尼梯田有1300多年歷史。當地河水蒸發(fā)到高山區(qū)凝結為云霧,霧轉換成雨降落到森林,雨水再順勢流入山坡上的溝渠,灌溉層層梯田。山水四季長流,梯田常年飽水,形成了“森林、水系、村寨、梯田”為一體的完整生態(tài)系統(tǒng)。下圖為“哈尼梯田生態(tài)系統(tǒng)示意圖”和“哈尼梯田景觀圖”,讀圖文材料,完成下面7-8小題。
7.圖中森林的主要作用是( )
A.提供果實B.涵養(yǎng)水源C.提供木材D.防風固沙
8.有關哈尼梯田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沿等高線修建B.以種植水稻為主C.便于使用農業(yè)機械D.有利于發(fā)展旅游業(yè)
【答案】7.B 8.C
【解析】7.結合所學知識,森林是以木本植物為主體的生物群落,作用主要有制造氧氣、凈化空氣、過濾塵埃、殺滅細菌、消除噪聲、涵養(yǎng)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調節(jié)氣候等。圖中森林的作用主要是涵養(yǎng)水源、保持水土,B正確;此地并不需要防風固沙、也不是為了提供木材和果實 ,ACD錯誤。故選B。
8.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哈尼梯田沿等高線修建,該地位于我國南方,以種植水稻為主,哈尼梯田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利于發(fā)展旅游業(yè),ABD正確;梯田位于山地丘陵地區(qū),地形崎嶇,不利于機械使用,C錯誤。故選C。
2023年12月27日,杭黃昌(杭州-黃山-南昌)高速鐵路全線貫通,該鐵路沿線有杭州西湖、千島湖、黃山等眾多旅游名勝(圖),有9個國家5A級景區(qū)和70多個國家4A級景區(qū)。完成下面9-10小題。
9.清明假期乘坐杭黃昌高鐵出游,可欣賞到沿途( )
A.洞庭碧波,萬鳥翔集B.漫山紅葉,層林盡染
C.杭州小麥,正在播種D.茶園茶農,采茶正忙
10.杭黃昌高鐵的全線貫通,有利于( )
A.緩解我國南北交通壓力B.促進沿線經濟協調發(fā)展
C.加強珠三角地區(qū)經濟輻射D.利于沿線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
【答案】9.D 10.B
【解析】9.杭黃昌高鐵不經過洞庭湖,A錯;漫山紅葉層林盡染是秋季,B錯;春小麥在我國東北地區(qū)種植,C錯;清明是4月,故此時正值春季,故可以采明前茶,D對。故根據題意選D。
10.聯系實際可知,杭黃昌是東西走向,A不正確;能促進沿線經濟協調發(fā)展,B正確;杭黃昌高鐵不位于珠江三角洲,C不正確;對沿線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關系不大,故D不正確。根據題意選B。
第Ⅱ卷
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0分)
1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6分)
材料一:第33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將于2024年8月2日至18日在法國首都巴黎舉辦。
材料二:葡萄喜光性強,適宜種植范圍廣,但更適宜降水量小、有澆水條件、土層深厚的地區(qū)栽種。耐寒、耐旱,喜歡冬季有一定低溫,在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的砂質壤土或礫質壤土上栽培,生長更好。
材料三:下圖分別為“法國農作物分布示意圖”、“法國地形示意圖”和“巴黎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
(1)法國地形以 和丘陵為主,地勢特征是 。
(2)分析法國南部地區(qū)適宜種植葡萄的有利自然條件 、 。
(3)奧運會期間各國運動員可以參觀法國的著名旅游景點有 。
(4)法國巴黎奧組委宣布本屆奧運會將不會在運動員居住的奧運村內安裝空調,試分析其原因 。
【答案】11.(1)平原 東南高,西北低
(2)地形平坦;氣候適宜;光照充足 熱量豐富;晝夜溫差大;土壤肥沃等
(3)埃菲爾鐵塔;凱旋門;盧浮宮;巴黎圣母院等(任答其中一點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給分)
(4)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節(jié)能減排;巴黎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夏季空調使用率較低;減少奧運會建設成本,實現節(jié)儉辦奧運(任答一點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給分)
【解析】(1)讀圖可知,海拔200米以下的部分占一半左右,海拔低于200米為平原,東部和南部海拔大致在500米以下,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的為丘陵,因此法國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法國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南部和東部邊境分別為比利牛斯山脈和阿爾卑斯山脈。
(2)法國的南部地區(qū)在地中海附近,沿海地區(qū)地形平坦,為地中海氣候,氣候適宜,該氣候特點夏季高溫少雨,在植物生長的旺盛季節(jié),光照非常充足,因此適宜種植葡萄。
(3)法國旅游業(yè)發(fā)達,旅游景點眾多,如埃菲爾鐵塔、盧浮宮、巴黎圣母院、凱旋門、巴黎圣母院等。
(4)讀氣溫、降水圖可知,法國巴黎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夏季空調使用率較低;不適用空調有利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落實節(jié)能減排;減少奧運會建設成本,實現節(jié)儉辦奧運等。
12.下列材料,回答問題。(6分)
材料一:海鮮陸?zhàn)B是指在內陸采用“鹽堿水改良養(yǎng)殖“或”淡化養(yǎng)殖“魚蝦、貝類等海產品的一種養(yǎng)殖模式。據統(tǒng)計,“十三五”期間,新疆海洋漁業(yè)總產值達到了120億元,年均增長率達到了15%以上。伊犁地區(qū)是新疆重要的海鮮養(yǎng)殖基地之一。
材料二:伊犁河谷素有“西域濕島”“薰衣草之鄉(xiāng)”的美稱。下圖為伊犁河谷及周邊地區(qū)示意圖、伊犁氣候資料圖和薰衣草資料卡片。
(1)新疆伊犁發(fā)展“海鮮陸?zhàn)B”的優(yōu)勢有 。(填序號)
①深居內陸,面積廣闊,鹽堿地較多
②多外流河,水量大,水溫低,水質好
③品質好,中國市場需求量大
(2)新疆的主要氣候特征是 。但伊犁成為“西域濕島”,說明它的降水相對較 (選填“多”或者“少”),據圖分析,主要原因是 。
(3)據圖分析,伊犁種植薰衣草的優(yōu)勢氣候條件是 。
【答案】12.(1)①③
(2)干旱 冬冷夏熱,降水少 多受來自大西洋暖濕氣流的影響
(3)溫度適宜,大部分在5℃-30℃之間,光照時數多,光照充足
【解析】(1)新疆伊犁發(fā)展“海鮮陸?zhàn)B”的優(yōu)勢有①深居內陸,面積廣闊,鹽堿地較多;③品質好,中國市場需求量大;伊犁河屬于內流河。①③正確。
(2)新疆深居內陸,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降水少,氣候干旱。 地形角度:從圖中可以看出伊犁河谷北部的博羅克努山脈的走向為西北-東南走向,中部是地勢相對低平的河谷,南部是東西走向的天山山脈。降水角度:伊利河谷主要受來自大西洋的暖濕氣流的影響,暖濕氣流在河谷外聚集并受到地形抬升,在迎風坡形成降水。從圖中可以看出伊犁河發(fā)源于東部的山區(qū),受地勢影響,自東向西流,最后匯入巴爾喀什湖,因此伊犁河屬于內流河,伊犁河谷也就成為“西域濕島”。降水相對較少。
(3)伊犁河谷深居內陸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少,氣候干旱,氣溫年較差大,溫度適宜,大部分在5℃-30℃之間,光照時數多,光照充足,利于薰衣草生長。
13.很多人說:“西藏是詩和遠方的終極目標?!彪S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走了出去,追尋那心中的遠方。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內容。(8分)
4月3日,上海的小明乘坐Z164列車開始了研學之旅。第一天,列車經過南京、徐州、鄭州、西安、蘭州、西寧等城市。休整一晚,在西寧同座換成供氧列車Z165,正式開始天路之旅。
(1)鑒于西藏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你建議小明帶哪些物品以備不時之需。(列舉一種)(1分)
(2)說出Z164、Z164列車經過的鐵路干線。(2分)
Z164:
Z165:
列車進入青藏高原,映入眼簾的有金黃的麥浪、茫茫的戈壁灘、藍天白云、連綿的雪山、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以及自由自在吃草的牲畜。
(3)列舉一種研學小組可能看到的牲畜。(1分)
(4)試猜想研學小組可能在哪看到金黃的麥浪,并分析該地種植小麥的有利條件。(2分)
在拉薩,熱情好客的藏族房東給我們端上了大塊的手把羊肉,倒?jié)M了香味四溢的酥油茶,手把手教我們吃糌粑,讓我們享受著雪域高原美食對味蕾的刺激。
糌粑是藏民的主食,一般用青稞、豌豆炒熟磨成炒面,以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后捏成小團食用。
試分析藏族同胞為什么很少用煮的烹飪方法,而多用烤、炒的方式。(2分)
【答案】13.(1)防曬霜、防紫外線眼鏡(墨鏡)、遮陽帽、氧氣袋、羽絨服或外套。
(2)京滬線、隴海線、蘭青線 青藏線
(3)牦牛,藏綿羊,藏山羊
(4)海拔較低的河谷(雅魯藏布江谷地);海拔較低,氣溫較高;地勢平坦;土質(壤)較肥沃;水源較為充足。
(5)青藏高原海拔高,氣壓較低,水的沸點較低,食物不宜煮熟,而炒(烤)的方式易做熟食物。
【解析】(1)西藏位于青藏地區(qū),海拔高,氣溫低,形成了獨特的高寒氣候,晝夜溫差大,太陽輻射強烈,空氣稀薄,所以到西藏研學,小明需要準備防曬霜、防紫外線眼鏡(墨鏡)、遮陽帽、氧氣袋、羽絨服或外套。
(2)據材料可知,Z164列車從上海出發(fā),經南京到徐州,走的是京滬線;從徐州經鄭州、西安到蘭州,走的是隴海線;從蘭州到西寧,走的是蘭青線;從西寧換乘Z165列車走的是青藏線。
(3)研學小組所到地區(qū)為西藏自治區(qū),西藏自治區(qū)位于青藏地區(qū),獨特的高原山地氣候使得這里成為我國的高寒牧區(qū),生長著能適應高寒、缺氧、低氣壓等特殊高原環(huán)境的牲畜——牦牛、藏綿羊、藏山羊。
(4)西藏自治區(qū)氣溫較低,熱量不足,只有在海拔較低的地區(qū),如南部的雅魯藏布江谷地,發(fā)展農業(yè)的條件較好,分布著河谷農業(yè),研學小組可能在河谷地區(qū)看到今后的麥浪。這里日照時間長,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氣溫低,作物的生長期長;晝夜溫差大,有利于作物養(yǎng)分的積累,因此,這里的小麥穗大粒飽。
(5)西藏位于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由于海拔較高,氣壓較低,水的沸點較低,食物不宜煮熟,而炒(烤)的方式易做熟食物,所以藏族同胞很少用煮的烹飪方法,而多用烤、炒的方式。
這是一份2024年中考地理押題預測卷02(安徽卷)-(含考試版、答案、解析和答題卡),文件包含2024年中考押題預測卷02安徽卷-地理全解全析docx、2024年中考押題預測卷02安徽卷-地理考試版A4docx、2024年中考押題預測卷02安徽卷-地理考試版A3docx、2024年中考押題預測卷02安徽卷-地理參考答案docx、2024年中考押題預測卷02安徽卷-地理答題卡A4pdf等5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6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年中考地理押題預測卷01(安徽卷)-(含考試版、答案、解析和答題卡),文件包含2024年中考押題預測卷01安徽卷-地理全解全析docx、2024年中考押題預測卷01安徽卷-地理考試版A4docx、2024年中考押題預測卷01安徽卷-地理考試版A3docx、2024年中考押題預測卷01安徽卷-地理參考答案docx、2024年中考押題預測卷01安徽卷-地理答題卡A3pdf等5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4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地理:2024年中考押題北京預測卷(解析版),共1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