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關于聲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一切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B.只要物體在振動,我們就能聽到聲音
C.超聲波在空氣中傳播比次聲波快
D.聲和光都可以傳遞能量,而且都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2.(2分)如圖是一款新型藍牙跑步耳機,將耳機貼在顳骨兩側(cè)而不是堵塞住耳朵,既可以聽到耳機發(fā)出的聲音,傳播介質(zhì)分別是( )
A.固體 固體B.固體 氣體
C.氣體 固體D.氣體 氣體
3.(2分)2021年,云南野象群北遷引發(fā)全球關注,人與象的和諧相處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在保護野生動物方面的成果。遷徙途中,仍能夠通過次聲波與象群取得聯(lián)系并最終“歸隊”。象群交流使用的次聲波人卻聽不見,這是因為( )
A.人與象距離太遠B.次聲波的響度太小
C.次聲波的頻率太低D.次聲波的音調(diào)太高
4.(2分)在“達人秀”節(jié)目中,演員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樂器,用它們吹奏出來的聲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
A.音調(diào) 響度B.音色 響度
C.音色 音調(diào)D.音色 音調(diào) 響度
5.(2分)汽車在行駛過程中會產(chǎn)生各種噪聲,為了控制這種噪聲,有些汽車使用了“以聲消聲”的方法,車內(nèi)喇叭發(fā)出反相抑制聲波與原噪聲的振動進行抵消,達到降低噪聲的目的。以下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噪聲是一種超聲波,對司機的駕駛起干擾作用
B.噪聲越強,反相抑制聲波的頻率要相應加強
C.車內(nèi)喇叭發(fā)出反相抑制聲波時,是在傳播途中控制噪聲
D.汽車行駛時,風產(chǎn)生的噪聲與輪胎產(chǎn)生的噪聲不同,主要是兩種聲音的響度不同
6.(2分)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中,老師把一塊平面鏡CD豎立在講合上,坐在A點的乙同學通過平面鏡看到了坐在B點的用同學的眼睛,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此現(xiàn)象現(xiàn)象說明光反射時,光路是可逆的
B.甲同學通過平面鏡看到的是乙同學等大的虛像
C.B點的甲同學看到A點的乙同學,光線的反射角是∠1
D.A點的乙同學看到B點的甲同學,光線的入射角是∠2
7.(2分)如圖是某時刻丹丹家放在水平玻璃茶幾上的臺式電子時鐘顯示的時間,若從玻璃茶幾的臺板中看,時間應該是( )
A.B.C.D.
8.(2分)雨后太陽光入射到水滴中發(fā)生色散而形成彩虹。設水滴是球形的,圖中的圓代表水滴過球心的截面,入射光線在過此截面的平面內(nèi),則它們可能依次是( )
A.紫光、黃光、藍光和紅光
B.紫光、藍光、黃光和紅光
C.紅光、藍光、黃光和紫光
D.紅光、黃光、藍光和紫光
9.(2分)小明想利用一塊平面鏡使射向井口的太陽光豎直射入井中,如圖所示,圖中的數(shù)字符號表示的是確定平面鏡位置時作圖的先后次序( )
A.B.C.D.
10.(2分)國慶期間,小華與家人去上海東灘國際濕地公園游玩,一只白鷺站在平靜的淺水中可以看到兩個“影子”( )
A.因為白鷺反射所有光,所以它看上去是白色的
B.白鷺的本體、倒影、投影,三者大小不一定相等
C.白鷺的倒影比本體看起來暗一些,是因為有部分光射入水中
D.水中的魚能看到白鷺的影子,也能看到白鷺的倒影
11.(2分)星光中學有一個150m×70m大小的操場,廣播室在操場兩端架起兩個音箱S1和S2(如圖),兩個音箱播放相同的內(nèi)容,吳老師繞場一周試聽了一番(它們分別是各邊的中點),覺得有兩處聲音含混不清,則這兩處是( )
A.乙和丁B.甲和乙C.丙和丁D.甲和丙
12.(2分)如圖所示,兩塊平面鏡MP、PN相交,夾角為60°,光線經(jīng)兩平面鏡反射后與入射光線AO重合,但方向相反。則AO與平面鏡MP的夾角α是( )
A.30°B.45°C.60°D.90°
二、填空題(本題每空1分,共36分)
13.(3分) 2022年6月5日,全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正式實施。“新噪聲法”中禁止室內(nèi)裝修和鄰里噪聲擾民,這是從 減弱噪聲;城區(qū)步行街上安裝的噪聲監(jiān)測裝置(如圖所示),顯示了噪聲的 (填“音調(diào)”“響度”或“音色”),該圖中數(shù)值的單位是 。
14.(2分)如圖所示知識框架圖中A處可補充的內(nèi)容是 ,B處可補充的光現(xiàn)象是 (選填以下答案的序號)。
A.杯弓蛇影;
B.一葉障目;
C.鏡花水月。
15.(3分)如圖1所示,敲擊編鐘可以發(fā)出聲音,敲擊M處發(fā)出的聲音音調(diào)比敲N處的高,則三次敲擊中,敲擊編鐘 (選填“M”、“N”或“P”)處時發(fā)出的聲音頻率最高;對比兩個敲擊點 (選填“M”、“N”或“P”的其中兩個字母)可知編鐘發(fā)出的聲音頻率與其質(zhì)量有關;示波器記錄了編鐘的聲音信號,從圖2中可以看出聲音的頻率是 Hz。
16.(3分)如圖甲是一只魔術箱,正面看起來是一個完整的空紙箱,把紙幣從空箱頂端的投幣口投入 (選填“玻璃板”或“平面鏡”),它與箱底的夾角為 °。如圖乙也是一只魔術箱,箱的左右兩側(cè)同一水平線上各有一個小孔,一束光從左側(cè)的小孔射入,正好擋住光線,可光仍從右孔射出 塊平面鏡。
17.(2分)
操場上豎直地插著三根竹竿,晚上在路燈和白天在太陽光下的影子如圖1所示,其中 (選填“甲”或“乙”)圖是在路燈下的影子圖片。小明了解到在太陽光的照射下,物體越高,其影子越長。物體的高度之比與對應的影長之比是相等的。他用一根木棒A和皮尺測量出了旗桿B的高,并測量出木棒A的長度a,木棒A的影長b,則旗桿的長度為 (用所測得量的字母表示)。
18.(2分)如圖所示,在暗室內(nèi)讓一束光通過三棱鏡射到白色光屏上,來探究光的色散現(xiàn)象。除了在光屏上看到彩色光帶,他應如何操作? 。若在三棱鏡和光屏之間插入一塊與光屏等大的藍色玻璃,光屏上將看到 色光帶。
19.(4分)響雷閃電時,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 m/s,如果看到閃電后,經(jīng)過4s聽到雷聲 m,若聲速增大為原來的兩倍, (選填“能”或“不能”)估算出閃電處距人的距離,請說明理由: 。
20.(5分)某校研究性學習小組同學進行一組光學綜合實踐活動。
(1)如圖甲將紅、藍、 三種色光照白紙上,中間相互重疊區(qū)域會出現(xiàn)白色;
(2)如圖乙在樹蔭下觀察: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傾瀉下來,在地上留下斑駁的樹影和圓形的光斑,樹影和圓形的光斑形成原因 (選填“相同”或“不同”);
(3)如圖丙通過三個帶有小孔的不透明光屏去觀察燭焰,若要看到燭焰,應將燭焰、三個小孔、人眼調(diào)到 。如果要觀察到燭焰倒立的像,人眼應該對著光屏 (選填“A”、“B”或“C”)的 (選填“左”或“右”)側(cè)觀察。
21.(3分)如圖所示,小龍站在地鐵站臺上,透過玻璃制成的屏蔽門,和自己在玻璃門中所成的像。已知屏蔽門高2.5m,小龍身高1.8m m,小龍向前走了2m,發(fā)現(xiàn)此時玻璃門中自己的像和廣告牌正好重合 m,小龍向前走的過程中,玻璃門中像的大小將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22.(3分)如圖所示,入射光線AO經(jīng)水平放置的平面鏡反射后,射到豎直墻壁上的B點。OB與鏡面的夾角為60° °。當AO逆時針轉(zhuǎn)動到A′O的位置時(A′O與AO的夾角為20°),只需將平面鏡繞O點 (選填“順時針”或“逆時針”)轉(zhuǎn)過 °,光斑依然落在B點。
23.(3分)(1)如圖是月全食時太陽、地球、月球位置的示意圖,則圖中 是地球。
(2)如圖所示,平面鏡前有一物體,若用一不透光的擋板檔在平面鏡前 的(選填“完整”或“不完整”),若人眼在圖中A處觀察,所看到的像相對于未放擋板時亮度將 (選填“變暗”或“不變”)。
24.(3分)如圖所示是U形潛望鏡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其中兩塊平面鏡均相對水平面傾斜45°角。潛望鏡是利用了光的 原理,現(xiàn)有一艘軍艦位于與平面鏡1等高的正后方,則人眼看到軍艦所成的像是 。
A.放大倒立的實像;
B.倒立縮小的實像;
C.正立等大的虛像;
D.倒立等大的虛像。
像的位置位于 。
A.與平面鏡1等高的正前方;
B.平面鏡1的正上方;
C.與平面鏡2等高的正前方;
D.平面鏡2的正下方。
三、解答題(共40分)
25.(2分)畫出圖中AB在平面鏡中的像。
26.(2分)如圖所示,管道內(nèi)A處有一只正在發(fā)光的小燈泡,小潘的眼睛在B處看到了平面鏡中小燈泡的像
27.(2分)“坐井觀天,所見甚小”在圖中畫出青蛙所能看到范圍的光路圖,并用陰影表示范圍。(黑點表示青蛙的眼睛)
28.(9分)(1)下面是“圓夢組”和“追夢組”的同學探究小孔成像實驗的過程:
①圖1是“圓夢組”制作的“簡易針孔照相機”,為便于觀察應選用 (選填“不透明”、“半透明”或“透明”)紙制作成光屏。
圖2是“追夢組”制作的“簡易針孔照相機”,他們把制作好的圓形紙筒插入易拉罐中,為便于觀察研究 (選填“A”或“B”)端蒙上光屏;
②實驗中小孔最好對著 (選填“明亮的窗外”或“較暗的室內(nèi)”)的景物進行觀察,若像在光屏下方,可將整個裝置向 (選填“上”或“下”)平移,能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③老師認為圖2的裝置更有利于觀察和探究成像情況,請你寫出它的其中一個優(yōu)點: ;
(2)在“探究樹蔭下的光斑”活動中:
①李紅在一張卡片上挖了一個邊長為1cm的正方形孔(如圖3所示),在陽光下卡片水平放在離地面5cm處,發(fā)現(xiàn)地面上的光斑是正方形,應將卡片 (選填“靠近”或“遠離”)地面;前者光斑是由于光的 形成,后者光斑是 (選填“太陽”或“孔”)的像;
②為了研究孔的大小對光斑形狀的影響,李紅設計了開有三角形狀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張卡片乙覆蓋在甲上,接著,從圖示位置沿箭頭方向水平移動卡片乙的過程中(孔到地面的距離始終保持不變)(分別用序號甲、乙、丙表示),其中最左邊的光斑為移動卡片乙前出現(xiàn)的情況。根據(jù)你的觀察,李紅所畫光斑中不可能會出現(xiàn)的情況是 (選填序號)。
29.(8分)小星和小華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驗證平面鏡成像特點,圖乙是茶色玻璃板的示意圖。實驗準備了完全相同的棋子A和B、刻度尺等器材。
(1)將一張方格紙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將茶色玻璃豎直放置在方格紙上,本實驗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鏡 ;
(2)圖甲中選用MN這條線段表示平面鏡所在的位置,則應將玻璃板的 (選填“前表面”、“后表面”或“中間位置”)與之對齊;
(3)由于玻璃板較厚,透過玻璃板能看到兩個像(如圖丙),接下來應使棋子B在玻璃板后面移動 (A′/A″)重合,說明像與物等大。這種確定像與物大小關系的方法稱為等效替代法,此時棋子B是來等效替代 (棋子A/棋子A的像)。
(4)移去棋子B,在其原來位置上放置一塊光屏,直接觀察光屏上是否有像 。
(5)小星同學調(diào)整器材位置觀察到棋子A的像,同組的小華站在他的右側(cè),卻沒有看到像,如圖甲所示,在不改變棋子A位置的前提下
方法一:將平面鏡沿著MN方向,向 (選填“左”或“右”)移動;
方法二:以茶色玻璃左側(cè)邊OM為軸,將平面鏡適當向 (選填“前”或“后”)表面轉(zhuǎn)動。
上述兩個方法小華所看到的像 (選填“在或“不在”)同一位置。
30.(7分)如圖甲所示是小宇同學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平面鏡M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白色硬紙板傾斜放在平面鏡上。
(1)尋找入射光和反射光:小宇保持入射光貼著紙板沿AO方向射向鏡面,將紙板慢慢轉(zhuǎn)至 位置就能使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同時呈現(xiàn)在白紙板上。紙板在此轉(zhuǎn)動過程中,下列線的位置、角的大小不變的有 (選填序號)。
①入射光線;
②反射光線;
③法線;
④入射角;
⑤反射角。
(2)小宇由(1)發(fā)現(xiàn):光反射時,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可能在同一平面內(nèi)。為驗證此猜想,多次改變?nèi)肷涔獾姆较虿⒃诠馄辽袭嫵雒看喂獾膫鞑ヂ窂剑鐖D乙所示。三次實驗中,由此小雨得到結(jié)論:“光反射時,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小宇得出該結(jié)論的過程是否合理? 。(是/否)說明理由 。
(3)由于缺少量角器,接著他利用刻度尺在白紙板上作了一條平行于平面鏡的直線AF,A、B、C、D、E、F、N是直線與各入射光線、反射光線、法線的交點(圖丙),BC=DE,CN=ND (能/不能)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結(jié)論;
(4)實驗時,小雨發(fā)現(xiàn)每次用鉛筆把光的傳播路徑用鉛筆描下來非常不方便。認真思考后,她認為在正確操作時 。
(5)在探究得到光的反射規(guī)律后,小明想到自行車的尾燈(圖?。┍旧聿⒉话l(fā)光,以引起汽車駕駛員的注意。經(jīng)了解它是由許多角反射器組成的反光裝置,則該角反射器是由 。
A.一個平面鏡組成;
B.二個相互垂直的平面鏡組成;
C.三個相互垂直的平面鏡組成。
31.(6分)教室的窗玻璃是雙層的。課間,同學在窗外敲玻璃時,小明感覺雙層玻璃與單層玻璃的振動情況不一樣。于是他想探究“受敲擊時,小明進行了以下實驗:
①將單層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側(cè),把橡膠球懸掛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側(cè)(如圖)。
②隨意拉開橡膠球,放手后讓其敲擊玻璃板,玻璃球被彈開
③換成雙層玻璃板重復上述實驗。
(1)實驗后,發(fā)現(xiàn)玻璃球被彈開距離的數(shù)據(jù)比較雜亂,這與實驗中 操作不當有關;
小明改進后,重做了實驗,獲得了如表所示數(shù)據(jù):
(2)受到橡膠球的敲擊時,玻璃板振動的強弱是通過 來反映的。以下活動中所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與上述方法相同的是 。
A.在研究光的直線傳播規(guī)律時,引入了光線的概念;
B.探究琴弦的音調(diào)與弦的長度的關系時,應保持弦的材料、粗細、松緊不變;
C.將在發(fā)聲的手機懸掛在廣口瓶,抽出瓶內(nèi)空氣,聽到聲音逐漸變?。?br>D.為了建立“聲波”概念,老師先介紹了“水波”;
E.探究聲音的產(chǎn)生條件時,將正在發(fā)聲的飲茶插入水中看到水花四濺。
(3)根據(jù)表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 。因此,為了更好的控制噪聲污染,我們臥室的玻璃應選 玻璃(單層/雙層)。
(4)小紅在做實驗時,發(fā)現(xiàn)兩種玻璃把玻璃球彈開的距離差異不大,為了使兩種玻璃把玻璃球彈開的距離有較大的差異 。
32.(4分)學習完聲現(xiàn)象后,物理小組同學對聲速進行進一步研究。
(1)想粗略測量在空氣中聲音傳播的速度,同學們提出了以下幾種的方法,其中正確的是 。
A.在直跑道上量出足夠長的距離s,甲站在一端鳴槍,乙站在另一端看到發(fā)令槍冒煙時開始時,記錄時間t,則聲音傳播速度v=;
B.站在空曠的操場上對著一面墻鳴槍,距這面墻的距離為s,記錄發(fā)令槍發(fā)聲到聽到回聲的時間t;
C.站在空的操場上,距一面墻的距離為s,按照均勻的時間隔打鼓,使聽到反射回來的第一次鼓聲與打出來的第二次鼓聲完全重合,聽到反射回來的第二次鼓聲與打出來的第三次鼓聲完全重合,則聲音傳播的速度。
(2)他們在網(wǎng)上查資料得到聲音在空氣中不同溫度下的速度值。根據(jù)如表所提供的參考數(shù)據(jù),可以推算5℃時空氣中的聲速是: m/s;
聲音在溫度均勻的空氣里是“走”直線的,一旦碰到空氣的溫度有高有低時,它就盡量挑溫度低的地方“走”。赤日炎炎,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沙漠地表空氣溫度高,隨著高度增加空氣溫度降低 (上/下)拐彎了。
(3)第一次測定鑄鐵中聲音的傳播速度的實驗是在巴黎用下面的方法進行:在鑄鐵管的一端敲一下鐘,在管的另一端聽到兩次聲音,若管長1020m,如果當時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則鑄鐵中的聲速為 m/s。
2024-2025學年江蘇省蘇州市工業(yè)園區(qū)景城中學八年級(上)月考物理試卷(10月份)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12小題,每題2分)
1.(2分)關于聲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一切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B.只要物體在振動,我們就能聽到聲音
C.超聲波在空氣中傳播比次聲波快
D.聲和光都可以傳遞能量,而且都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答案】A
【解答】解:A、一切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B、物體振動發(fā)聲,不在人耳的聽覺頻率范圍之內(nèi),故B錯誤;
C、超聲波和次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相同;
D、聲和光都可以傳遞能量,光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故選:A。
2.(2分)如圖是一款新型藍牙跑步耳機,將耳機貼在顳骨兩側(cè)而不是堵塞住耳朵,既可以聽到耳機發(fā)出的聲音,傳播介質(zhì)分別是( )
A.固體 固體B.固體 氣體
C.氣體 固體D.氣體 氣體
【答案】B
【解答】解:佩戴該耳機時,人聽到的聲音是通過頭骨,然后由聽覺神經(jīng)傳給大腦的,即聲音是通過固體傳播的;
聲音可以在空氣中傳播,跑步時他聽到周圍環(huán)境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即氣體)傳播的。
故選:B。
3.(2分)2021年,云南野象群北遷引發(fā)全球關注,人與象的和諧相處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在保護野生動物方面的成果。遷徙途中,仍能夠通過次聲波與象群取得聯(lián)系并最終“歸隊”。象群交流使用的次聲波人卻聽不見,這是因為( )
A.人與象距離太遠B.次聲波的響度太小
C.次聲波的頻率太低D.次聲波的音調(diào)太高
【答案】C
【解答】解:因為大象的“聲音”是一種次聲波,其頻率低于20Hz,所以人類聽不到大象之間的交流的聲音。
故選:C。
4.(2分)在“達人秀”節(jié)目中,演員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樂器,用它們吹奏出來的聲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
A.音調(diào) 響度B.音色 響度
C.音色 音調(diào)D.音色 音調(diào) 響度
【答案】A
【解答】解:不同樂器、不同發(fā)聲體的材料和結(jié)構(gòu)不同,我們是靠音色來辨別樂器的種類、土豆做成吹奏樂器,具有的相同特征可能是音調(diào)和響度。
故選:A。
5.(2分)汽車在行駛過程中會產(chǎn)生各種噪聲,為了控制這種噪聲,有些汽車使用了“以聲消聲”的方法,車內(nèi)喇叭發(fā)出反相抑制聲波與原噪聲的振動進行抵消,達到降低噪聲的目的。以下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噪聲是一種超聲波,對司機的駕駛起干擾作用
B.噪聲越強,反相抑制聲波的頻率要相應加強
C.車內(nèi)喇叭發(fā)出反相抑制聲波時,是在傳播途中控制噪聲
D.汽車行駛時,風產(chǎn)生的噪聲與輪胎產(chǎn)生的噪聲不同,主要是兩種聲音的響度不同
【答案】C
【解答】解:A、超聲波是頻率大于20000赫茲的聲波,噪聲人耳能聽到。
B、噪聲源聲音越強,反相抑制聲波的頻率要相應加強,故B錯誤。
C、車內(nèi)喇叭發(fā)出反相抑制聲波時,故C正確。
D、汽車行駛時,主要是兩種物質(zhì)的音色不同。
故選:C。
6.(2分)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中,老師把一塊平面鏡CD豎立在講合上,坐在A點的乙同學通過平面鏡看到了坐在B點的用同學的眼睛,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此現(xiàn)象現(xiàn)象說明光反射時,光路是可逆的
B.甲同學通過平面鏡看到的是乙同學等大的虛像
C.B點的甲同學看到A點的乙同學,光線的反射角是∠1
D.A點的乙同學看到B點的甲同學,光線的入射角是∠2
【答案】C
【解答】解:A、由光的反射現(xiàn)象可知,光路是可逆的;
B、平面鏡成像成的是等大的虛像,甲同學通過平面鏡看到的是乙同學等大的虛像;
C、反射角是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B點的甲同學看到A點的乙同學,即∠2;
D、由圖可知,光線由B點發(fā)出,即∠2。
故選:C。
7.(2分)如圖是某時刻丹丹家放在水平玻璃茶幾上的臺式電子時鐘顯示的時間,若從玻璃茶幾的臺板中看,時間應該是( )
A.B.C.D.
【答案】D
【解答】解:當從水平玻璃茶幾的臺板中看,上下會顛倒,故D正確。
故選:D。
8.(2分)雨后太陽光入射到水滴中發(fā)生色散而形成彩虹。設水滴是球形的,圖中的圓代表水滴過球心的截面,入射光線在過此截面的平面內(nèi),則它們可能依次是( )
A.紫光、黃光、藍光和紅光
B.紫光、藍光、黃光和紅光
C.紅光、藍光、黃光和紫光
D.紅光、黃光、藍光和紫光
【答案】B
【解答】解:由圖可知,a光的偏折程度最大,根據(jù)光的色散中各種色光的排列順序可知,d為紅光、b、c、d代表四條不同顏色的出射光線、藍光。
故選:B。
9.(2分)小明想利用一塊平面鏡使射向井口的太陽光豎直射入井中,如圖所示,圖中的數(shù)字符號表示的是確定平面鏡位置時作圖的先后次序( )
A.B.C.D.
【答案】B
【解答】解:根據(jù)題意可知,使用平面鏡是為了讓太陽光豎直射入井中;所以;
因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法線正好是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夾角的平分線;
由于法線垂直于鏡面,所以第三步作出法線的垂線即為平面鏡的位置
故選:B。
10.(2分)國慶期間,小華與家人去上海東灘國際濕地公園游玩,一只白鷺站在平靜的淺水中可以看到兩個“影子”( )
A.因為白鷺反射所有光,所以它看上去是白色的
B.白鷺的本體、倒影、投影,三者大小不一定相等
C.白鷺的倒影比本體看起來暗一些,是因為有部分光射入水中
D.水中的魚能看到白鷺的影子,也能看到白鷺的倒影
【答案】D
【解答】解:A、因為白鷺反射所有光,故A正確;
B、白鷺的本體、投影,因為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而投影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B正確;
C、白鷺的倒影比本體看起來暗一些,故C正確;
D、水中的魚能看到白鷺的影子,因為白鷺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故D錯誤。
故選:D。
11.(2分)星光中學有一個150m×70m大小的操場,廣播室在操場兩端架起兩個音箱S1和S2(如圖),兩個音箱播放相同的內(nèi)容,吳老師繞場一周試聽了一番(它們分別是各邊的中點),覺得有兩處聲音含混不清,則這兩處是( )
A.乙和丁B.甲和乙C.丙和丁D.甲和丙
【答案】D
【解答】解:由圖可見,乙和丁距離兩個聲源一樣遠,不會產(chǎn)生干擾;而甲和丙兩處則不同,兩個聲源傳來的聲音相互干擾。
故選:D。
12.(2分)如圖所示,兩塊平面鏡MP、PN相交,夾角為60°,光線經(jīng)兩平面鏡反射后與入射光線AO重合,但方向相反。則AO與平面鏡MP的夾角α是( )
A.30°B.45°C.60°D.90°
【答案】A
【解答】解:根據(jù)題意可知,反射光線與鏡面PN垂直,兩塊平面鏡相交成60°角,
則∠PBC=90°﹣60°=30°,所以AO與平面鏡MP的夾角α=∠MBA=30°。
故選:A。
二、填空題(本題每空1分,共36分)
13.(3分) 2022年6月5日,全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正式實施?!靶略肼暦ā敝薪故覂?nèi)裝修和鄰里噪聲擾民,這是從 聲源處 減弱噪聲;城區(qū)步行街上安裝的噪聲監(jiān)測裝置(如圖所示),顯示了噪聲的 響度 (填“音調(diào)”“響度”或“音色”),該圖中數(shù)值的單位是 dB 。
【答案】聲源處;響度;dB
【解答】解:禁止室內(nèi)裝修和鄰里噪聲擾民,是控制噪聲的產(chǎn)生。
據(jù)圖所示的噪聲監(jiān)測器顯示屏顯示55的數(shù)字,可知此時的噪聲是55分貝,故其測的是當時環(huán)境聲音的響度。
故答案為:聲源處;響度。
14.(2分)如圖所示知識框架圖中A處可補充的內(nèi)容是 同種均勻介質(zhì) ,B處可補充的光現(xiàn)象是 B (選填以下答案的序號)。
A.杯弓蛇影;
B.一葉障目;
C.鏡花水月。
【答案】同種均勻介質(zhì);B。
【解答】解:光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
A.杯弓蛇影,屬于光的反射;
B.一葉障目,屬于光的直線傳播;
C.鏡花水月,屬于光的反射。
故答案為:同種均勻介質(zhì);B。
15.(3分)如圖1所示,敲擊編鐘可以發(fā)出聲音,敲擊M處發(fā)出的聲音音調(diào)比敲N處的高,則三次敲擊中,敲擊編鐘 P (選填“M”、“N”或“P”)處時發(fā)出的聲音頻率最高;對比兩個敲擊點 M、N (選填“M”、“N”或“P”的其中兩個字母)可知編鐘發(fā)出的聲音頻率與其質(zhì)量有關;示波器記錄了編鐘的聲音信號,從圖2中可以看出聲音的頻率是 500 Hz。
【答案】P;M、N;500。
【解答】解:敲P比敲N處時,編鐘振動的體積小,音調(diào)高,比敲P處的低,P處時發(fā)出的聲音頻率最高;
振動物體,質(zhì)量大,頻率小,因此對比M,編鐘發(fā)出的聲音頻率與其質(zhì)量有關;
甲在0.002s內(nèi)的振動次數(shù)為1次,則甲在7s內(nèi)會振動500次。
故答案為:P;M、N;500。
16.(3分)如圖甲是一只魔術箱,正面看起來是一個完整的空紙箱,把紙幣從空箱頂端的投幣口投入 平面鏡 (選填“玻璃板”或“平面鏡”),它與箱底的夾角為 45 °。如圖乙也是一只魔術箱,箱的左右兩側(cè)同一水平線上各有一個小孔,一束光從左側(cè)的小孔射入,正好擋住光線,可光仍從右孔射出 3 塊平面鏡。
【答案】平面鏡;45;3
【解答】解:從左圖觀察口看到正前方是方格子,整體好像是一個空箱子,因此鏡面與箱底的夾角為45度,實際上紙幣在平面鏡后面;
由激光束從乙圖左側(cè)的小孔射入,需要至少經(jīng)過三次反射才能從右側(cè)小孔射出時,其實就是通過三塊平面鏡的反射實現(xiàn)的;
故答案為:平面鏡;45;3。
17.(2分)
操場上豎直地插著三根竹竿,晚上在路燈和白天在太陽光下的影子如圖1所示,其中 乙 (選填“甲”或“乙”)圖是在路燈下的影子圖片。小明了解到在太陽光的照射下,物體越高,其影子越長。物體的高度之比與對應的影長之比是相等的。他用一根木棒A和皮尺測量出了旗桿B的高,并測量出木棒A的長度a,木棒A的影長b,則旗桿的長度為 (用所測得量的字母表示)。
【答案】乙; 。
【解答】解:太陽光近似于平行光,所以影子應該是平行的,乙圖是路燈下的影子。
根據(jù)題意,物體的高度之比與對應的影子長之比是相等的;木棒的影子長記為b;根據(jù)題意,則,
變形可得旗桿的高度為h=。
故答案為:乙; 。
18.(2分)如圖所示,在暗室內(nèi)讓一束光通過三棱鏡射到白色光屏上,來探究光的色散現(xiàn)象。除了在光屏上看到彩色光帶,他應如何操作? 向三棱鏡和光屏之間噴一些煙霧 。若在三棱鏡和光屏之間插入一塊與光屏等大的藍色玻璃,光屏上將看到 藍 色光帶。
【答案】向三棱鏡和光屏之間噴一些煙霧;藍
【解答】解:小明想看見三棱鏡到光屏之間的光路,可以向三棱鏡和光屏之間噴一些煙霧;
在三棱鏡和白色光屏之間放一塊與光屏等大的藍色玻璃,由于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通過的色光決定的,故光屏呈現(xiàn)的光的顏色為藍色。
故答案為:向三棱鏡和光屏之間噴一些煙霧;藍。
19.(4分)響雷閃電時,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 3×108 m/s,如果看到閃電后,經(jīng)過4s聽到雷聲 1360 m,若聲速增大為原來的兩倍, 能 (選填“能”或“不能”)估算出閃電處距人的距離,請說明理由: 光速遠遠大于聲速,故光傳播的時間忽略不計 。
【答案】3×108;1360;能;光速遠遠大于聲速,故光傳播的時間忽略不計。
【解答】解:(1)閃電和打雷總是同時發(fā)生的,但由于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要遠遠大于聲音的傳播速度;
(2)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40m/s,閃電處距人約s聲=v聲t聲=340m/s×4s=1360m;
s=v聲t,這種估算方法的依據(jù)是:光速遠遠大于聲速,若聲速增大為原來的兩倍。
故答案為:3×106;1360;能;光速遠遠大于聲速。
20.(5分)某校研究性學習小組同學進行一組光學綜合實踐活動。
(1)如圖甲將紅、藍、 綠 三種色光照白紙上,中間相互重疊區(qū)域會出現(xiàn)白色;
(2)如圖乙在樹蔭下觀察: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傾瀉下來,在地上留下斑駁的樹影和圓形的光斑,樹影和圓形的光斑形成原因 不同 (選填“相同”或“不同”);
(3)如圖丙通過三個帶有小孔的不透明光屏去觀察燭焰,若要看到燭焰,應將燭焰、三個小孔、人眼調(diào)到 同一直線上 。如果要觀察到燭焰倒立的像,人眼應該對著光屏 B (選填“A”、“B”或“C”)的 左 (選填“左”或“右”)側(cè)觀察。
【答案】(1)綠;(2)不同;(3)同一直線上;B;左
【解答】解:(1)紅、綠、藍被稱為光的三原色、綠、藍三種色光照白紙上;
(2)如圖乙在樹蔭下觀察: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傾瀉下來,在地上留下斑駁的樹影和圓形的光斑,所以圓形的光斑實質(zhì)是太陽的實像,則成像的大小也不同;
(3)因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所以如圖丙通過三個小孔去觀察燭焰,應滿足的條件是眼睛;如果要觀察到燭焰倒立的像。
故答案為:(1)綠;(2)不同;B;左。
21.(3分)如圖所示,小龍站在地鐵站臺上,透過玻璃制成的屏蔽門,和自己在玻璃門中所成的像。已知屏蔽門高2.5m,小龍身高1.8m 1.8 m,小龍向前走了2m,發(fā)現(xiàn)此時玻璃門中自己的像和廣告牌正好重合 3 m,小龍向前走的過程中,玻璃門中像的大小將 不變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
【解答】解:由于像的大小始終與物體的大小是相同的,所以小龍在玻璃門中所成的像高為1.8m,小龍向前走了4m,所以像到玻璃屏蔽門的距離也為3m,則廣告牌到玻璃門的距離為3m,所以小龍向前走的過程中。
故答案為:7.8;3;不變。
22.(3分)如圖所示,入射光線AO經(jīng)水平放置的平面鏡反射后,射到豎直墻壁上的B點。OB與鏡面的夾角為60° 30 °。當AO逆時針轉(zhuǎn)動到A′O的位置時(A′O與AO的夾角為20°),只需將平面鏡繞O點 逆時針 (選填“順時針”或“逆時針”)轉(zhuǎn)過 10 °,光斑依然落在B點。
【答案】30;逆時針;10。
【解答】解:由圖可知,OB與鏡面的夾角為60°,則反射角為90°﹣60°=30°,所以入射角為30°;
當AO逆時針轉(zhuǎn)動到A'O的位置時,反射光線OB方向不變

OA'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90°﹣30°﹣20°=40°;
此時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之間的夾角為30°+30°+20°=80°;
此時的入射角為×80°=40°
則此時的法線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40°+40°=80°;
法線與移動后的鏡面是垂直的,所以鏡面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90°﹣80°=10°。
故答案為:30;逆時針。
23.(3分)(1)如圖是月全食時太陽、地球、月球位置的示意圖,則圖中 甲 是地球。
(2)如圖所示,平面鏡前有一物體,若用一不透光的擋板檔在平面鏡前 完整 的(選填“完整”或“不完整”),若人眼在圖中A處觀察,所看到的像相對于未放擋板時亮度將 不變 (選填“變暗”或“不變”)。
【答案】(1)甲;(2)完整;不變。
【解答】解:(1)月全食形成的原因是當?shù)厍蜣D(zhuǎn)到太陽和月球中間并且三者在一條直線上時,地球擋住了太陽照射在月球上的光線,這就形成了月全食。
(2)平面鏡成像時,像的大小與平面鏡的大小無關,故物體在平面鏡中成完整的像;
若人眼在圖中A處觀察,用一不透光的擋板擋在平面鏡前
雖然擋板會擋住部分入射光,其對應的反射光沒有進入人眼,所以像的亮度不變。
故答案為:(1)甲;(2)完整。
24.(3分)如圖所示是U形潛望鏡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其中兩塊平面鏡均相對水平面傾斜45°角。潛望鏡是利用了光的 反射 原理,現(xiàn)有一艘軍艦位于與平面鏡1等高的正后方,則人眼看到軍艦所成的像是 C 。
A.放大倒立的實像;
B.倒立縮小的實像;
C.正立等大的虛像;
D.倒立等大的虛像。
像的位置位于 C 。
A.與平面鏡1等高的正前方;
B.平面鏡1的正上方;
C.與平面鏡2等高的正前方;
D.平面鏡2的正下方。
【答案】反射;C;C
【解答】解:潛望鏡是由兩塊平面鏡構(gòu)成的,且平面鏡是成正立等大的虛像。
由平面鏡成像特點,像和物體各對應點到平面鏡間距離相等,現(xiàn)有一艘軍艦位于與平面鏡1等高的正前方。
故答案為:反射;C;C。
三、解答題(共40分)
25.(2分)畫出圖中AB在平面鏡中的像。
【答案】
【解答】解:分別作出物體AB的端點A、B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A′,然后用虛線連接A′,則A'B'即為AB在平面鏡中的像
26.(2分)如圖所示,管道內(nèi)A處有一只正在發(fā)光的小燈泡,小潘的眼睛在B處看到了平面鏡中小燈泡的像
【答案】
【解答】解:由平面鏡成像特點作出燈泡A的對稱點,即燈泡A的像點A′,與鏡面的交點為入射點O,再連接AO為入射光線
27.(2分)“坐井觀天,所見甚小”在圖中畫出青蛙所能看到范圍的光路圖,并用陰影表示范圍。(黑點表示青蛙的眼睛)
【答案】
【解答】解:圖中黑點O表示青蛙的位置,將O點分別與井口左邊的端點,然后在直線上標出光線射向O點的箭頭,這兩條光線就決定了青蛙的觀察范圍
28.(9分)(1)下面是“圓夢組”和“追夢組”的同學探究小孔成像實驗的過程:
①圖1是“圓夢組”制作的“簡易針孔照相機”,為便于觀察應選用 半透明 (選填“不透明”、“半透明”或“透明”)紙制作成光屏。
圖2是“追夢組”制作的“簡易針孔照相機”,他們把制作好的圓形紙筒插入易拉罐中,為便于觀察研究 A (選填“A”或“B”)端蒙上光屏;
②實驗中小孔最好對著 明亮的窗外 (選填“明亮的窗外”或“較暗的室內(nèi)”)的景物進行觀察,若像在光屏下方,可將整個裝置向 上 (選填“上”或“下”)平移,能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③老師認為圖2的裝置更有利于觀察和探究成像情況,請你寫出它的其中一個優(yōu)點: 容易分析像的大小與像距的大小關系 ;
(2)在“探究樹蔭下的光斑”活動中:
①李紅在一張卡片上挖了一個邊長為1cm的正方形孔(如圖3所示),在陽光下卡片水平放在離地面5cm處,發(fā)現(xiàn)地面上的光斑是正方形,應將卡片 遠離 (選填“靠近”或“遠離”)地面;前者光斑是由于光的 直線傳播 形成,后者光斑是 太陽 (選填“太陽”或“孔”)的像;
②為了研究孔的大小對光斑形狀的影響,李紅設計了開有三角形狀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張卡片乙覆蓋在甲上,接著,從圖示位置沿箭頭方向水平移動卡片乙的過程中(孔到地面的距離始終保持不變)(分別用序號甲、乙、丙表示),其中最左邊的光斑為移動卡片乙前出現(xiàn)的情況。根據(jù)你的觀察,李紅所畫光斑中不可能會出現(xiàn)的情況是 乙 (選填序號)。
【答案】(1)①半透明;A;②明亮的窗外;上;③容易分析像的大小與像距的大小關系;(2)①遠離;直線傳播;太陽;②乙
【解答】解:(1)①把制作好的圓形紙筒插入易拉罐中,觀察到蠟燭將在塑料薄膜上成像,便于觀察;
②成像物體和環(huán)境的對比度越大,并且物體越亮,實驗中小孔最好對著明亮的窗外的景物進行觀察,因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實像,則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③實驗中可以通過移動紙筒來改變像距的大小,從而容易分析像的大小與像距的大小關系;
(2)①在陽光下卡片水平放在離地面5cm處,地面上的光斑是正方形;將卡片遠離地面,形成圓形光斑;
②在卡片到地面(孔到光屏)的距離一定時,當孔較大時,形狀與孔的形狀相同,地面上的光斑是太陽經(jīng)孔成的像(小孔成像),是圓形的,光斑面積減小,由圖4可知、丙,不可能出現(xiàn)乙。
故答案為:
故答案為:(1)①半透明;A;②明亮的窗外;上;(2)①遠離;太陽。
29.(8分)小星和小華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驗證平面鏡成像特點,圖乙是茶色玻璃板的示意圖。實驗準備了完全相同的棋子A和B、刻度尺等器材。
(1)將一張方格紙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將茶色玻璃豎直放置在方格紙上,本實驗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鏡 確定像的位置,比較像物大小關系 ;
(2)圖甲中選用MN這條線段表示平面鏡所在的位置,則應將玻璃板的 前表面 (選填“前表面”、“后表面”或“中間位置”)與之對齊;
(3)由于玻璃板較厚,透過玻璃板能看到兩個像(如圖丙),接下來應使棋子B在玻璃板后面移動 A′ (A′/A″)重合,說明像與物等大。這種確定像與物大小關系的方法稱為等效替代法,此時棋子B是來等效替代 棋子A (棋子A/棋子A的像)。
(4)移去棋子B,在其原來位置上放置一塊光屏,直接觀察光屏上是否有像 判斷成的像是實像還是虛像 。
(5)小星同學調(diào)整器材位置觀察到棋子A的像,同組的小華站在他的右側(cè),卻沒有看到像,如圖甲所示,在不改變棋子A位置的前提下
方法一:將平面鏡沿著MN方向,向 右 (選填“左”或“右”)移動;
方法二:以茶色玻璃左側(cè)邊OM為軸,將平面鏡適當向 后 (選填“前”或“后”)表面轉(zhuǎn)動。
上述兩個方法小華所看到的像 不在 (選填“在或“不在”)同一位置。
【答案】(1)確定像的位置,比較像物大小關系;(2)前表面;(3)A′;棋子A;(4)判斷成的像是實像還是虛像;(5)右;后;不在。
【解答】解:(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在玻璃板前面既能看到蠟燭A的像,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2)為了使測量像距和物距時更準確,玻璃板的前表面應與MN對齊。
(3)拿棋子B在玻璃板后面移動,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側(cè)(A側(cè))觀察,因此直至棋子B與棋子A的像A′完全重合,這種確定像與物大小關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4)移去棋子B,在其原來棋子B位置上放置一塊光屏,如果光屏上不能呈現(xiàn)蠟燭的像;如果光屏上能呈現(xiàn)蠟燭的像;因此這樣操作是為了判斷成的像是實像還是虛像。
(5)將平面鏡沿著MN方向,向右移動,而棋子A的位置及對稱面沒有變化;若以茶色玻璃左側(cè)邊OM為軸,由于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關于鏡面對稱;上述兩個方法小華所看到的像不在同一位置。
故答案為:(1)確定像的位置,比較像物大小關系;(3)A′;(4)判斷成的像是實像還是虛像;后;不在。
30.(7分)如圖甲所示是小宇同學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平面鏡M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白色硬紙板傾斜放在平面鏡上。
(1)尋找入射光和反射光:小宇保持入射光貼著紙板沿AO方向射向鏡面,將紙板慢慢轉(zhuǎn)至 與鏡面垂直 位置就能使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同時呈現(xiàn)在白紙板上。紙板在此轉(zhuǎn)動過程中,下列線的位置、角的大小不變的有 ①②③④⑤ (選填序號)。
①入射光線;
②反射光線;
③法線;
④入射角;
⑤反射角。
(2)小宇由(1)發(fā)現(xiàn):光反射時,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可能在同一平面內(nèi)。為驗證此猜想,多次改變?nèi)肷涔獾姆较虿⒃诠馄辽袭嫵雒看喂獾膫鞑ヂ窂剑鐖D乙所示。三次實驗中,由此小雨得到結(jié)論:“光反射時,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小宇得出該結(jié)論的過程是否合理? 否 。(是/否)說明理由 因為小雨沒有把紙板F向后折轉(zhuǎn),再次觀察紙板F上是否還能看到反射光線 。
(3)由于缺少量角器,接著他利用刻度尺在白紙板上作了一條平行于平面鏡的直線AF,A、B、C、D、E、F、N是直線與各入射光線、反射光線、法線的交點(圖丙),BC=DE,CN=ND 能 (能/不能)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結(jié)論;
(4)實驗時,小雨發(fā)現(xiàn)每次用鉛筆把光的傳播路徑用鉛筆描下來非常不方便。認真思考后,她認為在正確操作時 光沿直線傳播 。
(5)在探究得到光的反射規(guī)律后,小明想到自行車的尾燈(圖?。┍旧聿⒉话l(fā)光,以引起汽車駕駛員的注意。經(jīng)了解它是由許多角反射器組成的反光裝置,則該角反射器是由 C 。
A.一個平面鏡組成;
B.二個相互垂直的平面鏡組成;
C.三個相互垂直的平面鏡組成。
【答案】(1)與鏡面垂直;①②③④⑤;(2)否;因為小雨沒有把紙板F向后折轉(zhuǎn),再次觀察紙板F上是否還能看到反射光線;(3)能;(4)光沿直線傳播;(5)C。
【解答】解:(1)要使入射光線和其反射光線的徑跡同時在紙板上出現(xiàn),則法線必須與平面鏡垂直、入射光線和法線必須在同一平面內(nèi);
由于紙板在此轉(zhuǎn)動過程中入射光沒有改變,所以其反射光線、入射角,故選①②③④⑤;
(2)小雨的做法不合理。因為實驗中要探究反射光線,應將紙板F沿法線方向折轉(zhuǎn);
(3)由AB=EF,BC=DE,利用全等三角形知識可得、∠NOB=∠NOE,即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因為光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因此沿光路用鉛筆相隔一定距離時在紙板上各打兩個點、鉛筆將光的路徑畫在紙板上(兩點確定一條直線);
(5)自行車的尾燈本身并不發(fā)光,它是由多個角反射器(三個相互垂直的平面鏡)組成的反光裝置,能引起司機的注意。
故答案為:(1)與鏡面垂直;①②③④⑤;因為小雨沒有把紙板F向后折轉(zhuǎn);(3)能;(5)C。
31.(6分)教室的窗玻璃是雙層的。課間,同學在窗外敲玻璃時,小明感覺雙層玻璃與單層玻璃的振動情況不一樣。于是他想探究“受敲擊時,小明進行了以下實驗:
①將單層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側(cè),把橡膠球懸掛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側(cè)(如圖)。
②隨意拉開橡膠球,放手后讓其敲擊玻璃板,玻璃球被彈開
③換成雙層玻璃板重復上述實驗。
(1)實驗后,發(fā)現(xiàn)玻璃球被彈開距離的數(shù)據(jù)比較雜亂,這與實驗中 隨意拉開橡膠球,放手后讓其敲擊玻璃板 操作不當有關;
小明改進后,重做了實驗,獲得了如表所示數(shù)據(jù):
(2)受到橡膠球的敲擊時,玻璃板振動的強弱是通過 玻璃球被彈開的距離 來反映的。以下活動中所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與上述方法相同的是 E 。
A.在研究光的直線傳播規(guī)律時,引入了光線的概念;
B.探究琴弦的音調(diào)與弦的長度的關系時,應保持弦的材料、粗細、松緊不變;
C.將在發(fā)聲的手機懸掛在廣口瓶,抽出瓶內(nèi)空氣,聽到聲音逐漸變??;
D.為了建立“聲波”概念,老師先介紹了“水波”;
E.探究聲音的產(chǎn)生條件時,將正在發(fā)聲的飲茶插入水中看到水花四濺。
(3)根據(jù)表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 受敲擊時,單層玻璃比雙層玻璃的振動強 。因此,為了更好的控制噪聲污染,我們臥室的玻璃應選 雙層 玻璃(單層/雙層)。
(4)小紅在做實驗時,發(fā)現(xiàn)兩種玻璃把玻璃球彈開的距離差異不大,為了使兩種玻璃把玻璃球彈開的距離有較大的差異 減小斜面的坡度 。
【答案】(1)隨意拉開橡膠球,放手后讓其敲擊玻璃板;(2)玻璃球被彈開的距離;E;(3)受敲擊時,單層玻璃比雙層玻璃的振動強;雙層;(4)減小斜面的坡度
【解答】解:(1)隨意拉開橡膠球,放手后讓其敲擊玻璃板;
(2)當玻璃板受到橡膠球的敲擊時,玻璃板振動的強弱是通過玻璃球被彈開的距離來反映的;
A.在研究光的直線傳播規(guī)律時,引入了光線的概念;
B.探究琴弦的音調(diào)與弦的長度的關系時,應保持弦的材料、松緊不變;
C.將在發(fā)聲的手機懸掛在廣口瓶,抽出瓶內(nèi)空氣,得知真空不能傳聲;
D.為了建立“聲波”概念,老師先介紹了“水波”;
E.探究聲音的產(chǎn)生條件時,將正在發(fā)聲的飲茶插入水中看到水花四濺;
故選:E;
(3)根據(jù)表格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科長,同樣的撞擊下;所以結(jié)論是:受敲擊時;
為了控制噪聲污染,我們臥室的玻璃應選用雙層玻璃;
(4)從表格數(shù)據(jù)中可以看出,雙層玻璃與單層玻璃振動時,為了能使兩種玻璃把玻璃球彈開的距離有較大的差異。
故答案為:(1)隨意拉開橡膠球,放手后讓其敲擊玻璃板;E;(3)受敲擊時;雙層。
32.(4分)學習完聲現(xiàn)象后,物理小組同學對聲速進行進一步研究。
(1)想粗略測量在空氣中聲音傳播的速度,同學們提出了以下幾種的方法,其中正確的是 C 。
A.在直跑道上量出足夠長的距離s,甲站在一端鳴槍,乙站在另一端看到發(fā)令槍冒煙時開始時,記錄時間t,則聲音傳播速度v=;
B.站在空曠的操場上對著一面墻鳴槍,距這面墻的距離為s,記錄發(fā)令槍發(fā)聲到聽到回聲的時間t;
C.站在空的操場上,距一面墻的距離為s,按照均勻的時間隔打鼓,使聽到反射回來的第一次鼓聲與打出來的第二次鼓聲完全重合,聽到反射回來的第二次鼓聲與打出來的第三次鼓聲完全重合,則聲音傳播的速度。
(2)他們在網(wǎng)上查資料得到聲音在空氣中不同溫度下的速度值。根據(jù)如表所提供的參考數(shù)據(jù),可以推算5℃時空氣中的聲速是: 334.5 m/s;
聲音在溫度均勻的空氣里是“走”直線的,一旦碰到空氣的溫度有高有低時,它就盡量挑溫度低的地方“走”。赤日炎炎,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沙漠地表空氣溫度高,隨著高度增加空氣溫度降低 上 (上/下)拐彎了。
(3)第一次測定鑄鐵中聲音的傳播速度的實驗是在巴黎用下面的方法進行:在鑄鐵管的一端敲一下鐘,在管的另一端聽到兩次聲音,若管長1020m,如果當時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則鑄鐵中的聲速為 5100 m/s。
【答案】(1)C;(2)334.5;上;(3)5100。
【解答】解:(1)A、由于看到發(fā)令槍冒煙時開始計時,聲音通過路程是s,故A錯誤;
B、記錄發(fā)令槍發(fā)聲到聽到回聲時,到遠處的墻,聲音通過總路程是2s,故B錯誤;
C、由于聽到反射回來的第一次鼓聲與打出來的第二次鼓聲完全重合3=t,
聲音通過路程是2s,則聲音傳播的速度v===;
故選:C;
(2)從表中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空氣的溫度為0℃時;空氣的溫度為2℃時;空氣的溫度為4℃時;空氣的溫度為6℃時
由此可知,空氣中的聲速隨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溫度每升高2℃,故溫度每增加7℃,故5℃時的聲速是333.9m/s+7.6m/s=334.5m/s;
由題可知,地表附近的氣溫較上層的氣溫高,所以人的說話聲會拐向高空,即聲音傳播時會向上拐彎;
(3)由v=得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時間為:
t空氣===6s,
由題可知:t空氣﹣t鑄鐵=2.8s,
則聲音在鑄鐵中的傳播時間為:
t鑄鐵=t空氣﹣8.8s=3s﹣6.8s=0.2s,
聲音在鑄鐵中的傳播速度為:v鑄鐵===5100m/s。
故答案為:(1)C;(2)334.4;上。實驗次數(shù)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
玻璃球被彈開的距離cm
單層
79
78
82
80
73
84
84
82
81
80
80
雙層
20
23
24
24
24
25
22
22
21
25
23
聲速/m?s﹣1
331.5
332.7
333.9
335.1
336.3
337.5
溫度/℃
0
2
4
6
8
10
實驗次數(shù)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
玻璃球被彈開的距離cm
單層
79
78
82
80
73
84
84
82
81
80
80
雙層
20
23
24
24
24
25
22
22
21
25
23
聲速/m?s﹣1
331.5
332.7
333.9
335.1
336.3
337.5
溫度/℃
0
2
4
6
8
10

相關試卷

江蘇省蘇州市工業(yè)園區(qū)景城學校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物理試卷:

這是一份江蘇省蘇州市工業(yè)園區(qū)景城學校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物理試卷,共3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3-2024學年江蘇省蘇州市工業(yè)園區(qū)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江蘇省蘇州市工業(yè)園區(qū)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答題前,1s以上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3-2024學年江蘇省蘇州市工業(yè)園區(qū)唯亭學校八年級(下)月考物理試卷(含解析):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江蘇省蘇州市工業(yè)園區(qū)唯亭學校八年級(下)月考物理試卷(含解析),共2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景城學校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物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景城學校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物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江蘇省蘇州市工業(yè)園區(qū)星灣學校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月考物理試卷

江蘇省蘇州市工業(yè)園區(qū)星灣學校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月考物理試卷

2022年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景城學校九年級中考適應性考試物理試卷

2022年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景城學校九年級中考適應性考試物理試卷

2022年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景城學校九年級中考適應性考試物理試卷(word版無答案)

2022年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景城學校九年級中考適應性考試物理試卷(word版無答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月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