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題
瀾滄江干流存在一段古河道,古河道上存在由棱角狀碎石及砂土構成的堆積物高地(海拔3244m)。地質工作者在達德溝口附近進行科學考察,并開挖人工剖面。圖1為古河道的位置及人工剖面示意圖。據(jù)此完成問題。
1.形成堆積物高地的地質作用主要表現(xiàn)為( )
A.冬季風作用B.山地冰川作用
C.古河道流水作用D.達德溝泥石流作用
2.人工剖面處湖相黏土層與河流相礫石層相間分布的原因是( )
A.地殼升降運動B.河流流量變化
C.植被覆蓋變化D.人類活動干預
下圖為某地月平均氣溫變化曲線及降水量逐月累計曲線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3.該地出現(xiàn)干季的月份及原因對應正確的是( )
A.1~3月——西北季風控制B.6~8月——東南信風控制
C.4~6月——副熱帶高壓控制D.10~12月——東北信風控制
4.圖所示氣候類型可能分布在( )
A.澳大利亞西北部B.尼羅河中游地區(qū)
C.巴西高原東南部D.長江中下游地區(qū)
翡翠是在低溫、極高壓力條件下(巖層強烈擠壓)重新結晶形成的。翡翠原石經(jīng)過自然界的風化與破碎后,被流水或其他地質作用搬運至河流內,再經(jīng)過進一步風化、磨蝕等作用而形成礫石。下圖分別為清朝翡翠文物——翠乾隆款仿古觚及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5.翠乾隆款仿古觚所屬巖石類型是( )
A.甲B.乙C.丙D.丁
6.翠乾隆款仿古觚所屬巖石形成的地質作用是( )
A.①B.③C.⑤D.⑥
福建武夷山丹霞地貌發(fā)育,該地貌景觀主要特點是:平頂山體,相互分離,四壁陡立,山體海拔和相對高度較小,植物種類和數(shù)量呈現(xiàn)出山麓和山頂較多、山腰較少的“啞鈴式”分布格局。讀丹霞地貌形成過程示意圖,回答下列小題。
7.該丹霞地貌演化的時間順序是( )
A.a-b-c-d-e-fB.b-c-d-a-e-fC.c-b-d-a-e-fD.c-b-d-a-f-e
8.下列關于武夷山植被從山頂至山麓呈“啞鈴式”分布格局的原因,敘述中正確的是( )
①山頂平緩光照強,土壤保水性很差
②山腰石壁陡峭,水分條件差
③山麓土壤肥沃,水分充足
④相對高度大,造成植被差異大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我國夏季雨帶一般位于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以北5~8個緯度。長江流域梅雨的形成與副熱帶高壓的位置及強弱密切相關。2020年的梅雨自6月初持續(xù)到8月初,因時間長、降雨量大被稱為“暴力梅”。下圖分別為近幾十年長江流域入梅時間次數(shù)統(tǒng)計圖和2020年梅雨期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位置逐日演變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9.據(jù)圖分析2020年副熱帶高壓脊線的位置( )
①持續(xù)向北移動
②與多年平均相比,6月初偏北
③波動向北移動
④與多年平均相比,7月初偏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據(jù)圖文分析推測2020年天津地區(qū)雨季開始的時間是( )
A.6月下旬B.7月上旬C.7月下旬D.8月上旬
2023年3月中旬以來,我國北方多地沙塵天氣“刷屏”,讓人感覺沙塵“持續(xù)在線”3月15日至16日,近十年來影響我國北方最強的一次沙塵天氣來襲,多地出現(xiàn)沙塵暴、揚沙或浮塵天氣,影響面積達到46.6萬平方千米。此次沙塵的主要來源是蒙古國沙漠和戈壁。下圖為2023年3月15日20時氣壓形勢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1.導致今年我國北方沙塵天氣多次“刷屏”、“持續(xù)在線”的主要原因是( )
①低層大氣穩(wěn)定
②距離沙源地近
③春季氣溫回暖較早
④蒙古草原火災頻發(fā)
A.②④B.②③C.①④D.①③
12.推測與往年同期相比,2月至3月中旬蒙古的天氣( )
A.氣溫較高,降水偏少B.氣溫較高,降水較多
C.氣溫較低,降水偏少D.氣溫較低,降水較多
某日,某同學在某地(110°E,40°N)廣場游玩時,發(fā)現(xiàn)廣場平面圖中的指向標模糊不清(圖a)。他通過觀測廣場石柱影子的長度和方向(圖b),確定了平面圖的指向標。一周后的相同時刻,該同學再次測量發(fā)現(xiàn)該石柱的影長變長。據(jù)此完成問題。

13.該廣場平面圖的指向標應該是圖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14.第二次觀測日期可能是( )
A.2月16日B.8月15日C.5月27日D.11月10日
圖中圓弧EF為某一局部緯線,O點為該緯線圈的圓心,E、F兩點分別是某日晨線、昏線與該緯線的交點,E點經(jīng)度為165°E,P為線段EF的中點。據(jù)此完成問題。
15.若當日E地晝長為4小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F地位于高緯度地區(qū)B.EF分屬于東西兩個半球
C.當日E地14:00日落西南D.EF兩地屬于同一個日期
16.當OP長度達一年中最小值時,北京時間可能是( )
A.3月21日21:00B.6月22日15:00
C.9月23日3:00D.12月22日9:00
二、材料分析題
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圖為世界某區(qū)域氣候類型分布圖。
下表為甲、乙兩城市降水資料表。
(1)與乙地相比,歸納甲地的降水特征。
(2)指出圖中①所示的氣候類型,從大氣環(huán)流角度分析②氣候類型的主要成因。
(3)指出丙地易發(fā)生森林火災的季節(jié),并從氣候角度分析原因。
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襲奪是指相鄰的兩條河流在發(fā)育過程中,低位河(侵蝕力較強)河谷上源不斷加長,與高位河相遇,進而襲奪其河水的現(xiàn)象。通口河發(fā)源于橫斷山脈中段的岷山東坡、橫穿斷裂帶,為襲奪河。襲奪前的通口河支流少而流量小。圖為通口河襲奪前后流向演化示意圖。
(1)分析該區(qū)域多斷裂發(fā)育的原因。
(2)說明通口河產(chǎn)生河流襲奪現(xiàn)象的主要過程。
(3)分析通口河襲奪后對下游地區(qū)帶來的主要影響。
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分水嶺盆地是由地質歷史時期板塊擠壓而成,盆地內常流河R向東通過埡口(高大山脊的鞍狀坳口)注入北普特拉河。冰川期的北普特拉河源頭山區(qū)冰川廣布。后氣候轉暖,冰川大規(guī)模消融。同期,地殼運動使R河出口處的海拔逐步升至1990米,大分水嶺盆地出口被封閉,由外流盆地演變?yōu)閮攘髋璧夭⒁恢北3址忾]狀態(tài)(河流無法外泄)。近1萬年來,大分水嶺盆地平均海拔約2100米,年降水量為120~300毫米,沙丘廣泛發(fā)育。
(1)分析冰川消融期大分水嶺盆地封閉的原因。
(2)說明近1萬年來大分水嶺盆地內沙丘廣泛發(fā)育的原因。
(3)分析埡口處沙丘發(fā)育對阻止R河外流發(fā)揮的作用。
參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知,堆積物高地位于地勢高差較大的達德溝溝口,其物質由棱角狀碎石及砂土構成,因此其形成與達德溝泥石流的搬運、堆積作用有關,D正確:當?shù)氐靥幬覈髂蠙M斷山區(qū),高地北部山脈眾多,受冬季風影響較弱,不可能搬運并堆積棱角狀碎石等粒徑較大的物質,A 錯誤;當?shù)氐靥幹械途暥?,海拔僅3244m,難以形成永久性高山冰川,且達德溝為溝谷而非冰川槽谷,因此冰川作用不明顯,B錯誤;古河道為彎曲河道,其存在期間可能流速較平緩,其沉積物粒徑應當較小,且高地規(guī)模明顯大于古河道范圍,因此與古河道的流水作用關系不大,C錯誤;故選D。
2.答案:B
解析:結合材料可知,由于泥石流堆積體阻塞河道,水位抬高,形成堰塞湖,湖水流速減緩,形成湖相黏土沉積。由于青藏高原東部河流流量變化大(夏季冰雪融化量大或暴雨)導致間剔性洪水流速快,攜帶礫石沖入堰塞湖形成礫石堆積,最終形成湖相黏土層與河流相礫石層相間分布,B 正確,ACD 錯誤;故選 B。
3.答案:B
解析:根據(jù)圖中降水量逐月累計曲線可知,在10月到次年3月時間段內,降水量的累計值不斷增長。而在4到9月,降水量的累計值增長很少,所以該地天氣較為干燥的月份應為4到9月,6到8月尤為嚴重,AD錯誤;根據(jù)圖片材料,可知該地氣候具有明顯的全年高溫,年內降水變化大,一年內分旱雨兩季的特征。同時由于該地年降水量在800mm左右,所以可以判斷該地氣候類型應該屬于熱帶草原氣候??赡苁軚|南信風控制而導致十分干燥,B正確。熱帶草原的干季主要受信風影響而不是受副高影響,C錯誤。故選B。
4.答案:A
解析:結合世界氣候分布情況,可知澳大利亞西北部為熱帶草原氣候,符合實際情況,A正確;尼羅河中游地區(qū)主要為熱帶沙漠氣候,巴西高原東南部為熱帶雨林氣候,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為亞熱帶季風氣候,A正確,BCD錯誤;故選A。
5.答案:A
解析:根據(jù)材料信息可知,翡翠是在低溫及高壓的條件下重新結晶形成,因此,翡翠為變質巖。翠乾隆款仿古觚是一件清朝翡翠文物,其巖石類型為變質巖。丁由沉積物組成,說明丁是沉積巖;沉積巖可發(fā)生變質作用形成變質巖,并在地下深處重熔再生形成巖漿,可知甲是變質巖,戊是巖漿;巖漿侵入巖石圈內部或噴出地表后冷卻凝固形成巖漿巖,根據(jù)位置關系可知乙是侵入巖,丙是噴出巖。綜合上述分析可知,甲為變質巖,乙為侵入巖,丙為噴出巖,丁為沉積巖,戊為巖漿,A正確,排除BCD。故選A。
6.答案:C
解析:結合上題可知,該翡翠文物為變質巖,是由巖石通過變質作用變質而成。結合圖中信息可知,戊為巖漿,通過冷卻凝固,①巖漿侵入形成乙侵入巖,侵入巖和丙噴出巖通過③外力作用形成沉積物,通過④固結成巖形成丁沉積巖,通過⑤變質作用形成甲變質巖,通過⑥重熔再生形成戊巖漿,C正確,ABD錯誤。故選C。
7.答案:D
解析:丹霞地貌形成的必要條件是砂礫巖展(沉積巖)巨厚,垂直節(jié)理發(fā)育。所以形成過程中,首先是在低洼處有沉積物堆積對應c。然后經(jīng)b固結成巖作用形成砂礫巖展;沉積巖層在干熱氣候下,變成紅色巖石對應d;受內力作用影響巖層隆起抬升,對應a;受風化等外力作用垂直節(jié)理發(fā)育對應t,再受流水、風等外力侵蝕形成丹霞地貌對應e,形成過程為c-b-d-a-f-e,D正確,
ABC錯誤,故選D。
8.答案:C
解析:A選項山頂?shù)貐^(qū)地形平緩,土層較山腰厚,保水性較強,故錯誤;B選項山腰地形陡峭水分少,影響植被生長,B錯誤;C選項山麓地區(qū)土壤深厚土壤保水性好,C正確。D選項相對高度較低植被差異小D錯誤。故選C。
9.答案:C
解析:讀圖可知,讀圖可知,2020年高壓脊線波動北移,①錯誤,③正確;6月初,副熱帶高壓脊線位置與多年平均位置相比偏北,“入梅”時間早,②正確;7月中下旬,副熱帶高壓脊線較常年偏南,雨帶控制江淮地區(qū)的時間長,導致梅雨季節(jié)長,④錯誤;②③正確,故選C。
10.答案:D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北京的緯度在40°N,雨帶位于副熱帶高壓的脊線以北5—8個緯度,北京及周邊地區(qū)雨季開始的時間為副熱帶高壓的脊線位于32—35°N附近時,讀圖可知,7月31日,脊線達到32°N,8月繼續(xù)向北移動,能達到該緯度,因此2020年北京及周邊地區(qū)雨季開始的時間是8月上旬;故選D。
11.答案:B
解析:若低層大氣穩(wěn)定,空氣對流運動較弱,地表沙塵不易被揚起,沙塵天氣較少,①錯誤。此次沙塵的主要來源是蒙古國沙漠和戈壁,我國北方與蒙古國相鄰,距離近,受其影響較大,②正確。春季氣溫回暖較早,導致南北溫差增大,水平氣壓梯度力較大,風力強,引發(fā)沙塵天氣,③正確。此次沙塵天氣的沙源是蒙古國的沙漠和戈壁,與其草原無關,④錯誤,B正確,ACD錯誤,故選B。
12.答案:A
解析:今年蒙古國的氣溫高于往年,導致南北溫差大,水平氣壓梯度力較大,風力強,為沙塵天氣提供動力,C、D錯誤。降水較少,地表干燥,地表提供的沙源增多,若降水較多,地表土壤濕潤,黏性增大,沙塵天氣的沙源減少,A正確,B錯誤,故選A。
13.答案:C
解析:北京時間是120°E的地方時,由材料可知,該廣場位于110E,當北京時間13點10時,當?shù)氐胤綍r為12點30分,太陽位于南偏西,影子朝北偏東方向,指向標為圖中的③,C正確,ABD 錯。故選C。
14.答案:B
解析:該地位于40°N,太陽直射點位于赤道上時,該地正午太陽高度為50°,根據(jù)圖中石柱高度和影長可算出此時太陽高度略大于60°,大于春分日的正午太陽高度50°,說明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一周后的相同時刻,該同學再次測量發(fā)現(xiàn)該石柱的影長變長,說明太陽高度角變小,太陽直射點往南移動。2月16日太陽直射南半球,A錯誤:8月15日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且直射點往南移動,B正確:5月27日太陽直射北半球,一周內太陽直射點往北移動,C錯誤:11月10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D錯誤。故選B。
15.答案:A
解析:根據(jù)材料,E、F兩點分別是某日晨線和昏線與該緯線圈的交點,所以在同一緯線上。E點所在經(jīng)線為165°E,若當日E地晝長為4小時,所以圖中從E到F方向是向東,要過180經(jīng)線,所以日期不同,D錯誤:165°E位于西半球,向東4小時間隔到F,過60°仍在西半球,B錯誤;根據(jù)E地晝長計算日落時間是14時,自轉方向是順時針,說明在南半球,此時北半球是夏半年,日落西北方向,C錯誤;根據(jù)晝長判斷,F(xiàn)地位于南半球高緯度地區(qū),A正確;故選A。
16.答案:C
解析:讀圖,當OP長度達一年中最小值時,說明EF間跨經(jīng)度達到最大值180°,太陽直射赤道;故該日是9月23日或3月21日,E點經(jīng)度為165°E,E點與北京時間相差3小時,此時E是9月23日或3月21日6:00,所以北京時間是9月23日或3月21日3:00,C正確,ABD錯誤;故選C。
17.答案:(1)甲地降水日數(shù)更多;甲地降水總量多于乙地;甲地降水季節(jié)分配更均勻。
(2)氣候類型:熱帶草原氣候。
氣候成因:常年受副熱帶高壓帶控制,盛行下沉氣流,不易形成降水,氣候干燥。
(3)季節(jié):南半球的夏季。
原因:丙地位于地中海氣候區(qū),夏季受副熱帶高壓控制,炎熱干燥,易發(fā)生森林火災。
解析:(1)降水特征主要從降水量、季節(jié)變化、降水時長等角度出發(fā)。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甲地與乙地相比,每個月降水天數(shù)多,全年的降水天數(shù)分配較為均勻;總數(shù)來說年陰雨天數(shù)多,年累積降水總量大,降水季節(jié)分配較均勻。
(2)由所學知識可知,①處是非洲的熱帶草原氣候,②地是熱帶沙漠氣候,該地由于常年受副熱帶高壓帶控制,盛行下沉氣流,氣溫升高,不易形成降水,氣候干燥。熱帶沙漠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歸線至南北緯30°的大陸內部或大陸西岸。
(3)根據(jù)經(jīng)緯度和海陸位置可知,丙地位于地中海氣候區(qū),該氣候的特征是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干燥。夏季該地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盛行下沉氣流,以晴朗天氣為主,氣候炎熱干燥,炎熱干燥的天氣容易引發(fā)火災,故當?shù)?南半球)夏季火災多發(fā)。
18.答案:(1)(位于板塊消亡邊界)受印度洋板塊向亞歐板塊擠壓的影響;地處于從青藏高原向橫斷山區(qū)和四川盆地的過渡地帶(或地處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交界地帶),構造運動活躍;地殼運動的壓力超過巖石的承受能力,斷裂發(fā)育。
(2)通口河具有較強的侵蝕力,向分水嶺方向溯源侵蝕;通口河河谷上源不斷加長,切穿分水嶺,形成襲奪灣;通口河襲奪了湔江、古都壩河的河水,導致湔江、都壩河水改為流入通口河,河流襲奪現(xiàn)象形成。
(3)有利:河流襲奪導致通口河水量增加;下游泥沙沉積增加,形成寬闊的河谷平原,增加土壤肥力;灌溉水源增加,發(fā)展成重要的農(nóng)業(yè)區(qū)。
不利:雨季可能誘發(fā)洪澇災害。
解析:(1)該區(qū)域位于橫斷山脈中斷,處于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消亡邊界,兩大板塊強烈碰撞擠壓;地處于從青藏高原向橫斷山區(qū)和四川盆地的過渡地帶(或地處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交界地帶),構造運動活躍:當?shù)貧み\動的壓力超過巖石的承受能力時,巖層就會發(fā)生斷裂,斷裂發(fā)育。
(2)通口河流經(jīng)橫斷山區(qū),落差大,水流急,具有較強的侵蝕力,向分水嶺方向源侵蝕溯源侵蝕的結果是使河流不斷向源頭方向延長,因此通口河河谷上源不斷加長,最終切穿分水嶺,形成襲奪灣,與位于高位河的湔江、古都壩河相遇,通口河屬于低位河,因此通口河襲奪了湔江、古都壩河的河水,導致湔江、都壩河水改為流入通口河,河流襲奪現(xiàn)象形成
(3)通口河襲奪后對下游地區(qū)帶來的主要影響可以從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兩個方面進行分析。有利方面,河流襲奪后湔江、都壩河水改為流入通口河,導致通口河水量增加:河流帶泥沙至下游,由于地形變得平坦開闊,泥沙沉積增加,形成寬闊的河谷平原,增加了土壤肥力;河流水量增加,灌溉水源增加,發(fā)展成重要的農(nóng)業(yè)區(qū)。不利方面雨季上游來水量過多可能誘發(fā)洪澇災害。
19.答案:(1)大分水嶺盆地出口處地殼抬升,使大分水嶺盆地封閉;盆地緯度低,海拔低,冰川分布少,冰川融水補給較少,R河流量減?。慌璧貎鹊貏萜骄?,R河流速緩,河流侵蝕能力弱,無法切穿原出口處的高地。
(2)全年盛行西風;(盛行西風背風坡)降水稀少,蒸發(fā)旺盛,植被覆蓋率低;晝夜溫差大,風化作用強,沙源豐富;盆地內部地勢平坦,堆積空間廣闊。
(3)沙丘發(fā)育,使埡口海拔升高,阻礙R河向東流;沙丘地表透水性強,地表水大量下滲,R河水量減少;地表徑流的侵蝕(攜沙)能力降低,難以切穿原出口處高地。
解析:(1)從材料中可以看出,地殼運動使R河出口處的海拔逐步升至1990米,地殼抬升使大分水嶺盆地出口被封閉,R河與北音特拉河分離;冰川期的北普特拉河源頭山區(qū)冰川廣布,盆地內冰川融水補給較少,R河流量卻呈減少趨勢并逐漸演變成季節(jié)性河流,R河流量較小,且盆地內地勢平緩,河流侵蝕能力較弱,無法切穿原出口處的高地,導致由外流盆地演變?yōu)閮攘髋璧?并一直保持封閉狀態(tài)。
(2)從緯度位置看,大分水嶺盆地全年盛行西風,位于西風的背風坡,降水稀少,蒸發(fā)旺盛,水源不足,植被覆蓋率低;內陸地區(qū),晝夜溫差大,風化作用強,沙源豐富;從圖中等高線可以看出,盆地內部等高線稀疏,地勢平坦,堆積空間廣闊。
(3)在該盆地內發(fā)育的常流河R向東通過埡口(高大山脊的鞍狀坳口)注入北普特拉河,沙丘發(fā)育使口海拔升高,阻擋了水流,使R河東流水減弱;沙丘顆粒較大,增大地表水下滲損失,地表徑流少,使地表徑流的侵蝕能力降低,使流水切穿原出口處高地的可能性降低。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
日數(shù)
(天)

23
20
24
21
22
21
25
24
19
18
18
21

18
17
17
9
6
6
8
9
4
8
14
20
降水量
(mm)

40
382
478
323
228
259
289
218
121
133
170
357

270
256
183
50
20
7
11
15
9
67
170
304

相關試卷

遼寧省遼東名校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聯(lián)合考試地理試卷(含答案):

這是一份遼寧省遼東名校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聯(lián)合考試地理試卷(含答案),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材料分析題,多選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遼寧省遼東南名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10月月考(B)地理試卷(含答案):

這是一份遼寧省遼東南名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10月月考(B)地理試卷(含答案),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材料分析題,綜合讀圖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遼寧省遼東南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地理(A)試卷(含答案):

這是一份遼寧省遼東南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地理(A)試卷(含答案),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材料分析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內蒙古部分名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聯(lián)合考試地理試卷(含答案)

內蒙古部分名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聯(lián)合考試地理試卷(含答案)

遼寧省遼東教學共同體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聯(lián)合考試地理試題(含答案)

遼寧省遼東教學共同體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聯(lián)合考試地理試題(含答案)

遼寧省遼東教學共同體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聯(lián)合考試地理試題(含答案)

遼寧省遼東教學共同體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聯(lián)合考試地理試題(含答案)

重慶市名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聯(lián)合考試地理試卷

重慶市名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聯(lián)合考試地理試卷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期中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