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瓷器制作是我國古代技術發(fā)展的智慧結晶。如圖是其中四道工序,其中主要發(fā)生化學變化的是( )
A.揉泥B.做坯
C.燒窯D.畫瓷
2.(3分)我國傳統(tǒng)文化蘊含豐富的科學原理,如古代人民就能充分利用空氣流動原理設計建筑、制作工藝品等。傳統(tǒng)工藝品“走馬燈”(如圖)上方平放葉輪,葉輪旋轉,并帶動紙筒轉動,走馬燈內的空氣流動方向正確的是( )
A.B.
C.D.
3.(3分)圖甲為燒烤用的“金屬紙”,為了鑒別其主要成分是鋁(Al)還是錫(Sn)( )
A.稀H2SO4B.MgSO4溶液C.FeSO4溶液D.AgNO3溶液
4.(3分)1943年,我國科學家侯德榜發(fā)明的“侯氏制堿法”在世界反響很大?!昂钍现茐A法”的反應原理之一:NH4HCO3+NaCl(飽和)═NaHCO3↓+NH4Cl,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的依據是( )
A.一種物質變化生成多種物質
B.多種物質變化生成一種物質
C.單質與化合物反應生成新的單質與新的化合物
D.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新的兩種化合物
5.(3分)齲齒俗稱蛀牙,是青少年中發(fā)生率很高的牙病。為了研究齲齒的發(fā)生率與刷牙的關系,以下調查數據的統(tǒng)計沒有價值的是( )
A.有刷牙習慣的人群中,齲齒人數所占的比例
B.無刷牙習慣的人群中,齲齒人數所占的比例
C.所有的調查的人群中,齲齒人數所占的比例
D.所有的調查的人群中,刷牙人數所占的比例
6.(3分)如圖是甲烷燃燒的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甲烷的化學式是CH4
B.乙是單質
C.丙代表水分子
D.丁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8
7.(3分)某同學在觀察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顯微鏡下看到的細胞視野如圖所示,該同學要想把要觀察的細胞移到視野中央( )
A.移動裝片B.調節(jié)反光鏡
C.轉動物鏡轉換器D.旋動細準焦螺旋
8.(3分)如圖為“筷子提米”實驗,米與杯子一起懸空保持靜止,下列力中與筷子對米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的是( )
A.米的重力B.杯子的重力
C.米和筷子所受總重力D.米和杯子所受總重力
9.(3分)如圖所示,潛水員正潛沒在海水中,他攜帶的氣瓶可以對身上的背心進行充氣或放氣( )
A.充氣—下沉—壓強變大B.充氣—上浮—壓強變小
C.放氣—下沉—壓強變小D.放氣—上浮—壓強變大
10.(3分)二十四節(jié)氣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它揭示了天文氣象變化的規(guī)律。小明查閱資料,利用溫州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角約為38度,制作了“二十四節(jié)氣觀測儀”(如甲圖),圭上刻度如乙圖。下列關于該“觀測儀”的使用說明不合理的是( )
A.使用時間:必需要在觀測日的正午使用
B.使用地點:溫州及與溫州同一緯度地區(qū)
C.擺放位置:圭表南北放置,圭在表的南側
D.組裝要求:圭放置在水平面,表與圭垂直
11.(3分)下列各圖是小明設計的三個相鄰的植物細胞模型,若各細胞中細胞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關系為a>b>c,箭頭表示水分滲透方向( )
A.B.
C.D.
12.(3分)讓同一小車每次都從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靜止滑下,使小車分別在水平的毛巾、棉布和木板上運動直至靜止,小車運動距離如圖所示。
下列小車在水平面上速度變化正確的是( )
A.B.
C.D.
13.(3分)如圖為風景區(qū)內某一小樹林中部分生物成分之間的關系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的生物構成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
B.圖中包含多條食物鏈,其中一條為:植物→蟲→鳥→細菌
C.蟲的體色與棲息環(huán)境相近,這體現(xiàn)出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
D.從圖中可知,各生物間的能量是可以循環(huán)利用的
14.(3分)下列選項中可以用如圖所示的光路圖解釋的是( )
A.岸上人看到水中的魚
B.岸上人看到水中的“白云”
C.水中魚看到岸上的人
D.水中潛水員看到天空白云
15.(3分)如圖,風力發(fā)電機的尾翼能使扇葉始終朝著風向,以提高發(fā)電效率。當扇葉面朝東南方向轉動時( )
A.東南風B.東北風C.西南風D.西北風
二、填空題(本題有7小題,22(3)3分,其余每空2分,共45分)
16.(6分)同學們觀察到春夏季節(jié)交換時,家中墻壁瓷磚上很容易起一層水珠(如圖甲)。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水珠是因為室內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水蒸氣就會液化。當室內水汽含量為50%和80%時,露點溫度與教室內氣溫的關系如圖乙所示。
(1)水蒸氣液化時 熱量(選填“吸收”或“釋放”)。
(2)如圖乙,當室內氣溫為20℃、水汽含量為80%時,露點溫度約為 。
(3)在易起水珠的天氣里,結合圖乙信息,請你提出一種預防家中室內瓷磚上起水珠的一種方法 。
17.(6分)如圖為典型的空心樹。它的“樹心”已經腐爛,但仍然枝繁葉茂,開花結果。
(1)構成枝、葉的基本結構是 。
(2)能開花結果,可判斷它屬于 植物(選填“被子”或“裸子”)。
(3)下列對該空心樹的推斷正確的有 (可多選)。
A.導管部分腐爛
B.導管全部腐爛
C.木質部部分腐爛
D.木質部全部腐爛
E.篩管全腐爛
F.韌皮部全部腐爛
18.(6分)乙炔燈在電力不發(fā)達年代曾被廣泛應用。其內部結構如圖所示,使用前分別在上、下層罐體中加入清水和電石(主要成分是CaC2),轉動上方旋鈕開關,使水從清水罐中滴下2H2)從燈頭導出,點燃后發(fā)出強光。
(1)電石的主要成分CaC2中,Ca的化合價為+2價,C的化合價為 。
(2)電石與水反應還會生成乙炔和一種常見的堿。該堿的化學式為 。
(3)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乙炔燈已被電燈取代。結合乙炔燈的結構與發(fā)光原理,從安全角度寫出它的一項缺點。 。
19.(6分)查閱資料得知:日、地、月三者位置變化會引起很多天文現(xiàn)象,如月相變化、引起潮水大小的變化等。
(1)當日、地、月三者位置如圖所示時,此時的月相為 。
(2)當三者位于同一直線時形成大潮。下列對大潮時日、地、月三者位置關系的描述,正確的有 。(可多選)
A.
B.
C.
(3)下列現(xiàn)象,主要由地球公轉引起的是 。(可多選)
①晝夜更替
②四季更替
③晝夜長短變化
④太陽東升西落
20.(6分)一般雞蛋沸水下鍋煮8~9分鐘吃,既安全又好吃。若煮5~6分鐘時,得到“漉心蛋”(指蛋清已經凝固而蛋黃處于半流動的雞蛋),蛋黃變硬且表面又會有一層黑綠色的物質(如圖甲)產生。
(1)雞蛋營養(yǎng)豐富,富含蛋白質等,蛋白質在人體 (填消化器官名稱)內消化為氨基酸并被吸收利用。
(2)專家建議不吃或少吃“漉心蛋”,因為搞不好會感染沙門氏菌等細菌。查閱資料得知,蛋黃溫度達到60℃時,達到74℃時候會逐漸形成固體;沙門氏菌在60℃時可存活15分鐘左右,100℃時會立即死亡。請分析雞蛋沸水下鍋煮8~9分鐘吃,既安全又好吃的原因是 。
(3)有人擔憂蛋黃表面黑綠色的物質是否能食用。他取兩個帶有黑綠色物質的蛋黃開展實驗,實驗結果如圖乙。查閱資料得知Fe2+可被人體吸收和利用。因此根據以上實驗結果,小明認為蛋黃中的黑綠色物質不但能食用,且能為人體補充鐵元素 。(溫馨提示:胃液里含胃酸,其主要成分是鹽酸。)
21.(6分)每年9月29日設為世界心臟病日,目的是科普心臟健康知識,讓大家認識到心臟健康對生命的重要意義,推動血液流動。
(1)觀察心臟的內部結構時,可以看到心臟分為四個腔,每個腔都分別與相應的血管相連 (填腔的名稱)與主動脈相連。
(2)如圖為血液循環(huán)流程圖,圖中流動脈血的血管包括 (用序號表示)。
(3)某人的血型是A型,如果只考慮ABO血型系統(tǒng),當他需要少量輸血時 型。
22.(9分)某學校項目小組同學進行了從海水中制取精鹽的實踐研究,具體過程如下:
(1)海水曬鹽。用如圖甲所示燒杯收集50毫升(mL)的海水,并置于陽光下曝曬。已知曝曬過程中
①當海水中食鹽的溶質質量分數從a%升到b%(b%=2a%)時,請在圖甲燒杯中畫出此時刻大致的水位線位置。 。
②由圖乙中可知,從 點開始析出粗鹽。(填字母)
(2)溶解過濾。將粗鹽溶解,并用漏斗和濾紙搭建的裝置去除其中的泥沙。正確過濾后,展開濾紙,則看到的情況最接近下圖中的 。(填字母)
A.
B.
C.
D.
(3)蒸發(fā)結晶。為防止蒸發(fā)過程中,液體局部溫度過高出現(xiàn)爆沸,小組同學設計了一款溫度顯示計A是阻值隨溫度升高而減小的熱敏電阻,R0 是定值電阻?,F(xiàn)要將電表改裝為溫度顯示屏,要求溫度越高,電表示數越大。小明認為可用電壓表改裝,小科認為兩個電表都可以,你支持誰的觀點 。
三、實驗探究題(本題有5小題,每空2分,共34分)
23.(6分)為測量待測電阻Rx的阻值,小明設計并連接如圖甲所示的電路。小明將電壓表的大量程接入電路,移動滑動變阻器到某個位置1約為1.8伏。接著將電壓表大量程改接為小量程,此時電壓表的示數U2如圖乙所示。小明查閱了電壓表內部結構,其內部結構的電路圖可能有如圖丙所示的A和B兩種連接方式。(已知指針偏轉角度大小和通過電磁鐵電流大小成正比)。
(1)圖乙中電壓表的示數U2是 伏。
(2)小明將電壓表接到如圖丁所示的電路中,小明看到靈敏電流計 (填“有”或“無”)示數,確定了 電壓表內部結構為B種連接方式。
(3)根據B種連接方式,以及電壓表的兩個量程大小關系,推算出電阻R1和R2大小之間的具體數量關系為R2 R1。
24.(8分)為了探究FeCl3(酸性溶液)對過氧化氫分解速率的影響,小明設計了如圖甲的實驗裝置。他選取相同兩套分別記為A組和B組。取下兩裝置的U型管的試管塞,分別注入等量的清水,保持U形管兩側液面相平。取下兩裝置的試管,并向其內注入等量(2毫升)H2O2溶液,然后塞上試管塞;取兩裝置的注射器(0.5毫升)的FeCl3溶液(A組)和蒸餾水(B組),同時快速地注入試管,數據如圖乙所示。實驗后,小明又用該裝置研究了pH對過氧化氫分解的影響
(1)小明觀察到U型管液面 現(xiàn)象,證明H2O2已經反應完全。
(2)小明通過此實驗設計,即得出結論“FeCl3能夠提高過氧化氫分解速率”,你是否贊同?請說明理由 。
(3)為了探究FeCl3中對加快過氧化氫分解速率是Fe3+還是Cl,需要增加C組取 mLNaCl溶液進行實驗(已知Na+不影響過氧化氫分解速率)。
(4)小明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Fe3+與過氧化氫會發(fā)生配位反應,形成一個過渡態(tài)絡合物,而后該絡合物通過電子轉移又重新生成Fe3+,同時釋放氧氣和水。Fe3+就是循環(huán)地接受和釋放電子,自身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所以起到 過氧化氫分解的作用。
25.(6分)小明在研究溫度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響實驗時,發(fā)現(xiàn)在70℃水浴條件下,進行正常實驗操作后
猜想一:高溫條件下唾液淀粉酶可能還有活性。
猜想二:高溫條件可能對淀粉產生影響。
猜想三:高溫條件可能對 產生影響。
依據猜想,小明設計了如下實驗:
(1)完成猜想三 。
(2)表格中能支持猜想二的證據是 。
(3)小明認為高溫使淀粉發(fā)生分解,小紅則認為高溫使淀粉微觀結構發(fā)生改變,恢復常溫后,請再補充一組實驗進行探究 。
26.(8分)科學課上同學們開展“自制太陽系模型”項目化活動,活動包括制作太陽系模型,改進太陽系模型、評價模型三個環(huán)節(jié)。
(1)【量規(guī)】評價量規(guī)既是作品制作過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級評定的依據。下表為某小組制定的量規(guī),將表中“ ”處補充完整。
表1項目成果評價表(節(jié)選)
(2)【制作】某同學利用材料制作出太陽系模型(圖甲),八大行星資料卡如表2。請指出該模型存在的科學性錯誤(寫出一點即可) 。
(3)【評價】除地球外,再選擇一顆最合適人類宜居的行星,分析其宜居條件 。
(4)【拓展】下列哪些事實支持“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行星”。 。
A.地球與其他太陽系行星一起繞太陽自西向東公轉。
B.地球和其他太陽系行星公轉軌道具有共面性。
C.地球與水星、金星、火星相比,質量、體積相近。
D.地球是8大行星中唯一一顆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表2八大行星資料卡
27.(6分)滑草是一項休閑運動,為了給某滑草場地提供設計建議。小明模擬滑草場設計了如圖甲和乙的探究實驗:斜面A和B分別模擬坡度分別為20°和30°的山坡,鐵球模擬滑草的玩家,分別從坡度不同,高度相同的兩個斜面靜止下滑,記錄了斜面軌道和水平軌道交界處X點的速度大小。探究山坡的坡度α與X處的速度大小v和水平滑道上滑行長度L之間的關系,數據如表所示。
(1)實驗前小明需要估測水平軌道上滑行長度L,除了需要測量X處的動能(機械能)大小 大小。
(2)滑草場需要考慮項目的刺激程度,同時也要考慮場地范圍的限制,請利用表中數據 。
(3)小明在兩個裝置的X處分別放置了一輛完全一樣的小車,其它操作保持不變。小明想利用此裝置探究“動能大小與速度之間的關系”,請問是否可行 。
四、解答題(本題有5小題,第28、29題6分,第30、31、32題8分,共36分)
28.(6分)如圖為某健康成年人的腎單位結構示意圖,A、B表示尿液形成的兩個過程。
(1)若尿液中出現(xiàn)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可能病變的是 過程(選填“A”、“B”)。
(2)與圖中“①”中液體相比,“④”中液體成分明顯變少的是 。(列舉其中一種即可)
(3)健康的成年人可以有意識的完成排尿反射,像完成排尿反射活動那樣的神經結構,叫做 。
29.(6分)如圖所示,用固定在墻上的支架AOB放置空調室外機。已知OB長40厘米,AO長30厘米。重為420牛的室外機正好處在OB中點處2,支架重力不計。
(1)室外機對下面支架的壓強大?。▽懗鲇嬎氵^程)。
(2)A處螺釘的水平拉力為多少牛(寫出計算過程)。
30.(8分)校園項目化比賽中,小明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用彈簧測力計顯示大氣壓強大小變化的裝置。產品制作過程如下:
①將裝置置于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打開止水夾,往裝置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對裝置進行氣密性檢查。
②使止水夾處于打開狀態(tài),彈簧測力計上端固定且高度不變,下端用細線連接重力為5牛的金屬塊,待水面靜止后,用止水夾將左側容器密封
(1)寫出①中氣密性檢查的步驟 。
(2)計算②金屬塊排開水的體積 。
(3)當外界氣壓大于一個標準大氣壓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將變 。
31.(8分)小明為測量某品牌碳酸鈣顆粒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采用不同的方法。
(1)方法一:體積法。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經檢查該裝置氣密性良好。先將空注射器活塞從20毫升處開始推至底部,流入量筒內水的體積為13毫升,實驗中將20毫升的稀鹽酸(足量)注入錐形瓶中與樣品充分反應后,則生成二氧化碳的體積為 毫升。
(2)方法二:質量法。利用如圖乙所示的裝置,檢測氣密性良好后,取該品牌碳酸鈣顆粒2克與足量鹽酸反應,重復3次實驗,得到數據如表1所示。根據表格數據3+2HCl=CaCl2+H2O+CO2↑,鈣片中的其它成分不與鹽酸反應) 。
(3)從測量精確度角度考慮,你認為以上兩種方法中哪種方法較好并說說你的理由。 。
32.(8分)蛋的孵化需要一定的溫度,為此小明需設計一個控溫孵蛋器,使其箱內恒溫在一定溫度范圍內。
(1)設計產品。如圖甲是其部分簡化電路,當該電路中電源電壓U1、U2恒定不變,工作電路中R0為加熱電阻,控制電路中Rt為熱敏電阻。為滿足電路設計要求,請判斷Rt應選擇如圖乙中的A還是B,并說明理由。 。
(2)測試產品。測試發(fā)現(xiàn)該孵蛋器的電功率是100瓦,該孵蛋器使用一段時間后電功率出現(xiàn)如圖丙所示的規(guī)律變化。則該孵蛋器按圖丙規(guī)律工作2分鐘所產生的熱量為多少焦。
(3)改進產品。實際使用中發(fā)現(xiàn)問題:當溫度達到恒溫后,發(fā)現(xiàn)恒溫的溫度范圍差過大,對蛋的孵化不利。為解決該問題 。
2024年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中考科學模擬試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本題有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請選出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1.(3分)瓷器制作是我國古代技術發(fā)展的智慧結晶。如圖是其中四道工序,其中主要發(fā)生化學變化的是( )
A.揉泥B.做坯
C.燒窯D.畫瓷
【答案】C
【解答】解:A、揉泥沒有新物質生成;故選項錯誤;
B、做坯沒有新物質生成;故選項錯誤;
C、燒窯;故選項正確;
D、畫瓷沒有新物質生成;故選項錯誤;
故選:C。
2.(3分)我國傳統(tǒng)文化蘊含豐富的科學原理,如古代人民就能充分利用空氣流動原理設計建筑、制作工藝品等。傳統(tǒng)工藝品“走馬燈”(如圖)上方平放葉輪,葉輪旋轉,并帶動紙筒轉動,走馬燈內的空氣流動方向正確的是( )
A.B.
C.D.
【答案】A
【解答】解:點燃走馬燈內的蠟燭,加熱燭焰上方的空氣,氣體的密度變小,運動的熱空氣推動紙風車和固定在轉軸上的紙馬轉動,使空氣形成對流,A正確。
故選:A。
3.(3分)圖甲為燒烤用的“金屬紙”,為了鑒別其主要成分是鋁(Al)還是錫(Sn)( )
A.稀H2SO4B.MgSO4溶液C.FeSO4溶液D.AgNO3溶液
【答案】C
【解答】解:A、鋁、錫均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故選項錯誤。
B、鋁、錫的金屬活動性均比鎂弱4溶液反應,不能鑒別其主要成分是鋁還是錫。
C、鋁的金屬活動性比鐵強,鋁能與FeSO4溶液反應,錫不能與FeSO3溶液反應,能鑒別其主要成分是鋁還是錫。
D、鋁、錫的金屬活動性均比銀強3溶液反應,不能鑒別其主要成分是鋁還是錫。
故選:C。
4.(3分)1943年,我國科學家侯德榜發(fā)明的“侯氏制堿法”在世界反響很大。“侯氏制堿法”的反應原理之一:NH4HCO3+NaCl(飽和)═NaHCO3↓+NH4Cl,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的依據是( )
A.一種物質變化生成多種物質
B.多種物質變化生成一種物質
C.單質與化合物反應生成新的單質與新的化合物
D.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新的兩種化合物
【答案】D
【解答】解:“侯氏制堿法”的反應原理之一:NH4HCO3+NaCl(飽和)═NaHCO6↓+NH4Cl,該反應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兩種新的化合物的反應。
故選:D。
5.(3分)齲齒俗稱蛀牙,是青少年中發(fā)生率很高的牙病。為了研究齲齒的發(fā)生率與刷牙的關系,以下調查數據的統(tǒng)計沒有價值的是( )
A.有刷牙習慣的人群中,齲齒人數所占的比例
B.無刷牙習慣的人群中,齲齒人數所占的比例
C.所有的調查的人群中,齲齒人數所占的比例
D.所有的調查的人群中,刷牙人數所占的比例
【答案】D
【解答】解:統(tǒng)計實驗數據的目的是“研究齲齒的發(fā)生率與刷牙的關系”,關鍵要圍繞“齲齒”和“刷牙”兩者之間有無關系,包括有刷牙習慣的人群中;無刷牙習慣的人群中;所有的調查的人群中,而不是統(tǒng)計有多少人刷牙。
故選:D。
6.(3分)如圖是甲烷燃燒的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甲烷的化學式是CH4
B.乙是單質
C.丙代表水分子
D.丁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8
【答案】C
【解答】解:由甲烷燃燒的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微觀示意圖可寫出方程式為:CH4+2O5CO2+2H8O。
A、由分子的模型圖可知4,故A說法正確;
B、由分子的模型圖可知,屬于單質;
C、由分子的模型圖可知,故C說法不正確;
D、丁為水,故D說法正確。
故選:C。
7.(3分)某同學在觀察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顯微鏡下看到的細胞視野如圖所示,該同學要想把要觀察的細胞移到視野中央( )
A.移動裝片B.調節(jié)反光鏡
C.轉動物鏡轉換器D.旋動細準焦螺旋
【答案】A
【解答】解:玻片移動的方向與物像移動的方向相反。顯微鏡下看到的細胞位于視野的左方,A正確。
故選:A。
8.(3分)如圖為“筷子提米”實驗,米與杯子一起懸空保持靜止,下列力中與筷子對米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的是( )
A.米的重力B.杯子的重力
C.米和筷子所受總重力D.米和杯子所受總重力
【答案】D
【解答】解:筷子對米的摩擦力與米和杯子所受總重力是一對平衡力,它符合二力平衡的四個條件,ABC錯誤。
故選:D。
9.(3分)如圖所示,潛水員正潛沒在海水中,他攜帶的氣瓶可以對身上的背心進行充氣或放氣( )
A.充氣—下沉—壓強變大B.充氣—上浮—壓強變小
C.放氣—下沉—壓強變小D.放氣—上浮—壓強變大
【答案】B
【解答】解:海水的密度不變,根據p=ρgh可知,深度增加,潛水員正潛沒在海水中,背心的體積變小,由F?。溅岩篻V排可知,受到海水的浮力變小,背心的體積變大,同理可知,故B正確。
故選:B。
10.(3分)二十四節(jié)氣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它揭示了天文氣象變化的規(guī)律。小明查閱資料,利用溫州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角約為38度,制作了“二十四節(jié)氣觀測儀”(如甲圖),圭上刻度如乙圖。下列關于該“觀測儀”的使用說明不合理的是( )
A.使用時間:必需要在觀測日的正午使用
B.使用地點:溫州及與溫州同一緯度地區(qū)
C.擺放位置:圭表南北放置,圭在表的南側
D.組裝要求:圭放置在水平面,表與圭垂直
【答案】C
【解答】解:A.根據正午日景投射在圭面上的影長,來定二十四節(jié)氣,故A正確;
B.“二十四節(jié)氣觀測儀”使用地點需要在一緯度地區(qū),故B正確;
C.圭平置于南北方向,表垂直立于圭的南端;
D.圭放置在水平面,表與圭垂直立于圭的南端;
故選:C。
11.(3分)下列各圖是小明設計的三個相鄰的植物細胞模型,若各細胞中細胞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關系為a>b>c,箭頭表示水分滲透方向( )
A.B.
C.D.
【答案】C
【解答】解:水的運輸方式是自由擴散,水從水濃度高的地方向水濃度低的地方運輸,則溶液中溶質的濃度就越低,水運輸的方向就是溶液中溶質的濃度越高。由于a細胞液濃度>b細胞液濃度;由于b細胞液濃度>c細胞液濃度;由于a細胞液濃度>c細胞液濃度,可見C正確。
故選:C。
12.(3分)讓同一小車每次都從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靜止滑下,使小車分別在水平的毛巾、棉布和木板上運動直至靜止,小車運動距離如圖所示。
下列小車在水平面上速度變化正確的是( )
A.B.
C.D.
【答案】A
【解答】解:v﹣t圖像是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形表示,斜度越大。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越長,故通過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根據實驗現(xiàn)象,在棉布次之。故A正確。
故選:A。
13.(3分)如圖為風景區(qū)內某一小樹林中部分生物成分之間的關系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的生物構成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
B.圖中包含多條食物鏈,其中一條為:植物→蟲→鳥→細菌
C.蟲的體色與棲息環(huán)境相近,這體現(xiàn)出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
D.從圖中可知,各生物間的能量是可以循環(huán)利用的
【答案】C
【解答】解:A、圖中植物是生產者,細菌真菌是分解者,不能構成了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
B、食物鏈不包括分解者細菌和真菌,B錯誤。
C、蟲的體色與棲息環(huán)境相近是一種保護色,這對它躲避天敵動物的捕食十分有利,C 正確。
D、能量流動是單向的,D 錯誤。
故選:C。
14.(3分)下列選項中可以用如圖所示的光路圖解釋的是( )
A.岸上人看到水中的魚
B.岸上人看到水中的“白云”
C.水中魚看到岸上的人
D.水中潛水員看到天空白云
【答案】B
【解答】解:AC、人眼看到水中的“魚”、水中潛水員看到天空白云,故ACD錯誤;
B、根據圖示可知,逆著反射光線看去,可以用來解釋岸上人看到水中的“白云”。
故選:B。
15.(3分)如圖,風力發(fā)電機的尾翼能使扇葉始終朝著風向,以提高發(fā)電效率。當扇葉面朝東南方向轉動時( )
A.東南風B.東北風C.西南風D.西北風
【答案】A
【解答】解:風向是風來的方向,風力發(fā)電機的尾翼能使扇葉始終朝著風向。當扇葉面朝東南方向轉動時。
故選:A。
二、填空題(本題有7小題,22(3)3分,其余每空2分,共45分)
16.(6分)同學們觀察到春夏季節(jié)交換時,家中墻壁瓷磚上很容易起一層水珠(如圖甲)。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水珠是因為室內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水蒸氣就會液化。當室內水汽含量為50%和80%時,露點溫度與教室內氣溫的關系如圖乙所示。
(1)水蒸氣液化時 釋放 熱量(選填“吸收”或“釋放”)。
(2)如圖乙,當室內氣溫為20℃、水汽含量為80%時,露點溫度約為 12.5℃ 。
(3)在易起水珠的天氣里,結合圖乙信息,請你提出一種預防家中室內瓷磚上起水珠的一種方法 可以使用地暖或暖氣片等設備提高室內溫度 。
【答案】(1)釋放;(2)12.5℃;(3)可以使用地暖或暖氣片等設備提高室內溫度
【解答】解:(1)液化是物質由氣態(tài)轉變?yōu)橐簯B(tài)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即釋放熱量。
(2)觀察圖乙可得,當室內氣溫為20℃,露點溫度約為 。
(3)可以使用地暖或暖氣片等設備提高室內溫度,進而提高瓷磚表面的溫度。
故答案為:(1)釋放;(2)12.5℃
17.(6分)如圖為典型的空心樹。它的“樹心”已經腐爛,但仍然枝繁葉茂,開花結果。
(1)構成枝、葉的基本結構是 細胞 。
(2)能開花結果,可判斷它屬于 被子 植物(選填“被子”或“裸子”)。
(3)下列對該空心樹的推斷正確的有 AC (可多選)。
A.導管部分腐爛
B.導管全部腐爛
C.木質部部分腐爛
D.木質部全部腐爛
E.篩管全腐爛
F.韌皮部全部腐爛
【答案】(1)細胞;
(2)被子;
(3)AC。
【解答】解:(1)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因此、葉的基本結構是細胞。
(2)被子植物,具有根、莖、葉、花。能開花結果。
(3)木質莖的結構由外向內依次為樹皮(包括表皮和韌皮部)、形成層,韌皮部中有篩管??招臉洌纱送茢唷V虚g的?和木質部受到腐爛,開花結果說明葉能得到水分,部分腐爛。
故選:AC。
故答案為:(1)細胞;
(2)被子;
(3)AC。
18.(6分)乙炔燈在電力不發(fā)達年代曾被廣泛應用。其內部結構如圖所示,使用前分別在上、下層罐體中加入清水和電石(主要成分是CaC2),轉動上方旋鈕開關,使水從清水罐中滴下2H2)從燈頭導出,點燃后發(fā)出強光。
(1)電石的主要成分CaC2中,Ca的化合價為+2價,C的化合價為 ﹣1 。
(2)電石與水反應還會生成乙炔和一種常見的堿。該堿的化學式為 Ca(OH)2 。
(3)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乙炔燈已被電燈取代。結合乙炔燈的結構與發(fā)光原理,從安全角度寫出它的一項缺點。 容易發(fā)生爆炸 。
【答案】(1)﹣1;
(2)Ca(OH)2;
(3)容易發(fā)生爆炸。
【解答】解:(1)CaC2中,Ca的化合價為+2價,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則x=﹣2價。
(2)電石與水反應還會生成乙炔和一種常見的堿,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鈣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氫氧化鈣,其化學式為Ca(OH)2。
(3)根據乙炔燈的結構與發(fā)光原理可知,如果反應速率過快,容易導致發(fā)生爆炸。
故答案為:
(1)﹣1;
(2)Ca(OH)2;
(3)容易發(fā)生爆炸。
19.(6分)查閱資料得知:日、地、月三者位置變化會引起很多天文現(xiàn)象,如月相變化、引起潮水大小的變化等。
(1)當日、地、月三者位置如圖所示時,此時的月相為 下弦月 。
(2)當三者位于同一直線時形成大潮。下列對大潮時日、地、月三者位置關系的描述,正確的有 BC 。(可多選)
A.
B.
C.
(3)下列現(xiàn)象,主要由地球公轉引起的是 ②③ 。(可多選)
①晝夜更替
②四季更替
③晝夜長短變化
④太陽東升西落
【答案】(1)下弦月;
(2)BC;
(3)②③。
【解答】解:(1)當日、地、月三者位置如圖所示時。
(2)在地球和月球公轉過程中,日月地三者的位置變化中。B、C中地球、太陽位于同一直線,符合題意;A,不是圍繞太陽公轉;故選:BC。
(3)地球公轉產生的現(xiàn)象有季節(jié)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等、太陽的東升西落,②③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
(1)下弦月;
(2)BC;
(3)②③。
20.(6分)一般雞蛋沸水下鍋煮8~9分鐘吃,既安全又好吃。若煮5~6分鐘時,得到“漉心蛋”(指蛋清已經凝固而蛋黃處于半流動的雞蛋),蛋黃變硬且表面又會有一層黑綠色的物質(如圖甲)產生。
(1)雞蛋營養(yǎng)豐富,富含蛋白質等,蛋白質在人體 小腸 (填消化器官名稱)內消化為氨基酸并被吸收利用。
(2)專家建議不吃或少吃“漉心蛋”,因為搞不好會感染沙門氏菌等細菌。查閱資料得知,蛋黃溫度達到60℃時,達到74℃時候會逐漸形成固體;沙門氏菌在60℃時可存活15分鐘左右,100℃時會立即死亡。請分析雞蛋沸水下鍋煮8~9分鐘吃,既安全又好吃的原因是 雞蛋煮8~9分鐘在這個時間段內,雞蛋的蛋白已經完全凝固,蛋黃也達到了最佳的狀態(tài),既不會過于生硬也不會過于流動,口感綿軟、不噎人、且腥味不重;而且雞蛋煮8~9分鐘可以殺死有害的微生物 。
(3)有人擔憂蛋黃表面黑綠色的物質是否能食用。他取兩個帶有黑綠色物質的蛋黃開展實驗,實驗結果如圖乙。查閱資料得知Fe2+可被人體吸收和利用。因此根據以上實驗結果,小明認為蛋黃中的黑綠色物質不但能食用,且能為人體補充鐵元素 人體胃液中含有稀鹽酸,能與FeS反應生成可被人體吸收的Fe2+ 。(溫馨提示:胃液里含胃酸,其主要成分是鹽酸。)
【答案】(1)小腸;
(2)雞蛋煮8~9分鐘在這個時間段內,雞蛋的蛋白已經完全凝固,蛋黃也達到了最佳的狀態(tài),既不會過于生硬也不會過于流動,口感綿軟、不噎人、且腥味不重;而且雞蛋煮8~9分鐘可以殺死有害的微生物;
(3)人體胃液中含有稀鹽酸,能與FeS反應生成可被人體吸收的Fe2+。
【解答】解:(1)蛋白質在胃中開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在小腸中腸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變成氨基酸后才被吸收利用。
(2)雞蛋煮8~9分鐘在這個時間段內,雞蛋的蛋白已經完全凝固,既不會過于生硬也不會過于流動、不噎人,因此,既安全又好吃。
(3)人體胃液中含有稀鹽酸,能與FeS反應生成可被人體吸收的Fe4+。因此,小明認為蛋黃中的黑綠色物質不但能食用。
故答案為:(1)小腸;
(2)雞蛋煮8~9分鐘在這個時間段內,雞蛋的蛋白已經完全凝固,既不會過于生硬也不會過于流動、不噎人;而且雞蛋煮6~9分鐘可以殺死有害的微生物;
(3)人體胃液中含有稀鹽酸,能與FeS反應生成可被人體吸收的Fe2+。
21.(6分)每年9月29日設為世界心臟病日,目的是科普心臟健康知識,讓大家認識到心臟健康對生命的重要意義,推動血液流動。
(1)觀察心臟的內部結構時,可以看到心臟分為四個腔,每個腔都分別與相應的血管相連 左心室 (填腔的名稱)與主動脈相連。
(2)如圖為血液循環(huán)流程圖,圖中流動脈血的血管包括 ②⑤ (用序號表示)。
(3)某人的血型是A型,如果只考慮ABO血型系統(tǒng),當他需要少量輸血時 A型或O 型。
【答案】(1)左心室
(2)②⑤
(3)A型或O
【解答】解:(1)觀察心臟的內部結構時,可以看到心臟分為四個腔,其中左心室與主動脈相連。
(2)在與心臟相連的血管中,肺靜脈和主動脈內流動脈血,上。如圖為血液循環(huán)流程圖。
(3)一般來說,輸血時應以輸同型血為原則,如果找不到同型血,AB型血的病人原則上可以接受所有血型的血,如果只考慮ABO血型系統(tǒng),可給輸入的血型為A型或O型。
故答案為:(1)左心室
(2)②⑤
(3)A型或O
22.(9分)某學校項目小組同學進行了從海水中制取精鹽的實踐研究,具體過程如下:
(1)海水曬鹽。用如圖甲所示燒杯收集50毫升(mL)的海水,并置于陽光下曝曬。已知曝曬過程中
①當海水中食鹽的溶質質量分數從a%升到b%(b%=2a%)時,請在圖甲燒杯中畫出此時刻大致的水位線位置。 見解答 。
②由圖乙中可知,從 c 點開始析出粗鹽。(填字母)
(2)溶解過濾。將粗鹽溶解,并用漏斗和濾紙搭建的裝置去除其中的泥沙。正確過濾后,展開濾紙,則看到的情況最接近下圖中的 D 。(填字母)
A.
B.
C.
D.
(3)蒸發(fā)結晶。為防止蒸發(fā)過程中,液體局部溫度過高出現(xiàn)爆沸,小組同學設計了一款溫度顯示計A是阻值隨溫度升高而減小的熱敏電阻,R0 是定值電阻。現(xiàn)要將電表改裝為溫度顯示屏,要求溫度越高,電表示數越大。小明認為可用電壓表改裝,小科認為兩個電表都可以,你支持誰的觀點 小科;當溫度升高時,熱敏電阻減小,電路的總電阻減小,根據歐姆定律知,電路中的電流增大,根據U=IR知,定值電阻的電壓增大 。
【答案】(1)①見解答;②c;(2)D;(3)小科;當溫度升高時,熱敏電阻減小,電路的總電阻減小,根據歐姆定律知,電路中的電流增大,根據U=IR知,定值電阻的電壓增大。
【解答】解:(1)曝曬過程中,水的蒸發(fā)越來越多,而且溶質質量不變,溶液的質量變?yōu)樵瓉淼囊话?,液體的密度增大,如圖所示:
②當海水中的食鹽達到飽和后,再有水蒸發(fā),由圖乙知c點時食鹽水達到飽和狀態(tài);
(2)根據濾紙是對折再對折,所以只有兩個面會有泥沙;又由于過濾時液面不能超過濾紙邊緣;
(3)電路如圖丙,定值電阻與熱敏電阻串聯(lián),電壓表測量定值電阻的電壓A是阻值隨溫度升高而減小的熱敏電阻,R0 是定值電阻。當溫度升高時,電路的總電阻減小,電路中的電流增大,定值電阻的電壓增大。
故答案為:(1)①見解答;②c;(3)小科,熱敏電阻減小,根據歐姆定律知,根據U=IR知。
三、實驗探究題(本題有5小題,每空2分,共34分)
23.(6分)為測量待測電阻Rx的阻值,小明設計并連接如圖甲所示的電路。小明將電壓表的大量程接入電路,移動滑動變阻器到某個位置1約為1.8伏。接著將電壓表大量程改接為小量程,此時電壓表的示數U2如圖乙所示。小明查閱了電壓表內部結構,其內部結構的電路圖可能有如圖丙所示的A和B兩種連接方式。(已知指針偏轉角度大小和通過電磁鐵電流大小成正比)。
(1)圖乙中電壓表的示數U2是 2 伏。
(2)小明將電壓表接到如圖丁所示的電路中,小明看到靈敏電流計 無 (填“有”或“無”)示數,確定了 電壓表內部結構為B種連接方式。
(3)根據B種連接方式,以及電壓表的兩個量程大小關系,推算出電阻R1和R2大小之間的具體數量關系為R2 =4 R1。
【答案】(1)2;(2)無;(3)=4。
【解答】解:(1)根據題意和圖乙可知,電壓表量程是0~3V,故示數為3V;
(2)由圖B可知靈敏電流計測通過R2的電流,而此時R2被短路,無電流通過;
(3)由圖B可知,接3~3V時1兩端電壓;接6~15V時2兩端電壓;根據串聯(lián)電路電壓與電阻成正比,即=2=4R1。
故答案為:(1)6;(2)無。
24.(8分)為了探究FeCl3(酸性溶液)對過氧化氫分解速率的影響,小明設計了如圖甲的實驗裝置。他選取相同兩套分別記為A組和B組。取下兩裝置的U型管的試管塞,分別注入等量的清水,保持U形管兩側液面相平。取下兩裝置的試管,并向其內注入等量(2毫升)H2O2溶液,然后塞上試管塞;取兩裝置的注射器(0.5毫升)的FeCl3溶液(A組)和蒸餾水(B組),同時快速地注入試管,數據如圖乙所示。實驗后,小明又用該裝置研究了pH對過氧化氫分解的影響
(1)小明觀察到U型管液面 不變 現(xiàn)象,證明H2O2已經反應完全。
(2)小明通過此實驗設計,即得出結論“FeCl3能夠提高過氧化氫分解速率”,你是否贊同?請說明理由 不贊同,理由是過氧化氫的濃度不一定相同 。
(3)為了探究FeCl3中對加快過氧化氫分解速率是Fe3+還是Cl,需要增加C組取 0.5 mLNaCl溶液進行實驗(已知Na+不影響過氧化氫分解速率)。
(4)小明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Fe3+與過氧化氫會發(fā)生配位反應,形成一個過渡態(tài)絡合物,而后該絡合物通過電子轉移又重新生成Fe3+,同時釋放氧氣和水。Fe3+就是循環(huán)地接受和釋放電子,自身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所以起到 催化 過氧化氫分解的作用。
【答案】(1)不變;
(2)不贊同,理由是過氧化氫的濃度不一定相同;
(3)0.5;
(4)催化。
【解答】解:(1)H2O2反應完全后,不再產生氣體,因此小明觀察到U型管液面不變現(xiàn)象7O2已經反應完全;故答案為:不變;
(2)從實驗設計可以看出,過氧化氫溶液的量相同,因此不能得出結論“FeCl3能夠提高過氧化氫分解速率”;故答案為:不贊同;
(3)從實驗的設計以及控制變量法,故為了探究FeCl3中對加快過氧化氫分解速率是Fe3+還是Cl,需要增加C組取0.6mLNaCl溶液進行實驗;
(4)Fe3+就是循環(huán)地接受和釋放電子,自身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故答案為:催化。
25.(6分)小明在研究溫度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響實驗時,發(fā)現(xiàn)在70℃水浴條件下,進行正常實驗操作后
猜想一:高溫條件下唾液淀粉酶可能還有活性。
猜想二:高溫條件可能對淀粉產生影響。
猜想三:高溫條件可能對 碘液 產生影響。
依據猜想,小明設計了如下實驗:
(1)完成猜想三 高溫條件可能對碘液產生影響 。
(2)表格中能支持猜想二的證據是 1號試管溶液變藍,5號試管不變藍 。
(3)小明認為高溫使淀粉發(fā)生分解,小紅則認為高溫使淀粉微觀結構發(fā)生改變,恢復常溫后,請再補充一組實驗進行探究 將70℃的2mL1%淀粉溶液冷卻至37℃后放入6號試管中,再滴入37℃的1滴碘液,觀察結果 。
【答案】(1)高溫條件可能對碘液產生影響
(2)1號試管溶液變藍,5號試管不變藍
(3)將70℃的2mL1%淀粉溶液冷卻至37℃后放入6號試管中,再滴入37℃的1滴碘液,觀察結果
【解答】解:(1)根據表格中實驗分析可知:1號試管和2號試管形成對照,變量是碘液的溫度。
(2)根據表格中實驗分析可知:①6號試管和2號試管形成對照,變量是碘液的溫度;②1號試管和6號試管形成對照,可以用來探究猜想二:高溫條件可能對淀粉產生影響,變量是唾液淀粉酶的溫度;表格中最能支持猜想二的證據是1號試管溶液變藍。
(3)小紅認為高溫是淀粉微觀結構發(fā)生改變,恢復常溫后。為了驗證此猜想,將70℃的2mL8%淀粉溶液冷卻至37℃后放入6號試管中,觀察結果。
故答案為:
(1)高溫條件可能對碘液產生影響
(2)1號試管溶液變藍,8號試管不變藍
(3)將70℃的2mL1%淀粉溶液冷卻至37℃后放入4號試管中,再滴入37℃的1滴碘液
26.(8分)科學課上同學們開展“自制太陽系模型”項目化活動,活動包括制作太陽系模型,改進太陽系模型、評價模型三個環(huán)節(jié)。
(1)【量規(guī)】評價量規(guī)既是作品制作過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級評定的依據。下表為某小組制定的量規(guī),將表中“ 1 ”處補充完整。
表1項目成果評價表(節(jié)選)
(2)【制作】某同學利用材料制作出太陽系模型(圖甲),八大行星資料卡如表2。請指出該模型存在的科學性錯誤(寫出一點即可) 地球不在第三軌道 。
(3)【評價】除地球外,再選擇一顆最合適人類宜居的行星,分析其宜居條件 火星;因為火星體積與地球相近,有固態(tài)水體存在,同時含有二氧化碳氣體等適宜人類居住的生存環(huán)境 。
(4)【拓展】下列哪些事實支持“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行星”。 B 。
A.地球與其他太陽系行星一起繞太陽自西向東公轉。
B.地球和其他太陽系行星公轉軌道具有共面性。
C.地球與水星、金星、火星相比,質量、體積相近。
D.地球是8大行星中唯一一顆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表2八大行星資料卡
【答案】(1)行星特征較明顯,有3個以上行星無特征;
(2)地球不在第三軌道;
(3)火星;因為火星體積與地球相近,有固態(tài)水體存在,同時含有二氧化碳氣體等適宜人類居住的生存環(huán)境;
(4)B。
【解答】解:(1)從表1項目成果評價表可知,大部分行星特征都比較明顯,需要改進的地方;
(2)太陽系八大行星是指位于太陽系的八個大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依次為水星、地球、木星、天王星。讀圖甲可知,故錯誤;
(3)讀表2八大行星資料卡得知,火星體積與地球相當,含二氧化碳等氣體,地表溫差是八大行星中最接近的;
(4)太陽系的八大行星除了金星之外,他們的公轉方向都是自西向東的,所以也具有共面性,它繞太陽的公轉軌道也是近似圓形的、火星相比、體積相近;地球是6大行星中唯一一顆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故答案為:
(1)行星特征較明顯,有3個以上行星無特征;
(2)地球不在第三軌道;
(3)火星;因為火星體積與地球相近,同時含有二氧化碳氣體等適宜人類居住的生存環(huán)境;
(4)B。
27.(6分)滑草是一項休閑運動,為了給某滑草場地提供設計建議。小明模擬滑草場設計了如圖甲和乙的探究實驗:斜面A和B分別模擬坡度分別為20°和30°的山坡,鐵球模擬滑草的玩家,分別從坡度不同,高度相同的兩個斜面靜止下滑,記錄了斜面軌道和水平軌道交界處X點的速度大小。探究山坡的坡度α與X處的速度大小v和水平滑道上滑行長度L之間的關系,數據如表所示。
(1)實驗前小明需要估測水平軌道上滑行長度L,除了需要測量X處的動能(機械能)大小 摩擦力 大小。
(2)滑草場需要考慮項目的刺激程度,同時也要考慮場地范圍的限制,請利用表中數據 選用坡度為30°的斜坡 。
(3)小明在兩個裝置的X處分別放置了一輛完全一樣的小車,其它操作保持不變。小明想利用此裝置探究“動能大小與速度之間的關系”,請問是否可行 可行;完全相同的兩個鐵球控制質量相等,改變了速度,通過小車運動的距離顯示動能 。
【答案】(1)摩擦力;(2)選用坡度為30°的斜坡;(3)可行;完全相同的兩個鐵球控制質量相等,改變了速度,通過小車運動的距離顯示動能。
【解答】解:(1)X處的動能越大,克服摩擦力做功越大,根據W=Fs知;
(2)滑草場需要考慮項目的刺激程度,必須要有較大的速度,請利用表中數據,速度較大。
(3)小明在兩個裝置的X處分別放置了一輛完全一樣的小車,通過小車被推到的距離顯示動能,必須控制質量不變,故是可行的。
故答案為:(1)摩擦力;(2)選用坡度為30°的斜坡;完全相同的兩個鐵球控制質量相等,通過小車運動的距離顯示動能。
四、解答題(本題有5小題,第28、29題6分,第30、31、32題8分,共36分)
28.(6分)如圖為某健康成年人的腎單位結構示意圖,A、B表示尿液形成的兩個過程。
(1)若尿液中出現(xiàn)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可能病變的是 A 過程(選填“A”、“B”)。
(2)與圖中“①”中液體相比,“④”中液體成分明顯變少的是 氧氣(或營養(yǎng)物質或尿素等) 。(列舉其中一種即可)
(3)健康的成年人可以有意識的完成排尿反射,像完成排尿反射活動那樣的神經結構,叫做 反射弧 。
【答案】(1)A;
(2)氧氣(或營養(yǎng)物質或尿素等);
(3)反射弧。
【解答】解:(1)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由于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濾過(過濾)作用,血漿中的一部分水、葡萄糖,形成原尿,可能病變的是過程A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過濾(濾過)作用。
(2)當血液流經腎臟時,血液中的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進入腎臟,腎臟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因此,④腎小管處的毛細血管中液體成分的明顯變少有氧氣、尿素等。
(3)完成排尿反射的神經結構,叫做反射弧、傳入神經、傳出神經。
故答案為:(1)A;
(2)氧氣(或營養(yǎng)物質或尿素等);
(3)反射弧。
29.(6分)如圖所示,用固定在墻上的支架AOB放置空調室外機。已知OB長40厘米,AO長30厘米。重為420牛的室外機正好處在OB中點處2,支架重力不計。
(1)室外機對下面支架的壓強大?。▽懗鲇嬎氵^程)。
(2)A處螺釘的水平拉力為多少牛(寫出計算過程)。
【答案】(1)室外機對下面支架的壓強大小為1.4×105Pa;
(2)A處螺釘的水平拉力為280N。
【解答】解:(1)室外機對下面支架的壓力F=G=420N;室外機與下面支架總接觸面積為S=0.003m2,
壓強p===1.7×105Pa;
(2)三角支架AOB可看作杠桿,O點是支點,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F×AO=G×;
即:F×30cm=420N×40cm;
解得F=280N。
答:(1)室外機對下面支架的壓強大小為4.4×105Pa;
(2)A處螺釘的水平拉力為280N。
30.(8分)校園項目化比賽中,小明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用彈簧測力計顯示大氣壓強大小變化的裝置。產品制作過程如下:
①將裝置置于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打開止水夾,往裝置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對裝置進行氣密性檢查。
②使止水夾處于打開狀態(tài),彈簧測力計上端固定且高度不變,下端用細線連接重力為5牛的金屬塊,待水面靜止后,用止水夾將左側容器密封
(1)寫出①中氣密性檢查的步驟 在右側部分繼續(xù)添加適量的水,使得外側液面高于內部,觀察能夠長時間保持液面高度差,如果能保持高度差,則不漏氣 。
(2)計算②金屬塊排開水的體積 3×10﹣4m3 。
(3)當外界氣壓大于一個標準大氣壓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將變 大 。
【答案】(1)夾上止水夾,在右側部分繼續(xù)添加適量的水,使得外側液面高于內部,觀察能夠長時間保持液面高度差,如果能保持高度差,則不漏氣;
(2)3×10﹣4m3;(3)大。
【解答】解:(1)將裝置置于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打開止水夾,如圖乙所示,在右側部分繼續(xù)添加適量的水,觀察能夠長時間保持液面高度差,則不漏氣;
(2)G=5N,圖中彈簧測力計的拉力F=2N;
根據稱重法測量浮力知,F(xiàn)?。紾﹣F=6N﹣2N=3N;
由阿基米德原理F?。溅阉甮V排可得金屬塊排開水的體積:
V排===3×10﹣4m3;
(3)容器內外氣壓原來均為一個標準大氣壓,容器內外的水面相平,由液體內部同一深度壓強相等知,導致容器外的液面下降,由F浮=ρ液V排g知,金屬塊受到的浮力F浮減小,金屬塊重力G不變,由G=F浮+F拉知,彈簧測力計的拉力要變大即彈簧測力計的讀數變大。
故答案為:(1)夾上止水夾,在右側部分繼續(xù)添加適量的水,觀察能夠長時間保持液面高度差,則不漏氣;
(2)3×10﹣2m3;(3)大。
31.(8分)小明為測量某品牌碳酸鈣顆粒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采用不同的方法。
(1)方法一:體積法。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經檢查該裝置氣密性良好。先將空注射器活塞從20毫升處開始推至底部,流入量筒內水的體積為13毫升,實驗中將20毫升的稀鹽酸(足量)注入錐形瓶中與樣品充分反應后,則生成二氧化碳的體積為 V﹣20 毫升。
(2)方法二:質量法。利用如圖乙所示的裝置,檢測氣密性良好后,取該品牌碳酸鈣顆粒2克與足量鹽酸反應,重復3次實驗,得到數據如表1所示。根據表格數據3+2HCl=CaCl2+H2O+CO2↑,鈣片中的其它成分不與鹽酸反應) 50% 。
(3)從測量精確度角度考慮,你認為以上兩種方法中哪種方法較好并說說你的理由。 方法一較好,因為方法一中進入量筒中的體積是加入的鹽酸體積與生成二氧化碳的體積之和,得到的二氧化碳的體積比較準確,而方法二中球形干燥管的另一端與空氣相連,會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使反應后總質量偏大,得到二氧化碳的質量偏大,計算得到的碳酸鈣質量偏大,質量分數也偏大 。
【答案】(1)V﹣20;
(2)50%;
(3)方法一較好,因為方法一中進入量筒中的體積是加入的鹽酸體積與生成二氧化碳的體積之和,得到的二氧化碳的體積比較準確,而方法二中球形干燥管的另一端與空氣相連,會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使反應后總質量偏大,得到二氧化碳的質量偏大,計算得到的碳酸鈣質量偏大,質量分數也偏大。
【解答】解:(1)實驗中將20毫升的稀鹽酸(足量)注入錐形瓶中與樣品充分反應后,排出水的體積記為V,則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V﹣20毫升;
(2)二氧化碳的質量要求三次測出的平均值,則二氧化碳的質量為,
設該品牌2g碳酸鈣顆粒中碳酸鈣的質量為x,
CaCO5+2HCl=CaCl2+H5O+CO2↑
100 44
x

x=3g
該品牌碳酸鈣顆粒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100%=50%;
(3)方法一較好,因為方法一中進入量筒中的體積是加入的鹽酸體積與生成二氧化碳的體積之和,而方法二中球形干燥管的另一端與空氣相連,使反應后總質量偏大,計算得到的碳酸鈣質量偏大。
故答案為:(1)V﹣20;
(2)50%;
(3)方法一較好,因為方法一中進入量筒中的體積是加入的鹽酸體積與生成二氧化碳的體積之和,而方法二中球形干燥管的另一端與空氣相連,使反應后總質量偏大,計算得到的碳酸鈣質量偏大。
32.(8分)蛋的孵化需要一定的溫度,為此小明需設計一個控溫孵蛋器,使其箱內恒溫在一定溫度范圍內。
(1)設計產品。如圖甲是其部分簡化電路,當該電路中電源電壓U1、U2恒定不變,工作電路中R0為加熱電阻,控制電路中Rt為熱敏電阻。為滿足電路設計要求,請判斷Rt應選擇如圖乙中的A還是B,并說明理由。 A 。
(2)測試產品。測試發(fā)現(xiàn)該孵蛋器的電功率是100瓦,該孵蛋器使用一段時間后電功率出現(xiàn)如圖丙所示的規(guī)律變化。則該孵蛋器按圖丙規(guī)律工作2分鐘所產生的熱量為多少焦。
(3)改進產品。實際使用中發(fā)現(xiàn)問題:當溫度達到恒溫后,發(fā)現(xiàn)恒溫的溫度范圍差過大,對蛋的孵化不利。為解決該問題 增加滑動變阻器和Rt并聯(lián) 。
【答案】(1)A;(2)6×106J;(3)增加滑動變阻器和Rt并聯(lián)。
【解答】解:(1)工作電路在溫度低于設定值時,處于工作狀態(tài),電阻較小,吸下銜鐵,當溫度高了達到設定值時,此時控制電路中電流較小,由此可判斷圖乙中A是熱敏電阻。
(2)從丙圖中可知2分鐘只要t=1分鐘=工作電路處于工作狀態(tài)==6×106J
(3)恒溫的溫度范圍差過大,說明加熱到設定溫度后,要等溫度下降一定程度,電流較大時,為減少等待時間t并聯(lián),保持通過滑動的電流在稍低于吸下銜鐵的電流,溫度稍微下降,吸下銜鐵閉合工作電路
故答案為:(1)A;(2)5×106J;(3)增加滑動變阻器和Rt并聯(lián)。試管編號
1
2
3
4
5
2mL1%淀粉溶液
37℃




70℃

1mL唾液淀粉酶溶液
37℃

70℃

1滴碘液
37℃




70℃

觀察結果
變藍
變藍
不變藍
變藍
不變藍
指標
優(yōu)秀
良好
待改進
行星形狀和大小
行星形狀和大小比例都合理
行星形狀和大小比例只有一項合理
行星形狀和大小比例都不合理
結構完整性
結構完整
結構較完整有1﹣3處缺失
結構不完整有3處以上缺失
各行星外觀特征
每個行星特征明顯

行星特征不明顯,有3個以上行星無特征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體積(地球=1)
0.056
0.856
1.
0.15
1316
745
65.2
57.1
含水量
北極有冰
不存在
71%為海洋
固態(tài)水
固態(tài)水
固態(tài)水
固態(tài)水
固態(tài)水
大氣含量(主要)
無大氣
二氧化碳
氮氣、氧氣
二氧化碳
氫氣、氦氣
氫氣、氦氣
毫、甲能
氫氣、氦氣、甲烷
地表平均溫度(℃)
167℃
464℃
15℃
﹣55℃
﹣148℃
﹣160℃
﹣210℃
﹣214℃
距離地球(億公里)
0.917
0.414
0
0.783
6.29
12.8
27.2
43.5
坡度(α)
X處的速度大?。╲)
水平軌道滑行距離(L)
20°
3.2米/秒
33厘米
30°
5.8米/秒
68厘米
組序
反應前總質量/克
反應后總質量/克
二氧化碳的質量/克
1
237.71
237.25
0.46
2
232.06
231.62
0.44
3
220.00
219.58
0.42
試管編號
1
2
3
4
5
2mL1%淀粉溶液
37℃




70℃

1mL唾液淀粉酶溶液
37℃

70℃

1滴碘液
37℃




70℃

觀察結果
變藍
變藍
不變藍
變藍
不變藍
指標
優(yōu)秀
良好
待改進
行星形狀和大小
行星形狀和大小比例都合理
行星形狀和大小比例只有一項合理
行星形狀和大小比例都不合理
結構完整性
結構完整
結構較完整有1﹣3處缺失
結構不完整有3處以上缺失
各行星外觀特征
每個行星特征明顯
行星特征較明顯,有3個以上行星無特征
行星特征不明顯,有3個以上行星無特征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體積(地球=1)
0.056
0.856
1.
0.15
1316
745
65.2
57.1
含水量
北極有冰
不存在
71%為海洋
固態(tài)水
固態(tài)水
固態(tài)水
固態(tài)水
固態(tài)水
大氣含量(主要)
無大氣
二氧化碳
氮氣、氧氣
二氧化碳
氫氣、氦氣
氫氣、氦氣
毫、甲能
氫氣、氦氣、甲烷
地表平均溫度(℃)
167℃
464℃
15℃
﹣55℃
﹣148℃
﹣160℃
﹣210℃
﹣214℃
距離地球(億公里)
0.917
0.414
0
0.783
6.29
12.8
27.2
43.5
坡度(α)
X處的速度大小(v)
水平軌道滑行距離(L)
20°
3.2米/秒
33厘米
30°
5.8米/秒
68厘米
組序
反應前總質量/克
反應后總質量/克
二氧化碳的質量/克
1
237.71
237.25
0.46
2
232.06
231.62
0.44
3
220.00
219.58
0.42

相關試卷

2024年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qū)中考二??茖W試卷:

這是一份2024年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qū)中考二模科學試卷,共2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實驗與探究題,綜合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4年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九年級中考模擬科學試題:

這是一份2024年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九年級中考模擬科學試題,共10頁。

2024年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九年級中考模擬科學試題:

這是一份2024年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九年級中考模擬科學試題,共10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2023年浙江省麗水市中考科學真題

2023年浙江省麗水市中考科學真題

浙江省麗水市2023年科學中考試卷【含答案】

浙江省麗水市2023年科學中考試卷【含答案】

2022年浙江省麗水市中考真題科學試卷及答案

2022年浙江省麗水市中考真題科學試卷及答案

浙江省金華市、麗水市中考科學第二次模擬試卷解析版

浙江省金華市、麗水市中考科學第二次模擬試卷解析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中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