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3安徽)圖示為一種身高測量儀,其頂部的感應器豎直向下發(fā)射超聲波信號,經(jīng)下方物體反射后返回,被感應器接收。某同學站上測高臺,感應器記錄信號從發(fā)射到接收所經(jīng)歷的時間為。已知感應器距測高臺的高度為2.5m,空氣中的聲速取340m/s,則該同學的身高為( )
A.1.70mB.1.65mC.0.85mD.0.80m
考點2 聲音的特性
2.(2023湖北潛江、天門、仙桃、漢江)乘客能夠分辨出車載導航語音中某公眾人物的聲音,是根據(jù)聲的( )
A.音調B.響度C.音色D.振幅
3.(2023山西)在2023年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藝術家與中國音樂家一起相聚云端,共同演唱《一帶繁花一路歌》,唱出了“一帶一路”的團結與繁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歌聲是由聲帶振動產(chǎn)生的
B.不同藝術家發(fā)出聲音的音色相同
C.歌聲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D.歌聲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
4.(2023天津)如圖所示,將正在發(fā)聲的音叉,輕觸系在細繩上的乒乓球,乒乓球被彈開。彈開的幅度越大,音叉發(fā)出聲音的( )
A.音調越高
B.響度越大
C.音色越好
D.速度越大
5.(2023新疆)醫(yī)生給病人檢查時使用聽診器,是為了增大聲音的( )
A.音調B.音色C.響度D.頻率
6.(2023湖南衡陽)端午節(jié)舉行龍舟賽時,運動員喊著號子、和著鼓點有節(jié)奏地同時劃槳。下列有關現(xiàn)象說法錯誤的是( )
A.鼓聲是通過空氣傳到岸上觀眾耳朵中的
B.鼓聲是由鼓面振動產(chǎn)生的
C.運動員打鼓用的力越大,鼓聲音調越高
D.岸上觀眾是通過音色分辨出鼓聲、號子聲的
7.(2023江蘇連云港)我們能辨別出熟悉同學的聲音,從物理學角度講,這主要是因為他們聲音的( )
A.響度不同B.音調不同C.頻率不同D.音色不同
8.(2023四川廣元)在學校藝術節(jié)中,小明演唱了歌曲《我和我的祖國》,關于他在歌唱中的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歌聲是由小明的聲帶振動產(chǎn)生的
B.小明的歌聲通過空氣傳播到同學們的耳朵
C.小明的朋友根據(jù)音色可以判斷是小明在唱歌
D.小明唱歌時使用話筒擴音,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音調
9.(2023四川成都)繃緊在紙盒上的兩條橡皮筋,粗細不同(如圖),用手撥動橡皮筋可發(fā)出聲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撥動橡皮筋發(fā)出的聲音,不是振動產(chǎn)生的
B.手撥動越快,橡皮筋發(fā)出的聲音傳播越快
C.撥動兩條橡皮筋,發(fā)出聲音的響度一定不同
D.撥動不同橡皮筋,可探究音調與振動頻率的關系
10.(2023山東棗莊)如圖所示,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邊緣。先將尺的一半伸出桌面,用力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fā)出的聲音;再增加尺伸出桌邊的長度,用相同的力撥動鋼尺,聽到的聲音( )
A.響度變大
B.響度變小
C.音調變高
D.音調變低
11.(2023江蘇連云港)AI智能音箱已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它讓用戶以語音對話的交互方式實現(xiàn)多項功能的操作。當對AI智能音箱發(fā)出調大聲音的指令時,音箱就自動改變聲音的_________,音箱內部揚聲器振動的幅度_________。
12.(2023安徽)圖為我國晉代顧愷之所繪《斫(zhuó)琴圖》的局部,展示了古代樂師調整琴弦長度的情景。調整琴弦的長度,主要是為了改變樂音的________(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
13.(2023江蘇蘇州)人們能分辨出不同樂器的演奏聲,是因為它們所發(fā)聲音的_________不同。小明學習時,聽到鄰居家傳來的鋼琴聲,這屬于_________(樂音/噪聲)。
14.(2023江蘇蘇州)人眼對觀察到的景物有暫時的“記憶”,在外界景物消失后,視神經(jīng)對它的印象還會延續(xù)0.1s左右,這種特征叫視覺暫留.例如在一張白色卡片紙的正、反面分別畫上鳥籠和鳥,讓卡片紙快速旋轉,當正、反兩面交替出現(xiàn)在眼前的時間間隔在0.1s之內時,人眼就能看到鳥在籠中的現(xiàn)象(圖甲)。
一些城市地鐵行駛在某些區(qū)間時,乘客能看到窗外出現(xiàn)清晰的動態(tài)廣告,往往也是利用了視覺暫留的原理。某段地鐵內隧道廣告的制作方法如下:在隧道側壁與車窗相同高度處,沿運行方向每經(jīng)過距離d,安裝一塊大小相同的廣告燈箱,如圖乙。燈箱采用頻閃方式實現(xiàn)亮、暗交替,且工作時各燈箱亮、暗同步變化(人的視覺暫留時間以0.1s計算)。
(1)要實現(xiàn)時長15s的廣告效果,至少需要安裝______塊廣告燈箱;
(2)燈箱安裝好后,調節(jié)燈箱發(fā)光頻率f,控制地鐵速度v,當它們滿足下述哪種情況時,乘客能看到流暢穩(wěn)定的廣告畫面?答:______。
A.,且
B.,且
C.,且
D.,且
(3)座位上乘客發(fā)現(xiàn)正常顯示的廣告畫面突然向地鐵前進方向緩慢移動,可能原因是______(寫出一種即可)。
考點3 聲的利用
15.(2023山東臨沂)2023年4月12—27日,50多部小戲小劇優(yōu)秀作品在人民廣場輪番上演,唱“紅”了沂蒙時代新旋律。關于戲劇演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演員的歌聲是由空氣振動產(chǎn)生的B.現(xiàn)場觀眾聽到的歌聲是空氣傳來的
C.女高音演員清脆的歌聲的音調低D.男中音演員高亢的歌聲是超聲波
16.(2023山東泰安)關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公共場所交談要輕聲,是指要控制聲音的音調
B.彈奏吉他時按壓弦的不同位置,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響度
C.人們能辨別不同樂器發(fā)出的聲音,是因為它們的音色不同
D.用超聲波清洗精密機械,是利用聲波傳遞信息
考點4 噪聲的危害與控制
17.(2023四川瀘州)如圖所示是汽車利用超聲波輔助倒車的情境,當汽車與障礙物相距較近時,汽車就會發(fā)出“嘀嘀嘀”的警報聲。下列關于聲波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超聲波的傳播需要介質
B.“嘀嘀嘀”的警報聲,就是超聲波
C.超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108m/s
D.警報聲對正在倒車的駕駛員來說是噪聲
18.(2023四川內江)我們生活在聲音的廣袤空間里,下列關于聲音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B.音調是由聲源的振動幅度決定的
C.超聲波可以碎石,應用了聲波能傳遞信息
D.在公路旁設置聲音屏障,這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19.(2023湖北隨州)如圖是生活中的兩個情境,左圖是居民小區(qū)噪聲監(jiān)測器,顯示環(huán)境噪聲為55. 5分貝。右圖是鋼琴調音師正在用手機上的一個調音軟件播放音叉256、512、1024、2048(Hz)的標準音來校準琴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人們以分貝為單位來表示聲音強弱的等級
B.分貝是音調的單位
C.2048Hz的音屬于次聲波
D.256Hz的音和2048Hz的音比較,256Hz的聲音音調更高
20.(2023湖南岳陽)二胡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樂器。下列關于二胡發(fā)出的聲音說法正確的是:( )
A.由弦振動產(chǎn)生的B.傳播不需要介質
C.力越大,音調越高D.一定不是噪聲
21.(2023四川南充)下列有關聲現(xiàn)象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圖甲中的倒車雷達利用超聲波傳遞信息
B.圖乙中航母艦載機引導員戴上耳罩,是為了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C.圖丙中吹笛子時,按住不同氣孔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音調
D.圖丁中從無人機傳出的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22.(2023四川自貢)學校附近的居民經(jīng)常聽到課間操廣播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廣播聲是由于空氣振動產(chǎn)生的
B.居民關窗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C.廣播聲通過空氣傳入居民耳中
D.調節(jié)音量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音調
專題01 聲現(xiàn)象
考點1 聲音的產(chǎn)生與傳播
1.(2023安徽)圖示為一種身高測量儀,其頂部的感應器豎直向下發(fā)射超聲波信號,經(jīng)下方物體反射后返回,被感應器接收。某同學站上測高臺,感應器記錄信號從發(fā)射到接收所經(jīng)歷的時間為。已知感應器距測高臺的高度為2.5m,空氣中的聲速取340m/s,則該同學的身高為( )
A.1.70mB.1.65mC.0.85mD.0.80m
【答案】B
【解析】由得,該同學頭頂距離感應器的高度是,該同學的身高為,故選B。
考點2 聲音的特性
2.(2023湖北潛江、天門、仙桃、漢江)乘客能夠分辨出車載導航語音中某公眾人物的聲音,是根據(jù)聲的( )
A.音調B.響度C.音色D.振幅
【答案】C
【解析】音調是指聲的高低,物體振動的頻率越快,音調越高;響度指聲的大小,振幅越大聲的響度越大;音色是聲音特有的品質,用來區(qū)分不同物體發(fā)出的聲音;乘客能夠分辨出車載導航語音中某公眾人物的聲音,是根據(jù)聲的音色,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3.(2023山西)在2023年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藝術家與中國音樂家一起相聚云端,共同演唱《一帶繁花一路歌》,唱出了“一帶一路”的團結與繁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歌聲是由聲帶振動產(chǎn)生的
B.不同藝術家發(fā)出聲音的音色相同
C.歌聲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D.歌聲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
【答案】A
【解析】A.聲音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歌聲是由聲帶振動產(chǎn)生的,故A正確;
B.不同人發(fā)聲的音色一般不同,可據(jù)音色區(qū)別不同藝術家的發(fā)聲,故B錯誤;
C.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歌聲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故C錯誤;
D.歌聲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40m/s,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故D錯誤。
故選A。
4.(2023天津)如圖所示,將正在發(fā)聲的音叉,輕觸系在細繩上的乒乓球,乒乓球被彈開。彈開的幅度越大,音叉發(fā)出聲音的( )
A.音調越高
B.響度越大
C.音色越好
D.速度越大
【答案】B
【解析】響度是指人耳感覺到的聲音的大小,它跟發(fā)聲體的振幅和距離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振幅越小,響度越小。
故選B。
5.(2023新疆)醫(yī)生給病人檢查時使用聽診器,是為了增大聲音的( )
A.音調B.音色C.響度D.頻率
【答案】C
【解析】聽診器是利用聲音在管內空氣中集中傳播,減小聲音的分散,提高聲音的響度,從而可以聽到更清楚的聲音,然后根據(jù)經(jīng)驗判斷是否有病癥。
故選C。
6.(2023湖南衡陽)端午節(jié)舉行龍舟賽時,運動員喊著號子、和著鼓點有節(jié)奏地同時劃槳。下列有關現(xiàn)象說法錯誤的是( )
A.鼓聲是通過空氣傳到岸上觀眾耳朵中的
B.鼓聲是由鼓面振動產(chǎn)生的
C.運動員打鼓用的力越大,鼓聲音調越高
D.岸上觀眾是通過音色分辨出鼓聲、號子聲的
【答案】C
【解析】A.聲音能夠在空氣中傳播,鼓聲是通過空氣傳給岸上的觀眾的,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鼓聲是由鼓面振動產(chǎn)生的,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運動員敲鼓的力量越大,鼓面振動的振幅越大,鼓面的響度越大,故C錯誤,符合題意;
D.音色指聲音的特色,不同的發(fā)聲體因材料和結構不同,音色不同,觀眾能夠分辨出鼓聲和號子聲,是因為這兩種聲音的音色不同,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C。
7.(2023江蘇連云港)我們能辨別出熟悉同學的聲音,從物理學角度講,這主要是因為他們聲音的( )
A.響度不同B.音調不同C.頻率不同D.音色不同
【答案】D
【解析】音色是發(fā)聲體的聲音品質,由發(fā)聲體本身的特征決定,我們能辨別出熟悉同學的聲音,這主要是因為他們聲音的音色不同,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選D。
8.(2023四川廣元)在學校藝術節(jié)中,小明演唱了歌曲《我和我的祖國》,關于他在歌唱中的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歌聲是由小明的聲帶振動產(chǎn)生的
B.小明的歌聲通過空氣傳播到同學們的耳朵
C.小明的朋友根據(jù)音色可以判斷是小明在唱歌
D.小明唱歌時使用話筒擴音,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音調
【答案】D
【解析】A.根據(jù)聲音的產(chǎn)生條件可知,歌聲是由小明的聲帶振動產(chǎn)生的,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由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可知小明的歌聲通過空氣傳播到同學們的耳朵,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不同的聲音的音色不同,可知小明的朋友根據(jù)音色可以判斷是小明在唱歌,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小明唱歌時使用話筒擴音,這增大了振幅,為了改變聲音的響度,故D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
9.(2023四川成都)繃緊在紙盒上的兩條橡皮筋,粗細不同(如圖),用手撥動橡皮筋可發(fā)出聲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撥動橡皮筋發(fā)出的聲音,不是振動產(chǎn)生的
B.手撥動越快,橡皮筋發(fā)出的聲音傳播越快
C.撥動兩條橡皮筋,發(fā)出聲音的響度一定不同
D.撥動不同橡皮筋,可探究音調與振動頻率的關系
【答案】D
【解析】A.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撥動橡皮筋發(fā)出的聲音,也是振動產(chǎn)生的,故A錯誤;
B.手撥動越快,橡皮筋振動得越快,發(fā)出的聲音音調越高,不是傳播越快,聲音傳播的快慢與介質種類和溫度有關,故B錯誤;
C.撥動兩條橡皮筋,因為橡皮筋粗細不同,發(fā)出聲音的音調不同,但響度可能不同,當撥動的力度相同時,響度相同,故C錯誤;
D.撥動不同橡皮筋,因為橡皮筋粗細不同,發(fā)出聲音的頻率不同,音調不同,所以可探究音調與振動頻率的關系,故D 正確。
故選D。
10.(2023山東棗莊)如圖所示,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邊緣。先將尺的一半伸出桌面,用力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fā)出的聲音;再增加尺伸出桌邊的長度,用相同的力撥動鋼尺,聽到的聲音( )
A.響度變大
B.響度變小
C.音調變高
D.音調變低
【答案】D
【解析】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邊緣,先將尺的一半伸出桌面,用力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fā)出的聲音,再增加尺伸出桌邊的長度,用相同的力撥動鋼尺,鋼尺振動的頻率會變慢,鋼尺振動發(fā)出聲音的頻率變慢,音調會變低。
故選D。
11.(2023江蘇連云港)AI智能音箱已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它讓用戶以語音對話的交互方式實現(xiàn)多項功能的操作。當對AI智能音箱發(fā)出調大聲音的指令時,音箱就自動改變聲音的_________,音箱內部揚聲器振動的幅度_________。
【答案】響度 變大
【解析】響度指聲音的強弱,與振幅和發(fā)聲體的距離有關,當對AI智能音箱發(fā)出調大聲音的指令時,音箱內部揚聲器振動的幅度變大,聲音的響度變大。
12.(2023安徽)圖為我國晉代顧愷之所繪《斫(zhuó)琴圖》的局部,展示了古代樂師調整琴弦長度的情景。調整琴弦的長度,主要是為了改變樂音的________(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
【答案】音調
【解析】調整琴弦的長度時,琴弦振動的快慢會不同,因此振動的頻率不同,聲音的音調就會發(fā)生變化,故是為了改變樂音的音調。
13.(2023江蘇蘇州)人們能分辨出不同樂器的演奏聲,是因為它們所發(fā)聲音的_________不同。小明學習時,聽到鄰居家傳來的鋼琴聲,這屬于_________(樂音/噪聲)。
【答案】音色 噪聲
【解析】不同樂器由于材料,結構不同,故音色不同,即人們能分辨不同樂器的演奏聲是由于音色不同。
從環(huán)保的角度,只要妨礙人們學習,工作、休息的聲音,都屬于噪聲。
14.(2023江蘇蘇州)人眼對觀察到的景物有暫時的“記憶”,在外界景物消失后,視神經(jīng)對它的印象還會延續(xù)0.1s左右,這種特征叫視覺暫留.例如在一張白色卡片紙的正、反面分別畫上鳥籠和鳥,讓卡片紙快速旋轉,當正、反兩面交替出現(xiàn)在眼前的時間間隔在0.1s之內時,人眼就能看到鳥在籠中的現(xiàn)象(圖甲)。
一些城市地鐵行駛在某些區(qū)間時,乘客能看到窗外出現(xiàn)清晰的動態(tài)廣告,往往也是利用了視覺暫留的原理。某段地鐵內隧道廣告的制作方法如下:在隧道側壁與車窗相同高度處,沿運行方向每經(jīng)過距離d,安裝一塊大小相同的廣告燈箱,如圖乙。燈箱采用頻閃方式實現(xiàn)亮、暗交替,且工作時各燈箱亮、暗同步變化(人的視覺暫留時間以0.1s計算)。
(1)要實現(xiàn)時長15s的廣告效果,至少需要安裝______塊廣告燈箱;
(2)燈箱安裝好后,調節(jié)燈箱發(fā)光頻率f,控制地鐵速度v,當它們滿足下述哪種情況時,乘客能看到流暢穩(wěn)定的廣告畫面?答:______。
A.,且
B.,且
C.,且
D.,且
(3)座位上乘客發(fā)現(xiàn)正常顯示的廣告畫面突然向地鐵前進方向緩慢移動,可能原因是______(寫出一種即可)。
【答案】(1)150 (2)C (3)地鐵速度稍稍減慢
【解析】(1)每個廣告牌視覺暫留的時間為0.1s,要實現(xiàn)時長15s的廣告效果,需要的廣告牌數(shù)量為
(2)燈箱發(fā)光頻率為f,周期為,則,要看到流暢穩(wěn)定的廣告畫面,應使相鄰兩個廣告牌交替閃亮出現(xiàn)在眼前的時間間隔為0.1s,即0.1s廣告牌閃亮2次,1s閃亮20次,則燈箱發(fā)光頻率f=20Hz,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3)廣告畫面向地鐵前進方向緩慢移動, 說明地鐵的速度小于頻率與廣告牌間距的乘積,可能是地鐵在減速,也可能是廣告牌閃亮頻率變大。
考點3 聲的利用
15.(2023山東臨沂)2023年4月12—27日,50多部小戲小劇優(yōu)秀作品在人民廣場輪番上演,唱“紅”了沂蒙時代新旋律。關于戲劇演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演員的歌聲是由空氣振動產(chǎn)生的B.現(xiàn)場觀眾聽到的歌聲是空氣傳來的
C.女高音演員清脆的歌聲的音調低D.男中音演員高亢的歌聲是超聲波
【答案】B
【解析】A.演員的歌聲是由聲帶振動產(chǎn)生的,故A錯誤;
B.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現(xiàn)場觀眾聽到的歌聲是空氣傳播,故B正確;
C.女高音演員發(fā)出的清脆的歌聲,其音調高,故C錯誤;
D.男中音演員高亢的歌聲能被人耳聽到,屬于20Hz到20000Hz之間的聲波,不屬于超聲波,故D錯誤。
故選B。
16.(2023山東泰安)關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公共場所交談要輕聲,是指要控制聲音的音調
B.彈奏吉他時按壓弦的不同位置,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響度
C.人們能辨別不同樂器發(fā)出的聲音,是因為它們的音色不同
D.用超聲波清洗精密機械,是利用聲波傳遞信息
【答案】C
【解析】A.在公共場所交談要輕聲,是減小聲音的振幅,是指要控制聲音的響度,故A錯誤;
B.彈奏吉他時按壓弦的不同位置,則弦振動的頻率不同,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音調,故B錯誤;
C.不同的樂器其音色不同,故人們能辨別不同樂器發(fā)出的聲音,是因為它們的音色不同,故C正確;
D.超聲波既可以傳遞信息又可傳遞信息,當用超聲波清洗精密機械時,是利用了聲波傳遞能量,故D錯誤。
故選C。
考點4 噪聲的危害與控制
17.(2023四川瀘州)如圖所示是汽車利用超聲波輔助倒車的情境,當汽車與障礙物相距較近時,汽車就會發(fā)出“嘀嘀嘀”的警報聲。下列關于聲波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超聲波的傳播需要介質
B.“嘀嘀嘀”的警報聲,就是超聲波
C.超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108m/s
D.警報聲對正在倒車的駕駛員來說是噪聲
【答案】A
【解析】A.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超聲波屬于聲波,因此超聲波的傳播需要介質,故A正確;
B.人類聽不到超聲波,故“嘀嘀嘀”的警報聲不是超聲波,故B錯誤;
C.超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故C錯誤;
D.警報聲對正在倒車的駕駛員來說不是噪聲,故D錯誤。
故選A。
18.(2023四川內江)我們生活在聲音的廣袤空間里,下列關于聲音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B.音調是由聲源的振動幅度決定的
C.超聲波可以碎石,應用了聲波能傳遞信息
D.在公路旁設置聲音屏障,這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答案】A
【解析】A.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一切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故A正確;
B.音調是由聲源的振動頻率決定的,故B錯誤;
C.超聲波可以碎石,應用了聲波能傳遞能量,故C錯誤;
D.在公路旁設置聲音屏障,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的,故D錯誤。
故選A。
19.(2023湖北隨州)如圖是生活中的兩個情境,左圖是居民小區(qū)噪聲監(jiān)測器,顯示環(huán)境噪聲為55. 5分貝。右圖是鋼琴調音師正在用手機上的一個調音軟件播放音叉256、512、1024、2048(Hz)的標準音來校準琴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人們以分貝為單位來表示聲音強弱的等級
B.分貝是音調的單位
C.2048Hz的音屬于次聲波
D.256Hz的音和2048Hz的音比較,256Hz的聲音音調更高
【答案】A
【解析】AB.聲音的強弱用響度表示,分貝(dB)是聲音強弱等級的單位,故A正確,B錯誤;
C.頻率低于20Hz的聲波是次聲波,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波是超聲波,2048Hz的音不屬于次聲波,故C錯誤;
D.聲音振動的頻率越高,音調越高,256Hz的音和2048Hz的音比較,2048Hz的聲音音調更高,故D錯誤。
故選A。
20.(2023湖南岳陽)二胡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樂器。下列關于二胡發(fā)出的聲音說法正確的是:( )
A.由弦振動產(chǎn)生的B.傳播不需要介質
C.力越大,音調越高D.一定不是噪聲
【答案】A
【解析】A.一切聲音都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二胡發(fā)出的聲音是由弦振動產(chǎn)生的,故A正確;
B.聲音的傳播要靠介質,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故B錯誤;
C.力越大,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故C錯誤;
D.凡是妨礙人們工作、學習、休息,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起干擾作用的的聲音都屬于噪聲,因此二胡發(fā)出的聲音也有可能是噪聲,故D錯誤。
故選A。
21.(2023四川南充)下列有關聲現(xiàn)象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圖甲中的倒車雷達利用超聲波傳遞信息
B.圖乙中航母艦載機引導員戴上耳罩,是為了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C.圖丙中吹笛子時,按住不同氣孔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音調
D.圖丁中從無人機傳出的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答案】B
【解析】A.超聲波可以傳遞信息,汽車安裝的倒車雷達是利用超聲波傳遞信息,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圖乙中航母艦載機引導員戴上耳罩,是為了在人耳處減弱噪聲,故B錯誤,符合題意;
C.吹奏笛子時,演奏者按住不同氣孔,是為了改變空氣柱振動的快慢,故是為了改變音調,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不能在真空傳播,圖丁中從無人機傳出的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2.(2023四川自貢)學校附近的居民經(jīng)常聽到課間操廣播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廣播聲是由于空氣振動產(chǎn)生的
B.居民關窗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C.廣播聲通過空氣傳入居民耳中
D.調節(jié)音量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音調
【答案】C
【解析】A.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廣播聲是由喇叭振動產(chǎn)生的,而非空氣,故A錯誤;
B.居民關窗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B錯誤;
C.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廣播聲產(chǎn)生后通過空氣傳入居民耳中,故C正確;
D.調節(jié)音量時改變了聲音的大小,喇叭的振幅發(fā)生了改變,物理學中用響度來描述聲音的這一特征,故D錯誤。
故選C。
這是一份中考物理真題分項匯編(全國通用)專題06質量和密度(第01期)精品練習(原卷版+解析),共1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托盤天平相當于______杠桿,單位換算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考物理真題分項匯編(全國通用)專題05內能及內能的應用(第01期)精品練習(原卷版+解析),共14頁。
這是一份中考物理真題分項匯編(全國通用)專題04溫度、物態(tài)變化(第01期)精品練習(原卷版+解析),共26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