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試時間:75分鐘 試卷滿分:100分)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北京時間2023年7月28日20時,第3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大運會)在成都開幕。大會圣火盤創(chuàng)意來自3000年前的金沙遺跡太陽神鳥圖樣。完成下面1-2小題。
1.下列四座城市的大學生觀看成都大運會開幕式直播時,正值旭日東升的是( )
A.悉尼(33°51'S,151°12'E)B.倫敦(51°30'N,0°)
C.布宜諾斯艾利斯(34°2'S,58°3'W)D.舊金山(37°46'N,122°25'W)
2.圖2示意某攝影愛好者8月13日拍攝的大運會主火炬塔和落日同框景觀。該攝影愛好者拍攝照片所在位置最有可能是圖1中的( )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下圖為某地區(qū)地質(zhì)剖面圖,其中C為沉積物,B、F、G為沉積巖,A、D為不同時期的巖漿巖,E為變質(zhì)巖。讀圖回答下面3-4小題。
3.圖中各類巖石形成的順序由早到晚正確的是( )
A.A→D→G→B→FB.B→E→D→A→F
C.G→F→B→D→AD.G→B→A→E→D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A處可能會找到化石
B.如果在該地區(qū)修一條東西走向的地下隧道,應選擇在F處施工
C.如果該地區(qū)有石油,則應該在①地向下打井開采
D.若C層為沙質(zhì)沉積物,則該地區(qū)可能常年盛行南風
臺灣島北部的野柳地質(zhì)公園、和平島等地,因終年受到東北季風的吹襲和浪蝕、雨淋,多處出現(xiàn)風化巖石和海蝕地貌,成為獨特的奇石怪巖景觀,如豆腐巖、蕈(xùn)狀巖(其中最負盛名的是女王頭)等奇巖怪石(如圖)。據(jù)此完成下面5-6小題。
5.形成豆腐巖的巖石及其特點可能是( )
A.花崗巖—多氣孔構造B.玄武巖一致密且堅硬
C.變質(zhì)巖—多層理構造D.沉積巖—多節(jié)理發(fā)育
6.女王頭的形成過程說明了( )
A.外力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態(tài)的主要力量B.內(nèi)力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態(tài)的主要力量
C.巖石硬度差異使侵蝕程度存在著差異D.不同的侵蝕作用都具有明確的選擇性
當?shù)貢r間2024年7月26日19:30,巴黎(48°52′N,2°25′E)奧運會開幕式在塞納河上舉行。巴黎奧組委在塞納河畔新建的奧運村選擇不安裝空調(diào),在多國代表團中引起爭議,不少代表團自行攜帶空調(diào)入住巴黎奧運村。據(jù)國際能源署的統(tǒng)計報告指出,法國空調(diào)安裝率只有5%。完成下面7-9小題。
7.法國巴黎空調(diào)安裝率低的氣候原因是( )
A.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冬冷夏熱B.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冬暖夏涼
C.屬地中海氣候,冬暖夏涼D.屬地中海氣候,冬暖夏熱
8.巴黎奧組委在塞納河畔的奧運村選擇不安裝空調(diào)的主要目的有( )
①節(jié)約成本②節(jié)能減排
③減少對古老建筑外觀的破壞④增加租賃空調(diào)的收入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9.巴黎奧組委修建奧運村時,下列措施有助于室內(nèi)降溫的是( )
A.室外鋪設深色地磚B.減小建筑墻體厚度
C.鋪設河水循環(huán)管道D.縮小建筑窗戶面積
下圖示意2022年1月1日10時某區(qū)域海平面氣壓分布。據(jù)此完成下面10-11小題。
10.天氣系統(tǒng)甲經(jīng)過該區(qū)域時的天氣狀況最可能是( )
A.炎熱干燥B.溫和多雨C.大風降溫D.狂風暴雨
11.天氣系統(tǒng)乙導致澳大利亞西南沿海地區(qū)( )
A.蒸發(fā)量大B.降水多C.溫度低D.濕度增加
2024年是中國極地考察40周年。2024年2月7日建成的秦嶺站是繼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和泰山站之后的我國第五座南極科考站,也是我國的第三座常年考察站。下圖中左圖為我國南極料考站分布示意圖,右圖為“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示意圖”。據(jù)此完成下面12-14小題。
12.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轉線速度最大的是( )
A.中山站B.秦嶺站C.長城站D.昆侖站
13.秦嶺站建成時,太陽直射點最接近右圖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14.此時,我國各地的晝夜長短狀況及變化( )
A.晝短夜長,白晝在不斷變長B.晝長夜短,白晝在不斷變長
C.晝長夜短,白晝在不斷變短D.晝短夜長,白晝在不斷變短
下圖為世界某區(qū)域某月沿48°N緯線海平面氣壓分布狀況圖。完成下面15-16小題。
15.該月以及甲地氣壓中心成因分別為( )
A.1月熱力B.7月動力C.1月動力D.7月熱力
16.該月,乙地盛行( )
A.東南風B.西北風C.西南風D.東北風
下圖為我國某中學(32°N,121°E)劉老師于2023年12月19日校園內(nèi)拍攝的一張照片(教學樓面朝正南方)。據(jù)此完成下面17-19小題。
17.推測照片拍攝的時間最可能為( )
A.7:30B.10:30C.13:30D.16:30
18.據(jù)圖推測拍攝時刻太陽高度約為( )
A.20°B.30°C.40°D.50°
19.該日后一個月內(nèi),樹干正午影長變化趨勢為( )
A.變長B.變短C.先變長后變短D.先變短后變長
下圖為某區(qū)域地質(zhì)圖,該區(qū)域曾發(fā)生多次地質(zhì)事件,地層輕微褶皺,斷層南側盤塊有明顯的沉降。據(jù)此完成下面20-22小題。
20.圖中最老和最新的巖石分別是( )
A.砂巖玄武巖B.砂巖石灰?guī)rC.砂巖侵入巖D.侵入巖礫巖
21.該區(qū)域的褶皺類型及判定依據(jù)分別為( )
A.背斜背斜被橫斷層切斷后上升盤核部變窄
B.向斜向斜被橫斷層切斷后上升盤核部變寬
C.背斜背斜被橫斷層切斷后上升盤核部變寬
D.向斜向斜被橫斷層切斷后上升盤核部變窄
22.關于該區(qū)域的判定,正確的是( )
A.河流流向和斷層有關B.斷層發(fā)生在褶皺之前
C.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D.曾受到東西向水平擠壓
在對流層的中低層,風的輻合、輻散和水汽輸送是影響天氣和氣候的重要因子。輻合是水平氣流的流速降低或流向變化造成氣流聚集而產(chǎn)生的上升運動,輻散是水平氣流的流速增加或流向變化造成氣流分散而產(chǎn)生的下沉運動。下圖為1981~2010年中亞及周邊地區(qū)中低層平均風場分布圖。完成下面23-25小題。
23.指出7月影響甲地的主要天氣系統(tǒng)是( )
A.冷鋒B.暖鋒C.高壓D.低壓
24.分析7月影響甲地的主要天氣系統(tǒng)對該地天氣的影響是( )
A.高溫多雨B.溫和少雨C.炎熱干燥D.寒冷干燥
25.與甲地相比,乙地的氣候特點是( )
①1月降水較甲地少,7月降水較甲地多②夏涼冬暖,年溫差小
③1月降水較甲地多,7月降水較甲地少④夏熱冬冷,年溫差大
A.①②B.①④C.③②D.③④
第Ⅱ卷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26題14分,27題18分,28題18分,共50分)
26.讀下圖(陰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面小題。(14分)
??
(1)此圖以 為中心,日期為 前后。(2分)
(2)此時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是 ,當?shù)厍蜻\行到該位置時,正午太陽高度隨緯度變化的規(guī)律是 。(2分)
(3)圖中晨線是 ,昏線是 。(2分)
(4)此時E點的地方時為 時, C點的地方時為 時,乙點的日出時間是 時,日落時間是 時。(4分)
(5)此時全球與E點屬于同一天的地區(qū)所占的范圍( )(2分)
A.等于1/2B.等于3/4C.小于1/2D.大于3/4
(6)這一天,廣州、仁懷、北京、哈爾濱四個城市中最早打開路燈的是 。(2分)
27.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波堆藏布江發(fā)源于念青唐古拉山東段南坡,主河谷有古冰川活動遺跡。末次冰盛期,古冰川前緣移動到林瓊村段河谷附近。進入冰消期后,受冰川作用影響,林瓊村段河谷曾形成古湖。下圖示意林瓊村段河谷現(xiàn)代地貌分布,其中冰磧壟為冰磧物堆積成的壟崗狀地貌,是古冰川前緣曾在此停留的痕跡。
(1)判斷M1、M2、M3冰磧壟形成的先后順序,并說明判斷理由。(6分)
(2)簡述該處湖相沉積地層的形成過程。(8分)
(3)指出古湖形成對湖泊上下游河段流水侵蝕強度變化的影響。(4分)
2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疊紀末期,獨特的海陸分布格局導致赤道低壓帶南北移動范圍遠超現(xiàn)代,古特提斯洋雖然平均緯度達30°,但仍是熱帶氣旋的高發(fā)地。今四川盆地地處古特提斯洋東岸,發(fā)現(xiàn)有三疊紀末期的風暴巖沉積。四川盆地風暴巖沉積規(guī)模自西向東遞減。內(nèi)含倒塌樹木遺跡,單一倒向西北,混有濱海生物殘骸,下圖示意三疊紀末期海陸分布。
(1)據(jù)圖分析三疊紀末期北半球赤道低壓帶季節(jié)移動幅度大的原因。(6分)
(2)簡述三疊紀末期古特提斯洋熱帶氣旋多發(fā)的形成條件。(4分)
(3)指出三疊紀末期古特提斯洋熱帶氣旋發(fā)生時,四川盆地風暴巖遺跡處的主要風向,并說明理由。(4分)
(4)根據(jù)地貌證據(jù),說明四川盆地風暴巖沉積動力來自古特提斯洋的理由。(4分)
這是一份第三章大氣變化的效應(考點清單)(背記版) 2024-2025學年高二地理上學期期中考點大串講(魯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一)練習,共1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鋒面系統(tǒng)的比較,鋒面系統(tǒng)的判斷,風帶氣壓帶的季節(jié)性移動,海陸性質(zhì)差異對大氣環(huán)流的影響,季風環(huán)流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第一章地球運動的意義(考點清單)(背記版) 2024-2025學年高二地理上學期期中考點大串講(魯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一)練習,共1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地球自轉的基本規(guī)律,意義二,意義三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期中模擬檢測卷03(答題卡) 2024-2025學年高二地理上學期期中考點大串講(魯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一)練習,共2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