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B
2. A
3. A
4. A
5. C
6. B
7. C
8. D
9. A
10. B
11. C
12. A
13. A
14. B
15. B
16. A
17. 無圖,無法準確回答
18. B
19. C
20. C
二、非選擇題
21.
(1)圖一雄偉景觀出現(xiàn)在古埃及。圖二所反映的法典名稱是《漢謨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圖三反映的是科舉制度。
(2)雅典民主政治制度中最高權力機關是公民大會。局限性:雅典民主政治是少數(shù)人的民主,是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上的民主,婦女、外邦人、奴隸被排除在外。
(3)拜占庭帝國時期的《羅馬民法大全》是查士丁尼執(zhí)政時期主持制定的。評價:它是羅馬法的集大成者,對后世的法學研究和法律實踐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
(4)我們應該以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壘,以兼收并蓄的態(tài)度汲取其他文明的養(yǎng)分,促進文明在交流互鑒中共同前進。
22.
(1)“全體人民”指的是雅典成年男性公民。伯里克利執(zhí)政時期民主政治的本質(zhì)是奴隸主階級的民主。
(2)封君與封臣制度的紐帶是土地。特點:封臣必須效忠于封君,封君必須保護封臣,雙方具有一定的契約關系。深遠影響:促進了封建制度在歐洲的發(fā)展。
(3)日本政府通過大化改新來解決。政治措施: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廢除貴族世襲制,以才選官。經(jīng)濟措施:把很多貴族土地收歸國有,部民轉(zhuǎn)為國家公民;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nóng)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影響:大化改新使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
(4)不相同。伯里克利改革是奴隸制民主政治改革,封君封臣制度改革是封建制改革,大化改新是從奴隸制向封建制轉(zhuǎn)變的改革。
23.
(1)與佛教有關。誕生于公元前6世紀。
(2)一個偉大的宗教指伊斯蘭教,一個大偉人指穆罕默德。
(3)耶穌是基督教的創(chuàng)始人。誕生于巴勒斯坦地區(qū)。
(4)共同點:都產(chǎn)生于亞洲;都對世界文化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都有自己的教義和信仰。
(5)評價:亞歷山大東征一方面給東方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另一方面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6)共同點:都地跨歐亞非三大洲。
這是一份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第二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學期10月月考試卷,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qū)奚仲中學五校聯(lián)考2024-2025學年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上學期月考試題(無答案),共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材料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山東省濟寧市鄒城第十中學2024-2025學年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上學期月考試題,文件包含歷史月考答案docx、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十中學2024-2025學年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上學期月考試題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9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